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小棒》教学设计

玛丽莲梦兔
851次浏览
2020年11月19日 09: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文华学院教务网-平面设计实习报告

2020年11月19日发(作者:权龙褒)




课题
学科

相关
领域
教材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 在头脑中建立数学知识表象的过程,而表象的作用在于降低学
习难度,排除思维障碍,确保逻辑思维能力 得到训练。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思
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 不到发展。”因此,动手
操作成为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策略之一。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方面:
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预备课。对于除法,教材做
了如下安排:
年段 内容
理解除法意义
理解竖式意义,掌握算法。
进一步理解竖式意义,熟练掌握算法。
总结方法,培养迁移能力,为更复杂
的整数除法以及小数除法做好准备。
显然,本单 元的教学重点是对除法竖式的理解和把握。对于二下的有余数除法,由
于口算就能解决,因此降低了对其 竖式计算价值的感受。而本学期的商是两位数甚至三
位数,仅仅凭口算,没有必要的记录,恐怕很难正确 求出商,这充分体现了竖式独有的
“算”的价值。而除法竖式又是所有竖式中结构最为复杂、思维含量极 为丰富的一种竖
式,对于它的理解和运用,对学生来说有着比较大的困难。
既然竖式有“算” 的价值,那么它的表达形式一定源于对计算过程的合理呈现,只
是这个竖式形式过于简练和完美,学生很 难感受到它的形成过程,也就难于理解它的合
理。这使得计算教学具有探究的必要。显然,学习竖式的价 值绝不仅仅是获得程序化的
“怎样做”,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近竖 式,切实

1
教学基本信息
分小棒——除法单元预备课
数学

学段:第二学段

数与代数

书名:小学数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年级

三年级下

作用
二下 初步认识表内除法。
有余数除法(表内除法)
三下 丰富除法竖式(除数是一位数)
四上 完善除法竖式(除数是两位数)



感受到它产生和应用 的价值,这也是对学生本就好奇的天性的满足,更为学生积累了探
究的经验,增强了追本溯源的意识。
原有经验上升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活动作为桥梁。在除法教学中,教材重视分一
分的活动,本 册教材在口算和笔算中,也先后五次呈现了分一分的过程:
口算



笔算


2




其他版本教材,也无一例外的借助分来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我想,分一分的教
学活动可以帮 助学生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从而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但是,教材
中的分小棒的过程没有“为什么 要这样分”的解释,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缺乏“这样分”
的必要性的感悟。其次,教材中的分一分的活动 ,相对分散,降低了分的整体感悟,如
果教师在课堂上由分一分快速进入除法竖式,恐怕不利于学生深入 思考,难于感受除法
竖式的形成过程。
我想,安排相对完整的分的过程,让学生在一个个的问 题中,感受“如此分”的必
要性。并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由起初动手操作小棒的“动手分”,到操作后 用语言交
流的“动口分”,到借助教师操作和头脑中的操作表象,想象原有的样子的“动脑分”,
逐渐过渡到脱离操作的“动笔分”。帮助学生经历相对完整的分的过程,从而产生把分
的过程记录下来 的需求。
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已经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知道竖式与分之间的联系。
而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学习之前,我进行了前测,题目
如下:
1.口算:60÷3= 1200÷4=
2.笔算: 52÷2=
全班共42人,前测结果如下:

正确人数
错误人数

口算
42
0
3
笔算
36(其中用竖式有26人)
6
竖式含义
5
37



正确率 100% 85.7% 11.9%
结合访谈,我发现学生能借助原有知识 解决新问题,并对商是两位数除法竖式并不
陌生,只是不能解释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显然,没有感受到 除法竖式就是分的过程的
一种简洁记录方式,没有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与分一分建立联系。 其次,对于平均分。学生在低年级都参与过平均分的活动,对于分的顺序和没分完
怎么办这两方面都 有涉及,这些恰恰是除法竖式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天教学的重要基础。

4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 经历分小棒的过程,进一步理解除法意义,积累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所需要的相
关活动经验。
2. 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并初步感悟分小棒与除法的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3. 感受动手操作的价值。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借助小棒——动手分
语言交流——动口分
展示结果——动脑分
想象操作——动笔分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 复习
出示:20÷3
师:这个算式可能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生:可能是讲共有20块糖平均分给3个人,问每人得到多少块糖。
师:讲得真好。分小棒行不行?
生:行,可以是讲把2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分一分。
指名到前面展示分小棒的过程。
教师展示竖式,引导学生借助小棒解释竖式的含义。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回顾 除法意义,以及分小棒与除法竖式间的联系。由具
体情境到分小棒的过程,体现其概括性。】
二、 新课
1. 借助小棒——动手分(45÷3)
请两人一组,动手分小棒。
师:思考先分什么,再分什么。

5



小组汇报不同的分的方法。
小组1:全部拆开,一点一点分,直到分完。
小组2:从个位分起,即先分单根的,每份分1根,剩下2根;再分整捆的,每份
分1捆,剩1捆;剩下 的1捆拆开,和刚才剩下的2根合成12根,再继续分,得到结
果。
小组3:从十位分起,即 先分整捆的,剩1捆;再分单根的,剩2根;剩下的1捆
拆开,和刚才剩下的2根合成12根,再继续分 ,得到结果。
小组4:从十位分起,即先分整捆的,剩1捆;剩下的1捆拆开,和5根合成15
根,再继续分,得到结果。
引导学生将小组汇报的2至4进行比较:这几种分法,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不同
点:有的是从个位分起,再分十位;有的是从十位分起,再分个位。相同点:都把其中
的1捆拆开;都是一部分一部分的分,再把结果合起来。)
教师追问:有的小组都拆开了。( 转向全部拆开的小组)请你们讲讲你觉得你们这
个全都拆开方法怎么样?为什么?
生:这样太麻烦了。
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个位分起和从十位分起,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学生们的想法并不统一,教师也没有任何引导和暗示。
【设计意图:分小棒的过程, 就是自然而然地运用运算性质的过程。学生从中体会
整捆分的好处,以及拆开整捆小棒的必要性。然而此 时的比较那种方法比较好,不需要
学生达成共识,仅是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对两种分法的认识。】
2. 语言交流——动口分(51÷3)
师:先思考怎样分更方便,再动手分。
小组操作。
学生汇报,教师要求:不到前面分了,你能说出你们小组分的过程吗?
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51÷351÷351÷351÷3

师:为什么不从个位分了?


6



【设计意图:学生不难发现,个位不能分了,且这次是需要拆开两捆小棒,从而体
会从 十位分起的必要性。在学生叙述分的过程中,自然运用了语言描述,虽然不简练严
谨,但是已经将具体的 操作活动进行描述和概括了。】
3.展示结果——动脑分(73÷2)
师:刚才都是你们在分小棒,现在换我了。
教师摇一摇盒子,有声音,问:这里装的都是小棒,你们猜猜共有多少根?
学生们胡乱猜着小棒的数量。
教师从盒子里拿出3捆小棒,分别贴在两个圈里:我把它们平均分成两份。
再摇一摇盒子,有声音,师:剩下的不够每份一捆了,请你猜猜,盒子里原来一共
会有多少根小棒呢?
学生有根据的陆续猜着:60;65;70;60到79之间。
师:为什么不是80根?
生:如果是80根,那每份就应该是4捆了。
教师接着贴出单根小棒,每个圈里6根。
生急切地:72根!
教师接着摇盒子,有声音,师:剩下的不够每份一根了,你猜出来了吗?
生兴奋地:73根!!
【设计意图:由分的过程逆向思考小棒总数,没有了亲自动手 ,而是让学生借助脑
子里建立的分小棒的表象,倒推总数的范围。在逐渐缩小范围的过程中,沟通了竖式 中
每一步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了逆向思维。】
4. 想象操作——动笔分(52÷4)
要求:1. 先想想怎么分;
2. 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展示学生不同作品,进行交流。
生1:画分小棒图。

7




生2:文字记录分的过程。

生3:用算式表示分的过程。

生4:竖式。

教师引导对比前三种方式:对比这三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1:记录的方法不同,但都是从整捆分起,再分单根的。
生2:都有点儿麻烦。
作业:展示学生4的竖式,师:这个你看懂了吗?(盖住了作品中的解释)你能借
助分小棒的过程,解释 每一步的含义吗?试着写一写。
【设计意图:学生在寻求简练的记录方式的过程中,感悟到分小棒的过 程,与算式、
竖式的记录方式间的本质联系。让分小棒的过程简练了起来,让简练的记录方式“活”
8



了起来。学生在探究中亲近数学语 言,切实感受到它产生和应用的价值,这也是对学生
本就好奇的天性的满足,更为学生积累了探究的经验 ,增强了追本溯源的意识。】
三、 总结
师:你能给今天的课起个题目吗?你想对分小棒说点儿什么?
生1:平均分。
生2:有趣的除法。
生3:分小棒。
生4:分一分。
【设计意图:“起题目”反应了学生最真实的感受,自然地进行了全课的反思。】




9

校运会稿件-江苏职工医科大学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试题-狼图腾影评


李白诗词鉴赏-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今年七夕是几月几号-关爱老人标语


中国人民银行法-初三英语试题


仙剑情-农行工作总结


警示语-剪纸教案


淄博科技职业学院-党员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