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矛盾论读后感-教师教学总结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题目量的
训练,
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
概括。而在课改初期,教师
们认识到了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
大张旗鼓地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计算教
学中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主导作
用,课堂上遍地都是“你是怎么想的”“还
有其他不同的算法
吗”“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40分钟的课堂教学经常都是你说
我说,而
减少了很多必要的练习,导致课改初期实验班学生计
算的能力不如以前娴熟。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扎
实而不失
灵活,我们一线教师又应该如何在传统教学只重计算结果和课
改初期只重计算方法这两
个极端中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呢?
我曾经有过困惑,也尝试了计算教学的改革,以下粗浅地谈谈
我对计算教学的认识。一、计算教学与情境创设。数学情境创
设是指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来,让学
生产生认知冲突,进
行探索,将实际问题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1、我认为在计算教
学中创设一
定的情境还是需要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
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
且能用
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
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
活。我们要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
密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
激起对数学的兴趣。主题图要紧扣学生情况与教学实际进行适
当处理。主题图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学习
的实际情况,教师在
教学设计时要仔细斟酌教材中的主题图。当教材中的主题图不
吻合学生生活
实际时,教师要灵活进行处理,如在执教的《两
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整堂课中,我都以学生的实际材料
作为
数学学习的情景,通过秋游前的准备,乘车到旅游区游玩等一
系列环节,把整堂课自然的串
成一个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
习氛围。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
出,
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
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
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
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而近代心理学研究
也
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
决问题的需要。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调动起
学生的求知欲望。
此时,创设问题情景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
思维的浪花。可
见,创设问题情景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2、
正确区分情景在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中的不同作用。传
统的计
算教学往往把计算与解决问题分割开来,纯粹为了计算而教,
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明显
脱节。而课改初期,教师们往往设
计了内容丰富的情景吸引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又没有较好
地把握情景与教学之间的合理关系,导致计算课与解决问题的
课分不清楚。那么,计算课要不要情景,怎
样用情景,我们也
需要理性思考。我认为,计算教学需要情景,更要合理使用情
景。如:二年级
下册两位数加二位数的口算,有这样一个情景。
(1)二(1)班和二(2)班能合乘一条船吗?(2)
二(3)班
和二(4)班能吗?这块计算内容,从乘船这个现实生活中提取
学习材料,借助生活
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设计情景时,
意在让学生通过一条船能坐68人和四个班各个班的人数这些
相
关的数学信息引出学习的计算内容。提出问题后重点解决
31+23和32+39是怎么计算
的,如前者先算1+3=4,再算
30+20=50,最后算50+4=54,后者先算32+30=6
2,再算
62+9=71。即重点研究算理和算法。如果把这个情景放在解决问
题的课上,那么
主要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列式31+23,是因为二
(1)班和二(2)班的人数合起来就可以知道能不能
合乘一条
船,所以要用加法做,即分析所谓的数量关系,两者的重点是
完全不同的,计算教学的
情景创设目的是从生活中提取数学素
材,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而解决问题要从具体
情景中引导学生分析提供的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
来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的方法与策略,一旦偏离了这个中心,
计算教学就会失去方向。二、关于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计算方法既然存在着多样化,那么学生找出了自己的方法后,并认
为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就应允许他使
用。一种算法不是上完
一节课就被搁置,对于自己找到的方法,学生有一种积极的情
感,在解决
问题时,学生喜欢用自己的算法,学生在解决问题
过程中会不断的反思,发现原来的方法又不适合自己,
对自己
的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找到最好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能力
的过程。所以,在呈现算法
多样化时,教师不必急于硬性给学
生灌输最优化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摸索过程中得出最优化
的方法。也符合认知的规律。比如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这节课中,23+31=,可以允许学生
采用多种的计算方法,可用
23+30=53,53+1=54;也可以用20+30=50,3+1=
4,50+4=54;
还可用竖式计算等等方法,只要学生能想出并能计算出正确的
答案,就可
允许他们用,等他们用了以后他们会找出最适合自
己的方法。所以在后面的32+39=中,学生就能根
据自己的实际
选择最优化的方法去进行计算。此外,把多种算法进行优化,
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适当掌握较理想的一种算法,而不
至于一节课下来,什么方法也没有学会。计算方法多样化需要<
br>优化,需要适时优化。当然,计算方法多样化也要遵循学生实
际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当学生只能想
出一种计算方法而且这种
计算方法也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时,教师不必为了追求多样化而
生硬地要
求学生继续思考还可以怎么计算。在教学时我是采用
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化进行教学。新理念下
提倡多样
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是
基于主体的、积极的、自
信的、主动探索的、合作交流的基础,
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知识才是学生终身受用的。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发现的我都决定不包办代办,把自己定位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掘学生的自
立性、创造性。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这样学生的参与面就广。三、估算教学,
如何体现估算的价值。新课程标准提出
“重视口算,加强估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确,估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
常生活
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同时,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
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体
现估算的价
值,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将估算运用于检查计算答案是否正
确,是一种很好的体现
估算实用价值的方法。笔算、估算都是
计算方法,如果在解决问题中能有机结合,无疑会提高解题的速度及正确率。明确地把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突出
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但其中必然
要经历被动估算到自主
估算的过程,在设计计算练习时,就要考虑让学生在精算前运
用估算对结
果进行预测,计算后要求学生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
验证。将估算和精算有机结合只是体现估算价值的一种
途径,
还需要我们去探究更多的途径,以充分发挥估算的价值。估算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教师长时间、有计划、
有步骤地渗透和训练的。
四、多样化的练习是计算教学的延
伸。数学计算教学的还
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练习。这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是形成技
能,技巧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创造能力,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有力措
施.,同时
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练习
的兴趣,并且及时发现
错误,纠正错误,提高练习的效果。传
统的计算教学只追求量不考虑形式,学生在枯燥的练习中熟练计算技能。而在课改初期重探究轻练习的教学模式务必造成学
生计算不扎实的不良趋向。计算教学的
理性回归需要巩固练习,
而且需要考虑学生个体的不同形式的练习。计算课与应用题课、
几何课
比较相对枯燥,练习的设计既要顾及知识的积淀,又要
考虑学生的兴趣。授课之后,教师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
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算法的运用。
通过练
习、比较,发现错误,教师及时指导,矫正补缺,从而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计算教学的练习
包括巩固练
习和综合练习。巩固性练习是基本练习,是例题的模仿练习,
主要目的是巩固所获得
的新知。综合性练习指的是综合性、灵
活性较强并有一定变化发展的题目。其目的是脱离模仿,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
趣,把已获得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智力高
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这些练习的安排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学生独立算、同桌
对口令、开
小火车、抢答、学生自己编题等等不同的形式,提
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而言之,纵观目前的计算教学
,我们
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和发扬课改初期以人为本的
教学理念,更要冷静思考计
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教学与课改初期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
高,真正推崇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
展的理性计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