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余年寄山水
605次浏览
2020年11月12日 02: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东软招聘-端午节作文500字左右

2020年11月12日发(作者:支璞)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四(上)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 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
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 、人间
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四大部
分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在部分课文后面,
安排有“资料袋 ”或“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 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
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第三单元和第七单元各安排 一次综合性学习。全册共有课文32篇,
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此外,还安排了8篇选 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一、 识字与写字
本册教材共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 个字。累计认识2400个字,会写1800个字。
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和多样方式,加强已认识汉字的 复现巩固,防止回生。可以采取一
些归类复习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
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认字可
以让学生自学完成 。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
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在教学中,教 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老师应该
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 立识字的习惯。
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
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 阅读
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从本册开始,略读课文有所增多。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
有时甚 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
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 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
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一) 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
1、 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
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
一些词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 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 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
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 词句的习惯。
2、 重视练习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朗读要求的层次性,朗读形式的 < br>多样化。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使学生在 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重视范读的作用,充分发挥
教师的示范作用。另外,要 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要求一边默读,一边
思考,读完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
3、 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一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
种形 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
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 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
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 话复述课文的内容等。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
步掌握以上阅读方法。二是领悟表达方法。教材中对领悟表 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
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 ;体会选材
的别具一格。
4、 重视引导合作与交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尊重学生的
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多 给学生质疑问难和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围绕体会词、句
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 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
的疑惑,展开合作学习。
5、 扩展延伸。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与收获,
教材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 了适当引导。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
料。引向课外进行观察。安排了读写结合的 小练笔。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
思考。
(二) 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的教 学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
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指导略
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 认真读课文。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
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 生讨论、交流。略
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
培养学生倾听、 表达和应对能力,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
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应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面向全体,训
练到位;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引导评价 ,提高语言能力;把口语训练延伸
到日常活动中去。
四、习作
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三 年级一样,对习作作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在每组的“语文园地”
中安排一次习作,全册安排八次。这八 次习作,有四次与口语交际合并安排。二是结合
课文的学习,安排了四次小练笔。在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 几点:
1、重视兴趣培养,倡导自由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
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
便,不规定习作 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
目由学生自己拟定。要爱护学生想 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
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 情绪。
2、以写实为主,兼顾想象作文。本年段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
学生能够再现 生活,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评价作文要看是
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同 时兼顾想象作文。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
想就怎么写,想象的合理这方面的要求不宜太高。 教师在讲评时,可以表扬想象合理的,
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 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
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在合作中进行习 作。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
流,使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
4、勤 动笔,能修改。逐步引导学生经常动笔,把平时的练笔和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
时养成整理习作、保存 习作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
作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 br>综合性学习不是标准化的学习,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对于综合性学习的
安排,教材 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还体现了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 开展活动。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习


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根据教 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 习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
展活动;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 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
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要 通过
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办小报,办展览,交流课外阅读的书籍。通
过这 些活动,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很有用,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课外阅读
小学中低段学生处于 童话传说期,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充满想像和幻想的童话传说作品
中的人物形象和动植物形象,实感地认 识世界,丰富生活经验。推荐阅读当代中国流行
童话和科幻小说,增补一些经典诗文背诵任务。养成读书 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
流图书资料。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四(1)班的语文。班上大部分孩子在经过两年半的学习生活后,已养成
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能同桌合作学习,及时上
交作业, 检查和订正作业的习惯也逐渐养成,个别后进生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学习
任务。但还有少数孩子学习 自主性不强,有依赖家长的倾向。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发言不
积极,回答问题声音不够响亮。总体来说,四 (1)班后进生较多,这些孩子对学习缺乏
兴趣,缺乏信心,知识欠账多,学习习惯较不好,上课注意力 也不易集中,作业不能按
时完成,。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本学期继续和家长密切配合,倾注爱心,重点 辅导,鼓
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
扶起他们逐步赶上其他的同学。
全册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 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
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 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
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
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
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2、
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200个字。
继续加强词、句的训练。
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的能力。
学会自己阅读。学会读书、思考、质疑问题。
开展合作学习,组织全班交流。
口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全员参与,引
学 3、
重4、
点 5、
6、
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7、 在作文 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
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重视 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写学生实际生活中
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1、 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领悟作者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能就某件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与同学进行口令交流。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4课时
15课时
16课时
15课时
16课时
第6单元
第7单元
第 8单元
总复习

15课时
16课时
15课时
30课时

教 2、
学 3、
难 4、
点 5、








第 1单元
第 2单元
第3单元
第4单元
第5单元
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
1
2
3
4
教 学 内 容
1观潮 2* 雅鲁藏布大峡
3鸟的天堂 4* 火烧云
备注








































·语文园地一·写景5 古诗两首)
6 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宅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5 ·语文园地二·我看到了(口语交际)
观察日记(习作)9 巨人的花园
6 10* 幸福是什么 11 去年的树
12* 小木偶的故事
7 语文园地三·写童话·讲童话·演童
话(口语交际·习作)13 白鹅·
8
9
14* 白公鹅·15 猫 16* 母鸡
语文园地四·自己喜欢的动物(口语
交际·习作)·课文 17 长城
10 18 颐和园19* 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 ·课文 20 古诗两首
11 21 搭石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 卡罗纳 24* 给予是快乐的
12 语文园地六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3 27* 乌塔 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
14
15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30 电脑住宅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16
17-20
语文园地八(口语交际)
复习与考试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
2.
3.
4.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景观,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的欲望。
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学习文中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
能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景观,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的欲望。
2.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教学难点:
1.学习文中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
2.能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图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
2.增强 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举一反三,
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 br>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课
文中的精彩片 断让学生熟读背诵
4.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言语训练
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
践中切实 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课时安排:
《观潮》2课时 《雅鲁藏布大峡谷》1课时 《鸟的天堂》2课时
《火烧云》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单元测验2课时 测验评讲 1课时



1.观潮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
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 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
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
观,潮来时,激起的 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
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今天我们来学习 《观潮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卡片。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 都是形
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 、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
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 “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 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
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四、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
想感情。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 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观潮》。上节课, 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
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 ,展开想像的翅
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
己对词 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
接处一 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
潮的句子。
(3 )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
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 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
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 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
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 学生有语气地
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
(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
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
吼,江水平静后 ,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
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
想法。
四、总结
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五、课堂练习。投影出示(略)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抄写生字。


附: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
2、学习生字
穆 玛 涓 滔 脉 卉 罕
三、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1. 边读边思考,理解文章大意
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这块高原上还 有两个
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

< br>峡谷。
思考:
(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 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
方法来说明的?
思考: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
2. 学习词语、句子,感受文章写作特点
(1)丰富的语言
例:“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
景观。”
例:“堪称”“号称”“美誉”
例:“世界屋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
(2)特定作用的句子
例:“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四、总结全文
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开始介绍地理位置→接 着列举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然后
写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从生物的多样 性等方面描绘峡谷的奇异景观。
五、资料袋的学习
六、作业设计:
小练笔: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奇: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3、自然博物馆
4、最后一块秘境






3、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 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
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 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
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 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合作的形式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
2、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榕树的美。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1、谈话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2、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


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
它 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 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
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三.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思考讨论:
1、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2、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3、独立默读课文。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集体交流:
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1)围绕描写榕 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 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
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 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教师归纳并板书:
(3)师生共同朗读7、8、9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
悟榕树奇特 的美。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美丽景象,
下节课 ,我们接着学习。
五、课堂练习(投影仪出示)
1、看拼音写词语。(略)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天堂——( )静寂——( ) 光明——( )
茂盛——( )陆续——( ) 逼近——(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天堂——( ) 光明——( )静寂——( )
六、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
独特见解,并能用 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师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
学生齐度课文第10、11、12自然段,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2)、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3)、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
(4)交流感受: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5)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思考讨论
课文中写 了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你喜欢那一次?并说
说为什么喜欢的原因。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
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五、作业设计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预习新课《火烧云》
附板书设计


第一次(静态描写)
鸟的天堂 第一次 形状
第二次(动态描写) 鸟 颜色 活动




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按要求背诵第三自然段。
2、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一同去欣赏美丽的晚霞,看看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教
师板书课题学生 齐读课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思考题(一):
①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②练习背诵这一段。
(2)学生练习。
(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4)小结学法。


(5)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
(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三、小组合作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
思考题(二)
①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
②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
③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小组合作学习。
(3)、交流学习过程: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练习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 ?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
丽的景象吗?
练习题(任选一题)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②抓住火烧云形 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
儿......”的句式仿照 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试写,教师个别指导。
(3)、表扬优秀。
五、课堂小结(略)
六:作业设计:
1、
2、
抄写生字。
小练笔:试写一处自然景观。
2、预习新课《语文园地一》
附板书设计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白 百合色„„
颜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火烧云 变化(快):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变化(多):马 狗 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形状 变化(快):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忽然 接着 一转眼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
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同时培养说话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进行口语交际
1、 我们的祖国 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
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 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
在身边的汉代长城、阳光、茫茫戈壁滩、连绵起伏的群山,也同样 让人留恋往返„„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
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 指名学生上台发言。
师对其他同学提出要求:
a、 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 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3、 学生逐个上台发言。
4、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5、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 ,首先要有次序有过程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
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 述,让大家在你的
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三、作业设计
继续预习语文园地一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
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
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 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
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作业: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
优点)
c、 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作业:修改作文,并抄到作文本上。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日积月累、我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一。(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反复朗读,试着背诵。
(二)趣味语文


1、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2、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3、师生小结。
4、再读。
5、生自由读,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
6、师生再读。
7、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三、作业设计:
抄写背诵日积月累




第二单元计划
教学目标:
1、
2、
3、
4、
5、
6、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感受文中人或物附着的精神。
2、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3、学会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1、
2、
教学准备:
图片、录音机、黑板、生字卡片
培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习惯。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有顺序地观察和说明的方法。
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感受文中人或物附着的精神。
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学会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
积累优美词句。
培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习惯。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有顺序观察和说明的方法。


教学措施:
要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的教学思想,突出
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大胆
地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上,要注重体现语文课本身的特
点, 以读文本,让朗朗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课时安排:
《古诗两首》 2课时 《爬山虎的脚》2课时 《蟋蟀的住宅》2课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测验及评讲 3课时
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
2、读懂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诗中的哲理;
3、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包含的哲理,有所启发,体会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观察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题西林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世间尤物丰富多彩,美不貹收,而且有着千丝成缕的联系 ,如果细心观察,用心
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本课两首诗就是作者细心观< br>察,用心思考发现万物的奥秘,思维两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题西林壁》(板书)
三、学习新知:


(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学习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
(二)按上述学习步骤学习《题西林壁》。
1、初读感知,读通读正确。
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读通读正确,然后抽读
2、了解作者,理解读题
(1)让学生课前查阅苏轼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2)结合注释理解读题目的意思
3、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读句意思
(1)分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理 解诗句时,既要借助
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补充诗中没有的一些词句,才能正确理解诗句意思,这是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明确方法后各自试着理
解诗句大意,然后与 组内同学互相探讨。
(2)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小结等,并 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
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情感。
4、品读悟意境 < br>(1)启发谈话悟意境: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用心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
面目呢?经过思考,作者发现其中的奥秘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 br>一个什么道理?(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
能被局部的现象所 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2)品读古诗,体会感情。
1、反复练习诵读古诗。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
3、学生齐读。
4、熟读成诵。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预习《游山西村》。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游山西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背诵读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3、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二、学习《游山西村》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1)师简介作者。
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方法同学前一首古诗。
温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4、品读悟哲理。
5、诵读成诵。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及诗句意思。
2、抄写两首古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察效果不同。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6、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 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
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爬 山虎吗?知道为什么把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吗?(会爬墙)这节课我
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爬山虎的脚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爬山 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
最后讲了什么?
2.检查预习。
(1)字词正音:
投影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漾”(yàng)“柄”(bǐng)是后鼻 音,要注意读准确,
“隙”(xì)不要读成(xī);拂(fú)不要读成(fó)。
(2)识别字型。
(3)联系上文理解“舒服”、“均匀”的意思并造句。
3.默读课文,并用铅笔圈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分段。
提示:
生长的地方
爬山虎 叶子

2.检查讨论结果并说出各段段意。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
2.小组讨论:
(1)这一段可以看出爬山虎在生长中具有哪些特点?
明确:会爬墙、占一大片地方
(2)你是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长大了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
句中知道的?
3.齐读第二段,体会“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4.指导朗读第二段。
六、作业设计
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指名读。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1)用铅笔画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脚的词句。
(2)这一段讲了爬山虎脚的几个特点?每个特点是什么?
(3)从哪一句可以发现作者是注意观察的?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它能够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看到了爬山虎的脚,想到了什么?
3、小结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叶子、脚 会爬的特点,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作者细致入微
的描写,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确:(1)触着墙的爬山虎才能生存;(2)爬山虎的脚能牢固地巴在墙上。
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思考: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能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六、指导背诵三、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逐段背诵。
2、指名背诵。


七、教师总结
八、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预习《蟋蟀的住宅》
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 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
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 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
表达方法。
3、学习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4、培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的方法。
2、学习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 弃
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


表达方法。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学生齐读课文)
2、学习蟋蟀两字的书写。
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 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
“—”画出有关句子。
2、 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们认识老师的家吗?(不认识) < br>师: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没这小家
伙的有名,我心 里真不服气。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
员”来评一评谁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请各
评委了解。要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
2、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
“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
儿看出的?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
些表达方法。
2、学习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抽生听写生字。
2、抽生接读课文。
二、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各位评委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
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 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师: 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电灯、
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 吗?谁的住宅好?(当然老师的好)
三、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师: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
整,认真、辛勤的劳动 换来的。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
者的情感。
投影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
大的工程了。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
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 情。
四、交换角色,指导说话。
1、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
等。
2、学生准备后,发言。(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五、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
2、谈体会: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六、课堂练习。
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
1、摘录好词佳句。
2、预习《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附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向阳 隐蔽 干燥 不随遇而安
弯曲 门和平台 光滑 不辞劳苦
平整 简朴 卫生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仪、世界地图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直接板书课题,世界地图的发现(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同学
间相互解决,有的可以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4、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
产生的?有了 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学生充分读书后,同桌之间或小组内
相互交流。
5、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6、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把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行
交流。
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 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
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 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 漂移”
的意思;并联系上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
一块块陆 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 什么重要的证据,证
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教师小结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家庭听写六、七课。
2、预习《语文园地二》
板书设计
画海岸线----发现所有大陆都能吻合在一起----产生大陆漂移的假象
(消磨时光) (偶然发现) (大胆设想)
-----验证假象-----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 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 趣
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教学重、难点: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 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
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
印象最深、最 受感动的内容。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完成日积月累、我的发现
一、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⑴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⑵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⑴住宅住址隐蔽隐藏
⑵洞穴倾斜平坦宽敞
⑶均匀重叠空隙痕迹
⑷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二、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按顺序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释说话。
⑴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⑵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四、我的发现
⑴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⑵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⑶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思考交流。
⑷读“小林”“小东”的话。
五、成语故事
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胸
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⑴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⑵文中第二自然段几地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察”与其取得成绩
的必然联系。
4、说故事。
六、日积月累
1、是呀,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 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
唱。(在原有歌曲中选择合适的曲调)
2、读句正音。
3、仔细读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红似火, 满枝
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
长 期的观察)
2、 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作业设计:
抄写日积月累,并背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口语交际
1、我们的 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
的收获。看了这儿的三幅图画, 大家都会发觉“细心观察”的感觉真的不错。
2、独立看图,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最感兴趣的一 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还可告
诉同学你是怎样发现的?
3、再次观察其他的几幅图,也许还有奥妙没被发现呢。
4、全班交流评议,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的最清楚、最精彩,将获得“独
具慧眼”奖。
⑴可以讲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现。
⑵可以讲讲经过同桌提醒后,自己的第二次发现结果及心情。
⑶可以讲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图的争论过程。
⑷还可以讲讲第一次看图和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
5、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带给你什么呢?
6、评议“独具慧眼”奖的主人选。


拓展:这幅图构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也许会 得到丰收的喜悦。仔细看图,清楚的
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朋友。
作业:继续观察,为本单元的观察作文作准备。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习作指导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
课老师 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⑴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⑵有什么新的发现?
⑶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⑴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⑵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的注意什么呢?讨
论明确:
⑴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⑵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 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
意的日记,认真的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 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
意日记的格式。
⑶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5、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6、学生就某一片交流,共同评议。
2、 修改或批改,着重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作业:继续完成作文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作文讲评
1、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
⑴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⑵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⑶优秀习作的赏析。
2、根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
3、誊写习作。









第三单元计划
教学目标:
1.
2.
3.
4.
5.
了解童话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品味童话的语言,积累词句。
明白童话阐述的道理。
体会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的特点。
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感受童话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
并尝试写作。
教学重点:
1、了解童话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2、品味童话的语言,积累词句。
3、明白童话阐述的道理。
教学难点:
1、体会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的特点。
2、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感受童话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并
尝试写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措施: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与故事中 精神,学会一边阅读课文一边提出问题,
通过讨论解决难题,领悟道理。
课时安排:
《巨人的花园》2课时 《幸福是什么》2课时 《去年的树》2课时
《木偶的故事》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测验及评讲 3课时
9、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看童话吗?说说你所知道的童话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巨人的
花园》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讲解什么是童话。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出难以理解的生字新词。


2、学生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
3、学生读后讨论回答。
(二)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1、理解本课难懂得生字。
教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对生字的音、形、义进行了解。
2、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
洋溢:指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喧闹:指喧哗热闹的意思。
训斥:训诫、斥责、责骂。 叱责:用严厉的言语指出别人的错误和罪行。
(三)课堂练习。(投影出示)
1、看拼音写词语(略)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荒凉——( ) 欢快——( ) 训斥——(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冷酷——( ) 温暖——( ) 愉快——( )
三、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新知
(一)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1、在漂亮的花园里一年四季的景色是怎样的?孩子们在花园里是怎样玩耍的?用一个词
语来概括孩子 们的快乐。
2、巨人回来以后是怎样做的?发生了怎样的事?
3、一天,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以后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样做的?
4、小男孩是怎样做的?巨人的感受是什么?


5、巨人明白了什么?他又是怎样做的?
(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讨论。
(三)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四)教 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使学生明白快乐要和大家一起
分享的道理)
三、课外延伸
1、师再次讲解童话。
2、请同学讲童话故事。
四、作业设计
1、将今天学习的童话故事讲给家人和同学听。
2、预习《幸福是什么》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分享
冬-------------------------------春
孩子



10*幸福是什么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
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 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难点: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
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 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三、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三个牧童把一 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
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 ,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
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
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 :挖小水井)
四、分析课文的起因
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五、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七、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查字典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 br>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人们从你的劳 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下面我们继续学
习这篇课文。
二、探究新知:
(一)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板书)
(二)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
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 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
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
(三)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
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
(四)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自己思考;
2.小组讨论;
3.大家讨论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 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
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
(五)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六)总结深化
三、作业设计
预习《去年的树》
板书设计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 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
幸福是什么 勤恳工作,对人有用; 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
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



11、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时安排: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身子词,理解课文内容。
一、揭题引入: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学习新知
1、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
疑问多读几遍。
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
段。
3、深入阅读课文后讨论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鸟儿
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__________________,因 为它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课文情感:
(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
什么?
(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5、朗读指导: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
理由。
6、本课小结
三、作业设计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体会到 了什么?本节课我们
继续学习《去年的树》
二、学习新知
(一)故事介绍会。
1、活动开始
2、四人小组内自由介绍故事内容,相互评议。
3、请学生自愿向全班同学介绍故事内容,然后集体评议。
(二)完成课后练习
1、这篇童话很感人,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请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说外
后写一写。
三、课堂练习(投影出示)
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小练笔: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去年的树 答应别人的事要尽量完成
保护环境 爱护树木





12* 小木偶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拽、茸、副”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 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朗读当中体
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学习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
课前准备
1、按课文前“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
2、了解一点木偶的知识。
3、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道具。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播放《笑比哭好》的歌曲。
2、过渡:同学们,在《 笑比哭好》的音乐声中开始了我们今天的学习。今天我们就从“笑”
说起。你喜欢笑吗?
3、 教师小结:是啊!生活需要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
们增进友谊——笑多 重要呀!可是我们看完了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对笑有新的理解。
二、交流预习情况
1、朗读课文,读后互评:生字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2、交流:读了课文后,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小结:因为只拥有笑,小木偶受尽 了委屈,漂亮的背包被可恨的小红狐抢走了,熊警
察却不信;头疼得厉害,老婆婆却说是撒谎。哎!好可 怜的小木偶呀!同学们,你们想亲
身感受下小木偶的遭遇吗?老师有个主意,咱们分角色来演演这个有趣 的故事吧!
三、回顾方法,合作表演


1、大家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已经演过了好几篇童话了,积累了哪些好方法,交流一下。
2、在总结方法基础上,学生合作试演。
3、学生展示——观众评议、教师指导——学生再演——配乐、带上头饰表演。
4、同学们,在亲身经历小木偶的遭遇中,你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能告诉大家吗?
5、 齐读最后一句话:“笑是很重要、很美好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然后引导学生对 这句话的理解。
6、小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裒乐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这样 才
是完整的生活。
四、续编故事,拓展深化
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接着编下去。
1、自由准备。
2、学生续编故事。
单元回顾,总结升华
1、本单元的童话故事,到此已全部结束了,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2、总结;童话让我们插上 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话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自由翱翔,想我们
所想,思我们所思,憧憬美好的未来,思索 生活的真谛。希望小作家们也提起笔写下你
心中最美好童话故事。
作业:1、小练笔: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2、写生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
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
参 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激趣导入
1、讲故事《神笔马良》的片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些什么故事吗?
3、 是的,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
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 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感受他的美妙神
奇、绚丽多姿吧。
同学们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相互交流一下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二、学习新知
1、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
中漫步一般!你听——
1、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 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
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 ,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
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 彩新奇
的童话用驻人间。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 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
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2、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
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讨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班报)。
三、作业设计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办
童话墙报、读童话、 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
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
们的快乐吧!
二、学习新知
走进“大看台”
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 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
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 心动
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1、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 众品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
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 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
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2、二近大看台
a创设情景: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你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
位表演者。
b有感情的读自编故事。
c用情的讲童话故事。
d出色的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三、教师总结
四、作业设计
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编写童话。
一、开心点评
在现实的基础上 大胆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是写好童话的基础,细致描写人物的
动作,丰富的心理活动和优美的语言,使 童话更有情趣。
二、实践练习
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指导修改
1.
2.
3.
修改错别字,看句子是否通顺。
故事叙述是否清楚,要有开端,经过和结尾。
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否细致。
四、作业
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习作评讲
一、师生共同修改较差的习作
1.
2.
3.
出示较差习作。
讨论修改的地方和方法。
师生共同修改,交流修改后的作文。
二、欣赏优秀作文


1.
2.
讨论:这篇童话好在哪里?
结合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三、作业
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2、
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认识字。
学会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口语交际”“习作”要求学生先说出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然后把
它写出来,要能具体写 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
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要求学生先说出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然后把它写出 来,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良好品质。


要能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良好品质。
教学措施:
1、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 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体会文 章的表达形式。然后,让学生浏览本单元的四
篇课文和单元的积累运用,让学生从头脑中对本单元围绕单 元目标都设计了哪些内容,
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浏览课文 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
课时安排:
《白鹅》2课时 《白公鹅》1课时 《猫》2课时 《母鸡》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测验及评讲 3课时
13、白鹅
教学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
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
察的习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
的习惯。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 、


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语。
2、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老师从三方面引导与梳理:学习内容、 课文特点、
学习要求。)
二、揭题,引入本课。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学习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或同桌互教互查)
2、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 音。(如,8个认读的生字,课文中注音的其他词,
“待”等容易读错的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注意正音、读通读准)
4、指导写字。(引导观察、发现,自主识记字形,重点指导笔画多和字形复杂的
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1、口头填空:这是一只----------------- 的白鹅。(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
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侯„„)
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姿态:左顾右盼
叫声:引吭大叫
步态:从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 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
察的习惯。
2、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订正。
2、导入:你还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识“高傲”
1、出示两句话:
⑴鹅的叫声很高傲。
⑵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
写法。
3、小练笔(填空)
⑴厉声_______厉声_________________大叫厉声_______ _______大叫(从这五个
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⑵鹅的步调_______,____ ___的,颇像_______________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
到什么?)
(五)精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带这问题研读、交流。
如:⑴“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⑵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侯的?
⑶作者怎样仔细观察鹅的吃相?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⑷鹅的吃相表现出它的高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3、返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四)体会情感,朗读背诵
1、作者写鹅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2、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三、作业设计
1、抄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准备“园地四”的口语交际与习作。
板书设计

姿态: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
白鹅高傲 步调: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吃相:从容不迫、要人伺候



14*白公鹅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
和不同的地方 ?
2、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 同桌或4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教师重点强
调难记生字的音、形、义。
2、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
三、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1、 设计表格(或课件),引导对比阅读。
A、 先出示(投影出示)旧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
交流。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白 鹅





白 公 鹅





B、 从表中你发现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 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同 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
什么?(同: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 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
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 步
态。)
3、 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A、 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B、 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C、 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①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② 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四、巩固练习(略)


四、作业设计
1、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白公鹅
走路:慢条斯理
扇翅:水面泛起涟漪
海军上将的派头 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个性:强占地盘



15、猫
教学要求
1、认识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从而爱护小动物。
2、复习生字,理解本课生词,要求 掌握:古怪、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
变化多端、生气勃勃,会用任凭、生气勃勃造句。
3、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
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
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2、学习1、2 自然段。
一、导入新课
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
叙述:有一位很有名的作 家,他的名字叫老舍(板书),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
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课本上《猫》。
二、自学课文。
1、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记号,并提出来和同学共
同解决。
2、学习前五个生字。(音、形、意)
3、这篇课文中,写了哪些猫?(大猫和小猫),分段 就可以把前面写大猫的作为
一段,把后面写小猫的作为一段。小朋友再读一遍。划分段落。分好段想一想 :
课文第一段,主要写大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段,写小猫的什么特点?把能概
括它们这一特 点的句子划下来。
(第一段:猫的性格实在古怪。第二段:满月的小猫的可爱。)
三、讲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1、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是怎么想
的。
2、下面就写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听老师读课文。
3、范读第一段。
4、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叙述的内容里,我们看到
了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
1、猫在睡觉,猫很老实。(释:无忧无虑)
2、猫出去玩,猫很贪玩。
3、猫等老鼠,猫很尽职。(释:尽职)(突出:非┉┉不可┉┉)
4、点拨:猫又是老实,又是 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
的特点联起来的呢?你们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连 接的词语和句子。
(说老实吧,它的确┉┉;可是┉┉;说这贪玩吧,的确是呀┉┉
可是┉┉)
①说它老实吧
5、小结:说它老实,它是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是贪玩的,可是,


它又尽职的。所以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些就是猫
的古怪 的表现之一。
启发: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
么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作者爱
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 小孩似的,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作者爱猫
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6、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
7、继续读,猫又怎么古怪,这 一节中,你觉得哪几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节内
容的,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准备自己讲书。
(可划的词语: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一声不响。)
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
可亲。
(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
(3)写高兴,着重写了猫的不同叫声。
(4)猫并无高兴与不高兴之分,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猫
喜爱的感情。
8、感情朗读。
四、各自练习背诵一、二两节。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方法。
2、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一、复习引入
1、抽生书写生字。
2、抽生背诵课文。
二、学习新知


一、讲读课文。
第一段,第三节。
1.这一节进一步写出猫的古怪。你们能用一对反义词把这一节的内容概括一
下吗?(板书:怕、勇猛)
2.用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联接起来。既┉┉又┉┉虽┉┉但更多的是┉┉
3.现在我们来看整个的第一段,写猫的古怪,分了哪几层来写。
这些方面,课文中哪些写 得详细(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根
据学生回答在上面这些词上用彩色粉笔做上着重号。)
为什么作者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响、
胆小要详细呢? (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作者爱猫,就把猫的长处写得详细,二方
面事实上猫的优点是主要的,不然的话, 怎么会许多人家养猫,作者又怎么会爱
猫呢?)
4.指导:概括段意,这一段主要写的什 么?我们还可以用书上哪一句概括?
(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这一句写在这一段的第一句,这叫什么方法? 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
第二段
1.你们再看第二段的第一句,在全段中的地位怎样?(也是段首概括)。
课文上说满月的小猫更 可爱,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作者爱猫,更爱小猫。
现在你们从课文里找找,哪些词语本来是用在小朋友身 上,现在却用到小猫身上
去了。(好玩具;不哭、打秋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以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及
作用。)
2.小猫的可爱,你们感觉了吗?我请谁来讲,先照课文讲,然后补充自己所< br>观察的,说出小猫的天真可爱。
3.指名朗读。
二、练习背诵。
三、说话练习。
过去我们写动物,只懂写出动物的形状、生活习性,这篇课文却着重写出了猫 的
性格及作者对猫的爱。谁能选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出它的特点,表达出
你对它的感情 。
四、作业设计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预习(16*母鸡)
板书设计
老实又贪玩
贪玩却又尽职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高兴:温柔 不高兴:一声不吭 喜爱
勇敢又胆小
小猫:淘气,可爱

16*母 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体会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 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
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老舍先生的另外一
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
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
了变化,找一 找,读一读,品一品。
2、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
步学习赏析名篇 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六、作业设计
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没完没了乱叫
过去 不反抗公鸡 -------讨厌母鸡
下蛋时发狂地叫
挺身预备作战
现在 发现东西让儿女吃
教鸡雏啄食
夜间有动静,放声啼叫 ------喜欢母鸡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 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
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
学交流 ,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教学重点、难点: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 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
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3、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 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 者笔下,一只只小
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 趣吧!
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 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 分组交流
1 :分组: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 出示要求:(投影出示)
a) 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b) 表达真情实感;
c) 认真听,进行评议。


3 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汇报提示:
1、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
2、内容: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五、作业
喜欢同一种 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
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 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具体生动地写出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精彩回放
1、回忆自己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习作与评议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出示学生习作片断(或提供如下案例)。
2、我家的狗是看家的好手。要是熟人来了,它就高兴地迎接 。可要是陌生人,它可凶了,
使人不敢靠前。
3、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条理清楚,但不够具体。“高兴迎接„„可凶了”具体有哪些动作,应详写。最好
能举一个例于来表现 它“看家本领强”。)
4、四人小组内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5、每组推选一个优秀片断,交流赏析。
二、开心练笔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习作评讲


一、师生共同修改较差的一篇习作。
1、出示较差习作。
2、讨论修改的地方和方法。
3、师生共同修改,交流修改后的作文。
二、欣赏优秀作文
1、讨论:这篇习作好在哪里?
2、结合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三、作业
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1)自主发现;
(2)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二、日积月累
1 自读成语,要求读的正确。
2 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 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 游戏:成语接龙
5 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 九( )
一毛 对( )弹琴如( )得水 ( )死狐悲杯弓( )影( )毛蒜皮 ( )
立鸡群 指( )为马
为( )作伥 车水( )龙 万( )更新 门可罗( )
( ) ( )点水 顺手牵( ) 哀( )遍野 抱头( )窜
三、课外延伸


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四、作业设计
抄写日积月累,并背诵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2、
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认识生字。
学习本单元课文,通过对课文 内容的分析,逐步了解我国的一些世界遗产的有
关知识,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良好行为,激发 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体会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
4、
5、
“词语盘点”要求学生通过读、背、写等多种方法,积累丰富的词语。
以导游词的形式介绍我国的一处遗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启发学生抓住报道如何保护文物,增强保护文物,爱护文物的知识。
教学重点:
学习本单元课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逐步了解我国的一些世界遗产的有关知
识,培养学生爱护文物 、保护文物的良好行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体会
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以导游词的形式介绍我国的一处遗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启发学生抓住报道如何保护文物,增强保护文物,爱护文物的知识。

课时安排:


《长城》2课时 《颐和园》2课时 《秦兵马俑》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测验及评讲 3课时
17、长 城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识字新词,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 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
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4、熟读课文,背诵指定的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学习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
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智慧和力量。
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
和 爱国之情。(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
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


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板书:略]
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
3、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
4、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
六、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2、熟读课文,背诵指定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长城的?
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万里长城像( ),在崇山峻岭之间( ),她高大( ),在世界历史
上是一个( )。长城是由( )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 )和


( )。
2、给生字注音组词
3、抄写课后生词
4、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
城。
5、背诵课文的第一、而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 界上是罕见的。它
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
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
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 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
四、作业设计
进行家庭听写,预习《颐和园》。

板书设计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长城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18、 颐和园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 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
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 痕迹、堤岸、雕刻、隐隐约
约、玩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步学习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
1、颐和园在什么 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
(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 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字音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
句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 再看课文可
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自学。
3、师生交流。
4、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
三、学习词语
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哪儿吗?(颐和园)谁去过颐
和园,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又大又美)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
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
(板书:颐和园)
二、讲授新课
1.讲读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填空练
习)
“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 )。走完长廊,就到了( )。从万
寿山下来,就是( )。”
明确: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作者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 来到长廊,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
读课文,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
明确:又长又美
你从哪句话看出长廊的美,说一说?
3.小结:这一段描写了长廊的颜色、形状、画 、花、游人的心情等几方面的
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观,以及那些创造者的高超技艺。
4.指导朗读
(1)谁愿意带领大家去游览一下著名的长廊,通过你的朗读,让同学们体会
到长廊的美。
(2)教师评议,再指名朗读,找同学评议。
三、讲读第三段
1、作者走完长廊,又来到了哪里?


明确:万寿山
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请同学看图回答。
明确:佛香阁、排云殿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
(1)“耸立”指高高的直立,这个词说明了佛香阁巍峨雄伟。
(2)“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表现了佛香阁的建造气势恢弘。
(3)“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体现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
(4)“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 的宫殿”说明排云殿很多,“金碧辉煌”指宫殿
十分雄伟,像一朵朵金光闪闪的云排列在佛香阁下面。
2、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万寿山的这种美?
明确:第四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1)“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这句 话中可以看出万寿山很高,站在
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这里的“大半景色”指的是山前的景色,因 为作者
的观察点是在佛香阁前面,所以后山的景色看不到。
(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 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从这句话可
以看出很高,从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屋顶 和红红的宫墙。
(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也体了万< br>寿山的高大,向前望,美丽宽阔的昆明湖变成了一面镜子,一块碧玉。
(4)“游船画舫在 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由于山高离得很远,
所以看不到看不到静静的湖面上浅浅的波纹 。
(5)“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这一句更加说明了万寿山的高,站在半山能望见城里的景物。
3、指导朗读
(1)教师评议,找学生练习读。
(2)齐读第三段,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小结:这一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
万寿山雄伟壮 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
四、自学第四段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说一说昆明湖有什么特点?
1、同学自由讨论。
2、指名发言,检查自学情况,其他组的同学补充发言。
3、每组选出代表读课文,比一比,那一组读得好。
4、教师小结:这一段写了昆明湖的静和绿,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的风景画。
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 美景呢?
5、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以万寿山为中心,描写了长廊 、佛香阁、排云殿、昆明
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几外景物的特点。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
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处景点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18 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 万寿山下 万寿山上 昆明湖
19*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
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
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教具准备:投影仪、兵马俑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
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词语意思:
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 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
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
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 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
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 兵马
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 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
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 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
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书写字
六、作业设计
抄写词语 感情朗读课文。
第 二课 时
课时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激发民族自豪感。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 马不仅俑规模


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10节引读
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 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
是绝无仅有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
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 )的特点,反映
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9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词语盘点”、“日积月累”“我的发现”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五,板书课题
二、学习“词语盘点”
1、完成读读写写。
(1)学生听写词语。
(2)同桌检查。
2、完成读读记记
学生读后写一写。
三、完成“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
2、教师对对联做简单介绍。
3、学生试着背诵。
四、完成“我的发现”
三、作业设计
抄写并背诵日积月累,准备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 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 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四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人人发言,充分讨论。
教师巡回倾听,引导 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
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
怎样加以保护。
三、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五、作业设计
上网搜集有关“世界遗产”的资料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习作:介绍一处“世界遗产”
一、 习作构思
1、
2、
3、
确定自己要介绍的一处世界遗产。
抓住最能说明这处“世界遗产”特点的部分进行介绍。
介绍时,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
二、 习作方法
1、
2、
3、
4、
把自己口头介绍的景点用文字表达出来。
还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
要注意提醒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表达要口语化,不能象是在背书。
三、 佳作欣赏
四、 开心练笔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作文评讲
一、师谈此次作文的大体情况。
二、投影佳作,共同欣赏
1、 语言精练、优美。
2、 介绍清楚了景点特点。


3、 中心突出。
三、投影病文,共同修改。
1、 自由读。
2、 指出毛病所在,并谈谈如何修改。
3、 指导读修改后的习作,进行比较,促进提高。
四、课时作业:写一篇导游词。
掌握不好的知识:
1、
2、
3、
4、
5、
看拼音写汉字题目中,“仗”写成“杖”,“旋”与“族”“旅”两个字有所混淆。
填成语:主要是“煌”和“魄”写成错别字。
课内阅读主要问题是对课文内容不熟悉,因此没能正确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课外阅读:基本上能画出相关的句子,可仍有些同学所画的句子不完整。
作文:部分同学把导 游词写成游记,没有认真审题;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过度不自
然,没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改进措施:
1、
2、
3、
4、
教学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老师怕改作文,改作
文犹如“移山” ,费时费力,效果却并不明显的现象,所以作文教学中写作文花费时间
多,写作次数少和质量不高这些问 题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是老师在训练时从文体、立 意、谋篇到谴
词造句面面俱到,且字数一般不得少于400字。大多数学生完成这样一篇作文要花费不< br>少的时间。其次,由于一次作文花费的时间多,而语文又不能仅上写作课,写作的次数
很有限,每 学期仅六至八次作文,训练重点又不突出,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还有,每次作文要求面面俱到 ,学生很难取得成功,受到老师的表扬。长此以往,在多
次失败的打击下,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厌倦、害 怕甚至对抗的心理。在这种消极情绪的
支配下,又怎能写出好作文呢?
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就必须重新认识“作文”这一概念。作文能力是由语言表
继续重视识字积累。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立足于课内,延伸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


达能力、 想像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
夕之事,必须经过长期实践 、反复练习。所以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大可不必要求面面俱
到,具体说作文不必强调文体,也不一定强调 成篇。作文,作为学校语文课的一种训练,
他与数、理、化的作业一样,只是一种练习。对于学生的作文 ,我们不宜用文学批评的
“标准”去硬套,也不必去用文章应有的格局去衡量。作文,相当于音乐课的视 唱练习,
相当于美术课的速写、素描,你能说视唱练习等有什么完整的格局、有一定的套式吗?
但是,通过这些练习,将来,学生就自会唱歌,自会画画。作为练习的作文,同样如此。
作文不强 调成篇,从内容上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思想上的片刻闪光,都可以形
成文字;对于某一现象、某一事 件的看法,也可以通过三言两语做个记录。而一强调“成
篇”,就会过多地去考虑结构问题,考虑如何开 头如何结尾等等,这不但需要有足够的
时间,而且在表达上,往往会限制了畅所欲言,而更多地留下的是 “作”的痕迹。
作文不强调成篇,从形式上说,多做一些分解的训练,有利于基本功的扎实加强,
这好比一名跳高运动员,为了跳得高一些,能老在横杆面前跳吗?总要在身体的耐久力、
柔韧性 、速度、灵敏性等各个方面有计划地去训练。作文,同样有许多“要素”。如何
观察,如何积累,如何进 行联想、想像,如何进行分析、综合,如何选材、组材,如何
使用语言等等,也是要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才 可能落实。如果老是要求成篇,那就等于要
求跳高运动员老是去跳一样,成绩恐怕难以提高。
小型的、分解的训练,比如,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训练,学
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每 次突出一个重点,进行一些训练、循序渐进、盘旋上升,学生的
作文水平才有可能像数理化通过练习作业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像音乐、美术课通过练唱、
素描等掌握唱歌、绘画的技能技巧,获得扎实的提高。
采取化整为零的训练方法,通常以片段的形式出现,且不必拘泥于字数的多少,学
生往往乐 意接受,而且花费时间不多,容易坚持。经过反复练习,学生的说话能力、想
像能力、思维能力都会逐渐 提高。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
2、
3、
4、
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学习本组课文,要求学生围绕“情”来领会课文内容,感受中心思想。
能结合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通过理解词语增强对课文的了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古诗。


5、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能力,能看图展开联想写一件事或记叙自己亲
身经历 或看到、听到的事,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6、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懂得珍惜朋友、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等美好的品德。
教学重点:
1、 学习本组课文,要求学生围绕“情”来领会课文内容,感受中心思想。
2、能结合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通过理解词语增强对课文的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语交 际的实践能力,能看图展开联想写一件事或记叙自己亲身
经历或看到、听到的事,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2、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懂得珍惜朋友、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等美好的品德。
课时安排:
《古诗两首》 2课时 《搭石》2课时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课时
《卡罗纳》1课时 《给予是快乐的》2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测验及评讲3课时
共16课时
20、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凌》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3、了解预习情况,指读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送)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
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板画帮助理解。)
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板书:名楼送
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
板书:盛景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理解第三、四句诗。
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2、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
(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
板书:目光送
(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3)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
内涵。)
板书:心随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自由赏读。
(尊重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
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略欣赏李白的《赠孟浩然》。
(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
五、阶段总结,布置作业。
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做总结。
2、谈话激发学下一首诗和继续搜集这一类诗的兴趣。
3、布置作业。(熟读古诗并背诵)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一、回顾第一首诗,导入第二首诗。
1、回顾第一首诗内容,并背诵。
2、导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二、运用学法,自学悟诗。
1、自由组合,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愿意绘画的组一个组,愿意表演的组一个组,愿意编成故事的组一个组,
愿意理 解诵读的组一个组„„合作学习第二首诗。)
2、各组汇报交流。
3、指导朗读全诗,并熟读成诵。
三、迁移学法,拓展思维。
1、交流课下收集到的送别诗。
2、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异同,着重让学生领悟这些诗中丰富的 情感内涵,
品味“人间最美是真情”这一真谛。
3、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
(如:思乡诗,边塞诗,咏春诗等等,引导学生课外读 诗时留意诗歌间的内


在联系,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布置自选作业。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维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
2、让学生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实景)黄鹤楼 烟花三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凌
(抒情)孤帆 碧空尽 长江天际流
(实景)朝雨 客舍(青青) 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抒情)更尽 一杯酒 无故人
21、搭 石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
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 然、联结”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 中受到感染、熏陶。3、学习作者仔
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理清课文段落。
2、学习课文的生字。
一、激趣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2)组内互相检查,字字落实。
3.重点指导。
“涨”和“间”是多音字。
4.要求写的字,学生先自己字形,然后临写,比较。纠正。
5.教师根据学生写字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觉得哪些词写出了老人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无论怎样”“只要”“一定”“ 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行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 的优秀品质。
3.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1)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么样?
(2)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
(3)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4.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
5.指导感情朗读。
四、小结。
五、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2)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的?
“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3)引导体会“构成了家乡的地道风景”。
2、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作者写了哪两个事例?
(3)指导回答。
(4)交流:从“如果有两 个人面对面同时直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
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看到一幅幅 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
到画面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3、学习第5自然段。
让学生结合前文畅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赞扬的无
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个 性美。
三、指导朗读全文。
四、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
五、小组交流。
六、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
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七、作业设计
家庭听写,预习《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之桥》
板书设计 勤劳: 早早、谴责
善良: 无论、又要、一定、直到
心灵美:协调有序、理所当然
亲密:同时、总会、让、才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 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
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 、空旷、暂停、
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 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
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 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
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 。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
2、
初读课文,学习一、二自然段。
学习生字词。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搭石》的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了人 间的真情。今天要学习的却是从挽
救生命的大事中去赞美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2、揭题。出 示地图(或课件),引导学生理解“台湾海峡”,适当讲解一些两岸现状,突
出两岸同胞的亲情。指导写 “湾、峡”。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时、地、人、事这四要素)
2、从地图上找出“杭州市”和“台湾花莲”,理解“跨越”。
3、思考:“生命桥”在课文中指什么?
三、自学生字词
1、自学,互教互帮,借助拼音读准确。
2、分类检查读音:a,8个生字词;L其他注音的 字词。注意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如:
暂(zan)、髓(sui)、绽(zhan)、辗(zhan );U的拼读:躯(qu)、腥lv);多音字读法:间
(jian、jian)。
3、写字 指导。9个左右结构的字归一类,以“峡、湾、脉”为重点;2个上下结构的字,
以“暂”
为重点;另一个为一类。
4、指名分段试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
四、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出示重点句,与课文原句对比阅读: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如果不尽快移植骨髓,将面临死亡。


3 、讨论:你觉得哪句写得更好?为什么?(师引导从“含苞的花朵„“凋零”“惟有„„才
能”等词句理 解小钱病情严重,急需救助,体会生命的宝贵。)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原句。
作业
1、抄写生字。2、收集两岸同胞骨肉亲情的故事。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 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 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
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谈话:两岸同胞怎样全力抢救小钱的?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2、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
@3、
4、教师的引导策略:
可以从正面引导,如:
a.面对地震,这位青年躺在病床上,想到的是什么?
b.面对余震 ,李博士和这位青年是怎么做的?(仍沉着地站、仍静静地躺)他们为什么能
这样做?
c、李博士怎样将骨髓带到杭州?
也可以从侧面引导,如:
a、这位青年难道不想念家人是否平安?
b.李博士和青年难道不怕余震吗?
c、李博士是怎样“奔波”的?(想象“奔波”的情景)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升华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2、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a、小练笔(或口头填空):联系课文内容,用“终于”写(说)一句话。
小钱几经辗转,终于 。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 。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终于。
经过两岸同胞的全力救助,小钱终于。
,终于 ·
b.完成练笔(或填空)之后,说说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3、理解结句的含义。(“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a.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b.4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再向班上汇报,畅谈两岸的血脉亲情。
4、朗读背诵全段。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作文:以小钱 的名义,给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李博士写一封感谢信,表达你对李博士
和那位青年的感激之情,表达两岸骨 肉的血脉亲情。
跨越海峡的生命线
板书设计 等待骨髓 捐骨髓
大陆 小钱 台湾青年
23*卡罗纳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本文 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
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2、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感。
1、师:一个只读小学3年级的孩子,在他母亲生日那天,献给了母亲一封 长达八


页纸的信,来深深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边。可是< br>半年后,无限疼爱的母亲竟然生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
眼睛哭红了,连两 腿也站不稳,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他万分伤心。
2、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3、这个可怜的孩子叫卡罗纳,出示课题:卡罗纳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
2、学习生字新词。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
1、可怜的卡罗纳就要来学校上学了,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 ,老师就对大家
说:“„„„„„.”引读第一自然段老师的话。
2、自己再读老师的这段话 ,读着读着,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画上一些记号。
板书:庄重严肃热情
3、老师怀着对卡罗纳的无限同情与热爱,怀着对我们的热切希望说:“生齐读老
师的话„”
四、围绕第一自然段研读课文
1、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失去母亲的同学
卡罗纳的?
你是 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细细地读课文,用心灵去感受,划出这些句子,圈
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人小组 里交流讨论。
生讨论,师巡视,点拨引导。
2、刚才大家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 ,可见大家是多么具有钻研精神。接下
去我们来汇报。
A、(1)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没有说话,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罗纳?
(2)朗读体会。
B、哪几个动作最能反映我对卡罗纳的同情与关心?
C、朗读体会。
D 、(1)为什么卡罗纳的目光中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为什么卡罗纳的神情仿佛
在说:“你可以拥抱妈 妈,我却再也不能了。”他此时想起了什么?
(2)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
A、请您给卡罗纳写一封信,给他以春天般的温暖,让他心头的悲伤早日消退。
B、请您代表卡罗纳,向关爱他的人(选取其中的一个)写一封信,感谢他对卡罗纳
的无限关爱 和帮助。
板书设计:
庄重
严肃 爱!
热情
24、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
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
无私奉献的思 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一心助人,还带动别人认识
到助人为乐的道 理。你们一定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24 给予是快乐的
2、解释题意:“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 ,作出奉献。“给
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注音,读准生字的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不懂词语的意思。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再读课文
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看车时、坐车
出去时。)
在这两次对话过程中保罗和小男孩想得一样吗?保罗错在哪里。
在整个事情中,保罗懂得了什么?
根据以上提示,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四、学生练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3、 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
句子的含义。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
无私奉献的思 想情操。
一、齐读课题。
出示:课文中讲了谁给予
请大家再读课文,看谁找到的答案多?
二、交流、讨论以上问题


1、保罗的哥哥把新轿车给予保罗
2、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弟弟
3、保罗把自己的欢乐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三、再读课文。课文中重点讲了哪些内容呢?
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在乘车出去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从小男孩的哪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想把欢乐给予他的小弟弟。
“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 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
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 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
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的意思。
(1)小男孩在说这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
(2)保罗在没听到这句话时,是怎样想的?
(3)听了这句话后保罗知道了什么?
(4)保罗知道了这个小男孩的想法,现在会怎么做呢?
读课文第12节,用笔圈出写保罗动作的词。
(5)“接下去他们去了哪?”请大家发挥想象。
四、学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谁的话让你感动了。(小男孩)
那么你现在有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呢?请大家准备一下,把你最想对小男孩说的
话写下来。
五、交流。
六、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预习语文园地。
板书设计
24、给予是快乐的
(索取) (给予)
保罗 小男孩 小弟弟
希望有一个送给 希望成为一个


他汽车哥哥 这样的哥哥
渡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以人间自有真爱在为题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学习“日积月累”,教育学生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3、通过对“成语故事”的学习,教育学生要大量的读书。
4、进行习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
1、以人间自有真爱在为题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进行习作练习。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再现课文情境,模拟对话
1、假如有一天,小钱跟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他们会说什么呢?
a、分角色模拟对话。
b.指名上台对话,引导评议。
2、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想怎么安慰他?(方法同上)
3、师小结:生活不可能总是那 么一帆刚匝的,难免会碰到困难、烦恼的事,我们希望得
到别人的帮助与安慰;别人碰到了困难,送去一 句安慰的话,伸出援助之手,是多么温
暖人心呀!
二、模拟生活情境,引导交际
1、课前收集或拍摄学生有关的生活情境,如:
(情景1):下午放学回家,我发现钥匙忘记 带出来,只好坐在家门口等,可爸爸、妈妈
今天偏偏迟迟不回家。这时,邻居的阿姨回来„„
(情景2):放学了,天气突变,狂风骤雨,我站在校门内的大厅里,冷得瑟瑟发抖,焦
急地望着天。这 时,爸爸顶着风,冒着雨为我送来了雨伞和外套„„
(情景3):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出去玩,只有莉 莉坐在位子上,趴在书桌上,闷闷不乐。


原来这次语文单元测试,她考得极不理想,正难 过呢!
(情景4):我和同学约好一起去踢足球,兴高采烈走在路上,住同一条街的张婆婆双手
提着菜呀、肉、鱼,远远走来,走一步,歇一步,十分艰难„„
2、四人小组合作:两个同学配合选 择其中一个情境进行口语交际,另外两个认真听,听
后进行评议。
3、派代表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当好评委。
4、小结:平时我们肯定碰到过 不少类似的事情,现在我们进入“心灵沟通室”,也来讲
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三、心灵沟通,感受真情
1、四人小组介绍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
2、分角色模拟对话,其他两个当听众进行评议。
3、在同学老师中自由选择交谈对象,向他(她)表示感谢或安慰,倾诉情感。
4、指名表演对话情景。
小结: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让我们学会感谢,感谢我 们的亲人,感谢关
心、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学会关心,多一些安慰和奉献。
作业:
将对话内容写下来。
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讲评
一、指导看图写文
(一)观察画面,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图上画着谁和谁?她们在干什么?她们也许是什么关系?
2、读提示,理解题目的含义。
“胜”是什么意思?
“胜似亲人”说明了什么?
(二)合理想象,丰富画面
1、想象老奶奶与小姑娘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2、引导根据周围的景物进行推想。(木盆子、脸盆、衣服、被单)
3、引导进一步思考:她为什么要为老奶奶洗衣物?
4、老奶奶的亲人呢?小姑娘平时是怎么做的?


5、想象画面上的人物会讲些什么,想些什么,让画面上的人物活
(三)仔细观察,捕捉细节
1、引导观察她们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苗汉亲如一家)
2、引导仔细观察图上老奶奶、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她们的内心活动。
3、指导写细节抒真情:把老奶奶的表现,小姑娘的表现用一段话表达出来,体现“亲”
字。
(四)试写片段,评议修改
1、学生动笔写片段,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2、现场点 评该片段:可选择学生写的几个片段进行点评,也可用老师写的“下水文”进
行点评。
(片段 1)小姑娘晾好衣服了,老奶奶走过来,一把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感激地说:“孩
子,谢谢你,谢谢你 !”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片段2):小姑娘晾好衣服了,湿漉漉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这时 ,老奶奶扶着墙壁
颤巍巍地从里屋走了出来,望着架子上的衣服,眼角有些湿润了。她抬起手,用袖口擦
了擦眼角,一把将小姑娘搂在怀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她枯瘦
的手轻轻 地抚摸着姑娘油亮的秀发,又爱抚地拍拍,满是皱纹的脸紧紧地贴着姑娘白嫩、
红润的脸蛋。小姑娘不好 意思地低下头,嘴巴抿着,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老奶奶一
个劲地说:“孩子,总是让你忙着,奶奶真 过意不去!谢谢你,谢谢你!”小姑娘的两颊飞
起了红云,洋溢着快乐的笑意。
(这两段话的赏评重在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
指导写自己身边的事
(五)明确要求,口头交流
1、读作文提示,明确要求。
2、四人小组交流藏在心中的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组振代表发言,组织评议。
评议要点:a.是否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b.是否把重点部分说具体。
c.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对这件事的看法。
(六)范文引路,学习表达
1、提供片段供学生赏评,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如:


(片段):我望着阿姨,明亮的眼睛,白皙的面庞,这是一张善良的面孔。我又一次望了
望窗外,白皑皑的雪仍铺天盖地地下着,凛冽的西北风仍呼呼地刮着,而我却一点也不
感到冷。我想,这 苹果可能是阿姨给自己的孩子买的。我感到这苹果虽很常见,这时却
凝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冬天是寒冷的,而我却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2、引导学生赏析,初步理解表达感受的多种手法:直接抒发,借景色描写抒发,对比衬
托„„
(七)、习作与修改
1、学生起草初稿,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把习作读给同学或家长听,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
二、习作讲评
我是小小鉴赏家
教师推荐几个写得较精彩的片段供学生欣赏。
我是啄木鸟医生
1、出示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病例。
2、引导诊断“病因”,并进行修改。
a.图意是否抓得准;
b.语言是否符合人物身份;
c、小女孩Jb理活动与她的所作所为是否相吻合;
d.在语文文字的表述上是否恰当。
3、个人自诊或互诊:学生自己评析、修改自己的作文,或找要好的同学交换互评、互改。
(也可提供表格引导评改)
妙语连珠
最满意的片段
(最妙的细节描
写)
(最羌的情感抒
发)
自我欣赏
妙手回春
最不满意的句段
(最不具体的描
写)
(不通顺的句子)
(最平淡的情感表
达)
作业:
修 改 后 理 由


修改誊写
将修改誊写后的习作张贴在班级的习作园地中。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发现。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a、学生读对话,谈谈“小林”和“小东”的发现。
b.他们的读书方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善于使用工具书;懂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谈体会。
a、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你也可能有过类似的体会或经验,或还有其他理解词语的方法,
请你 回忆一下,举个例子与同学交流交流。
b.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
c、班级交流。
3、小结: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借助同学们的 经验,如: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情景等方法,只要我们肯动脑,善于总结,
就能自己排除“词语”障碍的。
日积月累
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 族是礼仪之邦,向来以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
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劝勉 世人做个善良的有道德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练读名言。
a.学生练读,及时正音。
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c、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3、背诵名言。
4、励学导行。
a.尝试运用:老师描述情景,让学生选用这些名言加以运用。
b.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 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毛笔或钢笔写下来,或制作一
张贺卡,送给朋友共勉。
5、扩充积累。


摘抄、背诵颂扬高尚情操的其他名言。
成语故事(杏林春满)
1、了解内容,明白含义
a、学生自由读“杏林春满”,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b.交流阅读收获:“杏林春满”这个成语是怎样来的?
c、“杏林春满”用来说明什么?
2、联系生活,畅谈启发。
a、从这个故事,你体会到什么?
b.你知道哪些医生 称得上“杏林春满”?能说说他们的事迹吗?(如:李时珍、林巧稚、
抗击“非典”的医生„„)
3、激发动机,练讲故事。
这样有意义的故事,好多比你们小的同学还没听过,说不定, 你们的爸爸、妈妈也还
没听过,请你们回去讲给他们听听并告诉他们这个成语的含义。
4、作业
读更多的成语故事,并把读过的成语摘抄下来。
背诵日积月累
掌握不好的知识:
一、积累运用
读拼音写汉字当中,“幸运”写成“辛运”“俗语”写成“属于”“植”字少了一横。
基本能正确地默写古诗及补充四字词,但仍有错别字出现。如“突”“啕”“影”。
对修改病句这种题目的做法比较陌生,能找出病因,但修改错误。
二、阅读感悟
在仿写句子方面,部分同学语句不通顺,也有病句出现。
审题不够认真,阅读欠缺细心,未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及词语。
大部分学生在排列句子顺序时出错,不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
三、习作
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语言比较生硬,用词欠准确生动。
1、 看图作文时,对图中的内容观察不够细心,未能理解图意,事情的经过想象
不够合理。
改进措施:


1、
2、
3、
4、
5、
教学反思
重视写字教学,提高书写质量。
多做听写、默写练习,以减少错别字的出现。
增加修改病句的练习,让学生熟悉改病句的方法。
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爱。课后 静心反思,感触颇多。现将本单元教
学反思如下:
首先,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
堂中,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 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通过自由
的朗读,思考、勾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 章的思想感情。
加强说、写的训练,设计了通过老师的朗读,你想到了那些动人的情景,谁能说一说,< br>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美?你又做了哪些事,让别人感受到了美?把
你感受到的 美写下来。进行说写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语言训练与表达。通过朗读—
—评价,描述画面——评价,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品质。
其次,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提示学习规律。教是为了不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让学生了解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是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必要前提。在词句 教学时,
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还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
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总结全文,提示写法时,揭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
发现美的眼睛。” 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蕴涵美,生活处处是文章。
再次,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追求 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功综合训 练的同时,我注重对
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在朗读中潜移 默
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渗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勤劳是美、助人是美、谦
让是美 、和谐是美、美就在我们的心里,只要我们奉献了爱,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美。
第七单元教学目标:
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
能用上单元学习的“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词,逐步形成 自我阅读课文、
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自我阅读能力。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全文。

愚人节怎么整人-天津会计


梅花作文-留学加拿大条件


英语个性签名-我爱老师


报志愿网站-开学的打算


银行招聘自荐信-李娜法网夺冠


莫言名言-冬天的句子


我的中国梦作文开头-英文个人简历


圣诞英语手抄报-领导人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