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六十六大寿贺词-我的中国梦作文400字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激发爱国、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把握诗中富有特征的意象。
【教学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诗中“我”的形象。
3.诗中对祖国的感情抒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殷秀梅的《祖国,我永
远热爱您》。(目的:将同学们带入意境)。
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这颗
心与祖国的荣辱紧密相连。无数文
人墨客,用饱蘸深情的墨笔,写下了一首首令人荡气回肠的诗,舒婷就
是一位代表诗人,今天,
我们共同走进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舒婷,当代女诗人,福建省泉州市人,1952年出生在厦门,由于家庭
的破裂使她过早体
味到社会的动荡,人世的沧桑。70年代末,她的诗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朦胧诗的
代表人
物一举闻名。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三、分析诗歌
1.听读配乐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整体感知诗的意境,并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拍、重音和感情。
3.研析诗的内容。全诗共分四节。方法:(1)反复诵读,概括出每一节诗的内容。(2)
1 117
在读中体会句式特点和作者的感情。
第一节:诗人
排列了一系列具体的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在这些意象的
前面分别加了“破旧、熏黑、
干瘪、失修”等修饰词,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以第一人称
的形式深情地向祖国诉说着“我”与祖国
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情感。
第二节:运用“贫穷、悲哀、希望”等抽象的词语,宗教中传说的“飞天”
神,写出人们
在痛苦的境遇中饱含着“希望”。
第三节:“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等,写出祖国正孕育着新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
憧憬。
第四节:写出“我”与祖国再次融为一体,个体上,“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使命
上,
“我”要承担祖国振兴的责任。祖国含辛茹苦养育了“我”,“我要用我的血肉之躯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
的荣光、你的自由”。
四、难点解析
1.什么是朦胧诗。“朦胧诗”是采用虚写手法,变具
体为抽象,追求的是诗内在旋律,运
用象征和隐喻的写法,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学生再次朗
读)。
2.对诗中“我”的形象理解:诗中“我是……我是你……”的句式反复出现,表明“我”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一同经历沧桑风雨,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融入到祖国的
形象中
。
3.通过对诗中各种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在诗中,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
相
连、荣辱与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情感表现在一些具体意象的描绘上,如“老水车、矿
灯、路基”等
象征着祖国饱经忧患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五、拓展练习
诗中所描绘的对象,有的有下
一句,有的没有,试着给下面的几句后面分别添加一句诗,
尽量准确描绘出具体意象的特点。
1.我是干瘪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新刷出的起跑线,
六、再听一遍配乐诗朗诵,然后饱含深情地诵读这首诗。
七、全诗总结。
八、达标训练
2 117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
,我国当代女诗人,她是 诗
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 》《 》等。
2.给加线的字注音:
疲惫( )( ) 干瘪( ) 胚芽( )
绯红( )
迷惘( ) 淤滩( ) 簇新( ) 蜗行( )
3.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梅岭三章
【教学目标】
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在诵读中体会感情;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3.理解这三首诗的大意。理解诗歌中的多种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理解诗歌中的多种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题解:
梅岭:即大庾岭,在江西和广东交界处。大庾岭(图片)
投影地图,请你找到“大庾岭” <
br>章:乐曲或诗文的段落。陈毅元帅照片(1901-1972)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郭沫若
陈毅简介:1901年生于四川省乐至县。曾留学法国。1928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
的部分
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红军长征时,留在江西担负军、政工作。“皖南事变”后,担任 3 117
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后,第一任上海市长,后又任国
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1972年1
月6日因病逝世。
背景:1934年10月,江西
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红军开始长征时,陈毅身负重
伤,被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
工作,后来突围到江西、广东交界的梅山地区开展
游击战争。1936年冬,由于叛徒告密,敌军得知这
里有一个“大人物”,就派重兵围山、搜山
和放火烧山。陈毅在几十天里,隐藏在山林草丛之中,大腿上
的枪伤发了炎,又化了脓,还发
着高烧,又没有医药,只好用刀子把伤口拉开,挤出脓血,然后用盐水洗
一洗。他已经做好了
死的准备──不是被敌人搜出杀头,就是因伤病折磨而死。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
梅岭三章》,
准备留做“遗诗”。
二、初读整体感知
(多媒体打出诗歌内容)
1.欣赏诗歌朗读。
2.学生集体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
4.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内容,将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共同解决。
小序:
丛莽:树丛草莽。莽,密生的草。
虑:估计,担心。
得:能。
得诗:作诗。
旋:不久。
第一章:
意如何:想什么。
泉台:阴间。
旧部:过去的部下,这里指为革命牺牲的同志们。
阎罗:借指反动势力
第二章:
南国:南方
烽烟:战争,战火
4 117
正:恰好
国门:城门。
诸君:各位同志。君,对人的尊称
“此头须向国门悬”出处:典出《史记•伍子胥列传》。春
秋时期,吴越争雄。楚人伍子胥,
为吴将,屡建战功。后来吴王夫差举兵攻齐,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
而不是齐,多次提醒夫
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听信谗言,疑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对
身边的人说:
“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
第三章:
血雨腥风:借喻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
应有涯:应该结束了。
取义成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语,表示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典故:取义成仁
1.舍生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
而取义者也。”
2.杀身成仁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三、细读深入探究
(多媒体打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
1.小序在这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交代了环境
、背景。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
大义凛然的情怀。
2.读第一章,探究下面问题。
(1)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2)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招”“斩”用词好在哪里?
(4)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明确:(1)总领全诗
(2)借代、设问
(3)“招”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
命者的浩大声势。“斩”写出了广大士兵与作者一
样,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用斩更有力量,有气势,更
能解心中之恨。
5 117
(4)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这一章的主旨是什么?──面对
死亡,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历程,表示死后也要招集旧部
英魂,与“阎罗”血战到底。
哪是实写,哪是虚写?──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
最能表现作者视死如归气概的是哪一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旗旗十万斩阎罗。
“斩”与“
杀”同义,把“斩阎罗”改为“杀阎罗”是否可以?──不可。“斩”字力度
强,速度快,有居高临下的
气势。“杀”太一般化了,且褒贬不分。
3.读第二章,探究下面问题。
(1)“烽烟”是什么意思?
(2)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明确:(1)“烽烟”借代战争。
(2)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
“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在本诗中表现什么?──死不瞑目,要亲眼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
天。表
现革命必胜的信心。
“南国烽烟正十年”指哪十年?──1927~1936.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这一章的
主旨是什么?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且又有民族特色的诗句
是──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4.读第三章,探究下面问题。
(1)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明确:(1)借喻、用典
(2)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血雨腥风”呼应前文什么内容?──呼应前两章“百战多”和“南国烽烟正十年”。
“人间遍种自由花”是什么意思?──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
现。
这一章的主旨是什么?表示决心献身革命事业,预言敌人必然失败,人民自由幸福必然实
现。
5.让我们把视觉放到整篇文章,然后思考:
(1)本课的体裁是什么?
6
117
(2)押的韵脚是什么?
(3)三首诗抒发感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4)三首诗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1)七言绝句
(2) uo ɑn uɑ
(3)第一章表现了
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第二章表现了诗人至死不
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第三
章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
神。
(4)面对死亡,回忆过去,展
望未来。表现诗人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理想。前呼后应“意
如何?”“今日事”。
6.请同学们合作探究本文的写作特点。
明确: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产阶级
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首中一、
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
旧部”“斩阎罗”以抒发豪
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
”,都是在写实的
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作者的强烈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借代和引用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方法。“阎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
之王,
作者引用来比人间的反动统治者。又如“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
或武装力量;“烽
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
四、品读升华
这三首诗表现了诗
人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
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
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
在写作特色上,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表现了诗人火一
般的革命激情
与理想,富有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上,运用借代、借喻,引用典故等手法,使语言形
象
精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上吸取他们的浩然正气,用
我们
的正气压倒邪气,让我们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五、联想拓展
《梅岭三章》中显示的为民族解放、为理想和自由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在古今许多诗作
7
117
中都有所体现,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李清照《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雄浑宏阔的咏史诗,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言志诗。
此诗另有题作“夏日绝句”,李清
照南渡之后,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罢守江宁,李
清照与丈夫具舟去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
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该诗可能作于
此时。李清照在这首诗中,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霸汉之
争中最后以失败而结束了自己生涯的
楚霸王项羽,表示了钦佩和推崇。这首五绝,通过歌颂一位失败了的
英雄——项羽,表现了诗
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也是一个有力的讽刺。
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本
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
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
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
亲!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
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
烈、真挚!
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
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
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
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
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作业布置】
归纳练习
下边的词语,原来是什么意思?在这首诗中指代什么?属于什么修辞方法?
旌旗:原是古代旗帜的通称,这首诗里指代军队。
阎罗:是传说中阴间的最高统治者,这里代蒋介石。
烽烟: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战争。
这三首诗抒发感情各有侧重,试指出各自的侧重点。
1.面对死亡,回顾创业历程,表示死后也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革命。
2.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作为对自己的祭奠。
3.表示甘为正义牺牲,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社会理想必将实现。
指出这三首诗
之间的内在联系──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怀往
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
”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
8 117
《梅岭三章》中显示
的为民族解放、为理想和自由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在古今许多诗作
中都有所体现,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
子。
短诗五首
【教学目标】
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五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月夜》《萧红墓畔口占》
一、导入新课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
动,优秀的白话诗
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
正是因
9 117
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
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
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月夜》
1.认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
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
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
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
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
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
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
追求。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
(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
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
此《月夜》不仅是新诗诞
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2.朗读诗歌,理解象征意象与主旨。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明确:霜
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
“我”并排站立着,
充满了美的意蕴。
【教学提示】
抓住诗中景物特点来写。
(2)这是一首
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何尝又不是对
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
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10 117
p>
明确:象征意象: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
社会相。“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
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象
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主旨: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
“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
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目标导学二:《萧红墓畔口占》
1.简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戴望舒(19
05—1950),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
巷》传诵
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
《我用残损的
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
的现代女性作家。萧红老家在黑龙
江省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始文
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
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
传》。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
争
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
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
抓走放出来
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
明确:“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
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
11 117
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是诗人当时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
真实
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
明确:不说“墓畔
”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
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
情。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
明确:“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
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
漫长夜中被摧残的。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
明确:“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
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听“海涛
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但灵魂却超然静观,
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
悟。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情感表现沉
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
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三、板书设计
品味新诗的美
《月夜》: 意境美
《萧红墓畔口占》:情感美
12 117
第2课时 《断章》《风雨吟》《统一》
一、导入新课
有句话这样说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断章》,
选
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据诗人自己说,这
首诗本来
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
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
,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断章》
朗读诗歌,分析意象,品味画面美。
(1)这首诗虽只有三十几个字,但是却有很多意象,
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你
找出来。
明确: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八个意
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
月”“窗子”“别人”“梦”。
(2)诗歌的八个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
画面之
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明确: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
”“楼上”这两个地点,
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
“明月装饰了你的
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
发生了联系。十分平
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
2.再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1)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得出了什么道理?
13 117
明确: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
可以去装饰别人
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2)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明确:世间万物本来就是
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
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
目标导学二:《风雨吟》
1.朗读诗歌,描绘诗歌画面。
这首诗虽然只
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
手”等等,
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明确:“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
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
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
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
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2.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
(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
冲
过来的动态。
(2)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明确: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
“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
侵
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
当时的
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14 117
(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我”作
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
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
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目标导学三:《统一》
1.朗读诗歌,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明确:所有的叶与一片
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
“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
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
想。
2.作者为什么
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
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
了生命的
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花、叶、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
言,这本质也并无不
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同一的。
3.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
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
一
,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
的认知规律。
目标导学四: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
15 117
明确:①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
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
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
“来”“海”。
②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
言语法,
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③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
等。
三、板书设计
《断章》——哲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
《风雨吟》——象征:风雨
大地 “我”
《统一》——推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并理解五首短诗的内在主旨,将学生比较难
以理解的内容
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对“五四”时期以来的白话新诗的对比阅读
,受
限于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特定历史背景的了解不足,并没有展开细品,讲解得比较宽泛,学生没
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见解,收效不大。
4 海 燕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16 117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的形象特征。
3.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品味语言,理解海燕的形象,体验海燕的豪情。
【教学方法】
情境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有关海燕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海燕的图片)
你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海鸟吗?
师:海燕是一种海鸟,上部分是黑色的,尾部呈白色,腿很长
,善于在海面飞行,被誉为“大
海里杰出的飞行家”。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
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
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
充满激情
的时代奏曲。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
06
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13年后完成自传体长篇小<
br> 17 117
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背景资料:二十世纪初,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而反
动
的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利用其可利用的帮凶对群众革命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反动势力十分
猖獗。在这革命的关键时刻,有一部分人惶恐不安、悲观失望,他们害怕革命损
害自己的利益。也有一部
分人,他们勇敢地站在了革命的最前沿,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
争,成了革命运动的先驱。《海燕》
是小说《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俄国革
命高潮到来之前革命者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搏斗
的壮丽图景。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停顿
、重音、语速,读出感情。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几段,做
一些朗读标记,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
技巧。
【教学提示】
最后一段是全文高潮,全文最强音,宜在分组演读后全班合读,以
收到震撼人心、掷地有声的
效果。
2.思考:暴风雨来临之前,乌云和大海有什么变化?
明确:乌云:狂风卷集着乌云——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一堆堆乌云,
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泛起白沫的大海——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
大海抓住
闪电的箭光。
探究: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先后描绘了哪三个画面
?在这
三个画面中,海燕的表现有什么变化?
明确: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
画面的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
第一幅,风卷云集,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翔,渴望
着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暴风雨迫近,
18 117
海燕搏
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暴风雨即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
风雨。
4.阅读全文,品析“海燕”形象,并用“我从文中______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______的海燕”的
句
式来描述海燕的形象。
(1)我从文中“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
地飞翔”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高傲
的海燕。
(2)我从文中“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
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这句话中读出
了一只勇敢的海燕。
(3)我从文中“它在
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句话中读出了一
只乐观的海燕。
(4)我从文中“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
住太阳
,——是的,遮不住的”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自信的海燕。
海燕形象总结:高傲、勇敢、乐观、自信、富有献身精神。
目标导学三: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本文很好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请联系全文和时代背景,指出下面物象的象征意义。
海燕:象征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乌云、闪电、狂风:象征反革命势
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
2.除海燕外,文中还写到了“海鸥”“
海鸭”“企鹅”的表现,文中为什么要写这些海鸟呢?这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19 117
明确: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
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
了鲜明对比,有力地衬托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坚强的战斗形象。
同时,也借此鞭挞“海
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
、爱憎分明的情感
态度。
本文语言热情洋溢,意蕴深刻,请反复诵读,品味下面语句的深刻含义。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明确:(1)写出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令“乌云”所象征的敌人也感觉到了,从反面衬托
了
海燕的战斗力量和胜利的信心。
(2)表现了海燕对光明的热切渴望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心。生活就是这
样,阴云再重,总有散
去的时候;困难再大,经过一番努力,总能克服。邪恶永不能战胜正义,真理终有
一日会大放
光彩。
(3)这是胜利的预言,革命者发出的时代的最强音,震撼人心,信心满怀
。以此收束全文,使
全文的革命激情达到最高潮,突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渴盼经受革命风暴战斗洗礼的
愿望,召
唤革命者奋起斗争、搏击风暴,赢得革命胜利的信念。
目标导学四:赏析语言,把握文本艺术特征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请以下面的语句为例,反复诵读,具体赏析其
表达效果。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
20 117
末。
(3)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
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是的,遮不住的!
明确:(1)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黑色的闪电”比喻精确、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
勇猛的雄姿;“高
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是拟人的写法。这
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
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
(2)运用拟人的修辞。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
”,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
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3)运用比喻、拟人和反复。“敏
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运用比喻和拟人
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
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
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
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三、板书设计
暴风雨 海燕
来临— —渴望
逼近— —迎接
到来— —呼唤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由海燕的形象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直观地反映海燕搏击风浪的
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还重点分析海燕等多种形象的象征意义,通过对文中多种形象象征意义的解读来引导学生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此外,本文的语言优美,善用修辞,十分值得学生赏析与学习。
不足之处是学生对俄国革命大背景了解不深,很难领会革命者的革命意志与信念,因此,难以
21 117
从真正意义上领会海燕的搏斗精神,这需要课后做大量的资
料补充。同时,本文虽然强调了象
征意义,但是未对象征手法做详细解读。
海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
解象征、烘托、对
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
,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语言、体会作
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
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深刻体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
2.品析含义丰富的语句,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分析“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研讨点拨法、对比阅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22 117
预习导学: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高尔基(1868—19
36),苏联作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生在木工家庭,
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
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
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
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05年和列宁会面,
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
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
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的小说有《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有《底
层》等,除此以外,作者还写了许多政论、特写、回忆
、文学论文等,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很大。
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一九零五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
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
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
。高尔基当时在
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
残暴
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
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激情的时代前奏曲,去感受凝结着高尔基敏锐艺术感悟力的
“海
燕”形象。
二、走进作者(可让学生在小组内介绍)
《海燕》又称《海燕之歌
》,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
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但后来单独
发表,成为广为传抄,极受欢迎的著名的散文诗。当时的
23 117
俄国社会受着沙皇的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人民的革命运动也越来越高涨,高尔基
亲
自目睹了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出了《海燕》,用
象征的手法,
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
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
命诗歌”。
高尔基的小说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三、品读文章,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积累字词。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胆怯:胆小;畏缩。
翡翠(
)
精灵:①鬼怪。②机警聪明;机灵。
蜿蜒(
):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2.教师朗诵,学生认真听读,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3.朗读点评和指导。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文笔粗
犷,气势磅
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时候要注意体会,朗读语速不可太
快,随感情起伏而定,
要有激情。
四、感受形象,体味情感
1.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海燕。
2.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来表现这只海燕的
?
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
24
117
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当暴风雨在
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
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
鸣中飞舞着,
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
来。
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的形象。
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3.引导学生揣摩具体描写和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赏析海燕具体形象。
点拨:①抓住描写海燕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性格特点;
②抓住其他海鸟的描写,理解他对海燕性格的烘托作用。
五、小结
【作业布置】
1.思考:高尔基仅仅在描写海燕吗?
2.背诵课文
3.同步测试(课堂学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文章语言。
一、检查背诵
二、深入探讨海燕形象,理解文章内涵
1.联系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这是怎样的一个年代?
25
117
本文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
代,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
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
的时候。高尔
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
运
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
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
象征无产阶
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3.注意象征手法运用的特点,把握形象内涵: <
br>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等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等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
感态度。
三、品味关键语句
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你的看法。
(准确指认修辞方法;反复体味,深入分析;要从表情达意的效果及营造意境角度进行分
析。)
①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准确
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
的性格,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
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
②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
碎末。
拟人。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
br>狂的气焰。
26 117
③这个敏感的精灵,——它
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是的,遮不住的!
比喻、
拟人和反复。“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
示了海燕的勇
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
阳,——是的,遮不住
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四、联系社会生活
在每个人的生
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结合
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
》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
(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做出有条理的分析。同学们可
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
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
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
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它
是“胜利的预言家”。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
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
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
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板书设计】
海燕
高尔基
正面描写 (海燕)
英勇无畏(飞翔、叫喊)
海燕
27 117
侧面描写(海鸥、海鸭、企鹅) 乐观豪迈(飞舞、号叫)
孔乙己
【教学目标】
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鲁迅的哪些小说?
在鲁迅先生写的3
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
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
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
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我们一
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解题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
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
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
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
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
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
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1.找出生字词。
2.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以下内容的活。
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8
117
②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
③孔乙己的结局。
四、品味小说中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明确:“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
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
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
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
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反映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的一句话: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明确: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
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一句话: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
br>明确:“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
到,在那
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
结论。
五、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1.灯片显示以下语句,学生分析讨论。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孔乙己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
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
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
2.指名学生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明
确:科举失败又以读书人自居,生活贫困爱面子又常受人嘲笑,迂腐可笑却又不失善良
本性,是一个既可
悲又可笑的没落的读书人。
【作业布置】
29 117
思考:1.小说的前三节并没有写到孔乙己,它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2.孔乙己的形象有什么社会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
一、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
二、提示与思考
1.小说的前三个小节有什么作用?
2.酒客、掌柜、伙计等人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3.孔乙己的读书经历说明了什么?
4.丁举人是通过科举爬到上层的读书人,他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三、交流、讨论后明确
1.小说前三个小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由时间推算,我们可知当时封建科举制度还未废除。
由以两种不同方式喝酒的顾客可以看出当时贫富对立和阶级对立的状况。
由“我”职务的变动可以看出当时人际间的世态炎凉。
2.孔乙己不能与长衫酒客为伍,短
衣帮酒客虽然也处在社会底层,但他们仍肆意讥笑孔
乙己。唯利是图的掌柜以取笑孔乙己为乐,就连一个
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这些,都
充分说明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对科举不幸失败者的冷
酷。
3.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既不能进学,又没有学会营生,反而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恶习,说明了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
4.丁举人对同是读书人的孔乙己
毫无怜悯和同情,在孔乙己写了“服辩”之后仍将他“打
了半夜”,“再打折了腿”,不仅揭露了丁举人
的凶残冷酷,也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本
质和罪恶:培养残酷的统治者。
四、学生讨论归纳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
学生讨论后明确:
1.社会原因。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30 117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的麻木不仁。
(3)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2.自身原因。
热衷科举、好喝懒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五、理解小说主题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本文的认识进行思考分析。
【作业布置】
思考课后练习题三、四。
【第三课时】
【教学重难点】
理清小说结构线索,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理清小说结构
1.指名回顾小说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按照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课文结构。
开端(1~3段):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
发展(4~9段):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
高潮(10~11):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
结局(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二、理清小说的线索
明确:小说以
“我”(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作为线索,选取了孔乙己一生中几个分散的,
然而又是典型的生活片段构成
小说情节。
讨论分析: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使情节集中,增加故事的悲凉,表现作者对孔乙己的同
情。
三、体会“以笑写悲”的巧妙构思
提示与思考:小说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酒店中的人们也
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他们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他们意识不
到自己与孔乙己一样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奴
役,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科举的不幸失败者
31 117
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有无情的嘲弄,以求得他们劳累而苦闷的劳动生涯中片刻的快乐。
这种麻
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添悲凉之感。它表明,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
会的悲剧。这样,
就更加深了小说反封建的意义。
四、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引导学生揣摩以下加点词的意味:
1.便排出九文大钱。
2.他从破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3.坐着用这手慢慢地走去了。
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作业布置】
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
孔乙己的死去,你认为孔乙己死了没有?请展开想象,写一篇
短文来明确交代,300字左右。
变色龙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能理清课文的故事情节。
2.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
【教学重点】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请大家断一件案子:
一个首饰匠拿着烟头去戳一条小猎狗,结果被狗
咬了一口,一个手指头被咬伤,现在狗被
抓住,狗的主人还不知是谁,假如你是一位法官,你怎么处理这
件事呢?
32 117
提供法律依据:
1.我国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
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
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
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
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家犬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犬若伤人,追查犬主。犬主应负
责被咬伤者的全部医
疗费用及造成的一切损失。
(默读、概括、交流)
二、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个案子并不难判。但它却难倒
了一位深谙法律条文的专
业人士,他在转瞬之间,就将这个案子的结果更改了好几次。这是为什么呢?下
面我们就一起
来看课文。
1.简介作者: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
2.下面就请大家来分析分析原因。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奥楚蔑洛夫对狗咬人
的案件判了几次?每次的断案结果是怎样的?每一次他又是如何来
称呼这只狗?
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读完后思考并交流。
4.提问:奥楚蔑洛夫多次改判的原因是什么?
5.教师总结并板书:
小狗
名贵的狗
伶俐的狗
是将军家的狗
下贱胚子 野狗
33 117
不是将军家的狗
疯狗
三、跳读课文,分析语言
其实,奥楚蔑洛夫变化如此之多,跟他的性格特点密切相
关。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他的性
格特点。首先他这样的性格特点在他的语言中就有所体现,下面请大家跳
读课文,找一找这样
的典型语言。
要求:找出相应的语句,把握好语气并朗读揣摩,并说说该语句体现的是他的哪种性格特
点。
例: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
小钉子
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
可知道你们这些鬼
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将“够得着”、“那么小”、“这么魁梧”、“一定”、“异想天开”、“赔偿费
”等词语重读出来,通过狗与人在
实力上的对比,以及赫留金带有的主观目的,来表现奥楚蔑洛夫“变色
”的理由看似十分充分,
体现了他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教师先进行对比阅读,第一次不带语气读,第二次带有语气读。让学生先进行揣摩。)
学生模仿示例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作小组交流。
四、细读课文,分析细节描写
像这样的一篇短片小说,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没有一处闲笔。例如课文中有关奥楚蔑洛夫的
军大衣的细节描
写。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课文中有关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请大家再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
34 117
格。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五、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到这里,我们来把奥楚蔑洛夫的性
格特点总结一下,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认为奥楚蔑
洛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分析总结:趋炎附势、媚上欺下、见风使舵
六、分析小说的主题
本文的课题是《变色龙》,请大家思考一下,小说为什么要以《变色龙》为题?
1.让学生说说对变色龙的理解并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2.学生思考交流。
3.小
说塑造人物形象是为揭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请大家说说本文通过塑造奥楚蔑洛夫
这个人物形象揭示了什
么样的主题。
4.在学生交流后出示本文的写作背景。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能不能说说如何来学习一篇小说?
1.学生总结回顾。
2.归纳:
军大衣的位置
穿在身上
(脱下 )
(穿上)
(裹紧)
作用
身份标志、装腔作势的道具
(掩饰狼狈)
(掩饰恐慌)
(掩饰恐慌)
35 117
(1)刻画了怎样一个人?(人物形象)
(2)如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为什么要刻画这样的人物形象?(小说的主题)
溜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请学生概括这篇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故事情节。
2.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分析人物性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赶牛溜索汉子们沉着、果断的品格。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理解对比、衬托表现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云
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世界三大峡谷之一。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
湖之山”的碧
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
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
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那么,什么是溜索呢?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跟随作者
的描述去感受这种让人惊心动魄的过江方式。
二、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
出生于北京市,祖籍重庆市江津区,作家、编剧。1984年,
出版个人首部短篇小说《棋王》。198
5年,担任剧情电影《大明星》的编剧,从而开启了他
36 117
<
br>的编剧生涯。2015年,担任古装动作电影《刺客聂隐娘》的编剧,该片入围第52届金马奖—
最佳改编剧本奖。2016年,出版作品集《阿城文集》。
三、文本链接
文题解读
文章以“溜索”为题目,不仅是行文线索,将故事情节贯穿起来,连缀成篇,而且交代了从
前两岸居民
过江的渡河工具和渡河方法。
四、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音频,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说的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
和结局。
开端:马帮抵达怒江边,山陡谷深,悬崖万丈,等待溜索过江。
发展:马帮的汉子们决定溜索,沉着、果断地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地运到对岸。
高潮:首领从容镇定,指挥有方,在他的指导下“我”胆战心惊地溜索。
结局:全队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一个首领带领马帮一起溜索过怒江。
五、课文精度
1.这篇小说写了哪些人物?谁才是文章的主人公?
马帮的首领、首
先溜索的精瘦短小的汉子以及马帮中的其他人。其中马帮的首领是文章的
主人公。
2.从文章找出描写首领的语句,分析首领的性格特征。
(1)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稳稳”“笑一笑”,与“我”和牛的恐惧形成对比,衬托出首领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性格。
(2)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
溜索前首领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体现了他细心、认真、负责的性格特征。
(3)“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37
117
待“我”溜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体现了首领对他人的关爱。
(4)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
抽身跃
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
首领打着尖细的呼哨,“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最后一个溜
索,这些行为都表现出首领非
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马帮的首领是一个怎样的人?
首领是一个认真负责、关爱他人、身手非凡、从容不迫、具有领袖气质的人。
4.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
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
远似洞洞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
,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从感
官和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怒江峡谷壁
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
点,“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
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
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2)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
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
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
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
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
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
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这里为什么要
细写牛的惊恐失态之状?)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大眼失了神
”“皮肉开始
抖起来”,溜索中“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逼真地描写
出牛溜
索前后惊恐失态之状,以上这些描写与牛们等待溜索时的“哀哀地叫着”,一起烘托出峡谷的险<
br>恶;而这些牛们又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5.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写了
牛溜索时哪些方面的内容?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
什么作用?
主要写了溜索前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作用:(1)侧面表现怒江峡
38
117
谷的高峻险恶;(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
汉子们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六、探究升华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①飞渡峡谷的情景
,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
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③
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
牛那样软弱畏缩: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
明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七、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3段):写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
第二部分(第4~17段):写马帮的汉子们决定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
岸。
第三部分(第18~20段):写“我“在首领的指导下胆战心惊地溜索。
第四部分(第21~25段):写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八、文章主旨
这
篇小说写了一处奇险的环境,一群过河的马帮汉子,一次溜索的经历,表现了人敢于战
胜艰险的胆识和气
魄,赞扬了马帮汉子沉着、勇敢、果断的性格和相互信任、互相关爱的团结
协作精神。
九、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凝练,选词炼字颇为考究。
文章语言洗练,富有表现力
,处处可见。例如,“那索似有干钩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
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
不是山倾,就是索崩”,这句话中的“千钧之力”“扯
住”形象地写出了索牢固地将怒江的两岸连接在一
起,似乎有“一索两岸变通途”的气势,为下文
溜索做铺垫。
2.衬托、对比巧运用,人、物形象更鲜明。
小说开头一下子就让读者置身于怒江大峡谷中,
怒江的“隐隐闷雷”,马帮汉子的举止,山
鹰的飞翔,侧面存托出环境的奇险。山陡谷深,悬崖万丈,一
根索子扯住两岸石壁,此情此景
令牛马战战兢兢,惊恐失态,而马帮汉子们却身手矫健、无所畏惧,首领
更是沉着冷静,举手
39 117
投足尽显英雄本色。对比之中,突出马帮汉子的沉着、果断、身手非凡。
蒲柳人家(节选)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3.品味小说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常识
1.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简介《蒲柳人家》: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
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
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
,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
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
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
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
12节,但这个
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
闻趣
40 117
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
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
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二、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工具书注音释义。
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节选部分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并作旁批,讨论交流。)
师生归纳: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
性格豪爽,爱憎分明,泼辣大胆,刚
正不阿,爱打抱不平,是女中的豪杰。
爷爷何大学问:他
长得像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
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
刀。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好说点大话,喜欢戴高帽,虽没有
多少钱,却爱讲排场,摆阔气,每次从口外赶
马回来,都要请知音相好们来聚会,吹一吹他沿
途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
号。
四、问题研究:
为什么说这篇小说具有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讨论理解。)
首先,从人物形象上来说,这篇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
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他
们身上那种侠肝义胆、仗义轻财、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正是我
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
财富,是《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一贯宣扬和传承的价值追求。这可以从
“一丈青大娘”
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中反映出来,更从他们为人做事的方式上表现出
来。对
这种人物、这种品德的追求,正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
41
117
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史上,英雄传
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
《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以及《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都是其中
的代表作。而《蒲
柳人家》中无论一丈青大娘的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的威镇古北口,还是后来的巧计锄
奸、智
斗花鞋杜四,无不出奇制胜,神乎其神,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等故
事,想起我们民族多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可以说,刘绍棠以一种平凡中的传奇的
形式,赋予了这一民族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内在地暗合了民族的审美习惯,为民族传统的继承
和发扬做出
了独特的贡献。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在结构上,《水浒》先讲
述单个人物的故事,然
后聚义梁山,共图大业。而本文的结构也正得其神韵,前几节分别介绍
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
他们串在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
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
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五、再读课文,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特色的语句并分析,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这篇小说的语言非常有
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
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
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
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
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
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
,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
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
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
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
那个年轻的
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
上,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
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42
117
六、拓展迁移
这篇小说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艺术的
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课外阅读《水
浒传》《西游记》以及评书《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
,体会本文与它们之间的联系。
【作业布置】
根据课上所学,再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进一步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
情,在诵读的过程
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习得语感,培养能力。这种方法是最基
础的也
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就自己
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
质疑,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伋(子思)的
43 117
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
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
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
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
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
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
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
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
进行质疑;
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
有很强的感染
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
点
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
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拔。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
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
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
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
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
br>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
者能勿
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
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
“本
心”相同。
44 117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
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
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
br>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
利之心,
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多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
对字词及语句的
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
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
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
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
思考本文作者
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
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
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
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
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
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
45 117
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
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
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4.领悟本文言辞的巧妙美。(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准备】
了解战国时期历史背景,了解《战国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
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
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
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
46 117
虽然他
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
的则是另一个故事
: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
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
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
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
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2.作者、背景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
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叙事年
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
,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
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
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
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
作比喻来说明抽
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这篇文章
记叙了战国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
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
庸小国,秦想用诈骗手段并吞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
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
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3.全班齐读,然后正音正字。
弗fú
雎jū
怫fú
跣xiǎn
抢qiāng
傀ɡuī
祲jìn
缟găo
挠náo
谕yù
4.同学反复朗读,可按照每行为一组的顺序举行朗读比赛,以此激发学习读书的乐趣。
5.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6.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全文共四段,可以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叙述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
第二部分(2-3)写唐雎和秦王面对面的斗争。
第三部分(4)写秦王被唐雎的浩然正气所折服。
47 117
7.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
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
爱国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
叙写和展开情节。
8.总结、扩展
本课注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疏通了文意,使大
家对《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有了整体
的感知。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
事,如毛遂、蔺相如、晏子
等,课下可搜集一些。
【作业布置】
认真阅读,逐句翻译,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剧本,突出唐雎和秦王的舌战。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战国策》论证说理周密严谨,笔锋犀利。综论
形势,无不纵横捭阖;指陈利害,无不锋
芒毕露。《唐雎不辱使命》以短小的篇幅,写了一个结构完整的
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有鲜明
的个性,使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
。
一、分各色朗读课文。
二、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
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
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
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雎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
完成了使命。
48 117
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
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
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
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悦,可看
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3.安陵
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
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至善”的话呢?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
,没有
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4.本中怎样体现秦的强大和安陵的弱小?
5.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6.秦
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言外之
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7.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
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8.文中秦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秦王:骄横、狂暴、狡诈、阴险落架。唐雎:有胆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三、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
49
117
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
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
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作业布置】
查找资料,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人和故事。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标】
1.了解实词“嗜、趋、俟、穷、被、臭、遗、馁、书”和虚词“以”
等,了解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等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固定句等句式现象。
2.理解文章的内容层次和正反对比的手法。
3.学习作者刻苦求学、自励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文章的内容层次和作者刻苦求学、自励奋进的精神。
【教学难点】
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
【教学过程】
简介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金华)人。早年家
境贫寒,因能刻
苦自学,终以文名称世。元末被举荐为翰林院编修,固辞不就。隐居山中,潜心著述。明
初应
聘到应天(今南京)任江南儒学提举,后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参与明初礼制重建,受
到明达祖朱元璋的器重。后因事牵扯连贬谪四处茂州,客死茂州。作品有《宋学士全集》。
50
117
简介序
序是古文的一种文体,送别时賹之言明序。古人送
别时,往往以诗相赠,有时还给这些诗
写上一篇序,以介绍有关情况。唐初以后,单独写的临别赠言的文
章也叫序,内容多是勉励、
劝慰兼抒发自己胸臆,或对某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叫赠序。本文就是名士宋濂写
给同乡晚辈的一
篇赠序。
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
囊萤映雪:囊萤,以囊盛
萤。《晋书·东胤传》:“(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
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以认继日焉。
”《尚友录》卷四:“孙康,晋京北人,性敏好学,家无油,
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悬梁刺股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
六十三引《汉书》
:“孙花色品种字文宝,发学,晨夕不休。乃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后为当时大儒。” 凿壁偷光:又作穿壁引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
穿壁引其
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画荻教子:《宋史欧阳修传》:“(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家贫,至以获画
地学书。
一、教读1-2自然段
1.掌握重点词句
(1)余幼时即嗜学。嗜:喜欢。
(2)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致:得到。假:借。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游:交往。趋:跑。
51
117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到。
(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被:披。腰:腰戴。
2.内容理解
我求学时的有哪些不利因素,我是如何克服的,取得的效果如何?
讨论明确:
(1)致书之难。
因为家中贫寒,没有钱买书。解决的办法是向藏书人家借,亲自抄写,并且
从不超过约定
的期限,坚守信用。在抄书过程中,天寒地冻,砚池中的水结成冰,手指都不能伸直,但我
依
然不敢懈怠。所以,因为我讲信用,所以大家乐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有机会博览群书。
(2)从师之劳。
所居之处无名人硕师和他交往,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难以得到解答。解决的办
法是跑至百里
外求师,且对待老师的态度是毕恭毕敬,对老师要察言观色,等到他休息好了,还要等到他
怒
气消了,心平气和了,才敢去请教。所以最终结果是“卒获有所闻”。
(3)奔走之苦。
奔走的路途遥远,季节又是寒冬腊月,路又崎岖不平,还有大风大雪,走到目的地后,手
和脚被
冻裂了而全然不知,四肢都冻僵了,要旅店的人用热水温棉袄覆盖才能暖过来。
(4)生活之艰。
比较点:我 同舍生
吃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日多食,有鲜肥滋味之享。
穿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
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52
117
感受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教读3-4自然段
1.掌握重点词句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2)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3)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2.内容讨论
(1)太学生和我年幼时的求学相比,有哪些优越之处?
讨论明确:
比较点 我 太学生
吃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廪稍之供
穿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岁有裘葛之遗
住 寓逆旅 坐大厦之下诵诗书
行
行深山巨谷中 无奔走之劳
师 未尝稍降辞色
未有问而不告
书 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结论:其业有不精者,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2)本文最后一段表明了写作原因及目的,写作原因及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
原因大约有两点:一是马生得到同辈的赞赏,是位“善学者”;二是同乡之谊。目的是勉励
马生更加刻苦
学习。
53 117
(3)手法小结
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讨论明确:
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对比论证,作
者在对比中突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生活上,吃
的方面,“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与“廪稍之
供”对比;穿的方面,“缊袍敝衣”与“裘葛之遗”
对比;在学习上,读书方面,“行深山巨谷中”与“
坐大厦之下诵诗书”对比;老师方面,“尝趋百
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未尝稍降辞色”与“有
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对比;
书本方面,“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与“凡所宜有之书
皆集于此”对比。
拓展:
励志名言
1.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2.一个有决心的人终将找到他的路。——英国谚语。
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词四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词作的内容;
2.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词的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解读全词,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教学难点】
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54 117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教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目标导学一:《渔家傲·秋思》
一、课前预习
1.对照课文注释,通读全词;
2.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以及写作背景。
二、导入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
中,唐诗、宋词更是这座瑰丽花园中的两朵奇葩。前两节
课我们已经领略了盛唐诗歌的风味,那么,这节
课我们就进入宋词的学习。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
立业的雄心壮
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学生
回
答,老师补充。)
1.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
门关。”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
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
5.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
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
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刚刚我们列举的这些诗歌,它们所描写的都是同一个主题——边塞,因此,人们把这一类
55
117
的诗歌称之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渔家傲》也是反
映边塞主题的。但是,在范
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形式来真实地反映边塞生活。由于作者有丰富的
边地生活经验,
所以词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初步感知,学生朗读
1.现
在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体会词中的韵味,以及词人
的思想感情。(老师领
读,学生齐读)
2.同学们朗读得很好,已经把词中慷慨壮烈的韵味读出来了。那么,这样一首充满着
理
想和抱负的词,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
四、文本赏析
(一)导入作者介绍以及写作背景介绍:
1.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
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
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
,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
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
1040年,朝廷委派范
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
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
边,积极抵御。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2.作者介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不仅具有很高的
文学造诣,而且还有卓越的军事能力,这就与他
被称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相符合。
(二)分析全词
此时的范仲淹肩负着国家的重担,我们知道,诗词的创作往往讲究情景交融,
那么,当词
人身兼重任之时,他的笔下又会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词人
眼中的西北边塞大漠风光。
1.分析词的上片
这首词创作于边塞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它是创作于哪个具体的季节的吗?
秋天。
很好,你们又是从哪里得知这一信息的呢?
“塞下秋来风景异”
(1)首句,“塞
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节。此时此刻,词人身处
56 117
西北边地,我们刚刚介绍过词人的家乡在苏州吴县,这样一南一北的差异究竟
会有何不同的风
景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其中的异别之处。
(2)“衡阳雁去无留意” A.这句词运用了一个典故。古代传说,雁南飞,到了衡阳即止,同时,衡山的回雁峰也
因此得名。
B.在古文中,“去”是离开的意思。那么,这里“衡阳雁去”的语序是否符合我们现代的阅读
习惯呢?如果不符合,那么正确的语序又是什么样的呢?
“雁去衡阳”这里运用了倒装的手法。 C.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飞,这是正常现象,可是,在这里,词人却用了“无留意”,为什
么呢?同
学们想一想,大雁南飞是自然界的常态,而这里作者却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这是运
用的拟人的写作手法
。同时,这从侧面反映出边塞环境恶劣,以致连大雁都不愿久留,可想而
知,戍边战士的生活是多么的艰
辛。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A.首先,我们来找出这里所出现的意象: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B.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注释,一起看看这些词的意思:
边声:指边塞马鸣、风号等声音。 <
br>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战争的混杂声音在安静、祥和的南方是否能够经常听到?不能。它是
在特定的
环境下才会出现的,由此可见当时战争的紧张程度。
C.千嶂:层层叠叠险峻的山峰。
孤城:孤寂的边城。
同学们想象一下,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中,长烟与日落同时升起,这种情景
与我们学过的哪
一句诗相类似呢?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者无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D.既然有如此美妙的风景,词人又为何用了“孤城闭”这三个格调与之相反的词呢?我们
57 117
想一想,战争的双方,如果我军的兵力足够强大,那是不是
就无需紧闭城门,大可主动出击,
由此可见,此时的形势是紧张而又不利的,处于“敌强我弱”的状态。
(4)词的上片,词人充分运用了听觉、视觉、感觉,将所听、所见、所感等现象连接起
来,描
绘出一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地风光。
2.分析词的下片
在这样荒凉、萧条的环境下,词人的心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词的下片。
(1)“浊酒一杯家万里”
A.这里,词人借酒消愁,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杯酒是“浊”的
,“浊”与“清”相反,混乱浑
浊的意思。可见此时词人心情紊乱,连所喝的酒都是浑浊的。
B.其次,“一杯”与“万里”,两个数量词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就是说,用悬殊的差别来突显
词人对家
乡、对亲人的思恋,仅仅一杯浊酒是消解不了万里的乡愁。既然思家,为何不回家呢?
因为“燕然未勒”
。
(2)“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燕然,山名。公元89年,东汉大将军
窦宪追击北匈奴,曾登北山,
“刻石勒功而还”。但是,词人这时还是“未勒”,说明还未功成名就,战
争还没有结束,因此,
归家之期是无法计量的,可以说是“归期无期”。
(3)“羌管悠悠霜满地”
在这种有家无法归的情况之下,词人的所见所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A.羌管,即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声音哀婉、凄切。
B.对于“霜”这个意象,我们
可以通过两句著名的诗句来解读,“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
桥夜泊》)、“霜重鼓寒声不起”(李
贺《雁门太守行》)。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推出,霜出现在
深夜,而且是寒霜,属于冷色调的一个意象。所
以,同学们以后可以运用“以文解文”的方法来
解读文本,这样既温故又知新。
58
117
C.在深秋的深夜,词人听到悠悠的羌管,看到满地寒霜,心中难免顿生悲凉。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这样凄凉的夜晚,词人睡不着,心愁满绪,连白发都发白了,眼泪都流下来了。
B.同学
们注意一下,这里仅仅是将军头发发白了,征夫流泪了吗?不是。正确的解释应
该是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
、流了泪。这是运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表现出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
的思恋以及渴望建功立业、报国壮志
的情怀。
3.归纳总结
整首词,上片以“异”字统领全局,借助“雁、边声、千嶂、长烟、
落日、孤城”等意象,描
绘出一幅荒凉、萧瑟的边塞秋景图,同时,揭示了边地环境恶劣、战事的紧张氛
围,由景入情,
下片抒发了词人思家忧国、壮志难酬的情感。
五、拓展学习
在解析
完整首词后,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这三个字“渔家傲”,从词的结构来说,“渔家傲”是
什么呢?
词牌名。
对,很好,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格式名称,很显然,仅仅从“渔家傲”,我们是很
难联想
到这首词的内容,其实,这首词有一个题目“秋思”。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一篇与之相似的课<
br>文《天净沙·秋思》,你们还有印象吗?
有。
好,那我们就一起把它背诵出来吧。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9 117
很好,看来大家对学过的知识都掌握的不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
两部作品的
区别之处。
(1)首先,从文体上看,《渔家傲》属于宋词,而《天净沙·秋思》
是元曲小令。二者的
产生时间不同,词产生于晚唐,盛于宋;元曲产生于金元时期,盛于元。从风格上来
看,词比
较妩媚清丽,而小令则比较通俗易懂。
(2)从内容上来看,这两部作品都选用了一
些意象来描写秋景,但是,《渔家傲》的意
象(边声、号角、长烟、落日、孤城)大部分都是西北边塞特
有的,而《天净沙·秋思》中的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常见之景。
(3)那么,通过这些景物描写,作者各自又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渔家傲》抒发的是戍边将士的壮志难酬、思家忧国之情;
《天净沙·秋思》则是抒发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无论是哪一种情感,作者都把他们切身的感
受融入到作品中,所以,我们才会被感染。我
觉得,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只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
能更好地打动读者。
同时,在比较阅读两篇相类似的文本时,同学们应该从“文体、内容、情感”,这
三方面来
分析其中的异同点。
【作业布置】
(1)背诵《渔家傲》; <
br>(2)从中选择一首扩写成现代白话文,展开想象,不用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翻译,字数300
字左
右。
目标导学二:《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结合苏轼600
字的生平资料,用一句话介绍苏轼。)从你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
你们运用资料、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很
强。希望大家在本节课能够充分运用手中的资料来解决
问题、理解课文!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江城
子·密州出猎》词,走进苏轼的世界。从题
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呢?(学生自由发言)
苏轼自己对这首词很得意,于是给他的好友鲜于子骏写了封信——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
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
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
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
60 117
明确:通过这封信让学生了解苏轼词雄壮、豪放的特点,为指导初读课文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
指导朗读——
要求:①读准字音,口腔打开,做到字正腔圆。②把握节奏,落实重音。
三、品读课文,体会苏轼之“狂”
(一)品读上阕,分析苏轼的“形狂”
1.分析“狂”的内涵
提问: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就是
——?(狂)什么
是“狂”呢?(出示《古汉语常用字典》对“狂”的解释,让学生选择。)
狂:①狂妄,傲慢。②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③发疯。④失去常态,狂乱。
过渡:明代
屠隆说:“善狂者心狂而形不狂,不善狂者形狂而心不狂。”“形狂”指人的外
在表现,即行为举止、衣
着打扮等异于常人;而“心狂”则是内在的,指人的思想、感情、理
想、抱负等与众不同。词的上阕侧重
表现“形狂”,下阕侧重表现“心狂”,这首词中出现的是
“少年狂”,少年狂其实就是年少轻狂,是不
成熟、不稳重的表现。下面我们齐读上阕,看看
成熟稳重的“老夫”苏轼有哪些“少年”“轻狂”的表现
。
2.分析词中苏轼的“少年狂”
预设:
①行为之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明确:苏轼打猎把猎狗和苍鹰这
样凶猛的动物带在身边,来显示他的勇猛。特别是“牵”
和“擎”表明,他没有让猎狗和苍鹰去发现猎物
,而是把它们带在自己身边,很明显是为了炫
耀。另外,苏轼的穿着打扮很抢眼,很张扬,带着“千骑”
,场面盛大、招摇。这些确实都是
“轻狂”的表现。
(学生自由发言的同时品味字词,比如“
卷”能否换成“到”“过”“扫”?并适时指导朗
读。)
②语气之狂:“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明确:这三句话主要让学生体会苏轼自
比孙权的口气之“狂”。同时引导学生辨别不同资
料对“报”的理解。
为了酬答满城的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胡云翼选注《宋词选》)
快告诉全城的人,跟随
我去打猎,看我像当年孙郎那样,亲自弯弓射虎吧。(周汝昌等《唐
宋词鉴赏辞典》)
明确:这两则资料中,“报”分别被理解为“酬答”和“告诉”。而“告诉”更适合这首词
61 117
的理解,因为前者射虎是为了酬答百姓的围观,而后者是苏
轼告诉全城的人去看他像孙权当年
那样射虎打猎,后者更能体现他的“少年轻狂”。
(指导学生从重音、语速、语气等方面朗读上阕)
方法小结:我们在运用资料的过程中,遇到
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时,要根据词的情感基
调来判断,这样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取舍。
(二)品读下阕,分析苏轼的“心狂”
1.比较阅读“酒酣胸胆尚开张”和“鬓微霜,又何妨”,看哪句更能体现苏轼之狂。
明确:
前句中“尚开张”的“尚”是“尚且、还”的意思,说话的底气明显不足。而“又
何妨”一句斩钉截铁、
不容置疑地表现出了他对“鬓微霜”的不在乎,因此后者更能表现苏轼
不服老的狂气。
(指导学生从语速、语调、重音方面朗读“鬓微霜,又何妨”一句。)
2.结合资料,探究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句中苏轼到底是自比冯唐还是自比魏尚。
作者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期许,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胡云翼选注《宋词选》)
持节二
句:注家向来以为东坡是以魏尚自许,未切,实是自比冯唐……苏轼自比冯唐,一
以老,二以筹边远略也
。(徐永年、曹慕樊《东坡选集》)
提示:让学生从苏轼、冯唐、魏尚三人的生平、当时的时代背景以
及词的情感基调来讨论,
看哪种观点更适合这首词的理解。
明确:冯唐一生屡遭贬官,到老都
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魏尚虽然被贬官,但后来又重新
得到重用,而且把云中郡治理得很好,令匈奴人忌
惮不已。而此时的苏轼,因为与王安石政见
不合被排挤出京城,因此他更希望能够出现一个冯唐那样的人
持着朝廷的符节使自己能够像魏
尚一样重新得到重用。在宋辽边界之争中,宋国最终割地七百里给辽国,
所以,苏轼也希望自
己像魏尚一样平息边界之争。这些都表现出他的抱负远大,是他“心狂”的表现。因
此,苏轼
自比魏尚更加合理。
方法小结:对同一问题存在分歧、甚至对立的资料,除了从词的
情感基调进行判断外,还
要结合人物生平以及时代背景,仔细研究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运用资料,理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雕弓”的内涵。
出示资料:
天狼星是大犬座中的一颗最亮星,在天赤道以南。通过计算,在北京地区,天狼星的最高
高度是
33度。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在密州,北宋的密州是现在的山东诸城,其地理纬度是
36度,那么天狼
星在密州所见到的最高高度是37度。因此,密州看天狼星,只能在东南和西
南,是绝不会出现在西北方
向的。(刘海波《苏东坡看到天狼星吗?——谈天球赤道坐标系》)
62 117
<
/p>
提问:天狼星应该出现在苏轼的东南或西南方向,可他为什么要“西北望,射天狼”呢?<
br>在学生困惑时出示资料,引导学生讨论——
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弧九星,在狼东
南,天弓也,主备盗贼,常向于狼。
(《晋书-天文志》)
明确:雕弓非实指,而是指天上的
“弧矢”星座,即天弓。我们似乎看到苏轼化身为一个
顶天立地的巨人,拉动了那把“天弓”,射向了控
制侵略的“天狼星”。于是,天下太平!这一
举动正是他报效祖国的“心狂”的生动表现。
(三)结合资料,体会苏轼的“进取之狂”
投影出示:
有人说:“苏轼既有报国之
志,应奔赴沙场,而苏轼却只‘发少年狂’而无行动;为官者,
应勤政爱民,而苏轼却打猎消遣。因此,
苏轼之狂,是不思进取,是消极之狂,不可取也!”
明确:苏轼被排挤出京城,失去了宋神宗的信任。
他虽有报国之志,却得不到朝廷重用。
因此,“狂”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奈,从词中“老夫”“聊”“尚”
这些字也可看出一二。苏轼虽
被排挤,受冷遇,但他依然为百姓着想,他在杭州和密州时,为百姓做了很
多实事,政绩突出。
因此,苏轼打猎时故意表现出与年龄和身份不相符的“狂”气,是向朝廷证明:自己
虽然快四
十岁了,虽然是文官,但仍有少年的狂气,可以像武官那样奔赴沙场,英勇杀敌!他希望自己<
br>有一天能够重新被朝廷重用,为国效力!孔子说:“狂者进取。”韩愈说:“狂者,志极高而行
不
掩。”所以,苏轼的狂是进取之狂,他的志是报国之志!
四、课堂小结
其实,苏轼的“狂”
是极度自信的外在表现,是他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进行的自我调
整,是进取之狂。这是苏轼作为天才
文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气质,是苏轼在个性上的独立张扬,
在行为上的越矩放纵,是他不同于世俗浊流的精
神外现。正是这样的进取之狂才滋养了苏轼这
样才华横溢而又不得志的失意文人,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
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让我们永
远记住他的名字——苏轼。
目标导学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导入:师生一起背诵学生曾经学习过的辛弃疾的两首词。
二、介绍词的常识、小序、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1.词的常识
大家看,写在最上面的“破阵子”是题目吗?
63 117
不是,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沁园春”、“卜算子”一样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才是题
目。
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合注释1,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辛弃疾赋闲时写给他 的好朋友
陈亮的。我们知道,要理解诗必须先要了解作者。那有谁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所涉及< br>的辛弃疾和陈亮两个人?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 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
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 的,他也较少受到使
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 br>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
忻然,幸 得苏息,独亮持不可。
4.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 又都坚决主
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三、整体感知
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 心的字词或句子。
对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 来?
“壮”。这个字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大家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 表
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等我们梳理了课文后再来回答。
1.首先,先听一下录音,大家在书上注音;然后我请几位同学试着为我们朗读一下。
2.学生朗读,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64 117
回:醒。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
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这时候作者回想梦中
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
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顺序为“分麾下八百里炙”的
倒装,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以前都有50弦,因三皇之一的泰皇受不了它发出的悲哀
之音,
才下令改为25弦)。
翻:演奏。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字改为“弹”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翻”字写
出了战歌嘹亮,乐器轰鸣的热烈场面;如用“弹”字代之,就表现不出
这种气氛。
“秋”仅
仅表示这时是秋天吗?不,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
气氛。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
正在检阅准备出
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是宽泛对偶,这样看来与“如”字相对的“作”字是什么意思?
作:像。这个字古今词义不同要注意。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霹雳:弓弦的响声。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5 117
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么?统一国家。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3.我们梳理了整首词后,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现“壮”的地方?
这些句子表现出来的“壮”的内涵是什么?
壮:点兵出征、飞驰敌阵——壮观而激烈、雄壮、统一国家、名垂青史、雄心壮志
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
差。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
这里的“壮”还有“悲壮”的含义。
作者化“雄壮”
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
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
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悲情。
“壮词”意即激昂奋发的壮行言辞,有壮怀激烈之意。词
中描绘的军营生活以及激昂奋进的
战斗生活就是具体的体现。而末尾两句更为突出,它把描写大功告成后
的喜悦,把收复中原,
统一祖国与个人杀敌立功的心愿统一在一起,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
4.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
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
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
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
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
悲情。
5.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
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
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
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6.如何理解这首词?
66 117
<
/p>
明确: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
br>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
驰骋
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
下片,自出机杼
,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
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
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7.齐读课文
四、小结全文
全词从想象着笔,描绘了理想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高昂的,
而结句又是悲
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抑扬法赋予了本词特有的艺术魅力,
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
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作业布置】
1.朗读、背诵这首词。
2.把读完该词后的感悟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满江红》
一、预习复习
1.导入
2.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
(今绍兴)
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
志,性格豪放,酷爱诗
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
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
,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
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
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
绍兴古轩亭口。
创作背景:
67 117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
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
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
国事。中秋节,秋瑾
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成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
解,而秋
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br>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
胸怀
二、问题导学
1.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文意。注意《满江红》中的典故: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②“
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
冲破家庭牢笼。
③“因人常热”,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
不依
赖别人。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
因人热者也
。’灭灶更燃火。”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之义。惟
其如此,才有
了她愤然东渡,献身革命事业的豪然壮举;才有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
力挽回”(秋瑾《黄海舟
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撼人气概。
④“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
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
忧虑。
3.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4.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
道路前夕的复
杂心情。
68 117
用下列句式说话:
从词作
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我是从……一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按照“心
情→句子→分析”的
方式回答)
5.总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
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
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蛾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
”,崇高的志
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地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自从精忠爱
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
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
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
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
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
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
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三、自学探究
四、展示点评
五、拓展延伸
中考链接: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
的心情?
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的牢笼的喜悦心情。
2.“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中“蛾眉”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短文两篇
【课时安排】
2课时
69 117
【第一课时】
谈读书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2.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
认识。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赏析文章语言的意韵美和形式美,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呢?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培根)今天
我们就一起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谈读书》(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你对培根的了解有多少呢?(投影显示有关培根的资料)
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作家。著有《随笔》《新工
具》等。《随笔》共58篇,是英国文学中首创,开创英国随笔这特
有体裁。
三、出示学习目标,检查字词
1.学习目标(略)
2.检查字词
70
117
让大家预习课文了,我想检验一下大家对课文中的字词掌握情况。(投影显示生字词)
四、整体感知
大家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谈了哪几方面
的问题?读
的时候,请拿起笔来,把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
明确: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板书)
五、探究课文内涵
1.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有哪些?读书的三种偏向是什么?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
从正面说,
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
和学究。
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
2.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
3.“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
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
何修剪移接”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
?有什么作用?
比喻论证;说明读书可以补天然的不足。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
智,
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4.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
挑刺。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③提倡把读
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5.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归纳说理、举例论证。
71 117
六、品味语言
选出自己喜欢的语言,反复朗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七、知识巩固
赏析文章的语言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呢?投影显示:
艺术风格(遣词造句、句式、修辞等)
思想内涵(给人启示、引起共鸣)
八、交流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九、小结
结合课文谈谈你的读书感悟。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作业布置】
收集读书的名言警句到资料本上,并挑两句进行仿写。
【第二课时】
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1.了解“不求甚解”的原意,懂得读书要“会意”。
2.理解“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和方法的合理性。
3.学习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学会全面分析说理。
【教学重点】
了解“不求甚解”的原意,懂得读书要“会意”
72 117
【教学难点】
理解“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和方法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培根的《谈读书》
,文章中的有一些名言警句,如:读史使人
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
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
辩。还提到了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能弥补人精神的缺陷。既然读书如此
重要,那么我们该如
何去读书呢?怎样选择书来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马南邨的文章《不求甚解
》,或许
我们从中会有所启发。
二、解题
题目是“不求甚解”。
问题设计:有谁能告诉我,现在人们怎么理解这条成语?
明确:“不求甚解”,本出自陶潜《
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意旨,
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现多
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
含贬义。文章中作者对这一成语新解,作了辩证
、全面地分析。
三、作者简介
马南邨,是作家邓拓写《燕山夜话》专栏时的笔名。作为当代
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作
家,邓拓先生留下大量散文瑰宝,尤以杂文成就最高。在他代表作《燕山夜话
》中,包括150
多篇杂文,思想深刻针对性强,于知识中见思想,在议论中藏情趣,老舍先生读后也盛
赞他是
“大手笔写小文章,别开生面”。
四、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73
117
1.用笔勾画出作者对“不求甚解”的独特认识。
2.问题设计:
(1)对“不求甚解”,一般人的认识误区是什么,作者又针锋相对地提出什么观点?
(2)作者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有何用意?
(3)“好读书”与“不求甚解”
五、研读课文,把握作者论证思路
讨论:
1.作者是怎么证明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①例证法:以诸葛亮、普列汉诺夫为例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理解精神
实质。
②对比论证法: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
意;
③引证法: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
析,
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
2.你认为本文在写法上与以往的议论文有何不同?
明确:驳论
3.思考: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一词的辩
证,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文章反弹琵琶,新
人耳目,在轻松愉快中使读者受到教育。就其根
本思路来说,乃是对“不求甚解”的否定之否定。
就其立意来说,是“不求甚解”的新解。
74 117
【作业布置】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 ②“班门弄斧” ③“滥竿充数”
要求:采用“别人都说……而我觉得……因为……”的句式进行成语新解。
明确:成语新解,
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入手,这往往是行
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
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提示:“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
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
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
化,掌握方向,采取相
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
“
滥竿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
下”的新意。
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本文的写作脉络,理清文本思路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诗词和山
水画作品的欣赏,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初步理解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
术境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75 117
认识意
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
现意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过程与方法目标;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阅读众多文人雅士的诗赋佳作时,
不难发现写山水之情、归隐之乐的诗词数不
胜数,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
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
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
们就来探讨一下山水诗与
山水画的意境。让我们跟着李可染一起,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二、自学互研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齐白石的弟子。李可
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
万里
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
长画山水、人物
,尤其擅长画牛。
2.生难字词
(1)字音
76 117
惆怅(chàng)
真挚(zhì)
渲染(xuàn)
...
胸有成竹(xiōng) 朝朝暮暮(mù)
浮光掠影(yǐng)
...
(2)词义
【胸有成竹】强调画家作画前,对于所画的对象已经有了整体把握,非常熟悉。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诗词意境,使自己能进入语境,仔细体会山水画的意境并得出自己的
心得体会。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提出“意境”这一概念,并解释“什么是意境”;
第二部分(5~10
):论述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
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
并融于作品之中。此外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与其相互
依附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三、合作探究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阅读课文,说说意境是什么。
【交流点拨】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默读课文,说说意境和意匠是什么关系。
【交流点拨】相互依附,相得益彰。
3.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7 117
【交流点拨】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
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4.请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说说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就能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
【交流点
拨】光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要地
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
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5.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交流点拨】按照作
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
界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
人深深地体会到诗人深厚的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的
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
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
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读者已经学过的诗歌
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1.“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
度有关。”
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简要说明。
【交流点拨】作者以齐白石老人画虾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韧,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时,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
贯穿积
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韧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2.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
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
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交流点
拨】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
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
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它们又必然得高于现实。这就
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精湛的
绘画,最终都成为可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78 117
四、当堂演练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对意境与意匠的解读,带我们了解并领悟了山水画
。这是李可染对于山水画意境
的阐述,使我们认识并深刻感受到这份情怀,也希望大家运用这篇文章中提
到的方法来提升自
己的写作水平。
2.拓展延伸
欣赏一些李可染的画作,如《万山
红遍》。“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
春·长沙》中的名句。画作《万山红遍》描绘了
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
壮丽奇景。
课后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
教学,我觉得我做得好的一方面就是问题设置步步深入,可以给学生充分
的理解缓冲时间,调动学生的课
堂积极性,课后问题也给了学生们联系社会实际,体味生活中
的语文趣味,从而让学生学到技巧,在生活
中能运用。不足的一方面在于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
本堂课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够,因此
要多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讨
论。
无言之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作者行文思路,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文章举例论证的方法,读懂议论文,理解议论文,揣摩议论文中的
精彩论证方式并善
于运用在日常习作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细心体味“言”与“意”的关系;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79 117
【教学重难点】
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揣摩议论文中的精彩论证方式。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
各种精彩文章评论中我们经常看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类句子,那么,何谓
“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不
及义”“言不尽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去学习朱光潜
先生的《无言之美》,细细体味语言
的魅力吧!
二、自学互研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
心理学》《谈美》
《西方美学史》等。
2.生难字词
(1)字音
意蕴(yùn) 颦(pín)
蛾眉(é)
寂寥(liáo) 谚语(yàn)
心旷神怡(kuàng)
轻描淡写(miáo) 栩栩如生(xǔ)
目不忍睹(dǔ)
信手拈来(niān) 铢两悉称(chèn)
(2)词义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80 117
1.朗读指导。
先试读,再带入问题探读,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文本语言魅力,深入解析“无言之美”。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3):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提出“言”与“意”。
第二部分
(4~12):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言不必尽意、无声胜
有声、含蓄不露等所
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
第三部分(13):总结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
就越大越深
越真切。
三、合作探究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
的意蕴,应该从美
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第3段,概括“言”和“意”的关系。
【交流点拨】言是固定的
,有迹象的,是散碎的,有限的;而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
是混整的,无限的。所以,言所以达意
,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交流点拨】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①以“言尽一切”
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②以文学作
品的“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
意”凸显无言之美;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露来论述无言之
美。
5.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交流点拨】作者
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美术的角度关
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
并以从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
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以言表意,也无须全然
以言表意,即说明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
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
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
论证。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81 117
【交流点拨】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
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
读
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
这宽阔宏伟之
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
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
深蕴的无言之美。
四、当堂演练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无言之美”的内涵,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启示:欣赏
艺术作
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其中的“无言
之美”。
2.拓展延伸
你认为“穷形尽相”是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吗?请举例论证。
【交流点拨】穷形尽相并不是一个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反而是恰到好处的留白更
益于激发人们的
联想和想象,并融入自我的主观情感。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在考验画家时,
让应考画家以“踏花归去
马蹄香”为题作画,择优录用。最后被选中的画作上,根本没有一片
花瓣,只是马蹄上飞舞着几只蝴蝶。
但就是这样一幅画,却最恰当地体现出了诗题的意境。
课后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
觉得我做得好的方面在于虽然课文整体上不易理解,但是我还是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做到尽量引导,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理解到文字的
魅力,无言的魅力。但是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
仅针对文学,还针对其他艺术,而学生对
其他艺术的了解不深,因此,在把握论证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
度,还需要进一步辅导强化训
练。
驱遣我们的想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82 117
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学会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作品,由浅入深领悟语言内在魅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领悟语言内在魅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
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有谁能总
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今
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
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自学互研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
家、教育家、
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19
23年,
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2.生难字词
83 117
(1)字音
拘泥(jū nì)
歌谣(yáo)
契合(qì)
....
旷远(kuàng) 海啸(xiào)
苟安(gǒu)
...
(2)词义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契合】符合;合得来,意气相投。
【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怅然】形容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朗读本文时,要细细品味作者给我们展现的语言魅力,透过文字感受到作品的温度。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7):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
8~13):以诗、文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要驱遣想象力才能透过文字接触
作者的所见所感。 <
br>第三部分(14):总结观点:必须驱遣想象力,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接受美感的经验的
目的。
三、合作探究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84 117
【交流点拨】(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
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
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
要通过文字去接
触作者的所见所感。(4)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
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
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
达到这个目的。
2.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交流点拨】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
联系?
【交流点拨】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作者以文字为
载体传
达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
品的本质,是表达
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并简
要分析
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
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
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
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
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
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
感受到诗中静
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
图画
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5.请你总结本文1~10段的论证思路。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
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
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
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
85 117
力的重要作用。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第9段中为什么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
了”。
【交流点拨】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
出,且
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
就是此道理。因
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
述,进而去体会。
四、当堂演练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关于驱遣阅读者内心的想象方面的论述,对我们学习语
文非常具有借鉴意义,让我们
也得到了很多启发。我们在以后的语文阅读中,要透过文字深入作品内部,
体验阅读的快乐。
2.拓展延伸
你能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交流点拨】以朱自清先生
的《背影》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
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
句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
变得更生动。
【教学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本文思路清晰,观点易于把握,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教
学过文章思
路进行延伸赏析之后,有助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来鉴赏文艺作品,延伸设计难度过大,
还需要不断改善。对
于基础较差的同学,课下要积极沟通。
86 117
屈原(节选)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物象的象征义,掌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过分析文中物象的象征义,理解文章所表现的主题。
3.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写法,感受屈原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方法】
点拨法、朗读法、质疑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屈原被楚王放逐,
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
江,并配以主题歌曲。)端午节时,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放出
粽子、赛龙舟图片)
这是为了纪念谁呢?(学生答:屈原)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屈原(节选)》。
二、自学互研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2)背景链接
《屈原》是一部历史剧,创作于1942年。该剧借古喻今,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深刻
87 117
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政策,激励了人民的爱国斗志。
2.生难字词
(1)字音
诡谲(jué)
瘦削(xuē)
睥睨(pì nì)
....
污秽(huì) 犀利(xī)
雷霆(tínɡ)
...
虐待(nüè)
哗众取宠(huá)
..
(2)词义
【播弄】摆布;挑拨。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阴惨】阴暗悲惨。文中形容黑暗的旧世界。
【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跪下后,两手
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故称
“拜手”。
【哗众取宠】以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靳尚与郑詹尹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屈原内心独白——雷电颂。
三、合作探究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88 117
1.郑詹尹为什么对毒死屈原有些迟疑,应怎样理解?
【交流点拨】郑詹尹是
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廷中奸臣的帮凶,他毫
无正义感,开始对毒死屈原有疑问,不
是同情屈原,而是怕“惹出乱子”,舍不得他的东皇太
一庙。一旦靳尚说到不按南后的意旨办事,她可以
大义灭亲,处死他这个南后的父亲时,他便
下定了毒死屈原的决心。
2.“雷电颂”部分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交流点拨】“雷电颂”一部分运用了拟人兼
呼告的修辞手法。如“风!你咆哮吧!咆哮
吧!”既是拟人,又是反复,又是呼告,感情更强烈,有力地
表现出对风的热切期待和对黑暗
势力的痛恨;“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
耀着的一切的一切,
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这些
句子采用比
喻、拟人的手法,表现出屈原对风、雷、电这些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的热切
期盼。其次,运用了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妙
的
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使屈原更加神采飞扬,光彩夺目。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东皇太一”等神鬼像象征了什么?屈原是如何揭露其本质并与之进行斗争的?
【交流点拨】
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人世间昏庸、腐朽、暴戾、怯懦的当权者。屈原指出它
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
亲”,它们“完全是一片假”,“只有晓得播弄人”,是象征奸诈暴虐又
外强中干的怪力乱神。屈原对这
些象征着黑暗势力当权者的众神进行了愤怒的诅咒,高呼着要
把所有的“土偶木梗”连同一切罪恶的黑暗
“烧毁!烧毁!烧毁!”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
懑,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四、当堂演练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一开始,就展示了矛盾双方的针锋相对的较量。楚国卖国集团在妥协投降的道路上越
89
117
走越远,屈原遭受的迫害越来越深,他对祖国、对人民忧心如焚,愤
激之情达到了顶点,于是
在东皇太一庙爆发了激荡寰宇、回旋大地的“雷电颂”,这感情激越、气势磅礴
的抒情独白,是
他用生命的血肉熔铸的诗。“雷电颂”宣泄了屈原要摧毁旧世界的澎湃激情,也集中地表
现了屈
原一生的思想和性格。
2.拓展延伸
请列举几例你知道的屈原的作品。
【交流点拨】《离骚》《九章》《九歌》《天问》。
天下第一楼(节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文章主题,体会
剧本的语言韵味和生活气息;明白和谐的含义,培养团结他人、热爱
和谐的处事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语言美。
【教学方法】
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
90 117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
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
么,我们还能创办文明班
级吗?(不能)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
要是处处有人拖后腿,便会导致这
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
这个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
二、自学互研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
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
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
动京城,演出场次仅
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2.生难字词
(1)字音
侦缉(jī)
怯懦(qiè nuò)
忌讳(jì huì)
打镲(chǎ)
......
撂杆(liào) 捣蛋(dǎo)
幌子(huǎng) 雕梁画栋(dòng)
....
(2)词义
【侦缉】侦查缉捕。
【怯懦】胆小怕事。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
91
117
【拾掇】惩治。
【凄惨】凄凉悲惨。
【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捣蛋】借端生事,无理取闹。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幌子】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读评结合起来感悟语言特色和人物性格。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高超,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三、合作探究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上述情节(见步骤二—2)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
的。
【交流点拨】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2.简要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92 117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
交流点拨】“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
子。作者看似在
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仗着自己有
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
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
(2)卢孟实: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
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
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交流点拨】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3.分析卢孟实形象。
【交流点拨】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
变通、刚直却又不
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4.分析其他几人形象。
【交流点拨
】罗大头: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
身正气,直率,不屑与小人
为伍。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
唐茂盛:势利。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
上述情节(见步骤二第2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衰
落的原因的认识。
【交流点
拨】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最好的概括。从全文来
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
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
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
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
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
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
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
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
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
,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
93 117
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四、当堂演练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发言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结合分析的人物形象,代入角色进行朗读。
枣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
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能关心、关爱身边的空巢老人和
留守儿童。
【教学重难点】
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演读法、讨论法、延伸拓展法。
94 117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枣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现实中的枣又香又甜,我们都很喜欢吃。本篇课文中
的“枣
儿”是不是仅仅指现实中的枣呢?那“枣”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99年,当时
的农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浪潮,将许多农村青年
带离故土,到城里谋求发展,只剩下老人
和小孩留守家园。走进城市的人们,或因为繁忙,或
因为迷失,大都不怀念乡村,在他们的心中,枣儿被
遗忘了,故乡被遗忘了,甚至一部分的亲
情也被忽略、遗弃了。这使留守的亲人倍感痛苦。
2.生难字词
(1)字音
蓦然(mò)
翘首(qiáo)
咀嚼(jǔ jué)
囫囵(hú l
......
ún)
竹匾(biǎn)
掸去(dǎn) 踌躇(chóu chú)
....
(2)词义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或很有滋味。
【踌躇】犹豫不决。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95 117
【囫囵】完整,整个儿的。
【咀嚼】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翘首】抬起头来(望)。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分角色朗读课文。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
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
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交流点拨】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
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
子的爱。
2.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交流点拨】剧中
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
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
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
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
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
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3.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交流点拨】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
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
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
,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
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
老人,好奇而懂
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96 117
4.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交流
点拨】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
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
的父亲,离开乡村,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
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以
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5.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全剧以“枣儿”为标题
,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
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
,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
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
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
【交流点拨】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
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
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丰富而深刻的社
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
想意蕴。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枣儿》是香甜的枣儿,也是苦涩的枣儿。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
根在呼吸,像
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
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
命依托,正是这呼喊健全着我们的神经,丰满着我们的羽翼,使我们
飞得更高、更远。
2.拓展延伸
同学们中有没有父母不在身边、亲人不在身边的,如果有,你们想对远方的父母说些什么?
97 117
爸妈,我很想你们!你们在外地还好吗?辛苦赚钱的同时,
别忘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
知道要努力学习,也会照顾好自己,请你们放心。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
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
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98 117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齐
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长于记述战争的《左
传》去了解鲁国取
胜的原因。
二、解题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
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
《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
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
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
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
4年)。书中保
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
动表
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
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
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
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99 117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
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
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
,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
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
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
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
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
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
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
君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偏(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夫战(fú)
轼(shì) 旗靡(mǐ)
(二)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语调。如: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2.小惠未遍,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100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