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称次品
龟虽寿-廉洁自律演讲稿
《找次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4~135页例1、
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及运用优化
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优化思想,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
学习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逻
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天平原理找次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电影片断:海尔砸冰箱事件。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给眼睛和心
灵极大震撼的同时,真
切体会到次品的危害性,使学生能用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下面的学习,
自然而然揭示课题。]
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索、寻找方法。
1、初步感受找次品的方法。
(1)课件出示口香糖,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3瓶口香糖,其中有一<
br>瓶少了3片,就成了次品,你有什么办法帮忙把它找出来?(指名回答)
(2)
学生汇报。[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
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最好,知道
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
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原理对托盘两边的物品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3)用天平找次品
①用天平找出那瓶次品,需要称几次?(学生猜)怎么称的?
②学生画图分析。
③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④提问;我们能一边放一瓶,另一边放两瓶吗?为什么?( 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数学教
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
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例1前,先以3个待测物品为
起点,降低了学生
思考的难度,能较顺利地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那就是并不需要把每个物
品都
放上去称,3个物品中把2个放到天平上,无论平衡还是不平衡,都
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个是次品。只有理
解了这些,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动才
能顺利进行。]
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1)教学例1。
老师再增加两瓶,待测物品共有(5瓶),其中有一瓶就是次品,用
天平称,你认为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呢?
①学生动手画推想过程。
②同桌交流推想过程。
③展示学生作品。
④课件演示推想过程。
⑤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
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让
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分、称
、想的全过程,从不同的方法中体验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但考虑到学生用天平来称在操作上会很麻烦
,以前对
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
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和节省时间,所以让学生利用天平的原理在学习纸画图
来进行实践探究,直观形象
,便于学生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
础。]
三、深入探究、优化方法、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有9个羽毛球,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
天平称,至少称几次
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1)学生读题目,弄清题意。(强调:次品“重一些”)
(2)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①动手操作:你认为要保证找到这瓶次品需要几次,谁来猜?(
学生回
答)到底几次呢?请你们也用图画出你的推想过程。(学生动手画,老师巡
视指导)
②小组交流推想过程。
(3)学生汇报交流方案。
(4)课件演示推想过程。
2、观察分析、优化方法、寻找规律。
[设计意
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必须进行小组活动,发挥
集体的智慧才能突破这个难点。为了保
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活动前先在
猜、自己动手画图、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课件演示,观察分析、优
化
方法,寻找规律,是完成由具体到抽象过渡中的重要一步。]
四、巩固运用。
练习:如果是27个羽毛球,其中也是有一个比较重,用天平称,你认
为几次保证能够找到呢?猜一猜
,你认为几次?
①学生猜。
②学生分析。(老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引发学生进一步进行归纳、推理等数
学思考活动,让学生运用最佳
方法解决在27个待测物品中找次品的问题,
目的是巩固最优化方法,强化学生的认识,
便于学生掌握规律,又让学生
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和类推。]
五、课堂回顾、知识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引导学生所学的知识推理:多少到多少可能是2次、3次、4
次……
3、全课小结。
[设计意图:在回顾知识的同时,对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也进行回顾总
结,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加深对教学重点的再认识,设计成较为开放的
问题,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
的需求,又可以让学生运用迁移和类推,实
现知识延伸,促成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六、板书设计:
找次品
待测物品 三而均,只差1
3 (1,1,1) 1次
5
(2,2,1) 2次
9 (3,3,3) 2次
27 (9,9,9) 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