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打电话》教学设计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销售面试问题
《打电话》教学设计
宁国市实验小学 张之清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132~1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
及对策
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
想解决问题。
3.指
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
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揭题:同学们,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
发事件,需要打电话通知相关人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
的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大家先看一段报道:在最近一次的“
中俄联合军事
演习”中,为了考验两国部队的临时应变能力,中俄军事演习前几
分钟突然要改变作战计划,总指挥需要尽快通知7名司令员。如果
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一个人,
几分钟能通知完。请大家帮
助设计一个“通知方案”。
二、探究方法,逐步优化
1.观察思考,示范引导。
提问:假设由总指挥打电话一个一个通知(7名司令员),同学
们想一想要多少时间呢?
观察思考:老师用一个简单的图把这个通知方案表示出来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示意图,说一说五角星、三角形各表
示什么?斜线上的数表示什么?
2.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师:大家都知道在战争中时间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情况十分紧急,总指挥需要尽快把改变后的作战计划通知到每位司令员,
按刚才的方案,如果每分钟通知一
位司令员,需要7分钟,你们觉
得怎么样?(太慢了)。
你能不能帮总指挥设计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1)独立思考。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打电话”的更优方案。
(2)小组合作探究。
要求:
①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通知方案。
②推出小组中自己认为最佳的通知方案。
③小组合作摆出这个“最佳方案”,并用学具在斜线上标出通知
时间。
(3)各组进行方案的交流、讨论、设计。
3.展示汇报,介绍方案。
(1)教师在巡视中了解学生设计的情况,让学生上台展示各小
组的方案。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点评指导。
提问:你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
(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展示。)
(预设)方案一:分组方案
方案二:最优方案
4.启发引导,优化方案。
思考:为什么“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省时间?比较步骤:
①让展示的学生先比较这两个方案有什么不同。
②师生共同将局部优化方案完善成最优方案。
③演示最优方案的结构图。
小结:只有每个接到通知的人员都继续往后通知,直到全部通知到为止,这样的方案才是最省时的。
看图推测:
①如果再给1分钟,接到通知的又有多少人?
②4分钟时接到通知的总共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的共有多
少人?
三、发现规律,应用规律
1.发现规律。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个最省时的通知方案到底有什么规律
呢?(演示)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下表:
时间
新接到通
知的司令
员人数
所有接到
通知的司
令员人数
所有接到
通知的总
人数(含指
挥官)
2 4 8 16 32
64 128 256
1 3 7 15 31 63 127 255
1
1
2
2
3
4
4
8
5
16
6
32
7
64
8
128
……
(1)填表思考: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发现的规律。
(3)各小组汇报交流。
(4)小结:后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知道消息人数的2倍,即知道消息的人数是成倍增加的。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比知
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
(5)(师生)用算式表示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和时间的关系(填
空)。
第1分钟(2)人;第2分钟(2×2)人;第3分钟(2×2×2)
人„„
(6)运用规律,快速抢答:
a.按每分钟通知1人计算,要通知31名战士最少要几分钟?50
人呢?
b.按每分钟通知1人计算,第7分钟时共通知了多少人?
2.应用规律。
师:通
过刚才的探索,我们发现了“打电话”中“倍增”的规
律,这个规律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价值呢? 1、《印度王的大米》:很久以前,在印度民间有一位名不见经传
的国际象棋高手,有一天与印度王
宫里的国手对弈,五盘三胜,竟
然赢了!国王说:“聪明的棋手,你希望从朕这里得到何种奖赏呢”?<
br>棋手指着那块国际象棋棋盘答道:“尊敬的陛下,请在这棋盘的第一
个小方格里放上1粒大米,在
第二个小方格里放上2粒大米,在第
三个小方格里放上4粒大米,在第四个小方格里放上8粒大米,在<
br>第五个小方格里放上16粒大米,照这样规律一直放下去,请陛下把
最后一个小方格里的大米奖赏
给草民,草民就万分感谢了!” 国王
瞟了一眼那块小小的棋盘,笑着说道:“善良的子民,你太谦虚了
,
朕一定满足你的要求。”接着就吩咐主管钱粮的大臣算一算第六十四
个小方格里到底有多少粒
大米。不一会儿,大臣慌慌张张跑回来禀
报:“尊敬的陛下,最后那个小方格里的大米数量,不但本国没
有那
么多,就连全世界也没有那么多!你能用本堂课学习的知识尝试解
决吗?
2、有
人说“将一张足够大的纸连续对折二十五次,这摞纸的高
度将超过南岳衡山的海拔高度”,(南岳衡山的
海拔高度为1300.2米)
他说的是真的吗?
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是成倍增长的呢?
提供课外知识:《胚胎细胞的分裂》
四、总结学法,延伸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知道了哪些学习
和研究方法。
2、还有哪些问题?(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教学反思:
一、充分相信学生
充分相信学生,首先要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交流,
有
时间动手,有时间讨论。提出问题之后,我为学生留出了较为充
裕的思考与实践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
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办
法,鼓励学生多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在互动中充分展示
自己
的想法。
二、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
每个学生都是一只“潜力股”。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多
次尝试,
并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优化。要让学生理解“只有老师和接到通知的学
生都参与到打电话
中,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这一点并不难,难的
是实践证明学生有很大的潜力。在比较、交流中,学生
们的思维活
跃了,方法优化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成功的钥匙。
三、预设与生成间的矛盾
每次课前我总会认真的去备课,但课堂上总会有生成,也因此
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今天的课堂也不例外。课刚开始,学生洪就想
出了最节省时间的方案,我不打算回
避,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讲,可
是这样一来一般的方法就没有展示,需不需要回头呢?这样一来时
间也非常紧张,于是我立即调整教学,舍去了那一部分。有得必有
失,在课后的交流中,有同事建议我应
该再多展示些学生的方案。
哎,预设和生成永远也划不上等号,但我想只有认真、充分的去预
设
,才能生成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