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4课,5课 主要内容总结》
皇帝的新装续写-乌鲁木齐兵团二中
《4.梅花魂》
作者简介:
陈慧瑛,女,1946年生于新加坡星岛,
归侨,祖籍福建厦门。厦门市作家
协会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
著有作品集《梅花魂》《无
名的星》《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厦门人》
《生命的田园》《芳草天涯》《神奇的绿岛》等。
【教材分析】
《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
br>位华侨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
开了”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
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最
后又借梅花点明了“身在异
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本课的重点是借外祖父的几件
事的描述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
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
精神的象征,爱
梅花就是热爱中华民族,爱梅花就是热爱祖国。课文中写的外祖父的五件事,有
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
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
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
祖父的爱国之情,如,对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分
外爱惜,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
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本课的难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结合与外祖父有关
的具体事例感受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我们能从外祖父挚爱梅花中感受
外祖父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二是准确理解文中提到的外祖父教外孙女的几首诗词,感
受其中表达的感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
故乡的亲人。表达了诗人
王维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
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
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
友人
团聚的情怀。“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
沙》中的句
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
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
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作者写眼
前景物,观落花轻飘,细雨蒙蒙,触目伤情,用“
轻描淡写”的笔法,融情入景,
明写景,实写人的愁怨。
三是准确理解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
话,感悟其中表达的情感。这段话讲了
三层意思:第一层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
品格;第二
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第三
层是对
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四是理解课题。《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
即梅花的精神。
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
地
,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5.草船借箭》
【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
原
人,汉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
国演义》。其
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
传》。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
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
br>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
我国一部优秀长篇历史小说。《三
国演义》的艺术造诣很深,影响深远,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中的佼佼者
。它由汉
末各个军阀之间的兼并战争直写到晋统一全国,前后近百年,事多人众,头绪纷
繁,但
由于作者匠心独运,以曹、刘双方矛盾斗争为主线,或实写或虚写,或详
写或略述,或插叙或倒叙,精心
编结,主次分明,有条不紊,构成一个既宏伟壮
阔又不失严密精巧的艺术整体。全书写了四百多个人物,
成功地塑造了有智谋的
诸葛亮、义勇的关羽和性格正直的张飞等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
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
文。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
孙权各据一方。当时
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
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
作战,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在孙、
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而“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
小故事。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
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
箭,挫败了周瑜暗算,说
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
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
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
br>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故事
的起因、经过、结果
叙述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
如,结尾与开头照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
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诸葛亮、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文中着力赞美的
人物,他神机妙
算,顾全大局。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阴险狡诈。文中还塑造了忠厚守信
的
鲁肃、多疑谨慎的曹操等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
这是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
草船借箭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
害诸葛亮。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课外阅读:
《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吃豆芽——小莱一盘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
桃园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
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
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
,选在
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
受,有难
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三顾茅庐
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
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一天,
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诸葛亮住的茅草屋
。刘备上前敲门,
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
定了。或者三五
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回到驻地新野,刘备派
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
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
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
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是当今大贤。怎
么可
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
九寒天,雪
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
“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
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
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
上回那个书童。可是,
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
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
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
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
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
“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
,但要懂
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
备就下马步行。刘
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
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
孔明醒来。关羽、张飞
在门外站了好久,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
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
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
才没放火。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
:“久闻先生大名,曾经
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
实
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刘备听了诸葛亮关于
当时形势的一番精辟见解后,更加敬佩诸葛亮了,他恳
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
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
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奠定了蜀国的基业。
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
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
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
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
最后以火攻大
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空城计
故事源自《三国演义》。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
亭,魏将司马懿乘
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
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
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
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诸葛亮登城
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
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
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
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
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
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
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
br>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
报告司
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
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
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
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
,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
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
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
葛亮家中无兵,
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
“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
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
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