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四川高校排名-入团时间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
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
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
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名学生,其中
男生**人,女生**人。同学们基本上
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
家
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
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
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
松懈,
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
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
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
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
位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
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
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
析和平
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 129
在
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
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
、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
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
础
。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
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
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
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
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
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
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
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
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
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
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
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
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
知识的范围,除了面
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
计时法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
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
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
意识和能力。
2 129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
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
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
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
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
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
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
用所学
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
“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
察、猜测、实验、推理等
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
的
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
、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
学实践
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
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
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会
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
整百数
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 129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
数的
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
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
、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
方向并
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
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
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
面积。
6、认识时间
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
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
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
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
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
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
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4 129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
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
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
2、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
信
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习反思和评价。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
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
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
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
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把握
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合情
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
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5 129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
思维的发展。
3、改
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
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在问题与合作交
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习,
课堂上准备
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六、教学专题研究计划
主题: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 <
br>1、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
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理解
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
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2、
进一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
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
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
性,增强统计观念。
3、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
学共同进行学
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4、在教师
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
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七、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6 129
1、学困生的转化
本班有几个学困生,他们口算能力差,解决问题不会分析,
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课上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留心观察他们,
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2)课堂练习中,督促他们认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
胆问。
(3)采取“一帮一、一对红”的措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尖子生的培养
(1)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留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
问题,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2)发展他们的智力因素,开发非智力因素,多举办课外活动。
(3)开展争做小老师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展示
自己。
八、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 3课时左
右
2、笔算除法
9课时左
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7 129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
2课时左右
2、平均数 2课时
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整理和复习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
(九)、数学广角(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8 129
1课时
3课时左右
4课时左右
1课时
1课时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
在轻松的氛围中理
解、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拟订如下教
学工
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本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概念、
定义掌握比较好,口算、笔算验
算及脱式计算比较扎实;但一些学生粗心大意,灵活性不够,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不强。大
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
不够,
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要在端正他们学习态
度的同时,加强各种数学能力的培养,尽快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
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
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
年、月、日,复式统计表,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搭配(二)
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能认、读、写小数)
2.数的运算
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变化:根据课标的要求删去了用一位数除,商四位数;改变口算除法的编排;增加了估
算的内容。
⑵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变化:改变⑴口算乘法的编排;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四年级上册;加强估算。
3.常见的量
第六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增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有意义的情境。
(二)图形与几何
1.测量。
第五单元:面积。
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图形与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三单元,统计。
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
能够进行简
单的分析。
(四)综合与实践
1.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二)
2.实践活动(“制作活动年历”和“我们的校园”)。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
(东、南、西
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
9 129
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
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
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4、了解不同形式的复式统计表,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
活中的作用。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
进行简单
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
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
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
的天数;知道
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
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
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
法。
8、了解数学广角,学会解决搭配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年、月、日。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要
通过自身的言行以及自身的工作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做到恰当的组织教
学,兴致勃勃地出现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实验的紧迫感。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
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
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
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
br>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
互相交流,
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力。
6.在
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
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
变能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
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
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认真及时地记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及时准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学。
10.加强对家庭教
育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
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10 129
六、课时安排
周次 时 间 教学内容或活动内容
一、位置与方向
1、辨认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2、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3、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八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5、机动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除法
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3、练习三
4、一位数除两位数
5、机动
6、首位够除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
7、首位不够除、有余数的一位数三位数的笔算
8、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练习
9、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解决问题
10、商中间有0的除法
11、商末尾有0的除法
12、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
13、一位数除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14、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15、整理和复习
16、练习课
单元测试
三、统计
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2、练习课(练习八3~6题)
3、机动
单元测试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一位数乘两位数或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 整十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
3、练习:练习九9~12题、能力挑战
4、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5、练习十
6、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7、练习十一
8、两步乘法解决问题
9、两步除法解决问题
10、解决问题练习课
11、整理和复习(
12、练习十三(1~6题)
11 129
课时数
5
备注
1 3.2-3.6
5
2 3.9-3.13
5
3 3.16-3.20
5
4 3.22-3.27
5
5 3.30-4.3
4
清明
6 4.6-4.10
5
7
4.13-4.17
5
8 4.20-4.24
机动
五、面积
1、面积的意义、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面积单位
3、机动
4、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5、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6、练习课
7、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8、利用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9、练习课
机动
单元测试
六、年月日
1、认识年、月、日
2、认识平年和闰年
3、练习十七
4、24时计时法
5、简单的经过的时间的计算
6、练习十八
机动
7、整理和复习
8、练习十九
9、在4个正方体上制作活动日历
单元测试
七、小数的认识
1、认识小数、小数的含义
2、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机动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5、练习二十一
机动
单元测试
八、数学广角
1、简单的排列
2、简单的组合
3、稍复杂的组合
机动
我们的校园
1、铺草坪问题
2、设计赛程安排
九、总复习
1、学期各单元知识整理
12 129
4
五一
9 4.27-5.1
5
10 5.4-5.8
5
11 5.11-15
5
12
5.18-5.22
5
13 5.24-5.29
5
14 6.1-6.5
5
15 6.8-6.12
5
端午 16 6.15-6.19
2、练习二十三
3、109、110综合练习
4、解决问题练习二十三
机动
期末考试
4
5
5
17
18
19
6.22-6.26
6.29-7.3
7.6-7.10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
13 129
2016年2月25日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表
周 次 日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25-2.26
分桃子
2.29-3.4
3.7-3.11
授 课 内 容
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
有多重(认识千克、克)---1吨有多重(认识吨)
课
时
分橘子---商是几位数
猴子的烦恼---节约
3.14-3.18
集邮---买新书
3.21-3.25
讲故事---轴对称(一)
3.28-4.1
4.4-4.8
轴对称(二)---平移和旋转
找
规 律---队 列 表 演
4.11-4.15
电 影 院
4.18-4.22
整理与复习
4.25-4.29
5.2-5.6
5.9-5.13
14 129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16-5.20
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面积单位(认识平方米、平
方分米、平方厘米)
5.23-5.27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换算
5.30-6.3
6.6-6.10
分一分(一)---分一分(二)
比大小---吃西瓜
6.13-6.17
小小鞋店(整理和分析数据)
6.20-6.24
快乐成长(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6.27-7.1
7.4-7.8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 除法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1.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两
位数除以一位数,商
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
内容包括:两、三位
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除法的验算,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解决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连除
、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2.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
而是在解决
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除法、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体会
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断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学习目标
X k B 1 . c o m
1. 经历平均分物的
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
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进一步理
解除法竖式计算的道理,感受
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正确计
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
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
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过程,提高解决相关除法问题的能力;结合
具体情景进行估算,进一步发展
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在探索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三、单元重点
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15 129
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http:www. m
四、单元难点
根据乘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正确的试商。
五、教具准备
课件
六、课时安排(共8课时)
分桃子
……………………………………………………………………………… 1课时
分橘子
………………………………………………………………………………
1课时
商是几位数……………………………………………………………… 1课时
猴子的烦恼 …………………………………………………………… 1课时
节约
……………………………………………………………………………… 1课时
集邮
……………………………………………………………………………… 1课时
买新书 ………………………………………………………………… 1课时
讲故事 ………………………………………………………………… 1课时
16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一单元共 8 课时 第 1 课时
1.结合具体情境,探
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目标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的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
联系。
重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
课 题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一、温故知新
个人微调
1.口算。
34×2= 40÷8= 84÷2= 60×5=
900÷3= 35÷7= 54÷9= 55÷11=
学法引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除法的商及乘法。
二、探索交流
导
1.创设“分桃子”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
供的信息提出问题。板书:分桃子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得到
学
了哪些数学信息?
(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图中有多少个桃子?”
“68中的6表示图中的那部分?8呢?”
过
2.提出问题: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
多少个?
程
3.解决问题。
(1)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
列算式:68÷2=
(2)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口算:
17 129
导
学
过
程
想一想:68÷2=34
68表示桃子总数,2表示( ),34表示(
)。
竖式计算:X| k | B| 1 . c| O |m
请你根据刚才口算的过程,鼓励学生尝试用竖式计
算,教师巡视,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
交流展示各自的竖式,结合前面分物的过程,说一说,
竖式每步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1)和(2):先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
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根平均分
成2份,每份是4
根,就是8÷2=4;30+4=34,商34表示每只猴子各分到
34个桃
子。
师:对于算式(2)的形式,进行优化,并让学生体
会到除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X
k B 1 . c o m
(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数
位要对齐。)
2.又来了一只猴子,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
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
18 129
补充完上面的竖式,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追问,余数
2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剩下的2
个桃子,不够再分,所以余数是2,余数要比除
数小。)
师点拨;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 拓展延伸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四题。指名板书,
集体订正。
2.有4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呢?请试着列出算
式,并用竖式计算。
四、课末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 在
(
)方面更加努力。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3页第2题,第4题。
板
书
设
计
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
68÷2=34(个)
答:每只分到34个。
19 129
课
后
反
思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一单元共 8 课时 第 2 课时
1.经历分橘子的实际操作过程,探索两新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
学习目标
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几位数,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重难点
体会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一、温故知新
个人微调
先自己做一做,和同桌交流一下:
756
530
749
872
学法引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除法的商。
规范竖式的
书写规范)
二、探索交流
导
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悟空,八戒,沙僧三个分48个橘子
提出问题:48平均分给三个人,每个人各分得多少个?
学
2.列式:48÷3=X| k | B| 1 . c| O |m
(1)分一分,算一算:
①大组合作,用你手中的学具分一分。
过
②分组汇报。:48表示( ),3表示( ),
“4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1捆,还剩下1捆怎么办?”
程
20 129
导
学
过
程
师:(从刚才的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3人先分30个,每人分到
10个;再分余下的18个,每人分
到6个,每人共分到16个。)
(2)你能用竖式表示刚才分的过程吗?
……每人共分到16个
……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个
……48-30=18,表示分掉30个,还
剩下18个
……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
18个,每人分到6个,在个位上商
6。
问题:竖式中第一步的“3”表示多少,为什么“30”
的“0”可以省略不写?
师:(3写在十位上,表示30。因此数位一定要对齐。)
3.算一算,想一想:新- 课-
标-第 -一-网
38÷2= 52÷4= 72÷3=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展示交流算法,强调格式书
写的规范性。
58÷7=
73÷6=
问题:怎样判断商是几位数?
十位上的数如果比除数小,商是一位数
十位上的数如果比除数大,商是二位数。
师点拨:被除数的首位不是除数的倍数。
三、检测反馈 拓展延伸
1.完成第4页“算一算,想一想”中的三道题,
你们发现了什么?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想一想:为什么除法要从高位算起呢?
四、课末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 在
(
)方面更加努力。
五、作业设计
1.一个记事本3元钱,笑笑带了10元钱,能买几本?
还剩几元?
21
129
2.李师傅做了72个零件,6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
几个?
3.动脑筋。
□÷4=21……□
□□÷□=32……2
板
书
设
计
分橘子(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
48个橘子,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到几个?
48÷3=16(个)
……每人共分到16个
……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个
……48-30=18,表示分掉30个,还剩下18个
……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18个,每
人分到6个,在个位上商6。
答:每人分到16个。
22 129
课
后
反
思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商是几位数(被除数中没有0) 一单元共8
课时 第 3 课时
1.结合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几位数的过程,理解除法的意
学习目标 义。
2.借助已有经验,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能运用除运算解决生活的中问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课件
一、温故知新
1.为什么除法要从高位算起呢?
2.练一练:
20÷5 35÷5 40÷5 75÷5
学法引领:除法的商的求法。
二、探索交流
出示情境图,找信息。根据图示提出自己的问题。
个人微调
1.从北京到四平的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约
6时,
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怎样列出算式?
888÷6=( )
估一估商是几位数?
小组交流估计的方法,汇报结果。
方法一:600÷6=100,800÷6的商肯定比100大;
方法二:最小的三位数100×6=600,800比600多得多,
所以商一定是三位数;
方法三:888÷6,百位上的8比6大。所以商一定是个
三位数。
小结: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商就是三
位数。
用竖式来算一算,注意书写格式。
23 129
导
学
过
程
2.结合下面的图,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汇报。
先把600平均分成6份:600÷6=100,在竖式百位上商
1。
再把240平均分成6份:240÷6=40,在竖式十位上商
4。
最后把48平均分成6份:48÷6=8,在竖式个位上商8。
3.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
565÷5= 456÷3=
784÷7=
算式1:百位上5等于5,所以商是三位数。
算式2:百位上4大于3,所以商是三位数。
算式2:百位上7等于7,所以商是三位数。
算一算,再验证是否正确,规范格式书写,数位对齐。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点拨: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
被除数小。
三、检测反馈
第6页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
565÷5 456÷3
784÷7
四、课末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
在 ( )方面更加努力。
五、作业设计
1.判断下面各题商是几位数。
896÷8 834÷6
880÷8
24 129
399÷3
456÷3 462÷3
2.填空。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565千米,平均每时行驶
( )千米。
(2)644÷8的商是( )位数,721÷7的
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3)800÷5的商的末尾有( )个0。
3.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3倍是351,求这个数。
(2)968是8的多少倍?
板
书
设
计
商是几位数(被除数中没有0)
从北京到四平的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约6时,平均每
时运行多少千米?
888÷6=148(千米)
答:平均每时运行148千米。
25 129
课
后
反
思
牛营小学
三 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 一单元共
8 课时 第 4 课时
1.结合已有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学习目标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方法。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一、温故知新
估一估,算一算
6÷3=
248÷2= 868÷7=
896÷8=
学法引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
二、探索交流
出示试一试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
个人微调
1.看图后,说一说图中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3只猴子平均分6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3只猴子平均分3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3只猴子平均分0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用什么算式表示?这时3个猴子
还能分到桃子吗?
0÷3=0.
如果一个桃子也没有,10个猴子来分,怎样列式。100
个呢?你有什么发现?
0÷10=0. 0÷100=0.
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现在3个猴子要分306个桃子,平均每只猴子分到
26 129
导
学
过
程
多少个桃子?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中间有0)
列式:306÷3=
竖式计算: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十位上的0÷3=0,因此商的十位上要写0.
3.算一算,想一想(末尾有0)
840÷6=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说一说你在计算时碰到了什么
样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00
p333:
300300www. m
想想中间的0怎么办,教师点拨: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在除法竖式中同样适用。
三、检测反馈
1.第8页,算一算,想一想
碰到被除数末尾有0时如何进行计算。 840÷6
2.完成9页“练一练”1—3题。
四、课末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 在
( )方面更加努力。
27 129
五、作业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05÷5= 606÷6= 880÷8=
960÷6=
2.判断。
(1)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要从被除数的个位开始
除起。( )
(2)在
计算903÷3时,可以把903看成900、10与3
三部分,再分别除以3,最后把所得的商加起来
。( )
板
书
设
计
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
0÷3= 00÷10=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06÷3=102(个)
840÷6=140
答:平均每只猴子分到102个。
28 129
课
后
反
思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 一单元共 8 课时 第 5 课时
1.探索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
学习目标
中间或商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的的除法竖式计算。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商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一、温故知新
1.用竖式算一算
306÷3= 840÷6=
学法引领:(想一想,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应怎样
列竖式。)
二、探索交流
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个人微调
(1)学生找到情景中的数学信息并完整表达。
(2)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912÷3=
口算:900÷3=300 12÷3=4 300+4=304
你能用竖式来计算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讨论:除到十位不够商1时怎么办? (用除数十位上的1除以3,不够商1,需要十位与个
位上的数合起来,用12再除以3,结果等于
4,所以十位上
要商0。)
29 129
导
学
过
程
2.学校用买废品的钱买了52
2支笔,送给手拉手的乡村
小学4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多少支铅笔,还剩几只?
522÷4=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织学生交流。
522支笔分给4个班,平均
每个班分到130支,还剩2
支,不够每个班再分1支,所以各位商0,余数是2。X|k |
B| 1即:用被除数个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要商0,余
数是2。
三、检测反馈
1.教材11页练一练。
试一试,他们算得对吗?想一想,说一说。
2. 解决书中12页第五、六题。
四、课末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 在
(
)方面更加努力。
五、作业设计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12÷6=
642÷4= 843÷7=
2.选择。
(1)在600÷□中,要使商的末尾有两个O,□里可以填
( )。
30
129
A. 0,2,3
B. 0,2,3,6
C. 1,2,3,6
(2)一个数的3倍是312,求这个数是多少。列式为
(
)。
A. 312÷3
B. 3÷312
C. 3×312
(3)除数是5,余数是2,被除数是542,商是( )。
A.18
B.108
C.l00
板
书
设
计
节 约
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
912÷3=304(元)
答:平均每个班分到304元。
课
后
反
思
31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集邮(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一单元共8 课时 第 6 课时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
学习目标
确用竖式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用竖式进行计算。
一、温故知新
1.根据左边的算式,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57×9=513 513÷9=( )
183×7=1281
1281÷=7=( )
2.先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72÷3= 402÷2=
二、探索交流
出示情境图引领学习内容
想,说,你是咋样想的?说出理由
这里有285张邮票,每页放5张,估一估,这些邮票
大约能放多少页?
1.组长引领学习
先估一估,不到300张,需要的页数肯定比60少,200
张邮票需要40页,2
85张邮票需要的页数比40多。
2.动脑动手
尝试用竖式进行计算。
3.说一说,
碰到百位上不够商1就商0?
4.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
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小结:
百位上不够商1时要看前两位。商和十位对齐。
三、检测反馈 拓展延伸
32 129
个人微调
导
学
过
程
1.如果每页放8张,这些邮票大约能放多少页,还剩
多少张?
结合情境,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怎么验算。
2.□里最大能填几?
(1)4□0÷5≈100 (2)4□0÷4>100
四、课末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
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五、作业设计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2.做一套儿童服装需要用布3米。现有134米布,最
多可以做多少套儿童服装?
板
书
设
计
集 邮
这里有285张邮票,每页放5张,估一估,这些邮票大约能放多少
页?
285÷5=57(页)
答:能放57页。
百位上不够商1时要看前两位。商和十位对齐。
课
后
反
思
33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买新书(连除,乘除混合两部运算) 一单元共 8课时 第 7课时
1.
能运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
学习目标 算式。
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课件
一、 温故知新
计算:
355÷5= 217÷7=
525÷5=
612÷2=
二、探索交流
出示情境图,提问:
共有200本书,平均放在两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
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1.师引领独学
先列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组内学习
和同伴说说你的想法?
3.动手动脑
先画画图,然后列式计算。
200÷2=100(本)
100÷4=25(本)
分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能用综合算式来解决吗?
200÷2÷4
200÷(2×4)
34
129
个人微调
导
学
过
程
点评总结:
总本数 ÷ 书架个数
平均每个书架的本数 ÷ 每个书架的层数
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当只有除法时,从左往右依次计
算,当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检测反馈 拓展延伸
1.能用综合算式来解决吗?
200÷2÷4
200÷(2×4)
2.连一连。
725÷5÷5 13
819÷9÷7 29
200÷(4×2) 79
711÷(3×3) 25
小组学习汇报,说说自己想法
四、课末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
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五、作业设计
1.计算下面各题。
600÷2÷3 960÷2÷3 840÷4÷2
35 129
600÷(2×3) 960÷(2×3) 840÷(4×2)
2.学校阅览室有3个书柜,每个书柜有3层,要把801
本
书放到3个书柜中,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A. 801×3÷3
B.
801÷(3×3)
C. 801÷3×3
板
书
设
计
买新书
200÷2÷4 200÷(2×4)
当只有除法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当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6 129
课
后
反
思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题 讲故事(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一单元共8课时 第 8课时
1.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学习目标
2.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课件
一、温故知新
看图列式计算。
个人微调
二、探索交流
1.出示情境图
37 129
导
学
过
程
语文课上学生轮流讲故事,淘气选了一个850字的故
事。课前试讲用了5分。
2.师引领学习
淘气3分钟能讲多少字?
想办法表示题目中的信息。
5分
3分
850字
?字
小组合作列式完成问题。
汇报点评:
850÷5=170(字)
170×3=510(字)
也可以这样列 850÷5×3
讲的总字数 ÷
讲的总时间
每分钟能讲的字数 × 3
↑
3分钟能讲的字数
师点评,在有乘除的算式里,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 拓展延伸
笑笑讲一个故事用了4分,平均每分讲150字,如果3
分讲完每分应讲多少个字?
四、课末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 方面
更加努力的。
五、作业设计
38
129
1.计算下面各题。
125×6÷5
819÷9÷7
200×4÷8 714÷7×5
2.购物。
板
书
设
计
讲 故 事
淘气3分钟能讲多少字?
850÷5×3
=170×3
=510(字)
答:淘气3分钟能讲510字。
39 129
课
后
反
思
第二单元
图形的运动
单元学习目标
1.借助折一折,看一看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认
识轴对称图
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升国旗
、转风车等现象,感知平移、旋转运动;能直观判断出
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分析轴对称图形特征和观察物体平移、旋转运动的过程,发展空间
想象能力;在剪纸等
实践操作活动中激发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共包括两部
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或物体)的平移与旋转。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受
平移与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
们的特点。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丰富多彩的实例,直观感受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本单元呈现了学生比较常见的丰
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感知轴对称、平移和
旋转现象,感受图形运动、变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如“轴对称(一)”一课,展示了心形、小鱼、双喜字、房子、字母等丰富
生动的素材,引导学生在
观察这些具体实例的过程中,感受轴对称现象;通过天
40 129
安门、雪花、剪纸蜻蜓、京剧脸谱等图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掌握对称轴的有
关
知识。再如“平移和旋转”一课,通过观察升国旗、旋转方向盘、拉玻璃窗、转
风车、钟面上
转动的秒针等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感受平移与旋转现象。
2.结合多种形式的操作,实际体会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在观察的基础上,教科书还特别
注重从操作的角度体会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现象。引导学生“做中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体验图形的
变换特征、提高动
手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想象力,更有助于学生理
解知识的本质。
如学习“轴对称(二)”时,让学生在折、画、剪的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
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通过对折来找出轴对称图形
的对称轴等。再如“平
移和旋转”,通过图片直观演示表示平移或旋转的动作,
在方格纸上移动实物(棋子、铅笔、三角尺),
描述物体的旋转变化等一系列的
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本质特征。
3.结合想象和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等基本
特征之后,教科书还特别编排
了一些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图形信息想一想、猜一猜,然后在此基础
上通
过实际操作活动验证自己想象的结果,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
观念。 <
br>如“轴对称(二)”中,给出了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先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半
个图形通过想象猜一猜
整个图形是什么,再利用附页中的图形动手折一折、剪一
剪,来验证自己前面的猜测是否正确,加深对轴
对称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
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课时安排建议
内 容
轴对称(一)
轴对称(二)
平移和旋转
建 议 课 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41 129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为4课时。教师在理解教
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和找出对称轴。
2.给出对称轴和一半图形,能够描述(如剪出)全部图形。
3.能直观判断平移或旋转运动现象。
说明:本单元只要求学生直观把握图形变换的特征,能
直观认识什么是轴对
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即可。如“对称轴必须是直径(对角线、折痕)所在的直线”<
br>的题目不应作为评价和考试的内容。
4.在方格纸上给出起点和终点,能指出物品平移的方向和
平移几格,并能
结合操作过程简单描述平移的过程。
说明:这里的平移是结合操作过程展开的
物品的平移,不是图形的平移,只
要求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做出判断即可。对于过程的描述,要注意两点
:一是一
定要结合操作物品平移的过程,二是只要求单一的运动,不能把平移和旋转结合
起来。
不要求学生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2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学习
目标
轴对称(一) 二单元共3课时 第1课时
1.根据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
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
能力。使学生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重难点
教学
准备
导
学
过
程
1.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轴。
2.能正确找出全部的对称轴。
1.教具: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纸。
2.学具:蝴蝶几何图片、彩笔、剪刀和三张手工纸。
一、温故知新 个人微
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调
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二、探索交流
1.师生共同学习
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
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
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
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
对称图形的概念。
以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
汇报点评:
图形可以从中间分成左右两个图形。
图形可以从中间分成上下两个图形。
折一折。
2.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
图形?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板贴展示学生已折过的图形。
你们折过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43 129
导
学
过
程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现在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吗?
点评总结:
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像这样
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3.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
形?为什么?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活动:用手中的几何图形动手试一试,同桌互相讨论。(对
折,
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总结:
以一条直线为界,如果物体具有左
右两边或上下两边的形
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这类特征,就说这种物体具有对称性。
4.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三、检测反馈
同学们,
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
知道吗?在这些字母中有许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
。
1.你的学号是多少?这个数字是对称的吗?
2.你的名字中的哪个汉字是对称的?
3.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
图形?找一找它们的对称轴。
投影展示,让学生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在
哪里?
四、课末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44 129
五、作业设计
1在是轴对称图形下面的( )里画“√”。
( ) ( ) (
)
2.试着找出如图所示的每个正多边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并
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45 129
轴对称(一)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轴对称(二) 二单元共 3
课时第 2 课时
1、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学习目标
2、通过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进一步提
高对轴对
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观念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识别轴对称图形,
建立空间观念。
各种平面图形
一、温故知新
什么是对称图形?
有什么特点?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对称图形?
二、探索交流
1.指导完成书第25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先独立尝试画一画,说一说怎样画对称图形。
2.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认真观
察,结果填在书上,你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看图明确题意,让学生尝试独立猜想。
在同伴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
的猜测。
组织全班交流:
说一说自己的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并用自己的话总结轴
对称图形的特点。
根据经验,画对称图形要沿着对称轴画。
个人微调
汇报点评:
认识对称图形的性质。
“对折”和“一半”都是在引导学生体会“对称”的特点
46 129
导
学
过
程
三、 拓展延伸
1.提问:根据观察结果,你们能总结出对称图形在什么
性质吗?
2.你能否应用对称图特点,剪出美丽的窗花或五角星
等。
3.下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这个图形是什
么?利用附页2中图1,试一试。
四、课末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五、作业设计
1.下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
么?
47 129
2.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请你连一
连。
板
书
设
计
轴对称(二)
要得到轴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对折。
对折后只需做出图形的一半
48 129
课
后
反
思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学习目标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平移和旋转 二单元共3课时 第 3 课时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小方格纸、课件、
一、温故知新
1.播放课件:演示火车、电梯、缆车、风扇和方向盘等
的运动画面。
2.说一说它们的运动方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二、探索交流
1.我们再来看一组运动。它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呢?用手
势来判断。
(课件出示:升国旗、风车、推拉车、钟表等)
2.这些物体在平移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样
运动的?
(组内交流)
总结:
物体平移时沿直线运动,而且在平移过程中位置变了,
方向没变。
3.我们在来看一个运动,它属于什么运动方式?(课件
出示:在马路上直线行驶的出租车)
(1)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
三、检测反馈
1.移一移、描一描(p28页试一试)
(1)独立完成
(2)组内同桌互改
49 129
个人微调
导
学
过
程
(3)交流讨论
2.说一说(平移过程)
(1)自主合作、完成平移。
3.拓展延伸
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旋转的现象?
(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全班交流)
四、课末评价
同学们,你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还
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设计(活页打印)
1.把图形(一)向右平移7格,图形(二)向上平移3
格,移后的图形。
2.按规律画出后面的两个图形。
50
129
3
.通过旋转虚线框内的图形而不能得到的图形是
( )。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平移和旋转
在数学上,像风扇和时针这样的运动,我们叫它“旋转”。
像推拉窗和升国旗这样的运动,叫“平移”。
51 129
第三单元《乘法》单元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交流算法的过程,
理解算理。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养成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学习习惯。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进一步探索乘法的运算规律
,发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
及根据运算规律正确进行运算的能力教科书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小树有多少
棵”一课,曾经探索并发现了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乘法运算规律,根据这
个
规律就可以从已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本单元“找规律”一课就是在这个基础
上,继续探索并发现个位是
O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运算规律,即“两个数相
乘,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乘10
”。用语言描述这个规律,就是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根据运算规律进行正确运算,就是发展运
算能力
的核心。
2.重视用乘法的直观模型(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计算的道理
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的计算时,就是用点子图探索算
法和算理的。本单元
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仍然如此,经历从两位数乘两
位数的直观运算到算法运算的抽象过程。“队
列表演(一)”是在用点子图进行直
观运算的基础上,再用横式记录计算的过程与结果,并引导学生体会
列表计算是
用点子图计算的抽象形式,用列表计算替代点子图的算法可以避免画点子图的麻
烦。
“队列表演(二)”则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掌握其计算程
序,理解其计算的道理;特
别要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与一位数乘两位
数乘法竖式从内容到形式之间的实质性的联系。这样
就为四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三
位数的乘法打好了基础,即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的计算程序迁移到两
位
数乘三位数的情形。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估算,体会估算的作用与价值
“电影院”一课是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的情境
52 129
问题串,三个问题中有两个与估算有关。第一次估算,是估计电影
院的座位是否
够容纳500个观众。通过这个估算过程,探索如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的方法,
体会估算本身也是生活中常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次估算,通过计算得到运
算结果后,可以通过估
算来检验运算结果的合理性。
课时安排建议
内
容
找 规 律
队 列 表 演
电 影 院
整理与复习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4课时。
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能正确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能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问题。
4.能运用基本的估算策略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进行估算,并能解决有关
的实际问题。
建议课时数
1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课时
53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找规律
三单元共 4 课时 第 1 课时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
日常生
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理解整十数相乘的计算规律。
课件、数位表
一、温故知新
1.口算练习。
5×3= 14×4=
50×8= 40×2= 50×4=
个人微调
2.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
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
二、探索交流
1.出示P30的“算一算”,并说一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1)学生口算结果
(2)组内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2.试一试
问题一:你能根据所给的算式按照规律写出几个算式
吗?
6×3=
15×4= 18×2=
问题二:根据16×3=48,你能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结
果吗?
16×30=
160×3= 160×30= 16×300=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算式。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1)学生独立计算,二人小组互对答案
(2)你发现了什么?
54 129
导
学
过
程
小结: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看两个
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
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检测反馈
1.算一算。(P31“练一练”1题)
(1)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算法
(3)反馈
2.巩固性练习。(算一算)
40×40=
30×80= 50×40= 24×30=
3.变式训练。
(1)在乘数末尾添“0”使等式成立。
7 ×5 =3500 13
×3 =3900
5 ×12 =6000 3 ×23
=6900
(2)写一写。
( )×( )=800 (
)×( )=1260
四、课末评价
同学们,你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还
有什么疑问?这节课谁最值得你学习?
五、作业设计
1.计算下面各题。
15×20-130
(28+32)×30
40×(35+21) 40×40-395
2.下面是北京故宫门票的价格。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旺季门票(不包括珍宝馆、钟表馆):
60元张
淡季:11月1日~下一年3月31日
淡季门票(不包括珍宝馆、钟表馆):
40元张
55
129
(1)50人在旺季去参观北京故宫,一共要花多少钱?
(2)36人在淡季参观北京故宫,一共要花多少钱?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找 规 律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
计算方法:先
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看两个乘数的
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
56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列队表演 三单元共 4 课时
第 2 课时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
学习目标
过程。
2.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的乘法计算方法。
重难点
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温故知新
导
学
过
程
个人微调
计算
10×3= 50×8= 40×2= 40×40=
30×80=
交流计算方法,明确步骤
二、探索交流
自学感悟:
出示情境图
1.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2.提一个问题并列式。
合作探究:
问题:应该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
(板书)14×12= 或
12×14=
1.今天的算式和我们过去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指名汇报(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2.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完成
(2) 组内交流
汇报点评:
1.个性算法展示。(指名板演)
2.提倡方法多样化,给予表扬,进行优化。
1
4
× 1 2
2 8
1 4
1 6 8 (板书)
小结:重点强调竖式的格式和数位要对齐,并总结出乘
57 129
导
学
过
程
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法则
三、检测反馈
巩固练习:
1.课本第33页“练一练”的第1题。
(1)直接口算
(2)组内互评
2.课本第33页“练一练”的第2、3题。
(1)独立完成
(2)组内互评(找出错误并纠正)
应用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法则
拓展延伸:
王老师班上有42名同学,她为同学们购置书包和文具
盒。一个书包24
元,一个文具盒11元,买书包和文具盒各
花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四、课末评价
同学们,你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还
有什么疑问?这节课谁最值得你学习?
五、作业设计
1.水果店运进了600千克苹果,卖出13筐,平均每筐
22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
2.如果每行植树10棵,那么可以植树多少行?
58
129
板
书
设
计
队 列 表 演
——两位数乘两位数
应该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
14×12 =168 (人) 12×14=168(人)
1 4
× 1 2
2 8
1 4
1 6 8
答:应该有168人参加队列表演 。
59 129
课
后
反
思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学习目标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电影院 三单元共 4 课时 第 3 课时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
课件
一、温故知新
用竖式计算
41×21= 16×11=
22×30=
说说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二、探索交流
1.引导观察,发现问题。
(1)出示教材第36页图
(2)你从图上得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
出数学问题吗?
2.启发学生
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共有21排座
位,每排可坐26人,来了500人座位够吗?)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讨论,探究出估算方法。
(3)小组汇报估算方法。
3.探究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问题: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方法探究:怎样计算26×21?(小组
交流学习,
要求每一组至少相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3)交流汇报。(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方法一:26×20=520
26×1=26 520+26=546
方法二:26×26=26×3×7=78×7=546
60 129
个人微调
导
学
过
程
方法三:
×
20
1
20
400
20
6
120
6
400+20+120+6=546
方法四:用竖式计算。
26×21=546(个)
2 6
× 2
1
2 6 ……1排有多少个座位。
5
2 ……20排有多少个座位。
5 4 6
……21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小结:
重点强调竖式的格式和数位要对齐,并总结出乘数是两
位数的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法则。
三、检测反馈 拓展延伸
1.探索完成教材36页习题。
(鼓励方法多样化)
2.教材37页 “练一练”1.2题。
(1)独立完成
(2)组织小组互评
3. “练一练”3题(拓展延伸)
四、课末评价
同学们,你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还
有什么疑问?这节课谁最值得你学习?
五、作业设计
1.用竖式计算。
19×28=
24×26=
36×15= 69×14=
61 129
板
书
设
计
电 影 院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6×21=
方法一:26×20=520
26×1=26 520+26=546
方法二:26×21=26×3×7=78×7=546
方法三:
×
20
1
20
400
20
6
120
6
400+20+120+6=546
方法四:用竖式计算。
26×21=546(个)
2 6
× 2
1
2 6 ……1排有多少个座位。
5
2 ……20排有多少个座位。
5 4 6
……21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答:一共有546个座位。
课
后
反
思
62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整理与复习 三单元共 4 课时 第 4 课时
1.经历整理前三单元所学的知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
学习目标
图形的运动和乘法的相关知识,初步感觉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联系。
2.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1.提高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件
一、复习过程
1.口算练习。(完成教材第42页第4题)
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遇到乘数末尾有0的你是怎
样算的。
学法引领:①学生独立进行口算
②与你的同伴说一说
学生充分讨论归纳:先将乘数末尾有0省略,把整十的
数看作一位数进行计算,然后在积的末尾再添上原
来被省略
的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练习。(完成教材第42页第
5题)
学法引领:①学生独立完成后
②师生共同订正
师小结:请学生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法
则。
3.练一练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成教材第42页第6题)
学法引领:学生独立完成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练习(完成教材第42页第
5题)
学生独立计算,师生共同归纳方法。
63 129
个人微调
导
学
过
程
5.区分平移与旋转现象
二、检测反馈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1)地球上平均每分增加167人,1时全球增加多少人,
(2)利用一吨废纸,等于保护了20棵大树,收购站回
收了14吨废纸,等于保护了多少棵大树?
通过以上的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4页第12题至
16题。
三、课末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设计
解决问题:
(1)张师傅每时加工零件72个,加工12时共加工零件
多少个?
(2)学校组织参
观兵马俑,共46人去参观,其中有48
名学生。票价如下:学生票28元每人,成人票60元每人,<
br>团体票40元每人。
①购学生票需要多少元?购成人票需要多少元?
②一共需要多少元?
板
书
设
计
整 理 与 复 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与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64 129
课
后
反
思
第四单元《千克、克、吨》单元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各种称重工具,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感受1
克、
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质量单
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中的内容。与时
间和长度的学习一
样,在质量单位的学习过程中,教科书强调对质量的实际感受。如依靠肌肉感觉,通过掂一掂等方式体验物体有多重。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助熟悉的物品认识质量单位,积累直观经验
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一些有关物
体轻重的问题,但对1克、1千
克、1吨能实际质量的认识还是比较缺乏。因此教科书创设了学生熟悉的
生活情
境,如以体重等学生熟悉的素材为载体,引出对千克、克和吨的认识和学习。每
一个活动
的编排都力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举的例子尽可能是学生经常
能接触或看到的,以此帮助学生建
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概念,积累更多的直
观经验。
例如“有多重”一课,教科书先引导学
生认识“千克”,再认识“克”。因为
在日常生活中,千克应用的范围更广泛,学生接触的机会多一些,
或多或少有一
65 129
点认识和体验;而“克
”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较少有机会了解。另外,在认识
“千克”的具体活动中,教科书呈现了4个苹果
、16个鸡蛋约重1千克的生活
实例;在认识“克”的时候,呈现了1枚2分硬币约重1克,3个曲别针
约重1
克等常见实例。最后还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重约1千克。丰富多
样的现实
素材,让学生将千克和克与自己熟悉的物体逐步建立起联系,帮助学生
更好地体会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
再如“吨”这个质量单位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
较远,学生无法直接体验,因此也就更加抽象,不易理解和
掌握。教科书通过小
象称体重这一有趣情境引入,先让学生在原有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借助40个小朋友约重1吨,吊车能吊起8吨重的物体等生活中常见的用到吨的例子,一步步让
学生体会“吨”是一
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吨。
2.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质量单位,建立质量概念
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只靠观察无法获得清晰的认识。因
此教科书在呈现这部
分内容时特别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在
估计物品的质量时,能够在头脑中逐步形成初
步的质量参照体系。对学生来说,
头脑中的参照系越丰富,对他们理解质量单位和估计物体质量就越有帮
助。因此,
教科书呈现了多种形式实际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熟悉的物品,通过掂
一掂
、称一称、估一估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体验,多积累一些对
这些质量单位的亲身感受,逐
步建立起质量概念。
如认识“千克”,先让学生亲自称一称几个苹果、几个鸡蛋约重1千克,在
此基础上掂一掂,体验1千克的实际质量。再找一些物品掂一掂,先估计有多重,
然后称一称,多次体
验1千克的实际质量。这是学生建立质量参照体系的重要过
程,学生在遇到生活中一些物品有多重的问题
时,就能借助这些熟悉的物品进行
类比,去估计其他物体的轻重。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有多重(认识千克、克)
1吨有多重(认识吨)
课时数
1课时
1课时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2课时。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
以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66 129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
1.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能结合实际正确选择、运用合适的质量单
位。
2.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进行简单的换算。
3.能在现实情境中,运用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67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有多重 四单元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1.结合具体生活情景,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知道1千克=1000
学习目标
克,亲身体验1千克和1克各有多重。
2.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能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单位。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1.会看图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2.掌握 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下面请两位同学一起做游戏(一胖一瘦),他们
互相抱10次,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这样好吗?
师:哦,是呀,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有重有轻,它们到底
各有多重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探究有关轻重的问题-----
有多重。
二、探索交流
1.认识秤。
对于秤你了解多少呢?生活中有哪些秤呢?把你认识
的秤介绍给大家吧。
学法引领:①说说你对秤的了解
②介绍你认识的秤给大家听
2.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千克”“克”。
师:测量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称物体的质量要用到质
量单位,你们知道有哪些质量单位吗?
(公斤、斤、两、千克、克、吨。)
师: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而刚
才提到的“公斤”“斤”“两”
,是我们生活中人们习惯的说
法。
(1)认识克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盘秤等计量物品质量的仪
68 129
个人微调
导
学
过
程
器,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桌子上这些物品有多重呢?
学法引领:①掂一掂
师:同学们看!桌子上一枚1角的硬币大约是一克,请
你们小组每个同学轮流用手掂一掂一枚1角的硬币
,感受一
克到底有多重。
师小结:称比较轻的物体,一般用“克”作单位,“克”
在国际上一般有字母“g” 表示。
②说一说
师:在桌子上你准备的物品中,哪些你认为大约是1
克?用手掂一掂,告诉
大家。(曲别针、胶囊......)
师:这些比较轻的物品,我们都用“克”作单位
③找一找
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④称一称
用1克的天平砝码称量一些小物体,帮助学生进一步感
受1克有多重。
(2)认识千克
师: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一袋食盐、两袋食盐有多重?
感觉怎么样?
生:一袋食盐有500克,2袋有1000克,感觉比较重。
师:你们拿起桌子上一大袋子盐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师小结:称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作单位,称较重
的物品,我们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国际上“千克”用字
母“kg”表示。
学法引领:①称一称
师:同学们刚才掂的一袋盐是500克,两袋是1千克。
请大家
用一只手掂两小袋食盐,另一手掂一大袋盐。感受一
下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生:一样重
69 129
导
学
过
程
师:那么多少克是1千克呢?让我们一起称一称把。
1000克是1千克,我们用秤称出2袋盐质量是1 kg,
正好是1000g,所以1
kg=1000g。
②找一找
师:1千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1公
斤,也就是2
斤。那么在你们周围还能找到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
克?
三、检测反馈
课本练一练的第1.2.3.题
四、拓展延伸
估计一样物品的质量要使结果尽量准确必须注意什
么?
五、课末评价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和同伴说一说?
六、作业设计
填一填
3千克=( )克 2000克=( )千克
20千克=( )克 8000克=( )千克
6千克=( )克
4000克=( )千克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有 多 重
克= g 千克= kg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70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学习目标
1吨有多重 四单元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
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吨的质量观
重难点 念。
2. 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一、温故知新
1千克=( )克
7千克=( )克
5000克=( )千克 ( )克=4千克
8000g =( )kg 6kg=( )g
二、探索交流
1.
师:同学们,我们看一看屏幕上都有什么?你能为
它们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吗?(出示课件)
这个苹果的质量我们用什么作单位(克)?这个大西瓜
呢(千克)?克和千克我们都很熟悉了,谁来说说
克与千克
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板书:1千克=1000克)这头大象的
质量用什么作为单位呢
?(吨)
2. 揭示课题:(板书:1吨有多重)
3.初步感知“吨”
师:“吨”非常想和同学们交朋友,那我们就听听“吨”
的自我介绍,好不好?
学法引领:① 听了“吨”的自我介绍,你都知道了什
么?
②小组内说一说
师:1吨到底有多重?它与千克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还
需我们继续研究。
4.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71 129
个人微调
导
学
过
程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大家观察它是什么
形状的?
生:正方体
师:像这样高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装满水,水的质量正
好是1千克。
师:请大家看屏幕说出这些水的重量是多少?(出示课
件)
这样一排是10千克,我
们继续看屏幕,一起在心里数
有这样的几排?水的重量是多少?(十排共100千克)100
千
克,你是怎么想的?(10个10是100)一层是100千克,
两层呢?我们一起来说出水的总重量好
吗?(1000千克)
师小结:
1000千克我们可以用1吨来表示。吨与千克之间有着<
br>怎样的关系呢(板书1吨=1000千克)
吨用字母t表示,上面的等式就可以写成1t=1000kg。
5.间接感受体验“1吨”
学法引领:
(1)推算多少袋盐就是1吨。
(2)感受身边同学的体重,推算,多少个同学 大约
有1吨。
三、检测反馈
6000克=( )千克 3 kg=( )g
4吨=(
)千克 6000 t =( )kg
4千克500克=(
)克 3吨=( )千克
四、拓展延伸
课本48页第3题
五、课末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72 129
六、作业设计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000克=( )千克 7kg=(
)g
2吨=( )千克 4000t =( )kg
18t=( )kg 6吨=( )千克
(
)kg=9g ( )kg=8kg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1 吨 有 多 重
吨
t
1000千克=1吨
1吨=1000千克
73 129
第五单元《面积》单元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与比较图形大小的实际操作过程,体会面积的含义。
2.结合实例,体会统一面
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
方米等面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
面积的实际问题。
4.在比较面积大小、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等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的习惯。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建立面积与面积单位等概念
在“什么是面积”一课,第一
个活动就是“看一看,比一比”,结合实例认
识面积的含义;接着用“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
,比较两个图形(正
方形与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体会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用它所包含的小方块的个数来表示,进而,在方格纸画形状不同但面积相同的图形,体会图形的面积是一
个数量概念,与图形
边界的形状无关,也与图形边界的长度无关。“面积单位”
一课,通过“画方格、数方格”测量数学课本
封面的面积的活动,感受统一面积
单位的必要性;通过用硬纸板或报纸做面积单位的正方形,直观理解面
积单位的
含义,直接感受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2.经历度量长方形面积的探究过程与方法,体会度量图形面积的两种基本
策略
在“
长方形的面积”一课,首先是探究用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教科书呈现了两种测量的方法:第
一种是用面积单位密铺长方形;第二种方法是
沿着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摆一行和一列的面积单位。这两种方
法都能量出或算出长
方形的面积。直接用面积单位度量图形的面积叫工具度量。用工具度量的方法度量几个长方形的面积后,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问的关系,发现长方
形的面积=长×宽。
这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猜想,可以验证,长×宽成为长方
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有了这个公式,就可以用
长度单位度量长方形的长与宽,度
74 129
量
的结果代入公式计算,算长方形的面积,这种度量的方法,就是公式度量。学
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
教科书“试一试”要求学生“估一估,下面每个图形
的面积是多大?再实际量一量,算一算”,其中“估
一估”要用面积单位为参照
物,是工具度量;“实际量一量,算一算”则是公式度量。
3.鼓
励用多种方式(直观的、抽象的)探究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获
得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经验和体验
“面积单位的换算”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用工具度量的方法(摆或者画1平
方厘米的正方形)得
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在这个基础上,用类比的方
法进行推理,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
米。或者,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进行计算:1平方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
0平方分米。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
面积单位(认识平方米、平方分米、平
方厘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面积单位的换算(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7课时。教师在理
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
1.会用观察和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测量或估计图形的面积。
2.知道1平方分米、l平方厘米
和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掌握它们之间的
进率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能区别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3课时
2课时
课时数
75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什么是面积 五单元共 5 课时 第
1 课时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学习目标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课
题
1.认识图形面积的大小。
2.理解图形面积的含义。
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初步感知面积
课前老师让你们每个人准备一片叶子,现在你们将叶子
画在纸上。
学法引领:
①学生动手画树叶周长
②请学生用彩笔涂出叶子的面积
师:刚才你们在画树叶和涂颜色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归纳:
画叶子是画叶子的周长。涂叶子是涂叶子的面积。
板书课题:面积
二、探索交流
1.认识物体的面积
师:你知道什么是面积吗?结合身边的实物说一说。
学法引领:结合身边熟悉的实例自己动手
找面(提示:
数学书、文具盒、课桌上的面,它们都是物体的表面。)
测评:老师这里还有把扇子,你能找到它的面吗?
(学生准确指出扇面)
师:同学们,看我们两个人的手掌面,你发现了什么?
师:比较刚才我们找了这么多的面,请你比一比它们的
大小。
师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
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
76 129
个人微调
导
学
过
程
2.认识图形的面积
出示课件:
① ②
③
学生可能出现情况:
生1:图①涂不出角的面积,因为它不是封闭图形。
生2:图①在开口处假想有一条边,错误地涂出角的面
积。
引导:利用角和三角形的对比,使学生明确角不是封闭
图形,涂不出面积。
师小结:我们把封闭图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
4.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看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哪个面积大呢?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也是不统一的,能不能同桌合作,
想办法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呢?
师:我们可以利用学具想想办法。
学法引领: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
小组汇报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最喜欢
哪一种方法呢?生自由说
师小结:这些方法都可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但要注
77 129
导
学
过
程
意,使用摆图形、画方格的方法时,所用图形和格子的大小
一定要一致。
三、检测反馈
完成课本50页第1、4、5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拓展延伸
在方格中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
方格那么大。
五、课末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但还有
不懂,以后我会在 方面更加努力。
六、作业设计
用蓝色笔描出下面各图的周长,用红色笔描出它们的面
积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什 么 是 面 积
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
比较大小:剪拼、摆图形、画格子……
78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面积单位
五单元共 5 课时 第 2 课时
1.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使
学生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
2.体会厘米
2
、分米
2
、米
2
等面积单位。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估测能力。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1.体会厘米
2
、分米
2
、米
2
等面积单位
2.理解图形面积的含义。
一、温故知新
同桌二人互相说一说:
什么是面积?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抽纸涂色比赛:教师
为学生准备大小各异、形状不
同的纸放在信封中,当学生代表抽出纸片并高高举起示意
时,学生
们的反应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抽到小纸片的一方感
情激愤认为这样不公平,而抽到大纸片的一方则兴高采
烈。
为什么不公平?(引导学生说出纸的面积的大小不同)
三、探索交流
1.认识课本的面积
师:刚才大家认为不公平,是因为面积的大小
不一样。
现在同学们看我们的数学课本,它们的大小应该一样吧?
学法引领:
①同学们用画方格的办法,看看课本的面积有多大。
②说一说你们画的课本有多少个方格?
师:为什么画出的格数不一样呢?
师:要是我们规定的方格大小不一样,是不是大家画出
的格数就一样呢?
师:看来为了计算面积的大小,需要我们统一面积单位。
2.认识面积单位
①认识1平方厘米
79 129
个人微调
导
学
过
程
师:大家能画出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吗?
生:能
师:大家画的这样大的正方形面积,就是一平方厘米。
师:我想量一量这个文具盒盖的面积,大家帮老师想想
该选用哪个面积单位?
生:1平方厘米
师:谁知道多大的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小结: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记做1cm
2
板书:1平方厘米,记作=1cm
2
师;你还能从哪里找到1平方厘米?
学生汇报:大拇指的指甲盖、教室开关发按钮……
②认识1平方分米
师:1平方厘米的面积比较小,我们计算面积还需要比<
br>较大的单位。同学们再画一个边长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师:这样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那张蓝色的正方形的纸片,先
用尺子
量出它的边长是多少分米,在用手触摸这个面的大小。
学生认真地用尺子量边长,用手触摸这个正方形的面。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摸的这个面的大小就是1平方分
米,记作1dm
2
板书:1平方分米、,记作1dm
2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见过那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分
米?
课件展示:1平方分米的物体的面:粉笔盒的盖、连环
画的封面、同学的手掌、联系本地一半……
③认识平方米
师: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如果老师用这张1平方分米
的正方
形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觉得可行吗?
师:那么要用多大的正方形来量?
师:你知道它的边长吗?(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
80 129
导
学
过
程
师:像这样边长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
米,用字母表示为1m
2
。我们在度量较大图形的面积时,一
般用平方米作单位。
师:小组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的面积大
约是1平方米?
学法引领:小组内说一说
四、拓展延伸
留心观察你身边的事物,分别找到面积为1
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物体的面,并把它记下来。
1平方厘米的有:(
)
1平方分米的有:( )
1平方米的有: (
)
五、课末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
用适当的面积单位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
3.练习本的面积约212(
);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
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
)。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面 积 单 位
1
平方厘米,记作1cm
2
1 平方分米,记作1dm
2
1 平方米,记作1m
2
81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题
学习目标
重难点
长方形的面积 五单元共5课时 第3课时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面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导
学
过
程
一、温故知新
个人微调
下面两图,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用数方格
的方法说出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吗?
二、探索交流
(一)估一估
1.你知道的表示面积的单位有哪些?
2.如果表示操场面积的大小,你会用哪个面积单位
呢?如果要表示这张纸的面积呢?
3.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学生先估计一下它的面积。
(二)摆一摆
1独学:用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书本上53页的
1号长方形,看看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与你的估计相差<
br>多少呢?
2对学:
A.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摆放方法及结果,看谁的更简单
易行。
B.对学分工完成图2、图3的面积计算。
(三)想一想
1独学:独立完成书本53页的表格,想一想你发现了
什么?
82 129
让学生边说边用手
比划,体会面积单
位大小的不同。
导
学
过
程
2群学: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试着总结长方形面积的
计算公式。
3.指名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师相机板书:
长方形面积 =
长×宽
(四)试一试
1.试着计算53页正方形的面积。
2.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其他同学补充。
师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强调:计算面积要加面积单位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
到正方形是特殊的
长方形,从
而学会推
导的思维模式。
三、检测反馈
1.课本55页5、6、7、8题
2.有一张长100厘米、宽64厘米的纸,把它对折四次
后裁开,有多少张小纸?每张纸的面积是多少?
3.试一试。课本54页“试一试”先估后量再算。
四、课末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你想给自己的表现打 分。
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作业设计
课后5、6、7题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面积单位:平方
米、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导(下)学案
83 129
课题 面积单位的换算 五单元共5课时 第4课时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学习目标
2.指导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概括能力。
重难点 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面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课件、直尺
导
学
过
程
一、问题反馈(温故知新)
个人微调
1.填空:
3米=( )分米 ( )厘米=5分米
2.同桌二人互相订正。
强调:1米=10分米
二、探索交流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一)量一量 算一算学生阅读课本56页
1.量一量。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动手量一量
2.算一算。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呢?
(1)独学:动手算一算
(2)对学:交流计算方法及结果
(二)画一画
铺满这个大正方形,需要多少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
正方行呢?
1.独学:自己动手画一画或者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
正方形来摆一摆。
2.对学:说说你的操作结果,你们两个人操作过程一样
吗?结果呢?
3.指名汇报,师板书
(三)议一议
84 129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导
学
过
程
导
群学一
1.讨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你是怎么想的?
仿照课本,把思考过程也写下来。
重点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推
理的过程,培养学生操作、
2.指名小组汇报 。
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师板书: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群学二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多少?
1.小组讨论
2.将讨论结果计入笔记
3.指名汇报
三、检测反馈
检测练习:
课本57页2、4题
拓展练习:
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
四、课末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你想给自己的表现打分。你还有别的
85 129
要点提示:
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时,先想好进率
是几,
再看有几个高级单位,换算时就有几个进率;把低级单
位换算成高级单位时,也要想好进
率再换算。
学
过
程
疑惑吗?
五、作业设计
课后2、3题
板
书
设
计
面积单位的换算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100平方厘米=10000平方厘米
86 129
面积单位: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
课
后
反
思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题 练习四 五单元共课5时
第课5时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学习目标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
长计算的区别。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一、温故知新
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 -
二、练习交流
1.出示1、2、3题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那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完成4、5题
(1)独立完成
(2)交流方法,检查结果
3.完成6-11题
(1)对学:互相说说计算方法及解题思路
(2)独立完成计算过程
(3)对学:互相检查计算结果
(4)错题汇报,师集体订正讲解
4.完成12题
(1)群学第一小题,指名汇报发现
87 129
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个人微调
强调周长和面积的不
同之处。
(1)意义不同
(2)计量单位不同
(3)计算方法不同
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
周长不变,面积却
导
学
过
程
(2)独立完成牛营小学
5.动手剪一剪或画一画,完成第三小题
三、
拓展延伸
有一张长100厘米、宽64厘米的纸,把它对折四次后
裁开,有多少张小
纸?每张纸的面积是多少?它的什么改变
了?什么没改变呢?
四、课末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你想给自己的表现打 分。
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作业设计
课后4、5、10题
板
书
设
计
练 习 四
周长和面积的不同之处
(1)意义不同
(2)计量单位不同
(3)计算方法不同
课
后
反
思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88 129
课题 小小设计师 共课3时 第课1时
1.通过收集和保欣赏各类图标,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进一步
学习目标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2.通过设计徽标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温故知新
个人微调
1.说一说,哪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2.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的“海报”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设计艺术节的徽标。
一条直线对折,两
二、探索交流
侧的图形能够完全
导
重合,这样的图形
(一)欣赏徽标
就是对称图形
。
1.教师出示徽标图片
师:这三个徽标,分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徽、2010
学
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学校艺术节会徽。 刚才大家欣赏的会
徽,发现图案中有对称的部分吗?
过
2.学生对学讨论交流并汇报。
师:对称有对称的美,不对称有不对称的美。因为大
家对对称比较熟悉,我们就以对称为主要创意设计会徽可以
程
吗?
(二)设计会徽
师:这是前两届我们学校艺术节的会徽,大家一起来
学习一下。
师:为了把运动会的会徽设计好,老师提几点要求和
建议。
(1)给会徽起个名字。
0
(2)体现运动会的主题。
(3)可以全部或者部分是抽对称图形。
89 129
导
(4)利用老师提供的方格纸进行设计。
(5)设计完后与同学互相交流。
学
三、课末评价
在本次活动中我的表现是:
能够运用轴对称图形进行设计
过
徽标有一定的意义,有个性
能积极与同学进行交流
程
能反思自己的收获
四、实践设计成果展示
各组轮流上台展示徽标,其他同学评议。
板
书
设
计
小 小 设 计 师
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的艺术节徽标呢?
和谐对称之美,不对称有着动感之美!
(学生作品)
课
后
反
思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90 129
课题 我们一起去游园 共课3时 第课2时
1.综合运用乘除法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2.感受列表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课件
导
学
过
程
导
一、自主尝试:
1.课件出示租车主题图
2.认真思考,可以怎样租车?需要多少钱,和对学说一
说?
二、合作探究:
到底有几种租车方案,我们用列表法来整理一下吧?
租车方案
方案1
方案2
小车 大车 人数
个人微调
(1)群学:组内讨论交流,做好记录
1号负责组织讨论,
2号做记录,其他同
学要积极参与讨
论。
(2)小组汇报:有几种方案?分别是怎样的?
汇报点评:
怎样租最省钱?
完成表格中“钱数”一列中的数据,和同伴们说一说。
方案1
小车 大车 人数 钱数
91 129
学
过
程
方案2
三、巩固训练:
教材64页第1题。
四、拓展延伸:
教材64页第2、3题。
五、作业设计
板
书
设
计
我们一起去游园
租车方案
方案1
方案2
小车 大车 人数 钱数
课
后
反
思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题
有趣的推理
92 129
共课3时 第课3时
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够对这些现象
学习目标 进行合理的分析。
2.学会用列表,尝试,操作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推理。
重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课件
导
学
过
程
导
学
一、自主尝试:
仔细阅读,认真分析
分别在哪个兴趣小组?
笑笑不喜欢踢足球。
淘气不是电脑小组的。
奇思喜欢航模。
二、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完成课本第65页2题。
淘气
笑笑
奇思
(1)群学:组内讨论交流,做好记录。
(2)小组汇报:你是怎样推理的?
用列表法来完成。
淘气
笑笑
奇思
足球 航模 电脑
足球
×
×
航模
√
电脑
×
×
是的打上“√”,不是
打上“×”,这样会比
较清晰明了,易于推理
个人微调
√
×
×
×
×
√
×
√
×
三、巩固训练:
完成课本第66页的1、2题。
四、拓展延伸:
93
129
过
程
完成课本第66页的3题。
五、作业布置
板
书
设
计
有 趣 的 推 理
淘气
笑笑
奇思
94 129
足球 航模 电脑
√
×
×
×
×
√
×
√
×
课
后
反
思
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单元学习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的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
数,会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2.结合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
10)的加减运算,
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3.在用分数表示事物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分数的价值。
重、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
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操作,能比较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的大小。
3.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并能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分一分(一)(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1课时
分一分(二)(多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1课时
比大小(分母不大于10的同分母(或同分子)
分数的大小比较)
1课时
吃西瓜(分母不大于10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1课时
95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分一分(一)
(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 六单元共4课时 第1课时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
学习目标 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1.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重难点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课 题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课件 折纸 彩笔
一、温故知新
1. 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2.
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小组讨论:(1)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
(2)涂出下面图形的一半。
个人微调
1
一半
2
二、探索交流
1.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一半。
学法引领:(1)自己动手折一折。
(2)同伴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折法。
教师总结: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
1
是这张纸的 ,那么另一份呢?
2
引导学生同伴互相拿着这好的纸说一说。
2.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
学法引领:
a.自己动手折一折,完成下面的4个小题。
b.小组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折法,并说一说。
(1)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
96 129
导
学
过
程
( )
。
(
)
(2)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
( )
的 。
(
)
(3)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
的
( )
。
( )
(4)把这张纸的四份涂上颜色,即是涂了这张纸的
多少?
(
)
( )
汇报点评:分小组上台汇报。
1132
师总结:1.像 , , , , ……都是分数。
2443
2.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检测反馈
1.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1
4
读作(
), 读作( ),
9
5
35
读作( ), 读作( )。
89
六分之五 写作( ), 十分之三 写作( ),
七分之五
写作( ), 九分之三 写作( ),
十二分之一 写作(
),十分之七 写作( )。
2.课本P68练一练第1,2,3,4题。
四、拓展延伸
三角形占图形的
( )
( )
五、课末评价
本节课我学会了
,今后在 方
面我还要努力。
97 129
六、作业设计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
) ( ) ( )
2.按照图形下面的分数给图形涂上颜色。
35
4
89
5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分一分(一)
1132
像 ,
, , , ……都是分数。
2443
1 ……分子
—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2 ……分母
98 129
牛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课 题
分一分(二)
(多个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
六单元共 4 课时 第 2 课时
1.经历把多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平均分的过程,能用分数
学习目标
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具体操作,认识分数的集合模型,会用分数集合模型表示。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件、彩笔
一、温故知新
1.说出五个分数。
2.把下图涂上不同的(红色、黄色和蓝色)。
3.小组讨论: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
几分之几。
二、探索交流
1.将上面的小正方形剪开,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
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红色部分占图形的
( )( )
,黄色部分占图形的 ,
(
)( )
( )
( )
个人微调
蓝色部分占图形的
学法引领:分小组汇报,说说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2.观察主题图,完成下面的内容。
(1)一共有( )只蝴蝶。
(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汇报点评:
分小组上台汇报,上来的小组说说把谁看做整体。
99 129
(
)
。
7
( )
。
( )
导
学
过
程
师提问:你还能从图中找到那些分数?学生独立思考,
交流
三、检测反馈
拓展延伸
1.判断。
1
(1)把一个圆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 。(
)
6
1
(2)正方形的边长是它周长的 。( )
4
1
(3)4米的 是1米。( )
4
2.
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
( ) (
) ( )
四、课末评价
本节课我学会了
,在 我还要努力。
五、作业设计
课本P72第3,4题。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红色部分占图形的
分一分(二)
(
)( )
,黄色部分占图形的 ,
( )( )
( )
( )
蓝色部分占图形的
100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