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
学习科学发展观-小学安全工作总结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同步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基础训练
一、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
——陶
渊明《饮酒》 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孤。 ——王昌龄《芙
蓉楼送辛渐》
5、相看两不厌,只有 。
——李白《独坐敬亭山》 腊 ( ) 浑 ( ) 豚 ( )
侧 ( )
五、 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二、写出带点
字词的意思。
1、题西林壁 ( )
2、只缘身在此山中 ( )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
4、莫笑农家腊酒浑 ( )
5、丰年留客足鸡豚 ( )
三、填空。
1、“缘”的音序是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
2、苏轼是
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
辙合称“ ”。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
。
3、陆游是 代著名的诗人,他善于写抗金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
的诗,除《游山西村》,他还写过 。
4、《题西林壁》中体现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它的意思是 。
四、填山名。
1、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2、京口瓜洲一水间, 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题西林壁》 题:____________西林:________________
只缘:
__________不识:________________
横看:________________ 六、
读《题西林壁》,按要求填空。 1.《题西林壁》的
作者是_____
代诗人_________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
_不同的角
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
________
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俗话
说:“当事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七、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
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
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
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八、把下面的词组织成句,句子要通顺。
1.来了 果子 野的 早已 秋天 满山
熟透 六、课外阅读。
___________ 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迟日江
山丽,春风花草香。
2.这个 想到 心惊 有点 一 就 肉跳 我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
鸳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这首诗描绘了 季的景色,
从
、 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以看出来。
九、默写《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 。 , 。
,
。 , 。
十、填空
1.此诗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著名诗人。现存诗作
近万首,是我国诗歌历史上最“多
产”的作家。有《
》《 》等传世。
2.“ , ”蕴含深刻哲理。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意思
是: 。
4、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感觉,你能兴趣个例子吗?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拿出你的彩笔,把诗中描绘的景色画下来吧! 拓展提升 七、
积累运用。 1、背古诗。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
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你还知
道哪些作者有哪些名诗名句吗?不妨写几句下来和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霜、寺、”会写“遍、渐、
霜、愁、眠、苏、寺”。
能力目标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像古诗
所描绘的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3、有感情地朗读
诗文。
背诵诗文。
情感目标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
读法
学法:朗读理解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配乐朗读法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教学步骤雷同)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忆所学过的古诗,并背诵。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
1、解题。思考: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2、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1)学习生字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
字,并注意他们的读音。
(2)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
(3)学生齐读。
3、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
4、结合注解,自读自悟,整体感知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
像诗句描绘的画面。
5、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并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
三、巩固练习。
读全诗练习背诵。
1、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3、学生交流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四、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学生自己读古诗,边读边画。
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
诗人的写作背景,能使学生更能
深入的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自学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
的自主意识,自主探索的能力。多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
五、朗读指导: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六、作业:
1、连线:
张继《枫桥夜泊》
元稹《望洞庭》
刘禹锡《菊花》
2、填空
“遥望洞庭山水色,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用了()修辞手
法,把()
比作“白银盘”,把()比作“青螺”
教后感:
5、古诗两首
沙湾小学 申学奇
教材概述
《题西林壁
》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
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
泉飞瀑山亭云阁,气
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
山姿态
谈游山感受。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
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
,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
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
话
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中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
生动
的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
民淳朴、好客的品性,
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情感。现在常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陷入困境,似
已无望,
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古诗,对于学习古诗也有了一定的方法。
两首古诗可以按先后顺序
分别进行教学,也可以把两首古诗进行比较
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凭借课
文中的
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尝试学习,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
句意
是难点,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句子中去试
着讲讲句子的意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
观察效果不同;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学到的
观察方法与他人交流。
2.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3.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苏轼在赞美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的同时,于写景
中寓有一定的哲理。体会陆游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并认真体会含有人生哲理
的的诗句。 教学策略
提示诱导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资源
PPT课件 语文课本 拓展材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
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题西林壁》,理解古诗的意思。
2.
在明白古诗的意思的基础上理解古诗所蕴含的哲理:观察角度
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
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意及古诗蕴含的哲理。 难点:体会蕴含哲理的的诗
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3分钟) 1、(PPT课件)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
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
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
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
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
认识。)
师:著名的
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
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
首古诗(板书诗
题)
(设计意图:由图片导入,从视觉上给学生留下庐山的壮丽景色,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二、讲解(17分钟) (一)初读古
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1、齐读古诗,
纠正读音。 2、作者简介
3、解诗题
4、听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
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
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
个字一停
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现在大家认真听听范读。请同学们在每句诗
的停顿处用“”作
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二)讲解诗意
1、结合图片理解前两句(课件出示)
横看庐山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庐山成了高耸入云
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的样子都不同。
(观察的
角度不同)——实写
2、重点理解后两句(课件出示)
(1)不识:看不清 (2)缘:
因为 (3)身:指自己
诗意: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
师:这两句流传千古,相当于人们常
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地客观地进行分析,就有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事物。
3、这首古诗那两句前两句用了实写,后两句写什么? (明理)
的写法,
结论:观察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4、学了这首诗你懂得了
什么道理呢?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
,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
待问题。 5、再次齐读《题西林壁》,试着背诵古诗。
(三)诗句
运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三、阅读我最棒(10分)
自由阅读材料书第46页—50页中的小短文:
必读篇:——
《作者介绍》 《题壁诗》 《庐山简介》 《题西林壁》
《画杨
桃》 《《题西林壁》最后两句流传千古的原因》
选读篇:
《从不工作和永远不工作的人》 《远远欣赏是种美》 ☆
认真阅读并思考短文前面的小问题。
(设计意图: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五、小练笔(10分)
把《题西林壁》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作文,用上你积累的优美词
句,使文章形象、具体。
小要求:不少于120字,语句通顺, 抓住
重点,书写规范。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实写
角度不同 明理 察效果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
2、读懂诗句、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中的哲理。 3、有感情的朗
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熟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
难点:感悟诗的情感。
体会诗中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两首《题西林壁》,同学们试着背诵一下
这首古诗。今天我们学习
另一首《游山西村》。
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生字(5
分) 1、我会写、会认生字 莫
腊 浑 疑 (1)让学生认读。
(2)带拼音拼读生字。 (3)去拼音指名认读。
(4)我会认生
字“豚” 注意:不要在
(设计意图:学习生字为学习古诗打基础。) 三,理解古诗 (13
分钟) (一)初读古诗
1,解诗题。 理解“游”字。 2,听范读古诗,
注意停顿。 3、 学生齐读古诗。
(二)理解诗意 1、莫笑农家腊酒
浑,
一句中先理解“莫”和“腊“的意思。在借助字义来理解诗句意
思。 2、丰年留客足鸡豚。
“豚”:指小猪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重”:重叠
“疑”:
以为、怀疑
4、这首古诗前两句是写什么的?后两句有是写什么的? 前两句:
叙事 ——盛情款待客人
后两句:写景——山西村景色迷人 5、重点
理解对偶的修辞手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对偶句。
对偶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使用字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成
的一对短语用来表达两个
相对或相近意思的语言方式。
6、读这首诗,同学们能不能用诗中的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山西村的
景美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还能不能用一句诗来赞美山西村的人更美呢?
莫笑农家腊酒
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8、哪两句诗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的理解吗?
诗句的意思是: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
突然发现柳荫深深,鲜
花明艳,眼前
又是一个山村。
这个村庄的风光更给了他深刻的启示:
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出现坦途。
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
以无望,忽而绝
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9、小结: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感悟诗情,体会古诗所蕴含的哲理) 四、
阅读园地(10分)
自由阅读第54页—56页的小短文: 《别有佳处惬人意》 《《登
鹳雀楼》赏析》
小提示:认真思考短文前面的小问题。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小练笔打下基
础) 五、小练笔(10分)
1、学习了这两首诗,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请写一写。
2、选用以
下词语写一篇小短文。
腊月 腊肉 腊梅 浑水 浑浊 浑身 疑问
怀疑 冰天雪地 喜迎新
春 小要求:不少于100字,语句通顺,感情真挚。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不要
豚:小猪 重:重叠
练习(三)--------古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
2、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九牛一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于足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进一步。
7、不是花中偏爱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八月涛声吼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早霞不出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勤能补拙是良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夕阳无限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13、燕子低飞蛇过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晕午时风。
15、绳锯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莫愁前路无知己,
17、发愤识遍天下字,。
18、小葱拌豆腐—。
19、独在异乡为异客,。
20、竹篮打水—。
21、姑苏城外寒山寺,。
22、湖光秋月两相和,。
23、,夜半钟声到客船。
24。
25。
26、,只是近黄昏。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地厚也。
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莺啼山客犹眠。
31、球从绕舍似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遥望洞庭山水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34、百尺竿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孜孜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古诗两首
学校 班级 姓名
1.认识3个生字:腊、浑、豚;会写4个生字:莫、腊、浑、疑。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心境,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自学诊断】
1.看拼音写词语。
mò xiào là jiǔ hún shēn huái yí
( ) ( ) ( ) ( )
2.你知道下面这些字的意思吗?
缘: ;横: ;豚 ;
3.写出每首诗的后两句诗。
《题西林壁》 , 《游山西村》 ,
【合作探究】
1.诗人看到庐山“远近高低”各是什么样儿呢?你可以查找资料
去了解了解。
2.如果把“庐山”比作是“人”或是“事”等,我们又该怎样识
得“人”或“事”的真面目呢?
3.《游山西村》中诗人的心情有何变化?在生活中你的心情有否
这种变化呢?
【展示交流】
1.填空题。
①《题西林壁》这首诗充满哲理,与成语 的意思一样。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柳暗花明又一村”
又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③你从“莫笑农家腊酒浑”中“莫笑”一词体会到了 ;从“丰年
留客足鸡豚”中“足”字又体会到。
④小丽和同桌小亮经常为了一些小小的事情而闹矛盾,当老师找
他们谈话的时候,他们啊!
【归纳总结】
1.如果你能在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多读几遍,很容
易就能熟读成诵。
2.在默写古诗时,要注意把字写正确,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如
“壁、缘”。
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
在我们平时生活的情景中
可以引用。
都认为错不在于自己,而在于对方。唉,这真是
5、古诗两首
教学内容: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
流。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难点:体会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
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
流。
4.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
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
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蕴义深刻,是悠久中华之瑰宝。那今天
我们就从展示你们所会的古诗开始,一起走进这美妙的古诗世界。谁
愿意把自己会的古诗与大家
一起分享?
出示(课件1:望庐山瀑布)同学们会的古诗可真多呀!看到这
幅画,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是啊,许多诗人都被庐山的美景所感动,留下了千古名句。今天
我们也一起
去爬庐山
好不好?好大家做好准备,我们出发了。(课件2:风
光片)师配乐导语: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了
庐山,这里山高水
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
<
br>我们沿着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映入眼帘的是墙
上的一首诗。现在哪位细心的
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课件3:课题)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
1、请结合课文注释,理解题目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介绍作者(苏轼:字
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
“三
苏”。本文是苏轼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下面我们就
一起来欣赏古诗
出示(课件3:古诗)欣赏古诗,小声跟读两遍。
二、自学古诗
拿到一首古诗,首先我们要理解它的意思。同学们平时都怎样理
解?
介绍常用方法拆分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请同学们用
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古诗。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三、理解古诗
学好了吗?谁能说一说,通过自学古诗的前两句,你都知道了什
么? 谁能试着读一读?
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
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
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
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律朗读一遍吗?(师
读)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自由练读。齐
读。
作者是按横侧远
近高低不同的方位顺序去看庐山,看到的景色各
不相同。同学们还可以按哪些顺序去看庐山呢?(按不同
的时间顺序
去,如早中晚;可以不同的季节去,如春夏秋冬;还可以不同的天气
去,如晴阴雨等
。)
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天气怀
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
真是??(课件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不同。
诗人仅用14个字,就从不同的方位顺序写出了庐山的美景,那我
们在以后的
写作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写作的顺序。可以运用空间顺序,
比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外及内等;还可
以运用时间顺序,比如
春夏秋冬,早中晚等。注意了写做顺序,才能使文章更具有条理性。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古诗的后两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谁能用
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关系?(诗
人不认识庐山的原因是因为
他就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局限,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不能看到
庐山的全貌。这两句的关系是因果关系。)
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
地描绘了庐山
的奇特景象——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奇峰怪石;俯瞰幽谷深涧,仰望
重峦叠嶂。一
幅幅画面在眼前呈现,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你们
能不能把庐山的美用优美的嗓音朗读出来?好,现
在让我们用自己喜
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
四、领悟诗情
关于这首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为什么诗人站在庐山之中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是因为诗
人站在庐山
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部。)
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我们是
时时都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吗?要看清地球的全貌应站在哪儿去看?
(出示课件5:地球),多美丽的星球啊!套用古诗的话说:真
是??出示课件6:不识
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地球中。
结合我们今天学得这首古诗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
怎
样做?出示课件7: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
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
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出示课件8:优缺点全面
看
。
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试着这样评价一下
自己?
刚刚几位同学都说得很好,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才
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
越来越优秀。出示课件8:下面我们就再一
次齐声朗诵这首古诗.
五、古诗赏析
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今天就带来了另外几首描写庐山的古
诗请大家一起欣赏。出示
课件《登庐山五老峰》、《庐山诗》、《庐
山独夜》。请同学根据所学的朗读方法和自学
古诗的方法,自学三首
古诗。
六、升华主题
今天,老师很高兴与
大家一齐看庐山、在旅途中还懂得了一些道
理。最后,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站在大庐山之巅,看着眼前这变
幻莫测
的景象,共同吟咏这首千古名作。出示课件8.
七、快乐作业。
附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游山西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
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学会一类生字豚.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
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
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
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
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
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
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出示课件:课题。
2、提出学习目标(出示课件)
(1)把古诗读通顺,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画出诗的节奏,并读
一读。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心境。
(3)能抓住重点诗句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写生字词。(出示课件)
莫、腊、浑
2、我会组词并说一句话。如:腊、浑等
3、我会流利地朗读古诗。(出示课件)
4、我会完成课后思考题。(出示课件)
(二)学文悟情展示
1、我会读。
按节奏读古诗。(出示课件)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疑”和“又”字
要重读。
2、我会悟
(1)悟文本
(出示课件)知道“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意思
吗?(出示课件:不要笑农家腊酒浑浊,丰收之年,他们全以丰盛的
菜肴招待留下的客人。)
(出示课件)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
思吗?(出示课件:走过
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溪水,突然看见柳
色葱郁、鲜花明媚,又是一座村庄。)
(2)悟写法
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是抑
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扬的写法。
(三)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感受
前两句诗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
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
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后两句诗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
然景色描
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学了这首诗,我们从中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出示课件)只要
不怕困难,勇于开拓进取,就一定会有希望的。
2、会读诗人陆游写的其它诗吗?(出示课件)
3、展示心得体会。
三、知识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结合你的生活事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四、作业
创作一首赞美家乡的诗。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叙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议论)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