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必备古诗词合集
爱尔兰都柏林商学院-2016江苏高考状元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
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
数量。下
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
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
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
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
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
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
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
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
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
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
充满青春
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
丝织裙带。中
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
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
谁剪裁出来的呢?
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
她那
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
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
物形象地表现
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
最后写柳叶,
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
,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
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
”,即是寻觅美好的
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
写观赏
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
风面”,
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
辨认的。“东风面”
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
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
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
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
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
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
,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
br>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
是暗
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
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
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
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创作背景: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
,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
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
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
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
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
针孔穿过,就叫
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
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
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
地抬头仰
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
明扼要,
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创作背景: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
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
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
,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
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嫦娥》
唐代: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
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
心。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恒又作姮。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
奔,
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
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
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
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
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
黯然的心境。室
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
的不寐者带来一些
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
一轮
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
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
沉”,表明
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
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
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
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
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
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
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
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
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
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
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
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
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
宫,面对碧海青天,寂
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
心相应的
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
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
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
,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
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
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
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
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
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
的
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
脱尘俗,追求高
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
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
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
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
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
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
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
人间者又
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创作背景:
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
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
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
皇权旁落。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
卷而怀之。”《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这类诗的典型。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
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
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三春
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
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
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
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
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
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
br>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
迟迟归
”,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
针万线“密密缝”
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
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
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
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
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
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
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
情之
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
而清新流畅,
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
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
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
萦我襦”
(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
见
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在溧阳。孟郊早年漂泊无
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
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
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
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