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点
美文摘抄600字-江西中考查分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主要特点
一、
增强六个意识,教好部编小学语文教材’
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这套部
编教材,以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
彻
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精神;
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
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
改革的经验,
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也包括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成为高
质
量、有特色、广大师生满意的新教材。
教好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需要老师们增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意识。
• (一)国家意识
•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要
为社会主流集
团培养合格的人才,必然会用社会主流价值去教育学生、去影响学生。
• 教育
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还应体现育人的过程,要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培养以及信仰的培养渗
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里,体现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
•
几乎在任何一个国家,母语教育都在传递着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取向。
•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小学语文
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凭借课文可
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因此,部编教材
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
基本思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发挥语文教材在育
人方面的独特价值
。
• 第二,革命传统教育。突出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讴歌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赞颂革
命英
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如选编了《吃水不忘挖
井人》《王二小》《朱德的
扁担》《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为人民服务》等课文。
•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扩大体裁的覆盖面,提高题材的多样性,浸润渗透,
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除了古诗词、古
代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
外,还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中,
选取符合当
今时代特点、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 第四,民族团结教育。体现民族平等、团结
。例如,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安排了一
幅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画,选编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等课文。
• 第五,海洋与国家主权意识教育。例如,编排低年级识字课:“我神州,称华夏,山
川美,
可入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
一家。各民族,齐奋发,争朝
夕,兴中华。”选编了描写我国边疆风情、海峡风貌的
课文,如《日月潭》《葡萄沟》《富饶的西沙群岛
》《无名岛》。
• 第六,法制教育。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国家意志的六个方面
体现在全套教材之中,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最终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
自觉行为。
• (二)目标意识
• 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一”作为基本
特点和属性,这一理念是正确的。
• 1.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语文要素
•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编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以读写
训
练项目作为语文训练的主线。
• 部编教材为凸现语文素养,明晰教学目标,采用“双线
组织单元内容”,即以宽泛的
人文主题将单元课文组织在一起,同时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包括必需的
语文知
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
的“点
”,由浅入深,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线索。
• 以语文训练要素作为
主线、明线,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中,课
后思考练习题围绕着单元的训练要素出题,
教学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增强了。
• 2.训练目标的序列、梯度与螺旋上升
• 明晰训
练目标,体现训练的序列与梯度,既是继承,也是部编教材的一大特点。全
套教材统筹规划语文要素,三
年级开始每个单元一般从阅读与习作的方法、能力或
习惯方面各安排一个训练要素,每册有两个重点训练
要素。
• 从第二学段开始,每个单元编排了导语,图文契合,在精美的画面下,用一两句话
点明单元主题,直接点明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求和方法,使学习目标更加清晰。阅
读和表达训练要素交
叉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比如,口语交际按照功能与话
题两条主线,从倾听、表达和应对三个维度
组织口语交际内容,每一个维度在不同
年段都有所侧重。
• 同时体现螺旋上升的训练过程,
如学了前面的语素(包括本册前面的单元和学过的
册次),在以后的语文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升。教
材将单元导语、课后思考练习
题、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等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整体性是这套教材的又
一大特
点,体现在单元之间的整体性、年段的整体性和全套教材的整体性。
•
3.语文活动设计体现学与用相结合
• 全套教材强化生活意识、活动意识,学语文与用语文贯穿全套
教材之中。根据不同
年段的特点,对课后思考练习题进行活动化设计。《我的发现》《展示台》《交流平
台》
《快乐读书吧》等栏目设置,增加联系学生自身的语文积累与生活经验、展示学习
过程的语
文活动。
• 《口语交际》《习作》的安排也尽量结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生活经验的话题,使他们敢说话、想说话,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学与用相结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
会到语文也是生活
的需要,不断提升语文能力。比如,看火车票识字、看公园导游
图识字;元旦节快到了,为“元旦联欢会
”设计一个海报,除了配上好看的图画,
还要有打动人的宣传语,吸引更多的同学来参加元旦联欢会。
• (三)文体意识
• 文体意识淡薄,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突出的问题。在语文课程设计的
理念上,存在
弱化训练、淡化文体的现象,从而造成不管是什么文体,小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按照
记叙文的方法进行教学,内容的真实与虚构往往分不清,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教学。
如有些教师的教学对小
小说《桥》与记实作品《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主人公或者神
话故事《普罗米修斯》中火的来源就存在着虚
与实混乱问题。
• 部编教材比较重视文体意识。学界对于小学阶段文学作品的学习历来存有争议,
一
是要不要学习文学作品,二是学到什么程度。在小学阶段,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对
学生进行初
步的文学启蒙教育,所以不学点文学是行不通的,但是文学教育应该处
于从属地位。
•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在以应用文、记叙文等实用文为主体的基础上,选编了一
定数量的文学作品。
•
从单元的组元方式来看,以文学体裁编排的单元占有一定的比例,如童话故事、寓
•
•
•
•
•
•
•
•
•
•
•
•
•
•
•
•
•
•
•
•
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现代诗歌等。
还有以
文坛巨匠鲁迅组织单元、以作家作品组织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文学
名著组织单元等。
(四)读书意识
与现行人教版实验教材相比,部编教材的总篇数减少了,如三至六年级的课文
由原
来每册三十几篇减少到二十几篇,但是阅读量增加了。阅读量多在哪里呢?多在课
外阅读安
排上。
部编教材通过设置专栏《和大人一起读》,体现了亲子阅读、全民阅读、自主阅读的
编排理念;通过设置专栏《快乐读书吧》,克服课外阅读的边缘化,促进儿童阅读进
教材、进课程,使课
外阅读课程化,给学生如何读课外书以全方位的指导。
在课外阅读内容的安排上,第一学段主要推荐童谣,儿歌及情节简单、有趣的儿童
故事等。 <
br>第二学段每册推荐不同文体、不同种类的书给学生,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其学
会关注和阅读不
同种类的文学作品。
一年级上册至五年级上册,主要推荐单篇的文章,或者是短篇文章连缀而成的作
品
集。从五年级下册安排的《西游记》开始,让学生初步接触长篇小说,读整本的书。
部编教
材在小学阶段安排读整本书,学习整本书的阅读方法,与中学阶段的《课外
阅读导航》紧密衔接,分段提
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除了通过《快乐读书吧》栏目对课外阅读进行系统的指导外,在课文学习中,也加
强了课外阅读的引导。例如,在课后设置的《资料袋》栏目中,注意介绍一些经典
作品,如五年
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介绍了《城南旧事》。
总之,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设计,能够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增强
读书意识。
(五)主体意识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强化学生的
主体
地位,给语文课堂带来了诸多问题。
部编教材的使用,需要教师在理解、把握新教材内容
的过程中,遵循语文教育、教
学规律,避免再次出现指导思想上的混乱,或者避免语文教学改革重走老路
。这需
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增强主体意识,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牢固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的意识。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
欲,要重视引导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要明确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组
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训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体现学生自得、自悟、自能的过程。该扶就扶,该放就放,
扶放结合,扶放适度。
“放”,当然不是放任自流,学生也不是无师自通。
2.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主体意识与训练意识是相关联的,要正确处理好两者
的关系。新教材强调训练意识,
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的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反复训练。说到训练,
不主张把
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防止语文教学的串讲串问,防止语文教学回到机械的、
烦
琐的语言训练老路上去。
(六)科研意识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推广使用后,要以教育科研课
题的形式,加强对教材的跟踪研究。
要将教材的研究、使用当作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把教育科研视
为教材使用中
的一个重要工作。
• 1.提高科研意识,确定研究课题。课题
可大可小,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教学最需
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可以把一些问题提炼出来,形成课题。部
编教材需要在实践的
基础不断地修订、完善,需要建立在教育科研的基础之上。
•
2.重视资料收集和经验的积累工作
• (1)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
• 教材编写组不怕大
家挑错,不怕大家提出教材中的问题。教材到底好不好用、好不
好教,学生喜欢不喜欢,当时是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哪些地方要修改、该怎么修
改,欢迎老师一点一滴随手记录下来。
•
(2)教学心得体会
• 教师要特别注意收集与积累教学过程中自己很满意的设计、意想不到的教学效
果、
感触特别深的教学实例。比如,口语交际,学生有哪些不同的反应,发表了哪些不
同的看法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学生思维特别活跃。优秀的课例,典型的课例,甚至
学生典型的、有特色的发言,都
可以作为资料收集起来。
• (3)学生的学习情况
• 希望教师能够建立学生语文学习
的档案资料,记录学生的成长。学生语文学习是怎
么一步一步发展进步的,可以从拿到新教材的那一天就
开始记录。
• 二、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总体特点
•
1.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 教材编写实质上就是国家行为。
•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
使用这套教材,应注意把核心价值观“有机渗透”,又“润物无声”,减少说教。
•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 ●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
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让“课
改”的经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 ●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 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让“课
改”的经验,包括这些年提出的“以人为 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在
语
文教材中沉淀下来。
• ●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
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
三、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 创新点之一:选文强调四个标准
•
1.选文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
总的是减少了。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
个板块的内容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 2.变化
(1)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新教材一开始就是5
课识
字教学,然后才学拼音。
(2)很多经典课文又恢复了, “时文”相对少了。
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革
命传统教育的篇目占有较大比重。
•
创新点之二: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
• 1.“部编本”
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
●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写字, 三是汉语拼音
•
教学实践中可以大致依照几个板块的顺序进行,也可以灵活一点,穿插进行。
•
口语教学表面上比以往教材要少,实际上是分散了
•
综合性学习次数有所减少,中心更加突出
•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也有所加强。
• 汉语拼音教学可以
相对集中完成,识字写字教学和课文教学可以有更多的融合。条
件较好的学校,完全可以多一些融合重组
。
2.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 一条线是:按照“内容主题”
组织单元,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
题命名;
•
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 “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
语
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 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 “点”,
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
3.单元设计训练,包括思考练习题,单元课后的语文园地(趣味识字、字词句
运用、
展示台、日积月累等,有的还有书 写提示)。
•
4.此外,是“和大人一起读”,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
•
创新点之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1.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
止过度的操练。但总是要让一线老
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2.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的五个渠道
教师用书,单元导语,思考题和拓展题,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 “补白”。
老师们
使用部编本教材,要注意这5个“渠道”所体现的语文知识体系,并落实到
具体的教学中。
• 3.备课时要注意:
(1)重新学习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掌握其中对各个学
段内容目标的要
求,特别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2)参考教师用书所建议的语文知识点和能
力点的系列,可以把这个系列和课标的
要求对照,互为补充。
•
(3)研究这些“要点”(知识点,训练点,也 就是讲课的重点)如何分布到各个单
元、
到每一课。要有梯度,螺旋式提升,这就是体系。
•
(4)目前教学中普遍不太重视阅读技能的习得。 比如精读、快读、浏览、朗读、
默读,都有技巧,教
材中体现不够。我们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时就要想办法去细化、
落实。
•
4.“隐在”的知识体系
(1)要研究教材,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
比较自然而又扎实地体现在自己
的教学中。
(2)不要体系化,但要有体系。
中小
学语文的知识教学不要过分追求体系化,不能满足于让学生去反复操练,但也
要有教学的知识体系,要有
训练,有干货。 总之,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不要
体 系化,但要有体系。
•
创新点之四: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1.两种课型不同:
•
精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 比较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
反三,
激发读书的兴味;
• 略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
,
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
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 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 区分两种课型
“部编本”语文教材有意识改变课型混乱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
分度,
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
2.“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教读”
“自读” “课外阅读” 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两个问题:(1)阅读方法;(2)阅读速度。
•
创新点之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1.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
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
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
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
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
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
读书的方法。
•
用新教材,要研究如何把“教读”“自读”
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建议与推荐
• 建议老师们采取1加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
人教社近期出版有《语文素养读本》,选 文丰富,有导读,从小学到高中,每学年
2
册,和教材有所呼应,可以作为1加X的选篇参考。
• 创新点之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1.汉语拼音教学注意两点
(1)对汉语拼音的要求不宜过高,这无非就是识字的拐杖。
• (2)要重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语文非常重要,也很难教,到底如何改进低年级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并
能从根本上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与习惯,希望听取一线教学的经验。
2.要关注300个基本字教学的问题。
3.关注写字教学
•
强化“三个一”、双姿训练。
• 硬笔与毛笔并重教学。
• 开设开好写字课,每周1节。
• 坚持每天至少10分钟的练字。
• 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求效果。
• 创新点之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
• 但也注意到避免
应试式的反复操练。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
有可操作性。每次写作课都突出一点,
给予方法,又照顾全般。
四、新教材新挑战
•
新教材的使用肯定会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也会有些困难。
• 这些困难会刺激
和带动我们的教研,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改进我们的教学,从长
远看,不但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老师
自身,这肯定是一个专业成长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