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祖父的园子(教案)

玛丽莲梦兔
994次浏览
2020年11月26日 18: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河北省高考改革-安徽省天城中学

2020年11月26日发(作者:鲁建)



2祖父的园子
本文是一篇描写童年的佳作,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期跟随祖父在 园子里
“劳动”和玩耍时无拘无束的生活,表现了亲近自然景物,亲近小生命的
幸福与快乐,寄 托了对童年幸福、快乐、自由生活的怀念,对慈祥的祖父
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作者以独特 的视角,以真诚的心灵,




以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祖 父的园子的勃勃生机,向我们展示了作者
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向我们诠释了爱是美丽、自由的源泉这个 真理。本
文善于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园中之景,叙园中之事,抒
园中之情,显 得富有诗意,纯真动人。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把握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充分发挥联想和想 象,走进作者童年生活的园子,
深切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
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自主读文、自
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
情感,积累美的语言,学习美的写法。
1. 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晃”,会写14个生字;重点理
解“承认、随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作者笔下的园子美景及祖孙的劳作场面。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心情
目和对祖父的感激与怀念,感受作 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标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本文独特的语言特点,学习寄情于物的写作
方法和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的生活
态度。






在朗读中品味课文优美的
语言,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
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
教体会作者对童年、课
2课时
学对祖父的怀念之情,领时
难会并学习本文寄情于
点 物的写法。






1.会认“蚱、啃 、樱”等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晃”),会写“蝴、
蚂、蚱”等14个生字,准确读写“蝴蝶、 蜻蜓、蚂蚱”等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想象作者笔下优美的画面。

1.准确读写生字词,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呼兰河的风光图片和菜园的相关图片,播放背景音乐,引领 学生体会
其所创设的情境,进入美的氛围中。
导语: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来说,或许 印象模糊,或许压根就留不
下印象,但是,对于著名作家萧红来说,这个园子却深深地印在她的心中,久 久
挥之不去。这个园子带给她快乐,带给她自由,带给她无限的遐想,带给她美好
的回忆,这就 是——祖父的园子。今天,我们也走进这座园子,一同感受作者的
童年生活吧!(板书:祖父的园子)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预设:“园子”就是种蔬菜、瓜果、花草、树木的地方。学生读课 题,教师
能够让他们围绕课题自己发问:祖父的园子到底是什么样的?祖父在园子里种了
些什么 ?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了些什么?为什么作者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魂
牵梦绕呢?针对学生的问题,让 见过菜园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见闻想象一下
祖父的园子里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其作品。



萧红(1911—1942) 原名张迺(nǎi)莹,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
呼兰区) 人。中国现代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35年,
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 作《生死场》。代表作有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马伯乐》,短篇小说《小城三月》等 。
《呼兰河传》 现代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以萧红
自己的童年生活 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
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表达了作者 对当时中国的扭曲人性和损害人格的社
会现实的否定。茅盾曾说:“《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 小说,而在于
它‘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
一 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教师检测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和词语。
húmāzhàwēnɡwēnɡyīnɡbáxiāchúchǎn
蝴蝶 蚂 蚱 嗡 嗡 樱桃 拔草 瞎闹 锄头 铲地
gēchénɡshuānpiáoɡuànɡhuǎnɡhuǎnɡkěn
割草 承认 拴着 水瓢 闲逛 明晃 晃 啃树
bànɡdūdūwōluó
蚌壳 毛嘟 嘟 倭瓜 啰
◆需注意的字音:“樱、承、逛、蚌”都是后鼻音;“晃、啰”是多音字,
要根据语境辨读。
◆需注意的字形:“拔”的右边是“犮”,不是“发”;“承”的中间有三
横,不要少写;“瞎 ”的左边是“目”,不要写成“日”。
辨字:拔——拨 拴——栓 樱——缨
(2)理解词语。
[明晃晃]光亮闪烁。 [闪烁](光亮)摇晃不定的样子。
[光芒]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存心]怀着某种念头。
4.学生自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园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
久不能忘怀呢?
(2)“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能够体会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学习。
(1)独立阅读全文,探究问题一。
明确 :①祖父的园子是一个生机勃勃、五彩缤纷、鸟语花香、丰富多彩、自
由自在、幸福快乐的园子。②园子 里的幸福生活场景有:观察小昆虫、大榆树;
陪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祖父教“我”区别谷穗和 狗尾草;陪祖父浇菜;
感受阳光的温暖;园子里自由的花、鸟、虫、倭瓜、玉米、天空、白云;盖着草< br>帽睡觉。
(2)合作探究问题二。
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我”在园子里的心情。
明确: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快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合作与交流,梳理课文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过渡:同学们,课文虽然看起来很“散”, 但每个自然段都有写作的重点,
有的几个自然段写一方面的景物或事件,所以这几个自然段就能够划分为 一个部
分。全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应该很容易理清结构,划分部分。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园子里的昆虫和树。
第二部分(第4~14自然段):写“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
第三部分(第15~16自然段):写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第四部分(第17~19自然段):写“我”在园子里快乐地入梦。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学 习了生字和词语,朗读了课文,同时概括
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划分了段落层次。通过探究问题,对祖父的 园子有了初步了
解,明确了“我”在祖父的园子中的心情。课堂上,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
“英才好阅读”丛书)


1.理解重点词语和优美语句,感受本文语言的自然、率真。
2.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对祖父的怀念之情,领
会写法。
3.激发学生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品味优美语言,感受园子之美。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美好感情的熏陶下激发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教师提问,引发思考。
导语: 本文是一篇美文,用了很多优美的词语描写祖父的园子及“我”在园
子里自由自在玩耍的情景,谁愿意按 老师的分类说说词语?(生分类说词语:写
颜色的、写形状的、写情态的、叠音词、写作者动作的)谁愿 意说说写了哪些植
物(瓜果蔬菜),写了哪些动物(昆虫)?(生回答)谁来朗读你最喜欢的句子
(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段落?(生朗读)
2.师生回顾,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
玩耍的哪些情景?



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课件出示:
(1)观赏小昆虫、大榆树(2)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3)误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下(4)在祖父的园子里
玩耍的情景
(5)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6)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7)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8)用草帽遮脸睡觉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说得很好,说明同学们上课听讲都很认真。上节课有 的同学已
经说了:祖父的园子是一个生机勃勃、五彩缤纷、鸟语花香、丰富多彩、自由自
在、幸 福快乐的园子,作者在园子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 ,作者是怎么写祖父的园子的,她使用了什么样
的方法让我们也感受到祖父的园子的神奇和美丽。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园子的特点。
过渡:同学们,我 们已经知道祖父的园子是一个生机勃勃、五彩缤纷、鸟语
花香、丰富多彩、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园子。 现在,我们要继续探讨:作者在
园子里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请画出相关语句,谈 谈自己
的感受,先小组内交流,然后班内交流。
2.班内交流。
交流结果:(1)这是一个美丽漂亮、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的园子。
(重点读课文第1~3自 然段:画出关键词句,作旁批,写写自己的体会。抓
住昆虫的种类感受“应有尽有”,抓住昆虫的颜色感 受“五彩缤纷”,抓住蜜蜂
的动作、形态感受“生机勃勃”等)
①根据交流出示语句: A.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
有白蝴蝶、黄蝴蝶。这 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 ,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
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明确:昆虫众多,生机勃勃——样样都有;美丽漂亮、色彩斑斓——白、黄、



红、金、绿,一应俱全,一片灿烂;形态优美——胖乎乎、圆滚滚。
B.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明确:绚丽多彩、新鲜漂亮——红绿相间、鲜明耀眼。
C.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 ,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 样。
明确:树木高大、生命力旺盛——榆树呼风唤雨,叶片闪闪发光。
过渡:面对这么美丽 漂亮、充满生机的园子,作者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
假如我们进入这样的园子,一眼望去,我们会有什 么样的感受?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看谁能读出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喜爱、
赞 美)。要求:孩子气的、欢快的语气、语调。
(2)这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
(重点读课文第4、5自然段和第13~16自然段:画出关键词句,作旁批)
①根据语句,交流感受。
过渡:“我”在园子里干了哪些事?这些事让“我”感受到什么?
(明确: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
A.“我”的自由自在。
a.祖 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
我就拔草。(“我”好像是祖父的 “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
草帽相映成趣)
b.种小白菜时瞎闹、踢飞菜种。(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分明就是在瞎
闹)
c.铲地时,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
草当作谷穗留着。
预设:“我”是怎样铲地的呢?引导学生抓住“伏在地上”“乱钩一阵”两
个词,用心读一读。
d.拿水瓢浇菜。
我们能够发现,“我”跟着祖父种小白菜、铲地、浇菜时,也是自由的。种
小白菜,“我”是在瞎闹;铲地,“我”是在乱钩;浇菜,“我”是在乱闹。“我”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都是自由的。



e.在园子 里,“我”是自由的,想摘黄瓜就摘黄瓜,想捉蚂蚱就捉蚂蚱……。
玩累了,想睡就睡。
B.鸟儿、昆虫、植物的自由自在。
预设:引导学生注重以下句子,在反复朗读中体会鸟儿、昆虫、植物的自由
自在。
一 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愿意爬上架就爬
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愿 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
一个瓜。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C.祖父的自由自在。
预设:祖父在园子里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是自由 的;
他给了“我”自由快乐,给了所种的瓜果、蔬菜、花草自由。(老师提醒:哪两
句话最能体 现园子的自由?——“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就是 中心句)
②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3)这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园子。
预设:画出写作者感到快乐幸福的关键词句,作旁批。
示例:
生1:园子是一个自 由自在的、快乐幸福的空间,作者跟着祖父在园中自由
自在地“瞎闹”,作者在园子里的活动全凭兴趣, 见一件,爱一件,丢一件,捡
一件,园子里的生活多么快乐、幸福。
生2:园子也是动物们的 乐园,蝴蝶随意地飞,从谁家来到谁家去,连太阳
也不知道;园子还是植物们的乐园,它们想怎么生长就 怎么生长。
生3:园中的人是自由快乐的,动植物是自由快乐的。
方法指导:教师可创设情 境让学生实行“移情”,把自己当成园中的倭瓜、
黄瓜、玉米,来诉说自己的自由与快乐。指名一人读一 样景,以串联读的形式让
学生再次体会到园中景物的快乐、自由。
(4)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
预设:重点读课文中“我”和祖父对话的文字,画出关键词句,作旁批。
过渡:祖父的园子给了作者自由、快乐,所以这个园子在她心中才是那样的



美好,那样的温馨,那样的令人难忘。她的自由快乐来自这个园子,还来自慈 爱
的祖父。所以这园子已不是普通的菜园、花园,而是一个充满了爱的乐园。所以
她称它为“祖 父的园子”。(教师指导学生紧扣文中句子,发现细节,感受祖父
对“我”的爱)
①小组交流,找“爱”:
A.拔下锄头杆——为了“我”“玩”方便,对“我”的宠爱;
B.“我”闯祸了,不骂,反而笑——对“我”宽容的爱;
C.教“我”认谷穗——使用比较,颇讲艺术,对“我”有耐心,不厌其烦的
爱。
过 渡:是呀,大家都注重到了文中的细节,其实,我想,品悟了这些细节后,
就会发现祖父有一个让人觉得 亲切的表情——“笑”。从笑中,我们完全明白了,
作者除了拥有快乐和自由,还拥有了祖父的爱。(板 书:爱)
②小组交流,悟“爱”:
A.出示插图,指导学生用“当……时,祖父笑了!”的句式实行说话练习。
“当我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把菜种都踢飞时,祖父笑了!”(师:这是开
心的笑)
“当我从祖父手中抢来水瓢,把水扬到空中时,祖父笑了!”(师:这是宽
容的笑)
B.抓祖父的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从这三次笑中你读出
了什么?祖父的笑里隐藏着 什么?(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
C.再入文本,读书体验。(课件出示句段)让我们带着祖 父的笑,轻轻地读
这篇满含爱的文章,在心里与萧红分享祖父那浓浓的爱吧。
③小组交流,品“爱”:
体会作者使用反复句式的妙处。
A.想象作者写这个部分 时的表情和心情。(指导学生感受相同的句式一次次
地出现,作者就一次次地在回味着祖父的爱,像涓涓 细流,甜甜地滋润着心田)
B.是呀,快乐和自由是不怕啰唆的,爱更是不怕被重复的,只有拥有了爱 的
快乐和自由,才是最快乐的,最自由的,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小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而是作者童年的乐园,是作者永远的精神家



园。
三、回归课文,领悟写法
过渡:祖父的园子是美丽 的园子、欢乐的园子、自由的园子、明亮的园子、
五彩缤纷的园子、生机勃勃的园子、充满欢声笑语的园 子……。一个简简单单的
园子,被作者写得这么美,我们对园子也有了无比的喜爱和神往。那么,作者使
用了哪些手法写园子呢?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别之处呢?让我们学习本文的写
法,体会本文独特 、优美的语言。
1.探讨本文的写法及语言特色。
(1)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明确:作者留心 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
——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 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
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 语言、心理描
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所以,我们也要做生活的
有 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2)探讨后交流:作者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写园子?
心是自由、快乐的,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中的景
象吧!
引读:明媚的阳光下,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 ;鸟飞了,就
像 ;虫子叫了,就像 ;倭瓜有的爬上架,有的爬上房,在我看
来,是 ;黄瓜有的开着花,有的结果了,在我看来,是 ;玉米
长得特别茂盛,在我看来,是 ……
赏析: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自由自在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的自
由与快乐。一 切景语皆情语啊!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第16自然段。(引读第16
自然段)(这是对园中景物的一次回 望。有了对文中趣事的理解,再读第16自
然段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写作的巧妙,体会到作者在借景抒情 ,体会到作者“心”
的自由。此处读是一次情感的升华)
小结: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份自由, 重新回到祖父的园子。因为“我”的心
“情”是自由自在的,所以“我”看到的一切“景”都是自由自在 的;也正因为
满眼的“景”都是自由自在的,所以“我”的“心”就更加自由自在了。这就叫



作“情景交融”。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
(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讨本文的语言特色,然后交流。
交流后明确:①语言儿童化 ,口语化,更显童年的稚气和童言的天真无邪。
②大量使用短句表达情感。短句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氛围, 表达了自由快乐的感情,
读来流畅自然,轻快灵动,亲切感人。③大量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
使语言生动传神,给读者鲜明的印象。
2.小练笔。
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描写自己童年生活中记忆深刻的事,字数不限,体裁不
限,写出真情实感。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小结:在祖父的园 子中,孙女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
在他的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能够如 此地在园子中纵情嬉戏!这不是一
个普通的园子,而是充满了自由、爱的园子,有这样的园子真好,有爱 的园子真
好。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园子、“我”三位一体,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
2.探讨交流,深化主题。
(1)文章题目能否改为“园子”?
明确:不能。园子 是作者童年的乐园,给了她自由,给了她快乐,所以园子
在她心中,才是那样美好,那样温馨,那样令人 难以忘怀。但是,她的自由快乐,
还来源于领她到园子里的慈爱的祖父,所以她强调园子是“祖父的园子 ”。
(2)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祖父是一个怎样的祖父?
明确:“我”——无 忧无虑、自由快乐、天真烂漫、幼稚淘气、聪慧敏锐、
善于想象、富于幻想,对美好的事物充满爱恋,对 祖父充满挚爱和感恩。祖父—
—宽容慈祥、挚爱孙女、热爱劳动、心灵手巧、朴实智慧。
(3)为什么作者对祖父的园子那么热爱、那么念念不忘?请谈谈你的感受。
示例:
生1:因为祖父的园子给了她自由。她在园子里自由地玩耍,无拘无束,甚
至瞎闹也不会受到责备。因 为祖父非常疼爱她。她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表面上是
和他一起劳动,其实就是玩。这样的一个地方,怎不 让人惦记呢?



生2:正因为如此,萧红一生永远忘不了祖父的园 子,祖父的园子成了她潦
倒时候能够安慰心灵的园子,成了她艰难时刻能够寻找寄托的园子。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搜集《呼兰河传》的其他篇章实行阅读,并积累语言。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
“英才好阅读”丛书)



◆发挥想象,畅游梦中园
师:同学们,玩着玩着啊,我们就累了。让我们在萧红的园子里静静地闭上
眼睛睡一会儿吧!
(学生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师配乐朗诵)
师(用轻柔的梦幻似的声音,继续讲述):蝴蝶 睡了,蚂蚱睡了,蜜蜂睡了,
蜻蜓睡了……,这园子里的一切仿佛都睡了。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睡着睡 着,
就进入了梦乡。你会梦见些什么呢?也许,你会梦见……你会梦见……这园子里
的一切都静 静的,伴着我们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师:好,抬起头,同学们,你们仿佛梦见了什么?
生1:我仿佛梦见了那个园子。
师:梦见了园子里的什么呢?
生2:白云从头上飘过。



师:梦见白云飘过。白云悠悠地在那儿飘啊!
生3:我梦见了作者无拘无束地在园子里玩耍。
生4:我仿佛梦见自己自由自在地在那儿跑啊,跑啊。
生5:我梦见了作者和园子里的动物们 在玩耍,还在观察园子里的植物,看
到有一个黄瓜马上就去摘黄瓜,看到有一个玉米马上就去摘玉米,看 到什么就吃
什么。
师:连我们的梦都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啊!同学们,虽然我们没有去过萧红祖
父的园子,但是依然能够通过文字和想象“看”到园子里的一切,这就是文字的
魅力!我们能够 想到,萧红在睡觉的时候也可能梦到这个切。但是,同学们,19
岁以后,萧红再也不能快乐地做这样的 梦了。
(在低沉的音乐声中解说写作背景:1911年,萧红生于北国呼兰河。18岁
那年, 那个带给她无比快乐的祖父永远地走了。19岁时,她被迫离家,离开这
个美丽的“样样都有”“一切自 由”的园子,四处漂泊,从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
乡,最后漂泊到香港。1942年,因为庸医的误诊,年 仅31岁的萧红永远地离开
了这个世界。整整12年时间,她再也没有回到过那个让她念念不忘、魂牵梦 萦
的园子,她只能一次次地在梦中看见园子里的一切)
师:同学们,每当她梦醒的时候,她面 对的,仅仅栖身的陌生的土地——远
离故土的香港,而家却永远也回不去了。因为想念,她拿起笔写了一 本叫《呼兰
河传》的小说,她把小时候的经历浓缩成了文字,那些文字是那样的美丽,那样
的自 由。
赏析:《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的关键词是“自由”,在祖父的园子里,“我”
是自由的 ,一切都是自由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更是将“自由”一词融入
了学生的切身感受中,让他们通过 音乐的渲染和老师的深情讲述,跟着作者一起,
在园子里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在梦中,一切都是自由的。 这样学生感同身受,能
更真切地体味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在营造出了浓浓的氛围之后,教师 话锋一转,讲述了多年之后作者的经历,
让人无限感慨,淡淡的惆怅、浓浓的乡愁弥漫了整个课堂。在此 基础上引出《呼
兰河传》,更引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课堂做了完美的延伸。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文章通过描写“我”跟随祖父< br>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达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课文重点
写了作者在园中自 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引导交流“我”在
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 到的,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
不能忘怀。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朗读相关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 受作者的语
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通过课文的教学应该让学生理解到作者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 拔草、种白菜、
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至于摘黄瓜、追蜻
蜓、采倭瓜花、捉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
通过阅读还应该让学生理解 到,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
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 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
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孩子才有了
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
一切都是自由 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写人作文800字-办公室文秘工作总结


战胜困难的名言-山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试题网-荷兰探亲签证


杨贵妃简介-体育工作计划


支付宝抢红包-养老地产可行性报告


老舍的文章-放假


九州大学-监事会职责


恐怖小故事-洪涝灾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