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用数学公式鸡兔同笼问题

别妄想泡我
928次浏览
2020年11月05日 02: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国三大鬼节-我的一天作文600字初一

2020年11月5日发(作者:匡裕从)


小学生常用数学公式鸡兔同笼问题
【】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 和数学
思维能力,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数学公
式鸡兔同笼问题,希望能够切 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
业进步!
鸡兔同笼问题公式
(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
(总脚数-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
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
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如,有鸡、兔共36只,它们共有脚100只,鸡、兔各是
多少只?
解一(100-236)(4-2)=14(只)
6-14=22(只)鸡。
解二(436-100)(4-2)=22(只)
36-22=14(只)兔。
(答略)
(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
数多时,可用公式
第1页共5页


(每只鸡脚数总头数- 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
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
免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
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
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的脚数总头数- 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
兔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4)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
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 合格品数。或者是总产品数-(每
只不合格品扣分数总产品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
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例如,灯泡厂生产灯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给工资。每生
产一个合格品记4分,每生产一个不合格品不仅不记分,还
要扣除15分。某工人生产了100 0只灯泡,共得3525分,
第2页共5页


问其中有多少个灯泡不合格?
解一(41000-3525)(4+15)
=47519=25(个)
解二1000-(151000+3525)(4+15)
=1
=1000-975=25(个)(答略)
(得失问题也称运玻璃器皿问题,运到完好无损者 每只给运费
元,破损者不仅不给运费,还需要赔成本元。它的解法显然
可套用上述公式。) < br>(5)鸡兔互换问题(已知总脚数及鸡兔互换后总脚数,求鸡兔
各多少的问题),可用下面的公式 :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
只鸡兔脚数之差)〕 2=鸡数;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之和)-(两次总脚数之
差)(每只鸡兔脚 数之差)〕2=兔数。
例如,有一些鸡和兔,共有脚44只,若将鸡数与兔数互换,
则共有脚 52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52+44)(4+2)+(52-44)(4-2)〕2
=202=10(只)鸡
〔(52+44)(4+2)-(52-44)(4-2)〕2 < br>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
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 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
第3页共5页


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 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
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
或 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
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等等,达到“一石
多鸟”的效果。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 一
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 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
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
爱 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
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 众多的鲜活生
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122=6(只)兔(答
略)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 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
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
教 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
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
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
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
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 的“老师”
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
第4页共5页 < /p>


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
身上学以“道”,但其 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
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只要大家< br>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数
学公式鸡兔同笼问题,能帮助大家迅 速提高数学成绩!
第5页共5页

师德师风演讲稿-新民主主义论


北林研究生院-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好看


工作鉴定-南昌大学教务


会计的工作内容-实习日志


gre成绩查询-内蒙古招生信息网


阿穆隆-有关大自然的作文


成人高考报名时间2013-临沂财会信息


护士实习小结-政教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