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玛丽莲梦兔
695次浏览
2020年11月26日 18: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物是人非是什么意思-监理工作总结

2020年11月26日发(作者:瞿道文)



第一单元
单元提示


本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
窗》《 三月桃花水》四篇课文。《古诗词三首》分别描绘了儿童戏蝶、初夏田园和
农家安居的宋代乡村和谐画卷 ;《乡下人家》以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农家小院门
前屋后在不同时节中呈现的独特景致;《天窗》以儿童 的视角描绘了乡下儿童放
飞心灵的生活片段;《三月桃花水》是略读课文,描绘了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
生万物的美丽景色。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乡村生活画卷,作者
们对乡村生活的 喜爱与赞美之情在字时行间尽情跳动。
“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语 文要素。它
既提示了学生阅读课文体会情感的方法,也明确了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其
中“ 初步体会”则指出了教师教学时应把握的度,引导学生学习要循序渐进。该
要素安排在第一单元,是对四 年级上册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
美”的衔接与提升。抓住关键语句边读边思,比四上的 要求更加具体、更加聚焦,
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中逐步丰富个性化感受,增进理解,从而提升阅读的综合 能
力。为了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本单元在选文上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能力培
养上又注重了 梯度。《古诗词三首》书后习题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画面强的诗句,
在想象画面中感受乡村生活的情趣; 《乡下人家》在文末借助泡泡图直接提示抓
关键句来理解课文要表达的情感;《天窗》除了书后习题点明 需理解结尾的关键
词句外,还借助泡泡图提示还需关注藏在课文中间的关键语句;略读课文《三月
桃花水》利用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迁移运用前面学到的抓关键词
句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整体上梳理了抓住关键词句体
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提示学生学会在文章不 同位置抓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想
法,体会作者情感;在“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中,通过城乡生活比 较、
看图仿写和自然风光的名联积累,都指向了让学生从“内在体会词句情感”向“运
用词句表 达感受”的语言内化过程。
“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是单元表达目标,安排了习
作《我的乐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乐趣,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
与单元语文要素 互相呼应,前面的课文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感
受,利于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 活习惯,同时也给学生习作中自由表达



感受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这 样的安排体现了“阅读体验”与“内化表达”的结合,
让学生经历一次“阅读发现—生活体验—表达自我 ”的学习过程,感受阅读与表
达的乐趣。
乡村生活,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太过寻常,对于城市孩 子来说又太过陌生。因
而老师重在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咀嚼涵咏,努力想象作者眼中的画面,还原作者< br>笔下乡村生活的意境,在字里行间领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1古诗词三首
教材品析 < br>纯朴的乡村,美丽的田园,如诗如画,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那么
在诗人笔下,乡村是一 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领略一下南宋三位
诗人通过诗词描绘的田园美景吧。本课的《宿新 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是
七言绝句,《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
杨万里的诗意象清新 明朗,语言活泼自然,别具一格,史称“诚斋体”。《宿
新市徐公店》一诗充分体现出“诚斋体”的创作 特色。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乡村暮
春时的蓬勃生机:稀稀疏疏的篱笆旁边,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头的新叶 还未长
成绿荫。“树头新绿未成阴”,这只是暮春时节短期内的景物特征,但被细心的
诗人发现 了。此句与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有异曲同工之妙。诗的后两句写
儿童奔跑捕蝶的欢乐场景:儿童飞 快地奔跑着捕捉上下翩飞的黄色蝴蝶,蝴蝶飞
入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篱落疏疏,新绿萌发, 菜花繁密,儿童奔跑,
蝴蝶翩飞,整首诗动静结合,写得十分生动,表达出诗人对乡居生活的喜爱和赞< br>美之情。特别是结尾处写到蝴蝶与菜花同色,无处寻找,但蝴蝶还在,儿童还在
寻找,后来的读诗 人也在帮着寻找,真是“言已尽而意无穷”啊。
《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共六十首,最能体现范成大田园 诗的特色。这组诗犹
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展现了宋代农村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本课选的是其中的一首。诗中有画,全诗抓住景物的特征
进行描画,反映出乡 村生活的宁静安详。诗的一二两句对仗工整:梅子金黄,麦
花雪白;杏子肥,菜花稀。诗中有选择性地对 果树庄稼的颜色、形态进行了描绘,
这是古诗中的一种互文的手法,如写梅子、麦花的颜色就让读者联想 到杏子、菜
花的颜色(写形态同样如此),这样既省笔墨,又可进一步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



让人感受到万物蓬勃生长的繁盛景象。三四句运用特写镜头,通过刻画蜻蜓、 蛱
蝶的翻飞来反衬乡村生活的幽静,也从侧面写出了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
白天很少见 到行人。本诗同样做到了动静结合,诗的后两句,巧于留白,余韵悠
长,表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欣赏。
《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写的一首词,表现了乡村清新秀丽的环境、其乐
融融的生活,抒发了 作者对乡村安宁平静的生活的喜爱。“清平乐”是词牌名,
“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词分上下两阕(或 上下两片)。上阕前两句勾勒出环
境:一座低低的茅屋前流过一条清清的小溪,溪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接下来写
到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妇,正带着微醉的神态,用吴地的口音亲亲热热地逗趣、
取乐。 下阕写到老夫妇的三个儿子的活动:大儿子正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
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最讨人 喜爱的是小儿子,他十分顽皮,瞧,他正躺在小
溪边剥着莲蓬吃呢。全词笔致轻灵,前两句写景,后六句 写活了各具形态的五个
人,但毫无凝滞之感,向读者展现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农家乐画面。辛弃疾富有爱< br>国热情,但他在政治上屡屡受挫,他提出的抗金北伐的主张均未被采纳。《清平
乐·村居》就是作 者晚年遭受排斥,归隐江西上饶,闲居农村时所写。虽然他的
词以豪放为主,但这首词却清丽脱俗,语言 浅易,运用白描手法,融叙事、写景、
抒情于一体。
在教学这三首诗词时,建议以读为主线, 结合关键词句展开合理想象,感受
乡村那独特、和谐的风景,纯朴、可爱的人文。品读诗词时,要有整体 观诗的理
念。比如《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第一句写了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一条小路伸向
远方, 画面感并不太强。通读全诗后,你会陆续看到树头新绿萌发,路边菜花繁
茂,儿童奔跑捕蝶,此时再回头 品悟第一句中的“深”字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小路在菜花的掩映下显得幽深,小路在儿童的奔跑中显得 漫长。通观《清平乐·村
居》全词,你会发现开头写到的小溪是一根线,串起了整首词,人物的活动都是
在小溪边展开的,小溪让村居生活更灵动,更滋润。
本课前两首诗均配有简洁明丽的插图,可作为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的参
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背诵 课文,会默写
《宿新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关注诗词,想象画面,能描述出诗词
中呈现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展开想象,描述诗词中呈现的画面。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前两首古诗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前两首诗,体会诗人 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背诵前两首诗,
会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关注诗词,想象画面,能描述出诗中
呈现的情景。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
(2)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首诗?请背诵给大家听。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杨万里(1127 -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 (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
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 诗人”,
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大多描写自然最物,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



感的作品。著有《诚斋集》。
2. 揭示课题,引出新授。
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
新市徐公店)
(1)认读“宿、 徐”
同学们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再引出题目的意思。
预设: 在招待所、小旅馆等的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应就是住宿、投
宿的意思。引导理解“徐公店”指一 位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公:古代对男子的
尊称)。说出题目的意思就是投宿在新市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 。
(2)读诗题。
在明确题目的意思后请把诗题读正确。
二、看图初读,感知大意
1.创设情境,故事入诗。
(1)那一天,杨万里吃过早 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门外,欣赏周
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已去读 读诗句,把生字圈出
来,把字音读正确。
(2)了解景物。 自由读,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中做上记号。
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预设: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儿童““黄蝶”“菜花”,从
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就是诗中的“径”。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
是指篱笆;“树头” 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径”,可联系《山行》
中“远上寒山石径斜”。
2.再读诗句,读通读顺。
三、难点理解,读出画面。
1.景物呈现,多姿多彩。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2)读诗句,说一说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讨论交流: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
古时指的就是跑。“ 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
预设:树头新绿萌发,路边菜花繁茂,儿童奔跑捕蝶,此时再回头 品悟第一
句中的“深”字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小路在菜花的掩映下显得幽深,小路在儿
童的奔 跑中显得漫长。品读:急走:快速地奔跑。蝴蝶与菜花颜色相同,因此蝴
蝶飞入菜花就找不到了。诗到此 戛然而至,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2.想象画面,升华情感。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 入菜花无处寻。看看图,再联系生活想一想,你
脑海中浮现出什么画面?
预设:篱笆旁边开满 了金黄色的油菜花,一大片一大片的。空气中散发出一
阵阵淡淡的花香。一个身穿红衣,头扎两条小辫的 小孩高兴地追赶着黄蝴蝶跑了
进来,翩翩起舞的黄蝴蝶忽高忽低,一转眼就飞入金黄色的油菜花里,小孩 东找
找,西看看,分不清哪些是油菜花,哪些是黄蝴蝶了。找了很久还是没有找着。
预设:一 天中午,杨万里吃完饭出去散步,看见一片油菜田,田边有一排稀
稀疏疏的篱笆墙,一条很长很长的小路 通向远方。路边有一棵大树,树上的花已
经落了,刚吐出点点嫩叶。这时,他听到小男孩的声音:“别飞 !别飞!”杨万里
转身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正追赶一只黄蝴蝶。蝴蝶飞到菜花里不见了,小男
孩傻眼了,自言自语地说:“我的蝴蝶呢?我的蝴蝶呢?”杨万里看到这里,诗
兴大发,回屋写下了这 首有名的《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2)读好全诗,读出诗人对乡居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学法迁移,自学自悟。
1.总结方法,自主学习。
(1)现在我们来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但主要是大家自己运用 掌握的方法
自己学。小结前一首诗的学法:自由读诗,感知大意。→想象画面,深入理解。
→深 情诵读,体会情感。



(2)学生进行学法迁移,自学自悟。
(3)师作适时引导。
预设:如果学生没有提到的,可指出前两句对仗工整:梅子金黄,麦花 雪白;
杏子肥,菜花稀。这与第一首诗不同。两首诗都注意了动静结合。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 田园景色。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 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
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 事正忙,
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
托村中 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了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的景色,
以动衬静。
3. 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视频跟读。引导学生诵读诗,读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欣赏之情。
四、通览拓展,延读古诗
本课学的两首写乡村生活的诗都是原有组诗中的一首,大家可以再见识一下
组诗中的其它的诗。
宿新市徐公店(共两首,此其二)
宋 杨万里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选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板书设计】

1 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宿新市徐公店





梅子、杏子、麦花、菜花 篱落、小径、新绿、菜花
儿童、黄蝶 蜻蜓、蛱蝶

喜爱乡村生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清平乐·村居》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清平乐·村居》,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重点)。 3.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关注诗词,想象画面,能描述出词中
呈现的情景(难点)。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背背默默,巩固提升。
(1)检查《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的背诵情况。
背给家长听一听。
(2)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默给家长看一看。
2.由诗及词,导入新课。 < br>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种新的文学形
式——词。请大家快速 地看一下课文,说一说诗和词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题目不同:“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 是题目。句式不同:词分
上阕和下阕(或上片和下片)两部分,每句字数不同。
二、初读宋词,疏通字句
1.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一下对辛弃疾的了解情况。
预设: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
济南)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投归南宋。一生力主抗 金北伐,并提出有
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
以豪放为主,富有爱国热情。有《稼轩长短句》传世。
(2)简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 清平乐·村居》是作者晚年遭受朝廷中的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
归隐江西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 写的。



2.通读全词,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词,注意读好每句的节奏。
预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引导学习生字。 “锄”可用熟字“加一加”偏旁的方法识记。需特别注意这里的“剥”字,
在文中读“bō”。“剥 bō”是文读,义同“剥bāo”,“剥bāo”是白读,用于
口语,如“剥皮、剥花生”等。
另外,这首词中有两个较为特殊的字音:“乐yuè、亡wú”,引导学生关注
并读准。
三、精读宋词,展开想象
1.读自悟,品词析句。
(1)学生自主、自由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注释或查字典,初步了解
词句的意思。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①谈谈读懂了哪些词句;②试着说说词中描写的景象。③提出不懂的问题进
行交流。
预设:茅檐:茅屋。相媚好:互相逗趣、取乐。亡赖:同“无赖”,这里指
顽皮、淘气。词中所描写的景 象大致是这样的:一座低低的茅屋前流过一条清清
的小溪,溪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 妇,正带着微醉的神态,
用吴地的口音亲亲热热地逗趣、取乐。大儿子正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二儿
子正忙着编织鸡笼,最讨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十分顽皮,瞧,他正躺在小溪边
剥着莲蓬吃呢。
2.展开想象,描述画面。
(1)引导学生根据词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一下当时的场景:从一 个“醉”
字,联想词中描写的老爷爷老奶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大儿子、二儿子在劳
动,他 们会想些什么呢?从一个“卧”字可以想象小儿时而仰卧,时而侧卧,时
而俯卧等,一副顽皮天真的可爱 样儿,他调皮地吃着莲蓬,又有哪些小心思呢?



通观全词,你是否 发现词中的小溪是一根线,串起了整首词,人物的活动都是在
小溪边展开的,那这又是一条怎样的小溪呢 ?
(2)学生先自己想象,整理语句,然后交流。
预设: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村头缓缓流过,溪边的绿茵茵的小草,草地
后边有一所小房子。
房子的屋檐虽然低小,但是房顶上却爬满了瓜藤。屋边种满了花草树木。
屋子里飘来了一阵阵 酒香,原来是一对老夫妻坐在床边喝酒。老翁和老妇用
好听的当地方言互相打趣儿。
“时间过 得真快啊!转眼间儿子就长大了,懂事了。我变成了满脸皱纹的老
太婆了,你也变成了白头翁了。”老妇 一边说一边指自己的脸蛋和老翁的头发。
“是啊,这么多年来我们养大三个孩子历尽了多少艰辛,如今 孩子长大了,
我们可以享福了。虽然我们老了,但你的笑容仍然那么美,你仍然是我亲爱的孩
子 他娘。”老翁深情地看着老伴说道。
“三个孩子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啊!老大憨厚勤快就像你,老二心灵 手巧就像
我,老小年纪尚小,虽然还贪玩调皮些,但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是我们的开
心果。 ”说起孩子,老妇脸上写写满自豪与满足。
“对,感谢您为我生下三个宝贝。干杯!”老翁高兴地举杯。
老翁老妇边喝酒边尽兴地聊天。
屋外头烈日当空,大儿子在田地里锄草,虽说是汗流浃背,但他很愉快地劳
动着。二儿子在树阴 下专心致志地编织着鸡笼。而小儿子呢,他趴在溪边剥莲蓬
呢。
这样安逸平静的生活真是让人 欢喜呀!现在有多少人能安详平和地度过这样
的一天呢?今天的亲眼所见可真是美好啊。辛弃疾感慨万千 ,于是写下了这首《清
平乐·村居》。
四、注重积累,适度拓展
1.指导写字,检查背诵。
(1)易错字书写时,学生之间要及时的“友情提醒”。



预设:“茅”字第五画是点,别丢了。教“檐”字时可配以插图, 先引导学
生找找“檐”在房屋建筑中的位置,注意右边的“
“言”。写“锄”字时要注意左右笔 画的穿插。
(2)学生自由背诵《清平乐·村居》。引导学生联系画面来背诵。
2.适度拓展,丰富认识。
再来读一首辛弃疾写乡村生活的词,进一步感受词人笔下乡村生活的恬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颗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板书设计】

1 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 翁媪相媚好 中儿织鸡笼
溪草青青

小儿剥莲蓬
大儿锄豆




”要紧凑,从上、左包住


1古诗词三首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认“徐、篱”等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宿、徐”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
大意。
4.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大
意。
教学难点
1.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搜集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所见》《村
居》《小儿垂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 侧面、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儿童生活的美
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富有童趣的古诗——《宿新市徐 公店》。
2.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课题,指名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宿新市徐公店: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3)介绍作者。
杨万里,号诚斋,南宋大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中兴四大诗人”。
教师: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却为奸臣所害,被
罢官闲居十五年。杨 万里的诗吸收了大量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
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在农村,对农村的田园 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
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那么,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了什 么样的情



景?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读、正音。
2.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徐公”“篱落”“疏疏”等词语,指名认读并正音。
(2)课件出示第一首诗中要求会写的四个生字,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3)学生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识记方法和写字要领。
(4)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
(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后临写。
(6)教师巡视指导。
3.课件出示全诗节奏,指名朗读诗句,检查自学情况。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2)学生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画面。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指出来,一起讨论、
交流。
3.学习第一、二句。
(1)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①(理解字词)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②理解诗句意思时调一下顺序: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板
书:篱笆 径)
过渡:这句诗描写的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看到的景象。作者紧接着收



回视线,从远望到了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2)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板书:树头)
①(理解字词)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②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
③理解诗句意思:叶子没有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④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和星星点点的光
斑。)
⑤ 教师: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
质朴的农村景色图,这叫静态描 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
为活泼生动的画面,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内容。
4.学习第三、四句,理解诗句。
(1)作者抓住了哪些对象?(板书:儿童 黄蝶 菜花)
(2)(理解字词)走:跑。 急走:快跑。 处:地方。 寻:寻找。
(3 )理解诗句意思: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
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课件出示后两句动画图,引导体会。
[这两句写了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是动态 描写(板书),儿童奔跑、
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
5.指名读诗句,说说全诗的意思。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枝上的叶子还没形成树
荫。儿童们奔跑
着追逐黄蝴蝶,可是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6.学生再次读诗句,说说自己眼前浮现的景象。
7.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的心情。
(1)指名读全诗,齐读。
(2)讨论:诗中表达了什么心情?(板书:对乡村景色和儿童生活的喜爱)
8.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什么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填空)



诗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来表
现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____ ______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仿佛就在眼前。说
一说,你仿佛看到了 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1)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预设: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 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
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我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 、欢呼声、失望
的叹息声……
(2)学生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
五、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 把这首诗画
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 一径 树头 儿童 黄蝶 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预设:黄(绿)
3.学生自由动手绘画。(配乐)
4.小结:学习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 蝶图,感受到了诗
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
六、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1.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2.指名背诵。
3.集体背诵古诗。
七、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1.练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背诵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小练笔:以“捕蝶”为题目,按《宿新市徐公店》第 三、四句的意思进行
改写,描写儿童捕蝶这一场景,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字词展开想象。
第二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田园生活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教师导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宋朝范成大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3.学生齐读课题,释题。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没有固定的题材。
二、初读古诗,简介作者。
1.简介诗人范成大。
范成大,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其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
以反映农村社 < br>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
人”。《四时田园杂兴 》是范成大所作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了农村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的景色和 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
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中的一个场 景。
2.学生自由读古诗,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3.组内“开火车”读诗,交流学习,扫除障碍。
4.课件出示生字,指导读准字音。
杂兴 稀 蜻蜓
5.指名读诗,相机正音。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回顾旧知:学习古诗不但要会读,还要弄清楚诗的意思,你觉得要读懂诗
的意思,有哪些方法? (结合注释、查字典或资料、与同桌交流等)
2.运用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些方法来理解这首古诗。(教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
指导)
3.课件出示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自学。
(1)词语意思。
①篱落:篱笆。 ②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



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这里没有人 经
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讨论、交流: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诗中描写了梅子、杏 子、麦花、菜花、篱笆、蜻蜓、蝴蝶,展现了夏
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 情。
四、再读古诗,回归整体。
1.学生比赛读古诗。
2.引导背诵。
(1)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的顺序背诵:
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蛱蝶
(2)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
3.小结: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 花
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
了梅黄杏肥, 麦白菜稀,色彩鲜丽的画面。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的景
象。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 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
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 衬托村中的寂静,
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五、学以致用,自学诗词。
1.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清平乐·村居》。
(1)学生自读,扫清字词障碍。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预设: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 有醉意的吴地方言,
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
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的
草丛中,剥着刚摘下的 莲蓬。
(3)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
2.展开想象,描述情境。



(1)过渡:这户人家虽然住的——“茅檐低小”,但周围的环境很美——“溪
上青青草”,
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
画面之中了,请同学们选
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从诗句中看到什么、听到
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 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 有诗。作者用精练、生动的语句,通过
写景与叙事,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 者不但十分喜
欢,而且非常——热爱、向往、羡慕。
六、想象画面,巩固练习。
1.背诵三首古诗词,想象画面。
2.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1古诗词三首






把古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再引导读懂诗意,理解诗中的情感,

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没有很好地启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诗句的描述

想象画面时,学生的语言还不够准确生动。

成功之处:教学过程中,采取自读自悟、以读促学的方式,先让学生



教学建议:指导学生读诗句想象画面时,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生动 的语言准确表达。



下雪作文-军训文章


海之恋-北京出入境管理办事大厅


大学生户口迁移-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南充人事考试网-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


出其不意造句-柚子的功效


菏泽公务员考试-幼儿园家长工作总结


土木工程就业-易思玲微博


寒山寺-保护黄河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