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晚会-感悟爱情
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第一《外国肖像
画赏析》的延伸。从对人物肖
像画历史的了解到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通过观察把握人
物的个
性特征、人物的比例、不同的表现方法,直至抒发个
人情意。
教材从美术作品中运用具象
的表现手法表现身边的人
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动态,把握人
物的内在心
理,达到关注人、关爱人的目的。
教材启示为什么要画身边的人,因为画熟悉的人更容易
惟妙惟肖,更容易画出熟悉人的性格和表情,同时也更容易
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在作品之中。画家们更是将
邻居、家人、
朋友像为描绘的对象,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某种爱意。
教材启示多彩人
生是我们作画的源泉,可以用线造型、
电脑绘画、色彩等工具材料去表现身边的人物。同时启示如
何关注人物的动态、人物的特征、人物的比例,各种使用工
具的处理,还有表现时如何对比协调等,以
丰富学生的情感。
教材还启示用什么方法去进行教学,让画笔传达情意。
以全班同学肖像
画册为切入口,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去反映
每个同学的喜、怒、哀、乐。在表现他们外部特征的同时,<
br>特别重视内在的性格。其次再将自己个人的情感和对同学的
了解,倾注于画笔之中。
教材中选用的一些图片,体现了表现的不同手法和不同
形式,充分体现了美术教学的过程。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了解人体成长过程中的比例关系。
②让学生尝试运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较写实的去
表现自己熟悉的人物。
③让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更关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
情,更多的去发规他人的长处(优点)。
2.教学重点
欣赏和了解人物表现的多种方法、材料工具,了解人体
在不同成长过程中的比例关系。
3,教学难点
对人物神情、动态、比例、色彩的恰当把握。
4.时建议:2时
一、组织教学
微笑问候学生当天感受,简要讲评上节小组作业。
二、导入
新
同学们,上节我给大家介绍肖像画的由来以及早期肖像
画的作
用,还欣赏了摄影术发明以后,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风
格迥异的肖像画。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人物的五官,
以及体
会了通过五官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精神世界。那么今天我
们再来看一些
彩色的范图。
看了这些范图你们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这些都是乱
涂乱画,怎么把人的
脸画成彩色的,怎么眼睛不是眼睛,鼻子
不像鼻子呢?好像这些画都是小孩子画的。这里面确实有一部分画是出自小朋友之手,我请个同学来区分一下。而另外
这些可都是出自世界鼎鼎有名的大画家之
手,这个画家就是
谁呢?有没有人对毕加索有一点了解的?
:毕加索是二十世纪最重要和
最着名的画家之一。他的
父亲也是一位画家,在毕加索很小的时候就教他画画。我们
上节说了,
自从照相术发明了以后,许多画家就开始尝试不
同的画法,从写实的画法转向各种不同风格的画法,来表
现
画家的精神情趣和个性风格。他们还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
是那么丰富和美好,一切充满了新
鲜和活力,在孩子们的眼
里,世界就是一个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所以他们开始学着像
孩子那样去
看世界。
创造思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境界,而创造的产物是
人类最高成就之一。他在
绘画事业上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绘画,
不断地尝试各种画法。记得有人曾经说过,“毕加索的伟大,
并不在于他的某张画,而在于他的创造精神,因为他终身都
在创造。”
在他的这几幅画里,我们看到人物的形象好像很特别,
毕加索为什么这么画呢?
:在此之前,所有的不同风格的绘画都是表现一个静止
的画面,即使是运动
着的人,在画上表现出来的也总是停留
在某个瞬间的姿态。我们知道一个人从正面和从侧面看是不
一样的,毕加索就把在不同时间里看到的同一对象的不同侧
面,组织到了一个平面的画面里。
:图中画的是一个抱着玩具娃娃的小女孩,画家把小女
孩的不同侧面组合在一起,让我们看
到一个既像正面又像侧
面的头部形象。好像小女孩的头总是在来回地动着。
:其实在我国
民间剪纸和刺绣图案中,早就有过许多这
样的创作手法,然而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有毕加索发现了它并创造了着名的立体画派。
出示马蒂斯画册,我们上节给大家看过马蒂斯的肖像画,<
br>那么老师手里拿的这本就是马蒂斯的油画册,大家可以借此
再了解一下马蒂斯画的特别之处。让学
生了解马蒂斯画派风
格,观察色彩中的人物肖像与素描人物肖像的共通之处。
请注意,你
们在互相观察和动手之前,最好做到心中有
数。把握好从对象那里获得的第一感受,再根据对象综合出<
br>总体印象,然后发展成朦胧的臆想。画画时要凝神专注,精神
集中,调动感情,进入角色。当然你
还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法
创作肖像画,要么使它尽可能像你画的那个人,要么只画出
那个人的情
绪和给你的印象,可以画正面也可以画侧面。这
些都由你们自己来选择。
三、堂作业
作业要求:
观察人物特征,所画对象可以是身边的同学也可以是印
象中深刻的人物。
2鼓励适当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对象特征。
3自己选择表现手段,可以是单纯的线条运用
也可以明
暗与线结合,或其它方法。要突出对象的神情和个性。要注
意表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和发挥。要
打破传统的画头像三部曲。
4在所画肖像旁,写上所画对象的姓名和你表现她的哪
些特征。
四、引导评价1能否通过学习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并
和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
2能否将人物肖像生动地表现在画面上?对自己所表现
的人物是否满意?被表现的人物是否满意?
3和同学一起讨论他们的作业。询问他们对这样的学习
活动的感受。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教学理念
新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学习分
成四个领域
,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而本属于“造型?表现”这
一学习领域。“造
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
表
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在本教学方案中,我主要采用四个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内
容和方
式进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实际和所倡导的主导方向相
协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本是本学期的第一,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开始学习美术
的第一,所以建立非常重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不仅是教师上好的基本要求,也为以后更好地
上好打下良好
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的新同
学,多多发现身边同学
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不随便给
同学取外号,与同学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
合作学习方式,既区别于独立学习、独立作业,又离不
开
自主参与,因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培养学生的互动学习,协
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而成为一种
全新的堂组织形式。在本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式、
合作创作式、互动交流式
、比赛评选式等几种组织形式。
为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本教学中,
我更多地把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自
主学习的方法,如我鼓励学生后去搜集与本相
关的资料,搜
集罗中立<<父亲>>相关资料等。
3、以描绘为主,其他表现方式为辅。
在为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时,以描绘为主,同
时鼓励学生
采用其他表现方式。学生可以用铅笔画,可以是用国画、漫
画来表现,也可以用纸版
画、雕塑(橡皮泥)、剪贴画来表
现。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方
式
来表现,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美术教学评价过程中
,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在新的教学改革浪潮中被广大教育者重新审视,对其重
新注
入了新的意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美术教学中的评价,除了注重教师的评价外,我更加注
重学习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
互相评价。自
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
了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
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而形成的自我
评价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主要采用语言描述
和建立学习档案
袋等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
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大大的提高,为今
后的美术学习开了个好头。
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
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具准备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
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
,
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具准备:绘画工具等
时:2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游戏导入
(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
子里)
?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
“他”是谁
?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
谁?
?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
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
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就来互相认识一下。
(板书:你、我、他)
二、描述特征
?说说“他”的特征
?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
是什么?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
五官、发式等)
?说说“我”的特征
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
言准确地说出
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1、《蒙娜•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芬奇、《蒙娜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2、《凡•高自画像》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4、现代版的《蒙娜•丽萨》
、探索
?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
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讨论、猜想。
?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
明以前,像国
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
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
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
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
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
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
用不同的色彩
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
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
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
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
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
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
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
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表情
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
喜过”吗?(有过)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
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
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
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
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
巴的变化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
种表情的
变化规律)
?感知人体比例、结构
?探索:头部比例——三停五眼
A、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测量”“三
停五眼”,并记下大体的结果。
B、请学生说一说刚才测量的结果。
、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总结。
?感知人体比例、结构(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简介)
A、人体比例——立七、坐五、蹲三半
B、人体结构——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脸,感觉一下自
己的肌肉和骨骼
出示人体肌肉和骨骼图
过渡:刚才,我们重点学习了人物的脸型与表情,现在
我们来尝试
一下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在画肖像之前,
我们感受一下画家们是如何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
五、临摹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
像画(
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仔细观察你所选的肖像画,把人物特征用简洁的言语
写在作业上。
六、引导评价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临摹出画中人物的神情吗?
?你所临摹的画是否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认可?
(精选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请填写好评价表,并存入学习档案袋。
七、后延伸
?请大家后去搜集与本有关的资料(如图片、文字等),
存入学习档案袋,并与同学交流感受。
?搜集罗中立《父亲》相关资料。
?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
的人
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
物特征?
第二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导入
1、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
2、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搜集过程和感受。
3、欣赏罗中立《父亲》。
三、授新
1、看“图”写“话”
?出示赵延年的版画《鲁迅像》《阿Q像》。
?学生仔细观察、体验。
?各小组任选其一,写100个字左右的肖像描写。
?小组派代表读一下,其他小组学生进行评说。
2、看“话”画“图”
?教师出示
一段人物肖像描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想象,画一幅人物肖像画。(3分钟左右)
肖像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
明晃晃的银项圈。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创作的肖像画,学生教师进
行点评。
3、表现方法
结合图例,简单介绍一下油画、版画、国画、素描等表
现方法及其优势。(如有学生了解的,请学生向其
他学生作
介绍)
4、漫画在人物特征表现中的特殊作用
?出示漫画作品。
?学生自己体验、讨论。
?说说漫画的特点(夸张)。
、特征的把握
通过对人物形象整体特征的把握,并恰当地强化细部特
征,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情
绪、年龄和职业等。
四、创作表现——尝试为同学画一幅肖像画
?仔细观察人物特征。
?选择任何一种表现方法创作肖像画。
?可以画正面,也可以画侧面。
?鼓励适当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对象特征。
?在所画的肖像画旁写上所画对象的姓名和你表现他的
哪些特征。
五、引导评价
?能否通过学习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并和同学建立
友好的关系?
?能否将人物特征生动地表现在画面上?对自己所表现
的人物是否满意?被表现的人物(同
学)是否满意?
?和同学一起讨论他们的作业,询问他们对这样的学习
活动的感受,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同学和老师如何评价你的作品?
?请填写好评价表,并存入学习档案袋。
动感生活
教学内容:动感生活
教学目标:1、通过对人体运动时具体
结构变化的研究
和探索,学生从中获得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性学习习
惯。
2、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线造型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对
艺术的热爱。
3、学习人物全身写
生的基本知识,掌握站立坐卧人物
的写生方法,初步学习用速写这种艺术语言,较为生动地表
现
人的多种运动状态。并在这种体验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了解运动中人的结构特征,全身人物的比例
及人物的动态。
教
学难点:学会借助动势线这一手段简练、概括、扼要、
准确地将自己所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简要明确地描
绘下来。
教学准备:全身人物比例图、动态图等;速写作品;往
届学生的人物绘画作品
学生准备:搜集若干张自己喜欢的人物绘画作品,表现
形式不限。常用绘画工具自己和他人
的合影照片。收集大师
的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欣赏:1、大师及师生的优秀作品。
2、播放牒片
三、新授
教师结合人体比例、结构图和动态图引导学生简单了解
人体结构与比例及动态规律:
①全身人物的结构:
全身人物的结构首先为各部分结构的组合,包括脊柱、
头、胸、骨盆
、上肢、下肢等,这些外部形体关系可概括为
“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其次是上述
的结构
关系在具体的写生对象,具体的空间状态下所产生的隐与显,
虚与实,大与小,长与短,
紧与松等差异与变化。二者结合,
才是完整的结构概念。
②全身人物的比例:
人物的比例通常以头长为单位。我国成年人身高约为7
个半头长度,
从下颌到乳头至肚脐各1头长,从足底到膝关
节至大转子各2个头长,大转子连线至肚脐半个头长。
上肢约为3个头的长度,肩峰到肘关节1个头长,肘关
节到腕关系1个头长度。
下肢约为四个头的长度,大转子到膝关节2个头的长度,
膝关节到足底2个头长度。
③小
孩的体形比例特点是:头大,下肢短,上身显得长,
十岁左右的儿童身高为个头长略微多点,五岁儿童身
高为个
头长不到,幼儿身高为4个头长
④、立七坐五蹲三半
坐着的人由于
腿部弯曲,高度为个人头,正面对着他时,
可用服饰来表现,侧面对着他时可把腿部弯曲画成近似于直<
br>角状。坐着的人一定还有凳子、椅子依靠着,必须画出你可
以看到的凳子,椅子的角,画时要注意
透视现象。
2、作画步骤:教师作范画
①观察人物的姿态进行分析
②大致轮廓勾出人物姿态
③从头部开始画人物,进行详细刻画
④修改
3、交流自己所带的照片
请小组选派代表将自带的合影照片进行展示,介绍一下
这张照片的来历,它在你心目中的价值、分量等。
四、学生作业
今天,让我们用心、用笔、用线来画出这张照片中的人
物,抒发自己对这张照片的感情。
五、巡回辅导
六、小结下。
第二时
一、导入
找三、五个模特分别站在老师指定的教室中的某个位置,
由老师喊口令,做出口令中的各种动作。
换几个模特上来,做一做在校园生活中同学们还会有的
其他各种动作。
(在模特做动作时,其他同学观察他们的动态、结构。)
二、新授。
、欣赏名画及师生优秀作品。
学生讨论:这是什么画?速写和素描有什么不同?你最
欣赏
哪一幅?你觉得是用什么工具画的?你喜欢的原因?
你能想像一下这幅作品是在什么情形下画的吗?你猜
想一
下画家当时捕捉此画面时的想法。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速写、速写和素描的区别、速写
的表现手法。
教师对速写进行准确
描述:速写就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
用简练的线条、概括、扼要、准确地将自己所感受到的艺术
形象,简要明确的描写下来的一种绘画形式。速写是画家锻
炼观察能力,熟悉生活、记录形象、积累素材
的一种很好的
方式,也是提高艺术表现技巧的重要手段。速写使用的工具
简单,易于操作,是一
种灵活机动的绘画方法。
引导学生从几幅素描和速写的作品中分析、区别它们的
联系及不同。
3、图片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又快又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动态。
动态线:最能代表人的动作的一条线。
何处起笔,机在动态:
正势从头,侧势从背。
行立从肩,弯曲从腰。
奔起四肢,卧起胸腹。
重心线图片分析。
4、教师写生示范指导。
安排一个学生做模特,做拖地或其他动
作,其他同学观
察并讨论如何在短时间内,用简练的线条、概括、扼要地将
人物动态表现出来。
表现技巧分析及示范:一竖两横三四肢。
第一、把写生的对象观察、
分析清楚,弄清结构以及各
部分的关系。人物的动态可按自己认为最容易下笔的地方入
手,从外
向内或从前向后扩展着画,注意写生时要把物象结
构关系、前后关系清楚地表现出来。
第
二、要从大体入手,始终强调大体,逐步深入概括地
表现局部,要紧紧掌握第一印象,要有简要的构思,
运笔要
果断,画时要轻松。从简略定点开始,紧接着从主要部分入
手,局部完成,最后稍调整大
体。
最后,注意线条的表现。线造型中的线,有精细长短、
曲直起伏、阴阳向背、快慢缓
急、虚实疏密、动与静、稚润
与老辣等变化。整体上用线,一般多用长线,少用短线。运
用前实
后虚、前粗后细、前轻后重的线条变化加强空间关系,
利用虚实、曲直不同线条的特性来处理不同物质和
形体特征
的对比关系。运用艺术的筛选、取舍、使写生形象更鲜明、
更概括、更强烈。
三、学生练习
安排模特做好动作。学生写生一个同学。要求画出大体
形象,注意构图及线条的变化。
四、教师巡回辅导
第三时
教师安排学生或坐或站,学生按自己水平画两到三个模
特或更多。
要求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注意前后、虚实等变化。
教材分析:
本内容为苏少版初中美术第十五册第4《体积与空间中
的生命》,属于“造型•表现”学习
领域,学习时间为
2时,第一时通过展示风格各异、材料丰富的雕塑作品,引
导学生欣赏与评述
,感悟与体验雕塑艺术的基本语言及独特
美感;以学生非常熟悉且能驾驭的泥为媒材进行造型与表现,<
br>理解雕塑艺术的本质——以体积和空间的造型方式表达情
感。本为第二时,通过对身边材料的观察
、分析,探究运用
新材料表现生命、创造生命的方法。两时教学内容构成了一
个既相对独立又具
有综合性的完整的单元。
学生分析:
本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处
于渴望探求新知识,
喜欢张扬个性的年龄阶段,他们会萌发许多奇思妙想并急于
表达出来。
2雕塑艺术学习内容几乎贯穿义务教育的不同阶段,八
年级学生较为熟悉,已经具备了初步
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学生对于雕塑的表现方法及精神内涵了解较少。
3我校学
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长们“掠夺性的爱”
的包围下,他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环保意识也比较淡薄。
教学思路:
毕加索提出了“拾来的材料”概念,这一创新性的材
料
开发使雕塑语言更加的丰富和个性化,因此,我们整合校本
程“废弃物的艺术加工”与学校传
统科技节活动,把本学习
材料定为“废旧物”,教学内容定为:创造之旅——“捡拾”
来的生命
。教学围绕以废旧物为材料的雕塑创作过程展开,
设置了感受材料特点,探究制作方法,创新作品主题,
进行
创作实践,展示评价作品等一系列环节。教学从体验、感悟
到创造、实践,由生活到艺术,
层层递进。学生在赏析作品、
探究材料、立意构思的过程中,在生命的快乐绽放中潜移默
化地领
悟废废弃物雕塑的创作规律、艺术语言和精神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评析和考察,认识雕塑的表现语
言;
2技能目标:探究材料特
征,发现生活中废旧材料的美
感,学会用恰当的方法和形式,有创意地设计与制作雕塑作
品;
3情感目标: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生活情趣,培养对
美的感悟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渗透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
空间造型的理解和表现;发现材料的美感,运用恰当方
法、形式创作雕塑;
教学难点:
生活中各种材料的想象与创意表达。
教学时间:一时
学习材料:
、范作、生活中的各种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
,如各种
纸材、塑料、布、木、线、粮食、泥土等,特别是富有乡土
气息的材料,如:自然生活
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的麦秸、稻草、
鹅卵石,“扬中三宝”芦、柳、竹等,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扑
克
、光盘、机械零、方便袋等。
2所需的加工工具:泥塑工具、绘画工具、美工刀、剪
刀、钳子、铅丝、乳胶、双面胶、铅丝、针、线、等。
教学过程:
前每班
准备一只大纸箱,存放、收集班级师生使用过的
废弃物品,如吸管、易拉罐、饮料瓶、胶带圈、报纸、杂
志、
光盘、电池等,代表安排学生定期收集、清理、分类。
【设计意图】为下一阶段的设计制作做好材料准备,培
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一、展示、表演,与材料亲密接触
(教师拎着很大的蛇皮袋进班。学生眼里满是
困惑:咦?
老师到底在做什么?)为奖励同学们上节的出色表现,老师
为同学们变个魔术,愿不
愿意看?
(教师从袋子里“变”出各种人类家庭生活中废弃的物
品:
铲子、锅、镇流器、螺丝、旧衣服、扑克牌、麻将、化
妆品罐子、钥匙等。)
近距离展示教师“捡拾”收集来的废旧物品,学生仔细
观察,分析其生活。
2教师用学生随机挑选的几物品进行组合、搭配,进行
简单人物或动物雕塑创作,学生带着好奇心观望。
教师总结,导入新:一把老虎钳、几根电线,或者一只
电子镇流器,几根铁钉,经过我们的
手就仿佛具有了生命。
这节就让我们一起经历创造之旅,给废旧物以生命。
【设计意
图】本导入环节从生活出发,通过设疑、“变
魔术”展示、示范表演,让学生初步观察、触摸生活中种类
繁多的废弃物,初步感知废旧雕塑过程与简单方法,唤醒学
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尝试的动机。同
时肯定上节学生的表现,
让他们充满自信地进入学习状态,水到渠成地导入新。
二、交流、探究,感受材料特点
师生交流:生活中有哪些既容易获得,又具特点的废旧
材料?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怎么处理这些材料的?自己是如
何收集到的?
2学生分组汇总组员收集的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将
搜集到的废旧材料分类。
3师
生交流:与常见的石、泥、铜等传统雕塑材料相比,
废旧物作为雕塑材料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各抒己见。
师生归纳总结:
)废旧材料的种类丰富,生活中常被人们随意丢弃,广
泛,容易得到;
2)废旧材料拥有固有的形状、肌理、色彩、质地,呈
现不同特点,给人不同感受;
3)废旧材料形状多样,统括了点、线、面、块等基本
造型要素;
4)废旧材料雕塑方法多样,但容易受材料自身特点限
制„„
4参观了解别组所带材料,根据需要在组间进行适当的
调换。
材料形态
废旧材料种类
主要加工方法
常用工具
点状材料
稻谷、豆类、电池、贝壳
粘贴、串
剪刀、美工刀、胶水、切割机、焊接机、铅丝、钳子、
线绳、线绳、乳胶等
线状材料
线绳、羽毛、芦苇、草
捆扎、粘贴
面状材料
纸张、塑料、布
卷、揉、缝制、团、粘贴、累积、弯曲
块状材料
金属、石、木、泥、石膏
焊接、切割、堆砌、扎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立足学生生活经验,渗透探究
及环保意识,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材料的美感,了
解材料是
我们借以表达情感,寄情抒怀的物质载体,为下一环节探究
材料的造型方法奠定基础。
组间的材料调换实现了学习资源
的共享,培养了学生分享、合作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语言
表达
及与人交流的能力。
三、尝试、赏析,探究制作方法
在组内所带的材料中
选择较一种材料,思考:可以采用
怎样的加工方法使材料呈现体积与空间?学生分组探究后
交流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演示空间与体积呈现过程。
2出示表格,总结废旧材料塑造空间体积的一般方法及
常用工具。
3师生总结:不同的材料应使用与之相适应的制作方法。
恰当且巧妙的方法能更好地体现空间与体积。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引导学
生感受不同材料巧妙
的空间造型方法。
四、创意互动,赋予材料生命
我们已经熟悉了材料,也掌握了一定的创作方法,那么,
怎么超能赋予材料生命呢?大家来试一试。
师生商量选取一、二种材料,尝试“头脑风暴”,用不
同方式进行空间与体积造型。看谁的
创意巧,这么构思的理
由是什么。
一把老虎钳可以是什么?
头脑风暴第一波:
螃蟹的钳、动物的脚、站立的人、未来战士、一条鱼、
武器、瞭望台„„
头脑风暴第二波:
焊接上一只废簸箕就是一只“寄居蟹”;
绕上一圈电线就是“运动员”;
糊上彩纸就是一条“热带鱼”„„
【设计
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基础上,
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从一两材料入手,采用“头脑
风
暴”的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引
导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在此过程中
很容易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为解决教学难点埋下伏笔。如果学生思考的结果与下一环节
艺术家作
品创意相似,学生的自信心会极大地增强。
2那么,艺术家们是怎样让生命绽放的呢?
(PPT播放综合材料雕塑作品图片3、4、、6)引导学生
分析:
)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你看到了怎样的“生命”?
2)用什么材料来造型的?
3)采用了怎样的造型方法?学生展开想象谈感受。
【设计意图】从美术和人文
等角度对名作进行欣赏,既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也体现了美术与文化的融合。
3大
家一起来试试:仔细观察前所搜集材料,分组讨论
可以怎样造型,选派同学在班级交流(一人或者多人均
可,
可边介绍创意边演示)。
师生归纳:要做出生动富有生命的作品,就必须抓住对
象的特点,结合材料呈现的基本造型元素及其他特征,敢于
想象、创造,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的
空间造型。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变传统的教师“教
式”为学生“学式”,把堂还给学生,给
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学生边探究边思考边猜想边体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
五、创作、实践,生命在快乐中绽放
启发学生构思用材料雕塑的形式为身边的生命“塑像”,
学生谈创作设想(材料、方法、构
思的独特之处)。
教师提示学生利用乡土资源如芦柳竹进行创作。
引导学
生提出建议和意见,师生共同帮助学生完善构思。
教师引导学生不要追求外形的“像”,
而要力求通过材料表
现生命的本质、神韵。
2以“生命”为主题,创作一或一组雕塑,可合作也可
独立完成。
要求:
)充分利用材料的形状、色彩、肌理等美感;
2)作品构思巧妙,富有创意;
3强调制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意识。
4教师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设计构思与造型,
并给与鼓励。
随机拍摄学生创作过程,留下本堂骄教学图片。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
验,使学
生明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领悟“艺术于生活,高于生活”
的真谛。作业要求较宽泛,
给了学生展现能力,张扬个性的
广阔空间。
六、评价、收藏,体验成功的快乐
作业过程中,利用实物投影仪、QQ摄像头、数码相机即
拍即用的功能,迅速将学生创作过
程和他们的作品迅速展示
出来。
【设计意图】其他同学可以既借鉴他们的优点,也能为
他们的作品出谋划策。
2创作
基本完成,学生围绕自己创作生命的过程谈创意,
进行自我评价;师生从美术的角度对作
品进行评价。对学生
作品的创新之处、独特之处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作品不是
那么完美。
3在师生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学生对作品进行二次作业。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
计是发挥评价的功能,注意教
学评价与程目标的对应性,淡化美术教学评价的甄别与选拨
功能,
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激励性
评价。
4结合校本程“废弃物的
艺术加工”和学校科技节举行
“生命的绽放——废弃物雕塑展”,举办收藏拍卖会,通过
参与学
校大型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后记:
本教学,令我感悟多多,现列举三点与同仁共勉:
一是要立足学生生活。教师应时时处处引导
学生将美术
学习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如学生学习材料大部分来自校
园和家庭生活;作品的展
示是通过数码相机和QQ摄像头这
两种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电子产品;教学成果最终发挥的是美
化
家庭生活的功效等,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
知识、掌握技能,还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有情可表。
二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有效整合。教师要
充分发挥多媒体
技术的实用功能,使堂呈现“美”“变”“趣”
的特点。可以利用实物投影、数码相机和QQ摄像头即拍
即
得功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这不仅能
更准确地了解学生
的最终作业,记录下学生作业过程,甚至
还能直播全班同学或者学生个体创作过程及其学习状态,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学习评价提供了硬支撑。
三是注重个性表达。罗丹说:“生命之泉,是由
心中飞
涌的;生命之花,是由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
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颤动
。”目前我们的美术教学较侧
重于注重客观物象的再现,常常忽略了学生主观情感的表达,
所以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不用太在乎造型上的像是不像,而
要多揣摩塑造对象的精、气、神,注重表现其生命
本质。教
师尤其要对学生作品中流露出的个人的感受性的东西加以
肯定与引导。
当学生的创造之泉滋润了废旧物,废旧物便绽放了生命。
希望本的教学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寻求新材料,利
用新语言,
探索新方法,发现生活中的美,让自己的生命绽放艺术创造
的光辉。
一、【教材分析】
本的内容选自苏教版中学美术1册“综合、探索”单元,
《寻古探幽》
。根据《美术新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
确定《寻古探幽》一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学习
内容以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为切入
点,引导学生如何去运用阴刻线、凸
线浮雕等艺术手法,动
手在泥板上绘刻、仿制一块画像砖。学生自己动手,感知泥
材的质感,体验造型的乐趣,提高创造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节面对的是初
中二年级的学生,这个时候的学生学习
任务繁重,学生也许想象力已经开始遭遇瓶颈,但动手创造
能力却是非常活跃的时期,根据教材分析,结合学生年龄特
点,我从以下3方面设计本节总教学目标: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
、欣赏与评价: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画像石、画像砖的资<
br>料,在堂上交流收集到的关于画像石、画像砖的神话故事、
历史故事,在评论中养成崇尚文明,传
承优秀名族文化遗产
的学习态度。
2、实践与创造:通过阴刻线、凸线浮雕等艺术手法,
动手在泥板上绘刻、仿制一块画像砖,在制作过程中体验造
型的乐趣,提高造型的能力。
3、拓展与体验: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梅兰芳史料纪
念馆、泰州古旧民居,与古老文明对
话,对历史大胆猜测,
增强他们对家乡古老文明的研究兴趣,以及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所呈现的内容、思想内涵及其艺
术风格,时代特点。
2、紫砂泥画像砖的制作方法,过程。阴线刻、凸线浮
雕等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特点,正确认识其艺术及
考古价值
2、对浮雕中的线条、形状、空间、肌理等造型元素的
理解和运用。
四、【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中学
生的心理特点
和认知规律,采用启发式、范例演示等教学法
进行教学,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通过对
画像石、画像砖的欣赏,引起情感共鸣,感受中国古老文化
的尊崇,并能自觉地投入到保护古代
文化遗产、继承优良民
族精神的行动中去。
在学法上,主要用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相结合,
并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并归纳本节知
识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
突破教学难点,在体会创作的快
乐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业类别:欣赏、手工制作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画像石、画像砖的基本知识后,
运用阴线
刻、凸显浮雕等艺术手法,动手在泥板上绘刻、仿
制一块画像砖。
教学方法:手工制作
教学用具准备:教师——多媒体《寻古探幽》、仿制的
画像砖范例
学生——紫沙泥块、颜料、刻刀或小竹片(也可准备长
铁钉)
五、【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
美术的过程、体
验创造美的快乐,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把教
学流程设计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分析评价
、【教学导入】分钟
播放一段画像石视频,用展示一段关于画像石、画像砖
的挖掘现场的片段。
让学生们看到发掘的过程,产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
畅谈感受。通过欣赏各种类型
、各种题材的画像石、画像砖、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情景导入法
【设计意图】
设计情景导入法,创设丰富生动的情境,
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堂角色,融入到所学知识当中。
2、【教学发展】分钟
当师生共同欣赏完视频,教师提问:同学们能够发现画
像石、画像砖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吗?
请学生简单归纳雕塑和绘画作品的不同(
表现手法、形式)
把学生分成6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学习活动,
分组根据不同
主题收集图片,每个组把收集到的图片向全班
展示,交流作品故事,背景简介及艺术特点。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收
集材料,了
解中国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珍惜、
热爱、崇敬之情。新程标
准中强调“综合•探索”学
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研究和探索为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美术或与美术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围绕
自己选定的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
动策划,并综合运
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教学深入】分钟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出示一枚印章,提问:同学
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印章的
制作与我们学习的哪一
个知识点很相似?
学生交流,从印章联系到画像砖——从而揭示本主题:
仿制画像砖。
画像砖雕刻技法—阳
刻:线条块面凸出。阴刻:线条凹
进。表现形式—人物多以侧面为主,情节生动有趣,富于生
活
情趣。动物造型具有鲜明的装饰性,又不失神态逼真。结
构、线条、造型质朴雄劲。
并用幻灯片展示制作步骤:1、确定内容,牙签起稿。2、
选择表现形式,阴刻或阳刻。3、拓印
教师提问,学生互相补充,教师小结:画像砖与我国传
统的印章、书法有机结合起来,激发
学生热爱祖国古老文化
的爱国之心。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清楚了怎么制
作
仿画像砖,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灵活变通,比如用大铁钉
来代替竹片进行刻画。
4、【教学实践】2分钟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大胆创作,尽
情发挥创
造美丽,我把作业定为6个创作小组自由选题,挑
选各自感兴趣的内容用画像砖的形式表达出来,技法不
限,
工具不限。在创作过程中,要着重强调学生注意平整泥板。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
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
选用、泥板变型等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借鉴,学会
自己解决
问题。
六个创作小组互相协作,分工明确,选定一种表象形式,
阴刻线还是阳刻线。运用
小竹片或者大铁钉进行雕刻。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我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学
习的
方式。学生分小组在堂实践中通过摔打、画、刻、雕、
涂、拓,亲近泥巴获得身心的愉悦,同时锻炼造型
能力。新
程标准提倡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分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彼此
协助、相互
支撑,可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成团体目
标,同时分组合作学习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
,
人际交往能力。
、【分析评价】分钟
在学生制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
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并相互评价,同时教师进行点评,表扬作品当中的闪光点,
对作品中的不
足提出修改建议,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现
了《新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
教师评价,生生互评,让学生自己选出他们喜欢的作品,
并且在黑板上简单拓印。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
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根据同学们在
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加以总结、展示、分析。让学生成为堂的“主人”。自我评
价能力是学生
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学力的基本标
志。
6、【拓展延伸】
鼓励
学生利用收集到的材料,以“家乡的古老文化”为
题写一篇小,以班级黑板报为载体,激发学生对家乡的
热爱,
传承家乡文明,保护家乡文物。
【设计意图】新程标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
教学,
要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引
导学生积极探
索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提出鼓励和合理化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完成技能方面、
认知方面的教学要求。
【教学反思】
学生比较喜欢这种动手制作的型,符合初中生好动,好
钻研的身心特点,动
手制作堂气氛活泼。但是在堂实践中,
有些学生在制作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用牙签起稿
时图案太复杂,学生画不好;在用小竹片挖泥的时候,经常
挖的太深,是整个图案显得不整齐。结合这
种情况,我在教
学时要求学生不要选择太过复杂的图案,尽量选择一些抽象
的,或者线条简洁的
,只有容易做、做得好,学生才有进一
步刻画的兴趣,否则往往会半途而废。
【教材分析】:
本是苏少版第十五册第六内容。本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立
体贺卡的制作方法
,学习将平面的纸张,运用一定技法和辅
助材料制作成立体贺卡,将它们赠送给父母、老师或同学,让它们打开后呈现奇妙的立体图形,产生令人惊奇的喜悦,
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传
递美好的祝愿。其
中立体贺卡设计构思与利用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是完成本节
教学任务的两个基本
环节。学生们通过了解自制立体贺卡的
种类与意义、形式与外形来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p>
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和立体构成知识进行贺卡的
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
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
能力。
在版面布置上,教材第24页介绍了贺卡的种类和
意义。
这些贺卡有印刷的,也有学生自制的,造型简洁、新颖,主
题明确,形象优美,体现出浓
浓的艺术情趣和强烈的时代气
息。教材第2页主要介绍了切割、折叠和组合等制作立体贺
卡的不
同方法,以及同一作品由于打开角度不同而呈现出的
不同形象,教材第26页和第27页介绍了几由学生
制作的模
拟不同物象的立体贺卡,让学生明确立体贺卡的趣味就是在
展开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意想
不到的立体形态,从而给人以惊
喜。
【学情分析】:
本的教学对象是八年
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初步的平面
设计和立体制作能力,且普遍对动手制作兴趣较浓,而各种
不
同类型的贺卡又是他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内容,是联系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这对于处在十四五岁、
乐于交往的
中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但他们对立体贺卡的创意设计方法,
以及如何巧妙利用各种
材料的特性来制作富有情趣的立体
贺卡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本节的设计力求从学生的实
际
出发,通过对立体贺卡作品的欣赏评析、师生的互动,对
学生创意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感受立体
贺卡作品之
美的同时,逐步了解和掌握运用彩色卡纸和其它不同材料进
行立体贺
卡制作的要点和难点,使其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具形
式美感和艺术情趣。
【教学目标】:
、认识自制立体贺卡的种类与意义、形式和表现手法,
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培养学生
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
操作的能力,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独具个性的作品。
2、通过运用
彩色卡纸和其它辅助材料制作一以“感恩”
为主题的立体贺卡作品,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和能力,并在<
br>此过程中感受立体贺卡作品的形式美、材质美和色彩美。
3、培养学生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对
待父母、老师和同学,
学会用美术的方式与周围人交流沟通,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立体贺卡的特点,感受它的艺术美,利用合适的材
料进行立体贺卡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综合运用各
种材质的不同色彩
、质感和肌理,创作出新颖有趣、独具个
性的作品来。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剪刀、小刀、双面胶、绘画工具、彩色卡纸、
毛线、羽毛、钮扣、彩带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教师自制立体贺卡作品。
【教学方式】:
情境法、谈话法、观察法、探究法、比较法、合作交流
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师前选择几种不同材料,
用各种不同技法精心制作一
张巨大的立体贺卡,将作品包装后带进堂,故作神秘地说:
“今天,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特别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
么吗?”“想!”“那现在老师就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来
帮老师
把这礼物打开。”学生上台从包装纸中取出贺卡并展开,上
书:“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健
康快乐!”教师请同学说说刚才
在贺卡打开的刹那,自己内心是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惊
奇
、喜悦、兴奋!”
教师适时引出题――《打开的喜悦》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
过教师自制的立体贺卡作品,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让学生很快进入堂角色,整体感知立
体贺卡的艺术魅力。
二、探究活动一:自制立体贺卡的种类与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在哪些情况下,你会送卡片给你周围的人,比如亲人、
老师或同学?这些卡片可以传递我们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根据不同的时间和情
境,我们可
以分别送祝福卡、感谢卡、致歉卡、友谊卡等,它们能够传
递我们的友谊、亲情和美
好的祝愿。
2.市场上有很多印刷精美的贺卡,但我们为什么还强
调要自己设计与制作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就像印刷品与艺术品原作不能等
同一样,我们自己的设计也许从外观上不如买的精致,但作
品中留有我们的智慧和情感,而在制作过程中也锻炼了我们
的能力。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境下我们可以用不
同的贺卡来传递我们的情感,认识到自制立体贺卡的意义与<
br>价值。
三、探究活动二:自制立体贺卡的形式与外形
.教师请全班同学每人
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想一想并
动手试一试:如果用这张纸做贺卡,可以用哪些不同的形式
让这
张平面的纸变得立体起来?
学生动手尝试,并请几位同学展示自己探究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相关图片并小结:
立体贺卡的形式主要有二折式、三折式、对折式、台历
式、像框式和开窗式等。
2.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从贺卡的整体外形上来考虑,
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创意构思?
请学生上台画一画自己所能设想到的贺卡外形。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相关图片并小结
:贺卡外形主要可
分为规则形和异形,规则形如横长方形、竖长方形、正方形、
椭圆形、菱形、
心形,异形如树叶形、花朵形、鞋形、房形、
葫芦形、卡通动物形等。
【设计意图】:让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观察发现
立体贺卡的几种主要制作形式和外形设计方法,启发学生的
创造思维,为后面的设计奠定基础。
四、探究活动三:自制立体贺卡的材料与技法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以彩色卡纸做底板外,我们还可
以运用哪些辅助材料来装饰我们的作品?
学生回答:有毛线、羽毛、钮扣、包装纸、彩带、吸管、
珠子、树叶、海绵、泡沫、植物种
子、废旧画报等。
请学生观察自己所带的材料,说一说材料有什么特性,
可以用来做什么。
2.请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说说立体贺卡的制作技法,学
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教师在学生回
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补充并适当演示,主
要技法有:切割、折叠、剪贴、绘画、卡接、插接、编织、镂空、镶嵌、拓印、立纸条等方法。
3.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中三种不同方式对纸张进行切<
/p>
割和折叠而成的立体形态作品,让学生对照成品图和制作图
说说全切线、半切线以
及峰线、谷线的不同意义。
4.动手试一试:除了这三种外,你还能运用同样的制
作原理
画出其它形式的底图并切割折叠出不同的立体形态
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
材料与制作技法的思
考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扩展,综合运用多种不同材料与
制作技法,有利
于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避免与他人雷同。
五、探究活动四:自制立体贺卡的创意要诀
通过教材第26页鞋形贺卡与房形贺卡以及其它几同龄
学生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总结出作品创意的六大
要诀:
.加一加。在这东西上添加些什么,会有什么结果?
2.减一减。在这东西上减去些什么,会怎么样呢?
3.变一变。改变一下大小、形状、颜色等,会怎么样?
4.联一联。由这东西能联想到另外的哪些东西,有哪
些共通之处?
.代一代。有另外什么东西能代替这样东西吗?
6.反一反。如果把一东西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
颠倒一下,会有什么结果?
【设计
意图】:通过同龄人作品的欣赏以及对作品创意
方法的总结提炼,让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拓展
,
同时也为学生的灵感提供了具体操作可行的方法。
六、探究活动五:自制立体贺卡的制作步骤
以教师自制的立体贺卡作品为例,让学生猜猜老师是按
照怎样的步骤制作出来的?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制作步骤:
.构思起稿,确定主题内容;
2.设计结构,安排图形文字;
3.选用材料,精心描绘制作
【设计意图】:这一
环节重在让学生明确构思的重要和
全局观念,在有了整体设计方案后,再有条不紊地进行后面
每
一环节的制作。
七、明确作业要求,学生设计创作
结合学校近期开展的感恩主题系
列教育活动,让学生回
想自己身边有哪些值得自己感恩的人,设计制作一张立体形
态的感恩贺卡
送给他(她),要求:
真——真情投入;
巧——构思巧妙;
精——工艺精致;
美——造型优美。
同时配以歌曲《感恩的心》作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学生作品虽然不可能都达到这么高的要
求,但通过明确要求,至少让学生知
道怎样的作品才是好的,
真之所以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学生只要在制作过程中怀着感
恩的心情真诚投入了,那就已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了,制作
技法倒在其次。
八、学生作品展示交流与评价
将制作好的部分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及时展示,请
作者
介绍自己的创意构思,其他同学对其作品进行评价,教
师引导学生从作品创意、造型、色彩、材料以及制
作工艺等
方面进行评价。采用竞赛评奖的方法,评出最佳创意奖、最
佳造型奖、最佳色彩奖、最
佳制作奖等,活跃堂气氛,培养
学生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对自己
作品的解说,
对别人作品的客观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彰显
了他们的个性,使他们
获得了作品完成后的成功感和愉悦感,
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强化美术学习兴趣都有着很重
要的促进作用。
九、拓展延伸
.后请学生将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送给值得自己感
恩的
人,设想当对方打开贺卡的那一瞬间充盈在心间的感动与惊
喜,自己也会收获一份期待和快
乐的。
2.提醒学生要经常关注自己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来
进行美术创作的材料,并注
重平时的收集积累。要求学生做
到多看、多想、多收集,这样上时既能有充足的制作材料,
也能
化腐朽为神奇,将废旧物品转化为精美的艺术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堂上的
学习成果运用到生活中
去,让美术作品成为人与人之间表达情感、传达祝愿的载体,
学生会深刻
地感悟到美术的价值和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
更加热爱美术,热爱用美术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
同
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从司空见惯的平常事物中发
现不同材质的价值和美感,并将之
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来,
提高学生收集美术材料的意识与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由题《打开的喜悦》可知,本节的教学活动主要在于引
导学生学习可以打开的立体贺卡的制
作方法,但本的教学设
计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技法的训练层面,而是让学生
在探索实践立
体贺卡制作基本知识和技法的同时,不忘另两
条线索的同时展开,并贯穿堂始终,一条是情感线,一条是
创意线。贺卡是联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承载
我们各种情感的载体,有了感恩之情
的依托,在进行立体贺
卡基本技法制作的同时就蕴含了浓浓的人情味,学生就有了
真心的投入。
另一条创意线则是通过与各个教学环节的融汇
交叉而体现出来的。本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按“激趣导入
——自制立体贺卡的种类与意义——形式与外形——材料
与技法——创意要诀——制作步骤——
设计创作——交流
评价——拓展延伸”的线索逐步展开,在每一环节中,教师
起到引导作用,尽
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去感受,
去发现,发展其创意思维能力,避免与别人的
雷同,凸显自
己的独特思维和个性,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原理举一反三,
激发出创意无限。
有趣的“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立体构成作品欣赏、基本知识和累积构成的
制作练习,使学生在提高立体构成------
累积构造作品欣赏
能力的同时,了解累积构造的基本规律。
(2)感受基本形在累积构造
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开发
学生立体形态的创造潜能,重视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发展
综合实践能
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情操,提高
审美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形,通过不同形式的累积构成具有
形式美感的“墙体”是本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在累积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想。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
、前准备
教具:各色彩卡纸、双面胶、剪刀、美工刀、回形针、
部分作品,多媒体等
学具:各色彩卡纸、剪刀、美工刀、双面胶等。
分组:4-6人组合,(体现小组合作的精神、竞争意识和
创新意识)
2、传授新
●导入:(实物展示)
(1)教师用纸盒摆出墙式累积构造
师:这里有很多的纸盒现在我把它们摆起来,看看能变
成什么?
学生:像一面墙或是屏风等等。
教师补充:对了,我们可以说它像一面墙,像屏风等等。
它是由一个个形状相同的纸盒,经过叠加、聚集等重复组合
方式塑造而成新的立体形态,我们叫它累积构
造。
(2)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累积组合基本形。
教师:这位同学摆的太好了!我
们看到:这一组和前一
组比较,它又变成另外一种形态。由此,我们说:相同的基
本形重新累积
、排列组合后还会变成另外一种形态。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趣的“墙”。(板书并出示
)
●欣赏图片()
运用基本型累积起来的墙,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建筑
环境中,它们会发挥什么作用呢?请看大屏幕:(出示生活中
的建筑-----不同的墙面----
园林漏窗)
教师总结:通过欣赏图片,我们看到墙不仅可以分割和
变化空
间还可以是屏风或是隔断;起到优化环境或丰富空间
的作用。
欣赏、了解到这里,我们不
得不感叹设计师的奇思妙想,
如果我们设计出这样的墙就好了。不过,在设计之前,先来
回顾一
下累积构造的规律。
学生先回答,教师再总结并板书:
一定数量的同一或近似的基本形单元,通过叠加、聚集、
等重复组合方式塑造成新的立体形态。
当然还要学会基本形的制作方法,我给同学们演示一下:
●教师演示制作基本形:(板书制作步骤)
基本形的制作材料一般用纸,也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或者
是废旧的包装材料,如空纸盒,纸杯等等。
第一步:做基本形的外框,(外框的形状有很多种,从
横切面看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星形等等,大家可以根
据自己的创意随意变化)
第二步:装饰变化基本形,(如果想设计
出更有趣的“墙”,
可以变化基本形的造型,对内部或是外部加以装饰)
第三步:粘合、固定。(可用双面胶粘合或用回形针固
定)
示范结束后展示教师做好的基本形及成品。
了解了基本形的制作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基本形的累积
有哪些样式?()
●欣赏累积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
下面我们就动手做一做,感受累积构成的乐趣。
●工作坊:(出示)
A、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心目中的艺术墙
B、要求:
(1)每组设计制作的基本形相同,并达到一定数量
(2)发挥想象对其外部或内部做装饰
(3)按照一定规律将基本形累积成墙的形式
(4)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刀具的安全
、教师巡回辅导,加强技术指导。
●作品展评:
(1)选一位对本组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向同学介绍你
的创意、你们的作品产生什么样视觉效果?
(2)评选你最欣赏的一组作品。
教师总结:我们设计制作的作品,如果想引起人们
视觉
的兴趣,作品就要有新奇的变化,变化越丰富的越能博得人
们的视觉欲望,但变化也不是无
限度的,否则将会产生琐碎
零乱感觉,就会破坏整体的良好秩序失去美感。因此,在造
型中还必
须要求统一,调和,又有适度的对比、变化,这样
的作品才算得上既和谐优美,有活泼丰富的作品。
●延伸活动:后大家一起动手把你们没有完成作品整齐
的累积起来,做成一道有趣的墙。
●小结:本节,我们主要是学习立体构成中基本形的设
计与制作,以及运用
一定数量的基本形做累积构造练习。同
学们做的非常出色,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将我们所学
的知识运用其中,将生活装扮得更美好!
角色游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本的学习,初步了解原始面具艺术
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具艺术。
2、
能力目标: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培养
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
综合
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制
作成功的喜悦
之情,懂得艺术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
造美。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时:1时
年
级:初二年级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面具实物
学具准备:有色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听音乐入室。
二、导入:
、上礼仪,师生问好。
2、新授:
师:刚才我发现,大家进来的时候都注意到大屏幕上的
照片了,你们认识上面的人吗?
生:不认识。
师:(指着一人)这个是二十年前的我。象吗?
生:不象。
师:二十年的变化多大呀。以前的英俊书生如今已是一
个半老头了。这张照片是我前几天在
整理房间时偶然发现的。
看到这张发黄的老照片,使我想起了许多往事,其中有一事,
至今仍然
记忆犹新,那是发生在我在河北学习画画期间的一
事:二十年前,我到河北正定县的一个绘画培训班学习
画画,
因为这个培训班在一个非常艰苦的小村庄里,我们每天除了
画画,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有天吃晚饭的时候,突然听
到村头高音喇叭里播出这样一段话:“各位注意了,各位注
意了,
今天晚上大队有戏看,请早点做好准备。”(多媒体播
放录音)
师:听说有戏看,我高兴极了,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电视,
能看到戏当然非常好
。以前越剧、黄梅戏、花鼓戏我看过很多,但不知道这
里演的是什么戏。等到
戏一开始,我就被吸引住了。为什么呢?正巧我从网上
找到了这种戏的片段,今
天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多体媒播放戏,学生欣赏)
师:知道我为什么会被吸引住了吧?
生:因为里面的人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
师:对,这种戏名叫河北梆子,虽然唱的什么我记不清
楚了,但里面那各种各
样的面具至今仍记忆犹新,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戴着
面具唱的戏。你们以前见
过戴着面具唱的戏吗?
生:见过。
师:在哪里见过的?
生:
师:其实,今天,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地方戏中,仍
然有用面具来唱戏的习惯,
比如川剧中的变脸、西南地区的傩戏、藏戏等,请看大
屏幕(多体媒播放傩
戏、藏戏,学生欣赏)
师:他们为什么要戴着面具唱戏呢?
生:
师:原来,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对一些疾病或自然现象
不能做科学的解释,
他们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恶,于是他们
就戴上这些他们认为能给人们带来神奇力量的面具,手舞足
蹈,来驱妖降魔。还有些将士在打仗的时候,带上凶猛的面
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的作
用。发展到今天
就变成了民间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具的用途也越来越
广,你能说说除了在
戏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面具吗?
生:
师:我这里还有一些各种面具的图片,看看里面有没有
你见过的角色。
师:好,下一个月,学校的艺术要到了,我希望你们班
能出一个戴着面具表
演的节目,好不好?
师:今天正好借这节美术,我们先来设计一些。(多媒
体显示题)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32、33页,结合刚才看到的面具,
想一想面具有什么特
点。可以小组讨论。
生:讨论。
师:讨论好了吗?哪个同学来说?。
生:
师:总结(多媒体播放特点:风格不同,但都面部对称,
造型夸张,色
彩艳丽,对比强烈。立体。
)
师:我们在做面具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这些呀?
生:是。
师:前面我们欣赏了这么多面具,现在又知道了它的特
点,你们会做面具了吗?
生:会。
师:好,下面哪个同学来说说面具怎么做?
生:说步骤。
师:小结步骤并示范,多媒体显示步骤(1、先在纸上
构图面具的大致轮廓。2、
剪出轮廓。3、挖出嘴、眼等。4、折叠出鼻子。、剪或
卷出头发。6、调整完成。)
师:好,下面就分组开始设计吧。两人合作一个。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评出最佳作品。
挑几个做的好的,
请他们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有哪些优缺
点。
五、后拓展:今天我们用纸做了这么多漂亮
的面具,回
去之后可以再动动脑筋,是不是还可用其它材料做一些漂亮
的面具。
让我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第二时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段很优美的原
始森林的音乐,请大
家仔细的听一听,想象一下,你从音乐中联想到了谁,他们
在干什么?
师:原始人要穿什么服饰,头上要戴着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把学生带入原
始部落的情境中,
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情感得到诱
发。
三、揭示题: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做面具
四、讲授新
、欣赏非洲面具:
师:你看过远古人类的面具吗?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看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从哪里看出来吓人,恐怖?
有谁知道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吗?
小结: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疾
病或
自然现象不能做科学的解释,他们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恶,
于是他们就戴上这些他们认为能
给人们带来神奇力量的面
具,手舞足蹈,来驱妖降魔。还有些将士在打仗的时候,带
上凶猛的面
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
2、欣赏傩戏面具:
设计意图:用提问形式欣赏非洲面具和中国傩戏面具,
使学生感受原始艺术的美,并为建立世界多元的文
化态度奠
定基础。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来自贵州的傩戏面具,这几个面
具的特点是怎样的?色彩是怎样的?
古代的人们把面具当作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
把面具用来干什么呢?
(装饰,娱乐,演戏)
3、出示现代面具,引导欣赏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这些艺术品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师:同学们,你们在商店里看到过或者买过哪些面具,
你喜欢哪个?(孙悟空,奥特曼„„)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身边的面具,开拓学生思维,为学
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4、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几个面具,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讨
论几个问题:
、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对称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
4、面具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面
具的制作方法,发现并掌握新知识点和技能点
。
、布置作业:下面我们也来做一做面具,我们这里有这
么多的材料,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
的哪一个部分,不会做的地方你可以请你小组里的同学帮忙,
面具做
好后,老师想邀请大家参加一个假面舞会,好吗?
6、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我们可以一边
欣赏音乐和图片,一边制作。
7、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
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个性。
8、播放《幸福拍手歌》,参加假面舞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题
中国古代书画(二)
教学型
欣赏•评述
设计时
2时
执教日期
教案设计
授人
教材分析
花鸟画、山水画是中国的主
要画科。本通过中国古代绘
画作品的赏析,丰富而生动的向学生展示中国画的辉煌成就。
为学生
提供了认识和欣赏中国古代绘画平台。学生在欣赏中
感悟中国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培养艺
术欣赏的兴趣,储备艺术欣赏的知识,开阔艺术欣赏的眼界,
提高艺术欣赏的水平。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表现欲强、活跃、合作学习气氛浓,但掌
握的美术知
识缺少系统性。在本的学习中,八年级的学生在
理解能力认知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对新事物有教强的兴趣
而本的学习学生之前教陌生,所以教师应在前让写生搜集一
些中国画中国花鸟画的知识图片。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认识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的区别,初步
了解花鸟画的发展。(第1时)
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的区别,简要了解山水画的发
展概况。(第2时)
技能目标:过看、听、想、讨论,能用自己的话讲评山
水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美。
情感目标:感受山水画意境美,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增
强民族自豪感,培养
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增加保护环境
的意识。
创造目标:通过赏析过程中的联想,畅谈对作品的多方
面体会,培养想像和再创造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区别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初步了解花鸟
画的发展。(第1时)
区别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的特点,了解山水画发展
的概况。(第2时)
教学难点
对工笔花鸟精细逼真的写实与写意花鸟水墨酣畅的意
境美的理解。(第1时)
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艺术美的区别。(第2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好相关的。风景名胜照
片1~2张。
学生准备:收集山水画的印刷品。
教学活动
第一时
一、引导阶段
问:鸟类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
问:观看过鸟类活动的录像后,你喜欢哪几种鸟?
二、合作探究阶段
投影显示麻雀的照片,工笔画麻雀的艺术形象,写
意画
麻雀的艺术形象,请学生的讨论观察后讨论三者之间的异同。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
重点语:笔墨中的自然于真实的自然于真实的自然。笔
墨
中的自然充满着画家的情感和审美理想,体现了画家对艺
术美的追求。
2播放画家在绘制
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录像,
强化学生对两种技法的感知效果,讨论画家在不同技法创作
活动中的情绪状态,画面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总
结。
重点语: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竹
石、鸟兽、虫鱼等哦作画主体。
工笔花鸟画:是用笔工整细节明澈入微,用极细腻的笔
触逼真地描绘花鸟。
写意花鸟画是
在理解的基础上摒弃物象的细枝末节,大
胆地概括、提炼、夸张物象的形神,用豪放简练的笔墨加以表现;它要求画家落笔准确,得心应手,意到笔随,达到物
我相融的境界。
欣赏《写
生珍禽图》、《墨葡萄图》、《荷花小鸟》、《竹石
图》,四个学习小组各选一幅画并结合所收集资料进
行讨论。
讨论它们是哪一种表现技法、画面构图、内容、艺术效果,
并选代表在
班级中交流。
三、感悟体验阶段
《写生珍禽图》逼真精细地画出自然中的禽鸟龟虫
等物,
你佩服吗?你能画出吗?你怎样做才能最终画出来?
2从《墨葡萄图》中,你能体味到徐渭晚年的心态吗?
3《荷花小鸟》图中有哪些形象组成?画上
题款“八大
山人”四字看似“哭之”又似“笑之”,你能领悟朱耷的为
人及性格吗?
4郑板桥的《竹石图》中,竹比石的墨色浓,为什么?
你对瘦劲的竹和石有何视觉感受?
重点语:黄筌重视写生,并养了许多鸟,观察它们的动
态,以便把鸟的形态状貌画得逼真生动,羽毛、翅
翼、嘴爪
刻画的质感很强,动态结构准确生动,自然真实。
水墨写意画画境平淡、自然、
天真多趣。欣赏这些画,
一方面观赏画家笔墨布局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透过视觉形
象去窥见形
象画家借自然之物所蕴含的人的精神气质的人
格美,品味画家的意境所在。
四、归纳巩固阶段
.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有何区别?
2.说说《写生珍禽图》的技法特点和艺术效果。
3.谈谈对《墨葡萄图》、《荷花小鸟》、《竹石图》的感
受。
五、后拓展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花鸟画作品写一篇赏析短文。
2你喜欢什么样的鸟?请画出它。请你为保护鸟类出个
好主意。
第二时
一、引导阶段
江苏是我国山水园林、名胜古迹高度集中的省份,你知
道我们家乡有哪些著名的湖光山色。
2你游览过祖国哪些名山大川?谈谈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合作探究阶段
投影显示,本地风景名胜照片,并出示教师据之所作的
一幅山水画,通过比较讨论如下问题:
a、照片中的景与画中的景有什么不同?
b、照片中的景属何种美?画中的景又属何种美?
余音:景是现实,画是艺术。景是现实美,画是艺术美,
现实美较之艺术美有无与伦比的丰
富性,但缺乏艺术美的高
度集中和高度理想性,所以才有“西湖风景美如画”。
散点透视即透视没有固定的视点,视向,视域,取景作
画的局限于视点、视向的束缚。
2比较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和倪赞《幽涧寒松图》,讨
论两幅山水画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余音:青绿山水画属中国画中工笔重彩画范畴之内的画
种,是把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
性颜料涂在经过勾皴的山
峰与坡脚形成主色调,使山水处于浓郁的青翠之中。
水墨山水画
的水墨为主进行勾、皴、擦、染、点来表现
山石树木等,其中包括用不同的植物颜料渲染的设色山水画。
3通过画家创作青绿山水的水墨山水的录像,强化学生
对这两种山水画的感知效果。
4分组讨论《溪山行旅图》、《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
图》、《清凉环翠图》、《淮扬
洁秋图》。对它们的技法特征,
画面布局,艺术效果畅谈自己的感受,每组选一名代表参加
班级
交流。
教师小结并交代山水画发展的简要脉络,作者的师承关
系,画家轶闻趣事等,让学
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品味我国
古代山水画杰作。
三、感悟体验阶段
《溪山行旅图》与《富春山居图》主要区别是什么?
2《清凉环翠图》表现的是何方水土?你知道该地现在
变成了什么状况?
余音:宋初山水
画以自然山水为师,写实为本,画家作
画讲理法,布局严谨,使山水画更加浓厚而生气韵。元朝绘
画主流是以表现性为特征的文人画兴起,他们追求绘画的文
学性,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四、归纳巩固阶段
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艺术美的表现有何不同?
2北宋的绘画在谁的直接参与下有了很大发展?他们的
绘画称做什么绘画?
3元代的山水画更注重表现什么?他们的绘画称做什么
绘画?
五、后拓展
选择自己喜欢的山水画一幅写一篇赏析短文。
2你喜欢哪一个地方的风光?能画出来吗?请你为保护
家乡的环境出个好主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