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华南师范研究生院-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
理念,并从这个基
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
的依据。课程标准中提出
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
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
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
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
br>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六年级下
册教材,既注意落实
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
兼美、富
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
操,在情
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中的一些优秀篇目,
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
《为人民服务》《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
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本册教材的
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
br>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
的读写方法,大致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
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当然,作为小
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
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
用。
(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1
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
有发展变化,以期向
初中教材平稳过渡,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
材,缩短升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期。
(三)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
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
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
br>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臵,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
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
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
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
面、准确的落实。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
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
经过小学阶段最
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二)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中要求学会10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
。教
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
字时间,指导
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
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
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
抄写,及
时检测。对于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
勤查字词
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和理解词
2
语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识字量和阅读量的不
断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不
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
注意在
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
合运用已有
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
(四)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
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
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注意拓宽话题范围
。教师要
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
的交际能
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
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
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交
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
的交际目标也
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
的方
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
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
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
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
作指导、讲评的关
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
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习作教学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
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
前面说过,本册教材每一组习作,都根据习作内容
,相应地提出了要求。教师
3
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
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
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如,
第四组,口语交
际和习作合在了一起,教材提供了两个角度,可以先写后说,也可以先说后写。
对此,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
际和习作;一种是自由组合
,分别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
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
教材没有在每一组中对习作修改给予提示,并不
意味着某次习作可以忽视修改。
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学生习作时无话
可说,
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
察生活、积
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
(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把握阅读材料
的学习要求。阅读材料后都有提示语,提示阅读要求、方法
或提供相关信息。如“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特
点,我要把他们写下来”,引导学
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在写人的时候要突出人物的特点;“让我们也
试着用演
讲的方式,和母校告别吧”,提示学生注意写演讲稿的方式,并试着作一次演讲。
教学
中要落实要求,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用各种语文形式来回忆小学生活,与
母校告别。两个部分的阅读材料
只是给学生一些例子,从活动的角度方面给学
生一些引导,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