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
颜表情-年会节目策划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
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
核心话
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
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
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华
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再借助媒体的辅助,“情境”成
了扮美
课堂的亮点。细细品位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
感觉。
在《四边形的认识》教学中,有位
教师先用课件出示了
一个美丽的草原场景图,然后师声之间展开如下的对话:
师:同学们,在
青青草原上里,住着一些可爱的图形朋友。
大家想认识他们吗?(在学生不知教师所指何物时,课件演<
br>示: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荷叶上蹦出一个“正方形”、
树枝上冒出平行四边形等四边形图
形……,课件演示的同
时,教师还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旁白描述)
师:大家喜欢这些图形吗?
生(集体大声地):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为什么要从青青草原上
跑
出来呢?学生真的喜欢这样莫名其妙呈现出来的图形
吗?静心反思,这样的情境除了外表
华丽花俏、吸引学生短
暂注意之外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问题
的思考、挖掘
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毫无裨益的。于是,老师们
会反思:情境只是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吗?
什么
是情境?教育学家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
础》中对情境是这样描述的:“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
照
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索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
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
说明,形成自己的知识。”
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
的课程知
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直观的情境
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
识的
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形
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
创设情境。如在教学面积单
位时,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
厘米的面
积概念,就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
大小约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通过观
察、
比较、判断,学生基本上知道了一张饭桌面的大小约为1平
方米,一个小学生的手掌面的大
小约1平方分米,一个小学
生大拇指的指甲面大约为1平方厘米。将面积单位与学生比<
br>较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这三种面积单位有了深刻
的认识。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
习欲望,这是有意义
学习的情感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
的是血,从山泉
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
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
br>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
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一位小学语
文教师在教“奶”字
时,亲切地对学生说:“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像个驼背
的人,这就是奶
奶的‘奶’字,奶奶年纪大了,走路时背弯
弯的,还要拄个拐棍。”这种充满亲情之爱的教学,把本来<
br>死板板的、不会动弹的文字,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钻进了
孩子的脑海里。
教学情境的作用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
去准确
把握学习内容。在去情境化的教学中,学生直接接触现成的
结论,知识犹如横空出世一般
突然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不
知道知识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是如何得来的,这就给
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带来了障碍,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
展。思维起始于问题而不是确定的结论
。杜威在他的“五步
思维法”中指出,思维活动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步:问
题。第二步:观
察。第三步:假定。第四步:推理。第五步:
检验。”教学情境的核心是与知识相对应的问题,因此,创
设教学情境能够模拟地回溯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
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其次,创设教学情境还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
移和应用。通过具体情境中的学习,
学生可以清晰地感知所
学知识能够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又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依
存的情境,这
样,学生就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应用的条件及
其变式,从而灵活地迁移和应用学到的知识。
再次,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
学情境缺失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缺乏对知识应
有的兴
趣,因为知识在这样的教学中是以确定结论的面目出现的,
不需要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
即使存在一些智力活动,也是
按照规定的路径进行的推理。没有问题的教学不能引起学生
强烈的
探索和求知欲望,反而会消减他们的学习热情。许多
教师不得不求助外在于教学内容的措
施,而效果往往不理
想。可以说,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不可缺
少的。
最后,教学情境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比较强烈的
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学
习情境把抽象的知识转
变成有血有肉的生活事件,而生活事件中均包含或强烈或含
蓄的情感因素
。因此,创设、呈现教学情境,有利于克服纯
粹认知活动的缺陷,使学习成为一种包括情感体验在内的综
合性活动,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