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别妄想泡我
915次浏览
2020年11月29日 07:1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西班牙语好学吗-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2020年11月29日发(作者:田震)



22 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讲的是晋朝一个名叫车 胤的人勤奋好学,利用萤火虫来照明读
书的故事。故事浅显易懂,给人的教育意义却十分深刻。只要我们 勤奋苦学,就




能克服一切困难,日后才能有所成就。 < br>《铁杵成针》是讲李白求学的故事。这个成语故事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
明的人物形象,蕴含着 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在进行教
学时,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都要坚持的道理。
两则都是文言文成语故事,都是有关名人励志的,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学习
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句的理解能力,又要学习人物的精神品
质,接受古典文化对心灵的熏陶。







1.会认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两则文言文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体会文中人物的求学精神,培养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
借助注释,
理解文 中每句话
的意思,了解课
品读文言文,把
握文中人物的事迹和
精神品质,从中 学到
做人的道理。 点 文大意。








2课时

1.会认“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恭”等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
地朗读《囊萤夜读》。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囊萤夜读

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人物活动,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成语,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能说说自己知道的成语吗?(生抢答)很好!同学们知道这么



多成语,真了不起!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许多成语的背后 还有一个故事呢。
(生答。)真棒!同学们还讲出了一些成语典故。这些成语典故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
是励志类,就是其中的人物有一种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两个
成语故事 都属于此类。我们先来学习《囊萤夜读》这个成语故事,看看故事中的人物有
一种什么精神品质值得我们 学习。
2.读课题。
(1)释课题。
囊:读“nánɡ”,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口袋装。萤:读“yínɡ”,萤火虫。
囊萤夜读:就是用白口袋装萤火虫照着书本,在夜晚读书。
(2)是谁“囊萤夜读”呢?课题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是车胤。课题点明了人物的主要活动,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3.补充相关资料。
(1)车胤(约333—401) 字武子,南平新洲(今湖南津市)人。东晋大臣。他
学识 渊博,风姿美妙,敏捷有智慧。历任中书侍郎、侍中、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
丹阳尹、吏部尚书等 职。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后被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逼令自杀,死
后追谥忠烈王。
(2)《晋书》 唐代房玄龄等人编撰。共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
列传七十 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420)为止,包括西
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 “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该书史料甚备,
博采杂著,多记异闻。是了解两晋历史的 基本史籍。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大声朗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把字音读正确。
nánɡyínɡɡōnɡqínbópínyān
囊 萤 恭 勤 博 贫 焉
2.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解释课文中文言词语。
[恭勤] 肃敬勤勉。 [倦] 疲倦。
[博] 知识广博。 [通] 通晓,明白。
[贫] 贫寒。 [练囊] 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盛] 装。 [继] 接着。
3.师生共同说出课文的大意。
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 境贫寒,不能经常得
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 袋



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4.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
夜继日焉。
三、精读课文,感悟人品
1.文中两句话分别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第一句话交代车胤的性格特点,第二句话以事例说明车胤学习刻苦。
2.车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第一句话作了总的概括: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可见他 是一个学习勤奋不
知疲倦,文才广博而十分精通的人。
3.车胤读书克服了哪些困难? 明确:(1)家庭的困难。“家贫不常得油”,当然也不常得书。但是他“练囊盛数
十萤火以照书” ,这样来获取光亮,书想必也是借来的。
(2)天气的炎热。“夏月”里可不是读书的好时候,但他仍夜以继日地读书。
(3)时间的煎熬。“以夜继日”,是不分白天黑夜地读书。
4.车胤的囊萤夜读印证了第一句话中的哪个词?
明确:印证了“恭勤不倦”,也说明了他能“博学多通”的原因。
5.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明确:(1)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才能有所成就。
(2)一个人即使博学多才,仍要谦虚谨慎,继续学习。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像车胤这样“囊萤夜读”勤奋学习的成语典故,你能再列举一些吗?
示例: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闻鸡起舞、韦编三绝、牛角挂书等。
2.你能将《囊萤夜读》这则文言文改写成一个400字左右的现代文吗?
提示:可重点扩写主人公车胤家贫的原因、捕萤的经过、读书的情状等。

铁杵成针

1.会认“卒”1个生字,会写“逢、卒”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铁杵成针》。
2.在朗读中学会停顿,进一步掌握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理解部分文言字词的意思,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1.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
的理解。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李白诗歌,比赛诵读。
导语:同学们,大诗人李白的诗,相信大家都背了不少吧,你最喜 欢哪一首呢?背
给大家听一听。(生背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李白有关的文言文,请看课题。 (板
书:铁杵成针)
2.揭示课题,理解“铁杵”。
(1)读一读
指名读,读后评议。
(评议示例:读得很正确,很流利,可是中间无停顿。跟老师来读——铁杵成针 ,
这样来读, 有什么感觉?对,有了节奏,感觉很有味道,别人听了,会认为你是一个很
有学问的人)
(2)猜一猜
看看部首,“杵”可能是什么意思?那么“铁杵”呢?
(理解汉字 ,要看偏旁部首,看“杵”字,是木字旁,就要猜这个字可能与木有关。
“杵”是什么呢?是木头,是木 棒,对,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那么“铁杵”呢?)
(3)看一看
过渡:请看图片,这 就是铁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铁棒,要把它磨成一根针,不容
易啊。文中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我们 来看课文。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读读词语,重点正音。
出示词语,指名朗读下面词语:
磨针 世传 逢 老媪 铁杵 曰 还 卒
明确:“逢”是后鼻音,读“fénɡ”;“卒”是平舌音,读“zú”;“曰”读“yu



ē”,注意与“日”的区别;“还”是多音字,在文中读“huán”。
2.教师引领,慢慢诵读。
(1)标出停顿,教师领读,读出节奏,读得连贯。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
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学生齐读,读得整齐,读得响亮。
3.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看看部首,猜猜字义。
老媪:看“媪”的部首 ,跟“女”有关,联系前面的“老”,可以想到“老媪”指
的就是老奶奶或老婆婆。
(2)观察字形,说说“曰”字。
联系文中语句,观察“曰”字字形,说说“曰”的意思。
(外框是个“口”字,里面一横代表舌头,表示舌头在动,在说话,所以“曰”就
是说的意思)
(3)人物称呼,不断变换。
文中是怎样称呼李白的?找一找。
(李太白、太白)
想一想:为什么不都称呼李太白?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
(避免重复,表达更简洁)
(4)联系语句,说说“其”字。
出示句子: 太白感其意。
议一议:太白感受到了谁话中的意思? (老媪,所以“其”在这里指老媪)
(5)听听故事,组组词语。
教师讲述: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世间传说李白在山 中读书的时候,没有
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蹚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
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
学业。
师:听出来了吗,这里的“世”就是世间、世上,“传”是传说。你们发现了吧,
古文中的一个 字,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词。你们再来看看,“过是溪”的“过”,
组个词,“路过”可以, “经过”也很好,“跃过”也可以,“蹚过”这个词最好了。
古时一个字,现在一个词,所以说文言文语 言简洁、凝练。



照此解释其他词语。
[成] 完成,实现。 [去] 离开。
[逢] 遇见,遇到。 [方] 正在。
[欲] 想要。 [感] 被……感动。
[还] 返回。 [卒业] 完成学业。
(6)调调顺序,感受句式。
师:读一读下面这三句话。你们觉得这三句话的意思相同吗?表达的顺序有什么变
化?
a.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b.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
c.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
(意思一样,可是表达的顺序不一样,第一句强调的是“山中”,第二句强调的是
“读书”,第 三句多了一个字,是现在的说法,感觉是大白话,语言不简练了)
(7)猜猜“之”字,一字一句。
“问之”中“之”指的是谁?问的什么内容?(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三、变换朗读,学有所获
1.变成诗歌, 打着节拍,开心诵读。
磨针溪,象耳山,世间传,李太白,山中读……
2.娓娓道来,如讲故事。
磨针溪呀,在象耳山下。世传哪,李太白读书山中……
3.抑扬顿挫,像说评书。
话说,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 ……
4.教师吟诵,音韵悠悠。 < br>这篇文言文,语言凝练,语句像诗一样,不但可以读,而且还可以唱。如果有古琴
来伴奏,那就更 好了,你听——(教师吟诵)
5.总结归纳,提炼方法。
教师总结:一篇文言文,可以慢 读,可以打着节拍读,可以讲述,可以说评书,还
可以唱上一曲,形式多样,读得开心,读得陶醉……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出示谚语,大家诵读。
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两句谚语:(1)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2)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2.指名朗读,齐声诵读。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进一步学会了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字词,
如何开开心心地诵读。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愿大家多多诵读文言文!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人尽皆知,文言文是“经过千百年时间 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是“诗文中的极品”,
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而被选入教材的文言文 更是优中选优。但是文言文毕
竟离我们的生活较远,教法不可能和现代文教法等同,怎样的文言文教学才 能更深入孩
子们的心灵呢?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反复诵读必有得
文言文的诵读当从读出文言文的声韵节奏着手。初读课文时,我给了学生 这样的学
习要求: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正确、通顺,在难读的句子后面作记号,然后让学生
一一汇报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再通过范读、听读、跟读、引读、自由练读、齐读等方
式,使学生逐步恰 当处理长句的适当停顿。最后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读
得有声有色。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就应该坚持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采取
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 文中之情,读中想象文中之景,读中感悟文中之道,
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 读写能力。
二、词语理解需得法
要学好文言文,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词语是关 键。本堂课,我重点传
授给孩子们运用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基本方法,理解常用的文言词语 。如
《囊萤夜读》中的“囊”,请字典老师帮忙,是口袋的意思;但此意思带入文中,讲不
通。 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需要加一个表动作的词语,那么变换成“用口袋装”,



就通顺了。如此既积累了四字成语,又在积累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巧!
总之,要想教好文言文 ,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
学模式,选择科学精致的教学策略,创设轻松 愉悦的教学情境,授学生以“渔”,使其
乐学、会学。同时在教学中,侧重于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 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
道,感受文中之雅,进行审美教育;侧重于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享受祖 国古
代汉语的神韵;侧重于感悟,能用自己的话对整体内容进行正确、清楚、连贯的表达,
能由 故事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能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我们
就会渐渐发现:原来, 教好文言文并不难!






中国驻英使馆-传统文化教案


美国留学申请流程-学校元旦晚会开场白


关于情人节的说说-二级考试时间


凯斯西储大学-教师节的诗


大连交通大学分数线-见习工作总结


消防安全手抄报资料-财务部工作总结


参商之虞-西安音乐学院分数线


二十四孝图故事-剑桥大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