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考试题
降温短信-200字摘抄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考试题 姓名
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Peng zh
à
ng
xiu kui xuan l
à
o pei tai xie
mei
( ) ( ) (
) ( ) ( )
ju jue
tian fu shan shuo qu zhu huo huan
( ) ( ) ( ) (
) ( )
二、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莫明其妙( ) 无原无故( ) 语重心常( ) 喜气杨杨( )
遮天避日( ) 昏黄一体( ) 鹏成万里( ) 徐心所欲( )
三、读一读,把你想到的一个成语填在括号里。(6分)
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
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 )
四、选词填空。(4分)
1.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晓军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且( )
地向老师作了检讨,他的这种知错能改的态度受到了老师的(
)。(诚
恳、诚实、称赞、赞扬)
2.我国自己(
)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大大(
)了一切愿为四化
做出贡献的人们。(鼓励、鼓舞、制造、创造)
五、默写古诗《舟过安仁》,并完成后面的作业。(10分)
—————————
—————
——————————,
——————————。
——————————, ——————————。
1、说说后两句是的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5分)
一年年过去了
橄榄坝慢慢变了样 一片片整齐的竹楼 竹楼周围是数不
清的竹丛和果树 有芒果 木瓜
荔枝 椰子 香蕉 一树树 一枝枝挂满了累
累的果实 远处是葱葱郁郁的树林 成群的牲畜
金黄的稻田 到处是欣欣向荣
的景象
七、按要求把成语填补完整。(9分)
1.填近义词:
高( )远()-( )二( )五( )四( )
生(
)活( )手( )足( )千( )万( )
2.填反义词:
大( )无( )
大( )大( )口( )心( )
天( )地( )出( )入( ) 一( )-(
)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凭着一颗火热的心
1970年春天,张海迪随着下放的父母,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
楼村。
她多想迈开
双腿,扑向那翠绿欲流的万顷麦田,劳动时,让汗水流进泥土,
去滋养那饱鼓鼓的麦粒。但是,她不能!
她只能一个人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
上,留在静寂的小院里。有时不免黯然泪下……
有一
天,跟海迪比邻而居的一位大娘半边脸肿了,原来她牙疼病又犯了。
又有一天,村里一个孩子病了,没多
久却死了。海迪真想去探望患病的大娘和
失去孩子的家长。
“我能不能帮助乡亲们干一点什么呢?”十五岁的海迪想。
她请求爸爸买来一盒银针,一本《针灸学》,一本《人体解剖学》。
张海迪不管父母的劝说和医生的警告,总是日夜苦读,把两本书读了一遍又
一遍。然后,她擎
起一枚银针,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又在自己躯体上那尚有感觉
的部位进行试验。
仅仅三个月
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耿其之大爷半身瘫痪,六年不
会说话,她给治好了;王怀栋患了神经性
肌肉萎缩,连一只吃饭的匙子都端不起
来,她给治愈了;一个叫小宝的六岁男孩,站都站不起来,经她数
百次针灸,小
宝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了。
一个瘫痪的小姑娘,要给病人扎针并不是一件那
么简单的事,当海迪给病人治病
时,上身的重量就全部压向那病残的腰部和臀部。时间一长,人就受不了
,只得
把右肋骨压在轮椅的扶手上。几年下来,她变得左臂细,右臂粗,脊椎骨也弯得
变了形。
但海迪的内心是欣慰的。数年来,她共治疗了一万多人次。她是个瘫痪的小
姑娘,就凭着一颗火
热的心,用一根小小的银针,给周围的乡亲们带来了温暖和
欢乐。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黯然泪下:
欣慰:
2.填空。(6分)
(1)张海迪有时不免黯然泪下的原因是(
)。
(2)“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说明(
).
(3)张海迪给病人治病扎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原因是(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考试题 姓名
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W
ǔ
r
ǔ
wēi fēng g
ā
n jǔ
s
ā
hu
ǎ
ng p
é
i li
( ) ( ) ( ) (
) ( )
Dào z
é
c
ō
ng
hu
ì
qiu f
à
n zào
y
ì
ji
āqín
( )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3分)
应声(yīng yìng)
大夫晏子(dài dà) 为难(wéi wèi)
...
腔调(diào
tiáo)完好无损(sǔn shǔn)堵塞(sāi sè)
...
三、选词填空(5分)
嘹亮 响亮 洪亮
尊敬 尊重
1、这( )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
2、方圆几十里都可以听到大钟寺那( )的钟声。
3、(
)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小虎子急了,上前打了鬼子一记(
)的耳光。
5、从此以后,楚王不得不( )晏子了。
四、写出这段话中藏着的成语。(6分)
1、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2、你能再写出几个表示人多的成语吗?
----------------
--------------------------------------------------
----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
--------------------------------------------------
-------
2、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改成双重否定句)
---------
--------------------------------------------------
----------
3、 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成陈述句)
---
--------------------------------------------------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默写《杨氏之子》
2、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
--------------------------------
3、说说下列古文的意思。
儿应声答曰:“为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
七、补充下列句子。(5分)
1.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___________。
2.一夜五更,__________________。
3.风风雨雨,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树边红雨,__________________。
5、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__________________。
八、说说加点字的意思(8分)
翠色欲流( ) 张冠李戴( )
若无其事( ) 小心翼翼( )
.....
心领神会( )
安居乐业( ) 乃呼儿出( ) 为设果( )
....
(二)阅读部分(20分)
一、阅读《晏子使楚》回答问题(10分)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
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样:“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是哪
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
“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
的柑橘,又大双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
只能结双小双苦的枳,还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
齐国的人在齐
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了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
的水土不
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
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贼”字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组词( )
( )(2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垂头丧气——( )
侮辱——( )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3分)
(1)在晏子回敬楚王的话中有两个“水土不同”,你认为第一个“水土不
同”是指
:第二个“水土不同”是
指
。
(2)我认为晏子的回答妙在:
4.把句子“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
不变。(1分)
。
5.晏子具有 和
的品质。(2分)
二、阅读“数学之家”回答问题(10分)
我家是“数学之家”,这倒不是我们一家都精通数学,而是我和爸爸妈
妈的关系可以用一些数学公式来表达,不信你看看——
一般来说“我=爸爸+妈妈”,因为我是他们的儿子,别看我人不大,我家
的重要成员。每当召开“家庭会议”,处理 家务事时,爸爸和妈妈都会仔细
倾听我的意见,在这个时候,我就与他们平起平坐,坦诚而言,俨然(yǎn
rán
yán rán)是一个小主人。
不过话说回来,也有“我>爸爸+妈妈”的时候。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那
是因为爸爸、妈妈在学电脑上网。“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不学怎么跟得上
时代呢!”爸爸说。而我早在青少年中心学了用电脑上网,打字,发送邮件
等,而且技术还不错。每当他们在操作中遇到了困难,便向我请教。我便耐
心的教,像一位老师,爸爸、妈妈专心地听,像两个小学生。这时,我可就
“大于”爸爸和妈妈了。
大部分时候,是“我<+爸爸妈妈”,因为我掌握的知识不多,得经常向们
请教,而爸爸妈妈的知识渊博(yuān bó zhōu bó),又有实践经验,使我
佩服不已。记得前年,我参加了“全国少年儿童知识问答比赛”,爸爸、妈都
帮助我。复赛时,我“不幸”遇到了来自北京代表队的强劲对手。正当我事情
信心的时,爸爸、妈妈鼓励我,带我去图书馆找资料,终于,我一一战胜可
对手,获得了冠军!与爸爸、妈妈相比,我还是太小,不过我回努力的,争
取早日超过他们。
你们瞧,这就是我们的“数学之家”。
1. 结合短文内容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
“俨然”的意思有三种:(1):庄严(2):整齐(3):很像真的 。在
文中“俨然”的意思应是第( )种。
2.
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正确的画(√)。(2分)
3.“我”为什么称自己的家为“数学之家”?(2分)
4. 从表达“我”家三口人之间关系的数学公式,可以看出“我”家有什么特
点?(2分)
。
5.短文题目“数学之家”为什么带引号?(2分)
(三)习作(30分)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爸爸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
是不听;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遇到
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劝说别人.。说说你打算怎样劝说会更有效,把你想对他(她)说的
写下来。题目自拟,把事情说具体,表达流畅。(不少于500字)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五)
姓名: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12分)
pì lì dù
jì dǎn qiè chǐ xiào màn zhàng
chéng xiàng wú nài
( )
( ) ( ) ( ) (
) ( ) ( )
jiān dū
nà hǎn léi gǔ lǐ zhí qì zhuàng sū
ruǎn liàng qiàng
( ) (
) ( ) ( ) ( ) (
)
二、说说加点的字的意思,写在在括号里。(4分)
1、 势不可当(
) 素不相识( ) 完璧归赵( ) 嫉恶如仇( )
....
2、 无价之宝( ) 神机妙算( )
扶危济困( ) 鞠躬尽瘁( )
....
3、
负荆请罪( ) 危在旦夕( ) 赴汤蹈火( ) 冲锋陷阵(
)
....
三、组词:(5分)
壁( ) 狞(
) 瞪( ) āi( ) qiēi( )
璧( ) 泞( ) 蹬( )
ái( ) qièi( )
四、先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4分)
(
)机妙算 三顾茅( ) 战无不( ) 两( )清风
无( )之宝 负( )请罪 力倦神(
)力 疑( )不解
五、选词填空。(5分)
探望
眺望 渴望 期望 希望 展望
1、星期天,我和家人一起去乡下( )爷爷奶奶。
2、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3、家里虽穷,但他非常( )读书。
4、(
)未来,我的心中满是喜悦。
5、我( )希望奶奶早点好起来。
六、选择正确的答案。 (6分)
1、下面各组中只有一组全是表示动作的词( )
A.屏障 衰弱 利益
陶醉 B.握手 抵御 挪动 挖掘
C.搂住 胆怯
劫难 舞蹈 D.诧异 侥幸 憧憬 瞻仰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鞠躬尽瘁 理直气壮 含辛如苦
无价之宝
B肝胆相照 杯水车薪
疑惑不解 同心协力
C.势不可当 一碧千里
废寝忘食 栩栩如生
D.完璧归赵
冲锋陷阵 襟飘带舞 神机妙算
3、下列各组没有语病是一项是( )
A.夜里,我经常听见屋外的树枝。 B.黄昏的时候,寒风整整刮了一个下午。
c.榕树上停泊着不少小鸟。
D.站在山脚下,我仰望群山,景色可真美。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6分)
1、孔明借东风——— ________
2、_____的书——— 一本真经
3、徐庶进朝营———_________
4、懒婆娘的裹脚 ———________
5、泥菩萨过江———________
5、外甥 打灯笼————________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我怎能忘记那令人激动无比的升旗仪式?(改为陈述句 )
2、皎洁的月光把池塘照得通亮无比。(改为“被”字句 )
3、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孙悟空神通广大。小朋友都喜欢他。
九、重排句子并在括号里填上序号。(6分)
(
)老百姓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
(
)商鞅做了秦孝公的丞相后,想立新变法。
(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告示人们,如有人将木
头移到北门,奖金10金。
(
)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发是可信的,从而新法得以推行。
(
)后来,商鞅告示能移动者给予50金。
(
)终于有个大胆的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
十、
课外阅读。(20分)
(一)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
着
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
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岗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
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
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在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
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这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
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雨雾见
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
对关羽张飞说:“我得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啊!”
1、
给下列词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1)三顾茅庐(A、转过头看;B、注意,照管;C、拜访)
(2)青翠欲滴(A、欲望;B、想要;C、将要)
2、用横线画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用 比喻
(2分)
3、细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请写
下
来:
(2分)
4、
说说你喜欢或不喜欢短文中的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
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
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
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
他提着两根绳
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
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
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
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 ”上。(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①、
。
②
。(4分)
4、联系实际,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请举例说一说。(3分)
。
十一、习作。(30分)
题目:我的小秘密
要求:内容具体,真实感人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