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教材 电子版
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求职自荐书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财务管理基本概念
第二节 财务管理目标
第三节 财务管理工作环节
第四节 财务管理环境
第二章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
第二节 风险与报酬
第三节 成本习性分析及本量利关系
第三章 筹资决策
第一节 筹资概述
第二节 权益资金筹集
第三节 负债资金筹集
第四章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第一节 资本成本及计算
第二节 杠杆原理
第三节 目标资本结构
第五章 项目投资决策
第一节 项目投资决策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与应用
第三节 所得税与折旧对项目投资的影响
第四节 投资风险分析
第六章 证券投资决策
第一节 证券投资概述
第二节 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率
第三节 证券投资决策分析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
第一节 营运资金概述
第二节 货币资金管理
第三节 应收帐款管理
第四节 存货管理
第八章 利润分配管理
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
第二节 股利分配政策
第九章 财务预算
第一节 财务预算概述
第二节 财务预算编制方法
第三节 现金预算与预计财务报表编制
第十章 财务控制
第一节 财务控制概述
第二节 责任中心
第三节 内部转移价格
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第二节
财务分析方法
第三节
财务指标分析
第四节 财务综合分析
附录 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表
第 一 章 总 论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财
务关系及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理解
财务管理基本概念及财务管理目标的科学表达;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环
节和财务管
理环境。
第一节 财务管理基本概念
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
动,都是运用人力、资金、物资与信息等各项生产经
营要素来进行的,其中包含了生产经营的业务活动和
财务活动两个方面,与之对
应的,在企业中必然存在两种基本管理活动,即生产经营管理
和财务管理。企业
财务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财务管理是组
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
概念,还必须了解资金
运动、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等相关概念。
一、资金运动及形式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商
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实质是再生产过程中运
动着的价值。资金运动是指企业实物商品运动和金融商品运
动过程中的价值运
动。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实物商品资金运动
企业再生产
过程是实物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与价值的形成和实现
过程的统一。实物商品经过采购、生产和销
售三个基本环节,既表现为其使用价
值的实现过程,又表现为实物商品的价值运动过程。这种价值运动过
程可以图示
为:
A
G——W <
——P——W′——G′
P
m
随着实物商品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的进行,货币资金(G)依次转化为商品
资金(W — 表现
为一定数量的劳动力A和生产资料P
m
)、生产资金(P)、产成
品资金(W′)和更
多的货币资金(G′)。资金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资金的增值性
要求。
(二)金融商品资金运动
金融商品是指在金融市场反复买卖,并有市场价格的各种有价证券(如股票、
债券等)。企业进
行的各种金融商品投资或买卖活动可以图示为:
G——G ——G′
随着金融商品买卖的进
行,货币资金(G)依次转化为金融商品资金(G)
和更多的货币资金(G′)。
如果企业利
用发行股票或债券筹集资金以及之后的偿付资金(如回购股票、
支付股利;还本付息),完整的实物商品
资金运动可以图示为:
w
w
A
G——G——W < —— P—— W′——G′——G
P
m
G —— G成为实物商品运动的前提,称为筹资活动,实物商品运动称为广
义的投资活动,G
′——G成为实物运动的结果,称为偿付筹资活动。
二、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
(一)财务活动
如前所述,企业资金运动过程是资金形态的不断转化及其增值过程,这一过<
br>程是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活动实现的。所谓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资、
收回及分配等一
系列行为。其中资金的运用、耗资、收回又称为投资。资金运动
和财务活动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A
G——G——W < ——
P—— W′—— G′—— G
w w
w
w
ww
┃
P
m
┃ ┃
筹资活动
投资活动 分配活动
其中筹资活动是资金运动的前提,投资活动是资金运动
的关键,分配活动是
作为投资成果进行的,体现了企业投资与筹资的目标要求。
(二)财务关系
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以企业为主体来进行的,企业作为法人在组织财务活动过<
br>程中,必然与企业内外部有关各方发生广泛的经济利益关系,这就是企业的财务
关系。企业的财务
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与国家行政管理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国家作为行政管
理者——政府,担负着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保卫国家安全、
组织和管理社会活动等任务。政府为完成这
一任务,必然无偿参与企业利润的分
配。企业则必然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缴纳各种税款,包括所得税、流转
税和计入成
本的税金。这种关系体现为一种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
2.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的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本形成的所有权关系
,企业的所有者
主要有:国家、个人和法人单位,它具体表现为独资、控股和参股关系。
企业作
为独立的经营实体,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实现所有者资本的保值与增值。所有
者以出资
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体现为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
的关系。
3.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债权人向企业贷放资金,企业按借款合同的规
定按时支付利息和
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的债权人主要有: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企
业除利用权益资金进行经营活动外,还要借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以便扩大企业经
营规模,降低资金成本
。企业同债权人的财务关系在性质上属于债务与债权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债权人不向资本投资者那样有
权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
的重大活动不享有表决权,也不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但在企业破产清
算时享有
优先求偿权。因此债权人投资的风险相对较小,收益也较低。
4.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
投资所形成的经
济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
这种关系将会越来越广泛。企业与受资方的财务关系体现为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
受资的关系。企业向其他
单位投资,依其出资额,可形成独资、控股和参股情况,
并根据其出资份额参与受资方的重大决策和利润
分配。企业投资最终目的是取得
收益,但预期收益能否实现,也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大,要求
的收益
高。
5.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将资金购买债券、
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
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将资金借出后,有权要求其债务人按
约定的条件支付
利息和归还本金。企业同其他债务人的关系体现为债权与债务关系。企业在提供
信用的过程中,一方面会产生直接的信用收入,另一方面也会发生相应的机会成
本和坏帐损失的风险,企
业必须考虑两者的对称性。
6.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各单
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
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内部实行责任预算与责任考核与
评价的情况下,企业内
部各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与劳务,应以内部转移价格进行核
算。这种在企
业内部形成的资金结算关系,体现了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均衡关系。
7.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
系。职工是企业
的劳动者,他们以自身提供的劳动作为参加企业分配的依据。企业根据劳动者的
劳动情况,用其收入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和奖金,并按规定提取公益金等,体
现着职工个人和集体在劳
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三、财务管理的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
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
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
理
工作。企业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构成了完整的企业财务活动,与此对应的,企
业筹资管理、
投资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便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筹资管理
筹资管理是企业
财务管理的首要环节,是企业投资活动的基础。事实上,在
企业发展过程中,筹资及筹资管理是贯穿始终
的。无论在企业创立之时,还是在
企业成长过程中追求规模扩张,甚至日常经营周转过程中,都可能需要
筹措资金。
可见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在
筹资
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确定筹资的总规模,以保证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另一
方面要选择筹资方式,降低筹
资的代价和筹资风险。
企业的资金来源按产权关系可以分为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一般来说,企业完全通过权益资金筹资是不明智的,不能得到负债经营的好处。但负债的比例大
则风险也大,企业随
时可能陷入财务危机。因此,筹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确
定最佳的资本结构。
企业资金来源
按使用的期限,可分为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长期资金和短期
资金的筹资速度、筹资成本、筹资风险以及
借款时企业所受到的限制不同。因此,
筹资决策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安排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比
例关系。
(二)投资管理
投资是指企业资金的运用,是为了获得收益或避免风险而进行的资
金投放活
动。在投资过程中,企业必须考虑投资规模;同时,企业还必须通过投资方向和
投资方式的选择,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投资
是企业财务管理
的重要环节。投资决策的失败,对企业未来经营成败具有根本性
影响。
投资按其方式可分为直
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将资金投放在生产
经营性资产上,以便获得利润的投资,如购买设备、
兴建厂房、开办商店等。间
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是指将资金投放在金融商品上,以便获得利息或股利收
入
的投资,如购买政府债券、购买企业债券和企业股票等。
按投资影响的期限长短分为长期投
资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其影响超过
一年以上的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和长期证券投资。前者又称资
本性投资。短期
投资是指其影响和回收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投资,如应收帐款、存货和短期证券投
资。短期投资又称流动资产投资或营运资金投资。由于长期投资涉及的时间长、
风险大,直接决定着企业
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决策分析时更重视资金时间价
值和投资风险价值。
按其投资的范围分
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是对企业自身生产经营
活动的投资,如购置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
资产等。对外投资是以企业合法
资产对其他单位或对金融资产进行投资,如企业与其他企业联营、购买其
他企业
的股票、债券等。
(三)利润(股利)分配管理
企业通过投资必然会取得收
入,获得资金的增值。分配总是作为投资的结果
而出现的,它是对投资成果的分配。投资成果表现为取得
各种收入,并在扣除各
种成本费用后获得利润,所以,广义地说,分配是指对投资收入(如销售收入)<
br>和利润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过程,而狭义的分配仅指对利润的分配。利润(股利)
分配管理就是要解
决,在所得税交纳后的企业获得的税后利润中,有多少分配给
投资者,有多少留在企业作为再投资之用。
如果利润发放过多,会影响企业再投
资能力,使未来收益减少,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如果利润分配过少
,可能引起
投资者不满。因此,利润(股利)决策的关键是确定利润(股利)的支付率。影
响企
业股利决策的因素很多,企业必须根据情况制定出企业最佳的利润(股利)
政策。
第二节 财务管理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任何管理都是
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
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决策所依据的最高准则
,是企业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
标。
目前,人们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尚未统一,主要有
三种观点:利润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利润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
增加的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这种观点的缺陷是:
1.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
指标,没有考虑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难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期间进行比
较。
2.没有区分不同时期的收益,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项目收益现
值的大小,不
仅取决于其收益将来值总额的大小,还要受取得收益时间的制约。
因为早取得收益,就能早进行再投资,
进而早获得新的收益,利润最大化目标则
忽视了这一点。
3.没有考虑风险问题。一般而言,
收益越高,风险越大。追求最大利润,
有时会增加企业风险,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考虑企业风险的大小
。
4.利润最大化可能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即片面追求利润的增
加,不考虑企业
长远的发展。
(二)资本利润率(每股利润)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应该把企业利润与投入
的资本相联系,用资本利润率(每股
利润)概括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其观点本身概念明确,将企业实现的
利润与投入
的资本或股本进行对比,可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期间进行对比,揭示其盈
利水
平的差异。但是这种观点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是没有考虑风险问题。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投资者建立企业的重要目的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种财富首先
表现
为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和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这种观点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
优的财务决策,充分
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
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这是现代西方财务管理理论普遍公
认的财务目标,他们认为这是衡量企业财务行为和财务决策的合理标准
。
对于股份制企业,企业价值最大化可表述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于上市的股
份公司,股东财
富最大化可用股票市价最大化来代替。股票市价是企业经营状况
及业绩水平的动态描述,代表了投资大众
对公司价值的客观评价。股票价格是由
公司未来的收益和风险决定的,其股价的高低,它不仅反映了资本
和获利之间的
关系,而且体现了预期每股收益的大小、取得的时间、所冒的风险以及企业股利
政
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追求其市场价值最大化,有利于避免企业在追求利
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
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
业价值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更大。
企业是一
个通过一系列合同或契约关系将各种利益主体联系在一起的的组
织形式。企业应将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
,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与企业相
关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企业只有通过维护与企业相关者的利益,承
担起应有的社
会责任(如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支持社会公众活动等),才能更好的实
现
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
由于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抽象的目标,在运用时也存在一些缺陷:
1.非上市企业的价值确
定难度较大。虽然通过专门评价(如资产评估)可
以确定其价值,但评估过程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
响使估价不易客观和标
准,从而影响企业价值的准确与客观性。
2.股票价格的变动除受企业经营因素影响之外,还要受到其他企业无法控
制的因素影响。
二、不同利益主体财务管理目标的矛盾与协调
企业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必然发生企业与各个方
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在企业
财务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是所有者、经营者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企业必须
处
理、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关系。
(一)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
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企业价值最大化代表了所有者的利益。现代公司制企
业所有权与经
营权完全分离,经营者不持有公司股票或持部分股票,其经营的积
极性就会降低,因为经营者拼命干的所
得不能全部归自己所有。此时他会干的轻
松点,不愿意为提高股价而冒险,并想法用企业的钱为自己谋福
利,如坐豪华轿
车,奢侈的出差旅行等,因为这些开支可计入企业成本由全体股东分担。甚至蓄
意压低股票价格,以自己的名义借款买回,导致股东财富受损,自己从中渔利。
由于两者行为目标不同,
必然导致经营者利益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冲突,即经理
个人利益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矛盾。
为了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防止经理背离股东目标,一般有两种方法:
1.监督。经理
背离股东目标的条件是,双方的信息不一致。经理掌握企业
实际的经营控制权,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掌握远
远多于股东。为了协调这种矛盾,
股东除要求经营者定期公布财务报表外,还应尽量获取更多信息,对经
理进行必
要的监督。但监督只能减少经理违背股东意愿的行为,因为股东是分散的,得不
到充分
的信息,全面监督实际上做不到,也会受到合理成本的制约。
2.激励。就是将经理的管理绩效与经理
所得的报酬联系起来,使经理分享
企业增加的财富,鼓励他们自觉采取符合股东目标的行为。如允许经理
在未来某
个时期以约定的固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股票价格提高后,经理自然
获取股
票涨价收益;或以每股收益、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资产流动性
指标等对经理的绩效进行考核,
以其增长率为标准,给经理以现金、股票奖励。
但激励作用与激励成本相关,报酬太低,不起激励作用;
报酬太高,又会加大股
东的激励成本,减少股东自身利益。可见,激励也只能减少经理违背股东意愿的<
br>行为,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通常情况下,企业采用监督和激励相结合的办法使经理的目标与企业
目标协
调起来,力求使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经理背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之和最小。
除了企业自
身的努力之外,由于外部市场竞争的作用,也促使经理把公司股
票价格最高化作为他经营的首要目标。其
主要表现在:
1.经理人才市场评价
经理人才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其价值是由市场决定的。来
自资本市场的信息反
映了经理的经营绩效,公司股价高说明经理经营有方,股东财富增加,同时经理
p>
在人才市场上的价值也高,聘用他的公司会向他付出高报酬。此时经理追求利益
最大
的愿望便与股东财富最大的目标一致。
2.经理被解聘的威胁
现代公司股权的分散使个别股
东很难通过投票表决来撤换不称职的总经理。
同时由于经理被授予了很大的权力,他们实际上控制了公司
。股东看到他们经营
企业不力、业绩欠佳而无能为力。进入80年代以来,许多大公司为机构投资者控股,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和保险公司在大企业中占的股份,足以使他们有能力
解聘总经理。由于高
级经理被解聘的威胁会动摇他们稳固的地位,因而促使他们
不断创新、努力经营,为股东的最大利益服务
。
3.公司被兼并的威胁
当公司经理经营不力或决策错误,导致股票价格下降到应有的水平
时,就会
有被其他公司兼并的危险。被兼并公司的经理在合并公司的地位一般都会下降或
被解雇
,这对经理利益的损害是很大的。因此经理人员为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已有
的权力,会竭尽全力使公司的股
价最高化,这是和股东利益一致的。
(二)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
企业的资本来自股
东和债权人。债权人的投资回报是固定的,而股东收益随
企业经营效益而变化。当企业经营的好时,债权
人所得的固定利息只是企业收益
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利润归股东所有。当企业经营状况差陷入财务困境
时,债
权人承担了资本无法追回的风险。这就使得所有者的财务目标与债权人可望实现
的目标可
能发生矛盾。首先,所有者可能未经债权人同意,要求经营者投资于比
债权人预计风险要高的项目,这会
增加负债的风险。若高风险的项目一旦成功,
额外利润就会被所有者独享;但若失败,债权人却要与所有
者共同负担由此而造
成的损失。这对债权人来说风险与收益是不对称的;其次,所有者或股东未征得现有债权人同意,而要求经营者发行新债券或借新债,这增大了企业破产风险,
致使旧债券或老债的
价值降低,侵犯了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在企业财务拮据时,
所有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
所有者与债权人的上述矛盾协调,一般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限制性借款。它是通过对借款
的用途限制、借款的担保条款和借款的信
用条件来防止和迫使股东不能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剥夺债权人的债
权价值。
2.收回借款不再借款。它是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
采取收回债权和不给予公司重新放款,从而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除债权人外,与企业经营者有
关的各方都与企业有合同关系,都存在着利益
冲突和限制条款。企业经营者若侵犯职工雇员、客户、供应
商和所在社区的利益,
都将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说企业是在一系列限制条件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
br>化的。
第三节 财务管理工作环节
财务管理工作环节是指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和一般程序。企业财务管理一般
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企业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如财务分析),考虑现实条件与要求,运用特定方法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或测算。
财务预测是进行财务
决策的基础,是编制财务预算的前提。
财务预测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定性预测,是指企业缺
乏完整的历
史资料或有关变量之间不存在较为明显的数量关系下,专业人员进行的主观判断
与推
测。二是定量预测,是指企业根据比较完备的资料,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数
学模型,对事物的未来进行的
预测。实际工作中,通常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财务
预测。
二、财务决策
决策即决定
。财务决策是企业财务人员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利用专门方
法对各种被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
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它不是拍板决定
的瞬间行为,而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正确
的决策可使企
业起死回生,错误的决策可导致企业毁于一旦,所以财务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
核
心,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指企业运用科学的技
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对未来财务活动的内容
及指标进行综合平衡与协调的具体规划。财务预算是以财务决
策确立的方案和财
务预测提供的信息为基础编制的,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具体化,是财务控制
和财务分析的依据,贯穿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
四、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
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
所施加的影响和进行的调节。实行财务
控制是落实财务预算、保证预算实现的有
效措施,也是责任绩效考评与奖惩的重要依据。
五、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核算资料,运用特定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工作。财务分析既是本期财务活动的总结,也是下期财
务预测的前提,具有
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掌握企业财务预算的
完成情况,评价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企业财
务活动的规律,改善财务预测、财
务决策、财务预算和财务控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第四节 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
外部
的各种条件。通过环境分析,提高企业财务行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
利用能力,
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按其存在的空间,可分为内部财务环境和外部财
务环境。
内部财务环境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资本实力、生产技术条件、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
者的素
质等四个方面。由于内部财务环境,存在于企业内部,是企业可以从总体
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施加控制和改
变的因素。而外部财务环境,由于存在与企业外
部,它们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无论是有形的硬环境,还
是无形的软环境,企业
都难以控制和改变,更多的是适应和因势利导。因此本章主要介绍外部财务环境。
影响企业外部财务环境有各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金融
市场环境等因素
。
一、法律环境
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是指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
法规和规章。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法律规
范范围内进行的
。一方面,法律提出了企业从事一切经济业务所必须遵守的规范,
从而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另一
方面,法律也为企业合法从事各项经济活
动提供了保护。企业财务管理中应遵循的法律法
规主要包括:
1.企业组织法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所适用的法
律
不同的。按照国际惯例,企业划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各国
均有相应的法律来规范这三
类企业的行为。因此,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在进行财
务管理时,必须熟悉其企业组织形式对财务管理的影
响,从而作出相应的财务决
策。
2.税收法规
税法是税收法律制度的总称,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规规
范。与企业相关的税种主要有以下五种:
(1)所得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
所得税。
(2)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3)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
(4)财产税类;财产税。
(5)行为税类: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屠宰税。
3.财务法规 企业财务法规制度是规范
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财务关系
的法令文件。我国目前企业财务管理法规制度有:企业财务通则、行业
财务制度
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等三个层次。
4.其他法规
如《证券交易法》、《票据法》、《银行法》等。
从整体上说,法律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筹资活动中,国
家通过法律规定了筹资的最低规模和结构,如《公司法》
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
币1 000万元,规定了筹资的前
提条件和基本程序,如《公司法》就对公司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条件做
出了严格的
规定。
在投资活动中,国家通过法律规定了投资的方式和条件,如《公司法》规定
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可以用货币资金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
土地使用权作
价出资,规定了投资的基本程序、投资方向和投资者的出资期限及
违约责任,如企业进行证券投资必须按
照《证券法》所规定的程序来进行,企业
投资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
在分配活动中,国家通过法律如《税法》、《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及《企
业财
务制度》规定了企业成本开支的范围和标准,企业应缴纳的税种及计算方法,
利润分配的前提条件、利润
分配的去向、一般程序及重大比例。在生产经营活动
中,国家规定的各项法律也会引起财务安排的变动或
者说在财务活动中必须予以
考虑。
二、经济环境
财务管理作为一种微观管理活动,
与其所处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结构、经
济发展状况、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等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1.经济管理体制
经济管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组织、
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体系、制度、方式和方法的总称。分为宏观经济管理体制
和微观经济管理
体制两类。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是指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基本经济
制度,而微观经济管理体制是指一国的企
业体制及企业与政府、企业与所有者的
关系。宏观经济体制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必须
服从和服务于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在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主体、财务管理的手段与方法等方
面
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相一致。微观经济管理体制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
与宏观经济体制相联系,主
要体现在如何处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
财务关系。
2.经济结构
一般
指从各个角度考察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构成,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
分配结构和技术结构等。经济结
构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
上。一方面产业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财务管理
的性质,不同产业所
要求的资金规模或投资规模不同,不同产业所要求的资本结构也不一样。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动要求财务管理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否则企业日常财
务运作艰难,财务目
标难以实现。
3.经济发展状况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呈长期的快速增长之势,而总
是表现为“波浪
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当经济发展处于繁荣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市场需求旺盛,销售额大幅度上升。企业为了扩大生产,需要增加投资,与此相
适应则需筹集大量的资金
以满足投资扩张的需要。当经济发展处于衰退时期,经
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企业的产量和销售量下降,投资锐减,资金
时而紧缺、时而闲置,财务运作出现较大困难。另外,经济
发展中的通货膨胀也
会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资金占用额迅速增加;利率上升,企业筹资成本加大;证券价格下跌,筹资难度增加;利润虚增、资金流
失。
4.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政府具有对宏观经济发展进行调控的职能。在一定时期,政府为了协调
经济
发展,往往通过计划、财税、金融等手段对国民经济总运行机制及子系统提出一
些具体的政
策措施。这些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直接的,企
业必须按国家政策办事,否则将寸步
难行。例如,国家采取收缩的调控政策时,
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入减少,现金流出增加、资金紧张、投资
压缩。反之,当国
家采取扩张的调控政策时,企业财务管理则会出现与之相反的情形。
三、金融市场环境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筹集的场所。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一切资本流动(包括
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场所,其交易对象为:货币借贷、票据承兑和贴现、有
价证券的买卖、
黄金和外汇买卖、办理国内外保险、生产资料的产权交换等。狭
义的金融市场一般是指有价证券市场,即
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和买卖市场。
(一)金融市场的分类
1.按交易的期限分为:短期资金市
场和长期资金市场。短期资金市场是指
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资金交易市场,因为短期有价证券易于变成货币
或作为货币使
用,所以也叫货币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股票和债券交易
市
场,因为发行股票和债券主要用于固定资产等资本货物的购置,所以也叫资本
市场。
2.按交
易的性质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是指从事新证券和
票据等金融工具买卖的转让市场,也叫
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流通市场是指从事
已上市的旧证券或票据等金融工具买卖的转让市场,也叫次级市
场或二级市场。
3.按交易的直接对象分为: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市场、企业债券市场、股
票
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等。
4.按交割的时间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现货市场是指买卖双方成交<
/p>
后,当场或几天之内买方付款、卖方交出证券的交易市场。期货市场是指买卖双
方
成交后,在双方约定的未来某一特定的时日才交割的交易市场。
(二)金融市场与企业财务活动 企业从事投资活动所需要资金,除了所有者投入以外,主要从金融市场取得。
金融政策的变化必然影
响企业的筹资与投资。所以,金融市场环境是企业最为主
要的环境因素,它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主要有
:
1.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和筹资的场所。
当企业需要资金时,可以在金融市
场上选择合适的方式筹资,而当企业有闲
置的资金,又可以在市场上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为其资金寻找
出路。
2.金融市场为企业的长短期资金相互转化提供方便。
企业可通过金融市场将长期资
金,如股票、债券,变现转为短期资金,也可
以通过金融市场够进股票、债券等,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
资金。
3.金融市场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动反映资金的供求
状况,有价证券市场的行情反映投资人
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的评价。这些都是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
管理的重要依
据。
(三)我国主要的金融机构
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
我国的中央银行,它代表政府管理全国
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经理国库。
2.政策银行。政
策银行是指有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
政策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我国
目前有三家政策银行:国家开发
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3.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款、放款、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业务,
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我国商业
银行有: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
制商业银行。
4.非银行金融机构。我国主要的非银行金融
机构有:保险公司、信托投资
公司、证券机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四)金融市场利率
在金融市场上,利率是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利率 = 纯利率 + 通货膨胀附加率 + 风险附加率
纯利率是指没有风
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平均利率。在没有通货膨胀时,国
库券的利率可以视为纯利率。
通货膨
胀附加率是由于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为弥补其购买力
损失而在纯利率的基础上加上通货膨
胀附加率。
风险附加率是由于存在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期限风险而要求在纯利率和
通货膨
胀之外附加的利率。其中,违约风险附加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债务人无法按
时还本付息而带来的风险,由债
权人要求附加的利率;流动性风险附加率是指为
了弥补因债务人资产流动不好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
求附加的利率;期限风
险附加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偿债期长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附加的利率。
本章小结:
1.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资、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其
中资金的运用、耗资、收回又称为投资,所以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分配活动构
成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
。
2.财务关系是指企业组织财务活动所发生的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
其内容包括:
(1)企业与国家行政管理者之间的财务关系;(2)企业与投资者之
间的财务关系;(3)企业与债权
人之间的财务关系;(4)企业与受资者的财务关
系;(5)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6)企业
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7)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在企业财务关系中最为重要的财务关系
是所
有者、经营者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企业要处理、协调好所有者与经营者、所有
者与债权人
之间的矛盾及利益关系。
3.企业财务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
4.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其基本内容包括筹
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
5.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决策)所依据
的最高准
则,是企业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利
润最大
化、资本利润率(每股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6.财务管理工作环节是指财务管理的工作步
骤和一般程序其内容包括:财
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
7.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
部的各种条件。包括
内部财务管理环境和外部财务管理环境。了解财务环境的目
的在于,使的企业在规划财务行为时更加合理
、有效,以提高企业财务活动对环
境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利用能力。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一般是
指外部财
务环境。影响企业外部财务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金融市
场环境
等。
习 题
一、判断题
1.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为投资与受资的关系。( )
2.金融市场的纯利率是指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平均利率。( )
3.企业股
东财富越多,企业市场价值也就越大,但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并
不一定能达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
)
4.以每股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没有
考虑投资的风险
价值。( )
5.企业财务管理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而产生的,是
企业组织资金运动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
6.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
7.企业组织财务活
动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称为财务关系,
但不包括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
8.解聘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 )
9.在企业财务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
是指企业与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有
关部门、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 )
10.股票市价是一个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
( )
二、单项选择题
1.企业筹措和集中资金的财务活动是指( )。
A.分配活动 B.投资活动
C.决策活动 D.筹资活动
2.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环节为( )。
A.财务预测
B.财务决策
C.财务预算
D.财务控制
3.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有( )。
A.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B.没有考虑投资的风险价值
C.企业的价值难以评定 D.容易引起企业的短期行为
4.( )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具体化,是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依据。
A.财务预测 B.财务决策
C.财务控制 D.财务预算
5.财务管理目标是( )。
A.现金流量最大化
B.市场份额最大化
C.预期盈利最大化
D.股价最大化
6股东与经营者发生冲突的原因可归结为( )。
A.信息不对称
B.权益不同
C.地位不同
D.行为目标不同
7.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强调的是企业( )。
A.预期获利能力
B.实际获利能力
C.现有生产能力
D.潜在销售能力
8.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较之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
点在于(
)。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B.考虑了投资风险价值
C.反映了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D.能够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9.财务管理的目标可用股东财富最大化来表示,能表明股东财富的指标是
( )
A.利润总额 B.每股利润
C.资本利润率 D.每股股价
10.企业财务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是( )
A.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B.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C.股东、经营者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D.企业与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
有关部门、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
1.企业财务活动主要包括( )。
A.筹资活动
B.投资活动
C.人事管理活动 D.分配活动
2.由于(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通常被认为是一个
较为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A.更能揭示市场认可企业的价值 B.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C.考虑了投资风险价值 D.企业价值确定容易
3.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如果定为利润最大化,它存在的缺点为( )。
A.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B.没有考虑投资风险价值
C.不能反映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D.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
4.企业财务管理包括( )几个环节。
A.财务预决策
B.财务预算
C.财务控制
D.财务分析
5.财务管理环境主要包括( )。
A.经济环境
B.法律环境
C.金融市场环境 D.政治环境
6.为协调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矛盾,股东必须支付( )。
A.约束成本
B.监督成本
C.激励成本
D.经营成本
7.为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A.规定资金的用途 B.提供信用条件
C.限制新债的数额 D.规定担保条件
8.企业价值包括( )。
A.当前资产的市场价值
B.潜在的获利能力
C.当前资产的帐面价值
D.当前资产的成本价值
9.金融市场利率由( )构成。
A.每股利润最大化 B.纯利率
C.通货膨胀附加率 D.风险附加率
10.财务管理十分重视股价的高低,其原因是( )
A.股价代表了公众对企业价值的评价 B.股价反映了资本与获利之间的关
系
C.股价反映了每股利润和风险的大小 D.股价反映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程度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资金
时间价值的运用,掌握风险衡量
的方法,掌握成本性态分析的主要方法,掌握本量利关系式及计算;理解
资金时
间价值的含义,理解成本性态分析和成本性态分类的异同;了解风险的种类,了
解投资风
险与报酬的关系,了解本量利的基本概念,前提条件。
第一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
1. 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
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也称为货币的
时间价值。资金在周转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增
值,使资金在投入、收
回的不同时点上价值不同,形成价值差额。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
样一种现象,一定量的资金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价值,
现在的一元钱比将来的一元钱更值钱。例如我们
现在有1 000元,存入银行,银行的年利率
为5%,1年后可得到1 050元,于是现在1
000元与1年后的1 050元相等。因为这1 000元
经过1年的时间增值了50元,这增值的5
0元就是资金经过1年时间的价值。同样企业的资
金投到生产经营中,经过生产过程的不断运行,资金的
不断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创造
新的价值,使资金得以增值。因此,一定量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或存
入银行,会取得一定利
润和利息,从而产生资金的时间价值。
2. 资金时间价值产生的条件
资金时间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由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借贷关系的普遍存在,出
现了资金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资金的所有者把资金使用权转让给使用者,使用者必须把
资金增值的一
部分支付给资金的所有者作为报酬,资金占用的金额越大,使用的时间越长,
所有者所要
求的报酬就越高。而资金在周转过程中的价值增值是资金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本源
泉。
3.
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示
资金的时间价值可用绝对数(利息)和相对数(利息率)两种形式表示,
通常用相对数表
示。资金时间价值的实际内容是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是
企业资金利润率的最低限度,也是使用资金的最低成本率。
由于资金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
的价值,不同时点上的资金就不能直接比较,必须换
算到相同的时点上,才能比较。因此掌握资金时间价
值的计算就很重要。资金时间价值的计
算包括一次性收付款项和非一次性收付款项(年金)的终值、现值
。
二、 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和现值
一次性收付款项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点上一次性支出或
收入,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一次性
收回或支出的款项。例如,现在将一笔10
000元的现金存入银行,5年后一次性取出本利和。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概念:
现值和终值。现值又称本金,是指未
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算到现在的价值。终值又称将来值或本
利和,是指现在一定量
的现金在将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由于终值与现值的计算与利息的计算方法有关,
而利息的
计算有复利和单利两种,因此终值与现值的计算也有复利和单利之分。在财务管理中,一般按复利来计算。
(一) 单利的现值和终值
单利是指只对本金计算利息,利息部分不再
计息,通常用P表示现值,F表示终值,i
表示利率(贴现率、折现率),n表示计算利息的期数,I表
示利息。
1. 单利的利息
I=P×i×n
2. 单利的终值
F=P×(1+i×n)
3. 单利的现值
P=F(1+i×n)
【例2-1】 某人将一笔5 000元的现金存入银行,银行一年期定期利率为5%。
要求: 计算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终值、利息。
解:
I
1
=P×i×n=5 000×5%×1=250(元)
I
2
=P×i×n=5 000×5%×2=500(元)
F
1
=P×(1+i×n)=5 000×(1+5%×1)=5 250(元)
F
2
=P×(1+i×n)=5 000×(1+5%×2)=5 500(元)
从
上面计算中,显而易见,第一年的利息在第二年不再计息,只有本金在第二年计息。
此外,无特殊说明,
给出的利率均为年利率。
【例2-2】
某人希望5年后获得10 000 元本利和,银行利率为5%。
要求:
计算某人现在须存入银行多少资金?
解: P=F(1+i×n)
=10
000(1+5%×5)= 8 000(元)
上面求现值的计算,也可称贴现值的计算,贴现使用的利率称贴现率。
(二)
复利的现值和终值
复利是指不仅对本金要计息,而且对本金所生的利息,也要计息,即“利滚利”。
1. 复利的终值
复利的终值是指一定量的本金按复利计算的若干年后的本利和。
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
F=P×(1+i)
n
上式中(1+i)
n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或“1元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
(FP,i,n) 表
示,其数值可查阅1元复利终值表。
【例2-3】
某人现在将5 000元存入银行,银行利率为5%。
要求: 计算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本利和。
解; 第一年的F=P×(1+i)
1
=5
000×(FP,5%,1)
=5 000×1.05=5
250(元)
第二年的F=P×(1+i)
2
=5 000×(FP,5%,2)
=5
000×1.1025=5 512.5(元)
上式中的(FP,5%,2)表示利率为5%,期限为
2年的复利终值系数,在复利终值表上,
我们可以从横行中找到利息5%,纵列中找到期数2年,纵横相
交处,可查到(FP,5%,
2)=1.1025。该系数表明,在年利率为5%的条件下,现在的1元
与2年后的1.1025元相等。
将单利终值与复利终值比较,发现在第一年,单利终值和复利终值是相等的,
在第二
年,单利终值和复利终值不相等,两者相差5 512.5-5 500=12.5元,这是因为
第一年本金所
生的利息在第二年也要计算利息,即250×5%=12.5(元)。因此,从第二年开始
, 单利终值
和复利终值是不相等的。
2. 复利的现值
复利现值是指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取得或支出一定数额的资金,按复利折算
到现在的价值。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P=F(1+i)
n
=F×(1+i)
-n
式中的(1+i)-n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或“1元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PF,i,n)表
<
br>示,其数值可查阅1元复利现值表。
【例2-4】 某人希望5年后获得10
000元本利,银行利率为5%。
要求: 计算某人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资金?
解:
P= F×(1+i)
-n
=F×(PF,5%,5)
=10 000×0.7835
=7 835(元)
(
PF,5%,5)表示利率为5%,期限为5年的复利现值系数。同样,我们在复利现值表
上,从横行中
找到利率5%,纵列中找到期限5年,两者相交处,可查到(PF,5%,5)=0.7835。
该系数
表明,在年利率为5%的条件下,5年后的1元与现在的0.7835元相等。
3.
复利利息的计算
I=F-P
【例2-5】根据【例2-4】资料
要求:
计算5年的利息。
解: I=F-P=10 000-7 835=2 165(元)
4.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在前面的复利计算中,所涉及到的利率均假设为年利率,并且每年复利一次。但在实
际业务中,
复利的计算期不一定是1年,可以是半年、一季、一月或一天复利一次。当利息
在一年内要复利几次时,
给出的年利率称名义利率,用r表示,根据名义利率计算出的每年
复利一次的年利率称实际利率,用i表
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如下:
i=(1+ rm )
m
-1
式中的m表示每年复利的次数。
【例2-6】 某人现存入银行10
000元,年利率5%,每季度复利一次。
要求: 2年后能取得多少本利和。
解<1>: 先根据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将名义利率折算成实际利率。
i=(1+ rm )
m
-1
=(1+ 5%4
)
4
-1
=5.09%
再按实际利率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
F=P×(1+i)
n
=10
000×(1+5.09%)
2
=11 043.91(元)
解<2>: 将已知的年利率r折算成期利率 rm,期数变为m×n。
F=P×(1+rm )
m×n
=10 000×(1+ 5%4 )
2×4
=10
000×(1+0.0125)
8
=11
044.86(元)
三、年金的终值和现值(非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和现值)
年
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的时间,收入或支出相同金额的系列款项。例如折旧、
租金、等额分期付款
、养老金、保险费、另存整取等都属于年金问题。年金具有连续性和等
额性特点。连续性要求在一定时间
内,间隔相等时间就要发生一次收支业务,中间不得中断,
必须形成系列。等额性要求每期收、付款项的
金额必须相等。
年金根据每次收付发生的时点不同,可分为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
金四种。
要注意的是,在财务管理中,讲到年金,一般是指普通年金。
(一) 普通年金
普通年金是指在每期的期末,间隔相等时间,收入或支出相等金额的系列款项。每一
间隔期,有期初和期
末两个时点,由于普通年金是在期末这个时点上发生收付,故又称后付
年金。
1.
普通年金的终值
普通年金的终值是指每期期末收入或支出的相等款项,按复利计算,在最后一期所得<
br>的本利和。每期期末收入或支出的款项用A表示,利率用i表示,期数用n表示,那么每期
期末收
入或支出的款项,折算到第n年的终值的如下:
0 1
2 3 n-1 n
A A A A A
第n年支付或收入的款项A折算到最后一期(第n年),其终值为A×(1+i)
0
第n-1年支付或收入的款项A折算到最后一期(第n年),其终值为A×(1+i)
1
.
.
.
第3年支付或收入的款项A折算到最后一期(第n年),其终值为A×(1+i)
n-3
第2年支付或收入的款项A折算到最后一期(第n年),其终值为A×(1+i)
n-2
第1年支付或收入的款项A折算到最后一期(第n年),其终值为A×(1+i)
n-1
那么n年的年金终值和F
A
=A×(1+i)
0
+A×(1
+i)
1
+ … +A×(1+i)
n-3
+A×(1+i)
n-2
+A×(1+i)
n-1
经整理:
(1+i)
n
-1
F
A
=A×
i
(1+i)
n
-1
称为“年金终值系数”或“1元年金终值系数”,记为(FA,i,n),
i
表示年金为1元、利率为i、经过n期的年金终值是多少,可直接查1元年金终值表。
【例2-7】 某人连续5年每年年末存入银行10 000元,利率为5%。
要求:
计算第5年年末的本利和。
解: F
A
=A×(FA,5%,5)
=10 000×5.5256
=55 256(元)
上面计算表明,每年年末存10 000元, 连续存5年,到第5年年末可得55 256元。
2. 年偿债基金
计算年金终值,一般是已知年金,然后求终值。有时我们会碰到已
知年金终值,反过
来求每年支付的年金数额,这是年金终值的逆运算,我们把它称作年偿债基金的计算,
计算
公式如下:
A=F
i
A
×
(1+i)
n
-1
i
(1+i)
n
-1
称作“偿债基金系数”,记为(AF,i,n),可查偿债基金系数表,也可
根据年金终值系
数的倒数来得到。即:(AF,i,n)=1(FA,i,n)。利用偿债基金系数可
把年金终值折算为
每年需要支付的年金数额。
【2-8】 某人在5年后要偿还一笔50
000元的债务,银行利率为5%。
要求:
为归还这笔债务,每年年末应存入银行多少元。
解:
A=F
A
×(AF,i,n)
=50
000×(AF,5%,5)
=50 000×[1(FA,5%,5)]
=50 000× 1 5.5256
=9 048.79(元)
在银行利率为5%时,每年年末存入银行9
048.79元,5年后才能还清债务50 000元。
3. 普通年金的现值
普通年金的现
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支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实际上就是
指为了在每期期末取得或支出相等
金额的款项,现在需要一次投入或借入多少金额,年金现
值用P
A
表示,其计算如下:
0 1 2 3 ...
n-1 n
A
A A A A
要将每期期末的收支款项全部折算到时点0 ,则
第1年年末的年金A折算到时点0的现值为A×(1+i)
-1
第2年年末的年金A折算到时点0的现值为A×(1+i)
-2
第3年年末的年金A折算到时点0的现值为A×(1+i)
-3
.
.
第(n-1)年年末的年金A折算到时点0的现值为A×(1+i)
-(n-1)
第n年年末的年金A折算到时点0的现值为A×(1+i)
-n
那
么,n年的年金现值之和P
A=
A×(1+i)
-1
+A×(1+i)
-2
+A×(1+i)
-3
+...+A×(1+i)
-
(n-1
)
+A×(1+i)
-n
1-(1+i)
-n
P
A
=A×[
]
i
-n
1-(1+i)
称为“年金现值系数”或“1元年金现值系数”,记作(PA,i,n),表
i
示年金1元,利率为i,经过n期的年金现值是多少,可查1元年金现值表。
【例2-9】 某人希望每年年末取得10 000元,连续取5年,银行利率为5%。
要求:
第一年年初应一次存入多少元。
解: P
A
=A×(PA,i,n)
=10 000×(PA,5%,5)
=10
000×4.3295
=43 295(元)
为了每年年末取得10
000元,第一年年初应一次存入43 295元。
4. 年回收额
上题是已知年金
的条件下,计算年金的现值,也可以反过来在已知年金现值的条件下,
求年金,这是年金现值的逆运算,
可称作年回收额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i
A=P
A
×
1-(1+i)
-n
i
1-(1+i)
-n
称作“回收系数”,记作(AP,i,n),是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
可查表
获得,也可利用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来求得。
【例2-10】 某人购入一套商品房
,须向银行按揭贷款100万元,准备20年内于每年
年末等额偿还,银行贷款利率为5%。
要求: 每年应归还多少元?
解: A=P
A
×(AP,i,n)
=100×(AP,5%,20)
=100×[1(PA,5%,20)]
=100×112.4622
=8.0243(万元)
(二)预付年金
预付年金是指每期收入或支出相等金额的款项是发
生在每期的期初,而不是期末,也
称先付年金或即付年金。
预付年金与普通年金的区别在于收
付款的时点不同,普通年金在每期的期末收付款项,
预付年金在每期的期初收付款项,收付时间如下图:
普通年金0 1 2 3 ... n-1 n
A A
A ... A A
预付年金0 1
2 3 … n-1 n
A A A A ... A
从上图
可见,n期的预付年金与n期的普通年金,其收付款次数是一样的,只是收付款
时点不一样。如果计算年
金终值,预付年金要比普通年金多计一年的利息;如计算年金现值,
则预付年金要比普通年金少折现一年
,因此,在普通年金的现值、终值的基础上,乘上(1+i)
便可计算出预付年金的现值与终值。
1. 预付年金的终值
(1+i)
n
-1
F
A
=A× ×(1+i)
i
(1+i)
n+1
-1
=A×[ -1]
i
(1+i)
n+1
-1
[
-1
]称“预付年金系数”,记作[(FA,i,n+1)-1],可利用普通
i
年金终值表查得(n+1)期的终值,然后减去1,就可得到1元预付年金终值。
【例2-11】 将【例2-7】中收付款的时间改为每年年初,其余条件不变。
要求:
第五年年末的本利和。
解: F
A
=A×[(FA,i,n+1)-1]
=10 000×[(FA,5%,5+1)-1]
=10 000×(6.8019-1)
=58 019(元)
与【例2-7】的普通年金终值相比,相差(58 019-55 256)= 2
763元,该差额实际上就
是预付年金比普通年金多计一年利息而造成,即55 256×5%=2
762.80元
2.预付年金的现值
1-(1+i)
-n
P
A
=A×[
]×(1+i)
i
1-(1+i)
-(n-1)
=A×[
+1]
i
1-(1+i)
-(n-1)
[
+1
] 称“预付年金现值系数”,记作[(PA,i,n-1)+1],可
i
利用普通年金现值表查得(n-1)期的现值,然后加上1,就可得到1元预付年金现值。
【2-12】 将【例2-9】中收付款的时间改在每年年初,其余条件不变。
要求:
第一年年初应一次存入多少钱。
解:
P
A
=A×[(PA,i,n-1)+1]
=10
000×[(PA,5%,5-1)+1]
=10
000×(3.5460+1)
=45 460(元)
与【例2-9】普通年金现值相比,相差45 460-43 295=2
165元,该差额实际上是由于
预付年金现值比普通年金现值少折现一期造成的,即43
295×5%=2 164.75元。
(三)递延年金
前二种年金的第一次收付时间都发生
在整个收付期的第一期,要么在第一期期末,要
么在第一期期初。但有时会遇到第一次收付不发生在第一
期,而是隔了几期后才在以后的每
期期末发生一系列的收支款项,这种年金形式就是递延年金,它是普通
年金的特殊形式。因
此,凡是不在第一期开始收付的年金,称为递延年金。下图可说明递延年金的支付特
点:
递延年金:
0 1 2 ..
.m-1 m m+1 m+2 ... m+n
0 1 2 ... n
A A ... A
递延期
收付期
普通年金:
0 1 2 ...
m-1 m m+1 m+2 ... m+n
A A ... A A A A ... A
从图中可知,递延年金的第一次年金收付没有发生在第一期,而是隔了m期(这m期就
是递延期),在第m+1期的期末才发生第一次收付,并且在以后的n期内,每期期末均发生
等额的现
金收支。与普通年金相比,尽管期限一样,都是(m+n)期,但普通年金在(m+n)期内,
每个期末
都要发生收支,而递延年金在(m+n)期内,只在后n期发生收支,前m期无收支发
生。
1. 递延年金的终值
在上图中,先不看递延期,年金一共支付了n期。只要将这n期年金折
算到期末,即
可得到递延年金终值。所以,递延年金终值的大小,与递延期无关,只与年金共支付了多少
期有关,它的计算方法与普通年金相同。
F
A
=A×(FA,i,n)
【例2-13】 某企业于年初投资一项目,
估计从第五年开始至第十年,每年年末可得
收益10万元,假定年利率为5%。
要求:
计算投资项目年收益的终值。
解: F
A
=A×(FA,i,n)
=10×(FA,5%,6)
=10×6.8019
=68.019(万元)
2. 递延年金的现值
递延年金的现值可用三种方法来计算。
(1) 把递延年金视为n期的普通年金,求出年金
在递延期期末m点的现值,再将m点
的现值调整到第一期期初。
P
A
=A×(PA,i,n)×(PF,i,m)
(2) 先假设递延期也发生收支
,则变成一个(m+n)期的普通年金,算出(m+n)期的年金
现值,再扣除并未发生年金收支的m期
递延期的年金现值,即可求得递延年金现值。
P
A
=A×[(PA,i,m+n)-(PA,i,m)]
(3)先算出递延年金的终值,再将终值折算到第一期期初,即可求得递延年金的现值。
P
A
=A×(FA,i,n)×(PF,i,m+n)
【例2-14】 某企业年初投资一项目,希望从第5年开始每年年末取得10万元收益,
投资期限为
10年,假定年利率5%。
要求: 该企业年初最多投资多少元才有利。
解(1):
P
A
=A×(PA,i,n)×(PF,i,m)
=10×(PA,5%,6)×(PF,5%,4)
=10×5.0757×0.8227
=41.76(万元)
解(2): P
A
=A×[(PA,i,m+n)-(PA,i,m)]
=10×[(PA,5%,10)-(PA,5%,4)]
=10×(7.7217-3.5460)
=41.76(万元)
解(3): P
A
=A×(FA,i,n)×(PF,i,m+n)
=10×(FA,5%,6)×(PF,5%,10)
=10×6.8019×0.6139
=41.76(万元)
从计算中可知,该企业年初的投资额不超过41.76万元才合算。
(四)永续年金
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的收入或支出相等金额的年金,也称永久年金。它也是普通年金
的一种特殊
形式,由于永续年金的期限趋于无限,没有终止时间,因而也没有终值,只有现值。
永续年金的现值计算
公式如下:
1-(1+i)
-n
P
A
=A×
i
当n +∞ , (1+i)
-n
0,P
A
=
Ai
【例2-15】
某企业要建立一项永久性帮困基金,计划每年拿出5万元帮助失学儿童,
年利率为5%。
要求: 现应筹集多少资金。
解: P
A
= Ai
=55%
=100(万元)
现应筹集到100万元资金,就可每年拿出5万元帮助失学的儿童。
第二节
风险与报酬
一、 风险的含义
风险是
指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某一项行动具有多种可能但结果不确定。风险产
生的原因是由于缺乏信息和
决策者不能控制未来事物的发展过程而引起的。风险具有多样性
和不确定性,可以事先估计采取某种行动
可能导致的各种结果,以及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大小,但无法确定最终结果是什么。例如,掷一枚硬币
,我们可事先知道硬币落地时有正面
朝上和反面朝上两种结果,并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各为50%,
但谁也无法事先知道硬币
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和不确定性是
不同的。不确定性是指对于某种行动,人们知道可
能出现的各种结果,但不知道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或
者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及每种结果出
现的概率都不知道,只能作出粗略的估计。如购买股票,投资者无法
在购买前确定所有可能
达到的期望报酬率以及该报酬率出现的概率。而风险问题出现的各种结果的概率一
般可事先
估计和测算,只是不准确而已。如果对不确定性问题先估计一个大致的概率,则不确定性问题就转化为风险性问题了。在财务管理的实务中,对两者不作严格区分。讲到风险,可能是
指一般意
义上的风险,也可能指不确定性问题。
风险是客观的、普遍的,广泛地存在于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并影
响着企业的财务目标。
由于企业的财务活动经常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的,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
原因,可
能使企业遭受风险,蒙受损失,如果只有损失,没人会去冒风险,企业冒着风险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额外收益。因此,风险不仅带来预期的损失,而且可带来预期的收益。仔细
分析风险
,以承担最小的风险来换取最大的收益,就十分必要。
二、 风险的类型
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两种:市场风险和企业特有风险。
(一) 市场风险是指影响所
有企业的风险。它由企业的外部因素引起,企业无法控制、
无法分散,涉及到所有的投资对象,又称系统
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如战争、自然灾害、利
率的变化、经济周期的变化等。
(二)
企业特有风险是指个别企业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它是随机发生的,只与个别
企业和个别投资项目有关
,不涉及所有企业和所有项目,可以分散,又称非系统风险和可分
散风险,如产品开发失败、销售份额减
少、工人罢工等。非系统风险根据风险形成的原因不
同,又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1.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变化对企业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又称商业
风险。这些生产经
营条件的变化可能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原因,也可能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原因,
如顾客购买力发生变化、竞争
对手增加、政策变化、产品生产方向不对路、生产组织不合理
等。这些内外因素,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
不确定性,最终引起收益变化。
2.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举债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又称筹资风险。企业借
款,虽可以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提高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但也改变了企
业的资金结
构和自有资金利润率,还须还本付息,并且借入资金所获得的利润是否大于支
付的利息额,
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借款就有风险。在全部资金来源中,借入资金所占的比重大,企业的负
担就重,风险程度也就增加;借入资金所占的比重小,企业的负担就轻,风险程度也就减轻。
因
此,必须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既提高资金盈利能力,又防止财务风险加大。
三、 风险和报酬 如上所述,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总是在有风险的状态下进行的,只不过风
险有大有小。投
资者冒着风险投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冒得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就
越高。风险和报酬之间存在密
切的对应关系,高风险的项目必然有高报酬,低风险的项目必
然低报酬,因此,风险报酬是投资报酬的组
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风险报酬呢?它是指投资者冒着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货币时间价
值的那部分额外收益,是对人们所遇到的风险的一种价值补偿,也称风险价值。它的表现形
式可以是风险
报酬额或风险报酬率。在实务中一般以风险报酬率来表示。
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投资者冒着风险进行
投资所希望得到的投资报酬率是无风险报
酬率与风险报酬率之和。即:
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在没有风险状
态下的投资报酬率,是投资者投
资某一项目,能够肯定得到的报酬,具有预期报酬的确定性,并且与投资
时间的长短有关,
可用政府债券利率或存款利率表示。风险报酬率是风险价值,是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
外报
酬,具有预期报酬的不确定性,与风险程度和风险报酬斜率的大小有关,并成正比关系。风
险报酬斜率可根据历史资料用高低点法、直线回归法或由企业管理人员会同专家根据经验确
定,风险程度
用期望值、标准差来确定。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斜率×风险程度,图示如下:
风险报酬斜率
投资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程度
【例2-16】 资金的时间价值为5%,某项投资的风险报酬率为10%。
要求: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时,计算投资报酬率。
解: 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5%+10%=15%
四、 风险衡量
由于风险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那
么正确地衡量风险就十分重要。既然风险
是可能值对期望值的偏离,因此利用概率分布,期望值和标准差
来计算与衡量风
险的大小,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一) 概率
在完全相同的条
件下,某一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出现这种结果也可能出
现另外一种结果,这类事件称为随机
事件。概率就是用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
数值,一般用X表示随机事件,Xi表示随机事件
的第i种结果,Pi表示第i种结果出现的
概率。一般随机事件的概率在0与1之间,即0≤Pi≤1,
Pi 越大,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越大,反之,Pi越小,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所有可
n
能的
结果出现的概率之和一定为1,
即ΣPi=1。肯定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肯定不发生
i=1
的事件概率为0
【例2-17】 某企业投资生产了一种新产品,在不同市场情况下,各种可能收益
及概率如下:
市场情况
年收益Xi(万元) 概率Xi
繁荣
200 0.3
正常
100 0.5
疲软
50 0.2
从上表中可见,所有的Pi均在0和1之间,且P
1
+P
2
+P
3
=0.3+0.5+0.2=1。
如果
我们将该企业年收益的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应的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按
一定规则排列出来,构成分布图,则
称为概率分布。概率分布一般用坐标图来反
映,横坐标表示某一事件的结果,纵坐标表示每一结果相应的
概率。概率分布有
两种类型:一是离散型概率分布,其特点是各种可能结果只有有限个值,概率分
布在各个特定点上,是不连续图象;二是连续型概率分布,其特点是各种可能结
果有无数个值,概率分
布在连续图象上的两点之间的区间上。如下图:
Pi 离散型概率分布
Pi 连续型概率分布
0.5 0.5
0.4 0.4
0.3 0.3
0.2 0.2
0.1 0.1
50 100 150 200 Xi
50 100 150 200 Xi
(二) 期望值
期望值是指可
能发生的结果与各自概率之积的加权平均值,反映投资者的合理预期,
用E表示,根据概率统计知识,一
个随机变量的期望值为:
n
E=ΣXiPi
i=1
【例2-18】 利用【例2-17】中的资料
要求: 计算预期年收益的期望值。
解:
E=200×0.3+100×0.5+50×0.2=120(万元)
(三) 标准差
标
准差是用来衡量概率分布中各种可能值对期望值的偏离程度,反映风险的大小,标准
差用σ表示。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
n
σ= ∑(Xi-E)
2
×Pi
i=1
标准差用来反映决策方案的风险,是一个绝对数。在n个方案的情况下,若期望值相
同,则标准
差越大,表明各种可能值偏离期望值的幅度越大,结果的不确定性越大,风险也
越大;反之,标准差越小
,表明各种可能值偏离期望值的幅度越小,结果的不确定越小,则
风险也越小。
【例2-19】 利用【例2-17】的数据,计算标准差。
解:
n
σ= ∑(Xi-E)
2
×Pi
i=1
= (200-120)
2
×0.3+(100-120)
2
×0.5
+(50-120)
2
×0.2
=55.68
表明新产品的年收益与期望收益的标准差为55.68。
(四) 标准差系数
标准差作为反映可能值与期望值偏离程度的一个指标,可用来衡量风险,但它只适用
于在期望值
相同条件下风险程度的比较,对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则不适用,于是,我
们引入标准差系数这个概
念。
标准差系数是指标准差与期望值的比值,也称离散系数,用q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σ
q =
E
标准差系数是一个相对
数,在期望值不同时,标准差系数越大,表明可能值与期望值
偏离程度越大,结果的不确定性越大,风险
也越大;反之
,标准差系数越小,表明可能值
与期望值偏离程度越小,结果的不确定性越小,风险也越小。
【例2-20】 利用【例2-17】的数据,计算标准差系数。
解: σ
55.68
=
=
0.464
q =
E 120
有了期望值和标准差系数,我们可利用这两个指标来确定方案风险的大小,选择 决
策方案。
对单个方案,可将标准差(系数)与设定的可接受的此项指标最高限值比较,对于多
个方案,选择标准差
低、期望值高的方案,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和本量利关系
一 、 成本性态分类
(一)
成本性态概念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的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成本习性。<
br>其目的是要反映成本与生产量、销售量等业务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当业务量变动时,与
之相应
的成本是否相应变动,最终从数量上具体掌握产品成本与生产能力之间的规律性。
这里的业务
量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期内投入或完成的经营工作量的统称。有绝对
量和相对量二大类,绝对量用
实物量和价值量表示,相对量用百分比或比率表示。在财务管
理中,一般用绝对量表示。业务量可以是生
产量、销售量,也可以是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
作小时,通常业务量指生产量、销售量。
成本总额是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和推销费用,管理费用等非生产成
本。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按性态划分可分为三大类: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
1. 变动成本
(1) 变动成本含义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正比例变
动的成本。
(2)变动成本内容
变动成本一般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中的产品包
装费、燃料费、动力费等,按销售量多少支付的推销佣金、装运费等。
(3) 变动成本特点
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和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单位变动成本不
受业务量变
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总的变动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正比例变动。在平
面直
角坐标系上,单位变动成本是一条平线于横轴的直线,变动成本总额是一条
通过原点的直
线。
成本
成本
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
业务量
业务量
2. 固定成本
(1) 固定成本含义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
的成本。
(2) 固定成本的内容
固定成本一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如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
资产折旧费、劳动保护费、
办公费等;固定性销售费用,如销售人员工资、广告费等;固定性管理费用,
如租赁费﹑管
理人员的工资﹑财产保险费等。
(3) 固定成本特点
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和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
的影响而保持不变
,单位固定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反方向变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上,固定成本总额是一条平线于
横轴的直线,单位变动成本是一条反比例曲线。
成本
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固定成本
业务量 业务量
(4)
固定成本按其支出的数额是否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的影响,可进一步分为约束性
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
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固定成本的数额支出不受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影响。其特点是在短<
br>时间内不能轻易改变,具有较大程度的约束性,可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和发挥作用,如固定资
产折旧
、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财产税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必须负担的
最低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固定成本的数额支出,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能够改变。其
特
点是支出数额可以改变(一般随某一会计期间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与财务负担能力的变化
而变化),只在
某一会计期间内存在和发挥作用,如企业的开发研究费、广告费、职工培训
费等。
3
.混合成本
(1) 混合成本的含义
混合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不与其成正比例变动。如企业的
电话费、
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等。
(2) 混合成本分类
混合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比较复杂,按其变动趋势,可分为四类:
a. 半变动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
动成本两部分组成。固定成本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
变动成本在固定成本的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
发生正比例的变动,如机器设备的维护保
养费等。其成本曲线如下:
成本 半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业务量
b. 延期变动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保持不变,超过该业务量,成本总
额会随
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正比例变动,如销售人员的工资。其成本曲线如下:
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
业务量
c. 半固定成本: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呈阶梯式的变化。即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不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当业务量超过这一范围,成本总额会跳跃上升,在
<
br>新的业务量范围内又不变,至到业务量再次突破,成本再次跳跃,如此不断循环重复,如企
业的检
验员、化验员、货运员的工资。其成本曲线如下:
成本
业务量
d. 曲线式混合成本:成本总额在初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
呈现曲线增长,
但成本与业务量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其特点是都有一个初始量,并在一定条件下不变,
相
当于固定成本。这类成本根据曲线斜率的不同变化趋势,又分递减型混合成本和递增型混合
成
本。
递减型混合成本:业务量增长,成本也增长,但成本增长的速度比业务量的增长的速度
慢,其成本曲线是一条凸型曲线,如下:
成本
递减型混合成本
初始量
业务量
递增型混合成本:业务量增长,成本也增长,但成本增长的速度
比业务量增长的速度快,
其成本曲线是一条凹型曲线,如下:
成本
递增型混合成本
初始量
业务量
成本按性态分类,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可以用线
形方程y=a+bx来表示。其中,y表示成
本总额,a表示固定成本总额,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bx
表示变动成本总额。
(三)成本按性态分类的相关范围和特点
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不是绝对的,而是在“
一定的业务范
围”和“一定时间”内保持其特点,这就涉及到相关范围的概念。
1. 相关范
围:是指不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性质的有关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范围。
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
的不变,保持相对稳定,单位固定成本反比例变动;变动成本
总额正比例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不变,保持
相对稳定,超过了相关范围,固定成本和变动成
本的特性就不存在。以后,我们在讲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时,都是指在它们的相关范围内。
2. 成本性态的特点
(1)
相对性:同一时期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
(2)
暂时性: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内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
(3)可转化性:某项成本可以随着业务量的变化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相互转化。
二、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
础上,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全部成本最终
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
模型。通过成本性态分析,可以
掌握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与业务量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变动规律,也为本量
利分析奠定基础。
(二) 成本性态分析和成本性态分类的关系。
成本性态分析和成本性
态分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以总成本为研究对
象,并且成本性态分析以成本性态分类为前提。但成
本性态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
分析两个方面,成本性态分类属于定性分析;成本性态分析最终将全部成本划
分
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模型,成本性态分类将全
部成本划分为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成本性态分析能明确、直
接反映业务量与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成本性态分类
不能明确、直接反映业务量与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满足企
业内部管理的需
要。
(三)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
成本性态分析就是
要把全部成本最终划分为两部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建立相
应的成本函数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可
采用两种
程序:
多步骤分析法程序和单步骤分析程
序 。
1. 多步骤分析程序。先将全部成本按性态分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然后
继
续将混合成本用一定的方法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最后将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
总成本中已分好的固定成本合并,混合成本中的变动成本和总成本中已分好的变动成本合
并,使得所有的
成本只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二大类,再建立成本函数y=a+bx,
2. 单步骤分析程
序。不进行成本性态分类,而是用一定的方法先将全部成本一次性划
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再建立成
本函数y=a+bx。
(四) 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
不管采用多步骤分析程
序还是单步骤分析程序,都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将混合成本或
者总成本进行分解,使得所有的成本只分
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二大类,这种技术方法就被
称作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1. 历史资料分析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过去若干期实际发生的业务量
与成本的相关资料,运用一定的数
学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数值,然后建立
成本---业务量之间
函数方程,以完成成本性态分析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历史资
料分析法要求企业资料齐全,成本与业务量的资料要相关,该方法适用于生产条
件稳定,成本水平波动不
大,历史资料齐全的企业。根据利用资料的具体形式不同,有高低
点法、散布图法﹑一元直线回归法三种
具体形式。
在分析之前,我们假设固定成本总额与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单位变动成本只是
一种
业务量的函数;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形关系。用y表示成本总额,a表示成本总
额中的固定成本,b表示成本总额中的单位变动成本,
x
表示业务量,bx表示成本总额中的变动成本,则成本的方程为y=a+bx.
(1)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
是根据过去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的相应成本关系,推算出固定
成本总额a和单位变动成本
b的一种性态分析方法。
使用高低点法要注意:高低点坐标的选择必须以自变量——业务量的
高低为依据,不是
以成本高低为依据。
高低点法简便易行,容易掌握,但以高低点为依据不具有代表性,计算误差大。
【例2-21】
某企业的产品1—7月份的产量和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月份
产量 (件) 总成本(元)
1 400
5 500
2 450
6 000
3 500
7 000
4 450
6 500
5 300
5 000
6 350
5 500
7 400
5 000
要求: 运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 确定高低点坐标:
高点(500,7
000)
低点(300,5 000)
计算b值
最高点成本-最低点成本
y
1
-y
2
b=
=
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
x
1
-
x
2
7
000-5 000 2 000
=
=
=10
(元)
500-300 200
计算a值
a =
最高点成本-b
×
最高点业务量=y
1
-
bx
1
=7 000-10×500=2 000(元)
或 = 最低点成本
-
b
×
最低点业务量=
y
2
-
bx
2
=5
000-10×300
=2 000(元)
成本模型为y=2 000+10x
计算表明,总成本中的固定成本2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
(2)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将有关过去
的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一一标出,形成散布
图,然后根据目测画一条尽可能接近所有坐
标点的直线,以此来确定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单
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又称布点图法或目
测画线法。
散布图法考虑所有的历史成本资料,比较形象直观易于理解,但由于靠目测画直线,容
易出现误差。
【例2-22】 按【例2-21】的资料
要求:
运用散布图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 ⅰ.标出散
布点。以业务量为横轴,成本为竖轴,建立坐标系,将由各期业务量
和相应成本构成的所有坐标点一一标
出,形成散布图。
ⅱ.画直线。以最高点为一端,根据目测画一条能反映成本变
动趋势的直线,使
散布图上的点均匀的分布在直线的上、下方,如图:
ⅲ.确定固定成本(a)。成本直线与竖轴相交的点为(0,1 900),则a=1 900(元)
ⅳ.确定单位变动成本(b)。在直线上以最高点的坐标(500,7 000),代入下式:
y-a
7 000-1 900
b= = =
10.2(元)
x 500
ⅴ.
将a,b代入y=a+bx
,
,
得到成本性态模型
y=
1 900
+
10.2
x
成本
100 200 300 400 500
产量
根据成本性态模型,总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为1
9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2元
(3)一元直线回归法
一元直线回归法,是根据过去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数据,运用最小二
乘法原理建立反
映业务量和成本之间关系的回归直线方程,并计算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
种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或最小平方法。
一元直线回归法的计算结果比前两种方法更准确,科学,但计算量大,公式复杂。
【例2-23】 按【例2-21】的资料
要求:
运用一元直线回归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
ⅰ.根据资料列表,计算n,x,y,xy,x
2
的值
月份 产量(x) 总成本(y ) xy x
2
1 400 5 500 2 200 000 160 000
2
450 6 000 2 700 000 202 500
3 500
7 000 3 500 000 250 000
4 450 6
500 2 925 000 202 500
5 300 5 000
1 500 000 90 000
6 350 5 500 1
925 000 122 500
7 400 5 000 2 000
000 160 000
合计 2 850 40 500 16 750 000
1 187 500
ⅱ.计算a,b值
nΣxy-ΣxΣy
b=
n
Σ
x
2
-(
Σ
x)
2
7×16 750 000-2
850×40 500
=
1 187 500-2 850
2
7×
=9.61(元)
Σy-bΣx
a =
n
40
500-9.61×2 850
=
7
=1 873.07(元)
ⅲ.建立成本性态模型y=a+bx
Y=1
873.07+9.61x
根据上面计算可知,总成本中固定成本为1
873.07元,单位变动成本为9.61元。
2.
技术测定法
技术测定法是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合理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的一
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又称工程技术测定法。
它按工程技术特点来确定固定成本和
变动成本,把材料、人工的投入与产出量进行对比
分析,把与产量有关的成本归集为变动成本,与产量无
关的成本归集为固定成本。该方法比
较准确,但比较复杂,工作量大。
3.
直接分析法
直接分析法是对每项成本的具体形态进行分析,看其比较接近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
本,
接近哪一类成本就划入哪一类成本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该方法属于定性分析法,需要
掌握所有项目的成本形态,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工作量大。
三、
本量利分析
(一)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含义
1. 本量利分析含义
本量利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数学模型与图形来分析成本、业务量、
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研究其变动规律, 最终揭示变动
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销售
单价、利润之间的内在规律。本量利分析的运用范围很广,可用于保本预
测、销售预测、生
产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不确定分析、经营风险分析、责任会计等方面。本量利
分析
法是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一种实用的工具。
2.
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
在进行具体分析时,为了方便使用本量利分析的数学模型与图形,需以
一些基本假设为
前提条件。有了这些假设,能够比较容易地建立模型,清楚地反映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便
于
理解、掌握,但这些假设也给本量利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在操作过程中,要结合实际
情况加以修正。这些基本假设如下:
(1) 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所有的成本都已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并建立
了相应的成本模型。
(2) 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假定一定时期内,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单价保持
不变 ,业务量总是在相关范围内变动,它的变动不会改变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特
点,并且成本函数 为线形方程y=a+bx。
(3) 产销平衡假设。在单一品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总是可以销售出去的。
(4) 品种结构 不变假设。在多品种情况下,产销平衡,销售额发生变化时,各种产品的
销售额在全部产品总销售额中所 占的比重不变。
(5) 目标利润假设。本量利分析中所使用利润是指营业利润,不考虑投资收益和营业外
收支。
3. 本量利分析基本内容
本量利分析包括单一品种下的保本分析、保利分析、本量利关系图,多品 种下的本量利
分析,我们在这里只介绍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保利分析。
保本分析主 要确定使企业既不亏损又不赢利的保本点,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内容,是
企业获利的基础,也是企业经 营安全的前提。保利分析在保本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分析
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确定目标利润。
(二)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包括利润、边际贡献、变动成本率。
1.利润: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差额。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P=x(p-b)-a
其中,P表示 利润,p表示销售单价,x表示销售量,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a表示固定
成本总额。该公式是本量利分 析的基本公式,保本分析、保利分析都在这个基本公式的基础
上进行的。
2.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和变动成本总额之间的差额,也称贡献毛益、边际利润,
记作Tcm。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价×销售量-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Tcm = x(p-b)
3. 单位边际贡献: 是指边际贡献除以销售量,或者单价减去 单位变动成本后的差额,
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销售,可为企业带来的贡献,记作cm。
边际贡献
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量
=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cm = Tcm x
= p- b
有了边际贡献的概念后,利润就可转化为下列形式:
利润=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
P=Tcm-a=x×cm-a
从上面的利润公式中可知,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企业才有利润,两者差额越大,
利润越多;边际贡献小于固定成本,企业就亏损;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企业不亏不赢。
当固定成本不
变时,边际贡献增加多少,利润就增加多少;边际贡献减少多少,利润就减少
多少。
4. 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表示每增加一元销售,
可
为企业带来的贡献, 记作cmR。
边际贡献
单位边际贡献
100%=
× 100%
边际贡献率=
×
销售收入总额
单价
Tcm cm
100%
=
×100%
cmR=
×
p
px
5. 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者单位变动成本占销
售单价的百分比,表示每增加一元销售,增加的变动成本,记作bR 。
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
100% =
×100%
变动成本率=
×
销售收入总额
单价
bx b
100%
=
×100%
bR=
×
p
px
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
+
单价
单价
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变动成本
=
单价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
单价
= 1
边际贡献率(cmR)=1- 变动成本率 = 1-bR
变动成本率(bR)=1- 边际贡献率 = 1-cmR
变动成本率和边
际贡献率具有互补关系,变动成本率高,边际贡献率就低,盈利能力就
低;变动成本率低,边际贡献率就
高,盈利能力就高。
【例2-24】 某企业准备投产新产品,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件
,固定成本总额为
17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销售量为1万件。
要求:
(1)该产品的单位售价是多少?
(2)该产品的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是多少?
(3)该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利润是多少?
解:(1)
bR=bp
p=bbR=300.6=50(元件)
(2) cm=p-b=50-30=20(元件)
Tcm=px-
bx=(50-30)×1=20(万元)
或
Tcm=cm×x=20×1=20(万元)
(3)
cmR=cmp=2050=0.4=40%
或
cmR=1-bR=1-0.6=0.4=40%
cmR+bR=0.4+0.6=1
P=Tcm-a=20-17=3(万元)
(三)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包括单一品种和多品种的本量利分析,在这里,我们只介绍单一品种的本
量利分析。
1. 保本分析
(1) 保本的含义
保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支
相等,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利润为零。它主要分析
不亏不盈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特殊关系。保本
分析也可称作盈亏平衡分析。
(2) 保本点的含义
保本点是指企业达到边际贡
献等于固定成本,利润为零,不亏不盈的这种保本状态时的
业务量。在该业务量水平下,企业的收入正好
等于全部成本,超过该业务量水平,企业就有
盈利,低于该业务量水平,企业就亏损。保本点也可称作盈
亏平衡点、盈亏临界点。
保本点有保本量和保本额两种形式,保本量以实物量表示保本点,
保本额以价值量表
示保本点。
(3) 保本点的计算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保本量 = =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a a
x
0
=
=
p-b cm
保本额
=单价×保本量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 =
边际贡献率 1- 变动成本率
y
0
=p×x
0
a
a
= =
cmR 1-bR
【例2-25】 按【例2-24】的资料
要求:
计算保本点的保本量、保本额。
解: a 170 000
=
x
0
=
p-b
50-30
=8 500(件)
a 170 000
=
或
x
0
=
cm
20
=8 500(件)
a 170 000
=
y
0
=
cmR
0.4
= 425 000(元)
a 170 000
或 y
0
= =
1-bR 1-0.6
= 425
000(元)
y
0
=
p×x
0
= 50×
8 500
= 425
000
(
元
)
企业要保本,至少要销售8
500件产品,或销售额达到42.5万元。
2. 保利分析
(1)
保利分析的意义
保本分析以企业利润为零,不亏不盈为前提,保本是企业生产最基本的条件,是企业
安全经营的前提,但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在于保本,而是尽可能地获取利润,达到一定的盈利
目标,所以保利才是企业生产的真正目的,也只有在盈利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充分揭示成本、
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正常关系。通过保利分析,可以确定为了实现目标利润而应该达到的目
标销售量和目
标销售额,从而以销定产,使企业明确短期经营方向。
(2) 保利点的含义
保利点是指
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利润,而应达到的
业务量。保利点也有保利量和保
利额两种,保利量是实现目标利润应达到的销售量,记作
X
1
,保利额是实现目标利润
应达到的销售额,记作Y
1
,目标利润记作TP。
(3)保利点的计算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保利量 = =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a+TP a+TP
X
1
= =
p-b cm
保利额 =
保利量 ×单价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
× 单价 =
单位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率
Y
1
=p×X
1
a+TP
a+TP
=
=
cmR
1-bR
【例2-26】
按【例2-24】的资料,若计划年度的目标利润为3万元。
要求:
计算保利销售量和保利销售额。
解:
a+TP
17+3
X
1
= = = 1
p-b
50-30
(万件)
Y
1
=p×X
1
=50×1=50(万元)
a+TP 17+3
或 Y
1
=
=
=50(
万元)
cmR
0.4
a+TP
17+3
Y
1
= ==
50 (万元)
1-bR
1-0.6
该企业为了实现3万元的目标利润,保利销售量应达到1万件,保利销售额应达到到50
万元。
此外,上述保利点没有考虑所得税的影响,若要考虑所得税,企业真正可支配的盈利是
税后利润,税后利润=目标利润×(1-所得税税率),因此,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上述公<
br>式中的目标利润应该用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来代替,即:
固定成本+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
保利量=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
=
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
保利额=
×单价
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
=
边际贡献率
3. 安全边际和保本作业率
安全边际和保本作业率是用来评价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
(1) 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是指实际(预计)的销售量与保本点销售量或实际(预计)的销售额与保本
点销售额之间的差额
,它有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额两种形式。安全边际量是以实物形态来
表示,安全边际额是以价值形态来
表示,但这两种形式都是绝对量,只能用来评价同一企业
不同时期的经营安全程度。
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保本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保本额
=单价×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单价×保本量
=单价×安全边际量
安全边际量或安全边际额越大,表示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越高,亏损的可能
性越小,反之,
安全边际量或安全边际额越小,表示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越低,亏损的可能性越大。安全边
际
是一个正指标,只有超过保本点以上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即在安全边际内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因为这时全部固定成本已被保本点所弥补,所以安全边际所提供的边
际贡献就是企
业的利润,安全边际越大,利润越大。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量×
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 边际贡献率
(2)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量与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的比例,也可以指安全边际额与实际
或预计的销售额的
比例,它是一个相对量,用来评价不同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
安全边际量
安全边际率=
×100%
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
100%
=
×
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的数值越大,企业的经营越安全,所以它也是一个正指标。下面是评价企
业
经营安全程度的检验标准。
评价企业安全性的检验标准。
安全边际率 10%以下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安全程度 危险 要注意 较安全 安全
很安全
【例2-27】 按【例2-24】的资料
要求: 计算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并评价该企业的经营安全性。
解:
安全边际量=10 000-8 500=1 500(件)
安全边际额=8
500×50-425 000=75 000(元)
或
=1 500×50=75 000(元)
安全边际率=(1 500÷10
000)×100%=15%
或 =(75 000÷500
000)×100%=15%
由于安全边际率为15%,在10%--20%的范围内,所以企业的经营不是很安全,要引起
注意。
(3) 保本点作业率
保本点作业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的百分
比,也可称危险
率。它是一个逆指标,数值越小,企业的经营越安全,反之,则不安全。保本点作业率还
可
以说明企业在保本状态下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保本点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保本点作业率= × 100%
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
保本点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是互补关系:
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例2-28】
按【例2-24】的资料
要求: 计算保本点作业率。
解: 保本点作业率=(8 500÷10 000)×100%=85%
或 =(425 000÷500 000)×100%=85%
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0.85+0.15=1
本章小结:
1.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它有其产生的前提条件和源泉,
货币的时间价值一般
用利率来表示。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涉及到终值和现值两个概念,它们
是不同时点上的价值,
现值也称本金,一般是指现在的价值, 终值一般是指将来的价值。根
据收付款项的情况不同,分为一次
性收付款项的现值与终值和年金的现值与终值,年金具体
有普通年金、预付年金、永续年金和递延年金四
种形式,值得注意的是现值与终值一般按复
利计算。
2.风险是某项行动结果的不确
定性,但风险与不确定性又不同,财务活动经常是在有
风险的条件下进行。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
险和特有风险二种,对风险可用期望值和
标准差(系数)来衡量。风险和报酬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风险越
大,所希望的报酬越高,投资
报酬有风险报酬和无风险报酬构成。
3.成本性态是指
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成本按性态分类可分
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和成本三
大类,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具
有不变性。
4.成本性态分析
是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与成本性态分类既有联系又有
区别。成本性态分析可采用多步骤和
单步骤分析法两种程序,有历史资料法,技术测定法和
直接分析法三种方法。历史资料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可运用高低法、散布图法和一元直线回
归法三种形式。
5.本量利是分析成本—业
务量—利润三者的依存关系,它以成本性态假设、相关范围
假设、产销平衡假设、品种结构不变假设、目
标利润假设为前提,本章的本量利分析是从本
量利基本关系式出发,着重研究单一品种下的保本和保利分
析。保本分析是研究企业利润为
零,处于不盈不亏条件下的销售量和销售额,保利分析是研究为了达到预
期的目标利润而应
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保本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基础,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
,保
利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以销定产,确定短期经营方向。
习 题
一、 判断题
1.
在终值与利率一定的情况下,计息期越多,复利现值就越小。 ( )
2.
永续年金可视作期限无限的普通年金,终值与现值的计算可在普通年金的基础上求得。
( )
3. 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是差额价值。( )
4.
预付年金的终值与现值,可在普通年金终值与现值的基础上乘(1+i)得到。( )
5. 单一品种下,保本点的销售额随着边际贡献率的上升而下降。( )
6.对于不同的投资方案,其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反之标准差越小,风险越小。
( )
7.
成本性态分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全部成本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二大类,并
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模型 。( )
8. 固定成本的特点是业务量增加,固定成本总
额不变,单位固定成本正比例变动;变动成
本的特点是业务量增加,变动成本总额正比例变动,单位变动
成本不变. ( )
9.
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风险越大,获得高收益的机会也越多,期望的收益率也越高。
( )
10. 无论哪一种成本,最终都可以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
11.终值系数和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因此,年金终值系数与年金现值系数也互为倒数。
( )
12.单利与复利是两种不同的计息方法,单利终值与复利终值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相等。
(
)
13.安全边际是指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额)的差额,其数值越
大,说明企业经营越安全。( )
14.递延年金现值的大小与递延期无关,因此计算方法与普通年金现值是一样的。
( )
15.保本点作业率表明了在保本状态下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 )
二. 单项选择题
1. 利润是边际贡献和( )的差额。
A.变动成本 B. 固定成本总额
C.
销售收入 D. 成本总额
2. 边际贡献率和变动成本率(
)。
A. 反方向变化 B. 同方向变化
C. 同比例变化 D. 反比例变化
3. 安全边际越小,保本点就越大,利润就( )。
A. 越大
B. 不变
C. 不一定 D.
越小
4. 随单价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的是( )。
A. 保本量
B. 保利量
C. 变动成本率 D.
单位边际贡献
5.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本量利分析的内容有( )。
A. 销售量与利润 B. 成本与利润
C.
产品品种与利润 D. 产品产量与利润
6.
资金的时间价值相当于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下的( )。
A.
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B. 企业利润率
C.
复利下的利息率 D. 单利下的利息率
7.
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是按( )分类。
A.
成本的经济用途 B. 相关范围
C. 成本性态 D. 成本发生的原因
8.
散布点法,是( )。
A. 先计算a值,再计算b值
B.先计算b值,再计算a值
C.a、b值同时计算
D.先列出方程y=a+bx,再得出a、b值
9. 在期望值不同时,比较风险的大小,可采用(
)。
A. 标准差 B.
标准差系数
C. 期望值 D.
概率
10.投资者愿意冒风险去投资,是因为( )。
A.
可获得报酬 B. 可获得利润
C.
可获得风险报酬 D. 可获得无风险报
三.
多项选择题
1.下列风险中属于市场风险的有( )。
A. 战争
B. 自然灾害
C. 罢工
D. 利率变化
2.衡量风险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A. 利率
B. 概率
C. 期望值 D. 标准差
3.投资报酬率的构成要素有( )。
A. 资金的时间价值
B. 风险报酬率斜率
C. 通货膨胀率
D. 风险程度
4.下列年金中,可计算终值与现值的有( )
A.
普通年金 B. 预付年金
C.
递延年金 D. 永续年金
5.年金具有(
)。
A. 等额性 B.
系列性
C. 连续性 D.
固定性
6.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固定成本( )
A.
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 B. 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
C.
随业务量的减少而增加 D. 随业务量的减少而减少
7.成本性态具有( )
A. 暂时性
B. 不变性
C. 相对性
D. 可转化性
8.保本点表示( )
A. 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
B. 利润为零
C. 安全边际为零 D.
保本作业率为1
9.扩大安全边际的方法有( )
A.
增加销售量 B. 提高单价
C.
降低固定成本 D.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10.导致保利点下降的因素有( )
A. 单价上升
B. 边际贡献增加
C. 单位变动成本上升 D.
目标利润下降
E. 固定成本上升 F.
边际贡献率上升
四、计算题
1.某企业年初投资100万元生产一种新
产品,预计每年年末可得净收益10万元,投资
年限为10年,年利率为5%。
要求: (1) 计算该投资项目年收益的现值和终值。
(2)
计算年初投资额的终值。
2.某人准备5年后支付一笔10
000元的款项,年利率为5%。
要求:计算这人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钱,5年的复利利息为多少。
3.某企业2003
年年初投资一个项目,预计从2006年起至2010年每年年末可获得净收
益20万元,年利率为5%
。
要求:计算该投资项目年净收益的终值和现值。
4.某企业投资一个项目,每年年初投入10万元,连续投资3年,年利率为5%。
要求:(1) 计算该项目3年后的投资总额。
(2)
若3年的投资额于年初一次性投入,投资总额是多少?
5.某企业现有三个投资项目可供选择,预计A、B、C三个项目年收益及概率如下:
市场状况
A项目
繁荣
正常
较差
要求:计算三个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
6.已知某产品1-6月份的产量与成本资料如下:
100
50
30
预计年收益(万元)
B项目
110
60
20
C项目
90
50
20
0.3
0.4
0.3
概率
月份
1
2
3
4
5
6
产量(件)
100
120
110
120
150
130
成本(万元)
2 000
2 100
2 100
2 300
2 500
2 200
要求:
(1)利用高低点法,将全部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列出成
本——产量方程。
(2)利用直线回归法,将全部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并列
出成本——产量方程。
7.某企业某产品生产量与生产成本的资料如下:
生产量(只)
生产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混和成本
要求:(1) 用高低点法对混和成本分解,建立方程。
(2)
当产量为20 000只时,预测生产成本。
8.下面是甲、乙、丙、丁4种产品在2002年销售的有关资料:
产品 销售量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总
额
A
B
C
D
要求: (1) 根据本量利分析的模型,计算填列表中的空白栏。
(2) 计算A、B两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
2
000
2 000
3 000
20 000
20 000
120 000
12 000
30 000
固定成本
总额
5 000
50 000
单位边际
贡献
10
15
5 000
2 000
20 000
10 000
利润
高点
15 000
140 000
10 000
30 000
100 000
低点
10 000
100 000
10
000
20 000
70 000
9.某公司生产甲产品,销售单价10元,销售产量20 000件,产品利润为60
000元,
变动成本为50%。
要求:(1)计算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2)计算保本点业务量。
(3)计算安全边际率和保本点作业率。
(4)
预计下年度目标利润要比本年度利润增加10%,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
保利量是多少?
第三章 筹资决策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股票、债券发行价格和
融资租赁租金的
计算,掌握企业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方法;理解各种筹资方式的优缺点;了解权益
资金、负债资金筹集的各种方式。
第一节
企业筹资概述
一、企业筹资的概念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由于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活动对资金
的
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
要条件。筹集
资金既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又是谋求企业发展的基础。
筹资工作做得好,不仅能降低资本成
本,给经营或投资创造较大的可行或有利的
空间;而且能降低财务风险,增大企业经济效益。筹集资金是
企业资金运动的起
点,它会影响乃至决定企业资金运动的规模及效果。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把握
企业何时需要资金、需要多少资金、以何种合理的方式取得资金。
二、企业筹资的来源
企
业资金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由投资人提供的,称为所有者权益,这部分资
金称为权益资金;另
一个方面是由债权人提供的,称为负债,这部分资金称为负债资金。
三、企业筹资的方式
企业筹资的方式是指企业筹措资金采用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六种:
1. 吸收直接投资。
2. 发行股票。
3. 发行债券。
4. 融资租赁。
5. 银行借款。
6. 商业信用。
以上这些筹资方式,将在本章第二、第三节作详细介绍。
四、筹资的基本原则
采取
一定的筹资方式,有效地组织资金供应,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为
此,企业筹集资金应遵循以下基本
原则。
(一)合理性原则
不论采取什么方式筹资,都必须预先合理确定资金的需要量,以需
定筹。既
要防止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又要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
(二)及时性原则
按照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同等数量的资金,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
。
企业筹集资金应根据资金投放使用时间来合理安排,使筹资和用资在时间上相衔
接。既要避免
过早筹资使资金过早到位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要避免资金到
位滞后丧失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
(三)效益性原则
不同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各不相同,取得资金的难易程度也有差异。筹集资
金应从资金需要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合适的方式操作,追求降低成本,谋求最
大的经济效益。
(四)优化资金结构原则
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要有合适的比例,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也
应比例
适当。资金筹集应注意这两方面内容,使企业减少财务风险,优化资金结构。
五、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
企业筹集资金应以需定筹。测算企业资金需要量是筹集资金的基础工
作。企
业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有很多方法,现仅介绍销售百分比法。所谓销售百分比法是
指以未来
销售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为主要参数,考虑随销售变动的资产负债项目及
其他因素对资金需求的影响,从而
预测未来需要追加的资金量的一种定量计算方
法。
销售百分比法下企业需要追加资金量的基本计算公式是:
F=K(A-L)-R
F表示企业在预测年度需从企业外部追加筹措资金的数额。
K表示预测年度销售收入对于基年度增长的百分比。
A表示随销售收入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
资产项目基期金额。资产项目与销
售收入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随销售收入变动成正
比例变
动,如货币资金、应收帐款、存货等流动资产项目,这些是公式中A的计量对
象。第二种
情况是与销售收入变动没有必然因果关系,如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
这些项目不是A的计量对象。第三
种情况是与销售收入关系有多种可能的,如
固定资产。假定基期固定资产的利用已经饱和,那么增加销售
必需追加固定资产
投资,且一般可以认为与销售增长成正比,应把基期固定资产净额计入
A之内;
假定基期固定资产的剩余生产能力足以满足销售增长的需要,则不必追加资金添
置固定
资产;在销售百分比法中,固定资产仅作上述二种假定。
L表示随销售收入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负债
项目基期金额。负债项目与销
售收入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随销售收入变动成正比例
变
动,如应付帐款、应交税金等流动负债项目,这些是公式中L的计量对象。第
二种情况是与销
售收入变动没有必然因果关系,如各种长期负债等,这些项目不
是L的计量对象。L在公式中前面取“-
”号,是因为它能给企业带来可用资金。
“资产是资金的占用、负债是资金的来源。”
R表示
预测年度增加的可以使用的留存收益,在销售净利率、股利发放率等
确定的情况下计算得到。R是企业内
部形成的可用资金,可以作为向外界筹资的
扣减数。
关于销售百分比法的使用应注意:资产、
负债中各项目与销售收入的关联情
况各企业不一定是相同的,上面的叙述存在着假定性,应当考察企业本
身的历史
资料,确定A与L的计量范围。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与销售收入变动无关,公式
中没有涉
及。
【例4-1】 某公司2002年实现销售额30万元,销售净利率为10%,并按
净
利润的40%发放股利,假定该公司的固定资产利用能力已经饱和,2002年底
的资产负债表如表4-
1 所示:
表4-1
资 产 负
债 表 单位:万元
资产
1.货币资金
2.应收帐款
3.存货
4.固定资产
5.无形资产
合计
10
20
30
55
5
12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负债:
1.应付帐款
2.应交税金
3.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 1.实收资本
2.留存收益
25
5
10
60
20
120
若该公司计划在2003年把销售额提高到36万元,销售净利率、股利发放率
仍保持2002年水平
。
要求: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该公司2003年需向外界融资额。
3630
20%
解:K=
30
A=10+20+30+55=115 (万元)
L=25+5=30
(万元)
R=36×10%×(1-40%)=2.16 (万元)
F=20%×(115-30)-2.16
=14.84(万元)
该公司2003年需向外界融资14.84万元。
第二节
权益资金筹集
企业的全部资产由两部分构成:投资
人提供的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提供的负
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金的最主要来源,是企业筹集债务资金的
前提与基础。
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及
企
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积累,如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资
本金是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
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是企业设立时的启动资金,资
本金的数额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开办此类企业的最低
资本数额(法定资本金)。
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内部积累等方式筹集的资金都称为权益资
金,
权益资金不用还本,因而也称之为自有资金或主权资金。
一、吸收直接投资
吸
收直接投资是指非股份制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
享利润”的原则直接吸收国家、
法人、个人、外商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吸
收直接投资不以股票为媒介,无需公开发行证券。吸收直
接投资中的出资者都是
企业的所有者,他们对企业拥有经营管理权,并按出资比例分享利润、承担损失。
(一) 吸收直接投资的渠道
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方式筹集资金有以下四种渠道:
1.吸收国家投资
吸收国家投资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
br>企业,由此形成国家资本金。
2.吸收法人投资
法人投资是指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以其可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由此形成法
人资本金。
3.吸收个人投资
个人投资是指城乡居民或本企业内部职工以其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
个人资本金。
4.吸收外商投资
外商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或我国港澳台地区投资者的资金投入企业,形成外
商资本金。
(二)吸收直接投资的出资方式
吸收直接投资中的投资者可采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多种形式出资。主
要出资方式有:
1.现金投资
现金投资是吸收直接投资中最重要的出资形式。企业有了现金,就可获取所需物资,就可支付各种费用,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因此,企业要争取投资者尽可
能采用现金方式出资
。
2.实物投资
实物投资是指以房屋、建筑物、设备等固定资产和原材料、商品等流动资产
所进行的投资。实物投资应符合以下条件:(1)适合企业生产经营、科研开发等
的需要;(2
)技术性能良好;(3)作价公平合理;(4)实物不能涉及抵押、担保、
诉讼冻结。投资实物的作价,
除由出资各方协商确定外,也可聘请各方都同意的
专业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确定。
3.无形资产投资
无形资产投资是指以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
等所进行的投资。企业在吸收无形资产投资时应持谨慎态度,避免吸收短期内会
贬值的无形资产,避免吸收对本企业利益不大及不适宜的无形资产,还应注意符
合法定比例,即吸收无形
资产的出资额一般不能超过注册资本的20%(不包括
土地使用权),对于高新技术等特殊行业,经有关
部门审批最高放宽至30%。
(三)吸收直接投资的程序
企业吸收直接投资,一般要遵循如下程序:
1.确定吸收直接投资所需的资金数量。
企业新建或扩大经营规模时,应先确定资金的总需要量及理想的资本结构,
然后据以确定吸收直接投资
所需的资金数量。
2.寻求投资单位,商定投资数额和出资方式。吸收直接投资中的双方是双
向选择的结果。受资单位要选择相宜的投资者,投资单位要选择收益理想或对自
身发展有利的受资者。为
此,要做好信息交流工作,企业既要广泛了解有关投资
者的财力和意向,又要主动传递自身的经营状况和
盈利能力,以利于在较多的投
资者中寻求最好的合作者。投资单位确定后,双方便可进行具体的协商,确
定投
资数额和出资方式。落实现金出资计划及实物、无形资产的评估作价。
3.签署投资协议
。企业与投资者商定投资意向和具体条件后,便可签署投
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4
.执行投资协议。企业与投资者按协议约定,做好投资交接及有关手续,
并在以后确保投资者参与经营管
理的权利及盈利分配权利。
(四)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缺点
1.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主要有:
(1)筹资方式简便、筹资速度快。吸收直接投资的双方直接接触磋商,没
有中间环节。只要双
方协商一致,筹资即可成功。
(2)有利用增强企业信誉。吸收直接投资所筹集的资金属于自有资金,
与
借入资金比较,能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借款能力。
(3)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吸收直接
投资可直接获得现金、先进设备
和先进技术,与通过有价证券间接筹资比较,能尽快地形成生产能力,尽
快开拓
市场。
(4)利于降低财务风险。吸收直接投资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向投资者支付报酬,没有固定的财务负担,比较灵活,所以财务风险较小。
2.吸收直接投资的缺点主要有:
(1)资金成本较高。企业向投资者支付的报酬是根据企业
实现的净利润和
投资者的出资额计算的,不能减免企业所得税,当企业盈利丰厚时,企业向投资
者支付的报酬很大。
(2)企业控制权分散。吸收直接投资的新投资者享有企业经营管理权,这
会造成原有投资者控制权的分散与减弱。
二、发行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主权资金而
发行的有价证券,是持股人拥有公司股份
的凭证,它表示了持股人在股份公司中拥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
务。本章仅介绍
股票与筹资有关的内容,有关股票的其他内容将在证券投资部分介绍。
股票按股东权利和义务的不同,有普通股和优先股之分。
(一)普通股筹资
普通股
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具有管理权而股利不固定的股票,是股份制企业筹
集权益资金的最主要方式。
1.普通股的特点
(1)普通股股东对公司有经营管理权。
(2)普通股股东对公司有盈利分享权。
(3)普通股股东有优先认股权。
(4)普通股股东有剩余财产要求权。
(5)普通股股东有股票转让权。
2.普通股的发行价格
普通股的发行价格可以按照不同情况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按票面金额等
价发
行;二是按高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即溢价发行。
公司始发股的发行价格与票面金额通
常是一致的,增发新股的发行价格则需
根据公司盈利能力和资产增值水平加以确定,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以未来股利计算
预期股利 票面价值×股利率
每股价格= =
利息率 利息率
公式中的利息率最好使用金融市场平均利率,也可用投资者的期望报酬率
(2)以市盈率计算
每股价格=每股税后利润× 合适的市盈率
(3)以资产净值计算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
=
普通股总股数
普通股总股数
每股价格=
不论用以上三种方
法中的哪一种,如果计算得到的结果低于股票面值,那么
股票的发行价格就取股票面值。
3.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1)普通股筹资的优点
a.能增加股份公司的信誉。普
通股筹资能增加股份公司主权资金的比重,
较多的主权资金为债务人提供了较大的偿债保障,这有助于增
加公司的信誉,有
助于增加公司的举债能力。
b.能减少股份公司的风险。普通股既无到期日
,又无固定的股利负担,因
此不存在不能偿付的风险。
c.能增强公司经营灵活性。普通股筹
资比发行优先股或债券限制少,它的
价值较少因通货膨胀而贬值,普通股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较灵活。
(2)普通股筹资的缺点
a.资金成本较高。发行普通股的资金成本一般高于债务资金,因为
普通股
股东期望报酬高,又因为股利要从税后净利润中支付,且发行费用也高于其他证
券。
b.新股东的增加,导致分散和削弱原股东对公司控股权。
c.有可能降低原股东的收益水平。
(二)优先股筹资
优先股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具
有一定优先权的股票。它既具有普通股的某些特
征,又与债券有相似之处。从法律上讲,企业对优先股不
承担还本义务,因此它
是企业自有资金的一部分。
1.优先股的特点
优先股的特点是较普通股有某些优先权利同时也有一定限制,其“优先”表
现在:
(1)优先分配股利权
优先股股利的分配在普通股之前,其股利率是固定的。
(2)优先分配剩余财产权
当企业清算时,优先股的剩余财产请求权位于债权人之后,但位于普通股之
前。
2.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
(1)优先股筹资的优点
a.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用偿还本金。
b.股利支付率虽然固定,但无约定性。当公司财务
状况不佳时,也可暂不
支付,不像债券到期无力偿还本息有破产风险。
c.优先股属于自有资金,能增强公司信誉及借款能力,又能保持原普通股
股东的控制权。
(2)优先股筹资的缺点
a.资金成本高,优先股股利要从税后利润中支付,股利支付虽无约
定性且
可以延时,但终究是一种较重的财务负担。
b.优先股较普通股限制条款多。
三、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也是权益资金的一种,是指企业的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与其他权益资金相比,取得更为主动简便,它不需作筹资活动,又无筹资费用,因此
这种筹资方式既节约
了成本,又增强了企业的信誉。留存收益的实质是投资者对
企业的再投资。但这种筹资方式受制于企业盈
利的多寡及企业的分配政策。
第三节
负债资金的筹集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企业通过
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
资租赁、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属于企业的负债。
由于负债要归还本金和利息,因而称为企业的借入
资金或债务资金。
一、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是指企业根据借款合同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需要还本
付息的款项。
(一)银行借款的种类
1.按借款期限长短分
按借款期限长短可分为短期借款和长
期借款。短期借款是指借款期限在1
年以内的借款;长期借款是指借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借款。
2.按借款担保条件分
按借款担保条件可分为信用借款、担保借款和票据贴现。
3.按借款用途分
按借款用途可分为基本建设借款、专项借款和流动资金借款。
4.按提供贷款的机构分
按提供贷款的机构可分为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商业性银行贷款。
(二)银行借款的程序
1.企业提出借款申请
企业要向银行借入资
金,必须向银行提出申请,填写包括借款金额、借款用
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内容的《借款申请书》
,并提供有关资料。
2.银行进行审查
银行对企业的借款申请要从企业的信用等级、基本财
务情况、投资项目的经
济效益、偿债能力等多方面作必要的审查,以决定是否提供贷款。
3.签订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是规定借款单位和银行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经济责任的法律文件。
借款合同包括基本条款、保证条款、违约条款及其他附属条款等内容。
4.企业取得借款
双方签订借款合同后,银行应如期向企业发放贷款。
5.企业归还借款
企业应按借
款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归还借款本息。如因故不能按期归还,应在
借款到期之前的3~5天内,提出展期申
请,由贷款银行审定是否给予展期。
(三)银行借款的信用条件
向银行借款往往附带一些信用条件。主要有:
1.补偿性余额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
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留一定数额的存款余额,约为借
款额的10%-20%,其目的是降低银行贷款风
险,但对借款企业来说,加重了利
息负担。
【例4-2】
某企业按年利率9%向银行借款100万元,补偿性余额比例
10%。
要求:计算企业实际借款利率。
解: 企业实际借款利率=
名义利率
1-补偿性余额比率
=
9%
=10%
110%
2.信贷额度
信贷额度是借款企业与
银行在协议中规定的借款最高限额。在信贷额度内,
企业可以随时按需要支用借款。但如协议是非正式的
,则银行并无必须按最高借
款限额保证贷款的法律义务。
3.周转信贷协议
周转信
贷协议是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
协议。企业享用周转信贷协议,要对贷
款限额中的未使用部分付给银行一笔承诺
费。
【例4-3】
某企业与银行商定的周转信贷额度为2 000万元,承诺费为
1%,该企业年度内实际借款额为1
600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应向银行支付的承诺费。
解:应付承诺费=(2
000-1 600)×1%=4(万元)
(四)银行借款的优缺点
1.银行借款的优点
(1)筹资速度快。与发行证券相比,不需印刷证券、报请批准等,一般所
需时间短,可以较快
满足资金的需要。
(2)筹资的成本低。与发行债券相比,借款利率较低,且不需支付发行费
用。
(3)借款灵活性大。企业与银行可以直接接触,商谈借款金额、期限和利
率等具体条款。借款
后如情况变化可再次协商。到期还款有困难,如能取得银行
谅解,也可延期归还。
2.银行借款的缺点
(1)筹资数额往往不可能很多。
(2)银行会提出对企业不利的限制条款。
二、发行债券
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
发行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
还本金的有价证券,是持券人拥有公司债权的凭证。
(一)债券的种类
1.按发行主体分类
按发行主体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政府债券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政府债券风险小、流动性强。
金融债券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金融债券风险不大、流动性较
强、利率较高。
企业债券是由各类企业发行的债券。企业债券风险较大、利率较高、流动性
差别较大。
2.按有无抵押担保分类
按有无抵押担保可分为信用债券、抵押债券和担保债券。
信用债券又称无抵押担保债券,是以债券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发行的债券。政
府债券属于信用债券,信誉良
好的企业也可发行信用债券。企业发行信用债券往
往有一些限制条件,如不准企业将其财产抵押给其他债
权人,不能随意增发企业
债券,未清偿债券之前股利不能分得过多等。
抵押债券是指以一定抵
押品作抵押而发行的债券。当企业不能偿还债券时,
债权人可将抵押品拍卖以获取债券本息。
担保债券是指由一定保证人作担保而发行的债券。当企业没有足够资金偿还
债券时,债权人可以要求保证
人偿还。
3.按偿还期限分类
按偿还期限可分为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
短期债券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债券。
长期债券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债券。
4.按是否记名分类
按是否记名可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5.按计息标准分类
按计息标准可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
6.按是否标明利息率分类
按是否标明利息率可分为有息债券和贴现债券。
7.按是否可转换成普通股分类
按是否可转换成普通股可分为可转换债券和不可转换债券。
(二)债券的发行
国有企业、股份公司、责任有限公司只要具备发行债券的条件,都可以依法
申请发行债券。
1.发行方式
债券的发行方式有委托发行和自行发行。委托发行是指企业委托
银行或其他
金融机构承销全部债券,并按总面额的一定比例支付手续费。自行发行是指债券
发行
企业不经过金融机构直接把债券配售给投资单位或个人。
2.发行债券的要素
(1)债券的
面值。债券面值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币种和票面金额。币种可
以是本国货币,也可以是外国货币,这取决
于债券发行的地区及对象。票面金额
是债券到期时偿还本金的金额。票面金额印在债券上,固定不变,到
期必须足额
偿还。
(2)债券的期限。债券从发行之日起至到期日之间的时间称为债券的期限。
(3)债券的利
率。债券上一般都注明年利率,利率有固定的,也有浮动的。
面值与利率相乘即为年利息。
(4)偿还方式。债券的偿还方式有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及到期一次还本付
息两种。
(5)发行价格。债券的发行价格有三种:一是按债券面值等价发行,等价
发行又叫面值发行;二是按低
于债券面值折价发行;三是按高于债券面值溢价发
行。
债券之所以会偏离面值发行是因为债券
票面利率与金融市场平均利率不一
致。如果债券利率大于市场利率,则由于未来利息多计,导致债券内在
价值大而
应采用溢价发行。如果债券利率小于市场利率,则由于未来利息少计,导致债券
内在价
值小而应采用折价发行。这是基于债券发行价格应该与它的价值贴近。债
券溢价、折价可依据资金时间价
值原理算出的内在价值确定。
若每年末支付利息,到期支付面值的债券发行价格计算公式为:
债券发 债券 按市场利率和债券 债券应付 按市场利率和债券期限
= × + ×
行价格 面值 期限计算的现值系数 年利息 计算的年金现值系数
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发行价格计算公式为:
按票面利率和期限计按市场利率和债券期
债券发行价格 = ×
算债券到期的本利和
限计算的现值系数
【例4-4】
某企业发行债券筹资,面值500元,期限5年,发行时市场
利率10%,每年未付息,到期还本。
要求:分别按票面利率为8%、10%、12%计算债券的发行价格。
解:若票面利率为8%:
发行价格=500×8%×(PA,10%,5)+500×(PF,10%,5)
=40×3.7908+500×0.6209=462.08(元)
若票面利率为10%
发行价格=500×10%×(PA,10%,5)+500×(PF,10%,5)
=50×3.7908+500×0.6209=500(元)
若票面利率为12%:
发行价格=500×12%(PA,10%,5)+500×(PF,10%,5)
=60×3.7908+500×0.6209=537.90(元)
从上例结果可见,上述三种情况
分别以折价、等价、溢价发行。此类问题的
市场利率是复利年利率,当债券以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
息时,即使票面利
率与市场利率相等,也不应是面值发行。
【例4-5】
依[例4-4]资料,改成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其余
不变。
解:若票面利率为8%:
发行价格=500×(1+5×8%)×(PF,10%,5)
=700×0.6209=434.63(元)
若票面利率为10%:
发行价格=500×(1+5×10%)×(PF,10%,5)
=750×0.6209=465.68(元)
若票面利率为12%:
发行价格=500×(1+5×12%)×(PF,10%,5)
=800×0.6209=496.72(元)
(三)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1.债券筹资的优点
(1)债券利息作为财务费用在税前列支,而股票的股利需由税后利润发
放,
利用债券筹资的资金成本较低。
(2)债券持有人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因而不会减弱原有股东对企业
的控制权。
(3)债券利率在发行时就确定,如遇通货膨胀,则实际减轻了企业负担;
如企业盈利情况好,由财务
杠杆作用导致原有投资者获取更大的得益。
2.债券筹资的缺点
(1)筹资风险高。债券筹
资有固定到期日,要承担还本付息义务。当企业
经营不善时,会减少原有投资者的股利收入,甚至会因不
能偿还债务而导致企业
破产。
(2)限制条件多。债券持有人为保障债权的安全,往往要在债
券合同中签
订保护条款,这对企业造成较多约束,影响企业财务灵活性。
(3)筹资数量有限
。债券筹资的数量比银行借款一般较多,但它筹集的毕
竟是债务资金,不可能太多,否则会影响企业信誉
,也会因资金结构变差而导致
总体资金成本的提高。
三、融资租赁
租赁是承租人向
出租人交付租金,出租人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资产
的使用权让渡给承租人的一种经济行为。
(一)租赁的种类
租赁的种类很多,按租赁的性质可分为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两大类。
1.经营性租赁
经营性租赁,又称服务性租赁。它是由承租人向出租人交付租金,由出租人<
br>向承租人提供资产使用及相关的服务,并在租赁期满时由承租人把资产归还给出
租人的租赁。经营
性租赁通常为短期租赁,其特点是:
(1)资产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仅为获取资产使用权,不是为了融资。
(2)经营租赁是一个可解约的租赁,承租企业在租期内可按规定提出解除
租赁合同。
(3)租赁期短,一般只是租赁物使用寿命期的小部分。
(4)出租企业向承租企业提供资产维修、保养及人员培训等服务。
(5)租赁期满或合同中止时,租赁资产一般归还给出租企业。
2.融资性租赁
融
资性租赁,又称财务租赁、资本租赁。它是承租人为融通资金而向出租人
租用由出租人出
资按承租人要求购买的租赁物的租赁。它是以融物为形式,融资
为实质的经济行为,是出租人为承租人提
供信贷的信用业务。融资性租赁通常为
长期租赁,其特点是:
(1)资产所有权形式上属于出
租方,但承租方能实质性地控制该项资产,
并有权在承租期内取得该项资产的所有权。承租方应把融资租
入资产作自有资产
对待,如要在资产帐户上作记录、要计提折旧。
(2)融资租赁是一种不可
解约的租赁,租赁合同比较稳定,在租赁期内,
承租人必须连续交纳租金,非经双方同意,中途不得退租
。这样既能保证承租人
长期使用该项资产,又能保证出租人收回投资并有所得益。
(3)租赁期长,租赁期一般是租赁资产使用寿命期的绝大部分。
(4)出租方一般不提供维修、保养方面的服务。
(5)租赁期满,承租人可选择留购、续租或退还,通常由承租人留购。
(二)融资租赁的形式
融资租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直接租赁
直接租
赁是指承租人直接向出租人租入所需要的资产。直接租赁的出租人主
要是制造厂商、租赁公司。直接租赁
是融资租赁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是融资租赁
的典型形式。
2.售后回租
售后回租是
指承租人先把其拥有主权的资产出售给出租人,然后再将该项资
产租回的租赁。这种租赁方式既使承租人
通过出售资产获得一笔资金,以改善其
财务状况,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要;又使承租人通过回租而保留了
企业对该项资
产的使用权。
3.杠杆租赁
杠杆租赁是由资金出借人为出租人提供部
分购买资产的资金,再由出租人购
入资产租给承租人的方式。因此,杠杆租赁涉及出租人,承租人和资金
出借人三
方。从承租人的角度来看,它与其他融资租赁形式并无多大区别。从出租人的角
度来看
,它只支付购买资产的部分资金(20%40%),其余部分(60%80%)
是向资金出借人借来
的。在杠杆租赁方式下,出租人具有三重身份,即资产所有
权人、出租人、债务人。出租人既向承租人收
取租金,又向借款人偿还本息,其
间的差额就是出租人的杠杆收益。从资金出借人的角度来看,它向出租
人借出资
金是由出租人以租赁物为抵押的,它的债权对出租人没有追索权,但对租赁物有
第一留
置权。即当承租人不履行支付租金义务时,资金出借人不能向出租人追索
债务,但可向法院申请执行其担
保物权。该项租赁物被清偿的所得,首先用以清
偿资金出借人的债务,如有剩余再给出租人。
(三)融资租赁的程序
1.作出租赁决策
当企业需要长期使用某项设备而又没有购
买该项设备所需资金时,一般有两
种选择:一是筹措资金购买该项设备;另一是融资租入该项设备。孰优
孰劣?可
以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计算作出合适的抉择。
2.选择租赁公司
当企业决
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取得某项设备时,即应开始选择租赁公司。从
融资条件、租赁费率等有关资料比较,
择优选定。
3.办理租赁委托
当企业选定租赁公司后,便可向其提出申请,
办理委托。这种委托包括填写
“租赁申请书”及提供财务状况的文件资料。
4.签订购货协议
租赁公司受理租赁委托后,即由租赁公司与承租企业的一方或双方选择设备
的制造商或销售商,
与其进行技术与商务谈判,签订购货协议。
5.签订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由承租企业与租赁公
司签订。租赁合同用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与义
务,它是租赁业务的最重要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融资租
赁合同的内容包括一
般条款和特殊条款两部分。
6.办理验货及投保
承租企业收到
租赁设备,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签发租赁设备收据及验收
合格证并提交租赁公司,租赁公司据以向制
造商或销售商付款。同时,承租企业
向保险公司办理投保事宜。
7.交付租金
承租企业在租赁期内按合同规定的租金数额、交付日期、交付方式,向租赁
公司交付租金。
8.租赁期满的设备处理
融资租赁合同期满,承租企业可按合同规定对租赁设备留购、续租或
退还。
一般来说,租赁公司会把租赁设备在期满时以低价甚至无偿转给承租企业。
(四)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
融资租赁租金是承租企业支付给租赁公司让渡租赁设备的使用权或
价值的
代价。租金的数额大小、支付方式对承租企业的财务状况有直接的影响,也是租
赁决策的
重要依据。
1.租金的构成
(1)租赁资产的价款。包括设备的买价、运杂费及途中保险费等。
(2)利息。即租赁公司所垫资金的应计利息。
(3)租赁手续费。包括租赁公司承办租赁业
务的营业费用及应得到的利润。
租赁手续费的高低由租赁公司与承租企业协商确定,一般以租赁资产价款
的某一
百分比收取。
2.租金的支付方式
(1)按支付时期长短,可分为年付、半年付、季付、月付。
(2)按每期支付租金的时间,
可分为先付租金和后付租金。先付租金指在
期初支付;后付租金指在期末支付。
(3)按每期支付金额,可分为等额支付和不等额支付。
3.租金的计算方法
融资租赁租金计算方法较多,常用的有平均分摊法和等额年金法。
(1)平均分摊法。平均分
摊法是指先以商定的利息率和手续费率计算出租
赁期间的利息和手续费,然后连同租赁设备的购置成本的
应该摊销总额按租金支
付次数平均计算出每次应付租金的数额的方法。
平均分摊法下,每次应付租金数额的计算公式为:
(CS)IF
R=
N
式中
R每次应付租金数额;
C租赁设备的购置成本;
S期满时由租入方留购,支付给出租方的转让价;
I租赁期间利息;
F租赁期间手续费
N
租赁期间租金支付次数。
【例4-6】 某企业向租赁公司租入一套设备,设备原价1
00万元,租期5
年,预计租赁期满租入企业支付的转让价为5万元。年利率为10%,手续费为
设备原价的2%,租金每年末支付一次。
要求:计算该企业每年应付租金的数额。
(10
05)[100(110%)
5
100]1002%
解: R=
5
=31.61(万元)
(2)等额年金法。等额年金法是运用年金
现值的计算原理计算每次应付租
金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要将利息率和手续费率综合在一起确定一个租
费率,
作为贴现率。这种方法与平均分摊法比,计算是复杂了,但因为考虑了资金的时
间价值,
结论更具客观性。
等额年金法下,每次应付租金数额的计算公式为:
R=
式中
CS(PF,i,n)
(PA,i,n)
R每次期末应付租金数额;
C租赁设备的购置成本;
S期满时由租入方留购,支付给出租方的转让价;
i租费率;
n 租赁期间支付租金次数。
关于这一公式的正确使用应注意如下三点:
第一,这一公式假定每期租金是期末支付的,即租金是普通年金。假如每期
租金是期初支付的,即租金是
即付年金,那么计算公式应是:
R=
CS(PF,i,n)
(PA,i,n1)1
第二,公式中的
i是租费率,它是综合了资金利息率和租赁手续费率后由租
赁双方认可的,它比纯粹的借款利率要大些。
当租赁手续费是租赁开始一次付清
的,也即各期租金不含手续费时,租费率与租金利息率相同。
第三,公式中分子、分母的i是同一的,都是租费率,否则会造成租赁期结
束时帐面余额与预计残值不
一致。
【例4-7】 仍用例4-6的资料。
要求:分别对以下三种情况用等额年金法计算该企业每年应付租金额。
①租费率为12%,租金在每年年末支付。
②租费率为12%,租金在每年年初支付。
③租金在每年年末支付,但租赁手续费在租入设备时一次付清。
解:设三种情况的每年应付租
金额分别为R
1
,R
2
,R
3
,则:
R
1
=
1005(PF,12%,5)10050.5674
≈
26.95(万元)
(PA,12%,5)3.6048
R
2
=
1005(PF,12%,5)10050.5674
≈
24.07(万元)
(PA,12%,4)13.03731
1005(PF,10
%,5)10050.6209
≈ 25.56(万元)
(PA,10%,5)3.7908
R
3
=
(五)融资租赁的优缺点
1.融资租赁的优点
(1)融资租赁的实质是融资,当企业资金不足,举债购买设备困难时,
更
显示其“借鸡生蛋,以蛋还鸡”办法的优势。
(2)融资租赁的资金使用期限与设备寿命周
期接近,比一般借款期限要长,
使承租企业偿债压力较小;在租赁期内租赁公司一般不得收回出租设备,
使用有
保障。
(3)融资与融物的结合,减少了承租企业直接购买设备的中间环节和费用,<
br>有助于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2.融资租赁的缺点
(1)资金成本高。融资租赁的租金比举债利息高,因此总的财务负担重。
(2)不一定能享有设备残值。
四、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
、预收货款或延期交货而形成的借贷关
系,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行为。商业信用是商品交易中钱与货在
时间上的分离,
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先取货、后付款和先付款、后取货两种,是自然性融资。商
业信用产生于银行信用之前,在银行信用出现以后,商业信用依然存在。企业之
间商业信用的形式很多,
主要有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收货款。
(一)应付帐款
应付帐款即赊购商品形成的欠款,
是一种典型的商业信用形式。应付帐款是
卖方向买方提供信用,允许买方收到商品后不立即付款,可延续
一定时间。这样
做既解决了买方暂时性的资金短缺困难,又便于卖方推销商品。
卖方在销售中
推出信用期限的同时,往往会推出现金折扣条款。如(210,
n30)表示信用期为30天,允许买方
在30天内免费占用资金;如买方在10天
内付款,可以享有2%的现金折扣。这时,买方就面临一项应
付帐款决策——要
不要提前在现金折扣期内付款。例如:A企业向B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价款
总数为100万元,付款约定为(210,n30)。以下分析A企业该如何决策:A
企业可以到第30
天时付款100万元,也可以在第10天时付款98万元,放弃现
金折扣,把98万元占用20天(30
-10),就需支付“利息”2万元,放弃现金
2360
折扣的成本率为:
=36.73%。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
9820
它是买方该不该放弃现金折扣
的决策依据。假定银行贷款利率为10%,则A企
业不应该放弃现金折扣,宁可向银行借钱在第10天付
款98万元,享有现金折扣。
20
因为借款20天的利息为98×10%×=0.54(万元)
,花0.54万元省下2万
360
元是划算的。当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率大于银行贷款利率时不应
放弃现金折扣。不
...........................
难得到计算公式
:
现金折扣率360
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率=
(1现金折扣率)(信用期折扣期)
(二)应付票据
应付票据是企业在对外经
济往来中,对应付债务所开出的票据。应付票据主
要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可分为商业
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
票。商业承兑汇票是由收款人开出,经付款人承兑,或由付款人开出并承兑的汇<
br>票。银行承兑汇票是由收款人或承兑申请人开出,由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由付
款人承兑,若到期时付款人银行存款帐户余额不足支付票款,
银行不承担付款责任,只负债将汇票退还收
款人,由收款人与付款人自行协商处
理。银行承兑汇票由承兑银行承兑,若到期时承兑申请人存款余额不
足支付票款,
承兑银行应向收款人或贴现银行无条件支付票款,同时对承兑申请人执行扣款,
并
对未扣回的承兑金额按每天万分之五计收罚息。商业汇票是一种期票,最长期
限6个月,对于买方(即付
款人)来说,它是一种短期融资方式。对于卖方(即
收款人)来说,也可能产生一种融资行为,就是票据
贴现。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
把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贴付一定的利息以取得银行资金的一种借贷
行
为。它是一种以票据为担保的贷款,是一种银行信用。票据贴现涉及贴现利息和
银行实付贴现
金额,有关计算公式为: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金额×贴现率×贴现期
银行实付贴现金额=票据到期金额-贴现利息
其中,贴现期是指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前一日的实际天数。
【例4-8】
某企业1999年7月10日将一张出票日为4月10日、期限为
6个月、票面价值1
000万元、票面利率月息5‰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贴现
率为月息6‰。
要求:计算贴现利息及银行实付贴现金额。
解:该汇票到期日为10月10日,贴现期为91天。
汇票到期金额=1
000×(1+5‰×6)=1 030(万元)
贴现利息=1030×6‰÷30×91=18.746(万元)
银行实付贴现金额=1030-18.746=1 011.254(万元)
如果办理贴现的是商业承
兑汇票,而该票据到期时债务人未能付款,那么贴
现银行因收不到款项而向贴现企业行使追索权。贴现企
业办理贴现后对于这种或
有负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三)预收货款
预收货款是指卖方按照合同或协议的规定,在发出商品之前向买方预收的部
分或全部货款的信用行为。
它等于卖方向买方先借一笔款项,然后用商品偿还。
这种情况中的商品往往是紧俏的,买方乐意预付货款
而取得期货,卖方由此筹集
到资金。但应防止卖方企业乘机乱收预收货款,不合理地占用其他企业资金。
商业信用融资有简单方便、无实际成本、约束和限制少等优点,但它的融资
期限短。
本章小节:
1.企业筹集资金是资金运动的起点,它会影响乃至决定企业资金运动的规
模及效果。
2.企业资金可用不同方式筹措,但适时适量是共同的要求,可以用销售
百
分比法预测企业资金需要量。
3.企业资金总的来说有两种来源:一部分是投资者提供的,
称为权益资金;
另一部分是债权人提供的,称为负债资金。
4.权益资金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内部积累等。
5.股票按股东权利和义务的不同,有普通股和优先股之分。
6.普通股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具
有管理权而股利不固定的股票,是股份制企
业筹集权益资金的最主要方式。普通股股票可按面值发行,也
可按溢价发行,但
不能按折价发行。
7.优先股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具有一定优先权的股票。优
先股有优先分配股
利权、有优先分配剩余财产权。
8.负债资金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
9.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
发行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
期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是持券人拥有公司债券的凭证。债
券可按折价、面值、
溢价发行。
10.融资性租赁是承租人为融通资金而向出租人租用由出租
人出资按承租人
要求购买的租赁物的租赁。它是以融物为形式,融资为实质的经济行为,是出租
人为承租人提供信贷的信用业务。
11.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预收货款或延期交货而
形成的借
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行为。商业信用是商品交易中钱与货在时间上的
分离,
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先取货、后付款和先付款、后取货两种,是自然性融
资。商业信用产生于银行信用之
前,在银行信用出现以后,商业信用依然存在。
企业之间商业信用的形式很多,主要有应付帐款、应付票
据、预收货款。
习 题
一、判断题
1.吸收投资中的出资者都是企业的所有者,但他们对企业并不一定具有经
营管理权。
( )
2.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可以使用的资本,因此所有者权益就是资本金。
( )
3.普通股股东不具有审查公司帐目的权利。
( )
4.发行普通股股票可以按票面金额等价发行,也可以偏离票面金额按溢价、
折价发行。
( )
5.票据贴现是一种担保贷款,因此企业把应收票据贴现后是没有任何风险
的。
( )
6.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都是租赁,它们在会计处理上是没有区别的。
( )
7.企业资金的来源只有两种:投资人提供的权益资金、债权人提供的负债
资金。
( )
8.吸收直接投资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将资本金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
资本
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
( )
9.债券面值应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币种和票面金额。
(
)
10.债券利息和优先股股利都作为财务费用在所得税前支付。
(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优先股的优先权的是( )
A.优先配股权 B.
优先转让权
C. 优先经营决策权 D. 优先分配股利权
2.吸收投资的优点是( )
A.资金成本低
B.控制权集中
C.产权关系明晰 D.较快形成生产能力
3.融资性租赁实质上是由出租人提供给承租人使用固定资产的一种( )。
A.信用业务 B. 买卖活动
C.租借业务 D. 服务活动
4.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股票不得( )。
A.平价发行 B.
溢价发行
C.折价发行 D. 市价发行
5.当股份公司由于破产进行清算时,优先股的索赔权应位于( )的持
有者之前。
A.债券 B. 商业汇票
C.借据 D. 普通股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商业信用的是( )。
A.应付帐款 B.
应付工资
C.应付票据 D. 预收帐款
7.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银行借款抵押品的是( )。
A.无形资产
B. 固定资产
C.原材料 D. 债券
8.普通股每股净资产反映了普通股的( )。
A. 票面价值 B.
市场价值
C.投资价值 D. 帐面价值
9.发行普通股股票是一种(
)。
A.筹资方式 B. 销售方式
C.投资方式 D.
借债行为
10.商业信用是( )之间的信用行为。
A.企业与国家
B. 企业与企业
C.企业与员工 D. 企业与银行
三、多项选择题
1.债券共有的要素为( )。
A.面值
B. 期限
C. 担保 D. 利率
2.企业筹集资金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A.合理性 B. 及时性
C.效益性
D.优化资本结构
3.企业权益性筹资方式有( )。
A. 吸收直接投资
B. 发行债券
C.发行优先股 D. 发行普通股
4.以杠杆租赁方式进行融资租赁,要涉及到的当事人有( )。
A.承租人
B. 出租人
C. 资金出借人 D. 中介人
5.下列属于融资租赁形式的有( )。
A.直接租赁 B.售后回租
C.服务租赁 D.杠杆租赁
6.普通股的特点有( )。
A.有经营管理权 B. 有盈利分配权
C.有优先认股权
D.有优先分配剩余财产权
7.向银行借款筹资的优点有( )。
A.筹资金额多
B. 筹资速度快
C.筹资灵活性大 D.筹资成本低
8.下列筹资方式中筹集资金属企业负债的有( )。
A.银行借款
B.发行债券
C.融资租赁 D.商业信用
9.融资租赁租金的构成内容有(
)。
A.租赁设备的价款 B.利息
C.租赁手续费
D.租赁设备维修费
10.下列各项中对带息票据贴现会有影响的是( )
A.出票日 B. 到期日
C. 贴现日
D. 贴现率
四、计算题
l.伟邦公司2002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
获得税后净利8万元,发放
股利6万元。年末资产负债表如下:
资 产 负 债 表
2002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 产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现金
短期借款
2 1
应收帐款 应付帐款
8 8
存货
长期债券
14 6
固定资产净值 15 实收资本
15
无形资产 留存收益
10
1
资产合计
权益合计 40
40
该公司预计2003年销售收入增长到120万元,现有设备足以满足生产增长
需要,销售净利率、股利
发放率仍保持2002年水平。
要求: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伟邦公司2003年需要追加多少资金?
2.某企业拟发行每股面值10元,股利率保持5%的股票,当前市场利率为
2%。
要求:确定该股票发行价格。
3.W公司去年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为0.25元,今年W公司
打算增发新股筹
资,以市盈率为20计算。
要求:确定该股票发行价格。
4.某企业股本总额1 000万元,负债总额4 000万元,资产总额 8
000万
元,企业发行的普通股每股面值10元。
要求:确定新股发行价格。
5.某企业按年利率5%向银行借款500万元,补偿性余额比例为15%。
要求:计算企业实际借款利率。
6.某企业与银行商定的周转信贷额度为1
000万元,承诺费率为3%,该
企业年度内实际借款额为900万元。
问:该企业应向银行支付多少承诺费?
7.企业拟发行面值为100元的债券一批。该债券期
限五年,单利计息,票
面利率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要求:计算市场利率分别为4%、5%、6%时的发行价格。
8.企业向租赁公司租赁一套设
备,设备原价500万元,租赁期10年,期满
时企业支付的转让价为10万元,借款年利率按8%计算
,租赁手续费为设备原
价的3%,租金在每年末支付一次。
要求:按下列情况分别计算每年应交租金金额数(答案精确到0.01万元):
(1)采用平均分摊法。
(2)采用等额年金法,手续费在租入时一次付清。
(3)采用等额年全法,手续费摊入租金,租赁双方商定租费率为10%。
(4)采用等额年金法,条件同(2),但每年租金要求在年初支付。
9.甲公司向乙企业购入一批商品,约定付款办法为(310,n60)。
要求:计算甲公司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率。
第四章 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资本成本、杠杆及资本结构优化的计
算;理
解资本成本、杠杆效应及资本结构的概念;了解资金时间价值与资本成本
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节 资本成本及计算
一、资本成本的概念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要用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不可能无偿
使用资
金,因此,企业除了必须节约使用资金外,还必须分析把握各种来源的资
金的使用代价。
资本成本,又称资金成本,它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而付出的代
价。资本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
金占用费两部分。
(一)资金筹集费
资金筹集费是指
企业为筹集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如向银行支付的借款手
续费,向证券承销商支付的发行股票、债券的发行
费等。筹资费用通常是在筹措
资金时一次支付的,在用资过程中不再发生,可视为筹资总额的一项扣除。
(二)资金占用费
资金占用费主要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和投
资者要考虑的投资风险报酬两
部分,如向银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发放股票的股利等。资金占用费与筹资
金额
的大小、资金占用时间的长短有直接联系。
资本成本是在商品经济条件
下,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分离的产物。
资本成本是资金使用者对资金所有者转让资金
使用权利的价值补偿,我们有时也
以如下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投资者的期望报酬就是受资者的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与资金时间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两者考察的对
象都是
资金。区别在于资本成本既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又包括投资风险价值。
资本成本是企业选择筹资来源和方式,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也是评价
投资项目可行性的衡量标准。
资本成本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资本成本用绝对数
表示即
资本总成本,它是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之和。由于它不能反映用资多少,
所以较少使用。资本成本用相对
数表示即资本成本率,它是资金占用费与筹资净
额的比率,一般讲资本成本多指资本成本率。其计算公式
为:
资本成本率=
资金占用费
筹资总额-资金筹集费
由于资金筹集费一般以筹资总额的某一百分比计算,因此,上述计算公
式也可表现为:
资本成本率=
资金占用费
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企
业以不同方式筹集的资金所付出的代价一般是不同的,企业总的资本
成本是由各项个别资本成本及资金比
重所决定的。我们对资本成本的计算必须从
个别资本成本开始。
二、个别资本成本
个别资本成本是指各种筹资方式所筹资金的成本。主要包括银行借
款成
本、债券成本、优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和留存收益成本。
(一)银行借款资本成本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K
1
=
式中
I
1
(1t)i
1
(1t)
=
P
1
(1f
1
)1f
1
K
1
——
银行借款
资本成本;
I
1
——银行借款年利息;
P
1
——银行借款筹资总额;
t——所得税税率;
f
1
——银行借款筹资费率;
i
1
——一银行借款年利息率。
(二)债券资本成本
债券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K
2
=
式中
I
2
(1t)Bi
2
(1t)
=
P
2
(1f
2
)P
2
(1f
2
)
K<
br>2
——
债券资本成本;
I
2
——债券年利息;
P
2
——债券筹资总额;
t——所得税税率;
f
2
——债券筹资费率;
B——债券面值总额;
i
2
—一债券年利息率。
【例5-1】 某企业发行债券1
000万元,筹资费率2%,债券利息率
10%,所得税率30%。
要求:计算该债券资本成本率。
解:债券资本成本率K
2
=
10%(130%)
≈7.14%
12%
【例 5-2】 某企业发行债券 1 000万元,面额1
000元,按溢价1 050
元发行,票面利率 10%,所得税率 30%,发行筹资费率1%。
要求:计算该债券资本成本率。
解:债券资本成本率K
2
=
(三)优先股资本成本
优先股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K
3
=
D
P
3
(1f
3
)
1
00010%(130%)
≈6.73%
1
050(11%)
式中 K
3
——优先股资本成本;
D——优先股年股利额;
P
3
——优先股筹资总额;
f
3
——优先股筹资费率。
【例5-3】
某公司发行优先股,每股10元,年支付股利1元,发行费率
3%。
要求:计算该优先股资本成本率。
解:优先股资本成本率K
3
=
(四)普通股资本成本
普通股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K
4
=
式中
D
1
+G
P
4
(1f
4
)
1
≈10.31%
10(13%)
K
4
——普通股资本成本;
D
1
——预期第1年普通股股利;
P
4
——普通股筹资总额;
f
4
——普通股筹资费率;
G—一普通股年股利增长率。
【例5-4】 某公司发行普通股,每股面值
10元,溢价 12元发行,
筹资费率4%,第一年末预计股利率10%,以后每年增长2%。
要求:计算该普通股资本成本率。
解:普通股资本成本率K
4
=
(五)留存收益资本成本
一般企业都不会把盈利以股利形式全部分给股东,且在宏观政策上也不
允许这样做,因此,企业只要有盈
利,总会有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是企业的可用
资金,它属于普通股股东所有,其实质是普通股股东对企业
的追加投资。留存收
益资本成本可以参照市场利率,也可以参照机会成本,更多的是参照普通股股东1010%
+2%≈10.68%
12(14%)
的期望
收益,即普通股资本成本,但它不会发生筹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K
5
=
式中
D
1
+G
P
4
K
5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其余同普通股。
【例5-5】 某公司留用利润50万元,其余条件与[例5-4]相同。
要求:计算该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率。
解: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率K
5
=
三、综合资本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筹措
资金往往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方式。综合资本成本
就是指一个企业各种不同筹资方式总的平均资本成本,
它是以各种资本所占的比
重为权数,对各种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所以又称加权平均资本成
本。其计算公式为:
K
W
=
K
j
W
j
j1
n
1010%
+2%≈10.33%
12
式中
K
W
——综合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K
j
——第j种资金的资本成本
W
j
——第j种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
【例5-6】
某企业共有资金1 000万元,其中银行借款占50万元,
长期债券占250万元,普通股占500万
元,优先股占150万元,留存收益占50
万元;各种来源资金的资本成本率分别为7%,8%,11%
,9%,10%。
要求:计算综合资本成本率。
解:
综合资本成本率=
507%2508%50011%1509%5010%
1 000
=9.7%
上述综合资本成本率的计算中所用权数是按帐面价值确定的。使用帐面<
br>价值权数容易从资产负债表上取得数据,但当债券和股票的市价与帐面值相差过
多的话,计算得到
的综合资本成本显得不客观。
计算综合资本成本也可选择采用市场价值权数和目标价
值权数。市场价
值权数是指债券、股票等以当前市场价格来确定的权数,这样做比较能反映当前
实际情况,但因市场价格变化不定而难以确定。目标价值权数是指债券、股票等
以未来预
计的目标市场价值确定的权数,但未来市场价值只能是估计的。概括地
说,以上三种权数分别有利于了解
过去、反映现在、预知未来。在计算综合资本
成本时,如无特殊说明,则要求采用帐面价值权数。
四、边际资本成本
边际资本成本是指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
而增加的成本。当企业需要追加
筹措资金时应考虑边际资本成本的高低。企业追加筹资,可以只采用某一
种筹资
方式,但这对保持或优化资本结构不利。当筹资数额较大,资本结构又有既定目
标时,应
通过边际资本成本的计算,确定最优的筹资方式的组合。
下面举例说明边际资本成本的计算和应用。
【例5-7】华东公司现有资金1 00
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100万元,长
期债券200万元,普通股700万元。公司考虑扩大经营规模,
拟筹集新的资金。
经分析,认为目前的资本结构是最优的,希望筹集新资金后能保持目前的资本结
构。经测算,随筹资额的增加,各种资本成本的变动情况如表5-1所示:
表5-1
华东公司筹资资料
资金种类
长期借款
长期债券
普通股
目标资本结构
10%
20%
70%
新筹资的数量范围(元)
0~50 000
大于50 000
0~140 000
大于140
000
0~210 000
210 000~630 000
大于630
000
资本成本
6%
7%
8%
9%
10%
11%
12%
(一)计算筹资总额的分界点(突破点)
根据目标资本结构和各种个别资本成本变化的分界点(突破点),计算
筹资总
额的分界点(突破点)。其计算公式为:
BP
j
TF
j
W
j
式中
BP
j
——筹资总额的分界点;
TF
j
——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的分界点;
W
j
——目标资本结构中第j种资金的比重。
华东公司的筹资总额分界点如表5-2所示:
表5-2
筹资总额分界点计算表
资金种类
长期借款
长期债券
普通股
资本结构 资金成本
10%
20%
70%
6%
7%
8%
9%
10%
11%
12%
新筹资的数量范围
新筹资总额分界点
(元) (元)
0~50 000
大于50 000
0~140 000
大于140 000
0~210 000
210
000~630 000
大于630 000
0~500 000
大于500
000
0~700 000
大于700 000
0~300 000
300 000~900 000
大于900 000
在表5-
2中,新筹资总额分界点是指引起某资金种类资本成本变化的
分界点。如长期借款,筹资总额不超过50
万元,资本成本为6%;超过50万元,
资本成本就要增加到7%。那么筹资总额约在50万元左右时,
尽量不要超过50
万元。然而要维持原有资本结构,必然要多种资金按比例同时筹集,单考虑某个
别资本成本是不成立的,必须考虑综合的边际资本成本。
(二)计算各筹资总额范围的边际资本成本
根据表5-2计算结果,可知有4个分界
点,应有5个筹资范围。计算
5个筹资范围的边际资本成本,结果如表5-3所示。
表5-3
边际资本成本计算表
序号
1
筹资总额范围 资金种类
长期借款
长期债券
0~300 000
普通股
资本结构
10%
20%
70%
资本成本
6%
8%
10%
边际资本成本
0.6%
1.6%
7%
第一个筹资范围的边际资本成本=9.2%
2
长期借款
300
000~500 000
长期债券
普通股
10%
20%
70%
6%
8%
11%
0.6%
1.6%
7.7%
第二个筹资范围的边际资本成本=9.9%
3
长期借款
500 000~700 000
长期债券
普通股
10%
20%
70%
7%
8%
11%
0.7%
1.6%
7.7%
第三个筹资范围的边际资本成本=10%
4
长期借款
700
000~900 000
长期债券
普通股
10%
20%
70%
7%
9%
11%
0.7%
1.8%
7.7%
第四个筹资范围的边际资本成本=10. 2%
5
长期借款
900
000以上
长期债券
普通股
10%
20%
70%
7%
9%
12%
0.7%
1.8%
8.4%
第五个筹资范围的边际资本成本=10.9%
华东公司可以按照表5-3的结果规划追加筹资,尽量不要由一段范围
突破到另一段范围。
第二节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概念,
财务管理中用杠杆原理来描述一个量的变
动会引起另一个量的更大变动。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有经营杠杆、
财务杠杆、综合
杠杆。
一、经营杠杆
(一)经营杠杆效应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会有这么一种现象:在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的
条件
下,销售量的增长会引起息税前利润以更大的幅度增长。这就是经营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效
应产生的原因是不变的固定成本,当销售量增加时,变动成本将同比
增加,销售收入也同比增加,但固定
成本总额不变,单位固定成本以反比例降低,
这就导致单位产品成本降低,每单位产品利润增加,于是利
润比销量增加得更快。
考察东明集团连续3年的销量、利润资料,见表5-4所示:
表5-4
东明集团盈利情况资料
金额单位:元
项 目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量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
(
EBIT)
第一年
150
100
50
10 000
500
000
200 000
300 000
第二年
150
100
50
20 000
1 000 000
200
000
800 000
第三年
150
100
50
30 000
1 500 000
200 000
1
300 000
由表5-4可见,从第一年到第二年,销售量增加了原来的100%,息
税前利润增加了原来的166.
67%;从第二年到第三年,销售量增加了原来的50%,
息税前利润增加了原来的62.5%。利用经
营杠杆效应,企业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
增加产销会取得更多的盈利,这就是经营杠杆利益。但我们也必须
认识到,当企
业遇上不利而销售量下降时,息税前利润会以更大的幅度下降,即经营杠杆效应
也
会带来经营风险。
(二)经营杠杆系数及其计算
经营杠
杆系数,也称经营杠杆率(DOL),是指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相
对于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其定义公式
为:
EBIT
EBIT
0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
DOL
)==
x
销售量变动率
x
0
按表5-4资料,
可以算得第二年经营杠杆系数为1.6667,第三年经营
杠杆系数为1.25。利用上述DOL的定义
公式计算经营杠杆系数必须掌握利润变
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这是事后反映,不便于利用DOL进行预测
。为此,我们
设法推导出一个只需用基期数据计算经营杠杆系数的公式。
以下标“0”表示基期数据,下标“1”表示预测期数据,推导如下:
EBIT
DOL=
EBIT
1
EBIT
0
x
0
EBIT<
br>0
=×
x
EBIT
0
x
1
x
0
x
0
=
Tcm
0
c
m(x
1
x
0
)
x
0
×=
EBIT
0
EBIT
0
x
1
x
0
=
基期边际贡献
基期息税前利润
用DOL计算公式不仅可
以算出第二、第三年的经营杠杆系数,而且第
四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也可算出,根据表5-4资料,第四年
的经营杠杆系数DOL
=
1 500 000
=1.1538。
1
300 000
二、财务杠杆
(一)财务杠杆效应
企业在核算普通股每股利润时会有这么一种现象:在资金构成不变的情
况下,
息税前利润的增长会引起普通股每股利润以更大的幅度增长。这就是财务
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产生的
原因是当息税前利润增长时,债务利息不变,优
先股股利不变,这就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比息税前利润增
加得更快。
假设东明集团年债务利息 100 000元,所得税率
30%,普通股100 000
股,连续 3年普通股每股利润资料,见表 5-5所示:
表5-5
东明集团普通股每股利润资料
金额单位:元
项 目
息税前利润
(
EBIT)
债务利息
税前利润
所得税
税后利润
普通股每股利润
(
EPS)
第一年
300 000
100 000
200 000
60 000
140 000
1.4
第二年
800 000
100 000
700 000
210 000
490 000
4.9
第三年
1 300 000
100 000
120 000
360 000
840 000
8.4
由表5-5可见,从第一年到第二年,E
BIT增加了166.67%,EPS增加
了250%;从第二年到第三年,EBIT增加了62.5%
,EPS增加了71.43%。利用
财务杠杆效应,企业适度负债经营,在盈利条件下可能给普通股股东
带来更多的
得益,这就是财务杠杆利益。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当企业遇上不利而盈利下降
时,
普通股股东的得益会以更大幅度减少,即财务杠杆效应也会带来财务风险。
(二)财务杠杆系数及其计算
财务杠杆系数,也称财务杠杆率(DFL),是指普通
股每股利润的变动
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定义公式为:
财务
杠杆系数
(
DFL
)
=
EPSEPS
0
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
=
EBITEBIT
0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按表5-
5资料,可以算得第二年财务杠杆系数为1.5,第三年财务杠杆
系数为1.1429。利用上述DFL
的定义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必须掌握普通股每
股利润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这是事后反映,不便
于利用DFL进行预测。
为此,我们设法推导出一个只需用基期数据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推导如下
:
DFL=
EPSEPS
0
EBITEB
IT
0
(EBIT
1
I)(1t)E
(EBIT
0
I)(1t)E
nn
(EBIT
0
I)(1
t)E
n
=÷
EBIT
1
EBIT
0
EBIT
0
=
(EBIT
1
EBIT0
)(1t)EBIT
0
(EBIT
0
I)(1t)EEBIT
1
EBIT
0
=
EBIT
0
E
EBIT
0
I
1t
=
基期息税前利润
优先股股利
基期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
br>1所得税税率
式中 I——债务利息;
t——所得税税率;
E——优先股股利;
n——普通股股数。
对于无优先股的股份制企业或非股份制企业,上述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
公式可简化为:
DFL=
EBIT
0
基期息税前利润
=
EBIT
0
I
基期税前利润
用DFL计算公式不
仅可以算出东明集团第二、第三年的财务杠杆系数,
而且第四年的财务杠杆系数也可算出。根据表5-5
资料,第四年的财务杠杆系
数 DFL=
1 300 000
=1.0833。
1 300 000100 000
三、综合杠杆
(一)综合杠杆效应
由于存在固定的生产经营成本,会产生经营杠杆效应,即销售量
的增长
会引起息税前利润以更大的幅度增长。由于存在固定的财务成本(债务利息和优
先股股利
),会产生财务杠杆效应,即息税前利润的增长会引起普通股每股利润
以更大的幅度增长。一个企业会同
时存在固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的财务成
本,那么两种杠杆效应会共同发生,会有连锁作用,形成销售
量的变动使普通股
每股利润以更大幅度变动。综合杠杆效应就是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综合效应。
(二)综合杠杆系数及其计算
综合杠杆系数,也称复合杠
杆系数,又称总杠杆系数(DTL),是指普
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其定义
公式为:
EPS
综合杠杆系数(DTL)=
EPS
0
普
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
=
x
销售量变动率
x
0
对于综合杠杆系数可以推导出它的计算公式为:
DTL=
EPSEPS
0
xx
0
=
EBITEBIT
0
EPSEPS
0
xx
0
EBITEBIT
0
=DOL×DFL
=
Tcm0
EBIT
0
EBIT
0
E
EBIT
0
I
1t
=
Tcm
0
E
EBIT
0
I
1t
可见,综合杠杆系数可以由经营杠杆系数与财务杠杆系数相乘得到,也
可以由
基期数据直接计算得到。考察东明集团表5-4、表5-5资料,计算各年
DTL如下:
第二年: DTL=1.6667×1.5=2.5
或:
DTL=
500 000
=2.5
300 000100
000
1 000 000
=1.4286
800 000100
000
1 500 000
=1.25
1 300 000100
000
第三年: DTL=1.25×1.1429=1.4286
或: DTL=
第四年:
DTL=1.1538×1.0833=1.25
或:
DTL=
第三节 资本结构及其优化
一、资本结构的概念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来源的长期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
本结构
是否合理会影响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财务风险的大小以及投资者的得益,它是
企业筹资
决策的核心问题。企业资金来源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可分成权益资金
和债务资金两类,资本结构问题主
要是负债比率问题,适度增加债务可能会降低
企业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财
务风险。
二、资本结构的优化
资本结构的优化意在寻求
最优资本结构,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企
业风险最小、企业价值最大。下面介绍3种常用的优化资本
结构的方法。
(一)比较综合资本成本
当企业对不同筹资方案作选择时可以采用比较综合资本成本的方法选
定一个资本结构较优的方案。
【例5-8】 某企业计划年初的资本结构如下:
资 金 来 源
额
普通股6万股(筹资费率2%)
金
600万元
长期债券年利率10%(筹资费率2%)
长期借款年利率9%(无筹资费用)
400万元
200万元
合计
1 200万元
普通股每股面额100元,今年期望股息为10元,预计以后每年股利率
将增加3%。该企业所得税率为
40%。
该企业现拟增资300万元,有以下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发行长期债券 300万元,年利率 11%,筹资费率2%。普
通股每股股息增加到
12元,以后每年需增加4%。
乙方案:发行长期债券150万元,年利率11%,
筹资费率2%,另以每
股150元发行股票150万元,筹资费率2%,普通股每股股息增加到
12元,以
后每年仍增加3%。
要求:(1)计算年初综合资本成本;
(2)试作出增资决策。
解:(1)年初:
普通股资本成本=
10
+3%≈13.20%
100(12%)
长期债券资本成本=
10%(140%)
≈6.12%
12%
600400
+
6.12%
1 2001
200
长期借款资本成本=9%×(1-40%)=5.4%
综合资本成本=13.20%×
5.4%×
200
1 200
=9.54%
(2)甲方案:
普通股资本成本=
12
+4%≈16.24%
100(12%)
旧债券资本成本≈6.12%
长期借款资本成本=5.4%
11%(140%)
≈6.73%
12%
600400
综合资本成本=16.24%×
6.12%
1 5001 500
新债券资本成本=
+5.4%×
200300
6.73%
1 5001
500
≈10.19%
乙方案:
旧普通股资本成本=
12
+3%≈15.24%
100(12%)
旧债券资本成本≈6.12%
长期借款资本成本=5.4%
新债券资本成本=
11%(140%)
≈6.73%
12%
12
+3%≈11.16%
150(12%)
新普通股资本成本=
600400200
6.12%5.4%
1
5001 5001 500
150150
+6.73%×
11.16%
1 5001 500
综合资本成本=15.24%×
=10.24%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甲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低于乙方案,应采用甲方
案增资。
(二)比较普通股每股利润
从普通股股东的得益这一角度考虑资本结构的优化可以采用比较普通
股每股利润。
【例5-9】 某企业现有权益资金 500万元(普通股 50万股,每股
面值10元)。企业拟再
筹资500万元,现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发行年
利率为9%的长期债券;B方案:发行年股息
率为8%的优先股;C方案:增发
普通股50万股。预计当年可实现息税前盈利100万元,所得税率3
0%。
要求:选择最优资本结构。
解:各方案的每股利润分别为:
(1005009%)(130%)
=0.77(元)
50
100(130%)5008%
EPS
B
==0.60(元)
50
100(130%)
EPS
C
==0.70(元)
5050
EPS
A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A方案的每股利润最大,应采用A方案筹资。
(三)无差别点分析
无差别点分析是对不同资本结构的获利能力分析。无差别点是指
使不同
资本结构的每股利润相等的息税前利润点,这一点是两种资本结构优劣的分界
点。无差别
点分析可称EBIT
-
EPS分析。
【例5-10】 某企业现
有资本结构全部为普通股100万元,每股10
元,折合10万股。现拟增资20万元,有甲、乙两种筹
资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
发行普通股2万股,每股10元。乙方案:发行普通股1万股,每股10元;
另发
行债券10万元,债券年利率10%。该企业所得税率为40%。
要求:作EBIT
—
EPS分析。
解:设x为该企业的息税前利润
EPS
甲
=
x(140%)
102
(x1010%)(140%)
101
EPS
乙
=
令EPS
甲
=EPS
乙
,得:
x0.6(x1)0.6
1211
x=12(万元)
此时 EPS
甲
=EPS
乙
=0.6(元)
则当企业息税前利润小于12万元时选择甲方案增资,大于12万元时选择乙
方案增资。
EBIT-EPS分析除用上述代数法外,也可用图解法,请参阅图5-1。
上述三种优化资
本结构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们都仅对有限个
方案选出最优方案,因此只能是“较优”,不
可能是“最优”。其次,它们与财务
管理的总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不可能完全一致,
在第一种方法下,综合资本
成本低,并不能保证股东财富最大;在第二、三种方法下,假定普通股每股利
润
越大,则普通股股价越高,从而股东财富越大,但事实上普通股股价并不仅取决
于每股利润,
而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上述三种优化资本结构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比较综合资本成本适
用于
各个别资本成本已知或可计算的情况;比较普通股每股利润适用于息税前利润可
明确预见的
情况;无差别点分析适用于息税前利润不能明确预见,但可估测大致
范围的情况。
本章小结:
1.资本成本是企业筹资和用资的代价,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
资方
案的依据,也是企业用资效益的最低尺度。资本成本的计算包括个别资本及综合
资本成本的
计算。
2.经营杠杆效应是指在在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量的增长会
引起息税前
利润以更大的幅度增长。描述经营杠杆效应大小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
数(DOL)
EBIT
DOL=
Tcm
0
EBIT
0
=
x
E
BIT
0
x
0
3.财务杠杆效应是指在资金构成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的
增长会引起
普通股每股利润以更大的幅度增长。描述财务杠杆效应大小的指标是财务杠杆系
数(
DFL)
DFL=
EPSEPS
0
=
EB
ITEBIT
0
EBIT
0
E
EBIT
0
I<
br>1t
4.综合杠杆效应是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综合效应。描述综合杠杆效应大小的指标是综合杠杆系数(DTL)
DTL=
EPSEPS
0
=DOL×DFL =
xx
0
Tcm
0
E
EBIT
0
I
1t<
br>
5.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的构成比例,是筹资质量的集中表
现,
资本结构的优化方法有比较综合资本成本、比较普通股每股利润及无差别点分
析。这些方法
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优化资本结构。
习 题
一、判断题
1.资本成本与资金时间价值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 ) <
br>2.在筹资额和利息(股息)率相同时,企业借款筹资与发行优先股筹资的
财务杠杆作用是相同的
。
( )
3.留存收益是企业经营中的内部积累,这种资金不是向外界筹
措的,因而
它不存在资本成本
。
( )
4.当预计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的息税前利润时,负债筹资的
普通股每股利润大。
( )
5.经营杠杆影响息税前利润,财务杠杆影响息税后利润。
( )
6.如果企业的债务资金为零,则财务杠杆系数必等于l。
(
)
7.一个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都有可能等于1。
( )
8.企业负债比例越高,财务风险越大,因此负债对企业总是不利的。 ( )
9.在个别资本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综合资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资金总
额。
( )
10.在优化资本结构的过程中,综合资本成本最小的方案一定是普通股每股
<
br>利润最大的方案。
( )
二、单项选择题
1. 具有简便易行、成本相对较低、限制较少等优点的筹资方式是( )。
A.
商业信用 B. 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 长期借款
2.在计算资本成本时,与所得税有关的资金来源是下述情况中的(
A.普通股
B. 优先股
C.银行借款 D.留存收益
3.经营杠杆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
A.不变的固定成本 B.
不变的产销量
C.不变的债务利息 D.不变的销售单价
4.
债券的资本成本率一般低于股票的资本成本率,其主要原因是(
A. 债券的筹资费用较少
B. 债券的发行量少
C. 债券的利息率固定 D. 债券利息在税前支付
5.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一般比产销量变动率( )。
A.小 B.大
C.相等 D.不一定
6.当经营杠杆系数是5,财务杠杆系数是1.1,则综合杠杆系数是(
A.5.5
B.6.5
C.3.9 D.7.2
7.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即为( )。
A.经营杠杆系数
B.财务杠杆系数
C.综合杠杆系数
D.边际资本成本
8.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即为( )。
A.经营杠杆系数 B. 财务杠杆系数
C.综合杠杆系数
D.边际资本成本
9.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即为( )。
A.经营杠杆系数 B. 财务杠杆系数
)。
)。
)。
C.综合杠杆系数 D.边际资本成本
10.某企业长期资本总额为1
000万元,借入资金占总资本的40%,借入
资金的利息率为10%。当企业销售额为1
00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240万元时,
则财务杠杆系数为( )。
A.1.2
C. 1.04
B. 1.25
D. 1.4
三、多项选择题
1.
影响财务杠杆系数的因素有( )。
A. 息税前利润
C. 优先股股利
B. 固定成本
D. 所得税税率
2.财务杠杆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
A.不变的债务利息
B.不变的固定成本
C.不变的优先股股利 D.不变的销售单价
3.计算综合资本成本时的权数,可选择( )。
A.帐面价值
C.市场价值
B. 票面价值
D.目标价值
4.同综合杠杆系数成正比例变化的是( )。
A.销售额变动率
C.经营杠杆系数
B. 每股利润变动率
D.财务杠杆系数
5.资金筹集费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付出的代价,下列属于资金筹集费的有
( )。
A.发行广告费
C. 债券利息
四、计算题
1.某企业发行面值为
500元,票面利率10%,偿还期5年的长期债券。该
债券的筹资费率为2%,所得税率为30%。
要求:计算此债券的资本成本率。
2.某企业发行面值为50元,年股利率为15%的优先股股票,发行该优先
股股票的筹资费率为4%。
B. 股票、债券印刷费
D.股票股利
要求:计算优先股的资本成本率。
3.某企业发行普通股股票,每股发行价格为10元,筹资
费率为5%,预计
第一年末股利为1元,年股利增长率为2%。
要求:计算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率。
4.某企业留用利润500万元,预计普通股下一期股利率
为15%,以后每年
股利增长率为1%。该普通股每股面值5元,发行价8元。
要求:计算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率。
5.某企业共有资金2
000万元,其中银行借款100万元,长期债券500万
元,普通股1
000万元,留存收益400万元;以上四种资金的资本成本率依次为
5%、6%、12%、11%。
要求:计算该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6.某企业目前拥有长期资金160万元,其中长期借
款20万元,长期债券
60万元,普通股80万元。经分析,企业目前的资本结构是最佳的,并认为筹集
新资金后仍应保持这一结构、企业拟考虑筹集新资金,扩大经营,各个别资本成
本随筹资额增加
而变动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资 金 来 源
长期借款
新筹资的数量范围
5万元内
5万元以上
长期债券
7.5万元内
7.5万元以上
15万元内
15万元以上
要求:计算该企业新筹资总额的分界点,编制边际资本成本规划表。
7.已知某公司
2002年产销A产品10万件,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80
元,固定成本总额100万元、公司
负债总额1 000万元,年利率5%,所得税率
为40%。
要求:
资本成本
5%
6%
7%
8%
10%
12%
普通股
(1)计算边际贡献;
(2)计算息税前利润;
(3)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4)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5)计算综合杠杆系数。
8.某企业年初的资本结构如下表;
资 金 来 源
长期债券年利率6%
优先股年股息率10%
普通股(8万股)
合
计
金 额(万元)
500
100
400
1 000
普通股每股面值50元,今年期望每股股息5元,预计以后每年股息率将增
加2%,发行各种证券的筹资费率均为1%,该企业所得税率为30%。
该企业拟增资50
0万元,有两个备选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发行长期债券
500万元,年利率为8%,此时企业原普通
股每股股息将增加到6元,以后每年
的股息率仍可增加2%。方案二;发行长期债券200万元,年利率
为7%,同时
以每股60元发行普通股300万元,普通股每股股息将增加到5.5元,以后每年
的股息率仍将增长2%。
要求:
(1)计算该企业年初综合资本成本率。
(2)分别计算方案一、方案二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并作出决策。
9.3M公司拟筹资1
000万元开发新品,现有A、B两个备选方案。有关资
料如下表所示:
筹资方式
长期投资
债券
普通股
合计
A方案
投资额(万元) 资本成本
200 6%
300 8%
500 10%
1 000
B方案
投资额(万元) 资本成本
150 5%
250 7%
600 12%
1 000
要求:(1)分别计算A、B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资?
10.某企业计划年初的资本结构如下表;
资 金 来
源
长期借款(年利率10%)
长期债券(年利率12%)
普通股(5万股,面值100元)
合 计
本年度该企业拟考虑
增资200万元,有两种筹资方案:甲方案:发行普通股
2万股,面值100元。乙方案:发行长期债券
200万元,年利率13%。增资后预
计计划年度息税前利润可达到120万元,所得税税率40%,问
该企业应采用哪
一方案筹资?
要求:分别采用比较每股利润及无差别点分析两种方法决策。
第五章 项目投资决策
<
br>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现金净流量、各种贴现与非贴现指标的
含义及计算方法;掌握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应用,并能作出项目投资决策;
掌握风险项目投资决策情况下,风险调整贴现率
法的含义及计算技巧。理解现金
流量的概念及构成内容;理解投资风险分析的肯定当量法的含义及计算技
巧。了
解项目投资的概念、类型及项目投资决策的程序;了解各种贴现与非贴现指标的
特点。
第一节 项目投资决策的相关概念
一、项目投资的含义与类型 投资,广义的说是指企业为了在未来取得收益而发生的投入财力的行为。它
包括用于机器、设备、厂
房的购建与更新改造等生产性资产的投资,简称项目投
金 额 (万元)
200
300
500
1 000
(2)设开发该项新品的投资报酬率为9.5%,3M公司应选择哪一方案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