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和差倍比三种常见问题分析

巡山小妖精
882次浏览
2020年11月09日 06: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应用生物科学-大会主持词

2020年11月9日发(作者:汤斌)


2012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和差倍比三种常见问题分析

和差倍比问题是研究不 同量之间的和、差、倍数、比例关系的数学应用题,是数学运算
中比较简单的问题。但这类问题对计算速 度和准确度要求较高,因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
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应注意培养自己的速算能力。按照 其考查形式,和差倍比问题可以分为
和差倍问题、比例问题、连比问题三类。
一、和差倍问题
和差倍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

解题时,要注意和(差)与倍数的 对应关系。如果不是整数倍,想办法转化得到整数倍,
再应用公式。在情况比较复杂时,采用方程法思路 往往比较简单。
例题1:水果店运来的西瓜个数是哈密瓜个数的4倍,如果每天卖130个西瓜和36 个哈密瓜,
那么哈密瓜卖完后还剩下70个西瓜。该店共运来西瓜和哈密瓜多少个?
A.225 B.720 C.790 D.900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 此题为和差倍问题(2)差倍关系。卖之前具有倍数关系,如
果哈密瓜每天卖36个,西瓜每天卖36× 4=144个时,二者恰好同时卖完,现在按照“130个西瓜
和36个哈密瓜”,每天少卖144-1 30=14个西瓜,共剩下70个,所以共卖了70÷14=5天,共有5×
(130+36)+70= 900个瓜。
例题2:三个单位共有180人,甲、乙两个单位人数之和比丙单位多20人,甲单位比 乙单
位少2人,求甲单位的人数?
A.48人 B.49人 C.50人 D.51人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B。设甲单位为x人,则乙单位为(x+2)人, 丙单位为(x+x+2-20),
有x+x+2+(x+x+2-20)=180,解得x=49人。
名师点评 此题为和差倍问题(3)和差关系。根据“甲、乙两个单位人数之和比丙单位多
2 0人”,由和差关系公式可知,甲、乙两个单位人数之和为(180+20)÷2=100人;根据“甲单
位比乙单位少2人”,再次利用和差关系公式,甲单位有(100-2)÷2=49人。
二、比例问题
解决比例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各分量、总量、以及各分量与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再根据
分量÷总量=所占比例,分量÷所占比例=总量求解。解题时,有时根据题干数字特征,尤其是< /p>


遇到含分数、百分数的题,可结合选项排除。

例题4:(2011· 国家)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
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 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A.329 B.350 C.371 D.504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A。设去年男员工为x人,女员工为y人,则有x+y=830,( 1-6%)
x+(1+5%)y=830+3,解得x=350,所以今年男员工有350×94%=3 29人。
名师点评 利用倍数排除。由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可知男员工数为去年的94%,代入选项发现只有329除以94%是整数,答案选A。
三、连比问题
例题5 :A、B、C三人玩游戏,开始时三人的钱数之比为7∶6∶5,游戏结束后三人的钱
数之比变为6∶5 ∶4,其中有一个人赢了12元,则这个人原来有多少元钱?
A.420 B.480 C.360 D.300





公考热-周国平散文


高考优秀作文-群众路线对照材料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信访工作自查报告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大全


党章学习笔记-文明家庭事迹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小学体育教学计划


安徽公务员成绩查询-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民办南华工商学院-温州中学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