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篇下册

绝世美人儿
773次浏览
2020年11月28日 19: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茶道知识-青岛人事考试信息网

2020年11月28日发(作者:蔡景楷)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篇下册

篇一: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情境导入:
1、 师:小朋友,咱们先来听一个童话故事:
在蚂蚁王国里有一座小 桥。有一天,一阵狂风把小一个扶手给刮断了。这
可怎么办呢?小蚂蚁们准备再用木头做一根扶手。小朋 友,你们知道扶手
有多长吗?
生:不知道
师:扶手到底有多长呢?我这里有一根和 扶手一样长的小棒。哪位小朋友
愿意用我盘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长?
生1选用棋子,摆出来有5个棋子那么长。
生2选用回形针,摆出来有6个回形针那么长。
生3选用正方体,摆出来有4个正方体那么长。
2、质疑
师:这可奇怪了,同样长的扶手,可量出来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生:是因为选用的工具不一样)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学生活动:(听故事,看大屏,用桌上的工具量长度。)
第 1 页 共 28 页


评:一开始就以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课堂,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抓住 了。
然后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比如棋子、回形针、正方体等作为测
量物体的工具,让 学生感受到用不同的工具去测量,标准不一样,那么产
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产生学习 新知的迫切需要。同时
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才建立了统一的长度单位。)

二、认识厘米

1、 观察直尺
师:下面咱们就来认识尺子。请大家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们发现
了什么?
生:尺子上有很多数。
师:对,你们按顺序读一读。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
生:0。
师:猜一猜,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生:表示起点。
师:对,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
度。(板书)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尺子上有很多线,有长有短。还有“cm”。
第 2 页 共 28 页


师:“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 们就一块儿
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
(评: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探究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 间的交流,让学生
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
观念 打下了基础。)
三、用厘米量

1、 估几厘米
师:咱们估计一下,这座小桥大约几厘米长?(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2、 量几厘米
学生量,老师巡视。选取几位学生演示,并评一评谁的方法好。然后互相
说说是怎么量的。
师:蚂蚁们知道了扶手的长度,一定能很快做好一根新扶手,你们想不想
去看看?
( 评:这里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厘米量。教师让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
在量的基础之上再用说的方式来巩 固测量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一环
节的新知识。而且选取学生进行演示,那么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也 就一目
了然。分析了以后能让学生对这些错误有一个比较深的印象,那么自己尝
试时便会有意识 地去避免这些错误。)

第 3 页 共 28 页


探究交流:
1.把自学中的收获和问题与小伙伴分享、交流。
2.请同组的小伙伴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3.小组长把小伙伴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好。
4.小组汇报本组同学的收获。
5.报告员把小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解答。
(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精讲释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要重点讲解让学生知道直尺上有些
什么,让每个学生都认 识1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厘米的概念,并用直尺
正确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知识。

篇二:三位数减三位数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位数 加三位数的加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的
很好。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想不想帮助 老师解决?
二、新课学习
1、教学例1.
师:下面是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生产 情况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41页统计表)
第 4 页 共 28 页


生1:我知道了从2004年这几年中,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数量逐渐增加, 2011
年的数量最多。
生2:在这红国产动画片的数量2004年最少。
生3:在这几年的国产优秀动画片中,2011年的数量最多。
……
师:获取这 么多有价值的信息,你能解决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
动画片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解答方法跟大家说一说吧! < br>生:从表格中可以知道2011年生产了435部动画片,2009年生产了322
部动画片,多 生产的数量就是435-322.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列竖式的时候,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就是这样: 4 3 5 - 3 2 2
1 1 3
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允许算法多样化。
2、教学例2.
师:你能试着自己算一算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
织学生交流汇报解答的 情况,重点说清个位上的计算情况:个位上不够减
第 5 页 共 28 页


从十位退1,这样就是15减6,结果个位上的得数是9;同时十位上的3
还剩2,2减8不够 减,继续从前一位(百位)退1再减,这样就是12减8,
结果十位上的得数是4;同时百位上的4还剩
3.竖式如下:
..
4 3 5 - 8 6
3 4 9
师:结合以上计算,在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小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
一位退1……
3、教学例3.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你能解答吗?试一试。(出示第42页例3)
学生弄懂题意后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你的想法吧!
生 :求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就是计算403比158
多多少,用减法计算4 03-158=245
师:计算的时候,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
生: 个位上的3减8不够,要从十位退1,可是十位上是0,那么我们可
以继续从前一位退1,也就是从百位 退1,这样就相当于十位上是10,就
第 6 页 共 28 页


可 以退1给个位,那么个位上就成了13-8=5;而这时十位上就是10-1-5=4;
百位上就是4- 1-1=2.即:
4 0 3 -1 5 8
2 4 5
师:如果我们想验算一下,看算得是否正确,该怎样验算呢?
学生可能会说:
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如果等于减数说明计算结果是
正确的;如果不等于减数就说明 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4 0 3 -2 4 5
1 5 8
可以 用加法验算,让减数加差,看是否等于被减数,如果等于被减数说明
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如果不等于被减 数则说明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1 5 8
+2141 5
4 0 3
对于以上两种验算方法都要给予肯定,不必强求统一。
三、结论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主交流。
第 7 页 共 28 页


四、课堂练习
第3 5页
1. 夺红旗。
2. 想一想、填一填。
3. 国庆节商店搞促销活动。看!家电区的电器 降价了。降价后买电扇少
花了多少钱?

篇三:垂直与平行
师生相互问好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直线,那么直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延伸
师:说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与直线有关的知识。
(承上启下,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地回顾,并且自然地过渡到这节课
的内容)
师:(出示一张白纸)你们能想象这个平面越来越大吗?请同学们闭上眼
睛,现在白纸上出现了一条直线 ,又出现了另一条直线,两条直线是怎么
样的呢?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请你 在刚发下
的白纸上画出来。每个人画一种。
PPT展示

第 8 页 共 28 页


几分钟后···
师:画好了举起来给我看看,(在下面巡视了一圈,看了几个同学以后),
请放下
老师将学生画的两条直线选取几份放在黑板上,向学生提问。
师:这里有那么多不一样的图,都是小朋友画的,那么我们要怎么分类呢?
生1:可以用交叉不交叉来分类
师:那你上来分一下
(1、学生上台进行相应的分类,老师从旁协助,并且在帮助时对相关的
直线关系进行讲解)
师:这为小朋友分的很好,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生2:有
师:那你上来说说还能怎么分?
生2:可以延长
师:那你上来试试
(2、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的纸上进行演示,老师同样是在旁边讲解)
师:很好,那么我们看到了一些直线延长后相交了,有一些没有,那么怎
么样的才不会相交呢?
生1:两条直线要有一定的距离
师:对,但是光有一定的距离就可以了吗?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生2:两条直线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应该是一样的
第 9 页 共 28 页


师:那好,你上来帮(这个字用的不恰当)老师量一下,你也上来(指第一
个回答问 题的学生)
(学生在黑板上用尺子量,得出相应的读数)
师:同学们他们帮老师量了, 发现不相交的线两边的两端的之间距离是相
同的,那么他们中间的距离是
生:相同的
师:对,这样的两条直线老师给它取个名字叫平行线(很顺其自然引入)
假设,一条直线A,另一条直线是B,那么就是
师和生:A平行于B,B平行于A
师: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翻到书65页,我们
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一起读书上关于平行线的定义)
师:好,现在我们来找找生活中的平行线(与生活相挂钩,用学生熟悉的
事物来加深概念)
生1:斑马身上的条纹
生2:一些东西外面的框架
师:都对,现在来看看老师找的生活中的平行线:(PPT展示)
师:现在,同学们都懂了什么是平行线了吗?
生:懂了
师:现在拿出练习纸,做习题一的题目,我看看谁最快
第 10 页 共 28 页


学生拿出练习纸开始做练习(边做边练,加深对概念的印象)

练习(一):下面哪些是平行线哪些不是?为什么?

做题约为3—5分钟,然后是讲解练习
师:怎么样了,有一个举指不定了吧?
拿来一位学生的作业投影
师:第一个为什么不是呢(作业上的答案是判断第一个是×)
生:这两条直线相交
师:对,平行线是不想交的
师:第二个也不是,为什么?
生2:这两条直线延长之后也会相交
师:说得很对
······
师:第六个是不是平行线呢?
(在讲解练习的过程中向学生提问,以巧妙的方式向学生重申 概念,加深
学生的印象。在讲解最后一个立体图形时,使用教具,是学生在立体空间
上感受和理 解概念中“同一平面”的含义)

教具
第 11 页 共 28 页


师:现在,我们知道两条线要是平行线要有哪些条件?
生1:在同一个平面
生2:不相交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除了用是否相 交这种方法分类,我们可不可
以在相交的里面再分下类?
生(全):可以
师:那谁来说一下怎么分?好,你来。
生1:两条相交就有角了,而角是有大小的
师:很好,同学们想到了角,那么知道有角又应该怎么来分呢?(顺带对
前面知识进行回顾)
生2:角是有大小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大小来分类。
师:那角用大小的形式可以分哪几类呢?
生:锐角,钝角,直角
师:那哪一个是特殊的呢?
生3:有,直角
师:那你怎么知道它是直角呢?
生4:可以用三角尺量一下
师:对,那你上来帮老师量一下
(3、学生上去用三角尺进行测量,以验证直角的存在)
师:很好,老师也给两条线相交成直角去了一个名字,叫垂直(再一次顺
第 12 页 共 28 页


其自然的引入概念),两条线互相垂直就是
生(全):A垂直于B,B垂直于A
师:我们把两条直线相交的地方叫做垂足,那么怎么样的两条线才是垂直
呢?
生:要是同一平面的,而且要相交,并且有直角
师:很对,我们现在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5页,
我们把书上的概念读一下
全体学生齐声朗读书上的概念
师:现在我们从生活中找找例子
生1:教室里墙上的两条线,一条横的一条竖的
师:对的,还有其他的吗?
生2:黑板上横的框和竖的
师:很不错,那现在拿出你们的练习纸,做一下练习2
练习2:下面各组直线,哪组是互相平行?哪组是互相垂直?检验一下

(做练习题,然后让学生来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于平行和垂直的概念的
理解)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图形也是平行的或垂直的,谁来帮老师分辨
一下?我们看大屏幕

第 13 页 共 28 页


(请学生上台用教棒指出 相互平行和相互垂直的线条,在这一过程中,再
次对概念内容进行复习,加深印象)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明上了这节课后写的数学日记,看看他是不是都对


不相交的线叫平行线 (×)
在同一平面内,两天相交的直线互相垂直 (×)
同一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互相平行 (√)
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那么,我们就说直线A是平行线 (×)
这个过程大约为2分钟左右
师:用行动告诉老师你做好了
让学生拿着自己的练习纸上讲台,讲解自己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再次复
习学过的知识
师:学到现在,我们都有点累了,现在我们来玩一会儿,把你们的小棒拿
出来
学生拿出自己的小棒
师:现在拿出一根小棒,再放一根小棒与第一根平行,再拿出一根和第 二
根平行,现在把第二根小棒拿掉,我们发现第一根和第三根小棒的关系
是?(拓展)
第 14 页 共 28 页


生:平行的
师: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把小棒都拿掉,重新摆一个图形
师:现在摆两根小棒,让他们互相 垂直,然后再摆一跟和横着的小棒垂直
的小棒,那现在两个竖着的小棒是什么关系呢?(拓展)
生:平行的
师:很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了平行和垂直,现在请你们告诉我什么是平行?
什么是垂直?
(学生将书上的概念读出来,教师达到一个复习总结的效果)
师:我们今天只是学了垂直与 平行的一部分的内容,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
我们去学习,我们下次再一起学习,好不好?
生全:好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1: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全:老师,再见!
(1、2、3三处都充分体现了加强 学生动手能力这一理念,在实践的过程
中也很好的把握了度,即达到了了提高动手能力的目标,也不会使 得课堂
教学显得杂乱无章,每个环节都设计的恰到好处。还有就是,在整节课上,
团队合作也有 涉及到,并且教师也能后很好的控制局面。教师在上课的过
程中能够观察到很多学生,给予不同学生一个 表现的机会。课各个环节都
第 15 页 共 28 页


很流畅,衔接非常的自然。)

篇四:轴对称图形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张老师非常高兴,和咱们碧波小学的六(1)班的同学在接近< br>吃午饭的时候,上这堂课。张老师觉得高兴,同学们,你们觉得高兴吗?
(高兴)声音给了张老师 不少的信心。说实话,张老师一开始也是满怀着
期待和高兴的心情,来准备上这堂课的。可是,一走进这 会场,张老师可
有点高兴不起来了,为什么呢?是因为张老师心里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担
心,谁知 道张老师可能担心什么?
生1:你担心我们表现不好。
生2:担心上课时会出错
生3:我觉得老师会因为我们有点紧张。
师:张老师就直说了吧。其实张老师的担心非常的简 单,只有一个字。张
老师最担心的是咱们六(1)班的同学会不会玩
生(大声说):会
师:张老师还真有点不太相信,说实话啊,现在的孩子还真不怎么会玩。
你们真会玩?
生:会。
师:口说无凭,老师这里有一张白纸(出示一张白纸)如果是你的话,你
第 16 页 共 28 页


会怎么玩?
生1:我会折飞机
师:第一次听说女孩也会折飞机,挺好!
生2:我会折青蛙,然后和同学们一起玩。
师:你真是调皮、可爱。
生3:我会把它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折出星星,然后许个愿望!
师:呀,很有诗意!
生:我会把这张纸剪成窗花。
师:看来咱们这一班同学还真会玩。想知道张老师怎么玩这张纸吗?(想)
那可就要认真瞧了。
师:先把这张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任意地撕下一块。虽然任意,
但是撕的很认真的。想 玩吗》(想)谁都有机会。
师:每个同学桌上都有一张白纸,不妨这样来玩一玩。开始!
学生撕纸(师:撕的时候可要认真了。)
师:撕完了吗?真别说,咱们苏州的小男孩,小女孩 还真细致,撕的一个
比一个认真,而且一个比一个小巧。怎么小桥流水嘛。行,怎么谁愿意把
你 的作品和大家展示一下?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三个学生的作品)
师:同学们仔细瞧了 ,如果我们这些纸看作一个个图形的话?大家看一看
这些图形大小怎么样?一样还是不一样?
第 17 页 共 28 页


生:不一样
师:形状?
生:也不一样。
师:但是,你们有没有从中发现共同的地方呀?
生1:他们的左右两边都相同。
师:有点感觉了吧,他们的左右两边都相同。挺好,请坐!谁还想深入地
说一说!
生2:我认为它们轴对称图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词儿的?
生2:我是从书上看到过。
师:好样的!我先把你写的词先写上去,好吗?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学习新课:
1、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关于刚才那位同学(生1)他们的左右两边都相同,你们同意吗?(同
意)
师:那再深入的观察,左右两边仅仅是大小一样吗?试想,我们再把他重
新对折的话会怎么样?
生1:我认为它的形状也一样
生2:我认为它的面积也一样
第 18 页 共 28 页


生:我认为把它们叠在一起的话,会完全重合。
师:体会体会是这么吗?(是)
师:想象一下,我们把这三个图形把他沿着他原来的方向对折 ,想一想,
折痕的两侧是不是完全的重合啊?(是)
师:张老师想了解一下,你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有)
师:再来比画比画。
学生动手试一试。
师:有这样的特点吗?(有)
师:非常好,放下手中的作品 < br>师:张老师现在有个问题,既然这样的图形对折后,左右两边可以完全重
合的。称这个刚才同学的 名称合适吗?(合适)为什么?
生1:因为把他对折后,中间的线把他称为轴,而且他们两边都是对称 的,
所以称之为轴对称图形。
师:可以吗?(可以)师:特别了不起!她一下子就抓住了两个 关键的地
方:第一个你说他是轴对称。他感觉当中这个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
轴,可以吗? (可以)那让我们把它写下来
师:事实上。的确,像这样的轴对称图形,我们把轴对称所在的这条直线 ,
就把他叫做对称轴,对称轴通常用点划线来表示。师板书演示
师:看清楚了吗?在自己的作品上也画上一条对称轴。
学生动手画
第 19 页 共 28 页


师:像这样,沿着一条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可以完全重合的图形 。我们叫
做?(轴对称图形)
师:瞧,大家可能没有想到吧。瞧,这么简单的折一折,撕一撕 ,咱们还
真创造出了我们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说实话,数学有时候就这么简单,
其实说起轴对 称图形,我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如果张老师没有记错的话,
在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中,应该有一些就是 我们的轴对称图形,是吗?
(是)有没有想起来一些啊?生踊跃举手。

篇五:小学五年级数学《找次品》
师出示幻灯片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长大了当 一名质检员,有2个乒乓球,其中有一个不
是2.7克,次品较轻,怎么找出这个次品?
师:什么是次品?
生:次品是偏轻或偏重,只要没达到2.7克,都是次品
师(拿出两个乒乓球):你知道那个是次品吗?
生(齐):不知道。
师:放在那里我们能不能看出来呢?
生:①脏的那个。②烂的那个。
师:那么我们就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是什么呢?
生(齐):天平!
第 20 页 共 28 页


师:谁来说说给你一个天平,你会怎么办?
生:用天平秤,一边放一个乒乓球。
学生上讲台扮演天平,两只手当作天平的两个盘,学生一只手在上,一只
手在下。
师:同学们,你们看后认为那边偏轻呢?
生:手在上面的那边偏轻。
师:左边翘起来了,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要轻一些,轻一些就代表是次品。
师:我们用天平来秤物体,一边高一边低,说明有一个是次品,如果两边
都平衡了的话,有没有次品呢?
生:没有。
师:那么两个大家会不会找?
生:会。
老师用幻灯片展示两个乒乓球怎么来找次品。
师:这是两个乒乓球,那如果三个乒乓球又该怎么找呢?
生:秤两次。
师:那刚才我们用了几次找到了次品?
生:一次。
老师利用幻灯片演示怎么来秤。
师:那三个乒乓球,我们把它分了几份来秤的呢?
第 21 页 共 28 页


生:三份。
生:盘子一边一个,还有剩下的一个,所以是分成了三份。
师:分成了三份,怎么秤的呢?同学们回忆一下。
生:如果平衡,那剩下的那个就是次品,如果不平衡,轻的那个就是次品。

篇六:三角形的认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第 22 页 共 28 页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 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
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 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 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
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
小一些吗? 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
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 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
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吗?

第 23 页 共 28 页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 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
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 能
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 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
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
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 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
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篇七:7的乘法口诀
科目:数学
课时:一节课
第 24 页 共 28 页


授课者:刘素彦
听课时间:2013年2月28日
课题: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7的乘法口诀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乘法口诀1-7的。
2、我说你答 举例:6×7=
3、开火车,师说生答。
4、两人一组互背检查。
5、换式子。把老师说的口诀改成运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 生:6×7=42 7×6=42
二、新授
1、师:先看一个故事(白雪公主)
师:一共有几个果子?
生:三七二十一,21个。
师:说说里面的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个小矮人,每人3个果子,问一共有几个果子。
师:那么换成运算式,怎么写呢?先说加法的。
生:3+3+3+3+3+3+3=21(个) (板书)
师:这是几个3,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
第 25 页 共 28 页


生:7个3,三七二十一。
师:改成乘法算式就是 3×7=21(个)。虽说乘法算式比较简单,但要先想
清楚里面的关系。
2、那么再看看图里小矮人的盘子,数学信息是什么?
生:有汉堡和薯条。
师:好,完整地说。
生: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
师:好,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7个小矮人一共有几个汉堡?
怎么怎么写运算式呢?
生:2×7=14(个)
师:薯条呢?
生:7×7=49(个)
师:他们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生:二七十四 七七四十九
3、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呢?
生:一共有几个杯子、花……
师:好,看这些式 子,我们都用到了乘法口诀(板书口诀)。这样跟7有关
的运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
1、练一练
第 26 页 共 28 页


第一题:
师:谁能把题目完整准确的读出来。
生:(读)
师:那一共用了多少呢?
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横的、再看竖的各有几块。
师:有几列、几行,那么算式呢?
生:4×7=28(块)
第二、三题 (开火车)
第四题先读题目,再找同学回答。
2、书上的习题
自己写——检查——检查好写1、2题——挑同学说答案
3、延伸
师:那么,看同学们有想到吗?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2个除法算式吗?试一

4、思 考题:不出声,想想什么意思——老师给解释一遍题目——自己做
——做好找老师对答案。
意见:
总结环节是:复习——导入——看图找信息——口诀——加式——乘式—
—有 一举三——总结引题目——练习。整体很完整,课堂效果很好,不过
如果在举例计算时,多试几个更好。
第 27 页 共 28 页





第 28 页 共 28 页

女性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安徽职业技术学校-分数线2013


大学专业大全-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光棍节由来-高考历史知识点


重庆市黔江中学-初中生手抄报


孔夫子搬家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解除合同协议书


虐猪-什么叫互质数


老婆-河北省会计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