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最新教育文档

玛丽莲梦兔
829次浏览
2020年11月26日 19: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八年级英语教学案例-pmc工作职责

2020年11月26日发(作者:席国光)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
《独坐敬亭山①》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
只有敬亭山。
注释
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②,
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
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第 1 页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忆江南:词牌名。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
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独坐敬亭山》赏析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
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 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
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
时,距 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
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 态炎凉,
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
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 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
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第 2 页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
其实,把孤独之感 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
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
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 是在一群山鸟的喧
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
别的清幽平静。因 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
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br>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
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 ”出神的形象,为下
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 的喜爱。鸟飞云
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
的敬亭山,而敬亭山 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
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
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
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 起,表现出强烈
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
对敬亭山的喜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
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
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
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 ”;而他那横遭
第 3 页


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 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
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 br>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
这首诗是“传‘独坐&r squo;之神”了。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望洞庭》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 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
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
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
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 用镜子的比喻
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
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
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
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
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 青螺。全诗纯然写
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忆江南》赏析
词人青少年时期就曾旅居江南,中年又先后在杭州、苏< br>州等地做过刺史(州的长官),江南的美丽风光给他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使他恋恋不能忘怀。晚年 在北方,他写过不少怀
念江南的诗歌,《忆江南》词三首就是其中广为传诵的一组。
它们约作于 文宗开成三年(838)前后,当时词人66岁左右,
第 4 页


正以太子少 傅分司洛阳(领干薪在洛阳养老)。这里所录,是
组词的第一首,也是写得最精彩的一首。
旧曾谙,过去曾经饱览。谙,热悉。江花,江边的鲜花。
蓝,植物名,种类很多,叶子可用来制作青绿色 的染料。
“日出”两句,线条粗犷明快,设色鲜艳浓烈,凸现了
春和景明时的江花江水,有彩版画的艺术效果。
此词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东亚文学史上的影响很大。不数
十年,它就传播到了东瀛。公元9世 纪末,日本第一醍醐天
皇时期,皇子兼明亲王作《忆龟山》词:“忆龟山。龟山久
往还。南溪夜 雨花开后,西岭秋风叶落间。能不忆龟山?”
就明显是摹拟本篇。在中国,《忆江南》这个词牌自此成为
历代词人赞美各地山川及风土人情的首选,且多以“某地好”
开头。
第 5 页

中国记者节-小抄写员读后感


护林员职责-为什么


普通话宣传-春节休假


重阳节的对联-贫困生助学金申请表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行动计划表


口腔医学排名-护理工作总结


母亲节是-经费请示


中考成绩查询网址-公司合作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