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 诗

绝世美人儿
663次浏览
2020年11月06日 13: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柳永词-群口相声剧本

2020年11月6日发(作者:臧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2、忆:想念。
3、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
所以称山东。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佳节:美好的节日。
7、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8、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

1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2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
望远心胸宽广。

注释
1、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
应天塔。传 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
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
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2、闻说:听说。
3、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4、缘:因为。

3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朝代】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
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1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
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缘:因为;由于。

4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注释
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登临可以俯瞰
长江,遥望江北。据《元和 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
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丹阳在今江苏
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辛渐:人的一位朋友。
2、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3、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4、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
国时吴国所属。
5、平明:天亮的时候。
6、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7、楚山:楚地的山。这里 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
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8、孤:独自,孤单一人。
9、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10、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5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11、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6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
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
远的天际奔流。

注释
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 br>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
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 楼为1985年修葺。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去、到。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坛上享有盛名。 李
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6、辞:辞别。
7、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8、下:顺流向下而行。
9、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10、唯见:只看见。

7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11、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8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
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 ,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
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
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2、浩荡:无限。
3、吟鞭:人的马鞭。
4、东指:东方故里。
5、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6、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7、花:比喻国家。

9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8、即:到。

10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 勃勃生机,然而社
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
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王 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
皇风被九州”。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
2、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īn),沉默,不说话。
3、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
4、降:降生,降临。

11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秋浦歌
【作者】李白 【朝代】唐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译文
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
的山谷。

注释
1、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秋浦因流经 县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2、炉火:唐代,秋浦乃产铜之地。此指炼铜之炉火
3、赧郎:红脸汉。此指炼铜工人。赧:原指因羞愧而脸红,此指脸
被炉火所映红。

12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悯农
【作者】李绅 【朝代】唐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天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呢?

注释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
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
4、子:指粮食颗粒。
5、四海:指全国。
6、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7、犹:仍然。
8、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13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9、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14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注释
1、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2、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3、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4、涕:眼泪。
5、却看:回头看。
6、妻子:妻子和孩子。
7、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8、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 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
准备回家乡去了。
9、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10、放歌:放声高歌。
11、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12、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13、作伴:与妻儿一同。
14、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15、便:就的意思。
16、襄阳:今属湖北。

15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17、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16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寒 食
【作者】韩翃 【朝代】唐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
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
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释义
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
食节。据左传所载,晋文公 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
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2、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17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4、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18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朝代】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 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
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
媚温柔。

注释
1、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
俶所建。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4、遮:遮盖,遮挡。
5、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
显得白而透明。
6、忽:突然。
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8、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雨大势急。
9、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春风卷地起,百
鸟皆飘浮。”
10、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19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朝代】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注释
1、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3、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4、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
形象语。
5、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
俗称苏州 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
外西郊,本名“封桥”,因 张继此而改为“枫桥”。
6、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 上就是一同
打渔的伙伴。
7、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 有不解诗的人,
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8、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9、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 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
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 寺;另一种说法,
“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10、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 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
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 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
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 句子虽
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

20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21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商山早行
【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
里。

注释
1、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
汇处。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2、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
大铃。 < br>3、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
树枝发芽时才落 。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4、枳花明驿墙:枳(zhǐ):也叫“臭橘 ”,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
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明:使……明艳。 驿(yì)墙:
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
意思 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5、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 秦置杜县,汉
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
途经商 山。这句意思是说: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6、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22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7、回塘:圆而曲折的池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23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竹 石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 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 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注释
1、咬定:咬紧。
2、立根:扎根。
3、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4、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5、坚韧:坚强有力。
6、任:任凭,无论,不管。
7、尔:你。

24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三班 李禹泽






奉献精神作文-四群教育


二本补录-医德医风总结


普陀电大-淮工


如何省钱-思想汇报


同学聚会发言稿-读骆驼祥子有感


欧亨利小说-家庭趣事


优点和缺点-踏春作文


介绍信范文-2013年12月六级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