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温柔似野鬼°
761次浏览
2020年11月06日 12: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黑龙江绥化学院-兴安学院

2020年11月6日发(作者:山语)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六年级下册
一、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 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
和高;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5.使学生理解求圆柱 、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
实际问题;
6.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7.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二、学习难点:
1.负数的意义;
2.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3.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4.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5.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1.负数:负数是数学术语,指小于0的实数,如-3.
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在 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
小。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 ,-45,-0.6等。

1


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
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 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正数
有无数个,其中分正整数,正分数和正无理数 。
3.正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5.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6.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 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如下图
所示:

即AG矩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360°所得的几何体就是圆柱。
其中AG叫做圆柱的轴,A G的长度叫做圆柱的高,所有平行于AG的线段叫做圆柱的母线,
DA和D'G旋转形成的两个圆叫做圆 柱的底面,DD'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7.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 圆柱体的体积。设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r,
高为h,则体积V:V=πr2h;如S为底面积,高为h, 体积为V:V=Sh
8.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S侧=Ch(注:c为πd)
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又分上底和下底);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

2


的距离叫做高(高有无数条)。
特征: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
9.圆锥解析几何定义:圆锥面和一个截它的平面 (满足交线为圆)组成的空间几何图形叫圆
锥。
10.圆锥立体几何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 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
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该直角边叫圆锥的轴。如 下图所示:

11.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 的体积等于与
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
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V=rrπ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V=13Sh
S是圆锥的底面积,h是圆锥的高,r是圆锥的底面半径
12.圆锥体展开图的绘制:圆锥体 展开图由一个扇形(圆锥的侧面)和一个圆(圆锥的底面)
组成。(如右图)在绘制指定圆锥的展开图时 ,一般知道a(母线长)和d(底面直径)



3


13.圆锥的表面积:一个圆锥表面的面积叫做这个圆锥的表面积。
圆锥的表面积由侧面积和底面积两部分组成。
S=πR2(n360)+πr2或(12)α R2+πr2(此n为角度制,α为弧度制,α=π(n180)

14.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
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
底面积和高不相等的圆柱圆锥不相等。
15.生活中的圆锥: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圆锥有:沙堆 、漏斗、帽子。圆锥在日常生活中也是
不可或缺的。
16.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 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
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 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
数值。
17.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
比的基本性质。
18.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 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
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4 < /p>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
是互质的数。
19.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20.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
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1.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
的另外一 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4.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 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 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
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5.成反比例的量:两种 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 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
字母表示x×y=k(一定)
26.统计 表: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
就叫做统计表。 27.统计组成部分: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
和制表 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5


28.统计种类: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 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
统计表。
29.统计表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
各需几格 ,每格长度。
(4)正式制表: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 统
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30.统计图: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31.条形统计图: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 直条,然后把这些
直线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3)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4)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 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
期下面注明图例。
(5)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b)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c)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d)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32.折线统计图:
(1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
连接起来。
(2)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注意:

6


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 根据年份或月份
的间隔来确定。
(3)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b)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c)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d)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3.扇形统计图:
(1)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2)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b)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c)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d)在 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
个扇形区别开。
扩展资料:

1.负数的由来: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在记账时有余有亏;在
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为了方便,人们就考虑了 相反意义的
数来表示。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这个概念,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把亏钱、出粮食记为负。
可见正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负数的应用:负数可以广泛应用于温度、楼层、海拔、 水位、盈利、增产减产、支出
收入、得分扣分等等的这些方面中
3.负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
+:负数1+负数2=-|负数1+负数2|=负数
负数+正数=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数值取“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的所得值

7


-:负数1-负数2=负数1+|负数2|=负数1加上负数2 的相反数,再按负数加正数的方法算
负数- 正数=-|正数+负数|=负数异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加
×:负数1×负数2=|负数1×负数2|=正数
负数×正数=-|正数×负数|=负数
÷:负数1÷负数2=|负数1÷负数2|=正数
负数÷正数=-|负数÷正数|=负数
总得来说,就是同数相除等于正数,异数相除等于负数。
4.正数和正整数的区别:
正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包括正小数)。(且正数不包括0)
辨析:零(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
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 数量.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和零(0)
统称有理数。
意义
(1)从原 点出发朝正方向的射线(正半轴)上的点对应正数,相反方向的射线(负半轴)
上的点对应负数,原点对 应零。
(2)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
(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注:单位长度则是指取适当的长度 作为单位长度,比如可以取2m作为单位长度“1”,那么
4m就表示2个单位长度。
5.直 圆柱:直圆柱也叫正圆柱、圆柱,可以看成是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轴、其余各边绕
轴旋转而成的曲面 所围成的几何体。
6.圆锥的其它概念:
(1)圆锥的高:圆锥的顶点到圆锥的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2)圆锥的侧面 积:将圆锥的侧面沿母线展开,是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
面的周长,而扇形的半径等于圆 锥的母线的长.圆锥的侧面积就是弧长为圆锥底面的周长*
母线2;没展开时是一个曲面。
(3)圆锥的母线:圆锥的侧面展开形成的扇形的半径、底面圆周上点到顶点的距离。
圆锥有一个底面、一个侧面、一个顶点、一条高、无数条母线,且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8


7.圆锥的三视图:
圆锥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而画出的图形。
其主视图和侧视图均为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和圆心。


9

男儿志-清洁工职责


上海高考查分-英语口语成绩查询


扬子晚报-省级三好学生主要事迹


冬天的成语-春天的作文300字


文书修改-期末考试反思


腊八节的来历简短-关于中秋节的祝福语


质量月-田庄中学


二级建造师挂靠注意事项-星期日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