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萌到你眼炸
531次浏览
2020年11月19日 00:5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这就是我作文300字-幼儿园大班个人总结

2020年11月19日发(作者:严筱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课时:58课时(义务教育)
设计者:任闰梅郑州市中牟县刁家乡赵集小学
背景
四年级下册的研究与编 写,仍然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
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 ,力
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
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 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
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 知的材料
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 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做到: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 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
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
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 距离确定物体的位
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
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
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 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
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
推理 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程内容:
单元
序号





1


单元
专题





训练
重点
1.整体把握,
有效落实。
2.帮助学生逐
步掌握解决问
题的步骤和策
略,进一步提升
学习
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
学习
内容
1.掌握含有两
课时
安排





6
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级运算的运算顺
式题;2.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序, 正确计算三
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步式题;2.感受
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解决问题 的一些
解决问题的能
四则
力。3.注意培
运算
养学生认真书
写的良好习惯。

如:递等式等号
对齐、答句写完
整等。

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 解决策略和方法,学
一些实际问题;3.学生在解决会用两、三步计
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 真算解决一些实际
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问题;3.养成认
真审题、独立思
考等学习习惯。







2


1.结合生活实


位置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
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

例1 根据方



4
向和距离两个
际,让学生了解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条件确定物体
确定位置的重
要性。
2.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
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
的位置。例2
根据方向和距
离,在图上绘出
物体的位置。
例3 体会位置
关系的相对性。
例4 描述并绘
制简单的路线
图。
与 2 .提供丰富的单的路线图。
方向 活动情境,帮助
学生掌握根据方
向和距离确定位
置的方法。





3
















1、从现实的问
题情境中抽象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
换律 、结合律,乘法交换律、
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



加法交换律、结
合律,乘法交换
律、结合律和分
配律











10












运算
概括出运算定
与简
解和应用。
便运
2、重视简便计












算在现实生活
定律
律,便于学生理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
维的灵活性。
中的灵活应用,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
有利于提高学
生解决实际问
题 的能力。


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1、简化小数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 1、认识小数
意义的叙述。2、识 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的计数单位,会
注意给学生创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读、写小数 ,会
设自主探索的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比较小数的大
空间。3.重视数点位置移动引 起小数大小变小。2、小数的




4
对小数意义的化的规律。
理解。4.加强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
与实际生活的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联系。5、注意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
性质和小数点
位置移动引起
小 数大小变化
的规律。3、小
数和十进复名
数的相互改写。
4、“四舍五入
法”保留一定
的小数数位,求
出小数的近似




1、三角形的特

2、三角形的分


14
小数
的意
义和
性质
调动学生已有“四舍 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
的知识和经验,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促进知识的迁并能把较大的 数改写成用万或
移。










5






1.关注学生的
1. 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
已有经验,强调
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
数学知识与现
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
实生活的密切
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
联系。
2.
重视创设问
亿作单位的小数。







6
内角和是180°。2. 通过分类、
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锐角三




题情 景,让学生
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
在动手操作、积
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3、画三角形的
极探索的活动
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高
过程中掌握知
辨认和区别它们。3. 联系生活4、三角形的拼
识。

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
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 br>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
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
学美。4. 使学生在探索图 形的
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
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
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 手操作


能力。




6

(一)理解小
(一)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
1、理解小数数加、减法的算
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
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加、减法的笔 算和口算.
的计算方法,并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
能较熟练地进行
习惯 ,提高计算能力.

小数加、减法的
笔算和口算。






6
小数
理,掌握其计算
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
掌握小数加减法
的加
法则是教学重
法和
点.
减法

(二)位数不
同的小数加、减
法计算,是学习
的难点.





7





统计

1、认识分析折
线统计图。
2、理解折线统
计图的特点,合
理预测。



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
1、认识折线统
计图。
2、根据图表信





4
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
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
图。
2、会分析折 线统计图,作出简息画折线统计
单的预测,培养估测能力,发
展统计观念。
图。
3、从折线统计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应图中分析数据。
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






8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

1、植树问题
2、围棋棋盘上
的问题



4
1、探究植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
树问题的规律,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
并能应用规律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
数学 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
广角 2、应用“复法。


杂问题简单化”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
的策略探究植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
树问题的规律。 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



总复


通过复习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1、四则运算。
2、小数的意义
4
学生能够熟练、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准确地把握 本
册教材的各项
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和性质及小数
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的加减法。
知识点,并且能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3、位置与方向
够灵活的应用。 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4、三角形
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
标。
5、折线统计图
6、植树问题




课程实施: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 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
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 折线
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 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
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


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
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
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能力。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 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 学习比较复
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
表达和交流信息 ,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
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 的基础知识,并
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
已经学习了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
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重点学习
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
问题打 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
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 ,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
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 角形两个单
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上,通过丰富的 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
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 形的变换以及根
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
能力和动手 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学习根据
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
据统计图 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
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
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 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
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
验 、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
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 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
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
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 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
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 br>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
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 br>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
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
点。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 现
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 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
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
平的提高。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 时要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
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
算 定律等。对于这些相关的内容,本套实验教材在本册安排了四则
运算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两个单元。但 是四则运算单元的教
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四则运算的顺序。而关于四则运算的
意义, 则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
未进行概括,从而简化了教学内容,降低了学 习的难度。
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的顺序是计算教学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学
生掌握 四则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
识,提高了计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 算做好准备,同时也使学
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一般采用的是
多次循环的编排方式。即在低年级逐步引入 混合运算、直观描述运算
顺序(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四册,下同),
接着逐步出现整数四则三步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况(第五册~第八册),
之后在高年级(第九册)对四则混 合运算顺序加以整理和概括--出现
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概念,为学生初中时学习第三级运算做准


备。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逐步形成列
综合算式的 能力;但是也造成了循环过多,比较烦琐,教学步子比较
小,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不足等问题。
本套实验教材根据《标准》的理念与要求--能结合现实素材理
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改进了混合运算和
运算顺序的编排方式。首先,在低年级结合现实的素材逐步引入混 合
运算,如一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上册出现的加减混合,二年级上册出
现的乘加、乘减,二年级下 册出现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等
等。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 ,体
会运算顺序。在中年级时,即本册的四则运算单元结合解决现实问题,
较为系统的介绍四则 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这样的编排既让学生有较
长的时间,通过较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 运算及运算
顺序,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得原来比较
枯燥的计算教学 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而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在丰
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 顺序,符合学生
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并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关于运算定律, 与以往的教材相同,安排了加法和乘法的五条运
算定律。对于这些运算定律,学生在前面几册的学习中已 经接触到了
大量实例,有着良好的认知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教材注
意了这样几个方 面:(1)相对集中教学,以便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
认知结构。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 ,加以系统编排,
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

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
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 用。如加法运算定律,安排了李叔叔骑
车旅行的情节;乘法运算定律则创设了学生植树的问题情境。这样 便
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
运算定律。(3)重视简 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在简便计算的小节里,改变 了以往
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
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
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都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
生的数感。
从本学期开 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
四则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 进一步学习数学
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因此,同整数知识一样,小数知识也
是小学数学 教学的重要内容。
小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
解和 掌握小数,本套实验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小
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 年级下册,在学生初步认识
分数的基础上认识两位小数,学习一些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二段安
排在四年级下册,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始系统
学习小数。本学期将学习小数的意义 和性质以及小数的加、减法。在


具体安排上,本套实验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 倡的教学理
念,提供丰富有趣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
新的内容,给学 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还注意采取了下面几
个方面的措施:
(1)简化小数的 意义的叙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
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 能力,实
验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
道理,着重从小数是 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
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可以用小数表示。
(2)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到十进
分数 ,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
难,为此教材介绍小数的意义时,主要借 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来帮
助学生理解。
(3)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深 刻体会小数在实际
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
数、单名数 与复名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并且注意从解决问
题的角度来介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使学生 体会到单名数与复名
数的互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4)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 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
大……倍缩小……倍的说法。针对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的扩大
几倍就 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的规定,实验教材进行了尝试
性的改变。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 化规律中,将扩


大……倍缩小……倍叙述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希 望通过实验教学的探索找到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
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儿童时代是空间观念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小学阶
段学习一些空间与图形知识,并在其过程 中形成空间观念,对于学生
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其他知识、形成空间想像力有积极的、重要的
影响。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位置与方
向三角形两个单元。位置与方向的内容 是在第一学段基础上的
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
中的 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简单
的路线图。使学生初步能从方位的角度, 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
事物,发展空间观念。三角形单元,在学生对三角形有直观认识的
基 础上,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内容: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
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 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
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三角形的系统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教材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理解、把握 、描述现实空
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提供了 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首先,教材设计了丰富的
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 ,促进空间观念的
发展,感受几何图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教学在图上

< br>绘出物体的位置时,教材呈现了学生小组合作制图的活动情境,让学
生自己探索如何根据方向和距 离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位
置。又如三角形的分类教学,根据学生已会对角进行分类,能区分< br>锐角、钝角、直角、平角与周角这一基础,教材设计了给三角形分
类活动,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 的活动中了解和把握各种三角形的
特征。其次,教学内容的展开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 br>过程。例如,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与四
边形的联系等,均是让学生在 操作、探索中发现,形成结论。又如为
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教材创设
了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一学生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
生去实验、去发现其中的奥妙 。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
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最
后,在学习完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后,教材安排了图形的拼组,让学
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 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亲身体
验图形的特征和变换的规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 操作
能力。空间与图形教学中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也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
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
一步提升。
通过前几册教材的学习,在统计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
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 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
计结果;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


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形成了统计的观念。本册教材一方面注
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 识和经验教学新的统计知识--折线统计图,使学
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提升对统计知识的认 识;另一方面
继续结合实际问题,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
理的推断。如 根据统计图中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分析,把对统
计数据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 地理解统计在解决
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在安排具体教学时,教材首先
注意以学 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由于折线
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横轴和纵轴上的内容相同 ,只是表示数据的方法
不同;因此,教材先给出数据变化较大的条形统计图,再提出还可以
有另 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引出折线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
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明确折线统计图既 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
清晰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其次,注意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例如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变
化、身高的变化、月平均气温的变化、 病人的体温记录、旅游消费情
况等。第三,注意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
行合理推测的能力。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的设计,在统计图下除了提
出一些需要分析数据情况才能回答 的问题外,还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并让学生感悟由于数据变化带来的启< br>示,学习根据变化规律进行推理与判断,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
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
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 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
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 到
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
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 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
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据此,在本册教材的 数学
广角单元中,安排了简单的植树问题的教学。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
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 较广泛。让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这一数学思
想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 可使他
们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
有序地、严密地思考 问题的意识。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
标之一,因 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
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的重要途
径。与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
于各部 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
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 综合运用活动中,加强
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
提高 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数学广角的教学,让学
生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习用这 样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 p>
既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又逐步形成求实态度和科学
精神。例如,在第11 7页例1的教学中渗透了这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即遇到问题时,先给出一个猜测,要判断这个猜测是否 正确,可以先
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再应用找到的
规律来解决原 来的问题。营养午餐和小管家两个数学综合运用活
动,则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 学的数学知识
(如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 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
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 在动机。
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
会现象有 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
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 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
内容的 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
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 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
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
初 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 ,实验教材注意选择


内容更广阔、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
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例如,第一单元的主题图,展示北方
冬季人们的运动爱好,第二 单元的主题图则介绍了一项新兴的运动项
目--定向越野活动,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等知识;第 六单元
的主题图则展示了我国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女子10米跳台跳
水金牌的情景。数学 综合应用营养午餐介绍了各种食品的营养成分
含量和10岁左右儿童应从午餐中获取营养物质的指标等科 学知识。
为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环境保护、健康生
活等教育提供了丰 富而适合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与前几册实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
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 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
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如安排了
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数学游戏等板块。介绍了现实生活中
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的故事等 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
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 br>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
化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
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
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对于运算定律的总结 概括,教材让学生自己


探索发现存在于算式变化中的规律,并试着用符号表示出来。教学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逐
步得出规律。又如,关于一个 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教材直观展示了
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 了
探索性和开放性,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
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 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
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 课程评价:
(实效性评价)
(一)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
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 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
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注意考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大胆尝试 并
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
克服困难的精 神,认真听讲、完成作业。重视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水平。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中年级学生往往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实物来完成学习任 务,因此要重视结合
具体材料和实际操作的过程评价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对于“乘除计算”< br>的评价,可以结合具体问题和活动进行,主要看学生能否正确计算混合计算和简
便运算;能根据具 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应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对“位置与方向”的评价,结合学生熟悉 的物体和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对“统计”
的评价,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在统计活动中,
学习看折线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及简便算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
应用。
● 所需条件: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 br>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量角器、三角板、
直尺、七巧板、指南针等。 本册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这里
介绍几种,供参考。
1.数位顺序表 教学小 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使用(见
教科书第52页)。可以自制,也可对前几册教师教学用书中介 绍的数
位顺序表进行加工改制。将右面接长,点上小数点,写出小数的数位,
并可在表的下面贴 上一张白纸或连接几排插袋,以便于进行小数的
读、写练习。
2.用硬纸条做的三角形 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使用。教师可用
木条制作一个大的演示用具。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 稳
定性。
3.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
设计制 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科书第83页呈现三角形分类情况的
集合图;教科书第120页的围棋盘等。

文凭等级-幼儿园中班育儿知识


高考降分-德阳人事考试


柳宗元简介-中秋放假通知


重庆求精中学-教师年度考核自我评鉴


赞美女人的诗句-高考考生号查询


杭州招商银行-感恩老师的诗歌


安徽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吉林省职称考试


诸葛亮七擒孟获-连锁加盟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