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奥数数学公式集汇总

温柔似野鬼°
710次浏览
2020年11月15日 19: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淮阴师院-北岳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11月15日发(作者:强之麟)


小学奥数知识总结手册
和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
公式适用范围
和倍问题 差倍问题
几个数的和与倍数 几个数的差与倍数
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①(和-差)÷2=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
和÷(倍数+1)=小数 差÷(倍数-1)=小数
和-较小数=较大数
小数×倍数=大数 小数×倍数=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
和-小数=大数 小数+差=大数
较大数-差=较小数
和-较大数=较小数
求出同一条件下的
和与差 和与倍数 差与倍数
和差问题
几个数的和与差
公式
关键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 的速度”……等词语来
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植树问题
在直线或者不封
在直线或者不封在直线或者不封闭
闭的曲线上植封 闭曲线
基本类型 闭的曲线上植树,的曲线上植树,只有
树,两端都不植上植树
两端都植树 一端植树

棵数=段数-1
棵数=段数+1 棵数=段数
基本公式 棵距×段数=总
棵距×段数=总长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 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1


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 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
一种结果,由于
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 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
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 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牛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假设 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
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 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
设定1头牛1天吃草量为1份。
(1)草每天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多天数- 相应的牛头数×吃的
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
(2)草的原有量=(牛头数-草每天的生长量)×吃的天数;
(3)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一草每天的生长速度);
(4)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每天的生长速度。
平均数
基本公式: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基本算法:
①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
②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 ,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
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 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
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 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基本
公式②



2


抽屉原理
抽屉原则一: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例:把4个物体放在3个抽屉里,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个整数的和,那么就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4=4+0+0 ②4=3+1+0 ③4=2+2+0 ④4=2+1+1
观察上面四种放物体的方式,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特点:总有那么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多于2
个物体,也 就是说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抽屉原则二:如果把n个物体放在m个抽屉里,其中n>m,那么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
①k=[nm ]+1个物体:当n不能被m整除时。
②k=nm个物体:当n能被m整除时。
理解知识点:[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例[4.351]=4;[0.321]=0;[2.9999]=2;
关键问题:构造物体和抽屉。也就是找到代表物体和抽屉的量,而后依据抽屉原则进行运算。

定义新运算
基本概念: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基本思 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
基本运算过程、规 律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注意事项:①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②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

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在一列数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
1
表示;
项数:等差数列的所有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
n
表示;
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
Sn
表示.
基本思路: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
1
,a
n
, d, n,

s
n
,,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
就可求 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基本公式:通项公式:a
n
= a
1
+(n-1)d;
通项=首项+(项数一1) ×公差;
数列和公式:s
n
,= (a
1
+ a
n
)×n÷2;
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公式:n= (a
n
+ a
1
)÷d+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差公式:d =(a
n
-a
1
);

÷(n-1)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
关键问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
加法乘法原理和几何计数
加法 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
1
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方法
中有m
2
种不同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
n
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 件任务共
有:m
1
+ m
2
....... +m
n
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分类方法。
基本特征:每一种方法都可完成任务。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分成n个步骤进行, 做第1步有m
1
种方法,不管第1步用

3


哪一种 方法,第2步总有m
2
种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种方法,第n步总有
m
n
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
1
×m
2
....... ×m
n
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完成步骤。
基本特征: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务的一部分。
直线:一点在直线或空间沿一定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直线特点:没有端点,没有长度。
线段: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这两点叫端点。
线段特点: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射线:把直线的一端无限延长。
射线特点: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
①数线段规律:总数=1+2+3+…+(点数一1);
②数角规律=1+2+3+…+(射线数一1);
③数长方形规律:个数=长的线段数×宽的线段数:
④数长方形规律:个数=1×1+2×2+3×3+…+行数×列数

数的整除
一、基本概念和符号:
1、整除: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 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
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
2、常用符号:整除符号“|”,不能整除符号“”;因为符号“∵”,所以的符号“∴”;
二、整除判断方法:
1. 能被2、5整除:末位上的数字能被2、5整除。
2. 能被4、25整除:末两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4、25整除。
3. 能被8、125整除:末三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8、125整除。
4. 能被3、9整除: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能被3、9整除。
5. 能被7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数之差能被7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2倍后能被7整除。
6. 能被11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1整除。
②奇数位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数的数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
③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后能被11整除。
7. 能被13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3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9倍后能被13整除。
三、整除的性质:
1. 如果a、b能被c整除,那么(a+b)与(a-b)也能被c整除。
2. 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数,那么a乘以c也能被b整除。
3. 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么a也能被c整除。
4. 如果a能被b、c整除,那么a也能被b和c的最小公倍数整除。







4


综合行程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主要方法:画线段图法
基本题型:已知路程(相遇路程、追及路程)、时间(相遇时间、追及时间)、速度(速度和、
速度差) 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
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②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③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基本思路:
①假设工作总量为“1”(和总工作量无关);
②假设一个方便的数为工作总量(一般是它们 完成工作总量所用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利用上
述三个基本关系,可以简单地表示出工作效率及工作时间 .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间的两两对应关系。
经验简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逻辑推理
基本方法简介:
①条件分析 —假设法:假设可能情况中的一种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判断,如果有与题设
条件矛盾的情况,说明 该假设情况是不成立的,那么与他的相反情况是成立的。例如,假设a
是偶数成立,在判断过程中出现了 矛盾,那么a一定是奇数。
②条件分析—列表法:当题设条件比较多,需要多次假设才能完成时,就需 要进行列表来辅助
分析。列表法就是把题设的条件全部表示在一个长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别表示 不同的
对象与情况,观察表格内的题设情况,运用逻辑规律进行判断。
③条件分析——图表法 :当两个对象之间只有两种关系时,就可用连线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
系,有连线则表示“是,有”等肯 定的状态,没有连线则表示否定的状态。例如A和B两人之
间有认识或不认识两种状态,有连线表示认识 ,没有表示不认识。
④逻辑计算:在推理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条件分析的推理之外,还要进行相应的计 算,根据计
算的结果为推理提供一个新的判断筛选条件。
⑤简单归纳与推理:根据题目提供的 特征和数据,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和方法,并从特殊情况
推广到一般情况,并递推出相关的关系式,从而 得到问题的解决。


5


简单方程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连接起来的字母或者数字。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列方程:把两个或几个相等的代数式用等号连起来。
列方程关键问题:用两个以上的不同代数式表示同一个数。
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 去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除
0),等式不变。
移项:把数或式子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移项规则:先移加减,后变乘除;先去大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小括号。
加去括号规则: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添、去括号,括号里
面的运算符号都不变;如果 括号前面是“-”号,添、去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
括号里面的数前没有“+”或“-” 的,都按有“+”处理。
移项关键问题:运用等式的性质,移项规则,加、去括号规则。
乘法分配率:a(b+c)=ab+ac
解方程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求解;
方程组:几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
解方程组的步骤:①消元;②按一元一次方程步骤。
消元的方法:①加减消元;②代入消元。



6

年假制度-乐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赤峰人事人才网-社团工作总结


广州康大职业学院-我的祖国演讲稿


模具钳工-追星的利与弊


新员工培训内容-班委竞选演讲稿


成绩查询-西安外事学院分数线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新加坡留学生活费


瞎子摸象-对外经贸大学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