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温庭筠梦江南-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
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
观。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第 1 页 共 1 页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
书示范。
2.学生练习
,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
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鉴赏
。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第 1 页 共 1 页
3.导入3.4自然段。
二、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
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
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
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
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三、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
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
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
写
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
者是用哪
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
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第 1 页 共 1 页
午后一点左右,从
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
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
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
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
荡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
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
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
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四、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积累词汇
今天,
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
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
应快,老师
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
五、全课小结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11课《观潮》,这
是一篇绘景文,作者以事物原本的发展变化
作为观察顺序,用人
潮相对,动静对比的方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
第 1 页
共 1 页
奇观”,从而激发同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本课要两课时
完成,依照大纲要求,第一课时,在指导同学朗读课文,了解大
意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利用工具
书,解决生字、新词,同时依据
小标题给课文分段。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逐渐”、“恢
复”造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br>2.技能目标: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同
学从中学习怎样积累资料;通过语感
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3.情感目标:让同学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
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
br>因为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注意积累资料”,所以
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注意积累资料
”,即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过程中,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周围事物和积累资料的。“潮来之
时”是
文章的重点局部,所以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
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本课是第三单
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而讲读课文在语文基本
功训练和重点读写项目的训练方面负担着最主要的训练任务
,因
此,编者将这课布置在这里,是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以
它为例,让同学学习作者是
怎样留心周围事物的,在知识体系
上,它与上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街接紧
凑。同时也为下单元“内容中体会思想”奠定了基础。
第 1 页 共 1 页
二、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因为本课是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
篇幅
不长,但“天下奇观”的景象极为少见,因此,我将借助电教手
段(录相、录像等)采用“
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即让同学入
境界,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来体会潮来时宏伟的气势,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三、说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同学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
引导同学
“边听边看,边读边思”的方法来学习,即引导同学在观看录像
时要用心看,仔细听,
在阅读文章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并能做
到联系上下文,读后想前,边读边想。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
br>“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只有学会怎样读书,才干将一本
死的教材读活,“自能读书”是语
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对
同学进行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四、课堂教学程序布置
(一)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会文——入境——动心—
—吐情”即通过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再通过电教手段的
辅助作用和对课文言语的细读入境界,进角色,通过边看边想,
动之以情,最
后又能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对“天下奇观”的赞叹
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通过以上四步的教学,要让同学
逐渐达到
培养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的目的。我的教学思路的依据是:
1.符合儿童由感性到
理性的认识事物规律;2.符合本课的教材
第 1 页 共 1 页
特点;3.符合作者的思路。叶老常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
真”。
(二)课前
准备:投影仪、胶片、放相机、电视机、录音
机。目的是要用电化教学手段,协助同学入情入境,理解课
文内
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缩短教学时间。
(三)教学过程
1.导课
首先用解题切入的方法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1
课,课题是什么?板题(11、观潮)“
观”是什么意思?“观
潮”是干什么?回忆2节学习内容,本课是写作者在哪儿观什么
潮?钱塘
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样的一种景观?(依据同学的回
答板书:天下奇观)“天下奇观”四个字说明了什
么?这个称号
何时有的?从哪里知道?(理解“自古以来”一词)作者是按怎
样的顺序向我们介
绍这天下奇观的?(结合同学的`回答板书,潮
来之前,潮来之时,潮过之后)
我这样导课的
依据是大纲对四年级阅读能力要求的第一条、
即培养同学理解题目的能力,懂得题和文的关系,养成读文
先读
题的习惯,学会以题目为线索去阅读文章,并能找出表达中心的
词语和句子。同时遵循整体
——局部——整体的教学原则,让同
学阅读课文,回顾写作顺序,完成教学思路中的“会文”。接下来由整体插入局部逐段分析。
2.逐段分析课文
第 1 页 共 1 页
(1)过渡学习第二段
过渡语: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
下奇观”,那一
定壮丽、雄奇、令人神往,遗憾的是这么壮观的景象,老师却没
有见过,你们见
过吗?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们就做好准备?
(带什么去?)老师建议大家带好两样东西:“眼睛”和
“耳
朵”。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引导同学明白,要用心听、
仔细看),现在做好准备了
吗?好,我们现在马上动身,以世界
上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
设计这样的过渡语是为了下一
步能带同学入境界奠定基础,
其次以幽默的语言,告诉大家要用心听、仔细看,学习作者有顺
序
、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接着教师利用文中的语言继续渲染气氛:农历八月十八是一
年一度的观
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
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
上了海塘大
堤。这时浪潮来了没有?关于潮来之前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书上
哪儿告诉我们? <
br>引导学习第二段,自由朗读第2小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江面平静,人山人海、古塔、中山亭
、观潮台、……)依照同
学的回答教师板书,江面很平静。
这一局部是文章的非重点地方,且
语言通俗易懂,教师略讲
主要是让同学通过读之后,谈谈“潮来之前”的景观特点,使同
第 1
页 共 1 页
学理解这些特点反衬了“潮来时”天下奇观的“奇”,接着引入
下段的学习。
(2)过渡学习第三段
教师过渡: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
着、
盼着,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
来——(放江潮来时的录音)请大家发挥耳朵
的作用,用心听,
一会儿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在文章哪
儿详细告诉了
我们?引导学习第三段(3、4小节),完成教学思
路中的“入境”。
a.抽 2名同学来朗
读3、4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思,作
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点描写的?(板书、声音、形状)潮来时
是先听到的?还是先看到的?为什么?声音是怎样变化的?自由
朗读,用“____”划出有关
词句。
检查学习情况,相机板书,“闷雷滚动——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理解“闷雷滚
动、山崩地裂”。投影句子:“哪声
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齐读“哪声
音”指什么?“山崩地裂”还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震耳欲聋、
地动山摇、山呼海啸……)?相比之下
哪个词更能给人以惊心动
魄的感觉?“颤抖”可否换成“抖动”、“震动”?(不行,颤
抖是指
短促而频繁的振动,幅度最小,用于此处较恰当),引导
读这句,要读出排山倒海之势。请同学们依照由
远到近的顺序把
描写江潮声音的句子朗读一下(自由读、分组读)。
第 1 页 共 1 页
b.江潮由远和近滚滚而来,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大家
想不想
亲眼看看?好,不过老师呢要提两点要求,第一要用心
听,仔细看;第二把你看后的体会告诉大家(师放
录象)。
听录音、看录像、说感受,可以让同学对“潮来时”先有感
性认识,随后再学习文章
,易使同学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
魅力。
这种惊心动魄的局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是怎样描
写的?轻声朗读文,用“……”划出有关词句。
检查学习情况,相机板书:一条白
线——白色城墙———白
色战马,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什么?从远处看怎样?抽读相关的这
句话: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理解“这
条白线”是什么。为什么是“一条白线”呢?“
逐渐”是什么意
思?能否用它练习说句话?再近些呢?抽读“只见白浪翻滚,形
成一道两丈多高
的白色城墙”这句联系实际(如教室的高度等)
理解“两丈多高”有多高,它怎么会是“白色城墙”?这
与“线
状”相比方何?再近些呢?抽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
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
荡地飞奔而来”。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