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论文 浅析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

绝世美人儿
722次浏览
2020年11月11日 07: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及答案-重阳节古诗

2020年11月11日发(作者:董份)



浅析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 个生动有趣的
故事情境图无处不在,主题图已成为各种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道
亮丽风景。生 动的图画和绚丽的色彩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同时
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
这些能够反 映出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所
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和强烈的生活状况的图片称为专题图。他们不仅赋予枯< br>燥的数学以生命,而且还融入了生活的气氛。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
富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 过程,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利用
它呢?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探索和讨论的。
一、主题图的设计目的
1.激发学习兴趣
赞科夫说 “对所学知识内容 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在数学
教学过程中,如果从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目光,将学生带入图片中
的情节,那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数学将会变成对真相的探寻,对真
理的追求,而不再是负担。 颜色鲜艳、形象生动有趣而直观、充满时
代气息的图文, 为枯燥无味的数学赋予了情趣, 将抽象的数 学变成
具有挑战性的探索活动。总而言之,一个好的主题图,可以为数学学
习提供前提保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
法”“加法”一课时 中,有这样一个主题图:三只小松鼠在树上玩耍,
又来了两只。这幅图片主要想让学生在图中的故事情节 中总结出
“3+2=5”的算式。



教学过程中 ,课时导入时老师在出示主题图片时,图中的可爱的
动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就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在图中的情境中,
并使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去探索思考从而解决数学问题.这样这堂课所
学习的内 容学生就会让学生对其产生学习兴趣。
2.加深概念理解
正如大家对数学 的印象,感觉数学的概念性知识相对而言都比较
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这 时通过利用
主题图的展示,可以将知识融入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图片可以让学生
更直观的理解和 探寻并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也能够大大加深对
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 牢固。因此主题
图的插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在六年级上册教材“认
识比”这一 课时中的主题图就充分的反映了这一特点:
对学生而言“比”这个概念是相对比较抽象的,教材中插入 主题图,
用拿果汁和牛奶的杯数来引出课题,用和与差之间以及倍数关系作为
铺垫,将“比”这 个让学生难以接受的新概念瞬间变得容易许多。
二、主题图的使用所存在的问题
承载着编制者的课程理念的主题图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主题
图总是将数学知识点放到生活情境之中 ,可是由于不同区域的学校教
育政策和教育水平,经济水平和地域环境,以及学生行为习惯或教师
专业水平等众多条件的不同导致存在众多的差异。千篇一律的内容和
样式,不管主题图选编得如何尽善 尽美,都没有办法完全满足当今教



育教学情镜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 需求。因此,现如今的数学教材中的
主题图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 功能淡化,忽视存在
部分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或新概念时,偏向于直接进入主题.他们
认为,教学重点在于理解或掌握某个知识点,主题图中的情节可以忽
略,用不用无所谓.
比如在四年级下册“倍数与因数”一节中的主题图:
编著本意是想让学生在拼长方形的过程中 ,总结“12”的各种乘法算
式,从而强化“倍数与因数”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一过
程要花费的时间较多,许多教师往往会直接跳过,这无疑违背了编者
的原意。
2.机械使用,缺乏突破
虽然主题图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主题图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灵活改编,而有的教
师并没有考虑到这点,机械地使 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这样不仅增加了
学生的负担,也让整堂课的效果大打折扣.
比如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节中,有这样一个主题图:
这个主题图利用海洋上灯塔的位置 ,想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下两个方向:
“北偏东”和“北偏西”.但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可能不清楚
“灯塔”是什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灵活地进行改编.



3.随意更换,曲解原意
主题图的设计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领悟其内涵,特 别是很多新进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自己设计、更换一些主题图,但由于自
己经验不足往 往会改变原来的意思,曲解主题图的编写意图,致使主
题图发挥不了作用.
比如上文提到的四 年级下册“倍数与因数”中的一个主题图.这个主
题图是想让学生用正方形纸片摆大正方形,从而得出: 4

3和2

6.让
学生动手操作,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 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
理解.但是,一些教师会选择直接让学生用笔画正方形,虽然也可以
得到相 同的式子,但是这样就让学生少了直观的感受,曲解了主题图
的本意.
三、探寻主题图使用策略
虽然主题图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被正确地使用,从而,大大地影响了主题图的使用效果.那么,教师该如
何更好地使用主题图呢?我们在 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
项呢?如何让主题图更好地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效力呢?在实际教学和参考各种文献中,对主题图的使用策略进行探寻.
1.正确理解主题图的内涵
正确使用主题图的前提是正确理解主题图的内涵.
首先,我们要以数学的学 科特点为核心.主题图往往是漂亮,有
趣的,看上去与数学没有太大的联系,很容易出现把数学课上成手 工
课、说话课, 从而偏离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用数学的观点理解



主题图的内涵,并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主题图.
比如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有一个主题图:
图中展现了一系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教师 应该明白,这个主题
图是要学生通过观察图,发现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理解了这个,
我们在教学中就不会背离主题图所预设的教学目标.
再者,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 特征.由于,学生在不同的年龄
层有不同的特征.因此,教师就主题图的设计问题时,应该考虑到他们的特征,保证问题是这个年龄所能回答的.如果背弃了这一原则,
主题图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更会变成学生的负担.
2.把握内涵,灵活改编,呈现形式灵活多样
主题图 的设计初衷就是想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在实
际情节中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但主题图给学生 呈现的不仅仅是一幅
幅漂亮的图画, 隐藏在主题图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活的教学内
容.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和教材有了很深的了解之后,应该灵活地改
编教材中的主题图,使它的呈现方式灵活 多样.
教师在呈现主题图时,要考虑不同的特点,判断是静态的图片适
合,还是利用 多媒体设计动态的主题图合适,设计出一个更利于学生
接受,更方便学生学习的主题图.比如,在教授“ 圆”时,我们就可以
设计一组动态的主题图,让学生体验圆的形成过程,更好地理解圆的
意义.
另外,教师也可以将书本中某些离学生生活较远的主题图改编成
学生身边的实际物体, 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方便,更轻松.



比如五年级上册中“小数乘法”一节中的主题图: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可以换成学校里的操场 .转变成学生知道的主题
图,这样就更易于学生理解.
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仅是教师 在设计教案时的参考依据.实际教
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在认真解读教材、正确把< br>握内涵的基础上,灵活地改编主题图,找准教学行进的切入口,使“主
题图”真正体现出应有的教 学价值.
3.加强学生互动,让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在学习中,若能不同感 官一起使用,一起参与学习,那么对
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深刻.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加入
动手操作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比如,在上
文中提到的“长方体与正 方体”的教授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感受一
下,两种形状的特点,可以加入“玩一玩”,“摸一摸”环节 ,让学生
亲自感受身边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比一比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并讲给大家听.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新知识.
再比如,一年级上册“认识数”中有这样一个主题图:
教 材中设计的主题图让学生先进行画圈活动,其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让学生体会花的数量与圈(小三 角形,正方形等)的一一对应关
系,进而加深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学生通过观察--数数-- 画图--
写数,会对数的认识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11
[2]吴俊丽.数学教材中如何利用好主题图.宁夏教育[J].2008.3
[3]舒玲萍.关注主题图,理解主题图.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J].2006.05
[4]韩洪刚.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使用现状及探询.教育与管理
[J].2008.04
[5]连桐孝.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主题图的合理利用.教育实践与研
究[J].2007.11
[6]唐金海.主题图:在二度开发中走向实效.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J].2009.02
[7]鞠锡田.数学新教材主题图的使用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
[J].2009.10

会计对象-圣诞节的祝福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初中英语教研组计划


贵州师范求是学院-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


未来的我作文-同学离别赠言


月光宝盒经典台词-献爱心倡议书


企业宗旨-会计基础试题


坐车礼仪-航行通告


青岛2中-励志奖学金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