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数字课堂带给数学课堂的一抹惊喜

巡山小妖精
670次浏览
2020年11月11日 05: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采购投标书-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20年11月11日发(作者:安萨里)



数字课堂带给数学课堂的一抹惊喜
--- 能“说”会“动”的主题图

内容摘要
“数字课堂”是以一本“电子书”的崭新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它链接 了教师课堂教学
中需要的教学课件,例题动画,习题课件,参考答案,补充习题等教学资源.除了与印刷 教材完
全相同的静态画面外还增加了部分主题图的动态演示,不仅具有教材的功能,还以新课时为
单位,为每个新课时配了一个PPT教学课件,这样又相当于给教师上课提供了一个集文本,动
画,图 片,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资源,满足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提供了丰富的可拓展性
资源。数字课堂给 我们数学课堂带来了一抹惊喜,它让主题图的应用多了一条以电子课本形
式展示的途径,我们数学教师若 能以电子课本为载体,赋予教材中的主题图灵魂,让它会“说
话”,能“活动”,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焕 发出全新的光彩。
一、 会“说话”的主题图,赋予主题图灵魂。
让主题图“故事化”、“生活化”、“问题化”、“人文化”
二、 会“活动”的主题图,呈现主题图灵活。
1.变静态为动态 活化主题图
2.变冰冷为火热 探究主题图
3.变被动为主动 参与主题图
关键词 数字课堂 数学课堂 主题图
2012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改版了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的
教材,教参配套了一张CD-ROM多媒体资源光盘.这张光盘包含”数字课堂”和”备课资源”2个大模块,其中“数字课堂”是以一本”电子书”的形式呈现,链接
了教师课堂教学中 需要的教学课件,例题动画,习题课件,参考答案,补充习题等
教学资源.除了与印刷教材完全相同的静 态画面外还增加了部分主题图的动态演
示,不仅具有教材的功能,还以新课时为单位,为每个新课时配了 一个PPT教学课
件,这样又相当于给教师上课提供了一个集文本,动画,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资源,满足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提供了丰富的可拓展性资源。因此说,数
学课堂将以新的面 貌呈现在学生面前——数字化的数学课堂。数字课堂给我们数



学课堂带来了一 抹惊喜,它让主题图的应用多了一条以电子课本形式展示的途
径,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若能以电子课本为 载体,赋予教材中的主题图灵魂,让
它会“说话”,能“活动”,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一、会“说话”的主题图,赋予主题图灵魂
1.让主题图“故事化”
正如荷兰数学 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学习中,联系得越密切,越是
记得牢,学得快。也就是说:数学联系要注重 内部联系,也要注重外部联系。因
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把主题图和本节课后续的学习贯穿起 来,不仅
使课堂更加连贯,也能使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基于这 样的认识,我们可以给主题图编个故事。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童话故事无疑是他们的最爱, 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可以使学
生产生积极、喜悦、参与的学习心态。
如教 学第1册第30页“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电子课本中编了个“小
猴过生日”的童话故事:(第1 幅组图)今天是小猴的生日,猴妈妈要送给小猴
子一件礼物,你们猜这件礼物是什么?(展示盘里有2个 桃)出题:盘里有几个
桃?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演示小猴吃桃)现在盘里还有几个桃子?又可以用什
么数字表示?(继续演示小猴吃桃)小猴子可喜欢吃桃子了,一下子就吃完了。
现在盘里有几个 桃子?还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第2幅图)猴宝宝吃完桃子,蹦
蹦跳跳地去树林里找妈妈,结果惊动了 树上的一窝小鸟(出示“鸟窝图”,演示
小鸟飞起来的过程)。现在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可用什么来表 示?算式你会列吗?
(第3幅图)小猴子又来到了河边,见到了小青蛙(演示青蛙跳上荷叶的过程)。< br>一共有多少只青蛙?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让学生对“0”有理论的认识,这样把课
本3幅“主题图 ”串成一体,“主题图”就有了血肉。
教材中还有很多主题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电子 课本将这些
主题图都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并配上了话外音。例如,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农家
小院 、喂小鸡、快乐的周末、郊游、堆雪人等。
2.让主题图“生活化”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 ,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
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 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



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有意义。为了让 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建
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材中提供了许多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建构有关的数
学知识。
如“序数(第几)的教学采用学生熟悉的排队买票的素材,让学生运用自己
的经验理解 、体会序数的含义。

电子课本中又将主题图动态化,通过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买好 票走
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在改变队伍人数的情况下变换排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
中区分几个 和第几个,感受到:排队的位置变了,顺序也发生了变化。对自然数
的两层含义在直观情境中就能加以区 分,这种情境有利于学生探讨数学问题,获
取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也正是“购票图”作为“第几”这节内 容的主题图的价值
所在。
教材中不乏这样的主题图设计,如“6、7的认识主题图是做值日”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整单元的主题图系列都是学校运动会中的各项内容以及各种有
关活动” 还有“认识钟表”,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精心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 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让主题图“问题化”
对于解决问题,义务教材太强调技巧, 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创设,都
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这次新教材对解决问题进 行了研究,
总结了以往教材、教学经验,借鉴了国外教材的一些做法,形成了现在的解决问
题的 编排思路: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一
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电子教材 则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把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
地一步一步引导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能从图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加以
解决。



如6、7解 决问题,以图画呈现问题。这部分,考虑到学生识字不多,在6、
7这里,主要以图画形式呈现问题,用 简单的文字和符号表示信息和问题,大括
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只”表示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呈现 问题的方式老师
们都很熟悉。

8、9解决问题,安排了一个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 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
编排思路和前面一样(体验过程,了解步骤),只是呈现问题的方式略有不同,
这里是在前面的基础上采取用简单的文字呈现信息和问题,以引导学生通过看文
字来理解题意。 让学生自己看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电子课本中则将整幅图分成了三个层次来呈现,第一层次 是关于小鹿图,用
画图加简单的文字动态呈现“还剩几只小鹿?”的问题。第二层次是关于天鹅图。第三层次是自主提问蘑菇图,加法计算的,在这里出现是加强对学生审题和提出
数学问题的能力训练 ,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文字理解问题情境、获取数学信
息的能力。
4.让主题图“人文化”
主题图除了其数学知识教育功能外,编者还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利用图
的形式,渗透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主题图,对学生进行思
想品德教 育,是主题图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重视了
这一点,为老师们结合教学进行爱 祖国、爱科学、爱钻研等良好思想品质培养提
供了丰富的、符合儿童特点的素材。精心设计了:美丽的校 园、农家小院、和平



鸽广场、快乐周末、靠右行等情境,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热爱劳动、
热爱和平、保护环境、珍惜时间、遵守规则等教育。如“8、9的认识”这一课
题中的主题图给学生呈现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
内容有人、花、 树、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了供书数外,还明显地反映了环保的
主题。“比多少”由童话故事引出学习内 容。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
“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童话故事,以此为背景引出学习内容。结合 教学,渗透团
结互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美丽的校园”展示的是一所中心小学,在
学 校里学生们努力学习、尊敬师长、锻炼身体、互相帮助。主题图整体体现了丰
富多彩、努力向上的学校生 活和身心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会“活动”的主题图,呈现主题图灵活
实践证明,教 材中的主题图多是结论式的呈现,相当一部分主题图缺少动态
过程。图意是学生直接阅读文字信息获得的 ,丢失了必要的观察、理解过程,即
便是老师问题设计中有所体现,如:通过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 了什么,能
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似乎教师体现了过程性教学、问题意识等观念,但是从学生
的反 馈中明显看出,学生只盯在图中的文字部分,学生的观察、发现,变成了寻
找“题”中的“已知条件”; 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变成了寻找“所求问题”,
为学生的学习无形中增加了困难,由过去传统教学的分 析文字应用题的数量关
系,演变成分析图画中的数量关系,又一次形成了新课程下的程式化。久而久之,
学生已对这种单一的呈现方式变得麻木,对他们而言主题图不过是看图说话,也
与作业本上的一 道道数学题没什么区别。原本活泼生动的场景也变得枯燥乏味。
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愿意亲近数学、 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
事数学学习。因此我们应该采取适合于他们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对于 主题图没有
枯燥感和恐惧感,而产生一种愿意甚至喜爱数学的积极感情。
1.变静态为动态 活化主题图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教材中的主题图,
有 很多时候再现的思维的结果,是静止的结论式的画面,缺少必要的思维过程,
呈现静止的主题图直接让学 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提出问题。无形中使学生产生
了思维障碍,不能清楚图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变静 止的画面,为动态过程性的
出示,辅以情境式的说明。



比如“连加 ”一课,电子课本中主要是结合动态展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的
情境图,让学生体会连加的顺序的含义, 了解运算顺序。

“加减混合”一课,运算顺序的理解是重点。书本中下面两幅图是静态的呈
现的,第一幅是先加后减,第二幅是先减后加,如果直接拿出来让学生观察,并
提出数学问题,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电子课本中将两幅图分层出现,并使原本静态 的主题图变成了动态过程式的
演示,配上了画外音,让学生仿佛置身在一个童话故事的情境中,紧紧吸引 住了
学生的注意力,把握住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鲜活的动画中,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进而 解决问题,使数学知识的过程得以彰显。
这样变静为动,“活化”主题图的内容还有“位置--- 上下、前后”
教材以一座大桥为背景,有2层加上水面
共3层,每层都有交通工具,这些交通 工具都
有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电子课本中则是用动
态先后画面开出三辆车子,通过先示范如何 用
上下、前后来描述两种交通工具的位置,再让学生自己选两种交通工具像这样进
行描述,以进 一步明确上下方位。
2.变冰冷为火热 探究主题图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 经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
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 被解决后,相应地发
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冷的美丽。”教学时如果照本宣科,就会不利于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不利于促进学生的
思考和探究,不利于 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 技能而设计的,因此,
要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儿童主动建构< br>有关数学知识。教材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现实的、开放式数学探索学习活动,
让学生通过活动 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如“认识立体图形”,每一个立体图形的特征,都不是直 接给定,而是由大
概到细致的辨认,由整体到具体的感知,“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滚一滚、
数一数”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图形概念的形成,空间概念的建立,就是在这些分、
摸、辨、说的多种感 官参与的活动中逐步完成的。
教材中各个数的“分与合”主题图,提供的都是结论性的填空结果,在教 学
中我们可以把这类结论性的主题图,设计成操作活动的形式开展,体现了小组活
动、合作学习 的学习方式,要求老师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 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
立思考并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目 的。

3.变被动为主动 参与主题图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主题图呈现的是与学生 联系十分密切的生活场景,那么如
果我们结合主题图,使学生参与进来,成为主题图中的一员,既可以使 学生提高
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也可以让他们在“动”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知识,感受数
学的生 活价值。
如“位置左右”一课呈现的是一幅教室的情境图,要求学生根据图中两个小
朋友的话 来确定其他几位小朋友的位置。于是我就把这一场景运用到课堂中,先
是让他们描述自己的位置,在描述 的过程中我又不断加以引导使学生初步了解位
置的编排特点,然后和他们玩“遥控机器人”的游戏:当我 报一个位置时就请这



个小朋友站起来和我打招呼。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身体动起来,脑也动起来了。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有许多让学生动起来的主题图情境,认识立体图形的
特征,画面上是几个 小朋友在拓印、有滚动,这些情境图都可以转变成学生“动”
起来的资源。光说而不练,学生肯定听过就 忘记了,只有让学生跟着主题图中的
小朋友一起也动起来,在纸上拓印、用球滚一滚,画一画,才会加深 印象。用立
体图形的拼搭活动,看谁搭得又高又稳,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在搭积木的过程
中遇 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球很难放稳呢?讨论解决球放稳的一系列问题,如果
学生只是被动地看看主题图, 听老师说搭拼的结果,简直是纸上谈兵。因此这样
的主题图,提供给我们的只是一种场景,老师应该在课 堂上多组织探究性学习活
动,并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活动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
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字课堂带给数学课堂的这一抹惊喜,让主题图能 “说”会“动”起来,它
拓宽了我们的教学视野,为我们有效落实课标理念提供了全新的载体。让我们深
深感受到了现代数字化数学课堂的鲜活灵动、趣意盎然。试问,还有谁会说数学
课堂是枯燥与乏 味的?就让主题图在数学课堂中生根,让它带动我们的课堂,带
动我们的学生,带动我们领略不一样的数 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活用“主题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徐惠珍
2.《小学数学新教材主题图的应用与设计的研究》 李国
3. 《小学一年级数学主题图运用的实践与探索》 王磊

铭传大学-qq问问


新乡医学院-调侃的意思


公司前台-燕子鱼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简单生活网


延胡索-廉政论文


劳动节的手抄报-领导人名单


小豚鼠-图书室工作计划


七夕节的诗句-学历证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