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梳理
2017七夕-教师的幸福感
四年级语文(下册)
2010年3月5日
本册教材基本结构与四
年级上册教材一致:以专题形式组织教材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
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
、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
示台或成语故事等)。八
个专题依次: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
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
、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
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
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8篇选读课文,内容基本与单元对应,本学期仍
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
关专题单元阅读。
教学本册教材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1.认字200,会写200;
累计认字2600个,会写2000个左右。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
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
)。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
2.会使用字典、词典。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
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
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
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
作用。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
标准提出
,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40万字,教科书在第八组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西游记》
和其他
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新 课标 第 一网
9.听话能把
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
园地五、六中的口
语交际和习作,将口头表达和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作为一项训练内容。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
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
11.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
行整理与运用。
每个专题的重点及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组: <
br>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它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
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
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
积累,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
《古诗词三首》,要求背
诵、默写,了解诗词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词”这种文学形式,是
学生在教材中第一次接触,教
师可以讲讲词与古诗的不同。教材中选的《忆江南》是白居易同题词的其中
一首,另外的两首可以让学生
搜集,也可由老师告诉学生,但不作为学习要求。选做题可在第一课时进行
布置,第二课时课文上完后再
进行交流。
《桂林山水》,作者采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为一体的方法来描写桂林山水。对课
文最后一
个自然段的理解,要结合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和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边想象画面边去体会
;还要学
习“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写方法,发现排比句式的主要特点。这是本组课文的一个训练
点,在语
文园地“我的发现”中明确提了出来。这里不必教给学生专门的术语,只要求学生了解和体会这
些用法,
比如,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桂林的水真静啊,静得„„桂林的水真清啊
,清得„„”。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对身边一两处景物的描述中。阅读链接中的
短文引导学生进
行相应的拓展学习,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并能从中感受到漓江江水的特点即可。
《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让学生了解作者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学习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方
法,初步了解有详有略的叙述方法。在阅读中还要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句在
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
《七月的天山》,在写法上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体现了
一步一景的描写方法。作者抓住七月的天山
雪峰、飞溅的雪水、原始森林和天山深处的野花来展现天山的
美,这些特点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
行概括。课文中许多优美的比喻句子,可以让学生抄下来。(
虽然略读课文强调粗知大意,在词句训练方
面一般不作过高要求,但有些略读课文,适合摘抄、仿写或拓
展的练习,在教学中仍可灵活处理,如三上
的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口语交际是“
走,我们去春游”。这个交际的侧重点是对春游活动的策划,要求学生在策划中进行语
言的交流。学生的
策划,有的也许是目前能够实行的,有的也许是以后才能实行的,教师对此不必特别强
调计划在目前的可
行性,目的是打开思路,让学生有的想,有的说。
习作要求写校园景物。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把在课文
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
作中来。《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景
物的方法,是学生容易模仿的写作方法。还可以
让学生回顾一下其他课文的记叙方法,有意识地进行迁移
训练。与此同时,还要强调抓住校园中一两处重
点景物来写。
宽带网安排的内容,是围绕本组
专题进行的相应延伸拓展学习。学生可以借助画面,了解与五岳相关
的知识,有条件的可以搜集更多的资
料,力图对祖国名山大川有更为广泛的了解。在教学当中要注意指导
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第二组:
本组专题是“以诚待人”。围绕这个专题,我们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
,它们都是写人
记事的内容。训练的重点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通过讨论解决;初步了解
描写人物外貌、
动作和语言的方法。本组课文讲述了几则诚信故事,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与课文密切相
关,要求运用一
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力图
突出知识与能力
的迁移、读与说相结合。课文中的故事都有一定的
时代感,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认识,受到真诚待人、
重诺守信、宽容理解的品质教育。
学
习《中彩那天》,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母亲所讲的话和描写父亲神态、动作的语句,认真读读,体会
父亲的
矛盾心态,懂得父亲是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从而体会其品质的高尚。课后“小练笔”
是借助
想象进行练笔的内容,它既能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训练其想象能力。
《万年牢》,可以
借助“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个学习伙伴的提示,
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
内容认真读读,再体会做糖葫芦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前两处“万年牢”是讲做糖葫芦
这件事,后一处“万
年牢”是讲怎么做人。对怎么做人,可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此外,还
要学习课文通过一些
具体事例来表现一个人好品质的写作方法。
《尊严》,重点学习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手法,并
从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认识人物的良
好品质。在了解事情的经过、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将心比心》,讲述的是人
和人之间的宽容、理解,课文简短易懂。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课文最后
一段,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
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口语交际与本组专题紧密结合,由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中的以诚待人事例,从而
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
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可以不受课文和提示语所举事例的局限,引导学生从
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以
诚待人的事例,来交流讨论。讨论是提高认识的过程,对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认识,
老师不要仓促地下结
论,应该尽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加以解决;学生讲述时要力求做到具体、生动,能够
使听者受到感染,得
到启发。
习作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说的心里话写下来。本次作文的指导重点
应放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他
们的情感方面。引导学生想好倾诉的对象,注意运用具体的事例表达
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要脱离生活实际
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
我的发现是前几册教材学习要
求的延续,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勤动笔的习惯,
并注意在平时要多读书看报,从而
增加积累,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一个有关写作的训练重点。
第三组:
本组围绕“大
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取材。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护好生态平衡,否则
会受到大自然的惩
罚;二是要从大自然获得启示,从而进行发明创造。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一个环境保
护专题,学生通过
学习这个单元,对怎样保护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组课文涉及人类对大自然规律
的认识,以及人类
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比三年级下册的相关内容要进了一步。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
学习,它可以从以
上两个方面来展开。
本组的几篇课文,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说明了大自然所给人的一些启示,具有深
刻的启发性。这些
课文,都表明了一定的道理,比较适合默读训练,可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
自己不懂的问题,
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
《自然之道》的学
习,可抓住重点语句,结合事例谈谈读后的体会,并体会一些情感丰富的词语,如
“极不情愿”“颓丧”“悲叹”等等。课后布置了综合性学习,教师一定要引
导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有两
个方面,在学生确定自己的活动内容之后,再考虑活动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要引导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懂得人类无限制开发而产生的恶性循环所带来的恶果。而搜集黄河的资料以增进对黄河的了解,则可以结合综合性学习来进行。这一课学习要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蝙蝠和雷达》,讲的是人类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使飞机能在
夜间飞行。学习这篇课文,
了解实验的过程以及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是教学的重点,可以根据课后习题
的第3题来促进理解。课后
还安排了一个资料袋,大致介绍了什么是仿生学。如果有同学在开展综合性学
习时对这方面知识进行了了
解,可引导他们一起交流,从而进行综合性学习中期的检查指导。四年级没有
安排三年级那种“综合性学
习提示”,但这一环节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体现。前期的综合性学习进展如
何,会直接影响语文园地中
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进行。
《大自然的启示》有两个短文,
一个是关于生态平衡的内容,一个是关于仿生学的内容。教学中,可
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具体事例体会大
自然所带来的启示,懂得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不一定将掌握相关科
学概念作为教学的重点。@新课
标第 一网@
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三部分,需要结合综合性学习来完成。展示台只是举例性质的,
教学中不必
局限于课文中的3个例子,可引导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开发更多的活动内容、创造更
多的活动形
式。
我的发现引导学生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读没有副词的句子
,再读读加上副词后句
子的意思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从而总结归纳副词的作用。
第四组:
本组围绕“战争与儿童”的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体裁多样,既有小说,也有书信、诗歌,它们体现了儿童在战争中的机智勇敢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并特别突出了儿童在打击敌人的同时,又能保护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这是编者价值观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还体现在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我们专门安排了“热爱生命”的专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要热爱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
本组课文有许多含
义深刻的句子。在教学中,要把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
用和领会课文表达的思
想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此外,本组课文篇幅比较长,因此也可以结合默读的读书
要求,来训练学生默读
的速度。
《夜莺的歌声》一课,对话较多,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找出孩子说的话哪些具有特定的含义
,通过
反复阅读,体会这些句子表达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文后泡泡中的思
考题,
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间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有的老师在教学本
课时安
排学生演课本剧,由于费时较多,且效果不很明显,对课文的理解帮助有限,我们认为意义不是很
大。
《小英雄雨来》,课文较长,教学时可以用来训练学生读书的速度和复述课文。教师要注意阅读时
间
的要求,上课前自己可以先默读一遍,看看需要多长时间。参照这个时间,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通读课
文,
然后说说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学生是否体会到了小英雄的机智、
勇敢),
在大体掌握课文内容的情况下,练习复述。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思考练习题”提示了文中的重点句子,教学时可结合伊拉克战争等
具体事
例来理解。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一下自己了解的有关“联合国”“联合国维和部队”
“蓝
盔”等知识,扫清与课文理解有关的知识障碍。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时可着重引导学生注意
读出几处“这究竟是为什么”的语气,体会作
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阅读链接《儿童和平条约》是本组教
材的延伸和拓展内容,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地
朗读,学有余力的还可以背诵下来。
口语交际是
《小小新闻发布会》,目的是引导学生结合时事的关注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提前
布置学生做好准
备工作,通过阅读报刊、上网、看电视、听广播等不同的途径了解近期发生的国际、国内
新闻,当然也包
括身边发生的新人新事。
本次习作是一次看图作文(这是一幅真实的图片)。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
观察图中的人和景,然
后对当时发生的事是怎样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小孩在那里哭、小孩未来的命运如何
等等展开想象,写成一
篇作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从多个侧面、角度展开想象和联想,为正式动
笔做好铺垫工作。
我的发现要求学生体会比喻句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色彩。这个“我的发现”体现了“体
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样一个训练点,它在本组前面的课文中也得到了零星的训练。
第五组:
本组的专题是“热爱生命”,安排了四篇与生命有关的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生
命的美好,从而
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活。本组课文以散文为主,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教学中可引
导学生阅读思考,
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
。体会含义深刻的
句子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Xkb
《触摸春天》,文笔细腻,用词丰富、
优美。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
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
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可以结合“思考练习题”重点来体会。在反
复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背诵,积累优美语段。“阅读链接”中
海伦?凯勒的一段话,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
读,进一步体会盲人是怎样热爱生命的,从而激发学生珍惜时
间、热爱生命。可以向学生介绍海伦?凯勒
,但不宜介绍过多。文后两个泡泡中的学习要求,要给予一定
的重视,这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准
备的,有的活动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布置学生去做。搜集海伦?
凯
勒的故事只是一个例子,可以搜集日常生活中有关热爱生命的故事。
《永生的眼睛》,有一
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死后捐献器官目前在中国,大多数人还不可能做到,选编
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希望学生
从小对死后捐献器官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找出有“骄傲”
的句子,体会为什么骄傲
,再讨论讨论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生命 生命》,通过动、植物及人,三个生命跃动的事例,感悟生
命的力量,提升对生命意义的认
识。这篇课文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可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
流自己的体会、感受,能谈多少就多少,不要拔高,重在积累、背诵。
《花的勇气》,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内心情感有什么不同的变化,每一次变化反映出作者怎样一种
情感。
口语交际、习作:可以从《触摸春天》后布置的活动
入手,也可结合提供的阅读材料,老师还可以准
备更适合的材料,来启发学生发现大自然中的生命现象,
以及身边热爱生命的人或事,充分调动学生生活
的积累。
我的发现: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这
是一个有关阅读的重要的训练点,通过对话,总结了体会句子含
义的一些基本方法。
第六组:
本组教材以“乡村生活”为主题,体裁多样,有古诗词,也有中国 、外国作家写的散文,展现了一幅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让学生了解乡村生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本组课文学习的,一要重视积累优美语言,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田园生活画面;二要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本组课文还安排了一个训练的重点:体会拟人句子的作用,在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中呈现出来。
《乡下人
家》用朴实而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幅幅乡村风景画面:房前的瓜架,屋后的竹子,门前空
地上的花等。
教学中可运用三年级训练的“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体会想象课文每段内容描写的
画面,再抓住
最后一段话,交流自己对乡下生活哪处风景最感兴趣。“阅读链接”《在天睛了的时候》描
写了雨后天晴
的乡间小径,可以读读背背,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课后安排了本册教材的第二次综合性学习,目的是
让更多的同学关注和了解农村生活,使学生对农村
生活人、事、景物有更多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热爱农
村的感情。对于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同学,教材给
予了不同活动范围的提示,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给学生以更多活动形式的建议。
《牧场之国》,可以抓住课文四次提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理解
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有
感情地朗读,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同时借助“资料袋”的内容,进一步体
会牧场之国的风情。
《古诗词三首》,主要反映了古代农村的生活。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想
象描写的画面。还
要背诵、默写。新 课 标第一 网
《麦哨》,语言明快活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麦田割草孩子的快乐生活。
口语交际、习作、展
示台,是综合性学习的延续。虽然习作题材较为宽泛,指导时一要引导学生把写
的内容表达清楚,二要运
用这学期积累的词句。还要适当组织交流评改,以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养
成写后修改的习惯。第七
组习作,继续提出写完后认真修改的要求。展示台是综合活动成果的举例展示,
教师可从实际情况出发,
展示多种活动成果。
第七组:
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题材、体裁与第二组相同,但表达
的主题不同。本组以“执著的追求”为
主题,选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训
练的重点是: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著追求精
神;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
讨论解决;还要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伽利略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实验过程,体会伽利略追求
真理的精神。第三自然段是理解上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弄明白。
《全神贯注》,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从而体会罗丹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集中的艺术创作状态。再让学生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有关罗丹的“资料袋”可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读读,以丰富对课文人物的理解。
《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
了纸上”与“先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课文理解上的重点,
也是难点,可抓住描写人物的神态
、动作和场景来理解。
《父亲的菜园》要了解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园的,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可
以引导学生谈自己的
感受。同样,要抓住对人物描写的语句重点学习和体会。
口语交际、习作
:这是本学期第二次写人的作文(第二组实际上也是写人的)。作文指导的重点是怎
样选择材料,即要通
过具体的事例来把一个人的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貌写出来,把自己对这个人的敬佩之情
表达出来。可以提示
学生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
第八组:新课标 第一网
本组以“故事长廊”为主
题,选编中外著名故事,包括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学习本组课
文,要求读懂故事内容,体会
故事讲述的道理。训练的重点是: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练习复
述课文。
教学这组
课文,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有关阅读的训练项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语文园
地中“我的发
现”提出来,一般意义来讲,这是有关分段、归纳段意方面的训练。二是可以引导学生读一
些中外民间故
事、神话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教学时可以采取默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
解决──把握
主要内容──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这组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无论是提出不懂的问题还是提
示重点的句子
,都是举例性质的,暗含着阅读方法的引导和迁移,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知道哪些句
子表情达意。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组课文的学习,要综合运用本学期掌握的语文基本功,达到课程标准
规定的中年
段的学习目标。
习作:安排的是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自己想写的内容。这也是体现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
不管写实作文,还是写想象作文,都应该要求学生把作文内容写清楚
、写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如
写后认真修改;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想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
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想乱
造,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
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三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
现”“读课文后的感受”“
想象周围的人议论的情景”。教学中可以由读到写,不要受教材内容安排的局
限,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
学安排的实际情况,多布置一些适合中年级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
生自主练习为主,可以随堂
练习,时间一般在半课时左右,当然也可以在课下练习,教师对此可灵活处理。
小练笔的要求不宜拔高,
更不能将其和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混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练笔,是一种日常
的学习要求和学习习惯,
教师要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本中,以此提高学生
的习作能力,培养学生对
习作的兴趣。
总之,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练就基本能力。要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教
师必须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1.
深入研究教材,提高独立备课能力。
2.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点,选准最佳教育点。
3.备课要瞻前顾后,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4.要从实际出发考虑教学方法。新课 标
第一 网
只要我们灵活地把握教材,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语言的精美,启发学生思考,令
学生
有所感悟,有所收获,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学期集体备课安排表
周次
2
2
3
5
7
9
11
13
内容 主讲
张玲玲
参加人
张玲玲、陈雪娟、唐美琴
地点
办公室2
全册教材梳理
第二单元;
重点讨论7课
第三单元
重点9课
第四单元
重点14课
第五单元
重点17课
第六单元
重点21课
第七单元
重点25课
第八单元
重点30课
唐美琴 同上
同上
陈雪娟 同上 同上
张玲玲 同上 同上
唐美琴 同上 同上
陈雪娟 同上 同上
张玲玲 同上 同上
唐美琴 同上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