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导学案(全册)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山东省教育考试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导学案
课 题
第一单元 认识上、下、前、)
课 型 新授课
页后(教材P1-2
执 教 杨应江 上课时
间
人 主 备
年 级
教学目标
.
一年级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
实际生活。
2、培养初步的空间方法。 3、培养学生乐学、爱学。
教 学 重
难
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重点: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 难点:上、下、前、后位置
的相对性。
观察、引导、当堂训练。
实物
一.课前导习。 游戏:(1)用手比出上、下、前、后。
(2)用手比比相反的口令。
二.课堂研习。
1、订正完成课前准备。
2、引导学生完成自觉要求:
(1)请小朋友看课本第1页,看课本主题图。
(2)说一说图上有什么?
(3)卡车在谁的上面?火车在谁的上面?
(4)小朋友根据图再说一说,问一问,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
面?
3、汇报交流。
4、用课本,学习用具比一比位置。(上、下)
、引导学生认识前后5.
-
教师复备 (学
生生成)
页的主题图。(1)观察第2)
(说位置(2)同桌互说图上有什么? (3)
教师复备 )
说位置,引导学生完成:
根据左边格式 ) )在( )的前学生生成(
面,( )在(
的后面(
说一说。面 )张宁在李林的( 面,王英在张宁的( )
)
在我的( )面我在( )的前面 (
) 6、汇报交流。(小组交流
三、当堂训练。 (一)必做题。 题) (完
成教材做一做第11.听口令摆一摆。
2题。2.完成做一做第 )选做
题。(二 你会填吗? )面。 (1)太阳在树的(
1.
面。 (2)小鸟在小鸡的( )
面。 )(3) 小鸡在小鸟的(
太阳在小鸡的 (4)( )面。
(
)个人。 2. (1)小明的前面有( )个人,后面有 ))(2)最前面是
( ,最后面是(
。 (3)5个同学圈起来。把小东前面的 四、
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 课 第一单元 2.认识左右 )
课 型 新授课
P3-4页(教材
教 执 杨应江 上课时
间
备 主 人
级年
教学目标
.
一年级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2、联系生活实
际,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教 学 重
难 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重点:左、右位置关系。 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引导、自主、当堂训练
主题图
一.课前导习。 1、听口令,摆一摆(上、下、前、后)。
2、游戏:
听口令,让学生做出来,比一比谁最快。
二.课堂研习。
1、订正,完成课前准备
2、出示自学提示
(1)请把你的右手举高,说一说我们平常都用右手做什么?
(2)请把你的左手举高,说一说我们平常都有左手做什么?
3、汇报交流
4、游戏活动,体验左右
听口令做动作: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
-
教师复备
(学
生生成)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5、体会左右相对性 师和生面对 教师复备)
面站着,师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举的是哪只手。三、当堂训学生生成(
练。
1、必做题。 题。做一做第完成教材P42(1) 按顺序数一数(2)
个三53个三角形圈起来,从右往左数,在第从左往右数,把第 。
角形下面画0
、选做题。2与它相邻的)个,个,从左边数的第( (1)
排在从右边数的第( )
。”动物是谁?请你在与它相邻的动物下
面画“
右面的小动物把它圈起来。(2)左面的小动物是谁?请你用“○”
个小动 )的左面一共有
( 是谁?请你用“□”把它圈起来。
个小动物。( ))物,右边有(
个小动物。一共有 四、课堂
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 题 第一单元
2.确定位置 ) 课 型 新授课
页(教材P5-6
执 教
备 人 主
级 年
教学目标
杨应江
.
一年级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让学
生说一说,找一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从两个角度来确
定物体的位置。
教 学 重
难 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重点: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根据行、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观察、引导、合作、探究
课本主题图
一.课前导习。 同桌互说一下你所坐的位置。
二.课堂研习。
1、订正,完成课前准备
2、谈话提示课题
3、出示自学提示:
(1)看课本第5页的图;
(2)请同学们根据第5页的图,把用红线连着的同学在第(
)组第
( )个填空。
(3)小组合作讨论:
你的座位是第(
)组、第( )个。
你前面的同学是第( )组、第( )个。
你左边的同学是第( )组、第( )个。
你右边的同学是第( )组、第(
)个。
4、汇报交流
--
-
教师复备
(学
生生成)
、检查自学情况:5
个同学站起来组第指名玩游戏:请第42 个 教师复备)
同学拍拍手 请第2组第1
×××同学在哪里?
第3组第4个同学是谁?三、当堂训练。
1、必做题。
(1)完成第6页“做一做”。 (2)说说生活中交通方
面哪些地方要考虑位置关系。 2、选做题。
把下列水果放在相
应的格子里(画图)。
4
3
2
1
4
3 2
1
学生生成(
2格。放在第3层第
例:把
格。层第2把 放在第2(1)
格。4层第1 (2)把 放在第
放在第一层最后一格。把 (3)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 题 第二单元 课时一:十几减9
)
课 型 新授课
页(教材P10-12
教执 杨应江
上课时
间
人 主 备
年 级
教学目标
.
一年级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从情境图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
的计算。
教
学
重难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正确计算十几减9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 10 15 18
14 教师复备 )
19
9 ( ) 10 ( )
10 ( ) 10 ( ) 10 ( )
2、9+( )=13
9+( )=12 9+( )=17
9+( )=16
9+( )=11 9+( )=20
二.课堂研习。
1、明确学习目标
2、自学提示
(1)看第10页主题图。说说图意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图中的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
( )○( )= ( )
(4)讨论计算方法 。
--
-
学生生成(
3、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4、检测自学情况1 12页的例独立完成 教师复备)
教材第 指名说算法。三、当堂训练。
9= 17- 13-9=
、111-9= 16-9=
9= 14-9=
18-9= 12- 15 -9=
2、圈一圈,算一算。
(学生生成
9=13-9=
8-
1
、连一连。3 9 6+3-6
15-99 --9
122+6 18 4、思考题。9=2+(
) 9=1+( )
12- 11- 9=8+( )-9=4+(
) 17- 14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 课 第二单元
课时二:十几减
几 )
教材P15页(
课 型 新授课
执 教
人备 主
年 级
教学目标
杨应江
.
一年级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
学 教
重难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正确熟练计算退位减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 10 10 10 10
教师复备 )
10
7 ( ) 4 ( ) ( ) 5
( ) 2 1 ( )
2、6+( )=12 ( )+8=15
5+( )=11
9+( )=13 ( )+7=11
4+( )=12
3、说说看可以怎么计算 12-9=( )
(学生生成
二.课堂研习。
1、明确学习目标
2、自学提示
(1)观察教材第15页例2主题图,同桌互说图意。
(2)列式计算。
(3)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4)归纳计算方法。
--
-
、检测自学情况35= - 14三、当堂训练。
教师复备)
、我会算14= 13- 5= 16-9= 14-6=
学生生成
(
11-8= - 15 17-8=
- 189= 12-7=
、我会填2)=11 6+(
)=13 8+( )=12
9+(
)+5=14 ( 6+( )=12 (
)+7=13
”或“-”。3、在○里填“+9=6 ○5=11
17○8=9
156○6=8 ○7=10
14○○125=7 3
4、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 □-□=□□-□= □
四、课堂小结
给同桌说说计算方法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
题 第二单元 课时三: 用数学课 型 新授课
解决问题
执 教
杨应江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主 备人
.
年 级
教学目标
一年级
1、学会看图理解图意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2、学会分析解决简单的求总数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
题。
学 教
点难 重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学习目标1、2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7+5= 15-6= 18-9= 4+8=
教师复备 )
2、□□□□□□□ ○○○○○○
□和○一共有多少个?
□○□=□
3、
=□
学生生成(
二.1、明确学习目标2、自学提示(1)
(2)136个人,藏起来几人?
3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还剩多少个苹果? □○□课堂研习。
观察教材第19
页主题图,同桌说说图意。个同学玩捉迷藏,这里有
--
-
?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教师复备)
(1)
列式: 9人,
(学生生成
人来踢球,(2)要有16现在来了
?
列式:
(3)归纳小结: 当堂训练。 20页的“做一做”1、完成课本第
个,
右手拿几个?12个气球,左手拿了52、小明一共拿了 、3
?个
、圈圈算算4
13-9=
5、选做题 人,小丽右边有几人?个同学排成一排,小丽左边
有 139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 课 第三单元 课时一:平面图
课 型 新授课
形的拼组
执 教
备 主 人
级年
教学目标
杨应江
.
一年级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
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
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学教 重
正确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点 难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观察操作
长方形、正方形
教师复备 )
(学生生成
一.课前导习。 1、你知道它们是谁吗?
2、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3、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二.
1、交流课前准备
2、明确学习目标
3、自学指导:
(1)角怎么样?再左右对折,说说两条相对的边怎么样?角怎么
样?
(2)的边长怎么样?角怎么样?
(3)
课堂研
习。拿出长方形纸,先上、下对折,说说两条相对的边怎
么要,方法同上,用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左右
对折,说说正方
形学做风车:
--
-
①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
②参照P27的内容, 教师复备)
自己学做一个风车。
4、交流展示、你能将一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学生生成(
形吗?自己试试看,把你的方法5
说明给小朋友听?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1.猜猜它是什么图形?) (
(1)它
有三条边、三个角。
) (
4(2)它有4个角,个角相等,4条边也相等。
( )
(3)它相对的边相等,四个角相等。
、判断题2) (
正方形四条边相等。(1)
) ( 长方形对边相等。(2)
) (3)3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
) (
个正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4
、选做题。动手分一分4
343
分成个长方形 分成个正方
形 分成个三角形
、选做题。4 用一个长方形,两个三角形,拼你喜欢的图案 四、
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表现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
题 第三单元 课时二:平面图
课 型 新授课
形的转换
教 执
主 备人
年 级
教学目标
杨应江
.
一年级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点,并能辨别这些图形。
2、动手拼一拼,经历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过程,发展想象力和创造
力。
学 教
难
目标1、2
重 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师复备 )
(学生生成
一.课前导习。
1、请你给下列图形分类:
1 2 3 4 5
6 7
长方形( ) )
正方形( ) 三角形 )
2、请你用小棒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二.课堂研习。
1、检查课前准备
2、明确学习目标
3、自学指导:
(1)拿出两张相同大小的长方形纸,
(2)拿出四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拼一拼,有几种拼法?
(3)拿出12张小棒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圆(
( 拼一拼,会拼成什么样的图?
--
-
4、汇报交流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P28页“做一做”(1)完
教师复备)
成课本
(2)完成课本P29页第2题。
、选做题2
题P29页第5(1)完成课本下面的各图像什么?由哪
些图形线成?这些图形各有多少(2) 个?
、1、
2
)
(
像 像( )
)形 )个(
)形 ( ( ( )个
)形 )个(
( ( )个( )形
形 )( (
)个 ( )个( )形
、3
)
像( ( 像 )
) 形 ) ( 个( ( )个( )形
形 ) ( )个 ( 形 个 ( )( )
3、思考题:拆纸飞机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学生生成(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
题 第三单元 课时三:立体图课 型 新授课
形的拼组
执 教
人 主 备
年 级
教学目标
杨应江
.
一年级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动手,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之间的关系。
学 教
难点 重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目标1、2
观察引导、动手操作、当堂训练
长方体、正方体
一.课前导习。 1、数一数
二.课堂研习。
1、检查课前准备
2、自学提示:
(1)用2个正方体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
(2)用4个长方体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
(3)用3个正方体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
(4)用8个正方体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
3、汇报交流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1)完成课本P28页“做一做”。
教师复备 )
学生生成(
--
-
4题。(2)完成课本P29页第3、 做成一个正方体
教师复备)
(3)
) ( 数字4的对面是数字
) ( 1 数字的对面是数字
) ( 6的对面是数字 数字
2、选做题
题页第3、思考题:P304
学生生成(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 课 第四单元
1、数数、数的组
P31-33)
成(教材
课 型 新授课
执 教 杨应江 上课时
间
主 备 人
.
年 级
教学目标
一年级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熟练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3、体会数位的意义。
教 学 重
难 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重点:计数单位“一”和“十”,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难
点:掌握接近整十数时,确定一个整十数是几。
自主、合作、观察、引导等
小棒等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习。 1、6个一和1个十组成( ),( )个十和( )教师复备
(学
个一组成19。
2、1个十和2个一组成( ),20是由(
)个十组成的。
二.课堂研习。
1、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自学:
(1)画中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2)图中的羊大概有几只?
(3)学生交流汇报,怎么数数。
小结:用小棒数10根一捆,10个是( )
20个是( )
100个是( )
2、从三十五到一百(数小棒)
三十五:由3个(
)和5个( )组成。
四十二:由4个( )和2个( )组成。
六十七: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
-
生生成)
组成。)个( ) )个( )和( ( 八十九:由
和( )个( )组成。 教师复备)
五十三:由( )个( ) 组成。))和(
个( )八十六:由( )个( 学生生成(
当堂训练。 、填数:1 。
)、82、83( (1)76、77、 )、79( )、
(
。 )、(
))45、( )、43、42、( 、( (2)46、
(3)
0 10 20 30 ( ) ( ) 60 70 80 ( ) ( )
。 ) ),10个十是( 2、8个十是(
。
)5个十和8个一是(
个一。 ) )个十和( 78里面有(
。 )69后面的一个数是(
、连一连373
69 100 58
6 十位是 10个十 5 7 十位是 十位是9
个
位是 8 3 个位是 个位是
、选做题4
个,李6 同学们站队做操,李英从前面数和从后面数都是第
英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 课 第四单元 )
(P34-35页2、读数、写数
课 型 新授课
教 执
主 备人
年 级
教学目标
杨应江
.
一年级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2、掌握100以内的各数。
3、理解数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
学
教 难
正确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点重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引导、自主、探究等
计数器等
一.课前导习。 、数数:1
。35数到42,从86数到100(1)一教师复备 (学
个一个地数,从
70,从40数到100。一个一个地数,从(2)10数生生成)
到 2、填空: 个一;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 个十;(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一;) 个十和( )里面有(3)75(
个一组成( );(4)6个十和2 )。 3(5)5个一和个十组成(
课堂研习。二.
、出示计数器:1 位,第二位叫 ( ) 从( 边起,
第一位叫 )( ) 位。
--
-
2捆铝笔和4枝铝笔:2、出示 个一枝。 )个十和( )( 有
3、小组讨论:
一共有几枝铅笔?这个数该怎么读?怎么
写? 学生交流报告。,个 )位,十位上是几,就写(
)写数:先
写( )位,再写(
,这个数写作( )。位上是几,就写(
), )位数,十位上是
几,就读( 读数:先读( )位数,再读( ) 。
)个位上是几,
就读( ),这个数读作(
6. 54、自学例、例
学生交流、汇报。 5、小结: )位起。读数
和写数,都从(
当堂训练。
1、写出下面各数: 七十八一百 三
教师复备 )
学生生成(
十九 六十 四十六 ) ( ) (
) ( )
( ( )
2、读一读,写一写。
写作: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
-
、选做题。3有一个两位数,它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
相加的和是
8,这样的数你能写出几个?、( )))))) 、( 、( 、( 、( 、
( )(
个, 能写出答:( )分别 、 。)(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五、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 课 第四单元 3、数的顺序、比)
课 型 新授课
页(教材P38-39较大小
执 教 杨应江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人 主 备
.
年 级
教学目标
一年级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熟练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学 教 难
重 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重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
些”“多得多”“少得少”的相对性。
引导、自主、合作、探案
课本主题图
一.课前导习。 教师复备 (学
1、读出下列各数: 100 75
46 29
生生成)
83 21
2、写出下面各题:
九十三 五十八 二十七 六十
四十三
3、一个数从( )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
三位是( )位。
4、一个数有3个十和8个一,这个数是( );(
)个一和( )
个十组成98。
二.课堂研习。
1、自学教材P38例7,完成后集体讨论、订正。
2、自学教材P39页例8,交流汇报: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
大小的?
--
-
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小大,))位上的数,( 小结:先看( 位
教师复备)
上的数大, ) )位上的数相同,再看( )位上的数,( 如果(
(学生生成
则这个数就大。 当堂训练。 。“<1、必做题。在○里填上“>””
或“=”16
24○ 20○10 48○5个十
100 27○9
一百○ 99 ○9个十
(1)、按顺序填一填。
67
61
60
59
47
50 52
、看图写数,并比较两个数的大小。(2)
(
) ○ ( ) ○ ( ) ( )
、选做题。2 ( )。( )、( )、写出三个十位上是 5的数
( )>。(
) 比较它们的大小:>( ) 四、课堂小结 谈收
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
课 第四单元 4、多些、少些
P40)
教材(
课 型 新授课
教执 杨应江 上课时
间
人 主 备
年 级
教学目标
.
一年级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 2、逐步建立
数感。
学教 点
理解多些、少数的含义
难 重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自主、合作、探究
课本主题图
一.课前导习。 1、5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 )、(
)、( )、教师复备 )
( )。
5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2、按顺序写数:
(1)18,( )、( )、( )、( )、( )、(
)、( )、26
(2) ( )、( )、( )、( )、( )、( )、(
)、69、70
3、按人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3 45
17 39 78 30
(
)
二.课堂研习。
1、出示教材P40例9
红金鱼有(
),花金鱼有( )条,黑金鱼有( )条。
--
-
学生生成(
)多;
(1) (
多得多;( ))多一些,( )比( )比( 教师复备)
少;(2) ( ) 少得多。 )( )比( )( 比( )少一些,
、用“多一
学生生成(
些,少一些”各说一句话。2 用“多得多,少得多”各说一句话。
当堂训练。 、选一选。1 ) ;43少一些的数是( (1)比D.39 B.44
C.20 A.85
);( (2)比67多得多的数是D.67
C.70 B.65 A.100
; )(3)比80少得多的数是(
D.80 C.42 B.35 A.10
);多一些的数是(
60(4)比D.40
C.68 A.99 B.90
“少得多”填一填。2、用“多一些”“少一些”或“多得多”
岁;
岁,奶奶今年68小明今年9岁,哥哥今年12 。 ),比奶奶(
(1)
哥哥的年龄比小明 )(
)。 ( ) 奶奶的年龄比哥哥(2)(
,也比小明
--
-
连线 42只 小鸡 小猫86只
39小狗只
小狗比小鸡 小鸡比小猫 小猫比小狗
小鸡也比小
狗
少得多 少一些 多一些
多得
多 、选做题:3 萝卜18个菠萝苹果56个 86个
)少一些) 比( 比 ( )( )多一些 (
) )比( 少得多( 多得多 ( ) ( 比 )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五、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 题 第四单元
5、整十数加一位
P41)
教材数和相应的减法。(
课 型 新授课
执 教
主 备 人
级 年
教学目标
杨应江
.
一年级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熟练口算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
教 学 重
难 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重点: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会
用不同方法计算。
自主、合作、操作、探案等
小棒等
一.课前导习。 1、填空:
(1)62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3个十和2个一是( )。
(3)7个一和2个十组成的数是( )。
(4)58里面有( )个(
)和( )个( )。
二.课堂研习。
1、出示教材P41例10
(1)小组说图意。
(2)列式计算。
(3)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4)交流汇报总结算法。
2、小结、归纳算法。
教师复备 (学
生生成)
--
-
当堂训练。
、必做题:1 算一算。(1) 50+6= 60+7= 10+7=
教师复备)
6+50= 7+60= 7+10=
(2)
42-2= 85-5= 80+5= 40+2=
24-4= 20+4=
)=57 50+( 4+( )=74
(3) 32=30+( )
)+30=38 ( 84=80+( )
20+( )=29
(4)比大小:90 ○ 87-7○
80+3○63 76-670
67 60+8○ 70
70+2○72 ○ 69-9 2、选做题。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6
40+( )< > 50+9( )
61
)>67-( > 85-( )80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学生生成(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
题 第五单元 1、认识人民币 ) 课 型 新授课
教材P46-49页(
教 执
人 主 备
年 级
教学目标
杨应江
.
一年级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懂
得1元=10角,1角=10分。
3、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
教 学 重
难 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重点: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和简单计算。
操作、观察、合作、探究等
硬币等
一.课前导习。 1、填空:
(1)10个一是( )个十,1个十里面有(
)个一;
(2)一百里有( )个十,一百里有( )个一;
(3)2个十是( ),5个十是( )。
2、
19-9-5=
12+8-9= 11+4-9=
16-6-9= 16-8-4=
17-9+7=
二.课堂研习。
1、谈话提示课题。
2、检查订正课前准备。
3、自学例1。(提问这此人民币你知道吗?)
教师复备 (学
生生成)
--
-
:4、自学例2
角个1( )
2角人民币可以换 1个角( ) 教师复备)
5角人民币可以换 )角人元人民币=(
:、自学例35
1元。 )张( 师问:(1)1张2元可以换
1元。 )张 (2)1张5元可以换(
元。)张10张20元可以换( (3)1 元。)张1050元可
以换(
(4)1张 元。张10元可以换( ) (5)1
张100
50元。
)张(6)1 张100元可以换(
4:6、自学例 分 ) 1元=(
1元=( )角 1 角=( )
分
当堂训练。 、必做题:1
填上适当的数 )在(
1角钱。 )张(1)1张5角钱可以换(
角钱。)张5元钱可以换(2)1张1(
1元钱。)( 张元钱可以换(3)1张10
角钱。张1)元钱可以换(4)1
张1(
元钱。10)
元钱可以换张(5)1100( 张
学生生成(
--
-
。、选做题(连线)2 角
1 70分 (2) 50角 (1) 1
教师复备 )
元
5元 10分 7角 8角
3元4 角 2分80 元
分角
40 10角 3020角
、思考题。3 )元角元 )
1=( =( 3 元=( )角
50角
分=11元)
70 角=( )元 ( 角 =( 8 元 )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学生生成(
五、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课
第五单元 2、简单的计算 )
课 型 新授课
页(教材P50-51
教 执 杨应江 上课时
间
主 备 人
.
级 年
教学目标
一年级
审 核
课 时
.
1、掌握元、角之间的换算的基本方法。
2、认识两位小数表示以
元为单位的商品价格。
3、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
学教
点难重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重点:元、角的简单计算。
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自主、合作、探究等
课本主题图等
教学流程
教师复备 )
(学生生成
一.课前导习。 1、口答:4元=( )角 60角=( )元
9元=( )角 80角=( )元
2、在括号里填上“>”“<”或“=”
40分○4角 4元○30角
70角○8元
5元○60角
60角○6元 73元○71元
二.课堂研习。
1、谈话揭示课题。
2、检查课前准备。
--
-
)。3、自学例5(看图填空 角 )( )元( )角=( 教师复备)
角?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1 想: 出示图)。、自学例46( 35.90
学生生成(
元 1.20元 0.05元 2.00元
( )角角 ( )元 ( )元( )角
( )元 ( )
想:以元为单位,小圆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
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
出示投影、自学例6(5 )角0.80元=(
)角 买气球:0.5
元=(
)角元=(
1.20
角+8角 1元2 +8 5角角
角角+8 =12 =13角
=20角
元=( )
当堂训练。
、必做题:1 填一填。(1) 82.20元 10.80
元 0.06
元9.60 元 )( )( 角 元 角 角 元
( )( )
( ) ( )( ) 元 角
--
-
教师复备)
、选做题。2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 1角 6元 70角 ( 学生生成
(1)8角 3元6角
角 50角 8
12元 4 (2)8元1角 元
、思考题,试一试。3
元钱,他买了哪几种东西,正好把钱用
完?小军有10 书5元 2 8 小刀角 字典5元
铅笔角 4
小皮球元 )+( )=10(元) (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数学教学导学案
-
--
题 课 整十数加 课时一:第六单
元 )
减整十数(P57页
型课 新授课
执 教
备 人
主
年 级
教学目标
杨应江
.
一年级
上课时间
核审
课 时
.
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帮助理解和掌握整十数,1、用已学过的知识,
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2
学 教 重 理解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 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课本主题图等
一.课前导习。 个十 )60里面有( ) 、13个十是(
教师复备)
)个十( 70 里面有 5个十是( )
。 ) 个十是( )个十,也就是( 2、7个十减去4 。 ) )个十,
也就是( (
3个十加上5个十是
课堂研习。二. 、明确学习目标。1
1图,出示自学提示:2、
看P57页例 朵。 ) 朵,黄花有( )朵,紫花有(
(1)红花有( )
请你提提数学问题。(2) 要求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3)
列
式:
)( 个十, ( 个十, ( ) 想: ( 个十加 )合起来是
)也就是 。
学生生成(
--
-
盆,叔叔又搬走了10盆,还剩多少盆?(4)紫花有30 列式:
。 教师复备)
( ))个十减去( )个十,得( )个十,也就是( 想:
当堂训练。70-40= 90+60= 、120+30=
60-40=
50+30= 80-50=
40-20= 70+20=
60+30=
30+30= 40+30= 10+50=
、2
(学生生成
□○□=□□○□=□
-10 +30 -70 +60 -40
3、
60
4、比大小。40+40 ○ 70+10
○ 20+770
60+30 60-30○ 60+20-30○50
、选做题。5只,白兔的只数和黑色同样多,一只,黑兔有1020
灰兔有
共有多少只兔?
四、课堂小结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 题 第六单元
课时二:两位数 ) 课 型 新授课
(P61页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 执
人 主 备
年 级
教学目标
杨应江
.
一年级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0算方法,并能正
确地进行口算。
2、经历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
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 学
点目标1、2
难 重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我会算。
6+30= 10+7=
2+40= 3+20=
60+30= 20+70=
20+40= 30+20=
2、我会填。
3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5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教师复备 )
(学生生成
二.课堂研习。
1、检查课前准备,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复备 )
学生生成(
--
-
2、自学指导:本,书
)主题图,我们发现,一包数学书有( (1)
看P61页例1
)本,请问:数学书有多少本?( 桌上还有
列式:
本,求一包数学书)( 一包数学书有( )本,一包语文书有(2)
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列式:
想一想:上面两个算式的算法有什么不同?(3)35+30=
35+3=
先算: 先算:
再算: 再算:
3、交流、反馈。 4、尝试练习。43+4=
5+21=
35+4=
35+40= 35+40=
50+21=
当堂训练。.
、必做题126+3= 43+2=
32+6= (1)55+4=
26+30=
43+20= 55+40= 32+60=
个、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45、苹果有个、梨有50(2)
--
-
教师复备
2、选做题。62+6= 53+3=
6+62=
3+53=
、思考题。3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70+5>
10+30
>( )
28 7+( )< 20+( )<25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
学生生成(
五、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 课 第六单元
课题二:两位数
2)
进位()(P62例加一位数
课 型 新授课
执 教 杨应江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主 备 人
.
年 级
教学目标
一年级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式,并能正确计算。
2、
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 学
重
难点
目标1、2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教师复备
)
(学生生成
一.课前导习。 1、我会算。
4+7=
5+6= 7+8= 9+4= 3+8=
57+10=
8+20= 32+4= 69+30= 20+15=
2、养鸡场有63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少3只,母鸡有多少只?
□○□=□(只)
二.课堂研习。
1、检查课前准备,明确学习目标。
2、自学指导:
(1)纸箱里有( )瓶矿泉水,桌子上有( )瓶矿泉水。
(2)老师一共带来多少瓶矿泉水?
列式:
(3)这个班有( )如果每人1瓶,这个班需要( )瓶矿泉水。
--
-
(4)这些矿泉水每人瓶够吗?你怎么知道? 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教师复备 )
把想法记录下来(5)24+9= 学生生成(
想:
4、交流反馈。 5、尝试练习。 73+8= 65+6= 38+3=
47+6=
当堂训练。. 、必做题1 看图列式计算。(1)
想想,算算。(2)57+5= 55+20= 34+8=
65+10=
26+6= 83+8= 52+9=
44+40=
2、选做题。=
1、在○里填>、<或52 ○ 8+36
○ ○ 34-732
7263+10
91 82+9○
○ ○ 6+2727+6 32+2354
2、○和△共有8个,其中△有58个,○有几个?
--
-
3、思考题。
7连续加7,把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
7 14 21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教师复备 (学
生生成)
五、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第六单元
课题四:两位数减课 题 )P67
(不退位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执
杨应江
课 型 新授课
上课时
间
人 主
备.
一年级 级 年
审 核
课 时
.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
力。
学 教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 点 重 难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习。 ( )。,个( )十位是(
),表示( )个表示561、教师复备 (学
个位是( ),( )( )+4=54
3+( )=63 生生成)
( )+90=94 、2( )个一是
( )个十是100 ( )( )
35个一是
二.课堂研习。 、检查课前准备,明确学习目标。1 、自学指导:
2
1图,说说图意。P67(1)观察课本页例
元钱,买一只大象玩具还
剩多少钱?(2)小明说:我有35
列式:
(3)小红说:我有列式: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4)问题:列式:
元钱,如果买一个洋娃娃还差多少元?20
--
-
、归纳小结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 当堂训
练。. 、必做题1
我会算。(1)46-4= 59-30=
54-2=
45-3=
85-50= 67-4=
48-20= 78-40=
56-5= 99-60=
69-50= 78-5=
(2)
35 96
46 被减数 87 58 75 44 69 97
10 20 7 减数 40 5 50 4
80 70
差
、选做题。2手拉手,连一连
。
47
36-20-6
10
42+5-30
56
90-40+6
17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75-70+42
、思考题。3 4相差多少?与79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
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 题
课题五:两位数减一位数和
整) P68
十数(退位
课 型 新授课
执 教
人主 备
年 级
教学目标
杨应江
.
一年级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培
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学 教 点
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重 难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 42 30
54 63 教师复备 )
( ) 32 20 ( )
44 ( ) ( ) 53
2、38-5= 64-30=
76-3= 93-70=
20+4= 12-7=
15-8= 13-6=
50+3= 7+60= 8+40=
14-9=
二.课堂研习。
1、检查课前准备,明确学习目标。
2、自学指导,看课本P68页例2。
(1)一架飞机( )元。
小男孩有8元钱,想买一架飞机,还要再攒(zan)多少钱?
列式:
(2)小组交流汇报。列式:
--
-
学生生成(
(3)尝试练习。 32-5=
46-9= 57-8=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 )( ) ( )( ) ( )(
)
( ) ( ) ( )
当堂训练。.
、必做题163-7= 83-9= 72-30=
63-7=
55-8= 36-7= 64-6=
35-9=
“<”或“=”2、选做题。在○里填上“>”73 ○○35
82-9
35-6○39 42-880 68 58-50○
55-8○63 75-7
○ 、思考题。3 ,写出每次减得的差连续减88080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 课 课题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课 型 新授课
(P72-73)
多(少)几的应用题
执 教 杨应江 上课时
间
主 备 人
.
级 年
教学目标
一年级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
2、学会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问题。
学 教
点
目标1、2
重 难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76-8= 97-60= 54+7=
59-30= 教师复备 )
16+50= 47+30= 53-6=
46+4=
2、看一看、填一填。
比 多( )个
比 少( )个
(学生生成
○比□少( )个
○○○○○○○○○○
□比○少
( )个
□□□□□□□
二.课堂研习。
1、检查课前准备,明确学习目标。
2、自学指导,看课本例3、例4。
(1)作业评比中,小雪得了(
)朵小红花,小磊得了( )朵,小华
得了( )朵。
(2)请你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
-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a
b
c
3、小结:都用减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也就是另一个数经这
个数少几, 法计算。
当堂训练。 、列式计算。1 少多少?比
(2)832 多多少?(1)70比40
21只,灰兔比白兔少几只?只,白兔有2、灰兔有9
下,小芳拍了3、拍球比赛中,上军拍了5740上,小强拍了8
下。
小军比小芳多拍了多少下?(1)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第七单元 新授课 型 课
课 题
P82)
教材1、认识时间( 杨应江 上课时间教执
主 备 核 审 人.
.
课时 1一年级年 级 课 时
、学习钟面上的知识,认识分、体
会分的实际意义。1
、记住时、分的进率,能够准确读出和写出钟面
上的时刻。 2教学目标 、会读、写几时几分。3
重点:能读出和
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学教
难点:会读、写几时几分。 难 点重
观察、合作、探究、操作等
学法指导 钟面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教师复备
一.课前导习。)
学生生成(
连一连。
3:00 3:50 7:00 2:00
课堂研习。二.
、集体交流,订正课前准备题。1
、谈话,提示课题。2 。 )3、出
示课本P81页的主题图,并填写下面的(
1)个小格。时钟转过(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 (1)钟面有(
)分钟。个大格是( )个大格是( 小时,分针转过1个大格,每个大
( )针,共(
)个数字,有 (2)钟面有( )针、( ) 个小格。( 个小格,一
共有 )( 格有 ))
( 5)( 个小格, 一个大格有(3)( )每个小格是 分,个
小格就是 分钟。
--
-
(4)观察钟面,师拔学生说一说,写一写。 分4时25 6时15
分 3时5分
9时5分
) ) ( ( ) (
) (
(5)同桌互相交流,总结看钟的方法。
(6)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分针走一圈,同时时针走一大格。 )分 1时=(
分。 提问: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 时针走一圈的时间
是( )时。
当堂训练。 、必做题。1 “做一做”的第(1)课本P821题。
课
本P83练习十五第1题。
(2)想一想,填一填。 )分分=( 1=( )分
时30 1时 时
=( ))=( 时 120分 60分
、选做题,写出下面的时刻。
2 8分 30分 6时 9时45分 2时
时10分 11时21分 4 时 7
四、课堂小结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第七单元 新授课型 课 课 题
P82)
2、认识时间(教材 杨应江 执 教 上课时间 核审备 人 主 .
.
级 1课时课 时 一年级 年
1、使学生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
一时间。2、通过1分教学目标
3、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重点:学会计算简单
的经过时间。 学教
难点: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点 重 难 观察、合作、探究、操作等
学法指导
钟面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教师复备 一.课前导习。)
学生生成( (
)时。大格是、钟面上有( )个大格,时针走11 ( )
时。(
)个小格,分针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2、钟面上有 3、写
出钟表所指的时刻。
、请你拔出以下的时间。405 ::55 500 1
1::20
2 课堂研习。二. 1、谈话导入新课。
2、集体汇报,订正课前准备
题。 分的钟面。时1943、出示P82页的主题图,出示 )
时分少一分
是时比(1)4204( 。
--
-
可以先找我到离它比较近的数字上(2)分针不指在数字上的时刻,教师复备
)
或者用加减的方法就可然后一分一分数到准确的时刻,的时刻, 学生生成(
以了。
分。(3)师出示5时43同桌讨论,准确地拔出时刻
。
当
堂训练。
1、必做题。 (1)完成P82“做一做”第2题。)
(2)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钟面上
有12个大格60小格,分针走1大格是5分。) (
:
2.4时5分也就是45。
) (
3.1时=60分。
) (
404.一节课的时间是时。
2、选做题。)
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画“√”选一选( 小张每
天上班8( )。时○ 分○(1) 80○
○。( (2)吃一顿饭大约 )20 时
○)上一节课需用(3)40( 。分○
) 。分○时○ 新闻联播每天播(4)30(
四、课堂小结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 课 第八单元 1、图形中的规律
课 型 新授课
3)
、12、(P88-89页例
执 教 杨应江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备 人
主
.
年 级
教学目标
一年级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
与创新的意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
变化规律,并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 学
重难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全观察物体的排列规律
自主、观察、合作、探究
图片、彩笔等
一.课前导习,提示课题。
二.课堂研习。
1、引导学生自学教材P88-P89的例1、例2、例3。
(1)观察图中的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把下一个物体圈一圈,画一画,涂一涂。
2、检查自学情况。
3、自学检测:
完成教材P89页“做一做”。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1)找规律画图
教师复备 )
(学生生成
--
-
○△○△○△
△○△○△○ △ △△△ △△
我会填。2)
(
。、 、大不小 大小小 大小
小
、、
多多少少少 、 、 多多少少
少
。
找规律涂色。(3)
○●○●○●○○○● □■■■□■■
■□□□□□■■■□ 2、选做题。
相信你能行,自编有规律
图形。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 题 第八单元
2、图形与数字的
5)
、变化规律(P89-90例4
课 型 新授课
执 教
主备 人
级 年
教学目标
杨应江
.
一年级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能够根据图与图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并能按规律画图。
2、
通过颜色、数量、形状等方面的观察、发展规律。
教 学 重
难 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重点:按规律画图。
难点:发现规律。
观察、合作、探究等
图片等
一.课前导习,提示课题。 填一填,画一画。
○□○□○□(
)□○
△○☆△○☆△○☆( )、( )、( )。
二.课堂研习。
1、引导学生自学教材P89页例4。
看完后先和同桌说一说怎么摆,再集体汇报。
2、自学教材P90页例5。
(1)□△□△□△ 、 。
4 3 4 3 4 3 、 。
(2)■ □□ ■ □□ ■ □□ ■ □□
1
2 1 2 1 2
(3)
☆☆☆ ★ ☆☆☆ ★ ☆☆☆ ★
3 1
3 1
3、汇报自学情况。
4、自学检测。
教师复备 (学
生生成)
--
-
○ ○○○ ○ ○ ○
○ ○ ○ ○ ○ ○ ○○
5 3 5 3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当堂训练。
、必做题。1 △
○○ (1) ○○ △ △△○○ ○○
△△
。、、 、4 3
(2)
) ( 3 1 6 10
2、选做题。 涂颜色,使规律变得更有趣。
□□○○○△△□
□○○○△△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课 第八单元 3、数学的变化规
7)
、律(P91例6
课 型 新授课
执 教 杨应江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人 主 备
.
年 级
教学目标
一年级
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认识稍复杂的图形与数字的排
列规律,并能按规律填数。
2、培养学生的操作,推理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重点:能找出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 难点:能按规律填数。
观察、合作、探究、操作等
图片等
一.课前导习,提示课题。
填一填,画一画。
教师复备 (学
□ ○○ □ ○○ □
○○ 、 、 、 、 。
生生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堂研习。
1、引导学生自学教材P91页例6、例7。
出示自学提示:
(1)看每一个小题中的图形有什么变化规律?数字有什么变化规
律?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
-
(3)填一填。
教师复备)
。 、、 1 2 3 4 5 6
(学生生成
+1 +1 +1 +1 +1
、 。
11 9 7
、 。5
10 15 20 25
。3
6 9 12 15 、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1)1 5 9 13 、 (
) ( )( )
。(2)5 9 13 、
(
) ( )( )
、选做题。2 组有规律的数。设计1 。 、、
、 、
四、课堂小结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 课 第九单元 1)
例(教材P931、统 计
课 型
新授课
教 执 杨应江 上课时间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主 备 人
.
年 级
教学目标
一年级
1、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统计,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
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2、初步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教 学 重
难 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观察、合作、探究、操作等
小黑板等
一.课前导习。 1、按规律填数。
(1)1,3,5,( ),( ),11,13,( ),17
(2)20,18,16,( ),( ),( ),8,6,4
(3)1,3,6,10( ),( ),28( )
2、自学提示:
(1)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花有( )种颜色。
(2)这幅图上,花摆得比较乱,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解决吗?
红花( )盆
黄花( )盆 蓝花( )盆 粉红花( )盆
(3)(填数)、涂色。
3、说一说,填一填。
教师复备 (学
生生成)
--
-
)色的花最少。( )色的花最多, (1)( )盆。( (2)红花比蓝 教师复备)
花多 (3)你还能摆什么数学问题? 课堂研习。二.
当堂训练。
、必做题。1 题。P95页第1(1)课本 (2)涂色。 个梨子 3
个苹果
4个桃子 5条香蕉 7
学生生成(
、选做题。2 个○有( )△有( )个 (1)
个 有( ) 有( )个
( )个 (2)△比○多
个。少 ( ) 比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
数学教学导学案
题 课 第九单元
2)
例计(教材P942、统
课 型 新授课
教 执
杨应江 上课时
间
人 主 备
年 级
教学目标
.
一年级
审 核
课 时
.
1课时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表,学会正确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
计图表,提简单的问题。
2、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认识
统计图,统计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 学 重
难 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重点:会写统计表。 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观察、合作、探究、操作等
小黑板等
一.课前导习。 1、计算:
54+13= 80-3= 73-7= 78-6=
58-9= 88-8= 5+76= 48-40=
2、大恐龙长25米,小恐龙长2米,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
□○□=□
二.课堂研习。
1、检查课前准备。
2、自学例2
出示自学提示:
(1)看一看P94的花的颜色,说一 产你喜欢哪种颜色?
红色( )人 黄色( )人 蓝色( )人 粉色( )人
(2)在统计图中涂色,然后填空:
--
-
教师复备
(学
生生成)
)色的人最多。1.喜欢( 。( )2.喜欢蓝色的比喜欢粉色的多 你 教师复备)
还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当堂训练。
、必做题。1
页第2题。完成P96 2、选做题。 (1)找规律填
数。) )( )、( 、( )15
、19、23、( 、) 、( )、( 、、 4640、
34、( )( )) (
)、 27、( )、32、、22、( ) (
。 、1514、( )、( )
16、 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2)
西瓜桃
子草莓 梨子 苹果 25个个20
930 个 个个18
?(1)梨和桃一共有
(学生生成
多少个
个梨,还剩多少个?(2)吃掉20
(3)草莓比西瓜多多少个?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