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国际银团贷款-青岛市语言文字网
1-1“认识东、南、西、北”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以自己为标准判断前后、左右和上下的知识后.第一
次接触以现实世
界中的物体作为标准来确定方向.是学生进一步运用确定不变的
方向去描述现实世界中位置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两段来安排:第一段认识东、南、西、北及相应的平面图;
第二段认识东
北、西北、东南、西南。本节课教学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本课主要教学在现实空间中认识
东、南、西、北。“早晨.太阳在东方”是大多数
学生已经知道的生活常识。教材首先创设小朋友在学校
操场的生活情境.引导学
生认识东、西。接着引导学生根据已经认识的东面.借助于前、后、左、右的知
识去认识西面、南面和北面.初步体会东、南、西、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
的关于方向的一
种约定。
随后的“试一试”和练习过程.让学生体会方向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排列顺序.
提高辨别方向的能力。.增强对方向的记忆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上下、前
后和左右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会用这些方向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2.在认识方向和确定位置的活动中.感受不同方向之间的关系.增强方向感.发展
空间观念。
3.在认识方向的过程中.感受方向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
价值.产生对
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在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准备
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
教学过程
个别化指导措施
一、情境引入
引入:明明、芳芳两个小朋友去北京天安门参观。回来
后.在向同学介绍天安门前面的几个景点时出现了不同的答
案。明明说:升旗台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左面。芳芳说:升旗
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右面。这是怎
么回事呢?
1 59
小结:看来.要说清楚生活中物体的位置.仅仅依靠前后和
左右有时候不太方便。我们还需要继续用新的标准来确定方
向。
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认识方向。 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运用前、后、
左、右.[设计意图: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运用.但是如果交流的时空发生变化.
描述物体的关系比较方便
有助于基于个方向来描述就不太方便。通过这样的引
入.这4
用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描述生活中学生的经验来理解. 的位置关
系更加方便。]
二、探究新知 认识东、南、西、北。1.
(1)认识现实生活中东、南、西、北。
谈话:小朋友们.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哪
个方向是东?
请同学们起立.面向东方站立。你能说说自己的前面是什
么方向
吗?你的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
小结:面向东.背对着的方向是西。
左手指向北方.右手指 向南方。
(2)利用方向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你能够指一指教室的东面、南面、西面和北面各有什么 吗? )经验类推。(3
出示教材主题图.小明在操场也是面向东方站立的.你能够
说说图书馆在校园的哪一面?教学楼在校园的哪一面?大门在
校园的哪一面吗?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中对于东、南、西、北的规定到
最
后根据图中的描述找一找图中的.教室里指一指相关的物品
让学生进行方向的
运用以及在空间类比中逐东、南、西、北.
步形成对东、南、西、北这四个方
向的认识。] 2.认识东、南、西、北之间的关系。
(1)认识东、南、西、北
之间的相反关系。
.依次面向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说一说个人一组4. 你
的后面是谁?
2
59
根据刚才这组同学说的位置.你发现东、南、西、北四个
面之间有什么关系?
南和北是相对的。揭示:东和西是相对的.
板书:
北 东西
南
另一.小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个同学背对背站着.一人睁眼
闭眼的同学接着说.
人闭眼.睁眼的同学先说出自己面向的方向
出自己面向的方向。让学生借助于
生活经验[设计意图:通过背对背的活动.
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理解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时候.
是东西、南北这两组方向的相对关系。然后通过小游戏的形
进一步巩固两组相对的位置关系。]式. (2)认识东、南、西、北之间的顺序。
边转边想一在小组里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转一转.
你的右面又是.想:面朝
东面.你的右面是什么方向?面朝南面
什么方向?面朝西面呢?面朝北面呢?
我我的右面是南;面朝南面.交流形成的认识:面朝东面.
我的右面是.我的右面
是北;面朝北面的右面是西;面朝西面. 东。
整理出下图:按照学生的发言.
右 右 北
东西 南 右 右
乙闭.乙站在甲的右手边.甲睁开眼睛小游戏:游戏规则是.
让乙说出自己面向的
方向。交换进眼。甲说出自己的方向. 行。
3)小结:现在说说东、南、西、
北之间有什么关系?(而且.[设计意图:学生不仅能在教室里辨认了四个方向
3
59
以已经辨认的方向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这四个方向之间
的顺时针排列关系。此时.学生已经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理解
东、南、西、北的内在联系.积累辨认方向的经验。接着让学
生经历从“纸上谈兵”到“实践检验”的活动过程.进一步强
化对方向之间内
在联系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题。页第21.完成课本第5窗户..想一想:西
面墙上挂着日历(1)出示教材中的图
在北面。你能够说说南面和东面有什么吗?
其他人根据描)向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房间里的布置.(2 .
用自己手里的工具摆一
摆。述[设计意图:通过对图中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描述以及根进一步巩固学生<
br>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据描述进行操作. 以及关系的认识。]
猜一猜。2.
你知道他的左面、右面和后面分别.中午.小明面向南面站
是哪些方向吗?你知道
他的左面、右面和后面分别..小明面向西面放学时 是哪些方向吗?其实是学生
的
[设计意图:从教室里走出来去辨认方向.有助于..思维向外延伸的过程是头脑
里的方向进
行类比的过程但是方向却没有发生变.学生体会:虽然所处的空间在
变化 化。]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作业分层设计 选做:
必做:作业本。
4 59
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
课后反思:
“认识平面图”1-2
5 59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现实空间中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
一个方向辨认其
余三个方向的基础上.学习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学会用东、南、西、
北四个方向词描述平面图中物体所在
的方向和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学习这部分内
容.既为后续学习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
北八个方向描述物
体位置打下基础.同时积累有关位置与方向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择素材.通过对各建筑物分别在操场
“什么方向”这一现实问题
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使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
在认识平
面图上四个方向的基础上.例题2引导学生进行三个层次的思考:一是
以操场为观测点.说出图中其它场
景所在位置;二是以图中某一场景为观测点.
说出其它场景所在位置;三是选定两个场景.任以其中一个
为观测点.说出另一个
所在位
从而掌握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方法。.置。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想象、交流教学目标
1.经历将现实空间的方向转换到平面图上的过程.认识简单的平面图.能用东、南、
西、北四
个方位词描述平面图中物体所在位置及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2.培养辨认方向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认识方向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在平面图上辨认东、南、西、北.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
的方向和物体间
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描述平面图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
教学过程
个别化指导措施
一、复习导入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师:同学们.
前面、后面、左面、太阳在东方早晨..小朋友面向太阳站立.
右面各是哪个方
向? .[设计意图:复习现实空间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为学习平面图上
的方向做准备。] 师:昨天我们观察了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
6
59
你们还记得吗?
.该怎么表示出来呢?今天师:如果把这些场景画在图上.
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面图。
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操场上东、西、南、北四个方
向
为下面的学习提供感性支撑和表象积累。]场景的回忆. 二、探究新知 认
识平面图。1.
(1)尝试画平面图。 出示不完整的平面图。
操 场
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大门分别在操场的.师:图中
什么位置呢?你
能在平面图上把它们标出来吗?
尝试填写。学生取出第一张没有向标的平面
图.
)交流讨论2.感受约定绘制平面图标准的必要性。( 展示同学们填写的
不同的平面图。 你发现
了什么问题?师:仔细观察同学们的作品.有利于[设
计意图:给学生提供自主构建平面图的机会.
加深对平面图的认.学生深刻体会按约定绘制平面图的必要性
识和理解。]
)绘制平面图。(3 师:在平面图上有一个统一的确定方向的标准。
。出示图标“
在地图和平面图的师结合图标进
”
行讲解:为了标明方向.
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北右上方会标明这样的符号——向标. 面。
教师在平面
图上示范标出“北”。学生取出第二张有向标 但没有填写四周建筑物的平面图.
在上方标出“北”。[设计意图:在统一标准后.重新填写新的平面图.目的是
7 59
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清晰的概念。]
师:明确了方向“北”.我们还可以在图中找出哪些方
向?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图中标出“南”、“东”、“西” 三个方向。
采用“放”[设
计意图:根据“北”找出其它三个方向.
鼓励学生将现实空间的方向转换到平
面图上。]的方式.
左西右东绘制的。师: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板书:上北下南
)在平面图中再次找一找各场景的位置。(4 教学楼、图书馆、
体.
师:平面图上的四个方向标出来了 育馆、大门分别在操场四周的什么位
置呢?请重新填一填。
2.探索平面图中各场景的相对位置关系。
出示完整的平面图。
体育馆在操场)面.(1)思考一:教学楼在操场的( 的( )面。
师:
你是怎么想的? 所以操场是观测点。师:这里.以操场为中心来进行观察.
大门、
图书馆分别在操场的哪.以操场为观测点.再来说一说 面?
图书馆在体育)面.
(2)思考二:操场在图书馆的(
)面。馆的(师:想一想.是分别以哪些场景作为观测点的?说一说这
些场景之间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找出观测点并以此为中心明确东、西、南、
北的方向.是本课的难点。] (3)思考三:教学楼在大门的(
)面.大
门在教学楼 的( )面。 师:比较这两句话.你能和同学们交流想法吗?
师:你能像这样描述体育馆和图书馆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让学生感受物体间位[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变式. 置的相对性。]
3.
小结。师: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我们要先找到观
8 59
测点.再根据观测点确定东、南、西、北的方向.从而正确地描
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三、实际应用再集体订学生先独立解题.页“做一做”出示课本第4. 正。
四、
全课总结..在这一节课中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平面图中的四个方向大家课后
多你有哪些收获?平面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并且有更多的发现。.一定
能学以致用.观察
作业分层设计: 选做:
必做:作业本。
板书设计: 图 面 平认
识
课后反思:
9 59
1-3“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教材分析
“认识东南、
东北、
西南、西北”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进一步学一单元
的内容。本节课学生在学会辨认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是对先前“方
向”这一知识的补充与延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
北四个方向.让学生主伸。
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都是力求借助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运用
所
学知识解决现实.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动构建方位知识 问
题。.教材呈
现了学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四个方向的活动
情境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北、目的是在学
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
基础上.并且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
东南、西北、西
南四个方向.同时也进一步体验方向的.并能用这
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辨
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改变是和参照物有关。
教学目标
给定一个方向(东、.1.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并
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
体所在的位置。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经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识的产生在说、找、辨、做等活动中.2. .发展空间观念。过程.
进一步增强辨
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3.积极参与探
究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
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知识
源于生活的需要。
教学重点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
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在具体环境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
、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方向.并能用这些
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准备
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
个别化指导措施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一、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
师:教室的哪一面是东面?你是怎么知道的?与东面相对
10 59
的是哪一面?
教室的哪一面是南面?与南面相对的是哪一面?
分别写出“东、西、南、北)(根据学生汇报结果.
2.引入课题。
你们听说过四面八方这个成语吗?师:同学们.
板书:四面八方
师:四面是指哪四个面?
师:什么是八方呢?
四面是指东、南、西、北这.你们回答得真好师:同学们.
可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四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东南西北
北又是在什么方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下这四位新朋
友吧!
板书课题: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设计意
图:通过师生的交流.
也为学生学习新知作好充.忆.其目的是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分的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观察情境图。 1.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辨认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
四个方向。谁来说说校园的北面有什么?校园的南面、西面、
东面各有什么?
4(学生回答时.随机在四个建筑物上点击出东、南、西、北
个字。)
2.认识东北方向。
师:请同学们再看看.多功能厅在校园的哪个方向?
(电脑演示)这根箭头指向校园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多功能厅.这根箭头指向校园的哪一面(北).的哪一面(东)
在校园的哪个方向?
师:东与北之间所指的方向我们一般就叫东北方向。(电
脑继续演示)这指向
什么方向呢?是东北方向吗?这呢?是不
谁能再说说什么是东北是东北方?……这些都是东北方向.
方?
师:说得真棒。
板书:东北
11
59
教师采.[设计意图:在处理教学难点“认识东北方向”时
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用的是“扶”的教学方法.
生成新的知“东北方向”这个新的知识点.并在教师的帮助下.
]
识。
3.认识其他方向。
科技楼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同桌.师:请同学们再看看
讨论交流)
电脑同时演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到屏幕上讲解.
示)师:说的太好了。西
和南之间所指的方向就是西南方向。 我们一起说说。 板书:西南教师采用的
是
“半扶”[设计意图:“西南方向”的学习.然后再反让学生根据知识的迁移在小
组内互说.
的教学方法.]
馈。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师:从图上你还能看出什么?想一想. 家。
师:什么是
西北方?什么是东南方呢? 师:同学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板书:西北、东南)
采
用[设计意图:“东南方向、西北方向”知识点的学习.学生.的是“放”的教
学方法。因为有以上两个
知识点的铺垫 ] 学习就已“水到渠成”。
认识指南针。4.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师:为了更快更准地辨别方向. 这
是什么?.你们想认识
它吗?请看.个新朋友它有一个很特别的.这就是指南针师:
大家的见识真广。对.它可以帮助我们辨别
.地方:指南针红色一头是永远指向北
方的
方向。还有哪师:指南针的盘面上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些方向?
(东北、东南、西南、西
北)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四个方向。请大家一起读一.
师:对 遍。
5.小结。
师:我们现在一共认识了几个方向?哪八个方向?
12 59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很快的记住这八个方向呢?请各小组 .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
最好。(讨论
后汇报交流)讨论一下8[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
总结出记忆又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
既培养了小组合作意识个方向的方法.]
.同时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也能得到有较好发展。空间 .服务生活三、应用
知识
1.比一比。看谁能正确说出你的东南、东师:在四人小组里比一比. 北、
西南、西北方向分别是哪位
同学?并请被.小组活动后再全班指名介绍.要求边说
边用手势比
说到的同学起立后自己坐下。可以更设计意图:让学生以自己为中
心观察周围的同学.[
好的熟练和区分不同的方向。] 说一说。(看大屏幕上的
例题情境图)2.
)方向。(1)餐厅在存车处的( )方向。)存车处在餐厅的((2
科技楼在多功.(3)多功能厅在科技楼的( )方向 )方向。能厅的
(
再全班交流。学生先独立观察.既拓宽设计意图:用两种相反的句式说两个物
体的方位.[..又让学生
主动参与发现由于参照物的不同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
给学生方向也随着发生改变。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
动中.通过学生独立探索、.
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展开
活动.体验方向的改变是和参照物有关的小
组合作交流等多种途径. 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做一做。3. .你能解
决吗?师:请仔细读练习二第2题的要求 .全班展示评价。学生独立完成
想一
想。4.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师:谁能举例说说
呢?(全班交流)
而变为设计意图:练习突破了过去“技能操练”的陈规.
[不仅巩固.一个“问题
解决”的过程。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59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我们对
成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语“四面八方”中的“八方”
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下
课后到操场上找找四面八方都有哪些建筑物。回学们带上
指南针.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你家客厅
地四面八方各摆着什么 东西。设
计意图:课末的“八方”与课初的“四面”形成呼 [目的由教室中拓
展到学生家
中.应。总结中把课中延伸到室外.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
数
学问题的能也关注了“三维目标”的达.力.既深化了学生对方向的认识
.成.
既照顾了学生的共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作业分层设计 选做:
必做:作业本。
板书设计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东(西( 北) 北)
西(东( 南) 南) 课后反思:
14 59
”“认识简单路线图1-4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平面
图.会辨认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
北、西南八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
方向描述行走路线.是
前面学习“位置与方向”的深化.同时也为六年级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
br>的位置的内容奠定基础。
教材呈现学生观察“动物园导游图”的情境.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
个方向辨认
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各场馆所在的位置.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最终
达
到拓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
1.会辩认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在运用所学的方
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
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培养从多种角度思考问
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性。
3.进一步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习方位知识的兴趣.培养
应用方位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
个别化指导措施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复习旧知
1.对口令游戏。
师:同学们.想和我做个小游戏吗?
你们就说出我说一个方向师:游戏的名字叫“对口令”..
与它相对的方向。
贴“方向标”。2.
敢接受挑老师还想考考大家师:同学们真厉害!接下来..
战吗?
然后师:请听好88我给.个同学随意发个方向的小卡片.
其他同学看贴的我说
哪一个方向.这个同学就到黑板上贴出来.
15 59
对不对.可以吗?
学生上台贴到相应的方向位置。.然后报方向.老师发卡片
师:同学们完成的方向标真漂亮。下面我们从“东”开
始.顺时针方向读一遍。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欢的“对口令”和贴“方向
标”
为.同时也较好复习旧知.的游戏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新知作好
充分的准备。]
.探究新知二、创设情境
1.辨认平面图方向。
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游玩过哪些景点?师:同学们.
一般都会看到什么?师:每当我们到一个景点处游玩时.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师:请看.
课件呈现“动物园导游图”。
一般都会看到一幅导游师:当我们到一个景点处
游玩时.
图。这就是一个动物园大门口的导游图。你们从图中了解到了
什么?
师:谁上来指一指“方向标志”在哪?它告述我们什么信
息?说明此图按什么方向绘制的?
左西右东”.
师:同学们真棒。这个图就是按“上北下南
右上角的向上箭头就表示指上为北。当我们到一个景绘制的.
了解各游览景点
的位置与.我们可以先看它的导游图.点游览时
.今天我们来研究路线问题。方向.然后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
板书课题:认识
简单路线图
这个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你们能给这些动师:看一看.
物游览景点取名吗?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一一点击出课件中各景点名称。
师:谁能说说各种动物游览景点在狮子山的什么方向?
(学生自由回答。)
激发了学生的[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有兴趣的动物园情境.
]
培养学生方位知识
的应用意识。并联系生活实际..兴趣
2.认识游览路线。
1()游览熊猫馆。
看看谁是合格的小导游。.. 师:我是游客你们都是小导游
我该怎么走呢?
(学生先小组相互.我想从大门出发去熊猫馆
16
59
讨论.再上台指着大屏幕介绍路线。)
师:你们猜一猜我会选择哪一条游览路线?
为什么?
让学生在设计路线的过程中研究路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让学生明确相同路线
问题有不一样的路在汇报过程中线问题..] 线走法。
2)游览猴山。(该怎么走
呢?哪位导游先再去猴山. 师:我想先去看狮子.
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设计
的?来汇报你的游览路线.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游览路线?
为什么?师:猜猜
我会选择哪一条游览路线?
找到每个目的.小结:在描述行走路线时.应
先确定观测点这样可以说得更清.地
的位置及方向.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 楚。 )自选游览路线。
(3因为同学们
为老师设计不同的游览路线。.师:老师开心你能为自己设计一..看着这幅导游
图现在你们也要当小游客啦 条游览路线吗?(学生自由设计)
师:哪位小游客
愿意把你的游览路线告诉全班同学?
.师生共同评议。)(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说明“全程游”的路线师:看了大家这么多的游玩路线.
是吧?.也挺多.这样一
天也游不完确定游览.小结:到某景点旅游时.总是要先看游览路线图的景点.
然
后给自己设计一条合理、满意的游览路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小组讨论活动到独立设
计游览路线.不仅培养学生合作能
力.还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活动
中能积极
主动的研究路线问题。]
三、实践运用.拓展能力
1.认识公交路线图。
师:大家导游当得真好。一日游快结束了.我们将乘1路公交车返回火车站.
作为小导游.还要了解有关公交路线的知识。(课件显示1路公交车路线图)
师:谁来为大家描述一下“从动物园回火车站的行车路线”?指名说(台下补充
或纠正)
17 59
师:谁又能说说“从火车站到动物园的行车路线”?
讨论:两种行车路线有什
么相同和不同?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从任意站点出发到另外一站的行车路
线。
不说说坐公交车路线图.[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仅能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描述路线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师:如果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单独一个人游览动物园或坐公交车.你会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小结归纳.使知识更加系统、完整.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良好
的学习习惯。]
作业分层设计
选做:
必做:作业本。
板书设计
认识简单路线图
课后反思:(手写)
18 59
19 59
2-1“口算除法(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二
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
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学习
为本单元后续教学“除法估算”和“笔算除法”.以及为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
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例题1教学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分为三个步
骤进行:第一步通
过分彩纸的问题情境引出60÷3的计算问题.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直观认识把60<
br>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第二步梳理基本计算思路.把60看作6个十.6个十除
以3是2个
十.就是20;第三步利用60÷3的计算经验迁移类推解决600÷3的
计算问题。
教学目标
1.正确、迅速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
2
.在直观操作探索算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和抽象概括能力。
20 59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在小组
交流中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在口算游戏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
教学过程
个别化指导措施
.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
活动.师:同学们.实验小学正在举行数学游艺活动。你瞧
.同学们正在进行热身赛呢.你们想加入吗?前 6 4 24÷3 4×8 7×6
8÷2 4÷21.口算:× 8
÷48 2.填空。 )个百。500里有(
(1)30里有()个十; )。
2()8个千是(
师小结:同学们的数学知识掌握得真棒。在下面的游艺活
同
学们有没有信心挑战.动中.我们会遇到和计算有关的新问题 一下?
[设计意图:布鲁纳说过:“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
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设置了实验小学举行
在游艺活动的问题情境.便于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同时.
不仅有利于调动
起学生的学习积极课的开始设置竞赛的方式.
便于学生更顺利地学习新.性.而
且能够帮助学生提取旧知经验 知。] 掌握算法二、探索新知.
师:三年级的
同学们决定用彩色手工纸布置游艺活动的场
.地.可是在分纸的时候遇到了问
题我们一起去帮帮忙。 独立探索
1..感知算法。.每沓沓彩色手工纸师:布
置第一间游艺室需要6.10张
每人得到多张纸平均分给60一共需要多少张?要把这3.个人
少张?算式应该怎样列?
.÷60师:怎样计算呢?把你计算的思路和同桌讨论讨论3
21 59
可以借助桌上的六沓纸动手试试看。
所[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除法计算的经验.
以让他们借助学具以及自己对除法运算的理解自主探索计算的
方法。]
2.优化算法.理解算理。 .全班交流。学生同桌讨论后
每份3份.
沓纸方法一:60张纸就是6.把6沓纸平均分成 20张;就是2沓.也就是
方
法二:6个十除以2等于3个十.3个十是30;
÷2=30;2=3.方法三:6÷所以
60 360÷=20;20方法四:×3=60.所以
60÷2=30?2=3追问:为什么可以根
据6÷类推到
.并写出单位和答句。.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板书:60 3 = 20(张)
个十 6 2个十 20张。 答:每人得到
[设计意图:在学
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
形成对计算方法的理交流算理.后.及时
引导学生优化算法. 解。] 尝试探索。迁移类推
3.. 这样的除数÷自己想
办法算出了603师:同学们真聪明.一定也难不倒你们啰?能不÷360
0是一位数
的口算除法。那
能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为什么这样想呢?
.4.比较概括形成算法。
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600360.师:比一比计算÷和
÷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除法计算的例子吗? 应在计
算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师:现在你能说说..
该怎样算吗? 可以先想几
个十或小结:计算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几个百除以一位数是多少。
5..拓
展延伸巩固算法。
22 59
师:如果在600的后面再添一个0,6000÷3你还会算吗?
你还能够想到哪些算式?照这样想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类推迁移得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
明..教师将教学再向前进一步.引导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算法
确整十数除以一
位数和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算理的一致性。同时
虽..在计算整千、整万数除以一
位数时将算理进一步进行推广 但理是一样的。].然数不同
6.巩固练习。 1
()数学游艺活动一:口算比拼。
页做一做前两组题。
①出示课本第11 汇报结果并说一说在计算的过程
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 ②出示算式6000
你还能算出哪些.
师: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根据这个算式
除法算式的结果?
)数学游艺活动二:找朋友。(2 55的算式朋友们。你能借助师:我们一起来找
一找5÷
÷5算出哪些算式? [设计意图: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利用“做一做”
中给出让学生头脑中经历算式间
正向、.的题组以找朋友的教学形式.从而帮助学
生更透彻地沟通新知旧知的关系.逆向的推理过程.
掌握算法。]理解算理. 三、
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数学游艺活动三:口算台历大家算。1一人用台
历上的第.
规则:同桌两人合作.一人翻口算台历次。翻口算然后同桌交换再玩55.一个数
除以第二个数玩次.台历的同学要保证翻到的除法算式和今天所学习的除法算
式
类教师和一型相同否则失去一次玩的机会。(口算台历如下图..
位同学示范一
次。)
1 500
2 8000
3 200
÷
4 30
5 600
6
90
23 59
[设计意图:赋予机械
枯燥的口算练习以游戏的形式.以口算台历为载体.翻台历
的同学不光要动手还要动脑.要保证出得的题
目让同桌可以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
进行口算.那么前提是自己要先算一遍。这样的形式不仅让每一个学生
都参与活
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口算的积极性.而且于无形中巩固新知.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
的能
力。]
2.数学游艺活动四:算式大变脸。
(1)600÷6.把被除数去掉一个数字.使得结果变成整十数。
(2)90÷3.把被除数加一个数字.使结果变成整百数。
[设计意图:对给出的算式进
行变化.在原有计算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给予学有
余力的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
力。]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在参加数学游艺活动的过程中.自己探索研究了一个什么新的数学知
识?
板书课题:口算除法
教师指着板书:研究了这样的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分层设计
选做:
必做:作业本。
24 59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一)
0 ÷ 3 = 260(张)
6个十 2个十
答:每人得到20张。
课后反思:
2-2“口算除法(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和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
数(首
位够除)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和几十
几除以一
位数的口算除法。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为后
续学习笔算除法奠定基础。
教材创设“将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的问题情境.不但能真实、自然地体现除法产
生于解决具体问
题之中.而且第一课时的例题1、本节课的例题2、例题3均采用
这
25 59
一主题情境.情境的延续.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有效载体。
例题2是口算除法(一)
中例题1的延伸.将“60张彩色手工纸”换为“120张
彩色手工纸”.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变.相应的
算式由“60÷3”变为“120÷3”.
首位由“够除”变为“不够除”。但学生有表内除法的基础.
可以在例1基础上进
行算法迁移.自然带出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口算算理。
例题3中.彩色手工纸换为“66张”.算式改为“66÷3”。学生同样可以迁移知
识.自主探究出
相应的算理.并为后续学习笔算除法商的定位打下知识和方法的
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首位不
够除)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
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操作、讨论等活
动中体会口算除法的口算算理.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
的数学思想.提高口算能力。
3.在探索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
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
教学过程
个别化指导措施
激活旧知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研究将彩色手工纸平均分师:同学们.
探索出了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的问题.
法。下面这些题
你会口算吗?还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 出示口算: =÷÷÷402=
4002= 40002 为下面探究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设计意图:通过复习
(首位不够除)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作铺垫。]
而且能把思考的过程
表述得.师:同学们不但算得很准确
我们继续研究将彩色手工纸平均分很清楚..
真了不起。这节课
从中学习更多的有关口算除法的知识。.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口算除法(二)
26 59
二、探索尝试.构建新知
张。.每盒100出示情境图:彩色手工纸每沓10张
张”这一情境不但可[设计意图:“彩色手工纸每沓10
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探索接下中帮助学生探索算法.以在例题1
的口算算法。]来
的例题2和例题3 探索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计算方法。
1. )理解题意.尝试计算。(1
平.张彩色手工纸出示例2:3个班上手工课一共
用去120 均每班用了多少张?
你读到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师:
仔细观察
会列算式吗?[设计意图:例2和例题1结构一致.学生应该很容易
读
懂并列出算式。]
=板书:120÷3
再说给同桌听一应该怎样口算?先独立思考..师:想一想 听。
学生可..此处
放手[学情预设: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以自主进行旧知提取。]
厘清算
理。)汇报交流.(2 听到了不一样的算.师:刚才老师参与了一些小组的交流
谁
愿意和大家交流?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法.都非常好。现在.
选择同学介绍。根
据巡视情况.[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个体知识经验不同.所想也会不
同。组织汇报交流.多样化算法的丰富呈现.可以使学生互相启
发、丰富理解。]
板书:120÷3=40
巩固算法。3)变式练习.( 3=出示:1200÷
鼓励学生再一次进行算法120
[设计意图:将改为1200. .巩固和强化算法和算理。]类推
可以将.小结:在
计算几百几十、几千几百除以一位数时
几百几十看作几个十或将几千几百看作
几个百.进行计算。
探索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的计算方法。 2. 再次尝试。)情境微调(1.
27
59
出示例3: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
少张?
再张呢?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先列式.师:如果彩纸是66
尝试去算一算。
所以也让学[设计意图:例3与前两道例题的结构相同. 生
根据知识经验自主探索。]
得出算法。(2)展示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讨挑选学
生草稿本.呈现在实物投影上. 论。
师:请同学分别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想.
怎么算的。
.谁能用这里一沓一沓的彩色手工纸师:听了他们的介绍. 边演示边
说说你的收获。
22
÷3=66板书:
小结:计算时.可以“先分再合”.把几十几分成几十和
几.分别除以除数再相加。 [设计意图:先独立思考.接着汇报交流.最后总结
算理.
让学生感受新问题可以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同时为后续学习
笔算除法
商的定位打下知识基础和积累经验。]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
再集体学生先独立解题.12页的“做一做”.出示课本第 订正。 四、全课总
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 。拓展题:2.52
师:这一题.你愿意试一试吗?留给大家课后思考、探
索。
[设计意图:探索题的设计既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 步研究的素材.
同时为笔算除法埋下伏笔。]
作业分层设计:
选做:
必做:作业本。
28 59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二)
120÷3=40
66÷3=22
课后反思:
2-3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二年级的
表内乘、除法.三年
级上册一位数乘多位数.有余数的除法.简单的除法竖式.三年
级下册的口算除法;另一方面.学生后续
要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本单元为学
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知识基础、算理基础和思维基础。
本节课主要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知识结构是:先学习
各位都能整除的
除法.再学习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
主题图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借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活动
设计是三个递进
的层次: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数形结合理解算理——除法竖式建立模型.这样
精心
29 59
设计教学顺序.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从而发展学生
的符号意识.提高
运算能力.渗透模型思想。
除法竖式和别的竖式有很大区别.格式不同.
算理不同.学生受加法、减法、乘法
竖式的定势影响.所以使除法竖式成为教学的一大难点.而本节课的
更大难点在
除法的“一层竖式”向“两层竖式”的自然过渡。为了避免把除法竖式的书写格
式强
加于学生.让学生模仿记忆、机械训练.教学中可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使用.
设计一个相同的植树情境图
.二年级2个班植树12棵.三年级2个班植树42棵.
四年级2个班植树52棵.先复习旧知引入12
÷2(先口算.再用竖式计算.回顾除
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计算过程和每一步的算理).再尝试探究42
÷2(先摆小棒.
再尝试列竖式.展示结果.不急于评价).最后探究52÷2(借助摆小棒理解算理.
再列竖式.然后与前一竖式对比.看哪个竖式合理简洁.从而产生学习需求.建立
合理的竖式模
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
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竖式
的正确书写格式。
2.
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笔算过程.借助摆小棒帮助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
的算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
3.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探索交
流中能
积极主动思考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算理及除法竖式正确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小棒。
个别化指导措施
教学过程
回顾引入一、
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根据二年级小朋师:同学们.
友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的呢?12÷2师:你是怎样计算
商是六。学生交流用乘法口诀计算:想二六
十二.
师:会用竖式计算吗?
.指名学生板演。学生边回顾边在本上写出除法竖式
师生一起回顾除法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
.小结:除法竖式真特别一
除二乘三相减。
30 59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通过复习表[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
..唤起学生记忆内除法及竖式计算.集体交流竖式的正确写法
.为学生学习新
知做准备。]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初步探索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你能根据三年级小朋友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
计算。
2
÷学生列式:42
师:你会口算吗?
数形结合理解算理。2.
请动手把它平均分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42根小棒.
)平均分了几1份.
看每份有多少根小棒?分完后交流:(成2
32)先分什么?()再分什么?次?(
学生先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再接着交
流分的过程。
[设计意图:把形象直观的分小棒过程与笔算过程相对
应.为学生进一步理解竖式算理打基础。]
初步尝试列出竖式。3.
师:你会把刚才的分的过程用除法竖式表示出来吗?
交流解释笔算过
展示典型竖式.学生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程。
为什么在十位? 师:商2
其实竖式[设计意图:将分小棒和列竖式的过程进行对比.
就是用数字和符号
表示出了分东西的过程。虽然通过摆一摆、
但笔算时竖式的写法和每.学生看似知道了算理.分一分的操作
为了不把一次除得的商所表示的意义对学生来说都是难点.
所以对本次呈现的结果教师暂不评“两层竖式”强加给学生.
价。]
三、对比明理
.提出问题。.收集信息1
师:你能根据四年级小朋友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吗?
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2 ÷学生列式:52
31
59
师:估一估.52÷2大约得多少?
2.
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1)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分小棒”.怎样将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2)“分小棒”后小组交流:平均分了几次?先分什么?后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小组合作.
动手操作“分小棒”的目的是为后面列“两层竖式”
打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和有序表达的习惯。
]
3.对比探索.试列竖式。
师:第二次分小棒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次的十位有余数.而第一次没有。
师:试着列竖式表示这次分的结果.动脑想想.余数怎么办?个位怎么办?
学生独立探索列出竖式.教师巡视将典型竖式进行板书。
4.质疑问难.统一格式。
师:刚才的三个竖式.哪个竖式能把两次分小棒的过程完整地表示出来?
师:第二个和第三个除法竖式哪一个更简洁?
教师手指第二个除法竖式:当碰到十位够分时
.可能会出现十位有余数的情况.
所以我们统一用两层竖式.这样分的过程会清晰明了。
[
设计意图:学生在对比辨析中体会除法竖式分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再次将分小
棒的过程和分层列竖式紧
密结合起来.学生在两次“分小棒”的过程中.从直观到
抽象.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和由来
.进而理解算理.借助文字表征提
炼算法.实现由算理到算法的自然过渡.有效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
5.讨论交流.梳理完善。
(1)同时呈现三个除法12÷2,42÷2,52÷2的竖式。
(2)比一比什么情况下
商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时分几次除?先除什么?再除
什么?商写在哪里?十位上有余数怎么办?没有余
数怎么办?要想知道计算结
果是否正确又该怎么办?
32 59
边板书边梳理完善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完整准确的竖式.哪一位
够除.3)交流汇
报总结:除法竖式从最高位除起(..就在那一位上写商每一次商都要经历一除二乘三相减的程序可以省略不写。当没有余末位前面的余数如果是0.为了简洁.当
有余数时可以用被
除数”来验算.数时可以用“商×除数= 被除数”来验算。=
“商×除数+余数反思计算步骤是.[
设计意图:回顾42÷2的竖式计算过程跟着.
十分重要的环节.大多数学生在分小棒的形象思维基础上
面对一.教师经历了建
构竖式的过程明白了其中的算理。但是.对两个完整的除法竖式.对其中的“分两
次除”未必十分清楚.如果让他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步骤的体验还不深刻。这
时..们独立进
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很可能仍有困难。所以整理笔算的要
领:分几.2的除法竖式应及时回顾和
反思42÷内.次除?每次除什么?商写在
哪里?引导学生复述笔算过程化算法。]
.巩固新知四、练一练÷3 96÷ 363 45÷÷3
843
34÷3 82÷3 96÷4 45÷9
师:先比一比.你发现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再列竖式计算。
五、试一试.拓展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试着用今天掌握的方法解决“426÷2”这
道题。
作业分层设计
选做:
必做:作业本。
33 59
板书设计
2 6 2 1
2 2 524 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4 4
12 2 122
0
0
课后反思:
2-4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材分析
“三位
数除以一位数”是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
经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
算方法是本节课最重要的资源。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共两个例题:例3、例4。教材以“整理相
册”为素材.
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3是被除数首位够除的情况.通过解决“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的问题.
34
59
”提示要够商12的计算。教材通过学生的话“用2去除被除数的首位.引出256<
br>÷只给出计然后呈现不完整的竖式计算过程.先确定商的首位在哪一位以及除的
顺序.让学生运用
已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其余部分留白.算
的第一步.类推自主探究完成。通过小精灵
的话提示养成验算习惯很重要。“做一
做”前两道体现出由“扶”让学生填;后两道让学生自己写笔算过
程.竖式计算
过程给定方框.到“放”的过程。
例4是被除数首位不够除的情况.通过解决
“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的问
题理解除法的意义.引出256÷6的计算。教材通过连续的三个
算理。通过学生的
话“有余数的除法怎样验算?”引出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最后.呈现学生小组讨
论的场景.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培养归纳概框图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除的顺序;二
是商首位位置;三是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让学生对竖式中的每一个数的含义进行说
明.进一步理解括能力。“做一做”让学
生先判断商的位数.再计算并验算。判断商的位数是笔算除法的
第一步.也是重要
一步。通过练习使学生理解并形成这样的思考习惯:做笔算除法.先观察被除数
最高位上的数.用它与除数比大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
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
算.并会验算。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发展
数感和估算意识。
3.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养成有序思考、做完题要验算的良好数学学习习
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尤其是“被除数首位不够除”时的算理。
教学准备
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
个别化指导措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并验算。
指名学生说说前三道题。
3÷师:说说369与前面所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35 59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所设计意图:因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学习新知的基础.[
]
.可以增强学生学好新知的自信心。以复习旧知.适当拓展
.掌握算法二、探究
新知
3。(一)教学例
看图列式。1.
并说明.教师出示情境图.学生独立列式.判断商是几位数
理由。
独立计算。2.
搜集不同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在列竖式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吗?请说一说。
师:哪位同学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在个十除以2够除了;6交流:第二层只
往下移5.因为5
第三层移下来接着除。除的时候每次都是“一除二乘三减”
。
3.小结完善。
师:分几次除?每次除什么?商写在什么位?
板书完整准确的除法竖式.边板书边梳理完善计算过程。
再移十位到第二层再交流:先用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除.
.移最后一位到第三层再经历。经历
4.尝试验算。
又该怎样验.师:在没有余数时怎样验算?如果有余数时.
算?
自主练习。5.
页“做一做”。完成课本第17
引导[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重在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而掌.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经验学习新知
在困难处引握学习方法。重在引导学生提高合作交流的效果.
培养学生.从独立思考到学会思考发提问.生生互动解决问题.
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例4。
1.看图列式。
。学生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教师出示情境图.256÷6
62562256师:与÷对
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估计一下÷
36 59
的商是几位数?
2.探索交流。
”。.尝试笔算“256÷6(1)独立思考
÷6”。.(2)学会思考有序笔算“256思考先从哪一①讨论交流:借助“分小
棒”的学习经验.6.25个十除以怎么办?位除起?2个百除以6不够商一个百.
商
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商是几位数?并说说竖式中每个数表示指名到黑板上板演.
②再次笔算.
的实际意义。 3.验算结果。 师:你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吗?用什
么数量关系来验算?
回顾总结。4.前一道是三层竖.(1)为什么同样是三位数
除以一位数 后一道是两层竖式?式.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样计算?(2 (3)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应注意什么?设法在学生
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设
计意图:激活旧知.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来实上架起通向新知的桥梁.寻找异同
点..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一举而多而
且掌握了学习方
法.不仅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得。]
综合应用三、巩固练习.再列竖.先判断商是几位数.181.完成课本第页的做一
做
式计算并验算。商是. 在除法算式542÷□里.当□里填( )时
2.
)时.商是两位数。三位数;当□里填(这时被除数 ).余数最大是(□
÷3. 6=28……□.
)。 是(
天计算)合几个星期?一个星期是4.7天.一年(按365
还余几天?培养学生[设
计意图: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良好估算意识和验算习惯。]
四、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说说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37
59
惑?
作业分层设计 选做: 必做:作业本。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0“商中间有的除法”2-5
教材分析
这也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
经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0的
除法的基础。学生学习商
末尾有例5主要是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为例6的教学做好铺
垫。
例6结合书店买书的情境.教学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也有0的除法以及被除
数没有
0而商中间有0的除法.让学生体会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过程.帮助学
生理解算理.突破计算中的难
点;同时.让学生体会“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
对着这一位商0”.初步理解0有占位的作用。
教学目标
38 59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
2.经历探索“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掌握笔算的
简便写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提高合作交
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应在这一位
商0”的算理;掌握商中
间有0的笔算除法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
个别化指导措施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一、复习铺垫
、208、生读。280.1.出示:28
所在的位置不0.有的0师:这3个数中.有的有0.有的没
所表示的数也就不同了。同.
0.生口答。出示:35+0 0+28
46-0 0×8 5×2.
计算时有什么秘诀?师:
这几题的算式都跟0有关.
3.引入课题。
5 ÷出示:0
的除法板书:有0
的0.感受的重视[设计意图:通过读一读.引起学生对0
调动学生占位作用。通过计算跟0有关的加法、减法、乘法.
的数的计算方法做0除以一个不为0为探索的已有知识经验.
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的数.。都得0除以任何不是:教学例1.500
(1)理解“00”的含义。等于除以5
0=÷5出示:
师:这个你会算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我们可以联系乘法想除法.这是个不错的方法。
的道理?0等于除以0说一说师:谁能讲个数学故事.5
主要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数学故事.
.解释算式的含义帮
助学生理解这样算的道理。]
39 59
(2)发现并理解“0除以任何数都得0”。
8=出示:0÷2=
0÷
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也3师:你是怎么算的?这
能像这样说几道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你有什么发现?师:仔
细观察这些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完整。
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上网搜索“为什么除数
不能为
0”。
的除教学例6(100.商中间也有):被除数中间有2.
法。
.提出问题。(1)创设情境
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师:从图中.
你会列.每套花了多少钱.2师:小明买了套中国古典名著
式吗?
2
板书:208÷
.解决问题。(2)自主探索
师:208÷2等于多少呢?你能估一估.商大约是多少吗?
师:你能列竖式表示出计算过程吗?动笔试一试。
并留有[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将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充足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去。]
明晰算理算法。(3)集体交流.
请学生投影展示竖式计算过程.并说说自己的
想法。
教师板书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
(4)优化竖式写法。
教师用虚线框框出竖式中有0的这一步。
师: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竖式计算的每一步过程.
你有什么想说的?(提示:框
内的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都是0?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师指出: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
数).就直接在这一位
上商0.这种写法更简便。
[设计意图:写法的优化是学生在对竖式计算过程的复杂
40
59
写法理解清楚之后的水到渠成.教师应带着学生一边回顾过程一边发现“怎样写
更简便”.把优化的主权交给学生。]
请学生用简便的写法在练习纸上写一写208÷2的计算过程.同桌互相说一说是
怎么算的。
(5)练一练。
出示课本第24页“做一做”第2题前两小题.学生自主完成后集体核对。
3.教学例6(2):被除数没有0.而商中间有0的除法。
(1)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师:小红买了2套世界名著.每套花了多少钱?
板书:216÷2
师:216÷2的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你估一估。
学生在练习纸上试一试用竖式计算.找不同写法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2)交流算法.优化写法。
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或提问。
师适时提问:十位上1除以2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
怎样写更简便?
指出:在简便写法中.用0去乘除数这一步可以省略.但是商中间的0不能忘记写。
[设计
意图:放手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在追问中反思.在对话中生成.充分尊重
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了
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而教师只作适时的引导和点
拨。]
(3)练一练。
出示课本第24页“做一做”第2题后两小题.学生自主完成后集体核对。
三、回顾反思.揭示课题
师:仔细观察这2道算式.它们的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08÷2 216÷2
板书:商中间
师:在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应注意什么?
追问:做题之前或之后的估算对笔算有什么好处?
41 59
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为了防
止漏写0.最好在
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体悟估算的好处。]
四、课堂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课本第24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口答。
2.完成课本第24页“做一做”第3题。
师:要求每把藤椅比每把餐椅贵多少钱.应先知道什么?
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课堂作业:课本第26页练习五的第3、4题。
作业分层设计
选做:
必做:作业本。
板书设计
商中间有0的除法
课后反思:
2-6“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一位
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
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除法口算方法和一
般的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法则.学
会了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也学会了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
法.理解
了在求商过程中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0有占位作用.也知道了“0除以任
何不
是0的数.都得0”.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节课内容又
是以后学习两位数除多位数
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基础。
例题的主题图设定在体育用品商店.结合生活中的情境教学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
42 59
的除法。这个例题包含了两0或者比除数小.商末尾要商0好除完.被除数的个位
是
的除法;0个问题:教学第一个问题重点关注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商的末尾也
要商教学第二个问题重点
关注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商的末尾也要商0的
除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商的个位是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理
解并掌握
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强化估算意识.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培养比较辨别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商的末尾有0 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时.商的个位上不够商1就要商0”的道算理。
教学准备
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
个别化指导措施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 250÷5= 400÷8出示:60÷3=
.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口算上面三道题
师:观察三道题的商有什么特点?
的除法。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商的末尾有0
的除法板书课题:商末尾有0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回忆口算方法从而引入新
观的思考过程.853.课
通过让学生口述60÷、250÷和400÷
引入今天的新课学0.察比较三个商的共同特点:商末尾都有
..习。在了解学生
的知识起点的基础上把握本节课的教学起点
以便于学生进行旧知向新知的正向从而找到新旧知识生长点.
迁移。]
学习新知二、自主探究.
。017教学例1.():被除数的个位上是
尝试探究。.1()独立思考
出示主题图以及图中的第一个问题。
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43 59
元可以买多少根短绳?会列式计算吗?试试师:要求650
看。
学生自主尝试解答。
.验证算法。(2)全班交流
并和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
学生展示自
己的算法.
然后通商是几位数.在交流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先估一估.
从而明过口算的方
法以及除法的验算来验证找到正确的答案.
晰商的末尾应该是有0的。
让学生比较竖式的简便写法和复杂写确定正确答
案后.
法。
可以不写吗?师追问:哪一步可以省略?商个位上的0
师生讨论后统一正确的竖式形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估算、口算算理、结果验算等方
得出第二种计算方法
是错面进行验证。通过估计商是几位数.
个十 65650÷5=误的;再从口算的算理上引导学生理解:
从而得5=650.1313
÷5=个十=130;最后用除法的验算:0×
0.针对难点展开讨论:个位上的出商是130。得到正确的商后
的是00除以任何不是0可以不写吗?使学生明确商个位上的
0数得0.个位上商起到占位的作用。]
3()自主练习.归纳概括。
7
5 980750出示:÷÷
师:请大家试着用竖式计算上面两题。
.交流校对后自主小结。
不用移下来.0.个位上是时小结: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
商的个位上直接商
除.0占位。
[设计意图:给学生独立完成、自主思考、互相交流的空
概括出这类题的一般规.间他们在分享彼此的想法的过程中.
.律总结出一般方法。] ):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272.教学例(
独立
思考。.1()提出问题师:245元买长绳.可以买多少根?还剩下多少元?
板书:245÷8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计算。
44 59
学生在自己
的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教师了解学生的方法后.有针对性地请他们
把自己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
师:245÷8的商是几位数?大约是多少?
让板书的同学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加以修正。
师:(针对复杂竖式)最后一步的竖式计算能不能省略?如果省略.商的个位
上的
0要不要写?比较哪两个数后.就能确定已经除完了?怎样知道自己算得对不
对?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展示各种情况后.给学生交流、追问、对话的机会.在这
样的思维碰撞中.
逐步明晰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个位不够商1的都要商0。
在老师的适时引导下.让学生知道可以
借助估算和验算的方法来检验计算是否正
确。]
(3)练一练。
631÷3
843÷6
学生自主练习。
三、回顾反思.提升认识
师:比较例7的两个问题的竖式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出:两道算式除到被除数的十位都正好出完.没有剩余。
[设计意图:由于有商中间有0
的除法作为基础.所以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
学生不难理解.在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商末尾有0的种情况
后.让在学生讨论、分享、
小结中.归纳出计算的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巩固提高.内化新知
1.基础练习:课本第27页练习五的第5题
2.综合练习:课本第27页练习五的第6题。
3.提高练习:试着编两道今天学习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题。
[设计意图:通过基
础练习让学生巩固商末尾有0的除法.重点让学生掌握一般
方法;综合练习通过辨析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
有0的不同题目的对比改错练习.
将新知和旧知有效对接.发展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的提高练
习让学生
45 59
又培养学生创新意..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试编式题
识。]
作业分层设计 选做: 必做:作业本。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的除法商末尾有0
2-7“解决问题(一)”
教材分析
是学生在能够.这部分内容是“除
数是一位数的
除法”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侧重以估算的方.进行相关口算、
笔算及验算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
内容的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思
考。应充分调动学生类似.式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并顺利达
成目标。的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能把被除数估成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培养估算意识和合理推理的能
46
59
力。
3.调动已有经验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
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
个别化指导措施
教学过程
.发现问题一、创设情境
他是一个游戏卡片的爱好者和.小明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
收藏者。请大家来看一看他搜集的部分游戏卡片。
请你估计:大约有多少张?课件出示:96张卡片
努力[设计意图:用“三年级学生小明和他收藏的卡片”.
]创设学生身边的、
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师:“大约”的意思是指我们有时不需要知道准确的数
量。
设计意图:把一些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词语”提前呈现[
]
和解释.有利于分散学生理解的难点。
师:那我们怎样能够知道实际的卡片张数呢?
96共课件展示:十张十张地数.余下的再一张一张地数.
张。
.课件再出示两个盒子。数完之后
师:你知道小明的想法吗?能不能提出一
个数学问题呢?
就给了学生一定的思 [设计意图:“两个盒子”的出现.
考线索。这样做得好处
是可以避免孩子们盲目、无序的思考。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是教师应关注的
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
题目还可能是这师:如果我们不需要得到准确的结果.
样:
个盒子里。平均每个盒子大约2.小明有96张卡片想放进
放几张?
再合作解决这师:请先在小组内交流、分析解题的思路.
个问题。
解决问题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47 59
师: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主要就是这样两种想法。比较一下:哪一种方师:很好.
法更好一些呢?为什么?
师:我们再比较一下估算的结果和准确的结果:估算的结
果为什么比准确的
结果偏大一些呢?
个2还是想一块儿放进这师:小明又找出来8张卡片.2.
盒子里。这时又会是
什么情况呢?
.再独立解答。请小组内先交流条件、问题
能使问题的[设计意图:这里的设
计.是前面情境的延伸.
延续学生的思.设计更完整。我们试图用“情境串”的方式
而不是简也力图对卡片的使用价值进行更大化挖掘.考。同时.
单用一下就抛开。我们教师应追问自己:某些学具是否可以发
]
挥更多和更大的价值呢?
学生口答。
师: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准确的结果偏大还是偏小呢?为什
么?
50师:两次估算的结果为什么都是呢?这里就说师:问题是求“平均每个盒
子大约放几张?”.
明了“大约”的意思。 课件出示课本第29页的例题。3. 重
点思考:每天的住宿费怎么求?请小组
合作解决.不必过于迷信教材中提供[.设
计意图:教材只是一种样本找到符合自己学生的更每个教师都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
的例子.孩子们已经能够好的范例。相信在前面两个小例子的基础上.]
自己解决这个例题了。 学生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三、阅读思考加深理解 页
29.提出不
明白的问题。学生阅读课本第1.并不是要否定[设计意图:我们对教
材中的例题进行替换.学生自己的
阅读是不可或教材。教材是重要的数学学习资
源..缺的学习方式。我们更强调:学生的阅读应该带着问
题进行]
带着思考进行。 .结合课本上的问题2.请学生回答。 “知道了……”
48
59
“要解决……”
“大约”是什么意思?
3.师:在例题中.为什么既可以看成300.又可以看成270呢?这两种情况都合理
吗?
4.师:那么.实际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呢?比80元呢?
5.师:当我们遇到一个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一般分几步来完成呢?
结合课本第29页的内容.小组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这里结合教材进行.既鼓励进行独
立思考.又给予适当地思考辅助.
限于学生的水平和概括能力.不要求一定要和教材上要求的“阅读与理
解→分析
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完全一致。]
四、拓展尝试.实际应用
1.
师: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使用近似数的例子呢?请每人举一个.并评出
小组内最好的例子.全班
交流。
[设计意图:孩子们的生活中蕴含大量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善于创造合适的机会.
让
这些资源真正为学习服务.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小组汇报。
2.小结。
师: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有些题目不需要
计算出准确的结果.就可以用“四舍五入”
法.把被除数看成相近的整十或整百数.求得商的近似数。
3.作业设计。
结合课本第31页的第4题:青蛙大约活6年;海龟大约活128年;比目鱼大约
活64年。
请学生再搜集几种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的寿命资料。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
:搜集资料作为一种数学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能丰
富孩子们的学习资源。课后是重要
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应设计有一定挑
战性的题目.引领孩子们的思考与创造。]
作业分层设计
49 59
选做: 必做:作业本。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二)”2-8
教材分析
是在能够进行.这部分内容是“除
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口算、笔算、验算以及估算等基础
上进行的。不等
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本节内容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解决。
应引领学生充分应侧重思考与推理的过程
..的教学感知类似的生活经验.在理解
的基础上顺利达成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不等号.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估算意识。
2.在解
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用较科学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
合理推理、自主提出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相关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50 59
体会使用“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合理性。掌握具体的求商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使用“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
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
个别化指导措施
教学过程
.发现问题一、创设情境
三年级学生小明是一个游戏卡片的爱好者和收藏者。请大
家来看一看他搜集的部分游戏卡片。
平均装在两个同样的盒子里(已张卡片.课件出示:100
装满)。
请学生描述图意。
要让学[设计意图:读图能力是理解数学的一项重要能力.
生读懂并能够用数学
信息呈现出来。读图能力不是一次、两次
如何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删除无用信息等都读图就能形成的.
]
这样的练习也需要坚持进行。要进行专门的指导.
张;.余91课件继续出示:从一个盒子里取走部分卡片
75.余张;继续再取走部分卡片
请学生描述图意。
余51张。课件继续出示:继续再取走部分卡片.
请学生描述图意。
有一个重要的条.师:这些卡片的张数不同.但各种情况中
2个盒子。这是为什
么呢?件是相同的.那就是:都用了
设计意图: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提取有思考价值的数学[
]
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问题.“平常之中看非常”.
解决问题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还是想放进这样相同的盒.2.师:小明如果有101张卡片
子里。这时是什么情
况呢?
请小组内把条件、问题等说清楚。
设计意图:这里的设计是力图挖掘情境与
学具的更大使[
]
用价值。
升的一大桶花生9师课件出示:小明的妈妈买来质量为3.
.42.油想分装到最多能装升的小桶中个这样的小桶够装吗?
51 59
然后用上“知道了……”、“要.请学生独立思考、分析
在小组内交流。解决……”等.
且请学生按照步骤解设计意图:这里增加一个生活例子.[
也能巩固上节所学的解决问题。既增加了对类似情况的了解.
]
决问题的步骤。
个菠例题:今天一共摘了1824.师:课件出示教材第30
个纸箱萝.每箱装8个。
一共18.够装吗?
.请你用上“知道了……”、“要解决……”等进行分析
然后小组合作解决。
学生小组学习成果汇报。
三、阅读思考.加深理解
301.请学生阅读课本第页.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设计意图:自主阅读教材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
]
.式要鼓励学生尽量带着问题和质疑的眼光去读。
.请学生回答。2.结合课本上的问题
5=。像203+2除以﹥师:182÷820读作:
1828大于这﹥20÷用等号连接的式子这样..我们称为等式;而像1828..样.不是
用等号连接的式子也是非常多的.比如等等3+2<6 我们称为不等式。你能举一
个这样的例子吗?
208≈180.182÷﹥呢?182又该怎样理解图中:
师:你还有
其它的解决方法吗?小组交流。3. 小组汇报。
实际需要多少个箱子呢?.4.师:
那么
.四、拓展尝试实际应用有没有这样的使用近似数的例子师:在你的生活中
1.. .呢?请每人举一个
并评出小组内最好的例子全班交流。.设计意图:每个孩
子的生活素材都有可能成为数学学习[的优秀资
源。教师应积极创造更多孩子们
感兴趣的展示机 会。]
学生小组汇报。除了可以把被除数看成相近的整2.小结:
求商的近似数.
十或整百数有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处理。.
3.作业
设计。让他成为打结合课本第题5页第32请你设计一组数据..
52 59
字速度最快或最慢的老师。你怎样设计?是一种引领孩子们.[设计意图:对题
目进行合理改造改造]
创新的简便有效的方式。
作业分层设计 选做: 必做:作业本。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
2-9“整理和复习”
教材分析
并努力纳入学本节内容是单元的整理和
复习。整理的核心是自主建构知识脉络.既有.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复习则重点是
对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算理的巩固。这其中不论是算..重点是笔算除法。而笔算
除法中.口算除法.也有笔算除法还有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增加一些错例的
辨的除
法0.理还是算法都是重中之重。商中间或末尾有
.防止学生不必要的计算错误
出现。析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在进行梳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主整理、建构知识的能力。
3.联系相关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设计本单元内容的知识结构图。
53 59
教学准备
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
个别化指导措施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脉络
回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所学.1.先不翻书
的内容.并记录下来。
.对内容进行补充.独立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梳理2.打开书.
最好用图、表等方式完成。
并在此基础上集中小组评选出本组最佳设计.3.小
组合作.
智慧进一步完善。
二、查找知识疏漏
1.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梳理。
设计意图: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纳入到“除法的 [
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建立对除法相认识”和“表内除法”之后.
更便于分析“除
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关内容的整体结构.
部分内容所处的位置。
“除数是二、三……位数的除法”则是“除数是一位
数的
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们产生这种自然联除法”的自然延伸.
54 59
越早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学想。数学学习就应该是有魅力的.
数学对孩子们成孩子们就会在其中投入越多的思考.习的魅力.
]
长的帮助也就会越大。
举例对易错处进行提示。请学生结合知识图2..
在小组内进行.每个小组至少
提出一条温提示。
进行全班交流。3.就各组推荐的最优秀例子.
鼓励学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
精彩设计进行恰当点评.
并不断丰富和完善本组的设计。有时需生更多、更好的创意.
只有教师搭建了
好的.要教师进行一些点拨或提供部分示例
孩子们才有可能达到新的高度。教师的提醒可“思考阶梯”.
教以是问题的质量方面的.也可以是题目的呈现形式等方面的.
孩子们走得就会越远。还可以先请各小组师指的方向越正确.
有时也能起到意想不到之间进行互评..从学生的视角进行补充]
的作用。
三、分析典型题例 1.辨析错例。
拓展分析。2.))商最大;(2填入合适的方格内.使(195把3、、7、 商最小。
)
(2)(1
作业分层设计 选做: 必做:作业本。
55 59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课后反思:
“复式统计表”3-1
教材分析
将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
的各个环节。
如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首先向学生提出活动任务“要知道本班
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需要进中
.例1讨获取数据;接着让学生用以前学
习过的知识(单式统计表)来呈现数据.行调查.形成复式统计
表;最发现还有更
简洁的形式——合二为一.论两类统计表的共同点.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
越性——复式统计表包含的信息内涵更.后通过回答问题并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
可直接看出男女生每
一项活动喜欢的人数.更便于比较丰富.让学生完整地经历
复式统计表产生的过程并.读或分析问题。以
上三个环节层层递进
有效地发展
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体会其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认识复式统计表经历对两
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1.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解
决问题。建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2.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学习统计
知识
的价值. 立学好数学的自信息。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3.在探索过程中
教学
重点
56 59
认识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分析复式统计表中的有关数据。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1.爸妈工作时间.学生写作业的时间).ppt。
教学过程
个别化指导措施
一、情境引入
引入:教师展示一个表格
班统计表401 文学类科技类 漫画类学习类 教科类书的分 类 20 2 7
看
的人18 15 数 你能读懂表格吗?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小结:表格帮助我们很
清楚直观的看到同学们对书的类型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的喜好。之前我们认识
的是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
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巩固统计表.了解统计表的优势.引出复式统
计表。] 二、探究新知 1.男女生分类 (1)分类
经过这两年的校园生活.我发现大家已经养成了很好的读
书习惯.有些同学家中
的书一个柜子都放不下了。
总有些书新的..在一个书柜中但是在家访的时候.我也发现 会挑选一尘不染。因
为我们同学们已经有
了自己看书的方向.阅览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哪类书最受欢
迎?
同样是那张表格.但是我做一个小小的改动(第二行表头
改成男生).我们先来统计一下(这里刻意强调下可以多次举
手)
.两张表同时呈现在课件上。然后是女生统计 (2)分析
从这两张表
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57 59
[设计意图:从两张表的对比中.让学生发现更多的信
息。教师刻意引导.也让学生发现两张表的冗余之处]
2.复式统计表。
)认识复式统计表。(1 .我想要男女生的所有信息.但是不想要这么多重复的标
注
有什么办法吗? 6因为他们以前老是很喜欢看一部动画叫做‘六神合体'.
变成的巨大战士将会威力无穷。所以我把个机器人一旦合体.
.你们能看明白吗?
表格也组合了起来 变化的是行和.小结:我们能清楚的看到统计的还是人数
头。
(2)认识表头
那左上角这一格是什么意思呢?他们分别指向复式统计表
的哪些区域。
复式统计表中这叫表头.他分别解释了第一行第一列和其
他所有信息的意
思。 .请学生尝试填写。教师出示一个表头缺少的表格
他比单式的.根据男女生
看书的复式统计表的统计.你发现 好处在哪里?
.更直观。小结:复式统计表
更简便 对表头有一.[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兴趣
个深刻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页练一练。1.完成课本第37
页第一题。完成2.38
并说明原因?)请每一位同学判断一下三句话的错误(1.
(2)请同学再说一
说还有哪些信息。 3.课堂作业本24页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作业分层设计
58 59
必做:作业本。
板书设计
认识复式统计表
表头
课后反思:
59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