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如何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卞之琳-河南二本大学最新排名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教材如何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
在过去的“大纲”中有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这句话在“标准”里
改成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虽然只是将“语言文字”
改成“语文”,但其内涵
不一样了。“语言文字”主要是就这一套负载信息
的符号系统而言的。“语文”就不同了,它是“最重要
的交际工具,是人类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既要全面提高小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要
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
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标准”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编写教材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编写语文
教材,我们不能只
见“语”,不见“人”,我们要从语文与人的发展关系着
眼,来考虑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应当承担的责
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工
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工具生”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
生语文运用能力
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
染的
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
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突出
人文性,而后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
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
目标,
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
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
br> 1
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
能力”、“过程与方法
”、“表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
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
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
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语文素养重在“综合”,
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
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
情趣、思想道
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
习作、口
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
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
能力,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
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
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
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因此,语文教育特
别需要提倡师生之生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
有独特创新的理解。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
语文
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
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
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
整。
3、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
制为基
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有丰富的学习资
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应该让
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
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文字,是形音
义的综合体;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
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长期以来,汉语
和汉
字对中华相互影响,也相互适应,汉语和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
大的作用,对语文
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语文课程要充分考虑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
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
方向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
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
为主体、充分
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学生
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
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
求;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鼓励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想像、质疑和创新;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
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
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