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四则运算

别妄想泡我
966次浏览
2020年11月18日 14: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招商银行青岛分行-大唐皇帝列表

2020年11月18日发(作者:喻继高)


新化思源实验学校集智备课用表
年 级
四年级


个 案 共 享
课题:四则运算
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和第3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理解减法是
加法的逆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能够比较熟练地应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
加、减法进行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应
用。
教学难点:
理解“逆运算”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好朋友吗?加法和减法就是一对好朋 友,
它们之间会有一些怎样的小秘密,会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
中心备课人

使 用 人

二 次 备 课


一起来探索一下。(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第(1)题,启发学生读题,自己
分析数量关系。
师: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814+1142=1956
师:这个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2)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第(2)、(3)题。
师:这两题怎样列式解决呢?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3)师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与第(1)题相比,第(2)、
(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4)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两段铁
路的长度,求总长度;第(2)、 (3)题已知总长和其中一段的铁路
长,求另一段的长度。
教师再提问:如果抛开题中讲的具 体事例,这些题各是已知
什么?求什么呢?启发学生对照板书回答。
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 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计算;第(2)、
(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计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2)、(3)题的算式下面板书:“和”“加
数”“另一个加数”。 < br>师:通过以上分析、比较,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
题算式的联系,谁能说一说 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
算。
(5)教学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减法算式中,已知的和叫什么?(被减数)
减去的已知加数叫什么?(减数)
求出的未知数叫什么?(差)
老师说明:减法是 加法的逆运算,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
也就是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
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
的,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
2.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1)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板书)
(2)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板书)
【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说明各题的得数怎
么来的。
2.完成教材第4页第2题,指定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学反思:













新化思源实验学校集智备课用表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数学
个 案 共 享
课题:四则运算
第2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理解 和掌
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能够改编乘法和除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概括出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
分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出示口算卡片。
7×5= 9×8= ( )×4=36
35÷5= 72÷8= 36÷( )=9
中心备课人
李亚军
使 用 人

二 次 备 课


35÷7= 72÷9= ( )÷4=9
2.导入: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的练习,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今天我们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乘
法和除法的意义加以归纳,并进一步 明确乘、除法间的关系,使
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2(1)。
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师:谁能用两种方法计算?
生回答,教师板书:
用乘法算:3×4=12(枝)
用加法算:3+3+3+3=12(枝)
师:两种方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一些?
生:用乘法简便。
引导学生小结: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
法;相 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2.课件出示例2(2)、(3)。
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12÷3=4(枝) 12÷4=3(枝)
师: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怎样算?
学生交流汇报。
(第(2)、(3)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
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3.教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2)、(3)题与第(1)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
什么变化?
使 学生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变成未知的;在
乘法中是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 乘法是知道两个
因数的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
个因数,所以除 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观察算式,找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师: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各部分是什么关系?你从中发现
了什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反馈交流,点名汇报。
【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各题的得数怎么
来的。
2.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教学反思:














新化思源实验学校集智备课用表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数学
个 案 共 享
课题:四则运算
第3课时
有关0的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归纳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教学难点:
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能给大家举些例
子吗?
生回答。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0的运算。
(板书课题:有关0的运算)
【探究新知】
1.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中心备课人
李亚军
使 用 人

二 次 备 课


(1)出示一组算式,观察并探究。
下列算式,你会计算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428-0= 28-28=
250+0=
86+0= 312×0= 0×136=
0÷28= 0÷9= 0+180=
(2)独立计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我的发现”。
(3)全班交流,归纳总结。
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结果是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与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2.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1)假设导疑,设置问题。
问:如果0作除数,结果是怎样?
板书:10÷0=
(2)想一想,被除数、除数、商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生:被除数=商×除数
师:什么数乘0得数是10?
(3)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交流结果,没有这样的数,或找不到这样的数。
师:0÷0=
小组讨论并交流。
生:0÷0不可能找到一个确定的结果。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4)归纳板书:


10÷0=? 想0×?=10 无商


0不能作除
0÷0=? 想0×?=0 商不确定

【巩固应用】
计算。
0+8= 34+18×0= 0+8+8=
0×8= 54×24×0= 0÷99=
58-0= 65×0= 0+320=
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0的运算,大家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有关0的运算
1.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还得原数。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3.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4.0除以任何非0数都得0。
5.0不能作除数。

教学反思:














新化思源实验学校集智备课用表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数学
个 案 共 享
课题:四则运算
第4课时
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四则
运算,学 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引入带有 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的题目,让学生探讨为什么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
都相同, 而计算结果都不一样,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所起到的作
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小括号的基 础上引入中括
号,引导学生明确中括号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括号内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两级运算的运算。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中心备课人
李亚军
使 用 人

二 次 备 课


1.先说明计算顺序,再完成计算。(指定4名同学板演并解
说)
35+12×4 48-96÷3 15+27×3+34
45÷15+21×13
2.填一填。(让学生踊跃回答)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我们要先
算( ),再算( )。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下面我们来总结并继续学习有括号 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板书课题: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4。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96÷12+4×2 (2)96÷(12+4)×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过程。
集体订正计算结果。
讨论交流。
这两个小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相同点:(1)参与运算的数相同。(2)运算符号相同。(3)数和< br>运算符号的排列顺序相同。
不同点:(1)小括号。(2)运算顺序。
2.把96÷(12+4)×2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
样?
(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变化。
(2)明确中括号的作用。
(3)学生讨论交流运算顺序。
师小结: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
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3.总结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
师:我们学习过哪几种运算?
生: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师小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问: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3)总结运算顺序: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
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
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
【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做之前,要求学生先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动笔计
算。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题。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96÷(12+4)×2变成96÷[(12+4)÷2]
教学反思:














新化思源实验学校集智备课用表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数学
个 案 共 享
课题:四则运算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
题,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同学们租船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运用乘、除法有关
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我们很快就要举办春游活动了,这次春游活动的地点是
公园,同学 们到了公园,你最想做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出示教材第10页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你能说说图上的同学在
中心备课人
李亚军
使 用 人

二 次 备 课


做什么?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在租船的过程中,这些同学遇到了哪些问题?你们愿意帮助
他们吗?
【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找数学信息。
师:从图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一共有30人租船游玩。
每条大船限乘6人,大船的租金35元。
每条小船限乘4人,小船的租金20元。
2.提出数学问题:
怎样租船最省钱?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交流时假设:如果都租小船,需要多少钱?如果都租大船,
需要多少钱?既租大船又租小船,需要多少钱 ?
4.学生反馈汇报。
学生可能写出的租船方案:
(1)全部租小船,30÷4=7(条)……2(人)
7+1=8(条) 20×8=160(元)
(2)全部租大船。
30÷6=5(条) 35×5=175(元)
(3)租6条小船,1条大船。
20×6=120(元) 120+35=155(元)
5.引导学生比较怎样租船最省钱。
师小结:在解决怎样租船 最省钱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
际思考,先假设,再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找到最合理的方案。另
外,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规定的事。
【巩固应用】
师:解决了租 船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
我们一起来解决教材第11页的第4题,怎样租车最省钱 ?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汇报、订正)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6条小船:20×6=120(元)
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答:租6条小船和1条大船最省钱。

教学反思:


南充市人事局-生活需要掌声


郑州招聘58-个人房屋出租合同范本


希望杯-表白句子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十三五是哪几年


这就是我作文-国庆节活动方案


象山港-三好学生申请书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出入境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中秋作文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