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贫困证明申请书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上学期有学生41名,转出5人
,进来1人,本学期的学生人数是37人。班级中大部分
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较差,但思维比较活
跃,上课能积极发言,个别差生朗读有一定的困
难,咬字不清,字词基础掌握不好。从语文素养方面来看
,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语文
学习习惯,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欠缺,课外知识较薄弱,古诗词背诵
积累有待加强。从整体水平来
看,学生受方言生活环境影响,语言感觉不佳,口头和书面表达都有待提高
。一些学生不会概括
文章主要内容,不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能力差强人意
。同时,有
几个学生缺乏家长的关心、帮助,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率
低
下,需给予特别的关注。因此,对这些同学要多鼓励、多督促。
学生家庭状况:学生父母大
部分都是民工子女,基本上都是密集型劳动者。家庭经济状况不
均匀,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物质保证也
不相同。全班的思想水平参差不齐,还有个别学生对集
体活动态度冷淡,思想境界有待提高,更甚者有的
表现出了自私自利、故意捣蛋,扰乱班级的正
常学习生活秩序。学生学习状况:班级整体学习成绩良好,
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优生能积极
主动的学习,但不够灵活,差生基础不扎实,出现了知识断层现象。
总体上分析,全班学生学习
态度还比较端正,进取心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
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
第三组“语言的艺
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
信息世界”,第七组“
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
”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
同时安排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
信息世界”第六组,编
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
排形式,我们
称之为“大综合”。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
,每组由
“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
点“。
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
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
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
个字。至此,
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
此累计写字
量为2300个。
1
本册教材的
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上册保持一致,生字、难字随文注音,用圆括号标明,多音字
用方括号标明。精读课文
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
一律不再注音。为了便于识字,课
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
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
150个,累计会写
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
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
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
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
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
文章,能读懂内容,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
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
研究报告,注意格式
。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
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
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
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
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
报告。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词句训练。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引
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
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
br>2、朗读训练。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确保朗读的层次性,要使所有学生有时间和机会练习朗
读。
3、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注意读中有悟,重视
独
特感受。
4、习作训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切实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培养学生写的习惯,坚持将日
2
记、课文训练重点、小练笔和习作相结合,提高写的数量和质量。
5、积累语言。本学期安排
了成语、古诗词、谚语,三字经韵文、名言警句,重在引导学生了
解中华优秀文化,不断积累语言。
六、教学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
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
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
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
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
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
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
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
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
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
那项
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
视训练重点。
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
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
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提示”的教学,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前,强注意文
章的题目、读懂儿童科普文章
;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时进行,如找出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还有的可以在学完
课文后再巩固、加深认识。
八、后进生的培养计划
后进生名单:刘洪 李传志
左帅 虞文强 李传强
1、利用课外辅导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2、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
3、采用优生带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来影响后进生。
5、对学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
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
和写作能力。
6、加强自身的学习。探
索以“自学、精讲、巧练、创新”的课堂模式,使自己在“读、研、
写、说、教、评”上迅速成长。一个
人的道德比一个人拥有得知识更为重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
中,教师要严谨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学生的表
率,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7、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向学生推荐好书,让他们看好书,开拓知识面,
掌握不同学科的
相关知识,培养阅读兴趣,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
3
8、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用正常的心态看待后进生
。
9、要放下师长的架子,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10、课堂上经常叫后
进生回答问题,多让后进生到黑板上板演题,发现错题及时订正。利用课
余时间对后进生进行辅导,督促
后进生。
总之,在差生的转化过程中,坚持以爱为基点,力争能成为学生的榜样。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时间
2.9~2.15
2.16~2.22
2.23~3.1
3.2~3.8
3.9~3.15
3.16~3.22
3.23~3.29
3.30~4.5
4.6~4.12
4.13~4.19
4.20~4.26
4.27~5.3
5.4~5.10
5.11~5.17
5.18~5.24
5.25~5.31
6.1~6.7
6.8~6.14
6.15~6.21
6.22~6.28
6.29~7.5
教学内容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单元测试 第5课
第6课 第7课 第8课
第9课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单元测试 第10课 第11课
第12课 第13 课 单元测试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单元测试 第14课
第15课 第16课 第17课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单元测试
第18课 第19课 第20课
第21课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单元测试 综合性学习(第六组)
第22课 第23课 第24课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单元测试
第25课 第26课 第27课
第28课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暑假开始
备注
五一假期
2009年2月16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