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中的虚假故事
伤心的签名-六级图表作文
语文教材中的虚假故事
2010-11-05 14:41:28
据民间研究团体报告,目前使用最广的3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存在多篇内容
失实的文章及常识性错误。
其中,《爱迪生为妈妈做手术》一文纯属虚构。这些
教材还存在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
失等问题。以下内容,来源
于民间对中国各版本语文课文内容真实性的质疑。
1.《爱迪生救妈妈》:颠倒时代的手术
课文: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苦于房
内只有几盏油灯,无法进行手
术。刚满7岁的爱迪生,利用镜子的反光原理,让医生在明亮的反光下,为
妈妈
成功进行了手术。
疑问:医学史上对于阑尾炎手术的最早论述是在1886年,而爱迪
生生于1847
年。也就是说,爱迪生7岁时,不会有阑尾炎手术。一位有着20多年经验的外
科医生说,油灯反射属于“有影灯”,这样的条件根本无法进行阑尾炎手术。
2.《陈毅探母》:别有用心的孝心
课文:陈毅元帅的母亲生病了,他赶回故乡探望。陈毅
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
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和母亲拉家常。母亲说:“你也五十多岁
了,还替娘洗衣服。”陈毅说:“娘,快别这么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
多少次衣服。
今天,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
疑问:陈毅生于1901年,“五十多岁”时的探母事件,
应发生在1951至1960
年间。按 《陈毅年谱》记载,陈毅曾于1959年11月2日回到故乡四
川省乐至
县复兴场张安井村,看望了幺叔、幺婶、侄儿等亲属,却独独缺了“母亲”。《陈
毅年谱》中1963年2月下旬出现了空白。即便陈毅探母真的发生在了这一时段,
那至少也
是在他60多岁的时候,而并非“五十多岁”。
3.《地震中的父与子》:水深火热的美国人 <
br>课文: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
不同程度的伤
害。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
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
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
墟……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疑问:事实上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在1994年1月17号,
美国洛杉矶
的确发生了地震了——6.6级的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
但是地震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里面怎么会有学生呢?
4.《黄继光》:打不死的未来战士
课文: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
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
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
近了,更近了……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
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
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疑问:美军在
朝鲜使用的M1918A2轻机枪,弹丸初速为853.4米秒。高速枪
弹遭遇人体骤然减速时,造成比
弹丸直径大许多倍的严重破坏。当子弹穿过人体
而去时,弹道周围组织又将刚刚吸收的动能向体内猛烈扩
散,造成类似“爆炸”
般的效应,使人体内瞬间爆出一个比弹丸直径大十几倍的伤腔。一颗子弹即足以<
br>打烂一个拳头大小的区域,黄继光不可能“举起右臂”,子弹从离心脏十几厘米
远的地方通过,心
脏也可能在瞬间伤腔出现时遭到强烈挤压而破裂甚至被捣烂。
5.《我的战友邱少云》:革命精神战无不胜
课文: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
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
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
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
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疑问:国外某研究机构把疼痛划分为十级,灼烧排位很靠前,正常人根本无法长
时间忍受,叫喊和移
动是自然反应,那时候已经不是大脑说了算的了。邱少云根
本不可能半个钟头一动不动活活的被火烧死,
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邱少云在身上
起火前或者起火后不久就当场牺牲了,美军的燃烧弹燃烧的是他的遗体
而不是活
体,人死后是不存在什么“顽强的革命精神和坚强革命意志”的。
6.《乌鸦反哺》:新格林童话乌鸦的道德绑架
课文:一只老乌鸦把两只小乌鸦带大,自己
费尽了体力,老了。再也飞不动了,
两只小乌鸦也长大了,但是小乌鸦没有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小乌鸦
见到妈妈飞
不动了,无法捉食吃,小乌鸦就捉来虫子给母亲吃。
疑问:这种传说至今为止除
《本草纲目》中提及以外,暂无任何其他证据出现。
同时,包括《本草纲目》在内,都没有直接的证据证
明这种乌鸦反哺现象的普遍
存在,以及这种行为的科学解释方法。生物学上已经证明了,乌鸦没有这种习
性。
将鸟类的这种行为模式解释为报答母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道德绑架模式。
7.《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当崇高被恶意秒杀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课文:小姑娘的爸爸
妈妈每天上班,天不亮就出门了,星
期日也经常不在家。妈妈说:“爸爸是司机,妈妈是送奶员,工作离
不开身呀!”
不知不觉,小姑娘长成了一个高个子的漂亮姑娘。她微笑着想:长大的感觉也不
错!
原著《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一天,爆发了战争。小泰莱莎的父亲被抽去当了
兵,再
也没有回来……奶奶说,“国王派他去打仗,现在战争结束了,国王打胜
了,但我们却遭受了无可挽救的
损失,你的爸爸死了。”
她越缩越小,直至缩到一个中等身材姑娘那么大小了,并且还成了村里最漂
亮的
一名姑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最普通的人,只要他敢于同恶人作斗争,
就能成为一
名巨人。
8.《长城砖》:一个影响几代人的笑话
课文: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
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
用肉眼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
中国的万里长城!”
疑问:平均宽度不足10米、狭窄而不规则的长城,在20公里外就很难分辨,
如果说能从月球上看到长城,相当于在2688米外看到一根头发丝,这显然是不
可能的。除此
之外,还要考虑到大气层、云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照此推理,宇
航员在太空绝不可能看到长城。
9.《草帽计》:贺龙的跨越时空之旅
课文:红军长征期间,贺龙用计谋,不费一枪一弹,
使敌人自相残杀的故事。1934
年,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贺龙带领一支红军队伍,由湘
西向贵州
进发,蒋介石的白军……派飞机在天上跟踪轰炸、扫射。那时,正是炎夏,地上
的草木
都被晒得枯焦了;指战员们虽然人人头上戴了一顶草帽,仍然热得汗流浃
背。……”
疑问:
查阅历史资料得知,1934年的“炎夏”,贺龙和夏曦领导的红三军还没有
开始长征,而是在湘黔川交
界地区游击战。红军长征始于1934年10月10日,
此时的贺龙,并不在江西中央苏区。当“长征”
、“飞机”、“从湘西向贵州”,这
些条件都可以满足了,已经是11月了,并非“炎夏
”。没了炎夏,草帽计怎么
可能实现呢?
10.《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华盛顿不可战胜,樱桃树不发一语
课文:幼年华盛顿砍
倒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
它以“诚实品德最为可贵”为重点,意图教会
小学生们要知错就改。
疑问:有考古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
河
边的陡壁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另有《黄河象》课文:大约200
万年前的一天……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
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渴,把它们
折磨得有气无力。
疑问:现存的大象,不论是非洲象还是亚洲象,象群都是以母象为首领的。作者<
br>有什么根据认为200万年前的剑齿象是以公象为首领的?
11.《口技》、《荷塘月色》:统统化身“太监”
《口技》语文课文版:妇人惊觉欠身,既而儿醒,大啼。
《口技》原版:妇人惊觉欠身,摇
其夫语猥亵事,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
人语渐染,床又从中嘎嘎,既而儿醒,大啼。
《荷塘月色》被删掉的文字:“像刚出浴的美人”,采莲的少女荡舟出湖原本不是
“载歌载舞”而是“荡
着小船,唱着艳歌”。
《红楼梦》节选《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里说到冯渊是同性恋“酷爱男风,不喜
女
色,这也是前身冤孽”,在课本中被删去。
12.《斑羚飞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课文:人追杀羚羊群,把羚羊群逼到了悬崖边上,悬崖离对面的距离超出了小羚
羊所能跳过去的
极限,羚羊王把鹿群分成年老的和年轻的两拨。年老的羚羊和小
羚羊先后向对面跃去,当
小羚羊到了极限即将下坠时候,在老羚羊背上一蹬,老
羚羊坠入悬崖,而小羚羊安然到达对面。 疑问:课文描写的“斑羚飞渡”简直是一种绝技。这种绝技需要斑羚时间选择得
高度精确、跳跃幅度
控制得高度准确、跳跃技巧掌握得高度娴熟、对接时机衔接
得高度吻合。而且羚羊还表现出一种高度的组
织性、纪律性,高度的团结协作和
“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的献身精神。如果平
日没有千
百万次的训练,不似杂技演员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肯定不会创造奇
迹。这
样高难度的特技,斑羚们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训练出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