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资料
湖北省财政厅会计处-我的老师作文350字
第一单元
拼音
渲xuàn染 勾勒lâ 低吟yín 迂yū回
襟jīn飘带舞 拘jū束 羞涩sâ 摔跤jiāo
清晰xī 抚fǔ摸
新疆jiāng 陷xiàn入 同行xíng 拨转zhuǎn 凹āo凸 夹jiā道
冶yě铁 废寝qǐn忘食 隧suì道 开凿záo 撕扯chě 屋脊jǐ
高歌一曲qǔ
词语搭配
(清新)的空气
(满心)的愉快 (柔美)的线条 (各色)的衣裳
(明朗)的天空
(无边)的绿毯 (奇丽)的小诗 (无限)的乐趣
(响亮)的歌声
(忽飞忽落)的小鸟 (好客)的主人 (静寂)的草原
(会心)的微笑
(浩浩荡荡)的大军 (古朴典雅)的石雕 (鲜艳)的旗帜
(悠悠)的驼铃声
(欢腾)的人群 (恶劣)的天气 (茫茫)的大戈壁
(高大挺秀)的身影 (巍峨)的昆仑山 (一碧千里)的草原 (狰狞)的面目
词语解释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文中用此词意在说明路途遥远。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遐想:漫无边际地想象。
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
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
银装素裹: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不翼而飞:形容东西突然丢失。
劈头盖脸:从正前方正对着头和脸劈下来、盖下来。文中形容气候恶劣。
杯水车薪: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
废寝忘食:顾不上吃饭,忘记了睡觉。形容勤奋专心。
词句解析
第1课《草原》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
色欲
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中,作者用上了比喻的手法,把小丘的线条比作一幅中国画,突出了草原
的辽阔碧
绿,小丘线条的柔美。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在作家的眼
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
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
染力。
3、忽然,像被一
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
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
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
驰的骏马,飘
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
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
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第3课《白杨》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
壮的枝干。不
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
摇。
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
挺秀,
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
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着。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
祖国安排,
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
人的连接点。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这是一个设
问句。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
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
在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
软弱,也不动摇。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
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
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
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运用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的写法。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
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
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
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要在青藏高原修铁路
,让火车开到拉萨,当时国内外都是一片质疑声。而这句朴素无华
的话语充满着信心与决心,在文中的四
次出现均使用了感叹号,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
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精神。这句话在开工前、
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时反复出现,在文
中前呼后应,与尾句“拉萨已经遥遥在望”形成一条穿珠的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