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绝世美人儿
658次浏览
2020年11月19日 09: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生日蛋糕祝福语-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2020年11月19日发(作者:彭世济)


《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本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这个内容对于学生
来说有点 困难,虽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接触,但毕竟这些经验还是模糊的。为此,我
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生 活与知识经验,让他们在具体的环境中操作、辨认,增加他们自己探
索、体验的机会。 本节课 ,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先设计“找同学”的游戏,让学生
感受到,由于自己所占位置不同(即所面对 的方向不同),找到的前后左右的学生不一样。
由于面对的方向发生变化,所以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也在 发生变化,虽然前后左右的学生发
生了变化,但找到的这四个同学所占的方向没有改变,从而引出“东、 南、西、北”四个方
向,揭示课题。 在新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感受并理解新知。 如:
首先借助学生已有“太 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经验,将学生带入操场,辨认“东、西”
方向。由于南、北两个方向学生较 难辨别,我又借助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
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来帮助学 生对“南、北”方向的理解。在学生已经基本
知道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我又设计让他们说 说校园内四个方向的建筑物,帮
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这四个方向。 第二层次的教学是要帮助学生 建立方向感。我又采取让
学生分别面朝南、西、北四个方向,说说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虽然 刚开始,学
生叙述有点困难,但随着方向感的逐步建立,他们也较清楚的辨别出了各个方向。 为了
发展学生的方位观念,我又让学生回到教室,观察、交流教室里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
么。从学生的反馈中,我明显感受到学生已经能够清楚的辨别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四个方向。 在教学的最后,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方向”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充分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 的紧密联系,我又拓展了两个小故事——“环球旅行”和“小雁
归队”的故事。增加这个教学环节,不仅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让他们深
刻感受到“方向”在咱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虽然这是本学期的第一节新授课,但我认为
今天的教学是成功的,整节课老师充当的只是一个引导者、组 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学生在
玩一玩、认一认、辩一辩的活动中掌握并理解了新知,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

《描述简单的路线》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辨认东、南 、西、北四个方
向,并知道地图上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
进一步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
点。 教学时,我先出示例题的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图中的四个方向,再先让学生重点讨
论“小明要到少年宫, 该怎么走?”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描述路线,个个显得特别兴奋,课
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后面的个别学生 汇报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都明白这个路线该怎样走,但


都表述的不够清晰。为了帮助学生 能用数学的语言准简单准确的描述出行走路线,我又出示
“从()出发,先向()走,走到();再向( )走,走到( )就到了()。”的句式。
有了这个拐杖,学生再次描述就非常简洁清楚了。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说”为
主。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提问和描述, 多数学生都达到了训练
的要求。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课中我比较重视 让学生描述图中
的路线,对于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中的路线还不够。在下节课教学时,要将看图 描
述路线与描述生活中的路线结合起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
方 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会在实景中辨认东、西、南、北,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
下南、左西、右 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前几节课难度增加了,
所以我课前布置了预 习作业。由于有了预习做铺垫,所以学生们都知道生活中不仅有东南西
北四个方向,还有“东南、东北、 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本节课的重点是要帮助学生牢
固建立这四个方向感。 教学时,我先 让学生复习实景中与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即:先让
学生说说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坐着谁,再把这个座 位表画在练习本上;再由教室东南角
的一台饮水机的位置,引出新课的教学内容。 新课主要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
个层次:让学生辨认实景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 个方向。即:先让学生找一找教室
里的这四个方向,同时说说这四个方向分别有什么物体;再让学生以学 校为例,说说各方有
什么建筑;最后让学生描述自己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第二层次:让学生 辨认地图上的
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这一内容的教学我将教材进行了改变,增加了一个用9
个英文字母分别占位,再说说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由于这9个字母的站位非常有代表性,
便于 学生叙述,所以多数学生都能准确的将它们的位置描述出来。 由于描述两个物体的
位置具有相 对性,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在这个层次的教学时,我又增加了位置相对性的描述。
如:A在E的什么方向 ,E在A的什么方向。 第三层次:将实景中与地图上的东南、东
北、西南、西北结合起来教学 。学生先将自己家与学校的位置进行描述,再把位置画在练习
本上。 本节课的教学,我比较重 视利用学生熟悉的素材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感受数学
的实用性。当然,我觉得本节课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是学生对于地图上的这四个方向掌握还不
够。从学生课堂练习反馈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描述实景中的这四 个方向还不错,但是到了地
图上去显得有些不够熟练。如:在描述自己家与学校的位置时特别明显。 在后面的教学
中,教师还要对此内容加强练习,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是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更是下节课“除法估算”和后面“笔算除法”
教学的基础 ,因此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
让学生掌握一位数 除整十数和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由于学生前面已经有一位
数乘整十数与整百数口算的基础 ,多数学生应用知识的正迁移已经知道了口算除法的方法,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是采取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 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把课堂还给学
生。 从学生汇报的结果看,多数学生都是应用的“添0 法”,还有少数学生则应用的“做
除法想乘法”的方法。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都是从简单的算法上想方法 计算,没有想到利用
除法的意义来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则增加了利用教具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进一 步理解
算理。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简单,在后面的练习设计中,我则采取了不同形式 的连
续,如:记时比赛、夺红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达到了巩固练习的训练
要求。 总之,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看,学生口算正确率在98%以上,只有少数个
别学 生存在错误。在后面的教学中,我更关注的是在保证口算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即
口算练习常抓不懈 。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学 习除法估
算的必要性,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本节课 在
教学新课之前,我先练习了几道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题,接着又复习了几道多位数乘
一 位数的乘法估算。从复习题的练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今天学习的内容一定和“估算”有关,
我顺势引出并 板书出课题。 从今天第一节课的教学情况看,301班多数学生基本掌握“根
据除数来估出被 除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但对于教材中提到的“将估算与精确计算结合起来”
的教学策略学生掌握情况却 并不理想。反思其原因,主要是自己在教学后一种估算方法是,
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 ,这一环节教学过快。针对第一节课出现的问题,
第二节课重点部分的教学我临时进行了调整。 在教学第二种估算方法时,我放慢了教
学节奏,先让学生想一想124÷3是不是只能把124估成12 0来进行估算呢?有没有离准确
值更接近的估算方法呢?这个问题抛出以后,教室立刻就沉静下来,学生 个个陷入到沉思状
态。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个学生发现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以分1箱。吸取上节课失败 的原
因,此时我留了一点时间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运茄子的过程,过了一会儿,学生们纷纷的开
始点头。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又顺势请了两名学习中等的学生说一说。 为了进一步帮助
学生巩 固接近准确值的估算方法,在教学做一做第1题260÷4时,我也重点增加了这种方


法 的训练。 通过改进了教学方法以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第一节课。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重点也
是 难点教学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是“笔 算”这一内容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
除法算式的写法及学习了口 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一位
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 的书写方法和格式;难点是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
法的算理。 本节课教材设计了两个例 题进行教学——例1:42÷2=?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理
解笔算算理从而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例2:5 2÷2=?主要是要学生理解“分完4捆还剩1
捆,怎样分?”的问题。 在教学时我将动态的 分小棒的操作与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
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较好 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
点。 如:在教学例1时,我通过请学生上台分小棒,不仅使学生知道 为什么笔算除法要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除的原因,同时也明白了商的位置要和被除数的数位对齐的道理 及竖
式计算过程中“除、乘、减”每一步的意义。 再如:在教学例2时,我再次请学生上台< br>分小棒,在分的过程中学生发现5捆小棒平均分成了2份以后,还多的1捆要把它拆开变成
10个 一和剩下的2根合起来再继续分,刚好每边还可以分6根。多好的想法啊!多么有价
值的操作啊!这一操 作过程让我轻松的就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
中为什么十位余下的1个十要和后 面个位落下来的2一起除的道理。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本节课我利 用小棒操作不仅顺利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也让
学生感受到在数学学习中适当的动手操作可以让自己豁 然开朗。

《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 的基础上学习
的,其复杂之处在于:一是,被除数的位数增加;二是,试商的难度增加了,当被除数的最
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本节课教材只呈现一个例题——通过小
梦和小欣整理照片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复习238÷6估算的结果,同时还要掌握其笔算的方法。
课前我仔 细研读教材,发现在做一做中还出现了“商是三位数”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
法,教材这样设计的目 的何在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又重新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在重点教学完238÷6的笔算方法 后,还增加了一个变式题——“假如他们一共有678张照
片,咱们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之后又通过对比两道笔算试题发现判断一位数除三位
数“商的位数”的方法。 由于我增加了这 两个教学环节,所以学生不仅能迅速判断出一
位数除三位数商的位数,而且还在对比中进一步强化了一位 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


过程一样,只是试商存在区别。 本节课之所以 增加“试商”的练习,更是为了让学生感
受到“判断商是几位数”其实也是检查自己笔算是否正确的一种 方法,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三位数
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首先是让学生理解“0除以 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
0”的道理,然后再运用它进行计算,并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本节课 我首先
复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及0占位的知识,为后面新知的复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例5时,
我采取让学生自己看图讲故事,从而引出0÷3=0,进一步发现“0除以任何数都得0”,在
次基础上我又出了一个5÷0=?,学生思考片刻后发现根本找不出这个数,因为没有一个数
和0相乘能 得5。所以学生再次将刚才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完善。 对于例6的教学,我则
采取的充分以学生 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算,然后请两名学生就自己的算法
进行讲解,再让其他学生对他们 的两种不同算法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简便算法更优
化。 本节课的练习我也是分层设计,首 先进行基本的计算练习、然后是判断改错、最后
是思维拓展。思维拓展题的设计不仅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 高潮,更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
垫的准备。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是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
但 商的中间或末尾却有0的笔算除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当商的哪一位不
够商1时,就要 在那一位商0占位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我也采取的是先让学生试算,再
在比较中发现简便算法 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讲解计算过程时帮助其他学生理解“不够商1
就要商0”的道理。 本节课 我还增加了一个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发现在什么样的情况
下会出现商中间有或末尾有0。即:先让学生 举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例子,再从这些例子中
发现其中的奥秘。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对于被除数、 除数和商之间如何会出现0的关
系更明确了。

利用儿歌教学——《年月日》教后记 《年月日》是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
中的一个 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时间单位“年、月、日”之间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联系;大
月、小月、平年、闰年 的知识;判别平年、闰年的方法;每季度所包含的月份等知识。本节
课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 ,围绕教学重点“讲清时间单位年、月、日等知识”,
记住各月,平年、闰年及各季度天数,掌握判断平 年、闰年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
的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是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 关系。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


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一上课,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一 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并
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接着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 ;一、三、五、
七、八、十、十二月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是平 月有
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一个拳头记忆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有些学生还是不
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
本来很枯燥 ,但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儿歌也是一种很有
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 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为儿歌记忆
既轻松又便于记忆。 平年和闰年的判 断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去发现、去讨论。我让他们观 察1997年到2008年的二月的天数,讨
论为什么有的年份的二月是28天,有的年份的2月是29 天,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哪些年份闰
年,顺着他们的思路我又让他们去讨论闰年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被4 除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紧接着又问2100年的二月是几天,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是29天,我告诉学生 2100年的二
月是28天,这是什么道理呀,同学们感到很奇怪,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告诉学生,碰到 年
份是整千整百数时,必须被400除没有余数,再算一算1900年是什么年,2月是几天,从
课后的练习来看这一课的教学效果不错。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
的教学方法 是很重要的。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1.营建一个和谐的课堂 氛围。在新
课程标准已经指出,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 br>——思维、智慧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
力活动 ,两者密不可分。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使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
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使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是被迫的。新课程强调建立
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 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首先
应该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下 愉快地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
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比学习数学知识更 重要。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
师生间始终保持着一种朋友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 例如:“老师和大
家一起来认识24小时记时法,行吗?”“你们觉得这位小朋友是一位称职的播音员< br>吗?”………老师宽松的语言和语气,轻松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学生健
康向上 的人格培养和良好行为的习惯的养成就这样渗透到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 2.教学
评价关注学生的 发展,生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面向“未来”、
重在发展。新课程改革强 调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关心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


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 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在这堂课中,也包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到,
面对我的学生我不做指出不足的老 师,而做能够帮助与关心他们的好朋友,用激励的语言,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供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 间,促进学生努力后获取成功。 教师在实
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应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 的主体地位。首先应该从欣赏每一
个孩子,鼓励每个孩子做起。学生做好事,有进步要鼓励,学生做错了 ,退步了,更应鼓励,
鼓励其找出问题根源,重新迈进。我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 唤醒和鼓
舞。 3.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改编教材备课,上课。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
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教师要创造性
地使 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
内容对教材深加工 ,设计出活生生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教师个性的
教材知识。 教材是知识的 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意图之一。本节课的 设计体现了这一点: 课一开始,结合学生的生活体
验切入普通记时法,使得学生更深地了解普通记 时法,并为后面更好地区分24时记时法与
普通记时法作了铺垫,接着安排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电视 节目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
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现实场景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探索认 知阶段,我首先出示
敲响新年钟声,时针指着12,说明了旧的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来临。并切合钟面 的演示,
时针转了2圈,引导学生感知一天中有24个小时,能更直观地认识24时记时法。另外联系< br>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这样可以唤起学生的生
活经验 体会24时记时法的实际用处。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 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并能快速正确的口
算。 由于学生有前面口算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 不难,因此课
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自学。即: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相应的数
学问题,再让学生自己找出口算方法——“将相乘的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进行相乘,再在后
面添 上两个因数共有的0”或“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最后进行交流。今天课堂上充
分显示了学生自我 学习的能力。本节课上我还充分发挥“一帮一”的作用,让学生在组内就
解决了问题。 今天的 课堂教学效果证明,像这样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
手让学生自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 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快速正确的估 算。 本
节课始我首先复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及两位数乘一位 数的
乘法估算,为新知的教学做好铺垫。 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 br>息和问题,让学生分析此题选择什么方法比较合适,不仅水到渠成的引入新课的教学,同时
还让学 生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知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由于他们之
前已经掌握两 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所以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
都估近似数”的估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吗?学生
很快就发现还可以“把其中任意一个因素 估成近似数”,只要便于口算就行了。 “估算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估算方法,更重要的 是要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体会到估算在生
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我还增加设计了 应用估算的解决问题,学生反
馈效果还不错。相信,只要我一直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一 定有不同程度的
提高。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 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掌握 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乘法,所以学生对于学习笔算乘法并不陌生。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 乘两位数的
笔算方法。 在教学新知时,我首先让学生重点分析情境图,找出今天所要研究的数 学问
题并列出算式24×12,再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估算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钱,最后让学生
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口算方法,即24
×10=2 40 24×2=48 240+48=288(元)。当学生发现用竖式计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
一步计算的结果,尤其是理解为什么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写。 本节课我特别重视让
学生叙述计算过程,让学生在“说”中理解算理。 本节课从学生课堂反馈 的情况看,多
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还需
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笔算除法(进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 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
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进位的方法。 本 节课我首先复习了与新授教
学有关的加法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不仅唤起学生的旧知,同 时也为新课的
教学做好准备。 由于本节课19×19乘的顺序及计算过程与前面不进位的一样 ,只是在
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进位,所以新课的教学,我主要是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首先学生试算,< br>然后在组内相互交流自己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收获,最后在全班进行集体展示。从学


生汇报中,我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就是在计算准确性方面存在问题,所以在后面
的教 学中,我重点加强了对学生计算细心方面的教育。 本节课我还充分让学生进行不同
形式的练习 ,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如:森林小医生、夺红旗、今天我最棒!等等。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这几天我教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现作出如下反思: 一、
优点: (1)备课时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
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 (2)教学中成功创设了问题情景。教学时,我充分的利用了
学生的年 龄特点,给他们创设生动的情境,在学生入迷的听讲中,顺势提出数学问题,教学
效果非常好。 (3) 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A、教师的板书做到以身
作则;B、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 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C、严格要
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D、效果 明显。 二、不足: (1)过高估计了学生
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 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2)
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 错,原因之一是乘法
口诀背错;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 三、今后改进方面 (1)教 学中既要创
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要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 br>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 (2)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可以采取课前听算的形
式, 每天的题量可以少一些,但要细水长流,每天必练。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教
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理解并掌 握新知。 本节课我认为对于“面积”
这个概念的揭示还是比较成功,学生在一系列用手摸身边 熟悉物体的表面及体验封闭图形
(与不封闭图形的对比)的活动中,已经建立了“面积”的表象。 在教学三个面积单位
时,我先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介绍,再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剪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 米,并
用它们分别来比较身边接近大小的物体的面积,最后我展示课前准备好的1平方米的白纸让
学生充分感受其大小。这一过程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由了解——体验——理解,充分在头脑
中建立了三 个面积单位的表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面
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面积计算
公式的推导。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和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在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时,我组
织学 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通过计算自己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长方形面


积 计算的公式。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再由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
推导出正方形的 公式。 通过让学生“做”数学,逐步达成使学生既知道长、正方形的面
积公式,又在大脑中建 立起为什么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和“边长×边长”的
表象,较好地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并为估算方法的形成作铺垫。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
虽然学生在商场、超市等地见过小数,但学生也只仅仅知道其书 写形式,所以本节课的重点
是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本节课我采用导学案执教,首先让学 生汇报预习结果,然
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研究小数的意义。由于学生见过用“元”作单位表示商品 的价格,
所以首先让学生理解以“元”作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本节课我重点让学生小组研究以 “米”
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由于长度单位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分层设计了几个
教学环节:第一个层次先让学生借助分数理解1米以内的小数的一样,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
的身高来进 行研究,最后再就某一个学生的身高拓展学生理解“1.40米”与“1.4米”的关
系。 本 节课探究新知部分,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分小组汇报展示,
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 生为主。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比较一 、二位小数的
大小。由于本学期学生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小数的(如:借助人民币或长度单位
帮助学生理解小数),所以本节课我也采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掌握比较小数大小
的方 法。 本节课我还是尝试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由于教学内容比较简单,而且学生可
以通过整数 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到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上来,所以本节课我采取的是以小组
合作为主的教学形式。 在导学案中我设计了“比较本小组内所有伙伴的身高”这一活动,
学生个个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在具体的 情境中很快就发现了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在这一活
动中,我还收获了一个意外的精彩——有一个小组在 汇报时提出1.3米和1.30米比较,谁高?
这不正是我下一步要进行的拓展教学吗?抓住这一契机, 我再次让学生进行重点讨论,一阵
激烈的交流后,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的汇报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1. 30米高一些、有的认
为1.3米高一些、还有的认为一样高,在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中,学生们最 后达成共识
——1.30米表示1米30厘米,1.3米表示1米3分米,30厘米=3分米,所以1. 30米=1.3米。
虽然在这一刻,课堂纪律有点乱,但我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真理是越辩越明”。 总之,
虽然还是处于试行导学案的时间,但我觉得本节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还是较好的完成
了教学任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在学 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
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
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 了小
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因此我设计了到超市购物这一情景,来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
计算方法。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
决问题的办法 和途径。 本节课我利用知识的正迁移,首先复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小数的
意义,再让学生合作 探究发现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购物经验,所以
多数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把小数点 对齐”的方法。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为了提高学生
计算积极性,我将后面的课堂练习也都设 计成“购物”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
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

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珍珠鸟资料


永州职业-八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关于手机的英语作文-公务员考试咨询电话


常州工学院-中国剪纸艺术


学费减免-酒店管理毕业论文


鼓励孩子高考的话-感恩老师的文章


大雪养生-国家留学基金


新化三中-考试没考好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