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关于如何使用学具的论文

巡山小妖精
963次浏览
2020年11月11日 06: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苏州中考分数线-乔迁对联

2020年11月11日发(作者:池宇峰)



巧用学具 发展能力
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 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
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 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倡导的
是让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做中学”,而必不可少的就是充分利用 一些生活中的学具展
开探索,通过丰富多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都得 到了提
高,这也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巧用 学具 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br>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程改革带来了学习方式的革命,鉴于数
学学科 的抽象性和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决定了学具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
地位。在教学中用好 学具,就如在“具体——抽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结合自己的教学
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巧用学具的经 验。

一、巧用学具——投石问路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 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
到发展。“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教学活 动中,操作——思维是不可分的,操作是前
提,思维是关键,操作活动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外界的活动与 内隐的思维紧紧联系起来。《数
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创设“操作”情境,
能让学生直接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 的思维,
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
界中,这 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例如,我在教学“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时,当学生已经初
步认识了边长是1厘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后,我相机提出了这样一个操作要求:我
们每个学生手里都有4个1平方厘米 的正方形硬纸片,现在请大家解决一个问题,把下面的
两个图形面积通过操作测量出来,看出谁既能知道 结果又能说出测量的方法。这个问题的抛
出,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生:(认真地进行操作:度量图形的大 小。一个正方形面积是4平
方厘米,用4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刚好测量出来;另一个3×2厘米的长 方形,部分同
学发生了困难---)师:同学们操作测量得非常认真,有结果了吗?生1:第一个正方形 面
积是4平方厘米。生2:第二个长方形面积有6平方厘米。师:只有4个小正方形,怎么就
知 道有6平方厘米?生2:因为这个长方形有6个好摆。生3:老师,我也是这个答案,没
有摆满我也能知 道。师:你们真聪明,不但测量的结果正确,而且又有好的方法。谁愿意上
来说说你的妙法?生:(到黑 板前边说边示意),我先横的摆了一排3个,第二排只摆了一个,
实际上也有3个好摆,所以我就知道一 共能摆6个,是6 平方厘米。师:(师带头鼓掌,后
学生也高兴地鼓掌,表示祝贺)师:我们的同学不 但能学到知识,而且还能思考操作测量的
方法,确实了不起!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在教学了面积和面积 单位之后,为了让学生进一
1



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通过一个 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通过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测量图形面
积,在摆和思考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习 的主体意识,还通过操作情境的创设,让学
生参与了知识的探究过程,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巧用学具——激发潜能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学具,培养学生动 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活动的前提,是深化思维
的有效方式。因为它能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具体的操作过 程之中,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自我发
现问题和亲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按教师事先定的方法去做,从而 给学生充分的机会,
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这节课时,我让学生从学具袋 中找出
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种图形,然后要求学生只用一剪刀将上述图形剪成
梯形。此时,学生对梯形的认识只停留在生活经验上,是一种表象,通过这一问题提出——
你可以一刀 剪出梯形吗?此时,课堂上学生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急于找出答案的心
情催生了孩子们的探索的 欲望,于是我开始让学生边思考,边动手,当有的学生剪出梯形后,
学生异常兴奋,纷纷举手,踊跃站起 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虽然只是简简
单单的一剪刀,但下这一剪刀其实可不容易,它需 要经过认真思考,是努力搜寻头脑中的生
活积累的经验之后的思维的“再创造”。他们从来没想过,更没 有做过,现在居然自己能做
成功,感到非常高兴、喜悦。学生在动手操作与思考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 手操作能力,
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三、巧用学具——发展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培养 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而我们应该从小学生就要开
始训练和培养,在数学课堂教 学过程中,借助于直观教学用具,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逐
步得到提高。
小学生的思维 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
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 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
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 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
物质活动向内部的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而使用学具教学具有 形象具体、看得见、摸得着的
特点,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易被学生接受。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 创造性,就要通
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 就
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
过 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
先让每个学生课 前准备若干个三角形,问学生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否转化成我们学过
的其它平面图形呢?然后让学 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在操作中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
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拼的过程中 ,使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学生已经知道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从而得出三
2



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S三角形= S 平行四边形÷2=ah÷2。也有学生把一个三角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
三角形的 高的一半。在拼剪过程中,形状变了,面积没变。由此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长
方形的面积,即:S三 角形= S长方形=a×(h÷2)= ah÷2。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拼一拼,
使视觉、触觉等多种 感官得到感性刺激,再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动”中掌握了三角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通过操 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了解了新知,又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迸 发出新的火花。

四、巧用学具——释疑解惑

古人云:“学起于 思,思源于疑”。它强调了动手操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的不可
估量的作用。是啊,儿童智慧在手 上,让学生通过各种相关材料的摆弄、分析和思考,调动
多种感官与学习活动,形成准确的表象,从实践 中去体验数学,形成概念、探究规律。以学
具的优势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在感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 ,不断地完善认知结构,并在
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思维过程起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没有问题
思 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
为重要,因为解 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
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 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像平静
湖面上投入的一粒石子,它能掀起学生思维 的波澜,叩开学生想象的大门,鼓起学生探索的
风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伏悬念,设疑问,使学 生以疑生趣,以疑激思。例如,教
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了解 了能被2、5整除数的
特征,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开始猜测,学生说:“和 能被2、5
整除数的特征可能一样,看个位上数的特征。”于是教师出示一组数叫学生找被3整除的数,
结果发现个位上的数没有任何规律,也不都是3的倍数。“那么到底什么是能被3整除的数
的特 征呢?”教师又一次提问。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满是狐疑,此时,我并没
有直接告诉学生正 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思考: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往往
利用身边的学具做一做的方法, 也许会用不错的效果。学生们急忙举手问老师:老师,用什
么东西来做了?于是,我不急不忙地取出小棒 ,向全体学生展示了之后:“今天,我们就用
它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于是,孩子们就开 始拿出小棒摆起来,过了一会儿,
有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我摆了3根小棒,3能被3整除。又有的学生 回答:我摆了12根
小棒,12能被3整除。——我继续提问: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之后又有什么发 现呢?
孩子们又开始利用摆小棒进行思考。最后,学生以猜激疑,以疑促思,从中发现了能被3
整除的数的规律。这样获取知识的方式和过程,学生不但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还使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想象力、多角度思维能力得到了相应地提高。

五、巧用学具——促进合作
3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 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 足
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现代教育理论摒弃
在 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
并在这全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
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 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
中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 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进行实验,要 求每个小组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同时为各组准备一个圆锥和分别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等高不等底、等 底不等高
的三个圆柱,并分别标上圆柱A、圆柱B、圆柱C。先让学生比较,圆锥和三个圆柱的底面积、高有什么异同点。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圆锥和圆柱在什么情况下,它们的体积有关系,
有什么关 系?下面分组实验解决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将圆锥装满沙子分别倒满圆柱A、B、
C三个圆柱。学生明 确要求之后,开始动手认真实验,得出圆锥和圆柱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体积有关系,圆锥的体积等于等 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为了学生有更清楚的认识,再
安排学生上前演示给大家,使全体学生都清楚 、理解圆锥与等底等高圆柱之间的关系,进而
得出圆锥体积公式。教学中教师精心组织操作、实践活动, 从而顺理成章推出圆锥的体积计
算公式,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 跃了学生思维,把
知识的获得与思维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总之,让学生动手操作既符合儿童的生理、心 理特
征,又能使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
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
主动参与,积 极分工合作,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 们不仅帮助学生“学会”,而且要使
学生“会学”,使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用手中的钥匙去开启智 慧的大门。教会学生思
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体现鲜明的创造思维 ,并且运
用这种思维去影响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搭设思维舞台,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诱发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由此可见,巧用学具,能充分发挥小学生在数
学课堂教 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操作、讨论、探究的
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 学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张齐华,《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2期 。

[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出
版社, 2001年。
4

把心安顿好-座右铭


云师大商学院-任静图片


铜陵县-童年趣事作文800字


池州学院教务-晚会主持词


大连科技大学-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人生哲理的格言-学生会主席竞选稿


国家开发银行总行-一年级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实习日记30篇-中班下学期班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