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关于数学课堂交流的几点思考
考研英语时间安排-假文盲作文500字
小学数学论文
水相荡成涟漪,石相击生灵光
——关于数学课堂交流的几点思考
【摘要】“交流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巨大,已逐渐引起<
br>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其有效性却并不高,所以,探索
研
究以获得正确的策略来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先是阐述了开展课堂交流
的意义,然
后总结了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交流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能有效促进课堂交流的五
大策略,使小学数学
课堂交流有“法”可依。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交流 有效性 策略
一、开展数学课堂交流的意义
萧伯纳曾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
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
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
这些思想,那么,
我们每个人将会有两种思想。”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交流”,是师生收获
更多思想的
过程。数学课堂上的“交流学习”便是本着这样一种认知而进行的教学行为。这种教学行为具
有
平等民主性、互促互补性和全员参与性,能真正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交流
中相互倾听、启发、分享、接纳、赞赏和提高,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里都能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的
合作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把过去单一的知识教育向综合的素质
教育转变。 <
br>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注重课堂交流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
的共识
。
二、数学课堂交流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已逐渐认识到数学课堂交流的重要性,且在教学中
经常有意识地开展课堂交流,但
遗憾的是,其有效性却并不理想。经分析归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交流意识问题
首先是教师的意识问题。有些教师尚未充分认识到课堂交流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加上数学的
教学任务重,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缩减了学生交流的时间,甚至剥夺了学生交流的机
会;有些教
师则对交流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提出了大量的问题,学生都给予了回答,课堂
交
流就成功了,使课堂交流局限于单向线形的师生间的一问一答,而不是师生、生生、学生与教材
之间的多维互动。
其次是学生的意识问题。有些学生交流意识不强,只顾自己思考而不和同学、老师
交流;有
些学生则怀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对交流无动于衷,只做个听客和看客;还有些学生则对交流产生
各种顾虑,怕说错会挨老师批评,会被同学瞧不起,或怕自己的语言组织不好,尽管心里愿意和
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但碍于种种心理障碍而不愿主动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1
(二)、交流目的问题
有些教师在开展课堂交流时,事先没有作充
分准备,没理清哪些内容学生可以自学,哪些内
容需要交流讨论,交流的目的不明确,交流通常只是走个
形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三)、交流方法问题
有些教师缺乏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对
课堂交流进行掌控和引导,以致课堂交流的气氛不活跃,
学生的交流热情不高;有些教师则没有教给学生
正确的交流方法,以致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有的
无话可说,有的有话难说,有的有话就说,而更多的则是
各说各的,使得课堂交流表面上看去似
乎很热闹,其实实效很低。
(四)、交流时机问题 <
br>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的思维变化如何,是否有交流的需要,一律按预先设定的
教案来
执行,以致于交流超前或交流滞后的情况经常出现。这样的交流流于形式,学生不感兴趣,
自然有效性不
高。
(五)、总结评价问题
交流活动结束后,有些教师没有对本次交流及时进行分析、总结
和评价,教师本身对本次交
流的成败得失之处也不甚明了,无法为下次交流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
同时,获得成功的
学生没有受到表扬,交流困难的学生没有受到鼓励,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流
热情,也
使得教师和学生的整体交流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三、促进有效交流的策略
针对以上五大问题,我总结出了相应的五条策略,以促进有效交流。
(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它推动着教师的教育
行为,应该说没有好的教育
观念,就不会为教育事业带来崭新的未来,所以教师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
求,更新教育观念,
及时进行角色转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
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则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探索权。所
以课堂教学中应倡导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教学方式,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尽可能地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探索权还给学生这个学习的主
人。
(二)、精心策划,有的放矢
更新观念后,教师在具体操作课堂交流时,首先要做到精心策划,有的放矢。
1、了解现状,把握起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
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
础之上。学生在走进教室前,已经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了对知识不同层次的认识,
但是这部分知
识可能不完全正确或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面对学生,教师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①
学生
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②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
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现状,才能找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交流的起点。
2、精研教材,明确目的
了解学生的现状后,教师还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设定交
2
流想要达到的目标。
教师要着重理清教材的哪些内容
学生能自学,哪些内容需相互交流讨论;需要交流讨论的内
容里,又有哪些是交流的重点,哪些则可作简
单交流处理,只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稍作点拨即可。
如此一分类,交流的目标自然就有了:通过交流要让
学生弄清某个问题,或要让学生在认知上提
高到某个层次,或在教学中要突破某个重点或难点等。以上种
种,教师在走进课堂前应心里有谱,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3、精选内容,对“症”下药
这里的“症”是指教师预先设定的交流目标,而“药”则是教师
为实现这个目标而精心设计
的教学过程。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准备有效的材料,针对目标设计教学
过程,让学生有话
想说、有话可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
对师生间
的交流加以引导和控制。
(三)、创设环境,点燃激情;知法善用,满座皆赢 前期的精心策划和明确目标是课堂交流成功的基石,但光有基石是不够的,能否成功,关键
还看过程
如何操作。
任何事物的成功都离不开有利的环境,课堂交流亦然。课堂交流要想成功,教师首先要创设
一种民主、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能够大胆
地、无拘无束地讨论问题。教师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消除学生的顾虑,用行动来告诉学生说
错了决不
批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错误:有错误才有进步,失败乃成功之母;二是要发挥先进学
生的榜样作用,及
时在全班同学面前对有积极表现的学生进行表扬,既使被表扬的同学有成就感,
也使其他学生认识到自己
应该怎么做,从而激励他们的自信和勇气。
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
学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点燃
学生的激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交流中来。在这里,教师也应
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
力求提出的问题新奇,能引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激情。例如在教学“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
征”时,一上课我就挑战性地宣布:“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可以被3整除。不信?
试试
看!”同学们纷纷举出愈来愈大的数,我对答无误。同学们惊奇了,这里到底有什么诀窍?求知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出答案,成了主动探索者。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
是有
趣的、现实的,学生交流的兴趣自然很浓厚。二是要问得合适。“问得合适”是指对问题的
及时调整,因
为太难或太简单的问题都难以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提
出问题后,要仔细观察
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对所提的问题感到无从下手,抓耳挠腮,说明问题
难度太大或教师未表达清楚,要
恰当地给些提示或者灵活地补充一些辅助问题进行过渡;如果学
生对所提问题不以为然或者不需要认真思
考就纷纷举手,甚至脱口而出,说明问题太简单,也要
迅速进行调整,添加一定的难度。简而言之,教师
在设计问题和提问的方式时,既要注意课前的
充分准备,又要注意课堂的随机应变。
再次,也
是最关键的,教师和学生都须了解、掌握并熟练应用正确的交流方法,做到知法善
用,只有如此,才能发
挥课堂交流的最大功效,才能确保教师和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教师要在课堂交流中正确有效地履行
自己的角色职责。首先,教师是一个组织者,要合理安
排课堂时间,既要给学生适当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又要给学生足够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只有经过
了独立思考,学生们才会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才能在交流
中有话可说;只有经过了充分交流,
3
学生们的不同意
见才能得以表达,相互间才能引起思维碰撞和争论,对问题的认识才能达到应有
的广度和深度。其次,教
师是一个倾听者,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
己的见解。对于学生能做的尽量让
他们去做,学生能说的让他们来说,教师决不轻易“越位”。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听清楚他们交
流的主要观点和精华所在,听清楚他们的主要认识偏
差和对话焦点,同时思考下一步对策。再次,教师是
一个引导者,在关键时候要对学生进行适度
地引导和点拨。比如当学生的想法富有创意却陈述不清时,教
师要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
将之传递给全班学生;当学生的看法单一时,教师可通过追问补充的方
式来拓展他们的思维;当
学生的思路偏离方向或认识存在错误时,教师应引领学生通过争议、反思等方式
回归到正确的轨
道上来。最后,教师还是一个决断者。在交流中,如碰到学生双方观点相异、争执不下的
情况,
教师要作为一个决断者为学生明确地解答。如果两方的观点可以各取所长、合二为一,可以综合<
br>意见得出正确答案;如果只有一方的观点是正确的,要让正确的一方拿出让错误的一方信服的理
由
,从而令其接受;如果两方均错,教师则应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
会正确的交流方法,在交流过程中依“法”而行,确保知识和
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一要学会表达。教师
要耐心地、有意识地让学生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
的意思,让学生学会用符号、线段图、实物图等来辅
助表达。二要学会倾听。学生要善于倾听老
师的发言,也要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的
时候抓住这样几点:①听表达的大
致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②听别人解答问题的思维策略
和采用的思考方法;③听
别人表达的思想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自己随时准备进行质疑或补充。三要学会
评价。教师要引
导学生在倾听他人交流时经常问自己:他的意见正确吗?为什么?如果有不同意见要及时
补充。
同时学会通过倾听、评价他人的交流,对照自己的思考方法及思考过程,进行取长补短,不断地<
br>修正和提高自己。只有这样,通过交流才能使每一个人,包括教师,都有机会从他人的发言中获
得
大量的启示和收益。
(四)、把握时机,活用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状
况,并据此选择交流的最佳时机。当学生需要时,
才能产生活动的动机,所以,是否进行交流不是看教案
上有无预设,而是看学生有无交流的需要。
一般来说,交流的时机有以下三种:一是在对一个主题知识
进行构建时;二是在探索解题思
路时;三是在学生产生疑问或相互间有不同见解时。
1、主题研讨
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研讨,是数学课堂交流最主要的形式。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
性质”时,
我这样揭示研讨的主题:“比”和“分数”、“除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除法”有商不
变,“分
数”有基本性质,那“比”有没有相类似的性质呢?如果有,是什么?你能举个例子来验证吗?
围绕这个主题,学生开展的研讨活动非常成功,根据已有的知识类推出了比的基本性质,在轻松
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丰收。
2、解题思路探索
为了释放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要提倡解题策略和算法多样化,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对
算法进行优化。
如在
“两位加两位数” 的教学中,说“32+39=”的算法时,出现了以下不同解法:
方法一:30+
30=60,2+9=11,60+11=71;方法二:竖式计算(略)。师:还有其他算法吗?
4
(全班无人举手,冷场)老师还有一种方法,你们看行吗?32
+30=62,62+9=71。生1:马上举
手,那我还有:30+39=69,69+2=71。生
2:我是这样算的:32+40=72,72-1=71。师:谁听懂了
他的意思,能解释一下吗?生3
:他把39看成40,32+40=72,因为多看了1,再减去1,72-1=71。
师:大家认为他
的方法怎样?生4: 一会儿加,一会儿减,容易弄错。生5:还可以这样算:39+1=40,
40+
31=71。生6:32+8=40,40+31=71。师:他们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7:他们在计
算
时都把其中的一个加数变成了整十数再加••••••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学生找到了多种算法,
且在评议中优化了算法,起到了总结概括的作用。
3、疑问辩论
数学中遇到模棱两
可、易于混淆的问题时,要利用辩论的武器加以解决。在学生的意见出现
分歧时,老师不要简单地作出判
决,而要随机组织一场“辩论”赛,要求学生用一定的理由来说
明自己的见解,这无疑会使学生加深印象
,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五)、及时总结评价,提升交流能力
教师通常都会在交流中,对各组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点评,促使其他小组成员对这种想法
作出必要的
补充和评价,从而使思维碰撞,得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却往往忽略
了交流后的总结性评
价与激励。交流后进行总结性评价与激励,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
学习状况和激励学生,同时全
面总结和分析本次交流的成功与不足,为下次交流提供有效的经验
借鉴。
总结性评价要关注结
果,更要关注过程。教师应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常事,不能苛求所有学
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同样程度的成
功,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交流中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同时
要注重鼓励,教师应对每位学生持有热情和
期望,不要因为学生的想法与自己有异而一棍子打死,
对学生的新认识、新发现,不管是对还是错,都应
给予恰当的评价,特别是平时数学交流困难的
学生,如其有点滴进步,都应给予肯定与表扬。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我们的学生是鲜活的,他们的思
维是灵动的。
只要合理地运用教学策略,给他们以引领,给他们以方法,给他们以时空,他们就
会展开思维的翅膀,在
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中,在思想与思想的交流中,慢慢地学会飞翔,他们的
生命活动会因此更加精彩,我们
的课堂也会因交流而充满智慧,洋溢和谐!
参考文献:
【1】关文信,王丽杰.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
br>【2】文学荣.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四川教育出版
社.20
06
【3】陈和.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施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