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全册完整教案集及教学设计

绝世美人儿
962次浏览
2020年11月19日 07: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2017高考时间

2020年11月19日发(作者:任弼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
买文具

教学内容:课本P2—P3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 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附页1”图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 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
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
二、玩中学
1.

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
征。
(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
铅笔0.50元 尺子1.06元 笔记本3.50元
书包45元 水彩笔16.85元 钢笔8.00元 文具盒12元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
2.

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1)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
么特点。
(2)

说明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认识小数点。
(3)

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了解小数的读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4)

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
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价 。)
(5)

小讨论:小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的单价3.5 0元写成0.35元,
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
3.

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 业,让学生去生
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
4.

试一试。
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

三、学中做
1.

写一写,读一读。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张 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
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
2.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做中得
数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3题。

五、总结。




货比三家

教学内容:课本P4—P5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新学期开始了,丽丽要为自己买一个新的铅 笔盒,请同学们帮助她选一选,哪家
文具店的最便宜。
二、玩中学。
1.

设立情境,复习旧知作铺垫。
出示主题图,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读一读各种文具标价牌上的文具价格。
2.

借助问题探究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发展数感。
(1)思考“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2) 自主探究比较4.9元与5.1元大小的方法。(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独立思考
比较方法。)
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
a.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
b.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
c.以小数点为中心,4.9元小数点前是4,5.1元小数点前是5……
(3)组内交流比较方法后推选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3.

提出新问题,延长知识点。
(1)

根据主题情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选择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大家试着解决。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

试一试。
完成“试一试”的 两道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与同伴检查完成情况,每人选
一题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三、

学中做
1.

完成“练一练”第1题。
反馈评价时说说如何比较0.05元与0.50元、6.00元与6 .0元的方法,说说有什
么发现。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

做中得。
完成“练一练”第3题。
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进一步明晰比较三个数大
小的策略与相应的步骤,并能对策略与结果的 合理性作出判断。

五、总结。




买 书

教学内容:课本P6—P7
教学目标:
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 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
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交流各自算
法的过程。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旧知迁移导入。
笑笑在书店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花了125元,还剩下13元,笑笑带了
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一起订正。
二、玩中学。
1.

切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出示“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 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
世界>>,花了11.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审 题,列
出算式。
2.

独立探索,互相交流,分享算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数加法的算法。
(2)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

看一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
哪一种你没有想到?你还有不同 的算法吗?
(4)
< br>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数做竖式
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
(5)

全班交流,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3.

试一试。
(1)

完成第1题。
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明晰小数减法的算理。完成后全班进行交
流,强调算理及算法。
(2)

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3)

完成第3题。
鼓励学生对两个简单小数尽量用心算进行加减,要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心算能
力。

三、学中做。
1.

完成“练一练”第1、2题。
鼓励学生进行心算,直接写出答案,然后小组内互相检查,进行纠错。
2.

森林医生。完成“练一练”第3题。
独立地发现错误,并指出错误的原因。

四、做中得。
完成“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1)、(2)小题,再汇报交流。
第(3)小题要关注哪些学生用了估算解决问题。

五、总结。




寄 书

教学内容:课本P8——P9
教学目标:
1.

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 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
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

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 识,能结合具体
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邮局去寄书,请同学们算算她的邮费是多少?
二、玩中学。
1.

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2.

结合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1)

学生估算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
间?
(2)

同伴一起讨论刚才自己思考的结果,解释估算的过程。
以往学生的估计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次 让学生说出估计的结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
之间,也可以说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有 个别学生可能会
有困难,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3)全班交流估算的结果。
3.

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1)

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独立计算1.6元+12.4元。
(2)

比一比计算与估算的结果。
(3)

议一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4)

完成“试一试”第1题,再说一说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应注意
什么。
(5)

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学中做。
1.

完成“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先用心算写出结果,再用竖式进行验算。
2.

森林医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关注有多少学生自觉选择估算来解决问题。
将问题改为“小明带40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让学生进行计算。

四、做中得。
1.

完成“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
2.

完成“练一练”第5题。
学生提问时,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了更多的
信息,也许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提出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解决问题的愿望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
力。
五、总结。



森 林 旅 游

教学内容:课本P10---P11
教学目标:
1.

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2.

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3.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要到一座美丽的森林去旅游,请同学们做好准备,让我们一起出发。
二、玩中学。
1.

森林食品店。
(1)

同桌之间进行游戏,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
另一人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 任务。
(2)

明确游戏规则。
(3)

根据游戏规则,同桌之间开始游戏。
学生可以先解决“我要买松果和蘑菇,需要多少元?”和 “30元能买哪些商品?”
这两个问题加以解决。教师在游戏中起到裁判员的作用。
2.

纪念品商店。
同桌互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独立思考,
敢于质疑。
三、学中做。
1.

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2.

学生走进生活寻找小数,可以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对“生活中
的小数”的独特的发现。
四、做中得。
1.

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费、电费的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
2.

记录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可以用数学日记
记下自己的感受及节省开 支的建议。
3.

数学活动,从5元、2元、1元、1 元、5角、2角、2角、2角、1角的
人民币里拿出7.6元,有几种拿法?
五、总结。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内容及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 br>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 特征,能画
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使
学生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4、渗透图形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1、

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轴。
2、

能正确找出全部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1.教具: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纸。
2.学具:蝴蝶几何图片、彩笔、剪刀和三张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
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
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
你怎么知道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 还有别的办法吗?
用手中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互相讨论。(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
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可以讨论,看一看其他 同
学是怎么剪的。(把纸对折起来,再剪。)
二、学习新课
1.对称图形的概念。
以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
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问:现在谁能准确说出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2.加深理解概念。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你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
画出自己剪的图形的对称轴。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两端可以无限的延长。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电脑出示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 称图
形?为什么?指出对称轴。
生:蝴蝶、脸谱、天安门等是对称图形。花布图不是对 称图形,无论怎样折,
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就没有对称轴。
2、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请画出它
们的对称轴。
投影出示,折一折,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数一数一共有几条对称轴?
生边回答老师边填在投影片上,试用小棒摆出对称轴。
(二)拓展练习:
同学们, 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知道吗?在这些字
母中有许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 。
1、你的学号是多少?这个数字是对称的吗?
2、你的名字中的哪个汉字是对称的?
3、你名字的拼音中,哪个字母是对称的?
4、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对称?
四、全课总结
对称图形练习课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试一试” 第1至4题。对称图形练习一。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学会独立判断对称图形。
2、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
教学重点
1、学会独立判断对称图形。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
教学难点
能按照图上给出的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
教具准备
钉子板、方格纸、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什么是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对称图形?
二、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书第14页“试一试” 第1至4题。
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图中除了帆船与树叶不是对称图形。其余都是对称图形。
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第3题:
学生先独立尝试画一画,说一说怎样画对称图形。
根据经验,画对称图形要沿着对称轴画。
第4题:
学生独立创作,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
全班进行展览。
2.认识对称图形的性质。
(1)结合第1至4题实例思考:对称图形在沿着对称轴折叠时, 为什么两
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投影对称图形,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
(2)测量并归纳性质。
打开书第14页第3题,看另一半的部分对称图形,用尺子量一量图 中的A,
B,C,D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厘米?
认真观察,结果填在书上,你发现什么?
三、拓展练习
1、提问:根据观察结果,你们能总结出对称图形在什么性质吗?
板书: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验证性质:量一量第1题中五角星对称轴两侧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
相等。
同 桌指着图形说出谁和谁是相对的点,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多少。反过
来,如果图形两侧相对应的两点 到图形中线距离都相等,那么这个图形就是对称
图形,中线就是对称轴
2、你能否应用对称图特点,剪出美丽的窗花或五角星等。
四、全课总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什么样的图形叫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对称图形具有什么性质?
3、为什么有很多建筑和生活用品都是对称图形?
五、布置作业
1、在你周围的物体上找出三个对称图形。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让学生把一张纸对折,用笔画出图形一半,然后剪出来,打开看一看是
什么图形。





对称图形练习课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至16页“练一练” 第1至5题。对称图形练习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对称图形。
2 、能画出所给图形的对称图形,继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根据镜面对称的特性,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按要求绘制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1、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方格纸、点子图、积木和各种树叶。
练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两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奇特的图形——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的周围
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 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
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去找一找。
二、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5页“练一练” 第1至5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对称的字,在它下面画上“一”。
再围绕“怎么找”进行小组交流,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全不全。
根据找出的对称的字思考它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
2、第2、3题:
画出和摆 出对称图形。第2题,在点子图上画出对称图形(至少三个)这两
题要关注学生的创意与想像力,并给予 积极的引导和评价。
3、第4、5题: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补充练习。下列那些字是对称的?
美 林 来 田
( ) ( ) ( ) ( )
(三)数学游戏: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看一看找来的各种树叶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图形?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办法吗?
2、自己设计一些对称图形,和你的同桌一起欣赏。
三、拓展练习
找一找哪些银行的图标是对称图形?电脑出图。
找一找哪些国家的国旗是对称图形?电脑出图。
四、全课总结
你都学过哪些有关对称图形的知识?
你用这些知识都解决过哪些问题?
五、布置作业
1、在点子图上画出对称图形,至少画出2个。
2、在方格纸上设计你喜欢的图形,比一比谁设计的很有创意。
六、板书设计


对称图形练习课二

对称图形第2题 对称图形第4题

银行的图标 各国的国旗






镜子中的数学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内容及课本第18页 “练一练”题。镜子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镜子的反射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2、能够根据镜子的反射画出对称图形。
3、使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 ,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知
觉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能力。
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进而培养学生钻研数学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一面小镜子、美术字 “王”、收集一些照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事先准备一个小镜子夹在一本书里,然后说: “老师的书里夹了几张伟人
的照片,谁想来看一看?但是看完的同学不能够说出来。”
问:你看到了什么?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谁?你想到什么?
揭示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学习新课
1、引导谈话: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镜子能做什么?镜子里的图象和实际中的图象有什么关系?镜子中也有很
多的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探 索呢
老师演示:把镜子放在“王”字的上面,你观察到了什么?
放在一半的蝴蝶图形上面,你又看到了什么?
问:和原来的图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2、从镜子中看到的图象是一个什么图形?哪一条线是它的对称轴呢?
3、是不是所有在镜子中形成的图象都是一个对称图形?观察图3,你发现
了什么?
在镜子中看到的数字和实际中的数字是相反的,但是形成的图形也是对称图
形。
4、运用这个原理,你能想到什么?用镜子观察物体时需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镜子有什么作用?它能帮我们做什么?你能用镜子做哪些事
情?
在学生的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完成18页第1题:
从镜子中看到的是哪一个图形?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 、操作,正确地进行判断:镜子中的图象和实际的
图象是相反的,并是对称的。
1、

第2题:
把镜子放在一个对称图形的适当的位置,使你仍然能看到图的全部。
小组讨论,把镜子放在哪里合适?为什么?
实际上镜子放在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上就可以了,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
(二)拓展练习:
从镜子里反射的时间有什么特点?
实践操作:从镜子中观察一个钟表的时刻:5时整。镜子中的时刻是7时整。
再让学生观察一些这样的时刻,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其中的奥秘。
四、全课总结
本课你学到了什么?小小的一面镜子中蕴藏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班里展览。
六、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图例“王” 图例“试一试”

反射图象 相反 对称图形



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内容及第20页“试一试”题。平移和旋转。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 确判断图形的这两
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 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
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
移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
“看一看”的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
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 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 br>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 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
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2、移一移。第20页“试一试”第1题。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
好,让我们一 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
动的?移动了多远?向上平移5 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己说说看。
说得真棒,瞧!( 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
平移7格。小房子向( )平移了( )格。
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
(3)小房子又平移了两次(课件出示定格画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说说是怎
么想的?
3、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 我
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小朋友们的思维真开阔, 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
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 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
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

区别平移、旋转。
完成第19页“说一说”第(1)(2)题。你能区分平移和旋转了吗?
完成第20页第(3)题。老师想送给你们一条小船。请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
涂上颜色。
3、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下面就用我们的学具来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 平移
和旋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学生活动,然后指名上台展示。
(二)拓展练习:
1、完成第20页“你知道吗” 。
四、全课总结
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
五、布置作业
预习第20页第1、2、3题。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平移和旋转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和第22页内容及练习题。
练习目标
1、使学生能迅速直观区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练习重点
能正确、迅速画出水平、竖直移动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练习准备
课件、练习册、方格纸、硬币一枚。
练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哪两种常见的现象?
2、你能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吗?试试看
3、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有哪些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二、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完成第20页第1、2、3题。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2、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 这个点通过平移后到什么位置,再
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3、第3题。
要关注学生画图的过程,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二)数学游戏:
1、游戏一:猜猜我在哪儿。
先全班一起做这个游戏,由教师来说,学生按要求摆放,再来看 看自己是否
走到了要求的位置,再同桌两人一个说一个走。
2、游戏二:猫捉老鼠。
讲清游戏规则:
(1)两人一组游戏。
(2)每人充当情境中的一个动物猫或老鼠。
(3)如果硬币正面朝上,可以平移一格或两格。
(4)如果硬币反面朝上,则原地不动。
(5)每人轮流抛一次。
学生做游戏。
(二)拓展练习:
游戏:你说我摆:由一名学生说向哪儿平移一格,另一名学生拿一个棋子在
方格纸上移动。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五、布置作业
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第21页第2题。
六、板书设计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平移和旋转练习课
游戏规则:(1)两人一组游戏。
(2)每人充当情境中的一个动物猫或老鼠。
(3)如果硬币正面朝上,可以平移一格或两格。
(4)如果硬币反面朝上,则原地不动。
(5)每人轮流抛一次。

欣赏与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内容及第24页“画一画”第(1)(2)题。欣赏美丽的对称图
形,并能自己设计图 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能力目标
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德育目标
1、通过设计图案,使学生感受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2、引导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重点

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学难点
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23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完成第23页第(1)(2)题。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边观察边给这个图形涂上颜色。再进行全班交流。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3、这些图形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完成第24页“画一画”第(1)(2)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个图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二)拓展练习:
1、

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 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
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 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布置作业
按照书上的设计说明,制作“雪花”。第二天张贴。

六、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图案1 图案2

图案3 图案4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



欣赏与设计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至第26页内容。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学难点
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1、参观法。
2、尝试法。
教具准备
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展览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
(一)尝试创造:
让学生做第25页第1、2题。
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
(二)设计图案:
做第25页“实践活动”题。
1、

提出三个步骤:
(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动手绘制图案。
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制作“雪花”:第26页第(1)题。
取一张正方形纸, 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
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
作品展示。
2、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26页第(2)题。
(二)拓展练习:
指导第26页第(2)题 “描一描”。
先用一根大头针将一个正方形硬纸片固定在一张白纸 上面,再用铅笔沿着正
方形四周描一圈,再按照书上的方法进行移动正方形纸,再描一圈,反复进行。
这样一幅美丽的铅笔描画就出现在眼前了
四、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各自的铅笔描画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
五、布置作业

欣赏和设计练习课
六、板书设计:
第25页“实践活动”题,提出三个步骤:

(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动手绘制图案。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至26页的内容。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

使学生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沿竖直与
水平方相平移后的图形。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学生在方格纸上划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熟练地在方格纸上划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2、指导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这些知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吗?在 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还见过对
称图形,请举例说说。
2、(课件出示)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风扇、飞机、拖车、水龙头等画面。
3、谁能说出这些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4、体会平移和旋转:
指名利用教室内的物体体会平移和旋转,如推窗户,转动阀门等。
5、教师拿出教具和镜子,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镜子的特点。
(二)拓展练习:
1、找一找哪些字也是对称的?
2、请你用积木摆出对称图形,比一比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为什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对称图
形?

五、布置作业
自己做一张要单元的复习题。

六、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对称的美









七、课后反思


三、乘法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 学在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估算过程,体 验算法多样化,
并与同伴交流、解释估算或算法过程。
3.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 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
以一位数的除法。
3.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计划课时数:8课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找规律——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27页“算一算”“试一试”及第28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因数是整十熟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 练进行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
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
2.出 示课本第27页算一算第一组,由学生独立计算。提问:这道算式的因数都
是几位数?板书课题:找规律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二、讲授新课:
1.提问为什么50X10=500呢?你 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
说明呢?
生答:50X10表示50个10相加或表示10个50相加,就是500。
教师可以介绍50X10=50X2X5
=100X5
=500
或 50X10=5X(10X10 )
=5X100
=500
2、出示第2、3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30X20,12X40,120X40的计算过 程,
然后在全班交流。
3、探索规律:
(1)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全班汇报。
(2)小结:因数是整 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
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4、练习:30X40 140X30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1)

先计算14X3=42
(2)

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X20=4200
5、试一试,课本第27页1、2
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步骤。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第28页1、2
第2题有多种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2、书上第28页3、4
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
3.

第28页5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脱式计算,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并注意算式中括号的作用。
一、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

2、出示课本第27页算一算第一组,由学生独立计算。提问:这道算式的因数都
是几位数?板书课题: 找规律——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二、

讲授新课:
1、提问为什么50X10=500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 知识来
说明呢?
生答:50X10表示50个10相加或表示10个50相加,就是500。
教师可以介绍50X10=50X2X5
=100X5
=500

或 50X10=5X(10X10 )
=5X100
=500
2、出示第2、3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30X20,12X40,120X40的计算过 程,
然后在全班交流。
3、探索规律:
(1)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全班汇报。
(2)小结:因数是整 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
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4、练习:30X40 140X30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3)

先计算14X3=42
(4)

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X20=4200
5、试一试,课本第27页1、2
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步骤。

三、

巩固练习:
1、书上第28页1、2
第2题有多种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2、书上第28页3、4
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
3、书上第28页5
脱式计算,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并注意算式中括号的作用。

找规律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第一个到达终点。










80×90=











70×90=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二、基础练习(脱式计算)
11×12+36 30×23+86 70×90-150
800-22×21 (37+13)×26 12×31-12
三、综合运算
1、看谁写得多。
( )×( )=400 ( )×( )=1200
( )×( )=400 ( )×( )=1200
( )×( )=400 ( )×( )=1200
2、南瓜每筐22元,萝卜每筐18元,买了10筐南瓜和20筐萝卜。(1)
两种蔬菜各付多少钱?(2)一共应付多少钱?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算法。
第1小题中强调“各”字,就是“分别”的意思。
南瓜:22×10=220(元) 萝卜:18×20=360(元)
第2小题解法多样化,让学生尝试列四则混合运算,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2×10+18×20=580(元))
3、根据下面的价格来计算。
品名 单价
篮球 60元 足球 35元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排球 40元 羽毛球拍 18元
书包 30元
1)

买20个足球,要付多少钱?
2)

王老师要买35个书包,带上1000元够吗?
3)

黎明带上200元,可以买哪些东西?
4、王师傅一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能加共26个零件。
工作5天能加工多少各零件?(26×8×5)
四、课堂小结
整理书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整理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 进位)的乘法,经历
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看图编题:
今天,我们轮到笑笑整理图书了,这个书架有12层,每 层能防14本书,这里有
150本书,请问,这150本书能放得下吗?
二、展开
1、让同学们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编一道数学应用题。
2、根据所编问题独立列式。(14×12=?)
3、探讨和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⑴、尝试通过估算结果解决问题。
A、分组讨论不同过计算,有什么办法能找出这个计算结果的一个范围?
生1: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结果应该大于140。
生2:再把算式中的14看成15,15×10=150,所以结果应该大约为150。
(引导学生关注估算过程及其特点,让学生质疑,发表意见)
B、师:根据以上估算的结果,能判断“这个书架能放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50本书”吗?
(引导学生讨论,体会解决这个问题靠估算不行,须计算。)
⑵、①独立思考14×12=?计算方法,小组交流算法。
②集体汇报。
③思考三种算法之间的异同,引导选用最佳计算方法。
三、习题巩固
试一试:11×43 24×12 44×21
练一练:第1、2题,同学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在交流时试着让学生说出算理。
第3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进行计算。
四、综合应用
陈老师班上有42名同学,学校位他们购置桌椅,一
张桌子24元,一张椅子11元。买桌椅各花多少钱?一共
花了多少钱?
五、课堂小结

整理书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3、能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二、

游戏引入
看那两只小蜜蜂相乘的积最接近花朵上的数?画“√”








19







(16×25)
三、

基础练习
1、直接说出的数。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6×40= 17×4= 18×50= 45×40=
60×40= 17×40= 60×60= 76×20=
2、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23×21 12×22 12×32 35×22
(学生独立计算,指明说说自己的算理。)
3、用竖式计算。
3 2 4 3 4 2 2 3 5 6
×2 3 ×1 2 ×2 2 ×2 1 ×2 5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礼堂有20排,每排有28个座位,这个礼堂可以坐多少人?(28×20)
2、李老师平均每分能走65米路,1小时能走多远的路?
(65×60)
3、商场里每个足球卖23元,学校买了12个这样的足球大约需要多少钱?(23
×12)
四、综合运用
1、三(2)班有21个女生,她们各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衣服,裤子每件20 元,
衣服每件31元。


买上衣共花了多少元?(21×31)


卖裤子共花了多少元?(21×20)


一共花了多少元? (21×31+21×20)
2、“佳华商场”有男职工19人,女职工 的人数是男职工的13倍。请问:女职
工多少人?全商场多少职工?
四、

课堂小结




电影院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
方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16×11 12×14 32×21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什么想的?
2、想想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那么有 什
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
(1)

出示主题图:观察图,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

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他告诉我们什么?
(3)

列出算式:
板书:21×26 或 26×21
A、先估算结果
解决:这个电影院大概能坐多少人?够500人坐吗?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B、探索笔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在上节课内
容基础上,只是多加了进位,在全班汇报,教师把计算过
程展示于黑板。
(4)

引导学生将所有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特别是书上
出现的三种,比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

书写竖式:
强调:A、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
B、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比较书上3种算法哪一种简单、方便。
四、习题巩固
1、课本31页“试一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生独立完成,算法多样,但至少有一题要用竖式。
2、课本32页练一练1
独立计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五、

课堂小结




练习一(一)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一、

游戏引入
比一比,看看哪一组的小猪跑得快。
27×16 32×44 54×26 27×13 31×12 43×26
二、习题
第1题:熟练进行口算。
第2题:
“选数填空”是一道开放题。结合这一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如:请大家想想:能否把题中各数的0先暂时划掉,来进行选数填空呢?(此为
“特殊化”策略。)
第3题:
21×60=1260(千米) 答:每时飞行1260千米。
此题中强调“时”和“分”的单位换算。
第4题:
28×60=2080(元) 答:应付2080元。
第5题:
18×42=756(人) 答:共有756人。
第6题:
此为一道数学趣味题,解题有两种方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估算,只有28×19的计算结果在500与600之间,所以只有它能打
开万宝箱。


看哪个算式的积的个位数是2。
第7题:
引导学生不必计算,利用估算进行判断。
(1)54×24=4526 把54看成60,24看成30
(2)37 × 84=318 把37看成40,84看成80
(3)12×35=442 想:10×35=350 2×35=70 350+70=420
(4)35×70=2450 想:35×70=35×7×10=245×10=2450
第8题:(两种算法)
a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一共有几箱,再算一共有几瓶?
b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分别有几瓶,再算一共有几瓶?
两种算法殊途同归,不一定要求学生一定要列综合算式。
二、

小结





练习一(二)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估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2、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估算能力。
一、基础练习
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题)
12 ×3 24×2 13×5 41×5 11×2
230×3 120×4 620×2 30×20 20×40
10×80 60×20 200×30 80×100 500×20
2、计算练习
36×12 48×23 56×32
独立完成,个别学生板演,小结计算方法,算理,格式。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二、问题解决
第9题:
(1)、儿童:15×36=540(元)
(2)、成人:46-36=10(人) 10×30=300(元)
(3)、540+300=840(元)
提问:如果今后再碰到类似的情景,但没有(1)(2)小题作铺垫,你会解决吗?
第10题:
让学生人人都经历估和算的过程,再小组讨论交流。
第11题:
15÷3×35
先求一瓶饮料的价钱,再求35瓶饮料的价钱。
第12题:
练习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13~15题: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11×5+8=63(岁)
14、15×6×8=720(人)
15、9×5×8-8=352(分)=3元5角2分
三、习题拓展
售票处:大船坐6人、30元;小船坐4人,24元。现在
有120名老师和学生去秋游。
(1)

租大船需要付多少钱?
(2)

组小船需要付多少钱?
如果又来了两个老师参加划船,怎么租船比较化算?




面 积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米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实物。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
二、引导探索



1、看图,比较一下每组图形的大小。







2、介绍面积定义:物体的表面积或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面积。
3、你还能举例说明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
4、比较下面图形的大小。




5、小组讨论进行实际操作,如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
6、汇报操作方法。
三、拓展应用。
1、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面积大?







2.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



4、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






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
²
、分米、米
²
等面积单位。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
²
、分米
²
、米
²
等面积单位。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三张正方形,边长分别是9
厘米、4.5厘米和1厘米,还有三张面积大约是4 厘米²,形状分别是
三角形、长方形和圆的纸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单位。
二、引导探索
1、每组发给一个信封。
2、今天我们要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请同学们动手摸一 摸数学书封
面的面积,感觉一下它有多大?
3、小组长取出信封里的纸片,这些纸片是干什么的?
4、动手测量前,先小组讨论:要选择 什么样的图形作为测量单位(每组
只能选两种),说明理由,再用它来测量。
5、互相说一说测量的结果,由小组长把这些结果记录下来。
6、现在我们做格统计。在统计 前可以猜猜什么图形可能被多数小组选为测量单
位,最后再看统计结果。(由各组组长报告被本组选择作 为测量单位的图形,
教师再黑板上做统计,完成统计表。)
7、小组议一议,这张统计表传达 给我们哪些由意义的信息?或者根据它能
提出哪下数学问题?然后向全班汇报、交流。
8、( 小结)看来选正方形作为测量单位主要由两点原因:(1)正方形能密
铺;(2)操作简单方便。 9、现在请用正方形作为测量单位的小组,再报告一下测量记过。大家一起来看
看,对这些测量结果 ,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0、测量同一个图形, 要量出一致的数值结果,惟有统一测量单位。(拿起一
个边长是1厘米的 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是1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是1厘米²。它是今天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世界通用的面积单位。
11、每人都剪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并说出身边一个面积大约是1厘米²
的东西,在小组内交流 。
12、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再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²。
13、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²。
14、度量稍微大 图形的面积,一般以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用面积
是1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 大约是多少分米²。
15、小组讨论实际操作:1米²有多大?
三、拓展应用。
1、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²,dm²或m²)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
(3)练习本的面积约212 。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
(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 。
2、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格1cm²)







(1) (2) (3)

摆 一 摆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若干个1厘米²的小正方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它们的面积在计算时也
有一定的公式。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引导探索
1、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并说一说选择哪个面积单位估计合适。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小组合作,用1cm²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数一 数这三个长方形分别要用几个
小正方形才能摆满。
3、各组组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表。
长cm 宽cm 面积cm²
图①
图②
图③
4、小组讨论: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5、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6、小组合作:用1cm²的正方形摆一摆,再算一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7、小组讨论正方形周长公式。
三、拓展应用
1、小红的床长20分米,宽14分 米,要铺上与床同样长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
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计算下面草地、花坛的占地面积。(单位:m)








3、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的面积。


4、(1)用12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纸板摆长方形,你能摆出几种?
(2)估计教师地面的面积,测量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







铺 地 面
教学目标:1、结合 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
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认识公顷、千米²等面积单位。
3、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公顷、千米²等面积单位。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挂图。
教学设计:

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1分米、宽1分米的地面损坏了,需要多少块面
积是25厘米 ²的方砖才能修补好?
二、引导探索
1、小组实验、讨论解决方案。
2、汇报实验方案。
3、解决下题:
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1分米、宽1分米的 地面损坏了,需要多少块面
积是25厘米²的方砖才能修补好?
4、小组合作,独立解决。
5、汇报解题思路及结果。
6、想一想:1米² = ( )分米²
7、观察图:

8、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介绍公顷。
三、探索应用
1、2米² =( )分米²
3分米² =( )厘米²
500厘米² =( )分米²
2、妈妈买来一块花布,长3米,宽6分米,它的面积有多大?
3、






(1)绿化面积是多少?
(2)每块水泥砖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铺路共需多少块水泥砖?
4、右图是铺了正方形地砖的客厅地面。
(1)这个客厅共铺了多少块地砖?
(2)如果每块地砖的边长为5分米,这个客厅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分一分(一)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
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挂图、彩纸。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本学期初始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小数,还知道什么是整数、自然数。今天
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数,叫做分数。
二、引导探索
(一)分一分
1、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2、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3、讨论: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
(二)涂一涂



创新与反思








(三)折一折
1、用依仗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2,与同伴进行交流。
2、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小组讨论:
(1)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14。
(2)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 )4。
(3)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 )( )。
(4)把这张纸的44涂上颜色,即是涂了这张纸的多少?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介绍分数:像12,14,24,……都是分数。
(四)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三、拓展应用。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 ) ( ) ( )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34 16 35

分一分(二)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挂图、彩笔。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并且知道什么是分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进
一步了解分数的意义。
二、引导探索
1、把下图涂上不同的(红色、黄色和蓝色)。




2、小组讨论: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3、将上面的小正方形剪开,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4、小组合作完成:
(1)一共有几只蝴蝶?
(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4)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分数与同伴说一说。
三、拓展应用。
1、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每种图案的个数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红花:
黄花:



长方形:
圆:
三角形:

2、按分数圈一圈。

















比 大 小
教学目标: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挂图、彩笔。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你们知道分数的 大
小如何比较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引导探索
1、有两个一样的正方形,都平均分成了4份。请同学们涂一涂,使涂色后的图
形能分别表示这两个分数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通过涂色,同学们认为哪个分数大?呢为什么?
3、同学们,你们自己能画画图,用图说明 和哪个大吗?有信心自己解决这个问
题吗?
4、教师在黑板上图示> ,:问大家同意老师的判断吗?
5、小组讨论。
6、小组汇报。
三、拓展应用。
1、按分数涂颜色,并比较分数的大小。








2、在下面图形中涂出它的。


3、




















吃 西 瓜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目标: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挂图、彩笔。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你们知道分数的 大
小如何比较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引导探索
1、认真观察“吃西瓜”的情境图,说一说它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弄清它已知
什么,求什么。









2、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学生尝试列算式。
3、探索“+=”怎么算。
(1)学生独立画图表示分数。
(2)拼图看应该得出什么结果。
(3)回到问题情境,小组讨论:解释这个结果是否合理。
4、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小组交流结果。
5、学生独立解决第三个问题,全班交流如何把“1”变成可以与相减的分数。
三、拓展应用。
1、




2、





3、



2、 + - 1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 - 1 -
3、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两人共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





奖牌给哪组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教学重点: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挂图、彩笔。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今天,有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帮助解决。打开书第71页。问题就是“奖 牌给
哪组”。提供给你们的资料,就是投篮比赛中两个组投中情况的统计图。

二、引导探索
1、认真读这份统计图,有了想法,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深入
到学 生小组中了解学生的各种想法。)
2、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学生尝试列算式。
3、刚才听了 一些同学的想法,有一个问题我还拿不定主意,能不能根据小组投
中的总数多少来颁奖呢?请大家发表意 见。
(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两组比赛人数不同,根据投中的总数颁奖不合
理,要根据 小组人均投中多少来颁奖。)
4、讨论达成一致。那么平均数怎么算呢?大家都试一试。
5、全班交流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三、拓展应用。
1、“新苗杯”儿童歌手大奖赛成绩统计表。

陈老师 王老师 李老师 平均分
1号 89 85 96
2号 91 96 86
3号 92 95 92

(1)请你把这张评分统计表填写完整。
(2)请你排出三位选手的名次。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某足球队想引进一个前锋。最近5个赛季进球率
运动员甲:23,17,18,24,23。
运动员乙: , , 26,22,24。
运动员丙:30,12, , 26,20。
“”表示这个赛季没参加比赛。这个足球队该引进哪个运动员?













猜 一 猜
教学目标: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重点: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用具:幻灯、表格、转盘、纸杯。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今天,有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帮助解决。打开书第75页。问题就是“猜一
猜”。
二、引导探索
1、认真看图,有了想法,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到学生小组中了解学
生的各种想法。)





2、请一名同学上前面亲自做试验,验证讨论结果。
3、做“抛纸杯”实验。
(1)分组做“抛纸杯”试验,每人重复做5次。创新与反思
(2)将试验结果记录下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与同伴说一说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并写下来。






三、拓展应用。


任意摸一个球,有
种结果,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摸到 球
的可能性小。 再放入3个红球,任意摸
一个球,有 种结果,摸到 球的可能
性大,摸到 球的可能性小。能摸到黑球吗?

讨 论
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少先队的由来-小学周记300字


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南阳二中


搞笑谜语大全及答案-拔河比赛作文400字


沃尔玛企业文化-空军航空大学


青岛海派婚纱摄影-境外汇款


贫困申请理由-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造句-寒假社会实践范文


开业典礼策划-中考网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