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与教学中的“鲁迅”

萌到你眼炸
675次浏览
2020年11月29日 13: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工科热门专业-学雷锋活动策划书

2020年11月29日发(作者:裴夷直)


------------------------------------------- --------------------最新资料推荐------------------------ ------------------------------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与教学中的“鲁迅”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与教学中的鲁迅 在中国的语文课堂上讲
鲁迅、 读鲁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让鲁迅进入小学语文教材, 是我们教材编写者的夙愿。
与鲁迅相关的课文, 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主要有
三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少年闰土》 《有的人》 。
这几篇课文是分散安排的, 前两篇在教科书同一册次的不同单
元, 后一篇编排在另一册。
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 则专门编写了初识鲁迅 专题, 除了上
面提到的三篇课文外, 新编入了《一面》 。
要求小学生全面、 深入地了解鲁迅是不现实的, 但是让小
学生初步认识鲁迅、 了解鲁迅、 知道鲁迅是一位大文豪, 影响深
远, 还是可以做到的。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 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精选程度适合的阅读材料。
鲁迅的作品很多, 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少之又少。
鲁迅所处时代距今天较远, 其作品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语言风
格, 都明显带有时代特征。
又因鲁迅思想及文风之故, 即使比较浅白的作品, 也时时讽议
时政, 不了解时代背景, 理解起来困难重重。



1 9


但是了解一位作家, 除了读他的作品,还可以读别人写他的作
品。
所以遍览鲁迅作品后, 最终新课标实验教材还是选用了小学语
文教材中一直使用的《少年闰土》 ──鲁迅的小说《故乡 》 中的
一个片断。
其他的文章, 则都是别人写鲁迅的作品:
鲁迅的侄女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阿累的《一面》 ,
臧克家的《有的人》 。
这样的四篇文章虽然无法全面体现鲁迅的博大精深, 但对初步
了解鲁迅、 认识鲁迅来讲, 是适合的。
进行精心的编排。
无论什么专题, 都应以语文学习为首要任务, 初识鲁迅 专题
也不例外。
本专题的导语中提出的语文学习重点是:
认识、 了解鲁迅; 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学习理解
含义深刻的句子。
作这样的编排, 主要是基于这几篇文章的特点, 如, 写人的
文章较多, 运用了较多描写人物的方法;文章中有不少语句含着深
层的意思, 需要深入体会。
导语之后, 教材对上述四篇文章进行了有机组合。
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少年闰土》 , 希望首先把鲁迅定位为
文学家。


-------------------- -------------------------------------------最新资料推荐- -------------------------------------------------- ---

文后的资料袋 对鲁迅的文学成就及深远影响作了简要介绍。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中, 周晔写了童年记忆中的伯父鲁迅先
生:
既写出了和蔼可亲的伯父 , 也写出了当时自己所不能完全理解
的鲁迅先生 , 从几个侧面部分地反映出了鲁迅的精神风貌。
阅读链接 中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片断, 与课文第
一自然段相呼应。
小周晔在殡仪馆看到各色各样的人来悼念自己的伯父, 不禁有
点惊异 了: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这个片断则具体地写了送挽
联送花圈的各色各样的人 , 他们的表情、 动作以及从中表现出的
情感。
《一面》 是一位青年工人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可以说这篇课文以具体事例回答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
爱戴 。
最后一篇课文《有的人》 , 从整体上对鲁迅进行了评价、 肯
定。
以上几篇文章的学习提示或课后练习围绕专题学习重点及课文
特色来编排, 使本单元的语文学习重点得以有效落实。
另外, 教材中安排的其它内容包括口语交际 习作 、 回顾 拓
展 中的各个栏目甚至文中注释都成为专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3 9


学鲁迅, 一生一世也学不尽; 小学语文课堂上学鲁迅, 怎
样学, 学到什么程度, 需要不断地进行探讨。
初识鲁迅 专题对鲁迅的学习与探究定位于初识 , 并要求以语文
学习为首要任务。
对这个专题的学习, 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重视感受人物形象。
这个专题围绕认识、 了解鲁迅编排, 写人的文章居多, 通过
不同的表达方式,塑造出了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
如, 《少年闰土》 对闰土形象的刻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面》 通过鲁迅言行的描述, 侧面反映出了鲁迅的精神风貌。
作品提供给我们的是整体的人物形象, 应注重从整体上进行把
握。
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应是条分缕析的, 更不是几句话的简单概
括。
教学中尽可能的引导学生亲近文字, 感受人物形象, 尽量避免
直接提出表现了什么品质 之类的问题, 致使人物形象抽象化、 概
念化。
《少年闰土》 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 》 。
《故乡 》 主要写了我 回故乡 的所见所闻所感, 夹杂了对童
年时故乡 人、 事、 物的回忆, 与故乡 的现状两相对比, 反映出
我 内心的失落、 迷惘与朦胧的希望和期待。
《故乡 》 写到了几个人物, 闰土是其中的一个。


------------------ ---------------------------------------------最新资料推 荐------------------------------------------------- -----

我 回到故乡 , 母亲说起闰土, 引起了我对少年闰土 的回忆,
记忆中的闰土是一个健康、 活泼、 无忧无虑的少年, 跟我 不到半
日便熟识了,无话不谈; 成年后的闰土生活窘迫, 举步维艰, 年
少时的健康、 快乐荡然无存, 两人会面时闰土的一声老爷 不禁让
我慨叹两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了。
从整部小说来看, 《少年闰土》 这部分内容代表的是对故乡 的
美好回忆, 这个无忧无虑的少年代表的是蓬勃的活力和真挚的友情。
以此为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少年闰土这个形象。
《少年闰土》 开篇即用简洁的笔墨描绘出了闰土留在自己心中
的形象。
这个形象并不是我 亲眼所见, 而是在与闰土的相处中, 渐渐
形成的一种想象。
童年的我 是围墙里的一个少爷, 从课文的描述中, 很容易看
出闰土所拥有的特质强烈地吸引着我:
我的父亲允许了; 我也很高兴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 新年到, 闰土也就到了。
第二日, 我便要他捕鸟。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管贼吗? 他不咬人吗?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
新鲜事 啊,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都是我往常的
朋友所不知道的。

5 9


从对闰土的到来的盼望, 到对闰土的经历的艳羡, 在这个
农村少年的描述中, 我 这个只看见院子里四角的天空的少爷, 对
小伙伴的生活经历如此神往, 以至于这个小伙伴成了我 心目中的小
英雄。
《少年闰土》 第一自然段表现的正是我 心目中的小英雄影像。
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描述更适于让学生通过朗读与想象去感受人
物形象, 而不是抽象地概括成表现了闰土的勇敢 。
对这一段的解读, 也可以结合《故乡 》 全文来看。
其实, 在《少年闰土》 第一自然段之前正是这样一句话:
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 接着就是对这幅图画的
具体描写, 即《少年闰土》 文首文字。
当我满怀怅惘离开故乡 时, 《故乡 》 中还有下面这样一段文
字:
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影像, 我本来十分清楚, 现在却
忽地模糊了, 又使我非常悲哀。
显然, 这里的小英雄影像, 也是指向《少年闰土》 文首的那
段描写。
《少年闰土》 后文对闰土的刻画, 主要是语言描写。
闰土的语言生动流畅, 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这个农村少年的天
真、 活泼、 无忧无虑, 间或写到的我 的语言、 心理、 感受, 反
映出我 的向往, 也表现出了两人的亲密无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以儿童的视角写了有关鲁迅的几 件小


------------------------------------- --------------------------最新资料推荐------------------ ------------------------------------

事, 小中见大, 侧面反映出了 鲁迅的精神风貌。
文章的视角始终把握得很好, 多处语言写得很具体, 使我们既
看到了和蔼可亲的伯父形象, 也看到了忧国忧民的鲁迅先生。
对小学生来说, 鲁迅先生 是遥远的、 高大的, 也是不容易产
生回应的; 伯父却容易亲近得多, 这也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入
选小语教材的重要原因。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文本的这一特质, 使学生对鲁迅的距离感降
到最小。
引导学生寻找、 体味有关的语言, 培养语感, 培养感受力。
如:
哪一点不像呢? 伯父转过头来, 微笑着问我。
他嚼着东西, 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笑着说 这些描写使孩子眼里和
蔼、 风趣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跟与黑暗势力的斗争 相比, 这是更具体可感的、 更容易感受
到的。
对其它几件事情的学习也一样, 文章有小中见大的特点, 教学
也要小中见大, 不能只见大 而无视小 , 使人物形象干瘪、 概念
化, 以至面目可憎,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面》 对鲁迅的外貌、 语言、 动作有多处描写, 可以
结合这些内容来丰富对鲁迅的认识; 也可以结合文章写的整件事情

7 9


来发展认识。
避免人物形象的概念化同样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是传统课文的教学既要继承传统, 又要善于取舍。
《少年闰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已经许
多年了, 在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对我们设计教学内容很有
帮助。
同时, 我们须面对变化:
首先是教材的变化。
新课标教材对课文进行了新的组合和设计, 大到教材设计理念、
整体风貌, 小到课文角色、 课后练习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其次是时代精神的变化。
时代精神的变化影响到了课程理念、教学理念, 也反映到了对
文本的解读上。
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更是多方合力的结果, 既要照顾到静态文本
解读的变化, 还要考虑到教学理念的发展。
所以, 对传统课文, 应在正确解读教材、 把握时代发展的基
础上,对传统经验进行合理取舍, 设计教学内容。
另外, 本专题既要体现丰富的人文内涵, 又要落实读写任
务, 备课时须点面结合, 突出重点, 不必面面俱到。
开始专题教学前, 先对整个专题的内容进行梳理, 把读写任务
合理分配到课文中, 哪篇课文重点落实, 哪篇课文只须铺垫或呼应,
通盘考虑, 争取最高的教学效率。


--------------------------------------------- ------------------最新资料推荐-------------------------- ----------------------------






9 9

深圳公务员考试真题-难忘的决定


人生至理名言-仓管员年终总结


2012苏州中考数学-班级寄语


倒数的认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河南城建学院就业信息网-防溺水主题班会


苏州公务员考试网-保卫工作总结


临沂市人事网-人大研究生院


钱塘江大潮资料-英国大学排名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