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10篇

余年寄山水
870次浏览
2020年11月04日 21: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国庆放假安排-韩国留学生

2020年11月4日发(作者:陆铭)


.
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10篇(2)


(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萨满教
萨满教本质上是一种作为生存手段被不断 重复的巫术的实践。它具有信仰的统一性,但这个
统一性不是以神灵的唯一作为标志的,即使在萨满教发 展的兴盛阶段,多神信仰的格局也依
然存在。萨满教信仰的统一性表现在其信仰群体对自己所有崇拜对象 的共同认可,而这些对
象,作为神圣传统的载体,是共同活动的出发点。
在北方民族里,以血 缘联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作为同生共长的伙伴,与
信仰对象互相服务,相互依存,可 以说,社会组织是萨满教必然的信仰群体。由血缘关系支
配的社会制度早已消失,但血缘——地域居住格 局却普遍存在,因而社会组织依然在很大程
度上保持并依赖着宗法关系,可以说,宗法关系对萨满教信仰 的传承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例
如,萨满作为巫术实践者,纷纷采取以祖先神灵的名义维持传统的形式,常 常把对神的引领
和某人成为萨满的原因解释成来自祖先的召唤和命令。再如,虽然萨满们不断地吸收外来 神
灵,把它们纳入自己的神堂,但总要或是把它们放置在自己祖先系统的神灵之外,或是通过
既 定仪式使它们在萨满本人死后才获得资格逐渐成为祖先神灵。
今天,在信奉萨满教的满、赫哲、鄂伦春 、鄂温克和蒙古等民族中,萨满教所体现的价值观
念在宗法关系的社会背景中仍起着某种作用。所以,北 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至今仍然比较
普遍,它和人们缅怀祖先、景仰先辈的伦理观念融合在了一起,已经 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习
惯。虽然这种祭祀行为已经不很规,祭礼也不完整,但它作为习俗的一部分保留在 了日常生
活中。有的民族,大型氏族、家族祭祀活动的历史刚刚终结,氏族长老和萨满们仍然能够积极配合,熟练地主持萨满教祭祀活动。这些按照原来传统进行的仪式表演,使我们有机会看
到粗犷火 暴的原始祭祀场面。
此外,萨满教研究者搜集的丰富多彩的萨满教遗留物,组成了一条文化长廊,展现 了不同社
会历史时期、我国北方不同民族社会里的实实在在的信仰状况,因而具有广泛的客观性和很高的文化价值,如神偶、祭祀用品、萨满器具、萨满服装、口头传说、个别仪式等等。这些
直观的对 象,会帮助我们更真切地认识我国北方民族信仰和文化发展的过去和现在。
1.下列对“萨满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萨满教是一种巫术的实践。 B.萨满教有多神信仰的格局。
C.萨满教有自己的信仰群体。 D.萨满教承载了神圣的传统。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北方民族里,社会组织与它信仰的对象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是不可分割的。
B.北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比较普遍,因此,它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习惯。
C.现在,在一些北方民族按照原来传统举行的仪式上,我们还能看到有特色的原始祭祀场
面。
D.通过萨满教的口头传说等遗留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北方民族信仰的一
些情况。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巫术实践中,萨满们纷纷采取以祖先神灵 的名义维持传统的形式,这表明宗法关系影
响着萨满教的传承。
B.正因为萨满教信仰者共同认可自己所有的崇拜对象,萨满教才得以最终超越了其他信仰
. .


.
而流传到今天。
C.虽然能够支配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早已经消失,但血缘——地域的居住格 局仍然普遍存
在于北方各民族中。
D.只要我们研究一些民族中氏族长老和萨满们所主持的萨 满教祭祀活动,就可以真切地预
见我国北方民族信仰的未来。

(十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题。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醺()
东坡在落 难的时候,才在岸边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完美的诗句。受到皇帝赏识
时,他的书法漂亮、工 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
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 。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
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时写的书法,这么笨, 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
的极品。
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 ,并不是你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子,而是在这么卑
屈、所有的朋友都不敢见你的时候,在江边写出最美的 诗句。
他原本是朝廷大员,但因为政治,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政治上受连累,帮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轼始号为东坡。
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 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
历史上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所以他那 时候写出了最好的诗。他有米可吃了,还跟
他太太说,让我酿酒喝好不好?他还是要喝酒!“夜饮东坡醉 复醒”是说,晚上就在这个坡地
喝酒,醒了又醉,醒了又醉。“归来仿佛三更”则是,回来已经很晚。“ 家童鼻息已雷鸣”
是说,当地还有一个小孩帮他管管家务,但是他睡着了,鼻子打呼。“敲门都不应”是 指,
东坡敲门都不应。我们看到他之前的诗,敲门都不应,就要发脾气了,可是现在就算了,他
就走去听江水的声音,“倚杖听江声”。[注]
轼变成了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 同的东西,他那时候跑到的夜市喝点
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就把他打倒在地上说:“什么东西 ,你敢碰我!你不知道
我在这里混得怎样?”他不知道这个人是东坡,然而倒在地上的东坡忽然就笑起来 ,回家写
了封信给马梦得说:“自喜渐不为人知。”这是了不起的生命过程。他过去为什么这么容易得意忘形?他是才子,全天下都要认识他,然后他常常不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
生命开始 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
所以我觉得,酸、甜、苦、辣、咸百味杂之后,最后出来的一个味 觉是“淡”,所有的味道
都尝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 可是这个味
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你会发现东坡在得意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清风徐来但是从他的< br>诗中看到,因为他不得志,才感觉到清风。
我觉得东坡应该感的是: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 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
的目 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他可以感
受到:历史上那些 争名争利,最后变成一场虚空。可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因为
他回到了自我。
我相 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笑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
如果这个自我是为 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所以这个“淡”是你经历酸、甜、苦、
. .


.
辣、咸以后,才知道它的可贵。东坡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
也无 晴”。我回头看我走来的这一生,心很静,也就无所谓了。
[注]段引语均出自轼词《临江仙》。
4.文章前两段中,轼的“得意”和“落难”分别表现在哪里?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轼变成了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
答: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
答: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结合全文,概括出“淡”的含义和特点。(4分)
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第四段主要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轼的变化?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十三)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加密是保障信息安全 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有的各种密码中,没有哪种是解不开的。现在常
用的标准加密方式是用一串随机数 字对信息进行编码。比如,用数字串“5、1、19、20”来
加密英文单词“east”(四个数字分 别表示单词中四个字母在英文字母表中的位置)。这种
加密方案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从数学上来讲,只 要掌握了恰当的方法,任何密码都是可以
被破译的。更糟糕的是,这种密码在被窃听破解时,不会留下任 何痕迹,合法用户无法察觉,
还会继续使用同一个地址储存重要信息,损失就会更大。
就是 最安全的公钥密码系统,一旦遇上量子计算机,也形同虚设。须臾之间量子计算机便能
破译这种密钥。要 是用量子密钥来加密信息,那就连量子计算机也只能望“密”兴叹了。量
子密码术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加密 方法,是密码编制人员追求的最高境界。主要是利用两种不
同状态的快速光脉冲(光子)以无法破译的密 码来传输信息。任何想测算和破译密钥的人,
都会改变量子状态而得到无意义的信息,而信息合法接受者 也可以从量子态的改变而知道钥
曾被截获过。单量子态有两个特殊的脾气,使它能“守口如瓶”:一是根 据量子不可克隆原
理,求知的量子态不能被精确复制,所以人们不能像复制钥匙一样复制量子态;二是由 于量
子不确定性原理,任何试图对它“不轨”的举动,都会毁坏套在信息上的量子密钥“信封”,
. .


.
使盗贼自暴形迹。从理论上来说,用量子密码加密的通信不可能被窃取,安全程度极高。
假设 黑客入侵网络,黑客必须用一个特殊的接收设施从一连串的量子中“吸”出一个来获取
信息,但这样一来 ,发出量子密码的一方立即就会发现量子流中出现了空格。为了避免被发
现,一般黑客会再发射一个量子 来填补这个空格。但是,由于“量子密码”是采用量子的极
化方式(波的运动方向)来编排密码的,而根 据量子学原理,要同时检测出量子的4种极化
方式,几乎毫无可能。黑客填被进去的量子只能根据自己的 猜测随便发射的——这样,这个
“不合群”的量子很快就会被发现,从而防止信息被窃取。
华 东师大研制的量子通信样机由一对身1.2米的“情侣”组成:发送信息的叫“爱丽斯”,
接受信息的叫 “鲍勃”。且看这对“情侣”如何使用量子密钥互通“情书”。首先,爱丽斯
发出一串单光子的脉冲序列 。通过长达50千米的光纤,鲍勃接收到了这串“爱的信号”。
然后,根据量子们的完整情况,鲍勃会判 断是否有“第三者”想“插足”。如果一切正常,
这对“情侣”就同时获得一串密钥。现在,爱丽斯用量 子密钥把情书“上锁”,通过公共信
道发送给鲍勃。量子密钥采用完全无章可循的真随机数,而且密钥长 度等于书信长度。这串
密钥就像魔术师一样,对情书施展障眼术,使得它在旁人看来只是一群纷乱的麻点 。当鲍勃
用密钥打开“量子锁”,情书容才真相大白——原来是爱丽斯的玉照!在密钥的传输过程中,< br>任何对密钥的偷窥和复制都会被鲍勃识破。而且为确保安全,这串密钥在新的情书传递中将
不再被 使用,故而量子密钥也称为“一次性便笺”密钥。
8.下列对“量子密码术”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主要利用两种不同状态的快速光脉冲传输信息,是与标准的方式不同的加密方法
B.是根据量子学原理,采用量子的极化方式来编排密码的加密方法。
C.是利用单量子态不能被复制以及确定性原理而采用的密码加密方法。
D.是黑客几乎无法破译并且一旦入侵就会自动发现的加密方法。
9.下列对“量子密钥也称为‘一次性便笺’密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
A. 和一般加密系统相比,量子密钥在被偷窥和复制时,会留下痕迹,从而能被接受信息者
识破。
B.对于某个文件来说,它的量子密钥只能打开它的“量子锁”,其他的文件还得有另外的
量子密钥。
C.先发出一串单光子的脉冲序列,获得量子密钥,再加密传输文件,是为了确保文件不被
窃取 。
D.量子密钥采用完全无章可循的真随机数,对文件施展障眼术,“第三者”根本无法“插
足”。

10.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用随机数字对信息 进行编码,从数学上来讲,任何密码都是可以被破译的,而且还不会
留下痕迹,用户无法察觉。
B.量子计算机能破译公钥密码系统,但不能破译量子密码,因为量子密码本身就不可能被
破译。 < br>C.黑客必须用一个特殊的接收设施来获取信息,但这样一来量子流中就会出现空格,所以
黑客要 精确计算,补进一个合群的量子,但还是不可能破对密码。
D.华东师大的研究表明,量子比一般加密 要复杂,特别是密钥长度等于书信长度,这会让
信息接受者也可能无法接受信息。

. .


.

(十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8分)
左岸漫步:巴黎不止是格调
“左岸”,最早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区域而已,它指的是,塞纳河 左岸圣日耳曼大街、蒙巴
纳斯大街和圣米歇尔大街构成的,一个集中了咖啡馆、书店、画廊、美术馆、博 物馆的文化
圣地。
塞纳河由东向西成几字形穿越了巴黎,而巴黎城则是从塞纳河中央的西岱岛 发展起来的。公
元14世纪起,西岱岛上的居民逐渐向河的两岸扩展,自法国国王查理五世起将王宫迁往 右
岸的浮日广场、卢浮宫、万森城堡后,政治权力中心渐渐移向了右岸,随即商业经济也在右
岸 蓬勃发展了起来。
左岸除了一些零星的居民外,主要建了三所大学:索尔本大学(后更名为巴黎大学文 学院)、
三语大学(后更名为法兰西大学)、四国学院(后更名为法兰西学院)。由于当时学院的师生必
须学会拉丁语,并用拉丁语写作、交谈,所以这一个区域也称拉丁区,这是左岸最早的区,
一个 由知识分子构成的区域。
到了十七世纪,路易十四迁居于凡尔赛宫,左岸成了从巴黎去凡尔赛宫的必经 之路,这时的
左岸获得了飞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的达官新贵、社会名流纷纷来此建造公馆,这样慢慢
形成了以文化知识界为主流的中产阶级社区,与右岸的王宫府邸、商业大街组成的权力和经
济中 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无怪乎人们诙谐地称“右岸用钱,左岸用脑”。
由于文化知识界聚集在左岸,于 是各种书店、、小剧场、美术馆、博物馆等逐渐建立了起来。
围绕这种社交氛围的咖啡馆、啤酒馆也应运 而生,成了左岸知识文化人士重要的聚会场所。
从紧靠赛纳河左岸的圣米歇尔大街开始,文化名人和先贤 们光顾和聚会过的咖啡馆、酒吧遍
布各个街区。
300多年来,左岸的咖啡不但加了糖,加了 奶,而且还加了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的精华,加
了一份像热咖啡一样温暖的文化关怀。“左岸”因此而成 为一笔文化遗产、一种象征、一个
符号、一个时髦的形容词。
你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也许一 不留神就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椅子上、萨特写作过的灯下、
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在最古老的圣日耳曼教 堂周围,有最早的弗洛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和
边上的德玛格餐厅是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和他的情人海湟波娃 几乎天天消磨时光的地方。现在
咖啡馆的菜单上还印着萨特的语录:“自由之神经由花神之路……”。而 附近的“里普啤酒
馆”是安德烈?幻德及其《法兰西》杂志社撰稿作家们定期见面探讨写作心得的地方, 也是
圣?罗兰经常涉足的地方。
在离大教堂不远处的蒙巴纳斯大街上,著名的“丁香咖啡馆” 则是又一个重要的聚会中心。
俄裔法国作家夏加尔、美国的亨利?米勒、爱尔兰的乔伊斯、音乐家斯特拉 文斯基、作家海
明威、画家毕加索等在成名前都在这个所谓的“文学咖啡馆”里活动。这一群文学艺术家 围
绕在号称“诗人王子”保罗?福尔的四周,每星期二晚都在这里聚会。海明威就是在这里构
思 了《太阳照样升起》,至今,“丁香咖啡馆”还保存着一“海明威之椅”,保留着一道名
为“海明威胡椒 牛排”的招牌菜。离此不远,是“双偶咖啡馆”。“双偶”,原是一场深受
观众喜爱的滑稽戏,咖啡馆也 因此取名“双偶咖啡馆”。萨特和他的女友西蒙娜经常光顾这
里,毕加索在此与朵拉?琦尔小姐一见钟情 ,莎士比亚书屋的女老板西尔薇亚?毕奇在这里认
识了乔伊斯,并经她的竭力推荐,《尤利西斯》才得以 面世。
. .


.
被称为塞纳河边两大明珠瑰宝之一的奥塞美术馆就坐落在左岸。馆珍藏着十九至二十世纪著
名画 家莫奈、毕加索、马蒂斯等一大批艺术珍品。法国著名大画家德拉克罗瓦的画室和寓所
坐落在左岸,著名 雕塑家布什尔在左岸落户,罗丹也将他毕业的作品,包括“思想者”、“地
狱之门”、“加莱市民”等放 在左岸的“罗丹美术馆”。而他所作的“穿睡衣的巴尔扎克”
塑像就树立在“多姆咖啡馆”边。这里,还 有雨果、乔治桑及自由女神原塑像。
在左岸,还有着著名的先贤祠,这里安葬着对法国作出杰出贡献的 先贤们,他们是卢梭、雨
果、佐拉、伏尔泰、若海斯、居里夫妇。同时在左岸的蒙巴纳斯公墓,还安葬着 萨特、莫泊
桑、罗德、波特雷尔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很巧的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自成立起也落户< br>于左岸。
如今,当右岸香榭丽舍大街及其周围街区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人们往往会在这光 怪陆
离之中感到失去了什么。于是乎,他们就在塞纳河的左岸,在这文化知识先贤们曾经光顾和
满足过的街道、公园、咖啡馆、美术馆、旧居里寻找一种精神上的东西,一种充满着人文主
义的东西,一 种从历史遗传下来的经久不衰的东西。“穿戴着右岸的名牌,品尝着左岸的咖
啡”。人们会从这“品尝” 中找回真正的精神慰藉。 (信息港2007.8.13)
11.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左岸”,请简要解释“左岸”一词的涵。(4分)
12.联系全文,简单解释“穿戴着右岸的名牌,品尝着左岸的咖啡”含义。(4分)
13.巴黎不仅是格调,那么,巴黎还有什么?(5分)
14.请用简练语言说明下列词句在表达上的作用。(5分)
(1)你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 也许一不留神就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奇子上、萨特写作过的
灯下、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
(2 )当右岸香榭丽舍大待及其周围街区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人们往往会在这光怪陆离之
中感到失去了什么 。


(十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对话:有时会在睡梦中哭醒
邱 敏
①记者:做救助艾滋孤儿这件事,你最大动机是什么?
杜聪:我有一种很强烈的托孤的感觉。 有一次我到一个家庭,一个母亲哭着扑过来,苦苦哀
求救救她那个患了艾滋病的年仅8岁的儿子。村外农 田里的一座新坟头是属于因艾滋病而去
世的这个孩子的爸爸。我强忍泪水对那个几乎绝望的母亲说:也许 我没有能力为你的儿子做
些什么,但我要确保你的女儿能有读书的机会。
②记者:你刚刚说到 ,开始救助之后,你经常在失眠,在睡梦里哭醒,你自己的心理状态怎
样?需要求助心理医生吗? 杜聪:每一次去那些村庄都会在心里积压上一层负担,一层层积起来,解不开。所以朋友说
我应当去 看心理医生,但我一直没有去。调适自己,不断排解,我喜欢散步。我没有信仰,
. .


.
但记得1997年的时候去旅游,藏传佛教中有两种法器,一个代表智慧,一个代表慈悲,我
很 受启发。
③记者:你的救助工作在一开始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杜聪: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其实去了很多的地方,被拒绝了,碰钉了,他们不愿意接受我们
的帮助。 其实我们做的工作,中央政府是非常支持的,但地方上有一定的阻力。
④记者:面对这么多困难,你想过放弃吗?
杜聪:确实有时候觉得,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做这个 工。有一年我们为了赶路,坐了一个晚上
的车,而且那个冬天很冷,整个晚上都在车里面颠簸,而且又是 我的生日,我也想念我自己
的家人,也是在赶路,很冷,又冷又饿,又是春节,我就哭起来了,觉得我那 么辛苦到底是
为什么?但想起那些坚强地面对人生逆境的孩子们,我对人生亦变得更积极乐观。那些孩子
真的很坚强,家里最大的孩子往往就是一家之主了。
⑤记者:你有没有想过要做多久? 杜聪:刚开始的时候,我设想的(救助艾滋孤儿)是三年,但现在我们在做未来十年的目标,
还有很 长的路要走,工作真的很艰巨。我感觉身边的人都没能看到这一场火将烧到多严重,
但我认为是很恐怖的 。
⑥记者:我们看到丛飞的例子,会遇到一些道德水平不算很高的对象,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比
较灰心的情况?
杜聪:帮助的人里有素质高的,也有不高的,所谓的农村刁民。但大部分我所接触的人 都是
很好的人。
⑦记者:你现在到处演讲,力图将社会对艾滋病的氛围有所改善,你不觉得以 一人之力来面
对整个社会目前现状,有一种“唐?吉诃德”的感觉?
杜聪:我经常举海星的例 子,可能海滩上有成千上万快要被干死的海星,我们只能一个个把
它们抛到海里去,可能对整个海滩上的 海星来说,我们只帮了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是对
于被我们抛回海里面的那个海星,它得到了百分之一 百的帮助,也是因为我们的帮助它能活
下来了。每一次讲座我都觉得是有效果的,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艾滋 病的世界,让更多的人来
做一点点事情。
⑧记者:中国的NGO(民间组织)处于刚刚起步的 阶段,你怎么看他们的发展,年轻人可以
怎样参与这些民间组织的活动?
杜聪:中国的民间组 织、慈善团体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很难吸引人才,钱和资源都比较少。目
前这一些小型的民间组织很难持续 发展。对于年轻人来说,刚毕业可能觉得民间组织工资太
低了,其实只要每个人有点回报社会的心,可以 做很多事情,小到给艾滋病孤儿们写封信。
附注:十年前,年仅29岁的杜聪已经是一位银行家,哥伦 比亚大学的学生、哈佛的硕士,
在华尔街闯荡的岁月,让这个年纪轻轻的人当上了法国一家银行的副总裁 。十年后的今天,
杜聪总是带着一大一小两个拉杆箱,穿行于艾滋村,本来略有洁癖的他,走进一个个破 败的
家庭,看着村头田里的一座座新坟。“我从来没见到这么大的苦难在这么小的地方发生。”
于是,他辞去年薪百万元的工作,专职救助孤儿。四年里,他创办了智行基金会,已经让
4000多名艾 滋孤儿回到学校,其中已有400多个考上高中,超过100个考上大学。
(选自2006年12月1日《日报》)
15.根据原文,按要求填空(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的字格)。(4分)
在访问新闻人物杜聪的过程中,记者在第①②节访谈中,开门见山直问杜聪救助的 (两个
字)、 (两个字)问题;在第③④节访谈中,记者询问杜聪遇到的困难,了解了杜聪可贵
的 (两个字)的精神;在第⑥节访谈中,运用 的方法,推问最敏感的问题;最后两节访谈,
记者以未来的前景结束访谈。
. .


.
16.杜聪“有时会在梦中哭醒”。他为什么而“哭”?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德?请结合全
文 ,简要回答。(4分)
17.记者用“唐?吉诃德”来比喻杜聪,其用意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批评;也 有人认为,这
是赞扬。请你从上述两种看法中,任选一种,简要谈谈你的看法。(5分)
< br>18.如果杜聪当选“感动中国”人物,请你根据访谈容和附注,为其设计一篇颁奖词。(5
分)


(十六)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干细胞有两大类,一是胚胎干细胞,二是成年干细胞。 尽管成年干细胞不如胚胎干细胞有全
能性,但也具有像胚胎干细胞那样潜在的全能分化能力,比如能分化 出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
等。因此在胚胎干细胞受到伦理限制后,研究人员的目光转到成年干细胞上,试图 诱导成年
干细胞定向、定型生长,以治疗相应的疾病,比如修复心肌以治疗心脏病。但是,大规模的临床实践证明,成年干细胞还是逊色不少,因而治病救人的重任还是非胚胎干细胞莫属。
去年的《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世界上三项最大的干细胞试验治疗结果。在德国和挪
威进行的这三项临床治 疗试验证明,把心脏病存活者自己的骨髓干细胞输注到他们受损的心
脏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治疗集 中心于心脏病导致的心肌受损,由于受损心肌力量减弱,
不能把血液有效地泵到全身组织器官,因此专家 尝试用病人自己的成年干细胞来修复他们的
心房和心室的心肌。在治疗中对病人用心导管术注入骨髓干细 胞,并且用小气囊堵住心脏有
规则的血流几分钟,以便让输入的干细胞能在心脏生根。
挪威的 研究人员对50名一周前患了心脏病的病人注入他们的骨髓干细胞,同时对另一组情
况相似的心脏病人进 行对照安慰剂治疗(未进行干细胞治疗)。遗憾的是,6个月后注入骨
髓干细胞的病人和进行对照安慰剂 治疗的病人的病情相似,均无重大改善。
德国的研究人员对101名一周前患过心脏病的病人注入其自 身的骨髓干细胞,而以另一组
103名相似的心脏病人作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4个月后,接受骨髓 干细胞的病人心脏
改善了5.5个百分点,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病人的心脏功能也改善了3个百分 点。这
意味着骨髓干细胞可能有用,但作用不明显。
第三个研究也是德国医生进行的,试验的 对象是至少3个月患过心脏病,但平均患病时间不
超过6个月的病人。研究人员对28名病人注入了其自 身的骨髓干细胞,对24名病人注入其
自身的循环血中的干细胞,还以23名病人作对照组,进行安慰剂 治疗。治疗3个月后,接
受骨髓干细胞的病人心脏泵血能力比其他两组病人改善了3个百分点。
尽管这三项研究都表明接受自身骨髓干细胞的病人心脏功能都得到了一点点改善,但是病人
的主观感觉 并非明显,而且他们的生存期也不比没有进行骨髓干细胞治疗的病人要长。但是,
为什么前一项研究中注 入干细胞和未注入干细胞的病人几乎没有差异,而后两项研究中注入
干细胞的病人却比进行安慰剂治疗的 病人的改善有微弱的优势呢?虽然还不能给出明确答
案,但可能的解释是,注入的干细胞数量有差异,或 者说有多少干细胞在心脏扎根并分化成
新的心肌细胞以起到泵血的作用还值得研究。
由于还有一点点的功效,目前还有10多个公司在进行骨髓和脐带血干细胞的治疗研究。问
. .


.
题就自然回到了胚胎干细胞上。因为过去15年中,动物实验证明,胚胎干细胞不仅能分化
成神 经细胞,而且能生长成搏动的心肌细胞,当然这种情况还没有在人身上试验成功过,但
动物实验的结果在 人身上推论是完全可能的。所以,要使再生医学获得发展,治疗各种重症
病人,就非得依靠胚胎干细胞不 可。
19.上述文段中有关“干细胞”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干细胞有两大类,一类是胚胎干细胞,一类是成年干细胞。有全能性的是胚胎干细胞。
B .干细胞中的成年干细胞能分化出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等,具有像胚胎干细胞那样潜在的
全能分化能力。
C.在治疗心血管病上,成年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比,成年干细胞还逊色不少。
D.干细胞 治疗心血管病的试验,研究人员采用的是成年干细胞,以目前研究情况看,成年
干细胞治疗受损的心脏, 病人心脏功能的改善还是比较明显的。
2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大规模临床实践表明,治疗心血管病,成年干细胞比不上胚胎干细胞,但用胚胎干细胞
治病,又受到伦 理的限制。
B.《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世界上三项最大的干细胞试验治疗结果,有一项是挪威
的研究人员进行的,另外两项是德国的研究人员和医生进行的。
C.这三项最大的干细胞试验 表明,用成年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病,病人心脏功能只得到了一
点点改善,病人的生存期也不比未注入干细 胞的病人要长,但是注入干细胞的病人主观感觉
要好些。
D.挪威研究人员与德国的研究人员 及医生进行的试验,都用心脏病人注入自身的骨髓干细
胞治疗和另一组情况相似的心脏病人未注入干细胞 治疗相对照。挪威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
中,注入干细胞的病人和未注入干细胞的病人治疗效果几乎没有差 异。
21.下列各项中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界上三项最大的成年干细胞试验结 果不如人意,看来目前人们不得不停止骨髓和脐带
血干细胞的治疗研究以寻求他法。
B.由于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受到伦理的限制,因而用胚胎干细胞细胞进行的科学实验一般是
在动物身上进行。 < br>C.胚胎干细胞不仅能分化成神经细胞,而且能生长成搏动的心肌细胞,这是胚胎干细胞在
动物身 上实验的结果,在人身上也肯有相同的结果。
D.科研有“不能跨越的道德底线”,但治疗重症病人也 许能跨越这首防线,这是各国科学
家的共识,也是各国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目标。


(十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
灯笼红
牛汉
. .


.
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做“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
母就 像熟透了灯笼红。她面孔黧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
我的童年时期见 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部酿出并积起隽
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 曾祖母至少活到八十岁以上,我四岁那年,她无疾而终。我跟她在一盘大炕上挨着睡,她死
的那天晚 上,把我的被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僧人,久久不动地盘腿坐在上面,为
的是把被窝焐得暖暖和 和的。我光身子一出溜钻进被窝,曾祖母隔着被子抚拍我好半天,直
到我入睡为止。那时正是严寒的冬天 。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梦的时候,曾祖母在我身边
平静地向人生告别了。
我睡得死,醒来 时天大亮。平时曾祖母早已起床下地,坐在圈椅里跟祖母说话,今天为甚仍
稳睡着?侧脸一瞧,一双绣花 的新鞋露在普祖母的被头外面,不是过大年,为甚穿新鞋?还
有,她怎么头朝里睡?我愣怔地坐起来,看 见姐姐立在门口嘤嘤地哭泣,屋里有几个大人靠
躺柜立着。我坐起来,刚喊了声“老娘娘”(家乡对曾祖 母这么叫,第一个“娘”读入声),
就被一双有力的手臂连被窝一块抱走,送到父母住的屋子里。我哭着 ,我并不晚得曾祖母已
死,喊着“老娘娘……”这时我才听见的几个姐妹也都哭喊着“老娘娘”。 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
露面,她 就要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
曾祖母“汉子汉子” 的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这个细节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跑到她
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 进大门,有一间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
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年的麦 秸都有股浓馥的太阳味儿,我自小觉得凡太
阳晒过的东西都有一股暖暖的甜味,在收割季节的庄稼叶子上 能闻到,在地里的土坷垃上能
闻到,而熟透的“灯笼红”香瓜散发出的太阳味儿最浓。
曾祖母 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
早闻到诱人的灯笼红 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
进麦秸里,麦秸里沉聚的芬芳的太 阳味儿被扬了起来,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
“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 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
面。家乡话中“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 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
的香味溢出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 其实跟看得见也
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了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着,曾祖母 眼
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
我连曾祖母的姓氏和名字都不知道,她留给我的只有上面说的一 些梦一般的事迹。隐约地记
得她个子很矮小,穿的袄肥而长,宽大的袖口卷起半尺来高,里面总寄放些小 东西,她会从
里面给我掏出几颗醉枣或麦芽糖。对曾祖母的手我还有记忆。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 ,
餐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
念 有辞:“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
外……别的,关 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一般深厚的历史的
腔之中了。
听说曾 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跤场的
评判),都怕她三分 。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快田地,安静地等着
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间隐 没了,回到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
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 能力。
22.本文是一篇感人的回忆性散文,表现了祖之情,文章主要回忆曾祖母的哪些小事?请分< br>条概括。(6分)
. .


.

23.结合上下文,解释文末画线的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到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

(2)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能力。

24.结合全文,归纳出曾祖母的性格特征。(4分)

25.本文的主要容是回忆曾祖母对自己的爱,而题目却取作“灯笼红”,有何含义与作用?
(6分)


(十八)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翁敏华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boliday,含有神圣(holi-n ess)
的意味;日语作“祭ヮ”,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2005< br>年11月,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这一 事件让我们警醒。三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到:所
谓国家意识,绝不 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 还是情人节;
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三月三上巳,蛇开始
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
中国 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
日。我国的岁时节 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
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 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
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 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
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
传统节日, 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
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 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
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 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
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
“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
. .


.
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
多少 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
共同血脉的感觉还 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
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在 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
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 ”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
我们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 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
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 不成,有的时候,得
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 过一下
“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
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
异曲同工之 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
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 原孓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 们又要各奔东西,但
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文汇报》2007.11.18)
26.下列对文章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6分) A.“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意味着国申遗成功触发我们想到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现在已到了
危险的时 候。
B.“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的潜台词是:国家意识在时间上的体现便
是寄予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
C.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中国却只重 视天、重视天象、重视
天意。
D.我国的岁时节日非常强调‘‘节物”,“节物”每每是当令 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
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
E.“ 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这句话巧妙地将“缘”字拆分为
“丝”“夕”“豕”三 个字,作了意味深长的解释。
F.“‘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形象地将过节的“节” 解释成竹节的
“节”,暗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
27.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是(3分)
A.我国岁时节日“节物”可以从两个维度分类:实 用的与审美的。这二者又是与人及其种
植的植物密切相连的。
B.孔夫子时代举国狂欢的节日 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真正起到了凝聚
人心的作用。
C.“摸秋”故事的 插入,使得平实的论述一下子生动起来;画龙点晴的议论,有力地升华
了节日故事背后的意义。
D。文章由围申遗成功引入,从三个方面谈了传统节日的价值,中外比较突出了我国传统节
日的特性。
28.根据文章容,归纳西方的“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异同。(3分)
29.阅读文章,你认为作者提出“过传统节日”主要意义有哪些?(6分)


. .


.

(十九)

阅读下面的文字。
赤贫魅力测试
严歌苓
我身无分文地出了门。那是一月的芝加哥,北风刮得紧,回去取钱便要顶风跋涉半小时 ,无
疑要误课了。
这时我已在地铁入口,心想,不如就做个赤贫和魅力的测验,看看我空口无 凭能打动谁,让
我蹭得上车坐,赊得着饭吃。我惟一的担心是将使芝加哥身怀绝技的扒手们失望。
“蹭”上地铁相当顺利。守门的黑女士听说我忘了带钱,五个一寸长的红指甲在下巴前面一
摆, 就放我进去了,还对着我的后脑勺说:“要是我说‘不’,你不就惨了?我一天要说九
十九个‘不’,才 说一个‘是’呢!……”
她笑起来,有心笑得很狰狞,像个刀下留人的刽子手。
12时59分下课,很想跟同学借点午餐钱,又怕他们从此跟我断绝来往。
开学那天,一个大 龄男生借了一位女同学9块钱,下面就出现了一些议论。所以,我打消了
借钱的念头,饿死也得为我们大 龄同学们争气。
所有同学都进了校那个廉价餐厅,我只好去校外昂贵的一家意大利餐馆。
一 个意大利小伙子过来在我膝盖上铺开又硬又白的餐巾。我点了鲜贝通心粉,吃最后几根时,
我开始在心里 排演了。吃不准笑容尺度,但不笑是不可以的,人家小伙子忙了半天,至少该
赚你一个笑吧。我眼睛盯着 账单,手漫不经心地在书包里摸那个丢在我卧室枕边的皮夹,然
后我已经分不清是真慌还是假慌地站起来 ,浑身上下逐个掏口袋:“灾难啊!”我说:“我
的钱包没了!”
小伙子瞪着我,他耐 人寻味地看着我自我搜身,一遍又一遍,然后摇摇头表示遗憾:“冬天
穿得厚,扒手就方便了。”
我表示非常难过,如此白吃,还吃得那么饱。他连说可以谅解,都是扒手的错。他拿了纸,
又递 给我笔,请我留下地址和。
我说这就不必了,明天保证把饭钱补上,连同小费。他还是坚持要我的。
写完后我抬头笑笑,这一笑,魅力就发射过分了,因为他眼神一下变得楚楚的,问:“平时
可以 给你打吗?”我打着哈哈,说可以可以。
我打算徒步回家。
走在芝加哥下午3点的街道,风吹硬了街面上的残雪,每一步都耗掉一根通心粉的热量。
很快我放弃了,跳上一辆巴士。
一上车我就对司机说我没有钱;一个子儿也没有。司机点点头 ,将车停在一个路口,客客气
气请我下车。
我红着鼻头对他笑着说:“明天补票不成吗?”他 鄙夷地说:“天天都碰上你这样的!来美
国就为了到处揩美国的油!”我正要指出他的种族歧视苗头,一 只皱巴巴的手伸到我面前
——是个老头,怀抱一把破竖琴。他把手翻过来,打开拳头,掌心上有4枚硬币 ……
付完车钱,我立刻拿出我那支值10块美金的圆珠笔,搁在他手里。他说:“你开玩笑,我
要笔干吗?”他摘下眼镜,给我看他的瞎眼。我问他在哪里卖艺,他说在公立图书馆门口,
或在芝加哥 河桥头。我说:“明天我会把钱给你送过去……”他笑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下了巴士,离我住处还 有五站地,我叫了辆计程车。司机是个锡克人,白色下是善良智慧的
面孔。我老实交待,说钱包忘在家了 ,他静静地一笑,点点头。到了我公寓楼下,我请锡克
. .


.
司机稍等,我上楼取车钱。更大的灾难来了:我竟把钥匙也忘在屋里。我敲开邻居的门。我
和这 女邻居见过几面,在电梯里谈过天气。女邻居隔着门上的安全链条打量我。我说就借
10块钱,只借半小 时,等找到公寓管理员拿到备用钥匙,立刻如数归还。
“汤姆!”女邻居朝屋叫一声,出来一个 六岁男孩。女邻居指着我说:“汤姆,这位女士说
她住在我们楼上。你记得咱们有这个邻居吗?”小男孩 茫然的地摇头。
我空手下楼,带哭腔地笑着,告诉锡克司机我的绝境,请他明天顺路来取车钱,反正我 跑不
了,他知道我的住处。他又是一笑,轻轻点头,古老的黑眼睛与我古老的黑眼睛最后对视一
下,开车走了。
我想起田纳西?威廉姆名剧《欲望号街车》中的一句话:“我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
这句话在美国红了至少30年。
(选自《参考消息》2007.8.2)
注:严歌苓,著名旅美作家。现定居美国,其创作主要反映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和人生命
运。
30.小说中具体写了与“赤贫魅力测试”相关的哪几件事?请分条概括(答出4条即可)(4
分)
31.小说最后又设计了“我竟把钥匙忘在了屋里”这一情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32.作品中写了多个人物形象,你认为哪一个形象最值得赞赏?请简要分析。(6分)

(二十)
严文井:一口柔和的井
林天宏
①许多拜访过严文井的人,都在文章里描写他和他养的猫。其中最为传神的文字如下:
②“穿 着深蓝色装的严文井,衣襟上有着明显的油渍,肩上散落着头皮屑。一只黑花猫不停
地在我们俩周围踱来 踱去,在他身上爬上爬下。他任凭这只猫不断地在身上腻,偶尔耐心和
它说两句话……就像猫是他溺爱的 一个孩子。”
③严文井爱猫,最多的时候,家中曾养过7只猫。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自己吃清汤面, 却
给猫开鱼罐头;送人照片,也是他和猫的合影。他还不时借猫幽默一下,说猫和人一样有感
情 ,但人有时候还没猫伟大。比如,“我们家的猫寻找爱情,会毫不犹豫地从三楼跳下,人
有这样勇敢吗? ”
④有人问过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他回答道:“没有孩子,
没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没有美丽的幻想,没有浪漫的精神……则一定不会有童话。”
⑤柔和,是严文 井最爱用的一个词,在他的作品中频频出现:“我的心是柔和的”、“妻看
着我,目光渐渐转向柔和”、 “我们的心很柔和,还要继续保持柔和”。
⑥他的代表作《啊,你盼望的那个原野》,写给他去世的爱 人,他们在投奔的路上相遇,然
后相爱,直到她生命的尽头。时至今日,还有读者感叹:“奇怪,一个老 头,怎么能写出那
么唯美、感性的文字?”于是,便有文学评论家把这个有着“格拉底似的顶”、长着又 圆又
大额头的“童话爷爷”,比喻成“一口井”,“那种流淌出的柔和的美感,好像是底色,铺
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
⑦但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这样的“资产阶级情调”,无疑不 合时宜。尽管
长期担任作协的领导,但在旁人眼中,严文井似乎属于“刻意被权力边缘化的角色”。“文
革”中,他的一次检讨竟这样开头:“春天,我看见一个穿红衣的少女骑着自行车从林阴道
. .


.
上过来,我感受到一种诗意和美……”作家阎纲回忆,“5?16”之后,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
白天干活儿,晚上接受批斗,用强烈的灯光照着,不让睡觉。一天夜里,他经过严文井床头,
蚊帐中突 然伸出一只手来,塞给他几颗水果糖,使得他“原本绝望的心,顿生出强烈的感
激”。
⑧在韦君宜出版了《思痛录》后,许多人劝严文井也写写那段岁月的回忆,他却拒绝
了,因为“不好说”,而且“会伤害许多人”。他宁愿用一幅自画像来解剖自己,并重地钤
上了自己的印章,分赠给同事和朋友。于是,这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被人视为“他
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⑨严文井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不到300字的散文。向他约稿的编辑回忆,严文
井反 复修改,整整写了一年零八个月。他用这样的笔调写道:“……我本来就很贫乏,干过
许多错事。但我的 心是柔和的,不久前我还看见了归来的燕子……”
⑩2005年,严文井离世。一个前去他家采访的记 者惊讶地发现,这个中国儿童文学泰斗的
家,只是一套不到70平方米的“陋室”。除了老旧的单人床和 书桌,剩余的空间都被书本
占满。屋能见着的唯一光亮,就是窗外的一棵绿树。树下,埋着他亲手安葬的 爱猫“欢欢”。
(选自2007年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注: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武昌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
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什么从严文井养猫写起?(4分)
33.第④段中:“有人问过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严文井
的 答话好像并没有回答两者之间的关系,你怎样理解这一回答?(4分)
34.请概括指出严文井的“柔和”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35.怎样理解严文井的自画像被人视为“他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6分)



参考答案

(十一)
1.D. 偷换概念。从 第1自然段中“萨满教信仰的统一性表现在其信仰群体对自己崇拜对
象的共同认可,而这些对象,作为神 圣传统的载体,是共同活动的出发点”可知,“承载了
神圣传统”的是萨满教“信仰群体”的“崇拜对象 ”,而非“萨满教”本身。’
2.B。 信息遗漏和强加因果。注意第3自然段中“北方民族祭祀祖先 的礼仪至今仍然比较
普遍,它和人们缅怀祖先、景仰先辈的伦理观念融合在了一起,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 民间习
惯”的说法。
3.A。 B.无中生有。C.“能够支配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的说法主客颠倒。D.说法片面
和绝对。
. .


.

(十二)
4.(6分)
得意时,他被皇帝赏识,流露得意,被人嫉妒, 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落难时,他卑屈而
被疏远,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书法笨拙却成极品,诗句完美 。
通过对比,突出了轼落难后的“苦味”,为下文叙写轼的感悟和变化作铺垫。
(此处的对比还说不上“为表现主旨作铺垫”)
5.(6分)
(1)轼落难后,开 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
或:轼落难后,转变了对人生世态 的态度(或看法)。
(2) 轼在不断被贬斥(下放)中越来越脱离目的性的现实,不断感悟,越来越接近回到自我。
6.(4分)
含义:回到(回归)自我。
特点:美好(精彩)、可贵、能予人平静。
7.(6分)
引用和对比。连续引用了轼词的句子,边引边解;对比了轼感悟前后的态度和行 为。借以表
翠轼有了“在历史上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生命感情”的感悟,为后面归结出回归自我才是人< br>生真谛(或“淡”是人生最深的味道)的主旨作铺垫。(主旨的容必须答出)


(十三)
8.B(解说概念的本质特征。)
9.D(可以“插足”。)
10.B(A项,少前提“只要掌握了恰当方法”;C项,“所以”后的结论不可能成立;D项,
“让信 息接受者也可能无法接受信息”此说法文中没有提到。)

(十四)

1 1.“左岸”是巴黎一个地理也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区域;也是一个集中了咖啡馆、书店、画
廊、美术馆、 博物馆的文化圣地;是一种充溢着人关怀及历史遗传下来的经久不衰的东西。
12.这是人们对“右岸 与左岸”关系的形象阐释:人们不仅需要享受右岸高度发达物质文化
及文明、更需要“左岸”的人文关怀 及真正的精神慰藉。
13.塞纳河由东向西穿越巴黎,形成了“右岸”与“左岸”的格局,这就是巴黎 的格调,同
时,巴黎不仅有“右岸”“用钱”的物质文明,而且有“左岸”“用脑”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br>圣地,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历史传统。
14.(1)形象地印证了“左岸”文化的悠久历史,“ 左岸”咖啡里面加有文学、艺术、哲
学的精华。
(2)用“右岸”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感受 来烘托突显“左岸”存在的价值及人类追求的
方向。
. .


.

(十五)
15.动机;心理;坚持(或坚强);比较。
16.杜聪为自 己有种强烈的托孤感觉而哭,为自己心理上沉重的救苦救难的责任感而哭,为
地方上的阻力而哭,为不能 与亲人团聚而哭,为社会上没有良好的救助艾滋病人及其孤儿的
氛围和道德水平不高而哭。杜聪的哭,体 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仁爱之心,体现
了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积善成德的道德风。杜聪的哭更 显示出新闻的真实性和人物的可信
性。
17.(1)我不赞成第一种“看法”,而同意第二种 “看法”。因为,仅凭一个比喻,就断
定记者是批评,未免太武断了。理由有三:其一,唐?吉诃德敢于 单枪匹马跟整个黑暗社会
对抗,而且即使头破血流,一再碰壁挨打,也决不后退的精神令人崇敬。其二, 我们的社会
不是唐?吉诃德时的社会,有光明的一面,杜聪的义举不是孤立无援。其三,作者用比喻发< br>问,目的在于扬杜聪救助艾滋孤儿的仁爱、扶弱的坚毅精神。
(2)我同意第一种“看法”。作 者批评聪救助艾滋孤儿如同唐?吉诃德一样,充满冒险精神、
太理想化了;同时,救助的方式不能单枪匹 马,一开始就应该依靠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
18.开放式答案,依据文采和容酌情给分。

(十六)
19.D
20.C
21.B
(十七)

22.为了表现“我”和曾祖母之间的感情,作者主要写到了三件事:(1)曾祖母无疾而终;
(2)曾祖母叫“我”“汉子”,给我掏寄藏的香瓜吃;(3)曾祖母用干涩的手抚我入睡。
(答对一件 事给2分,共6分)
23.(1)这句话含蓄地表现了曾祖母的去逝,同时表明正是大自然滋养了曾祖 母的朴实、
平凡,并让她宁静而安详地走完了她一生,了无遗憾与挂碍。(意近即可,3分)
(2)曾祖母像“灯笼红”香瓜一样,经过时间的历练,拥有灵秀而美好的心灵,而世界正
是因为有许许 多多这样“又红又甜”的美好心灵而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并且生生不息。这
句话赞美了和曾祖母一样平 凡而伟大的劳动人民,世界因他们而精彩。(意近即可,3分)
24.①历尽艰难,心灵却“又红又甜”。
②对晚辈充满了无限的慈爱。
③平凡淳朴善良。
④年轻时刚烈,晚年却异常温厚、仁慈、安静。(意近即可,答对一点给1分,共4分)
25 .因为“灯笼红”香瓜和曾祖母有共同的特点:“灯笼红”香瓜外表粗糙,可瓜瓤经历一
段时间后会被酿 得又红又甜,同样,曾祖母外表黧黑苍老,可经历艰难的她却拥有隽永而仁
慈的美好性灵。文章以此为题 ,是以物喻人,借“灯笼红”象征曾祖母美好的心灵。(答到
“灯笼红”香瓜与曾祖母的相似点给4分, 揭示出题目的象征义给2分,共6分)
. .


.

(十八)
26.CF(C “只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不对,应是重视“ 天人合一”;F“暗含对未
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无中生有)
27.B(B项“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阐述无限夸大)
28.异:(1 )西方的“节”含有神圣的意味,不如中国传统节日形象生动;(2)西方的“节”
多同历史上的人事相 关,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同:中西方节日都有和谐人
的身心的特点。(每点1分)
29.(1)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2)和谐人事,对人情的呼唤;(3)和谐身心,对生命的< br>关 怀。(每点2分)


(十九)
30.①上地铁,黑人女士给予放行。
②去餐馆蹭饭,餐馆小伙子表示理解。
③坐巴士车,卖艺老者掏钱资助。
④乘计程车,锡克司机表现出理解同情。
⑤向邻居借钱,吃了闭门羹。(答出任意四项即可)
31.①在情节的发展上宕开一笔,使情节曲折起伏,有波阑,耐人寻味。
②引出邻居和其他陌生人的对比,丰富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能答出情节设置及对比手法的使用并简述其作用即可;另,语言顺畅1分)
32.参考:
(1)卖艺的瞎眼老者。他与“我”素不相识,但当巴士司机要我下车,口出不逊,“我”陷
入 尴尬之时,能够不讲条件地给予帮助,反映了这位老者对“赤贫”的真正的理解,折射出
美国下层人民饱 尝生活艰辛后的心理情感趋向。
(2)计程车锡克司机。他与“我”素不相识,但对于“我”的尴尬却 能够表现出理解和宽容,
对于“我”近似谎言的实话,表现出“静静的一笑”,可见,锡克司机作为一个 侨居美国的
下层人民对赤贫的感受和理解是多么的深刻啊。(本题具有开放性,只要能将人物准确定位,
与主题吻合即可)

(二十)
33.(4分)。作者的回答揭示了两者 的关系: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只有拥有孩子一样
的眼睛、心灵、幻想和浪漫,才能写出童话。 < br>34.(5分)。爱用“柔和”这个词;对妻子久远深沉的爱;善于发现诗意和美;乐于助人;
不 随便写回忆录。(答对4点得5分,答对3点得3分,答对2点得1分,只答对l点不得
分。)
35.(6分)。作者自画像,嘴和脸都扭曲了,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扭曲压抑的象征;
也表现 了他勇于正视过去、剖析自己的精神。(应结合原文分析)

. .


.
文学作品阅读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紧扣对
学生理解、筛选、概 括、整合以及鉴赏评价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本文以
2007年高考试题为例,特就现代文阅读主观 题的测试点及解法略作探讨,以抛
砖引玉。概括起来,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类型大致有以下六 种类型:
一、词语理解型
【命题特点】
解释词语在语境 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是历年高考常见的命题形式。一般来
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 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
规义。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
【答题方略】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涵:理解词语 的比
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
语的象征对 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
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 代词的词义就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当然,
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 点、文章主题,从所
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高考回放】
例1、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
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 (红《湿湿的想念》2007年高考卷)
【语段信息】
①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 沅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
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 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
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
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
……
⑩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 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
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美 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
热望。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 br>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
健康的记忆、美好 的梦想。
【温馨提示】
正确解答该题,必须把握文章的思路,这样才可以快速锁定 答案的围。该题
提问点在第1段,但答案检索区间在第10段。第10段中有与“理想”相呼应的
信息——“美梦”,而“美梦”的具体含义在这里揭示得很清晰:“他热切地希
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 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将这些信息整合,
便是对文中“理想”的到位且全面的解释。
【答案】
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
好的梦想。
二、句子理解型
【命题特点】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是历年来高考主要的命题形式。所谓重要的句子,
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
. .


.
(2)使用了修辞、涵丰富的句子;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
过渡句;
(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
感的句子。
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1、结合文章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
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3、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
【答题方略】
理解句子的含义,也像理解词语一样,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
义,体味其深刻的涵:对此类命题,需要先弄清手法上的特点,进而借助前后文
来界定句子的含义。通常 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
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 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
释。
【高考回放】
例2、联系最后一段,谈谈 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鲁
迅《忆半农》2007年高考卷)
【语段信息】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
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
的为战士,即使“浅” 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
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 的深渊。
【温馨提示】
根据题目提示,必须联系最后一段。 从“我爱十年前的半 农,而憎恶他的
近几年。”可得出第一点:这憎恶是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从“因
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
可以得出第二点:这 憎恶中含有鲁迅对半农的希望——他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
从“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 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
烂泥的深渊”可以得出第三点:这“憎恶”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 战绩。找
出答题关键词句后,然后加以准确流畅地表述,就可以得出完整的答案。
【答案】
(1)“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半农关
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半农的,他认为半农应
该始终做一个战士。
(3)写“憎恶”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
沙鬼将他先前的光 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三、筛选整合型
【命题特点】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历年高考的主打题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对多方面
的信息或对象进 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
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的命题形式是: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 .


.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或者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
括说明。
【答题方略】
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
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
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 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
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应该紧扣题 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
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 案。
另外,考生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高考回放】
例3、从本文看,泰山文化反映了怎样的“锁闭心态”,请从两个方面加以
概括。(各不超 过2个字)(蔡家园《泰山之恩》2007年高考卷)
【语段信息】
数千年来,泰 山已经不仅仅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地理学意义上的名山了,它更
是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之一。从一路上 的对联和石刻可见一斑:“人间灵应
无双境,天下巍峨第一山”、“天下第一名山”、“五岳独宗”、“ 五岳独尊”。
其实,泰山海拔不过1545米,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并不显高。它的风景确有独
到之处,但也未必比得上“归来不看岳”的。但是,那种目空一切、惟我独尊、
老子天下第一的气质却深 深侵入了山中每一棵树和每一片岩石,让你无时无刻不
感觉到几丝压抑、几缕轻狂。这种洋洋自夸,正暴 露出一种锁闭心态。圣人说“登
泰山而小天下”,与其说夸赞的是一种阔大胸怀,不如说它是坐井观天; 俗话说
“有眼不识泰山”,与其说推崇的是权威,不如说它流露的是一种卑怯意识。正
如那浓雾 封锁了眼睛,泰山文化中积淀的太多东西也锁闭了它的灵性与心智。泰
山之所以最初赢得“群山之祖.五 岳之宗”的尊崇,根本原因可以归结到古人求
天地正中而居的地理观念;而其后人们对泰山的崇拜,则与 民族的思维模式有着
根本的联系。一座泰山,象征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也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命运!
【温馨提示】
本题考查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与整合的能力,答案的检索区间在第6段, 阅读
这一段并进行筛选与整合。将“目空一切、惟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气质”和
“洋洋自夸 ”概括为“自大(或自夸、自狂、轻狂、狭隘)”,将“与其说推崇
的是权威,不如说它流露的是一种卑 怯意识”概括为“卑怯(或自卑)”。
【答案】
(1)自大(答自夸、自狂、轻狂或狭隘等均可)
(2)卑怯(答自卑也可)
四、技巧分析型
【命题特点】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叙述、描写、 说明、议论、抒情等表
达方式方面的技巧;有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等表< br>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主次、详略、线索等材料安排方面的技巧,有铺垫、伏笔、
过渡、照应、衔 接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有比喻、夸、比拟、排比、拟人、对
偶、反复等修辞手法方面的技巧。这种题 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1、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某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 .


.
4、请赏析“……”这句话。
【答题方略】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 彩的,其作用也是异彩纷呈的,对常见的技巧
必须要熟悉它的常规性作用。例如,类比的作用:以浅寓深 ,以近比远,生动形
象,通俗易懂;象征的作用: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激发联想,< br>感染力强;抑扬的作用:突出重点,行文跌宕,曲折含蓄;对比的作用:特点鲜
明,矛盾突出,具 有强烈的反差;衬托的作用:突出事物特征,强化思想感情,
主次分明;渲染的作用:浓墨重彩,营造氛 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等等。
另外,修辞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容,散文鉴赏题常从修辞的表达效果 角度设题,
《考试大纲》规定了八种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分别如下:比喻:化深奥为浅显,
化 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夸:突出特征,感情强烈;烘托
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 想,创造气氛。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新颖别
致,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形象。对偶:形式整齐,结 构对称;节奏鲜明,音韵和
谐;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排比: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气强 劲;
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层次清晰,增强节奏感,
增强旋律 美。反问: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印象。设
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 考,加深理解。
回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其次要回答
这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在文句中表现了什么容,最后回答这种表现手法(或
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好处或效果,并结合语境加以说明。
【高考回放】
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 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臧
克家《炉火》2007年高考卷)
【语段信息】
④我住北房,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室,却冷冷清清,
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
架子成空摆设。到我家做 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里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
是有点清冷,而我的写作间兼寝室却暖和和的。炉 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
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 安慰
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
雪故人来, 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
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 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
有胜过如此的吗?
⑤每晚,我必卧在床上 ,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
以它的体温温暖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 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
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 安
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温馨提示】
这里拟人和比喻的句子很 明显,如“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
给我安慰和喜悦。”“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 炯炯的明眸”等等。对比主
要有两组:“会客室里确是有点清冷,而我的写作间兼寝室却暖和和的”和“ 窗
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
【答案】
这两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
. .


.
给人的温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
手法,形象、生 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
义。
五、物象分析型
【命题特点】
散文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 它是
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命题者常常从散文的物象入手设题,常见的提问方
式是:
1、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2、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题方略】
这种题型应该从文章结构形式、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思
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
2、对容的充实作用,
3、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4、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考回放】
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 ,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吕锦华《总想为你唱支歌》2007年高考全国卷)
【语段信息】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 它的
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
的石纹如涌 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
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 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
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 远而神秘,那声音
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
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
【温馨提示】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睿 智严肃而又包含深情的笔触,描写
了左公柳、胡林、戈壁石的形象,作者把自己游走于西部的感悟以及西 部荒凉所
给以个体经验的生命体验投射到这些独特的物象中,以小见大,深化主旨,讴歌
了西北 人坚强不屈的精神。
【答案】
①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
②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
③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六、形象分析型
【命题特点】
记叙性的写人散文或小说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重视塑造人物形象,所以,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是此类文体的命题重点,常见的命题形式是:
1、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
2、根据原文简要描述某人外貌的具体特征。
3、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某人形象的在特点。
. .


.
4、请扼要评价某一人物形象。
【答题方略】
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呢?首先 ,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
言描写、心里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 行动、心理等。其次,
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 br>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高考回放】
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
末清初文学批评 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
小说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 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
样的性格和心理。(《林冲见差拨》2007年高考卷)
【语段信息】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 前答
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
这个贼配 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
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 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顽囚!
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 你便见功效!”把林冲
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 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
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 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
【温馨提示】
林冲的性格与心理,是在与差拨的矛 盾冲突中得到体现和刻画的,主要运用
了语言、行为、神态描写等手法,分析时结合这些具体描写的语句 ,读出其中隐
含的信息。从“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可知林冲的沉着冷静,遇事不慌乱,这也体
现 了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风。“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又写出了林冲
虎落平阳、龙卧浅滩的无奈 ,体现了林冲性格的另一面:隐忍顺从、谨慎小心、
顾及颜面,这也体现了林冲作为配军身份的酸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要同学们在文学鉴赏时重视实
践,深入探索,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应试能力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 .

生病祝福短信-学校物业管理方案


桂林市人事考试网-兔斯基语录


株洲市财政局-工作计划表


武汉地震局-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安全教育-支教心得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身份证图片正面


亲情作文300字-退伍军人简历


福建高考报名-优秀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