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八单元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绿色蝈蝈-郑州中招网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八单元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21课《古诗三首》
2、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思:只要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将军镇守边关,就可以抵挡入
侵的敌人,不叫他们越过阴山半步。
守关的将士们虽然远离家乡,九死一生,有着对战争的憎恨,
对朝廷的埋怨,但他们仍希望像李
广那样的将军能够到来,带领
他们英勇奋战,守卫边关。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守边将士建功立
业
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意思:如果醉卧在沙扬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
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将
士们战死沙场,为的是保护国家的安宁,牺牲少数是为了
更多数人的安全。这种保家卫国、战死沙场的壮
举是爱国精神的
体现。
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使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多少尸骨埋葬他乡。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意: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
后也要做鬼中英雄,方才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这
两句诗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
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
起敬。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
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三
件事:第一件是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件是疑惑中华不振,第三件是目睹国人备受欺辱的
事实。
主要内容:课文写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
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
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
“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2、课文出现了“租界”、“中华不振”等词语,查阅资料了
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下面的诗句理解周恩来立下如此志向的
原因。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思路点拨:
先通过“租界”“洋人”等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
再阅读诗句,大体了解诗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周恩来之下远大志
向的原因。
参考答案: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唱罢了一首气势豪壮的歌,告
别了祖
国,毅然掉头东渡。求得精深细密的各种科学知识,以挽
救祖国的危亡。专心致志,刻苦攻读,为的是打
破现状,改革社
会。如果理想不能实现,投海殉国也不失英雄本色。
这首诗表现了
作者青年时代改革社会的凌云壮志和献身救
国事业的革命精神。
●小练笔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 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
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
br>思路点拨:要想把理由写清楚,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例,要注
意写清楚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
人物(注意描写人物的语
言、神态、动作等)。
参考答案:为了快乐成长而读书。入夜了,月
光撒向大地,
我静静地坐在台灯旁,看着《中外名人名著》,感觉特别好。看
完后,许地山的《
落花生》让我明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冯骥才的《花的勇气》
使我
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
气去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
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
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
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