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问题答案及详解

温柔似野鬼°
971次浏览
2020年11月05日 05: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长春师范大学招生网-作风整顿自查报告

2020年11月5日发(作者:席佩兰)


关于行程问题
一、为什么小学生行程问题普遍学不好?
1
、 行程问题的题型多,综合变化多。 行程问题涉及的变化较多,有的涉及一个物体的运动,有的涉及多个
物体的运动。涉及 两个物体运动的, 又有“相向运动”(相遇问题) 、“同向运动”(追及问题) 和“相背
运动”(相 离问题)三种情况。行程问题每一类型题的考察重点都不一样,往往将多种题型综合起来考 察。比
如遇到相遇问题关键要抓住速度和,追击问题则要抓住速度差,流水行船中的相遇追 及问题要注意跟水速无关
等等。
2
、 行程问题要求学生对动态过程进行演绎和推理。 奥数中静态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学会。打个比方,比如数
线段问题,学生掌握了方法,依 葫芦画瓢就行。一般情况,静态的奥数知识,学生只要理解了,就能容易做出
来。行程问题 难就难在过程分析是动态的,甲乙两个人从开始就在运动,整个过程来回跑。学生对文字题 描述
的过程很难还原成对应的数学模型,不画图,习惯性的在脑海里分析运动过程。还有的 学生会用手指,用橡皮
模拟,转来转去往往把自己都兜晕了还是没有搞明白这个过程,更别 说找出解题所需要的数量关系了。
二、行程问题“九大题型”与“五大方法”
很多学生对行程问题的题型不太清楚,对行程问题的常
用解法也不了解,那么我给大家 归纳一下。
1
、九大题型:
⑴简单相遇追及问题;⑵多人相遇追及问题;⑶多次相遇追及问题;⑷变速变道问题; ⑸火车过桥问
题;⑹流水行船问题;⑺发车问题;⑻接送问题;⑼时钟问题。
2
、五大方法:
⑴公式法: 包括 行程基本公式 、相遇公式 、 追及公式 、流水行程公式 、火车过桥公式 , 这种方法
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技巧,使用公式不仅包括公式的原形,也包括公式的各种 变形形式, 而且有时条件不
是直接给出的, 这就需要对公式非常熟悉, 可以推知需要的条件。
⑵图示法 :在一些复杂的行程问题中,为了明确过程,常用示意图作为辅助工具。示意 图包括线段图、
折线图,还包括列表。图图示法即画出行程的大概过程,重点在折返、相遇、 追及的地点。另外在 多次相
遇 、追及问题 中,画图分析往往也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
ps
:画图的习惯一定要培养起来,图形是最有利于我们分析运动过程的,可以说图画对 了,意味着题也差
不过做对了
30%

⑶比例法: 行程问题中有很多比例关系, 在只知道和差、比例时,用比例法可求得具体 数值 。更重要
的是,在一些较复杂的题目中, 有些条件

如路程、速度、时间等

往往是不确 定的,在没有具体数值的
情况下,只能用比例解题 。
ps
: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复杂的行程问题经常考,而且要考都不简单。
⑷分段法: 在非匀速 即分段变速的行程问题中,公式不能直接适用。这时通常把不匀速 的运动分为匀速
的几段,在每一段中用匀速问题的方法去分析,然后再把结果结合起来。
⑸ 方程法: 在关系复杂、条件分散的题目中,直接用公式或比例都很难求解时,设条件 关系最多的未知
量为未知数,抓住重要的 等量关系 列方程常常可以顺利求解。
ps
:方程法尤其适用于在重要的考试中,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⑹假设法: 在速度发生变化、或提前(晚)出发等数值发生变化的的行程问题中,假设 速度没变或时间
统一,往往非常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极其有利于解决行程问题。
三、怎样才能学好行程问题?
因为行程的复杂, 所以很多学生已开始就会有畏难心理。 所以学习行程一定要循序渐进, 不要贪多,力
争学一个知识点就要能吃透它。学习奥数有四种境界: 第一种:课堂理解。就是说能够听懂老师讲解的题目。
第二种:能够解题。就是说学生听懂了还能做出作业。 第三种:能够讲题。就是不仅自己会做,还要能够讲给
家长听。
第四种: 能够编题。 就是自己领悟这个知识了, 自己能够根据例题出题目, 并且解出来。

1


其实大部分学生学习奥数都只停留在第一种境界(有的甚至还达不到) ,能够达到第三种 境界的学生考
取重点中学实验班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而要想在行程上一点问题没有,则 要求学生达到第四种境界。即系
统学习,还要能深刻理解,刻苦钻研。而这四种境界则是学 习行程的四个阶段,或者说是好的方法。
建议一:不论是什么问题,在学习之前有必要对于要学的东西有个纵向的了解,要系统 地梳理一遍,这样
有系统,有方向,学习的时候也不会迷茫。一般这个步骤需要家长和老师 一起帮助孩子完成。这样把大的目标
分为不同的小的目标,各个击破,孩子也会有信心。同 时发现问题时,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建议二:需要强调一点,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捡芝麻丢西瓜,简言之就是要在每学一 个知识的时候,
都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练习。 一定要要重视总结, 把行程问题进行分类比较, 这样孩子对于行程问题的理解
会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建议三: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积累孩子的错题,以便日后观察孩子在此部分知识点学习 过程中的薄弱环
节,这样我们以后的计划会更有针对性。在制定计划时慢慢的达到量身定做 的效果。
行程问题的典型例题
行程问题中最基本的公式就是 路程
=
速度
X
时间,任何行程问题,不管是多么“波澜起
伏或者是一波三折” ,他的本质都是研究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其 他问题,在每一
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发生了细微的改变。
类型一: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强调的是一个 “和”的思想,两人在时间统一的前提下, 路程和
=
速度和
X
时间。 当然他的使
用,不仅仅局限于相遇这个现象,只要这个题目知道了“和”
个公式进行求解。
【例
1

AB
两地
900
米,甲乙两人在
A
处同时向
B
点出发,甲的速度
60


分,乙的速度
40


分,甲到< br>达
B
地后立即返回,返回途中与乙相遇,甲乙两人多长时间相遇?
解:路程和
=900
X
2=1800
(米)
速度和
=60+40=100
(米

分)
相遇时间
=1800^100=18
(分钟)
,我就可以利用这
上面讲的是比较基本的相遇,到了高年级,可能等多的会涉及到多次或者是多人 相
遇。下面来说说多次相遇。
方法一:运用倍比关系解多次相遇问题
1.
两地相向出发:

1
次相遇,共走
1
个全程;

2
次相遇,共走
3
个全程;

3
次相遇,共走
5
个全程; 第
N
次相遇,共走
2N-1
个全程;
注意:除了第
1
次,剩下的次与次之间都是
2
个全程。即甲第
1
次如果走了
N
米,以后每次
都走
2N
米。
2.
同地同向出发:

1
次相遇,共走
2
个全程; 第
2
次相遇,共走
4
个全程; 第
3
次相遇,共走
6
个全程;

2



N
次相遇,共走
2N
个全程;
3
、多人多次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 多次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 几个全程
【例
2
】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
A

B
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
A

95
千米处相遇.相遇 后继续前进到
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
离是多少千米?
【解析】画线段示意图

实线表示甲车行进的路线,虚线表示乙车行进的路线
B

25
千米处相遇.求
A

B
两地间的距

:

可以发现第一次相遇意味着两车行了一个
A

B
两地间距离,第二次相遇意味着两车共行了三
A

B
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行了
95
千米,
3

95
千米,即
95
X
3=285
(千米),而

A

B
两地间的距离.当甲、乙两车共行了一个
当它们共行三个
A

B
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就行了

285
千米比一个
A

B
两地间的距离多
25
千米,可得:
95
X
3-25=285-25=260(
千米

.
【例
3】小王、小李二人往返于甲、乙两地,小王从甲地、小李从乙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两人第一次在距
甲地
3
千米处相遇,第二次在距甲地
乙两地的距离为

6
千米处相遇

只算迎面相遇

,则甲、
千米.

小王
P
甲地』

1
第二汝相遇卩

乙地誤


第一次相遇和
【解析】第一次相遇走了
1

3
千米,第二次相遇走了
3

3
千米即
3
X
3=9
(千米)
9+6=15
(千米) ---- 两个全程
15
-
2=7.5
(千米)
继续上面多次相遇问题,解多次相遇问题的工具一一柳卡
柳卡图,不用基本公式解决,快速的解法是直接画时间
-
距离图,再画上密密麻麻的交叉线,
3


按要求数交点个数即可完成。折线示意图往往能够清晰的体现运动过程中 “相遇的次数”
“相遇的地点”,以及“由相遇的地点求出全程”,使用折线示意图法一般需要我们知道每 个物体走完一个全
程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例
4
】 甲、乙两人在一条
90
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
3


秒,乙的速度
2


秒。
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直路的两端
A

B
两点出发,当他们跑
12
分钟,共相遇了多少次?(从
出发后两人同时到达某一点算作一次相遇)。
球砂 砂
--------- ------------------------- -------------------------------
沖|_
9
睐 十
【分析】 多次相遇,如图所示,甲用实线表示,乙用虚线表示。
---- 最不甲 ------ 龜貳乙
. 毎聊和抄
120-^135^ 1
觀砂


180
秒内,甲、乙共相遇
5
次,最后又回到出发的状态。
所以甲、乙共相遇了
[12
十(
180

60

X
=20
(次)
【例
5
】甲、乙两人在一条长为
30
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
1
米,乙的速度是
每秒
0.6
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直路的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
10
分钟后,共相遇几次?

首先,甲跑一个全程需要
30
-仁
30
(秒),乙跑一个全程需要
30
-
0.6=50
(秒).与上题类
似,画运行图如下(实线表甲,虚线表示乙,那么实虚两线交点就是甲乙相遇的地点):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
甲跑
5
个全程时,乙刚好跑
3
个全程,各自到了不同两端又重新开始,
这正好是一周期
150
秒•在这一周期内两人相遇了
5
次,所以两人跑
10
分钟,正好是四个周
期,也就相遇
5
X
4=20
(次)
备注:一个周期内共有
5
次相遇,其中第
1
,
2
,
4
,
5
次是迎面相遇,而第
3
次是追及相遇.
4


有些多次相遇的题目可以根据速度比 m:n,设路程为m+n份。举个例子。
【例
6
】甲、乙两车分别从
A

B
两地同时出发,并在
A

B
两地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速 度是
15
千米< br>
时,乙车速度是
25
千米

时,甲乙两车第一次相遇地点与第二 次相遇地点之间 相差
100
千米。
A

B
两地相距
多少千米?(从出发后两人同时到达某一点算作一次相遇)。
【分析】甲车速度是
15千米

时,乙车速度是
25
千米

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 比为
15:25=3:5

A

B
两地平均分成
8
小格,甲每走
3
小格,乙就走
5
小格;
如图所示,< br>C1

C2
分别表示第
1

2
次相遇的地点 ;
1D
阡采巧千来小时
I I E
其中第一次相遇地点与第二次相遇地点之间相差
4
小格;
每小格的长度为
100

4=25
千米;所以
A B
两地相距
25
X
8=200
千米。
说了多次相遇,再来说说
多人的相遇问题即 多人行程。这类问题主要涉及的人数 为3人,主要考察的问题就是
求前两个人相遇或追及的时刻,第三个人的位置, 解题的思路就是把三人问题转化为
寻找两两人之间的关系。
【例
7
】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
60
米,乙每分钟走
50
米,丙每分钟走
40
米。甲 从
A
地,乙和
丙从
B
出发相向而行,甲和乙相遇后,过了
15
分钟又与丙相遇,求
A

B
两地 的距离。
【解析】
3
人相遇问题。先画图分析



整个题目说了两个相遇过程。
第一次相遇:甲和乙相遇。两人一共走了一个全程。
因此全程
=
(甲的速度
+
乙的速度) >时间
发现相遇的时间不知道。
第二次相遇:甲和丙的相遇。前提是 甲乙相遇后,再过
15
分钟”发现走的路程是
CD
因此
CD
的距离
=
(甲的速度
+
丙的速度) >时间
=

60+40

X15=1500
(米)
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要求出甲乙相遇的时间,发现
CD
是在这段时间里乙、丙的路程差。
因此时间
=
路程差
W
速度差
=1500
+(
50-40

=150
(分钟)
因此全程
=

60+50

X150=110X150=16500
(米)
类型二:火车过桥
过桥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首先要弄清列车通过一座桥是指从车头上桥到车尾 离
5


桥。列车过桥的总路程是桥长加车长,这是解决过桥问题的关键。过桥问题也 要用到
一般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过桥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是:
过桥的路程
=
桥长
+
车长
车速
=(
桥长
+
车长

十过桥时间
通过桥的时间
=(
桥长
+
车长

十车速
桥长
=
车速
x
过桥时间一车长
车长
=
车速
x
过桥时间一桥长
后三个都是根据第二个关系式逆推出的。
火车通过隧道的问题和过桥问题的道理是一样的,也要通过上面的数量关系来解决。
火车在行驶中,经常发生过桥与通过隧道,两车对开错车与快车超越慢车等情况.
火车过桥是指“全车通过”,即从车头上桥直到车尾离桥才算 “过桥”.如下图:
6



±¥




n
列车过桥的总路程是析长加车怜这是解决过桥「極的关键.过桥问题也要用到一
般行穆
I
亍题的基本故鍵关系】
过桥的路程=桥快+丰扶
车逋■(析长十车檢)■过冊间

通过桥的时
-£U
(桥长卜车长)+车速
桥长•车速
X
过桥时间-车扶 车长“车速
x
过祈时司■桥长*
后三个都是根据第二个关系式逆推出的.
对于火车过桥、火车和人相遇、火车追及人以及火车和火车之间的相遇、追及等等这几 种类型的题目,在
分析题目的时候一定得结合着图来进行.
两列火车的

追及

情况,请看下图:
火车卫 ——”
i li
女華
A h—*
认半甘 _» 大羊月 —>

CD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列火车卫与血图中心表示屈已经追上血圏中乡《已翹过瓦 从追上胪到 卞超过就是一个
追及般过程.比校两个火车头〃追上时川落后
0
的车掏妆「起 过”时冲领先吕的车身长,也就
是说 从“追上”到“超过笃川的车头比吕的车头多走 的路程是
E
的车身长3的车身长 因此所
需时间无
(貝的车身长祷的车身长).
(A
的车逋(的车逋)■从车半追上到车尾离开的时 询

c^n
7


【例
8
】两人沿着铁路线边的小道,
车开来,全列车从甲身边开过用了
从两地出发,两人都以每秒
1
米的速度相对而行。 一列火
10
秒。
3
分后,乙遇到火车,全列火车从乙身边开过只用

9
秒。火车离开乙多少时间后两人相遇?
分析根据题意图示如下:

A1

B1
分别表示车追上甲时两人所在地点,
A2

B2
分别为车从甲身边过时两人所在地点,
A3

B3
分别为车与乙相遇时两人所在地点,
A4

B4
分别为车从乙身边开过时两人所在地点。 要求车从乙身
边开过后甲乙相遇时间用
A4

B4
之间的路程除以两人速度和。
解: (
1
)求车速
(车速
-1
)
X
10=10
X
车速
-10=
车长
(车速
+1
)
X
9 = 9
X
车速
+ 9=
车长
比较上面两式可知车速是每秒

19
米。
(2)
A3

B3
的路程,即车遇到乙时车与甲的路程差,也是甲与乙的相距距离。
(
19-1
)
X
(
10+190
)
=3420
(米)
(3)
A4

B4
的路程,即车从乙身边过时甲乙之间的路程。
3420-
(
1+1
)
X
9=3402
(米)
(4) 车离开乙后,甲乙两人相遇的时间为
3402
- (
1 + 1
)
=1701
(秒)
答:火车离开乙
1701
秒后两人相遇
8


【走进赛题】
1
、 铁路旁的一条平行小路上,有一行人与一骑车人同时向南行进。行人速度为
小时,骑车人速度为
10.8
千米

小时。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
3.6
千米

22
秒,通过骑车人用
26
秒。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米?(第三届
题)
“迎春杯”第二题第
1
2
、 一个人站在铁道旁,听见行近来的火车汽笛声后,再过
“从小爱数学”竞赛第
8
题)
57
秒钟火车经过他面前
.
已知 火车
汽笛时离他
1360
米;

轨道是笔直的

声速是每秒钟
340
米,求 火车的速度?

得数保留 整数

(第
4

3
、 某人沿着铁路边的便道步行,一列客车从身后开来,在身旁通过的时间是
客车长
105
米,每小时速度为
28.8
千米
.
求步行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数学竞赛第
3
题)
15
秒钟,
(第
3
届“祖冲之杯”
4
、 一条单线铁路上有
A
,
B, C, D, E 5
个车站,它们之间的路程如图所示

单位:千米
).
两列火车同
时从
A

E
两站相对开出,从
A
站开出的每小时行
60
千米,从
E
站开出的每小时 行
50
千米
.< br>由于单线铁路
上只有车站才铺有停车的轨道,要使对面开来的列车通过,必须在
车站停车,才能让开行车轨道

因此,应安排哪个站相遇,才能使停车等候的时间最短
这一站的那一列火车至少需要停车多少分钟?(第
6
届“迎春杯”数学竞赛第
6
题)

先到

【走进赛题】
1

286

2

22< br>秒
3

3.6
千米

小时
4

D

5
分钟
9


行程问题加难试题
1.
如图
21-l
,
A

B
是下坡,
B

C
是平路,
C

D
是上坡
.
小张和小王在上坡时步行速度是
每小时
4
千米,平路时步行速度是每小时
5
千米,下坡时步行速度是每小时
6
千米•小张
和小王分别从
A

D
同时出发,
1
小时后两人在
E
点相遇.已知
E

BC
上,并且
E

C
1
的距离是
B

C
距离的-.当小王到达
A

9
分钟,小张到达
D.
那么
A

D
全程长是多
5
少千米


- I
4
5
1
5
【分析与解】
BE

BC
的一,
CE

BC
的-,说明
DC
这段下坡,比
AB
这段下坡所用的时间
多,也就是
DC
这一段,比
AB
这一段长,因此可以在
DC
上取一段
DF

AB
一样长,如下图:
B G £ €
另外,再在图上画出一点

G.
小王走完全程比小张走完全程少用
G,
使
EG

EC
一样长,这样就表示出,小王从
F

C.
小张从
B
9
分钟,这时因为小张走
C

F
是上坡,而小王走
F

C
是下坡

他们两人的其余行程走下坡、平路、上坡各走一样多
因此,小王从
F

C,
走下坡所用时间是
9

6
-1
=18(
分钟

.
14
丿

.
因此得出小张从
B

G
也是用
18
分钟,走
GE

CE
都用
6< br>分钟.走
B

C
全程

平路

要< br>30
分钟.

A
至曰下坡所用时间是
60-18-6=36(
分钟



D

C
下坡所用时间是
60-6=54(
分钟

;
6
A

D
全程长是
(36+54)
X
+30
X
5
=11.5
千米.
60 60
B
点出发在这个
2.
如图
21-2
,
A
,
B
两点把一个周长为
I
米的圆周等分成两部分.蓝精灵从
3
圆周上沿逆时针方向做跳跃运动,它每跳一步的步长是
3
米,如果它跳到
A
点,就会经过
8
特别通道
AB
滑向曰点,并从
B
点继续起跳,当它经过一次特别通道,圆的半径就扩大一
倍.已知蓝精灵跳了
1000
次,那么跳完后圆周长等于多少米
【分析与解】
3

X
4=-
即蓝精灵跳
4
次到
A
点.圆半径扩大一倍即乘以
2
后,跳
8
次到
A
8 2

八、、♦
圆半径乘以
4
后,跳
16
次到
A
点.
依次类推,由于
4+8+16+32+64+128+256+492=1000
, 所以有
7
次跳至
A
点.
1000
次跳完后圆周长是
1
X
2 =128
米.
10


3
.已知猫跑
5
步的路程与狗跑
3
步的路程相同;猫跑
7
步的路程与兔跑
5
步的路程相同.而 猫跑
3
步的时间
与狗跑
5
步的时间相同;猫跑
5
步的时间与兔跑
7
步的时间相同,猫、狗、 兔沿着周长为
300
米的圆形跑
道,同时同向同地出发.问当它们出发后第一次相遇时各跑了 多少路程

【分析与解】 由题意,猫与狗的速度之比为
9:25
,猫与兔的速度之比为
25:49
.
25
设单位时间内猫跑
1
米,则狗跑
25
米,兔跑 竺 米.
49
25
25
狗追上猫一圈需
300
十(空-
1)=
9
675
675
单位时间,
9 4
2
675 625
2
的整数倍,又是 验 的整数倍

兔追上猫一圈需
300
+

49

-1)=
型 单位时间.
25
猫、狗、兔再次相遇的时间,应既是
4
675
675
625
2 4

625
的最小公倍数等于两个分数中,分子的最小公倍数除以分母的最大
675 625
公约数




IL 4 2
跑了
||675,625 1 16875
=8437.5
.
4,2 2
8437.5
米,狗 上式表明,经过
8437.5
个单位时间,猫、狗、兔第一次相遇.此时,猫跑了
25
9
49
25
8437.5
X
=23437.5
米,兔跑了
8437.5
X
=16537
.
5
米.
4
.一条环形道路,周长为
速度是每小时
少要用多少分钟

2
千米.甲、乙、丙
3
人从同一点同时出发,每人环行
5
千米,乙和丙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
2
周.现有
自行车
2
辆,乙和丙骑自行车出发,甲步行出发,中途 乙和丙下车步行,把自行车留给其他 人骑.已知甲步行的
4
千米,
3
人骑车的速
2
周最 度都是每小时
20
千米.请你设计一种走法,使
3
个人
2
辆车同时到达终点.那么环行
【分析与解】 如果甲、乙、丙均始终骑车,则甲、乙、丙同时到达,单位 “
1
”的路程只需
1
时间 丄;乙、丙情况类似,所以先只考虑甲、乙,现在甲、乙因为步行较骑车行走单位“
20
路程,耽搁的时间比为:
1

1 1 1 1 c ,
3


4

5 20
丿
14 20
丿
而他们需同时出发,同时到达,所以耽搁的时间应相等.于是步行的距离比应为耽搁时
间的倒数比,即为
4:3
;因为丙的情形与乙一样,所以甲、乙、丙三者步行距离比为
因为有
3
人,
2
辆自行车,所以,始终有人在步行,甲、乙、丙步行路程和等于环形道路
的周长.
4:3:3
4
于是,甲步行的距离为
2
X
=0.8
千米;则骑车的距离为
2
X
2-0.8=3.2
千米;
4+3 + 3
0 8 3 2
11


所以甲需要时间为

08
*
32


X
60=19.2
分钟
5 20
环形两周的最短时间为
19.2
分钟.
12


参考方案如下:甲先步行
0.8
千米,再骑车
3.2
千米;
乙先骑车
2.8
千米,再步行
0.6
千米,再骑车
0.6
千米

丙留下的 自行车


丙先骑车
13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14

建军节几月几日-展览会邀请函


分界洲岛-江苏省考试院网站


食品安全常识-短相声剧本


湖南娄底中招网-教师节是哪天


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校-中秋节礼品方案


就业热门专业排名-2017江苏高考作文


六年级上册数学-皮肤英文


歌唱祖国歌曲-大学生出国留学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