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教案
辞职原因-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总结
《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许昌市回族小学 海霞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
单元《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
正方体的特征,
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的表
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
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
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
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
活中的作用,体
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深理解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难点: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入:同学们都带来了墨水盒和魔方,
今天这节课,这小小
的墨水盒和魔方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小助手,与我们一起来对长方体和
正方体
的有关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平时接触较多
的“墨水盒、魔方”入手,给学
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上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2、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做好铺垫。
教师:关于这一单元,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进行整理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出示在黑板上。
二、自我梳理形成网络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同学们回想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有什么特征?它的特征
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描述呢?
(1)同桌交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各有什么特征?
(2)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作适当评点。可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2、分组整理。
出示整理要求:
(1)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记录。
(2)用喜欢的形式把有关表面积、体积、容积的知识整理出来。
学生分组进行交
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把整理
的有特色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稍后的交流。)[
请各种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展示,展示的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下整
理的内容。
你们比较喜欢哪一种整理方法?为什么?
师:那对于这一单元的知识,你还有什么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
方吗?
(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说不到的,可以引导学生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
己回忆和整理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
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
在孩
子们的头脑中形成网络。而让他们合作设计,也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
生的创造性与合作性。
)
6、看书质疑。
三、理解应用走进生活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72cm,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cm。
2.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0.56cm。特点高是0.7cm,那它的底面积是
(
)cm。
3.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是12dm,宽是5dm,高是6dm,。做这个框
架
至少需要( )dm三角铁。
4.一个玻璃量杯里放入一个玻璃球,水面上升7ml,这个玻璃球的体
积是( )。
5.把三个棱长都是3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长是()
cm,宽是()cm,
高是()cm。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棱长是6d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2.a³=3a
( )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4.电饭锅的体积大约是20 cm³.
( )
(二)实践操作
1、魔方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呢?
(学生尝试解答,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不计算。汇报方法,集体
评价。)
2、这个墨水盒的体积是多少呢?需要测出哪些数据,提醒:量
出的数据最好保留整厘米数。
单位:厘米
学生独立计算,班级交流、纠错。
问:这个墨水盒里面能容纳多大的东西呢?
学生自由回答,并解决问题。
3、做个小小包装师:
(1)不计算接头处与损耗材料,做一个墨水包装盒最少需要多
少硬纸?
(2)在这盒的四周贴上一圈环保广告纸,广告纸至少要多大?
同桌先交流一下两题的区别,然后只列式不计算。
(设计意图:知识应用分成两个环节:基础练习
给定数据的题目,
学会熟练应用数据,巩固所学知识;实践练习要由学生自己测量出数
据,解决
实际问题,这自然需要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种练习
设计体现了课标所倡导的“基础性”“层次性
”“应用性”的特点。)
四、课终回顾,深化认识。
1、师:复习完这个知识后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
师:这几位同学
的想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不但要理解知识,
还要学会整理知识,我们不但要解决问题,而且要掌握解
决问题的方
法,我们不但要学习,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学习,更要会在生活中
解决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一节课复习完后,宜让学生谈谈收获与遗憾,给学
生一个自我
反思、自我总结的机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而
延伸题则体现了“带着问题进课堂,出带着问题
出课堂”的思想,让数
学能最大限度地影响着、激励着一部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