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含答案(1)

玛丽莲梦兔
660次浏览
2020年11月16日 05: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美国三一学院-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2020年11月16日发(作者:赖传珠)


初一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含答案(1)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碎 暖

包利民

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 边随着每
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
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

②那张纸条已经泛黄, 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
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 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那个时候,我刚刚到
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 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
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 边,把一张纸条递
给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③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
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走到我身
边,把一张纸条 塞到我手里。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
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 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 候,我们并不了解他,
也不怎么怕他。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一次 下午地
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
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
给我:“你 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泡制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

⑤谁知 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而恰
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 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他
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 据。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悄
悄地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 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 我们明白,一个老
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

⑥ 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
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 墙上,看到许多纸条粘贴在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
语。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 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每一
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 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
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 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
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

⑦我的一个朋友被亲 生父母遗弃,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
母,她说她也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 中成长。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纸
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就。 开始是一串年月日时,估计是她
的生日,然后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 最珍贵的宝贝……”


⑧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 呕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
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及至在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他偶然在衣 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
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 瞬间消
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

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 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那
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 在包围着我们,生命,才会于变迁中而不
苍凉,生活,才会于坎坷中依然那么多情而美好。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请阅读选文②~⑧段,依据示例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

________ ——________——温暖地融入——________——________——温暖地召唤

(2)分析第②段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5)结合选文,试从内容、结构、主题三个方面分析题目“碎暖”的妙处。

【答案】 (1)温暖地鼓励;温暖地提醒;温暖地期望;温暖地表白

(2)“撞开”用力碰开,突出力量之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纸条上的字句带给我的震撼。
< br>(3)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同学想保护我的自尊心,不想让我尴尬的
心理, 体现了女同学的善解人意、热心。

(4)不好,画线句描绘出了“我”坐在书间回忆往事的情景,照应选文开头,引出下文。
< br>(5)内容上:选取的都是生活中零碎的小事。结构上:“暖”是线索,贯穿全文。主题上:
揭示 了“暖”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

【解析】【分析】(1)结合内容,从“这个时候,一 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
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中可知,第二段写的是
“温暖地鼓励”;从“‘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中可知第三段写的是“ 温暖地提醒”;从“每
一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 孩子们
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中可知,第六段写的是“温暖地期望”;从“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中可知,第七段写的是“温暖地表白”。

(2)“撞开”是一个动词,体现了纸条上的字句对“我”的影响力之大。

(3)“ 走到我身边”“塞到我手里”是动作描写,说明女孩子能够顾及“我”的面子,体现了她
的细心、体贴。

(4)画线句描绘的是“我”坐在书间回忆往事的情景,与开头“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
照在一地的书上”相照应,引出下文对幼儿园时妈妈对“我”的期望的回忆。

(5) 分析文章内容可知,文章所记叙的都是琐碎小事,与题目“碎暖”中的“碎”相对应;文
章以“暖”为线 索,贯穿全文,条理清晰;“碎暖”揭示了主题,即“暖”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故答案为:⑴温暖地鼓励;温暖地提醒;温暖地期望;温暖地表白

⑵ “撞开”用力碰开,突出力量之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纸条上的字句带给我的震撼。

⑶ 动 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同学想保护我的自尊心,不想让我尴尬的心
理,体现了女同学的 善解人意、热心。


⑷ 不好,画线句描绘出了“我”坐在书间回忆往事的情景,照应选文开头,引出下文。

⑸ 内 容上:选取的都是生活中零碎的小事。结构上:“暖”是线索,贯穿全文。主题上:揭
示了“暖”在生命 中的重要意义。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作答时在通读目标段的基础上, 根据题目要
求,仿照给出来的例子,整合语言,规范作答。

⑵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表 达效果。结合整篇文章内容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判断目标词
语的本意以及对表现文章中心及作者的感 情有何作用,再组织语言作答。

⑶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描写人物的方法的判 断。结合文段内容,考虑到
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文中的故事情节;作者的 评价;周围
环境的衬托等。

⑷本题考查的是语句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以及作者要表 达的思想感情,分析语句在文中
的作用,尤其需要考虑到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再做判断。

⑸本题考查的是对题目作用的分析。结合文章主要内容,考虑题目对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
主要内 容有何帮助,对读者理解文章有何帮助,再组织语言作答。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部读不完的书叫母亲

那一 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
妈妈。爸爸办完丧事 ,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
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 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
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 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
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望 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
三岁呀,没有娘 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
和她的女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
“这不是我 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
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 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
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 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
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 ”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
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盏 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
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 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
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 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等我醒来,发
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 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
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

她站在一边不 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
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 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 br>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
直伏在她 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 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
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 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
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 一口气。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 女,
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十八岁。我记得特别
清 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
小姐姐穿上了。她 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
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 时候,她才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
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 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
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 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
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 非亲生的孩
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 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
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 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
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 在这一声

“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 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妈
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 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
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 然过得很清
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我总觉得妈妈 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
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 来。

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 br>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1)本文是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 化为行文线索的,请根据这条线索在横线内填上恰当的
词语。

反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 写到“我”和继母生活在一起,却还要挂出生母的照片。你是如何理解“我”
的这一举动的?请简要分析 。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阅读第12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分析“我”和母亲流泪的不同原因。

(5)文章题目新颖别致,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1)接受(好感);感谢(感激);怀念(思念、愧疚)

(2)由于“我”年少不懂事,心 理上不能接受继母;一表达我对继母的反感;同时也有“我”
对生母的思念。

(3)继母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将亲生女儿远嫁。

(4) “我”流泪宜从三个方面回答:为母亲的关爱而感动,为母亲的衰老而伤感,为自己以
前的无知而愧疚。 母亲流泪的原因是:①为女儿远嫁而伤心。②为儿子终于理解和接纳
了自己而欣慰。

(5)采用比喻的修辞,把母亲比喻成一本书;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念念不忘,会一直怀念
着母亲;母亲 的精神品质也影响着作者的一生,就像书中的知识一样。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 析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随着继母的到来,我特别
的反感,可是继母并没有因为我的态度而减少对我 的关爱,“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
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开始接受妈妈并产生好 感,“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
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 背影,我的
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这让我特别的感激,当我们大学毕业想去报答继母时,可是继母却< br>永远的倒下了,这让我在怀念的时候多少有点愧疚之情。

(2)“我”和继母生活在一 起,却还要挂出生母的照片。是由于“我”年少不懂事,心理上还不
能接受后妈,于是有意挂出生母的照 片,一方面表达了“我”对继母的反感,同时也包含着
刚失去母亲的“我”对生母的思念。
< br>(3)按照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
间的关 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概括。要有记叙的相关要素,时
间,人物,事件,结果, 其中事件必须讲到嫁女儿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继母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 负担,将亲生女儿远嫁。

(4)“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 我”流泪的原因有:为母亲
的关爱而感动,为母亲的衰老而伤感,为自己以前的无知而愧疚。我又叫了一 声“妈妈”,
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母亲流泪的原因是:①为女儿远嫁而伤心。②为儿
子终于理解和接纳了自己而欣慰。

(5)分析题目的含义应从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即与中心相联系)两方面来考虑,再结合文
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 一部读不完的书叫母亲”作为文
章题目,修辞作用:采用比喻的修辞,把母亲比喻成一本书;思想感情: 表达出作者对母
亲的念念不忘,会一直怀念着母亲;深刻含义:母亲的精神品质也影响着作者的一生,就
像书中的知识一样。

故答案为:(1)① 接受(好感);②感谢(感激);③ 怀念(思念、愧疚);

(2)由于“我”年少不懂事,心理上不能接受继母;一表达我对继母 的反感;同时也有“我”
对生母的思念。

(3)继母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将亲生女儿远嫁。

(4) “我”流泪宜从三个方面回答:为母亲的关爱而感动,为母亲的衰老而伤感,为自己以
前的无知而愧疚。 母亲流泪的原因是:①为女儿远嫁而伤心。②为儿子终于理解和接纳
了自己而欣慰。

(5)采用比喻的修辞,把母亲比喻成一本书;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念念不忘,会一直怀念


着母亲;母亲的精神品质也影响着作者的一生,就像书中的知识一样。

【点评】(1)本题 考查分析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答题时应注意,首先在整体把握情
节的前提下细读文句,要分清是那 类描写,理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关键语句。其次,瞻前
顾后,联系上下文,看看人物的这一片段言行举止 发生了那些变化,那些情节和这些描写
有关,从而揣测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全文顺序:反感→接受(好感 )→感谢(感激)→怀
念(思念、愧疚)。

(2)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的作用。答题时 应注意,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概
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
行综合、概括。 要点:不懂事,不能接受后妈,表达了“我”对继母的反感和对生母的思
念。

(3) 本题考查概括段意。答题时应注意,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
的变化,梳理情节, 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
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4)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答题时应注意,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
段, 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5)本题考 查分析题目的含义作用和探究启发。答题时应注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
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 传达出文章的主题。分析题目的含义应从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即
与中心相联系)两方面来考虑。具体、 形象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含蓄隽永、意
味深长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也有的题目直接 揭示中心、点明主旨。


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生日卡片

席慕容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

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 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
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 生气;可是,一个十四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
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 。

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 br>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
子;我说 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

卡片送出去了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 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惹她
生气。

好多年过去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 算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才开始由衷地对母亲
恭敬起来。

十几年来,父亲一直在国外 教书,只有放暑假时偶尔回来一两次,母亲就在家里等着妹妹
和弟弟读完大学。那一年,终于,连弟弟也 当完兵又出国读书去了,母亲才决定到德国去
探望父亲并且停留下来。出国以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的小 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
整个家族的重要文件,要我妥善保存。

黑色的手提箱就 一直放在我的阁楼上,从来都没想去碰过,一直到有一天,为了我一份旧


的户籍资料,我 才把它打开。

我的天!真的是整个家族的资料都在里面了。有外祖父早年那些会议的照片和札 记,有祖
父母的手迹,他们当年用过的哈达,父亲的演讲记录,父母初婚时的合照,朋友们送的字
画,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一层庄严和温润的光泽。

然后,我就看到我那张大 卡片了,用红色的原珠笔写的笨拙的字体,还有那些拼拼凑凑的
幼稚的画面。一张用普通的图画纸折成四 折的粗糙不堪的卡片,却被我母亲仔细地收藏起
来了,收在她最珍贵的位子里,和所有庄严的文件摆在一 起,收了那么多年!

卡片上写着的是我早已忘记了的甜言蜜语,可是,就算是这样的甜言蜜语 也不是常有的。
忽然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好像也只画过这样一张卡片。长大了以后,常常只会去选一张
现成的印刷好了的甚至带点香味的卡片,在异国的街角,匆匆忙忙地签一个名字,匆匆忙
忙地寄 出,有时候,在母亲收到的时候,她的生日都已经过了好几天了。

所以,这也许是母亲要好好 地收起这张粗糙的生日卡片的最大理由了吧。因为,这么多年
来,我也只给了她这一张而已。这么多年来 ,我只会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爱,更多的关
怀,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希望从这些证据里,能够 证明她是爱我的。

而我呢?我不过只是在十四岁那一年,给了她一张甜蜜的卡片而已。

她却因此而相信 了我,并且把它细心地收藏起来,因为,也许这是她从我这里能得到的唯
一的证据了。

在那一刹那里,我才发现,原来,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的
啊!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作者一直认为母亲不喜欢自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作者曾寄给 母亲许多贺卡,为什么母亲偏偏保存这一张,“并将它和家庭的重要文件
放在一起”?

(4)结合语境,谈谈你对“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一层庄严而温润的光泽”这
一句中划 线词语的理解?

(5)文章写道“长大了以后,常常只会选一张现成的印刷好的甚至带点香味 的卡片,在异
国的街头,匆匆忙忙地签上一个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
验,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答案】 (1)“我”十四岁那年,送给母亲一张甜蜜的 生日贺卡;多年以后,“我”在家庭档
案里重拾这张卡片,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

( 2)因为母亲平时不太和她说话,也不太有亲密的动作。这样写使下文作者从小到大因母
亲的爱藏的太深 ,而一直怀疑母亲对她的爱,和她不太亲近,因此只寄过一张这样饱含爱
的卡片的内容更为合理。与最后 我终于理解了母亲的爱形成反差,更能突出母亲对我的
爱。

(3)因为只有这一张是 作者亲自写亲自画的,饱含着对母亲浓浓的爱。而其他的都是现成
的卡片附上聊聊的几笔问候。所以,母 亲一直保存着这一张卡片,因为这张卡片不只是卡
片而已,更是女儿对自己的爱。所以尤为珍贵。

(4)“庄严”:重要。“温润的光泽”:表示母亲对纸张的珍视,保存的精心。用“庄严”“湿润
的光泽”写出了目前对这些资料的珍视以及家族资料保存的年代久远、慎重完好,衬托出母


亲对我那年送给她的贺卡的珍视,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

(5)送礼物送的应该是 一份真诚的心,是不能草率的。“我”长大之后寄给母亲的卡片虽然
变得精致了,却总是匆匆地寄出,对 母亲不够尊重。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惭愧、自责的心
情。生活中,我们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礼物往往更能表达 一份诚挚爱意。

【解析】【分析】(1)本题概述出“我”十四岁时送给母亲一张甜蜜的生日 贺卡和多年以后
“我”重拾这张卡片才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这两件事。(2)作者一直认为母亲不喜欢自 己是
因为母亲说话与亲密的动作少。作用:欲扬先抑,感觉母亲和她不太亲近与最后我终于理
解 了母亲的爱形成反差,更能突出母亲对我的深沉的爱。(3)本句是在文中的第九段,联
系上下文可知应 从第十段内容以及十一段“所以,这也许是母亲要好好地收起这张粗糙的生
日卡片的最大理由了吧。因为 ,这么多年来,我也只给了她这一张而已。”的信息进行概括
分析。(4)“庄严”:端庄而有威严。“ 温润的光泽”:表示母亲对纸张的珍视,保存的精
心。用“整个家族的资料”的完好衬托出母亲对我那年 送给她的贺卡的珍视。由此突出了文
章的主旨。(5)“匆匆忙忙地签上一个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有 对母亲不够尊重的意思。
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惭愧、自责的心情。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通过 某种方式
来感恩父母。

故答案为:⑴“我”十四岁那年,送给母亲一张甜蜜的生日贺 卡;多年以后,“我”在家庭档
案里重拾这张卡片,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

⑵因为母 亲平时不太和她说话,也不太有亲密的动作。这样写使下文作者从小到大因母亲
的爱藏的太深,而一直怀 疑母亲对她的爱,和她不太亲近,因此只寄过一张这样饱含爱的
卡片的内容更为合理。与最后我终于理解 了母亲的爱形成反差,更能突出母亲对我的爱;

⑶因为只有这一张是作者亲自写亲自画的,饱 含着对母亲浓浓的爱。而其他的都是现成的
卡片附上聊聊的几笔问候。所以,母亲一直保存着这一张卡片 ,因为这张卡片不只是卡片
而已,更是女儿对自己的爱。所以尤为珍贵;

⑷“庄严” :重要。“温润的光泽”:表示母亲对纸张的珍视,保存的精心。用“庄严”“湿润的
光泽”写出了目前 对这些资料的珍视以及家族资料保存的年代久远、慎重完好,衬托出母亲
对我那年送给她的贺卡的珍视, 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

⑸送礼物送的应该是一份真诚的心,是不能草率的。“我”长大之后寄给 母亲的卡片虽然变
得精致了,却总是匆匆地寄出,对母亲不够尊重。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惭愧、自责的心情 。
生活中,我们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礼物往往更能表达一份诚挚爱意。

【点评】⑴本题 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
思路,根据已给出的事件,找到 相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⑵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及写作手法的运用。 解答此类题,要结合具体的文
章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然后从锁定的区域中提取关键词,即可 做出解答。

⑶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关键是熟悉文章内容,锁定关 键句即
可作答。

⑷文章中的重要词句,是指那些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着深 刻思想意义的词句。
对这些词句要会辨析,特别是要体会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要求能结合文章的背景 、内
容和中心,结合上下文、上下句以及句子本身的内在联系,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表层意思、
深 层含义、言外之意,并能评价其表情达意的效果。


⑸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阅 读感悟的表达。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句子的理解先结合文章内
容进行分析,再结合链接材料找出共同点, 整理出答案。


4.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轮车夫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 己的岗位,给寒冷的
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 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
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 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
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
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辆车 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
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 “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 着孩子,这深更半夜
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 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
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 ”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 ,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
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嗦,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

“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
坐?”望着 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

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 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
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 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
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 她是怎么也舍
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 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
才……不是说好20块吗?”“ 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
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
踩,转眼就消失在 浓浓的夜色之中。

(选自《青年博览》,有改动)

(1)第一段中画线句表面上是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义?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①“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

②她把心一横:“20就20。”


(3)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 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

(4)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5)如果 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
达出来。(要求:想象 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60字)

【答案】 (1)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温馨。

(2)①“斩钉截铁”表现了车夫下定决心拒绝中 年男子、帮助妇女的心理。②“把心一横”
表现了妇女为给孩子治病不惜车费的心理。

(3)“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
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想了想,说”“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
出去好远”。
(4)勤劳、机智、善良、乐于助人。

(5)表示想法的有:真是个好人啊! 他是在帮我啊!世上还是好人多啊!等。表示做法
的有:她攥着钱的手轻轻地抖动着,迟疑了一下,抱着 孩子进了医院。望着远去的背影,
她的眼睛湿润了,紧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钱车 费,迟疑地放回口
袋,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

【解析】【分析】(1)结合文 本中“医院三轮车夫不收车钱,并道出要高价的原因”分析,
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温馨。

(2)①“斩钉截铁”,意思是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在
这里表现了车夫下定决心拒绝中年男子、帮助妇女的心理。②结合妇女此时的处境,三更
半夜,孩子病 着,“心一横”表现了妇女为给孩子治病不惜车费的心理。

(3)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是“伏 笔”,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
示或暗示,根据这一要点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语 句即可。如:“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
吧。”表现出车夫的善良,为下文不收车费,埋下伏笔。“车夫 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
去好远。”表现车夫对孩子的关心,不惜自己的体力。为下文不收车费,埋下 伏笔。

(4)本文主要通过对车夫言行的描写,写出了车夫的勤劳、机智、善良、乐于助人 。结
合“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得出:善良;结合“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
拉谁!”得出:机智;结合“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
家用。”得 出:勤劳;结合“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
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得 出:乐于助人。

(5)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文,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之间 的关系来分
析,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象,想象要与主旨相符,不能不着边际,还要注意用第一人称。注意字数要求。想法:感激,感动。行动:看远去的三轮车,然后进入医
院。

故答案为:⑴ 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温馨。

⑵ ①“斩钉截铁”表现了 车夫下定决心拒绝中年男子、帮助妇女的心理。②“把心一横”表
现了妇女为给孩子治病不惜车费的心理 。

⑶ “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 死
人了。”“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想了想,说”“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⑷ 勤劳、机智、善良、乐于助人。

⑸ 表示想法的有:真是个好人啊!他是在帮我啊!世上还是好人多啊!等。表示做法的
有:她攥着钱的 手轻轻地抖动着,迟疑了一下,抱着孩子进了医院。望着远去的背影,她
的眼睛湿润了,紧紧抱着孩子进 了医院。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钱车费,迟疑地放回口
袋,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

【点评】⑴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
义,结合语境分 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
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 出它的语境义。

⑵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理解感悟能力。解答时,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加点词 的作用对人物
的心理进行分析。

⑶本题考查伏笔的理解与信息筛选。解答此题先要 了解什么是伏笔,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
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根据这一要点从文中筛 选出相关语句即可。

⑷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判定与性格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人物描写 的一般方法,结合
文章内容做出具体判断,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征。全文重点描写了车夫的语言,从他的 话
语中我们感觉到了他的善良、聪明与勤劳。

⑸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联想、想象 和探究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要联系前后文,抓住人
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
象,想象要与主旨相符,不能不着边际,还要注意用第一人称。


5.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长大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 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
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 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
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⑤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⑥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
一段。

⑦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
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
终于意识到发生 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
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⑧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
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⑨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
说她很寂寞。于是 ,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⑩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⑪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⑫小心翼翼地回 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
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 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
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 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
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⑬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
终于感觉到父母 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
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 着承担责任。

⑭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
大了。

(1)“我”曾认为上中学就是“长大”,把早些进入中学作为长大的标准。第二次,“我”曾认
为长青春痘就是“长大”,把长青春痘作为长大的标准。我终于意识到“长大”的真正含义,
是因为_ _______。

(2)文中第⑦段划横线句子是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

(3)第⑧段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 br>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错误,积极改正,有责任心

(2)环境描写;为下文写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3)自己撞到了老奶奶,又想逃走的行为,感到羞愧。

(4)告诉我们,真正的“ 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
任。“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解析】【分析】(1)本题可依据“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 br>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这一语句概括作答。(2)语句“那是一个阴
雨蒙 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交代了当时的天气和路面情况,运用的是环境描写,
主要是为下文叙写 我们骑车撞倒老太太一事做铺垫。据此理解作答。(3)依据“一不小
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 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
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这一句可
知,在我们撞倒了老太太时,邻家的孩子逃之夭夭,“我”也有这 样的想法,这就是“我”惭
愧的原因。(4)句子“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 ,能够承担责
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在文章的最后,可从文章的主旨去思考,去理解。从上文叙写我们
撞倒老太太后,“我”主动将老人送回家并承诺以后常常去看望她,及在父亲的教诲下,让
“我 ”明白了“长大”的真正含义。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
体的成熟, 而是意味着要能够承担责任。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错误,积极改 正,有责任心;⑵环境描写;为下文写孩子
撞倒老太太作铺垫;⑶自己撞到了老奶奶,又想逃走的行为, 感到羞愧。⑷告诉我们,真
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 长大”的标准是
有责任感。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应 注意,阅读全文,要准确、深刻


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从作品本身出发, 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有理有据
地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绝对不能离开原文来断定答案。

⑵本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作用有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
时间 和地点;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奠定情
感基调;推动故事情 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等。答题时应注意,要根据短文内容具体情
况具体分析。

⑶本题考查对内容情节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
想和人物的情感 倾向,分析时,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即可。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理解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
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揭示主旨等。这就要求 学生结合具体内容灵活作答。解答
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 推敲,透过语言的
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


6.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零秒越千年

李鸣生

①2003年10月15日,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堪称伟大的日子。

②凌晨1时, 随行医生敲响杨利伟的房门时,杨利伟还在睡梦中。昨晚睡觉前,他在一
本签字簿上写下了“神圣的使命 ,航天人的光荣”这样的留言。随行医生为他作了身体检
查。杨利伟与往常一样:血压收缩压116,心 跳每分钟76次!

③随后开始吃早餐。翟志刚拿出一瓶红葡萄酒,先给杨利伟倒了半 杯矿泉水,再往矿泉
水里倒了一点点红葡萄酒。三人高举酒杯,一饮而尽!这是杨利伟上天之前在地球上 吃的
最后一顿早餐。

④凌晨3时40分,随行医生为杨利伟作最后一次体检 。杨利伟身体正常,几项指标依
然是:收缩压116,心跳每分钟76次。……

⑤5时20分,“问天阁”举行航天员出征仪式。广场上,数百名为航天员送行的队伍早已等候在此。他们中除了航天专家、科技人员和基地发射官兵,还有身着民族服装的少数民
族男女、白 发苍苍的老人以及佩戴着红领巾、手持鲜花的少先队员。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
杨利伟在热烈的欢呼声中, 庄严报告:“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航天 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⑥“出发!”总指挥李继耐庄严地大声下达了命令。 ……

⑦清晨8时,鲜红的太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高高耸立于蓝天之下的发射塔, 在阳光
的照射下,犹如一个顶天立地的伟岸汉子,站在大西北的地平线上,随时待命出征!而千
古荒凉的戈壁滩,这天仿佛也突然变了模样!

⑧这里曾经古树参天,草木葱茏,流水 潺潺,遍地牛羊,早在原始社会便有人类生存栖
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杰作。胡杨树 千年不倒;弱水河长流不断;居
延海烟波浩淼。千百年来,这里留下了无数神奇的传说与迷人的故事。老 子在此骑牛西
游,苏武在此牧羊十九年,霍去病在此攻打河西,马可·波罗在此秘密探险。而且,这里还
是中华民族梦想飞天的地方,距此不远便是飞天圣地敦煌莫高窟……


⑨今天,历史再次选择了这片土地。

⑩8时50分,“01”发射指挥员下达了“十 分钟准备”的口令。坐在飞船里的杨利伟向地面
报告:“舱内初始状态检查完毕,设置正确。”这是杨利 伟上天前在地球上作的最后一次报
告。

⑪接着,主席一行登上基地试验指挥 楼的楼顶平台,把目光投向了即将起飞的“神舟五
号”。发射场附近,直升飞机、搜索车、救护车等快速 出动;一百多名记者携带“长枪短
炮”,争先恐后地纷纷抢占有利地形;成千上万观看发射的战士、家属 、老人、儿童以及当
地百姓全都注视着发射塔;在距离发射塔两百米远的戈壁滩上,十几匹骆驼也驻足引 颈,
一起抬头仰望……

⑫一个发射军官的妻子,此刻正坐在电视机前,每次 看发射她都习惯在茶几上放点水
果,边吃边看。有一次吃西瓜,发射成功了。有一次吃梨子,发射失败了 。从此,她再也
不吃梨子了。可有一次她分明吃的是西瓜,发射还是失败了。所以这天她不知道该吃什么
才好,结果从早晨六点起两个多小时,她一会儿拿起梨子,一会儿拿起西瓜,却什么也不
敢吃— —她怕吃错了!

⑬“五分钟准备!”发射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⑭此刻火箭系统的总指挥黄春平和总设计师刘竹生,两人脸上的表情分外凝重。尽管发
射可靠性已达到了 工程总体要求的百分之九十七。年初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
了,其可靠性就相当于百分之九 十七。万一那个百分之三偏偏就出在这一次呢?因此,在
火箭点火前一分钟时,黄春平还是下意识地摸了 摸自己的衣兜———衣兜里装着救心丸。

⑮发射进入读秒倒计时。这时,基地指挥控 制大厅的大屏幕上清晰地传出一幅图像:杨
利伟举起右手,向全国人民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这是杨利伟 上天前留在地球上的最后一
个军礼!

⑯“……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

⑰火箭一声长啸,腾空而起!霎 时间,烈焰熊熊,天地动容,指挥大厅和方圆十几公里
内的人群一片欢呼雀跃!飞船里的杨利伟此刻承受 着巨大的超重压力,耳边不时响起火箭
升空时脱离箭体的碎片的“嘎嘎”爆裂声,但他依然目光炯炯,神 态自如,从天上传回的各
项生理参数显示:他的身体状况一切正常,而且心跳还是每分钟76次!

⑱二百七十秒后,杨利伟终于挣脱了地球的束缚,成为第一个离开地球、叩响宇宙大门
的中国人!

(节选自《千古一梦》,有删改)

(1)请浏览全文,选择表述不恰当的一项。( )

A. 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述了航天员出征前的准备、举行出征仪式、火箭发射倒
计 时、火箭点火发射几个精彩阶段。

B. 文章中大量的时间、数据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真实紧张,震撼人心,也体现了作
品的文学性,洋溢着诗情画意。

C. 文中第③⑩ ⑮段三处划线语句仿佛一帧帧定格照片,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表现了“神舟
五号”发射成功前无古人的价 值,标志着中国科技的振兴,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充满着民
族自豪感。

D. 第1 2段对发射军官妻子吃水果的细节描写,生动地渲染了发射前的紧张氛围,也说明


火箭发 射成功不易,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和承担的巨大压力。

(2)请你参与同学们的阅读交流。

小伟:我觉得第11段写骆驼的文字有些莫名其妙。

小景:不是莫名其妙,我认为实在是“妙”,妙在________

小凡:这几句话 我也很赞,它让我更好地感受到了现场的氛围,且又忍俊不禁,眼前还仿
佛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

(3)请结合文中第②④⑰段三处画横线的句子,分析杨利伟这个人物形象。

(4)第8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和链接资料中加点文字,帮小伟解惑。

链接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评论家 李建军:《千古一梦》既有纪实文体的 平实客观,又有文
学作品的摇曳多姿。李鸣生将深沉的历史感、理性的科学精神与热烈的诗情融为一体, 成
功地描绘出了一幅中华民族震古烁今的飞天图。

【答案】 (1)B

(2)它用拟人手法,赋予骆驼人的情感,形象地渲染了观看场面之紧张、庄严、宏大(壮
观) ,人们热情之高涨、气氛之热烈,连骆驼都被感染了;强调这是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
百姓,万众瞩目的国 家盛事;而且幽默风趣,沙漠骆驼的画面增添了文章的诗意,体现了
作品的文学色彩。

(3)“神舟五号”是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试验,尽管发射可靠性已达到了工程总体要求的百
分之九十 七,但仍存在各种不可预知的危险,作者在描述整个火箭发射过程中,反复强调
杨利伟心跳每分钟76次 ,哪怕是在承受巨大的超重压力的时候,他至始至终心跳平稳,态
度从容,这个细节充分表现了一名优秀 航天员非比寻常的良好心理素质,具有超强的意志
和信念,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①这一段描绘了试验基地曾经的辉煌与美好,“古树参天,草木葱茏,流水潺潺,遍
地牛羊” “鬼斧神工”,“胡杨树千年不倒……居延海烟波浩淼”,写出了它的生机勃勃、美丽与
神奇,这是一片 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老子在此骑牛西游……马可·波罗在此秘密探险。”一
个个传奇的历史故事,与 “早在原始社会”“千百年来”,这些语句都说明了它的古老、沧
桑,富有传奇色彩。这段话仿佛拉开了 一幅广阔而厚重的历史大幕,如今就在这片曾经美
丽而神奇的土地上又一个奇迹即将诞生。火箭升空是瞬 间的事,但却实现了中华民族跨越
千年的飞天梦想,作者把“神舟五号”发射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赋 予它深远的历史意
义,它不仅是一次航天试验的成功,更是中国科技振兴,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标志。文 中
一个个富有气势的排比对称句子,更是洋溢着作者的民族豪情。这一段将深沉的历史感与
热烈 的诗情融为一体,很好地展现了这部作品的魅力。

②这一段描绘了试验基地曾经的辉煌 与美好,“古树参天,草木葱茏,流水潺潺,遍地牛
羊”“鬼斧神工”,“胡杨树千年不倒……居延海烟 波浩淼”,写出了它的生机勃勃、美丽与神
奇,这是一片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如今就在这片曾经美丽而 神奇的土地上又一个奇迹即
将诞生。火箭升空是瞬间的事,但却实现了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飞天梦想,作 者把“神舟五
号”发射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赋予它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一次航天试验的成功,
更是中国科技振兴,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标志。文中一个个富有气势的排比对称句子,更
是洋溢 着作者的民族豪情。这一段将深沉的历史感与热烈的诗情融为一体,很好地展现了


这部作 品的魅力。(“老子在此骑牛西游……马可·波罗在此秘密探险。”一个个传奇的历史故
事,与“早在原 始社会”“千百年来”,这些语句都说明了它的古老、沧桑,富有传奇色彩。
这段话仿佛拉开了一幅广阔 而厚重的历史大幕,如今就在这片曾经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又
一个奇迹即将诞生。火箭升空是瞬间的事, 但却实现了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飞天梦想,作
者把“神舟五号”发射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赋予它深远 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一次航天
试验的成功,更是中国科技振兴,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标志。这一段将深 沉的历史感与热
烈的诗情融为一体,很好地展现了这部作品的魅力。或:这一段描绘了试验基地曾经的辉
煌与美好,“古树参天,草木葱茏,流水潺潺,遍地牛羊”“鬼斧神工”,“胡杨树千年不倒……
居延海烟波浩淼”,写出了它的生机勃勃、美丽与神奇,这是一片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
“老子在此骑 牛西游……马可·波罗在此秘密探险。”一个个传奇的历史故事,与“早在原始社
会”“千百年来”,这 些语句都说明了它的古老、沧桑,富有传奇色彩。这段话仿佛拉开了一
幅广阔而厚重的历史大幕,如今就 在这片曾经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又一个奇迹即将诞生。
文中一个个富有气势的排比对称句子,更是洋溢着 作者的民族豪情。这一段将深沉的历史
感与热烈的诗情融为一体,很好地展现了这部作品的魅力。)
③这一段写出了实验基地的古老和神奇。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手法和内容的把握。B选项 有误,文章
中 大量的时间、数据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真实紧张,震撼人心,不能体现了作品的
文学性。

(2)本题考查赏析词语、句子。分析句子、词语,一般按照修辞手法+表达效果+表达感
情 的格式解答,如果没有修辞手法,可以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描写角度等方面入手,

它用 拟人手法,赋予骆驼人的情感,形象地渲染了观看场面之紧张、庄严、宏大(壮
观),人们热情之高涨、 气氛之热烈,连骆驼都被感染了;强调这是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
百姓,万众瞩目的国家盛事;而且幽默风 趣,沙漠骆驼的画面增添了文章的诗意,体现了
作品的文学色彩。

(3)杨利伟作 为我国首位载人航天员,综合素质优秀,心理素质过硬。担任首飞的重
任,不紧张,不害怕, 作者在描 述整个火箭发射过程中,反复强调杨利伟心跳每分钟76
次,哪怕是在承受巨大的超重压力的时候,他至 始至终心跳平稳,表现了一名优秀航天员
非比寻常的良好心理素质,具有超强的意志和信念,以及高度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

(4)第⑧段回顾发射基地的历史, 写出了实验基地的古老和神奇 , 描绘了试验基地曾
经的辉煌与美好 , 如今就在这片曾经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又一个奇迹即将诞生。作 者把
“神舟五号”发射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赋予它深远的历史意义,将深沉的历史感与热烈
的诗情融为一体,很好地展现了这部作品的魅力。

故答案为:⑴B;

⑵它用拟人手法,赋予骆驼人的情感,形象地渲染了观看场面之紧张、庄严、宏大(壮
观),人们热情之 高涨、气氛之热烈,连骆驼都被感染了;强调这是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
百姓,万众瞩目的国家盛事;而且 幽默风趣,沙漠骆驼的画面增添了文章的诗意,体现了
作品的文学色彩。

⑶“神舟 五号”是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试验,尽管发射可靠性已达到了工程总体要求的百分
之九十七,但仍存在各 种不可预知的危险,作者在描述整个火箭发射过程中,反复强调杨


利伟心跳每分钟76次 ,哪怕是在承受巨大的超重压力的时候,他至始至终心跳平稳,态度
从容,这个细节充分表现了一名优秀 航天员非比寻常的良好心理素质,具有超强的意志和
信念,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⑷①这一段描绘了试验基地曾经的辉煌与美好,“古树参天,草木葱茏,流水潺潺,遍地
牛羊 ”“鬼斧神工”,“胡杨树千年不倒……居延海烟波浩淼”,写出了它的生机勃勃、美丽与神
奇,这是一 片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老子在此骑牛西游……马可·波罗在此秘密探险。”一个
个传奇的历史故事, 与“早在原始社会”“千百年来”,这些语句都说明了它的古老、沧桑,
富有传奇色彩。这段话仿佛拉开 了一幅广阔而厚重的历史大幕,如今就在这片曾经美丽而
神奇的土地上又一个奇迹即将诞生。火箭升空是 瞬间的事,但却实现了中华民族跨越千年
的飞天梦想,作者把“神舟五号”发射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 赋予它深远的历史意义,它
不仅是一次航天试验的成功,更是中国科技振兴,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标志。 文中一个个
富有气势的排比对称句子,更是洋溢着作者的民族豪情。这一段将深沉的历史感与热烈的诗情融为一体,很好地展现了这部作品的魅力。

②这一段描绘了试验基地曾经的辉煌与 美好,“古树参天,草木葱茏,流水潺潺,遍地牛
羊”“鬼斧神工”,“胡杨树千年不倒……居延海烟波 浩淼”,写出了它的生机勃勃、美丽与神
奇,这是一片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如今就在这片曾经美丽而神 奇的土地上又一个奇迹即
将诞生。火箭升空是瞬间的事,但却实现了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飞天梦想,作者 把“神舟五
号”发射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赋予它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一次航天试验的成功,< br>更是中国科技振兴,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标志。文中一个个富有气势的排比对称句子,更
是洋溢着 作者的民族豪情。这一段将深沉的历史感与热烈的诗情融为一体,很好地展现了
这部作品的魅力。(“老 子在此骑牛西游……马可·波罗在此秘密探险。”一个个传奇的历史故
事,与“早在原始社会”“千百年 来”,这些语句都说明了它的古老、沧桑,富有传奇色彩。
这段话仿佛拉开了一幅广阔而厚重的历史大幕 ,如今就在这片曾经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又
一个奇迹即将诞生。火箭升空是瞬间的事,但却实现了中华民 族跨越千年的飞天梦想,作
者把“神舟五号”发射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赋予它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 仅是一次航天
试验的成功,更是中国科技振兴,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标志。这一段将深沉的历史感与热< br>烈的诗情融为一体,很好地展现了这部作品的魅力。或:这一段描绘了试验基地曾经的辉
煌与美好 ,“古树参天,草木葱茏,流水潺潺,遍地牛羊”“鬼斧神工”,“胡杨树千年不倒……
居延海烟波浩淼 ”,写出了它的生机勃勃、美丽与神奇,这是一片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
“老子在此骑牛西游……马可· 波罗在此秘密探险。”一个个传奇的历史故事,与“早在原始社
会”“千百年来”,这些语句都说明了它 的古老、沧桑,富有传奇色彩。这段话仿佛拉开了一
幅广阔而厚重的历史大幕,如今就在这片曾经美丽而 神奇的土地上又一个奇迹即将诞生。
文中一个个富有气势的排比对称句子,更是洋溢着作者的民族豪情。 这一段将深沉的历史
感与热烈的诗情融为一体,很好地展现了这部作品的魅力。)

③这一段写出了实验基地的古老和神奇。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 题时应注意。把选项中的内容放在原文
中印证,能找到依据的正确,与原文不符或没有的为错误的。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答题时应注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一是修辞角度、二是描写角度、三是表现手法角度,分析完角度后再分析具体的知识点的


作用,再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最后套用答题模式进行规范答题。

⑶本题考查的是对 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答题时应注意,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
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 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
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⑷本题考查分析段落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结合文章内容,从内容和结构两
方面 分析作用作答。


情人节散文-学校物业管理


小报花边-贫困生助学金申请书


毛尖的好处-世界睡眠日主题


龟苓膏的好处-广告词赏析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院-职业规划范文


班风-幼儿园安全工作总结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师范生实习日志


重庆二外-安全生产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