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的练习题
关于高考的句子-山东一本线
-------------精选文档-----------------
5
古诗词三首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__”标出。
1.草铺
.
(pū pù)横野六七里。
2.收篙停棹
.
(diào zhào)坐船中。
3.清平乐
.
(yuè lè)
4.最喜小儿亡
.
(wánɡ wú)赖。
二、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春风bāo kāi( )了大地的冰层,披着suō yī( )的mù tóng(
chú tou( )的老翁,都táo zuì( )在这míng mèi(
)的春光里。
三、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笛弄晚风
....
三四声( )
A.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
B.牧童在晚风中挥舞着竹笛
C.舞动的竹笛捉弄着阵阵晚风
2.最喜小儿亡赖
..
( )
A.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可编辑
)和扛着
-------------精选文档-----------------
B.顽皮,淘气
C.放刁撒泼
3.怪生无雨都张伞( )
..
A.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B.责怪两个小孩子
C.怪不得
四、根据意思写诗句。
1.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啊。 <
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
小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喜欢的是调皮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牧童》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将自由自
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2.《舟过安仁》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诗
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者的______,
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____。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
______代著名词人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
两句词写出了老夫妻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可编辑
-------------精选文档-----------------
4.读了本课三首古诗词,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一)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诗歌向来讲究炼字,一个“______”字让我们
感受到了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
平缓舒服的感觉;“弄”是__________________
的意思,向我们传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诗人给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活的图画,如果让你给这幅图起个题目,你会用
“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__________,中儿正
可编辑
-------------精选文档-----------------
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3.这几句话写出了一家五口人的哪些活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一词,含有怎样的情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jiě
xiè)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zhǒng zhòng)瓜。
.
【
注释】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2.耘田:除草。3.织麻:把麻搓成
线。4.各当
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5.未解:不懂。6.供:从事,参加。
1.用“√”标出带点字的恰当读音。
2.古诗中男人的做的事情是______,女人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
3.读
后两句诗,你体会到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古诗中的儿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部分小学生以做作业为理由拒绝做家务,
可编辑
-------------精选文档-----------------
对劳动不感兴趣,对此,你想对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妙笔生花。
本课这三首描写儿童的古诗词中,你最喜欢哪首,请改成一篇小短文。(100字左右)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参考答案:
一、1.pū ào è 4.wú
二、剥开 蓑衣
牧童 锄头 陶醉 明媚
三、1.A 2.B 3.C
四、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3.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五、1.唐 吕岩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宋 杨万里 所见 所悟
《小池》《宿新市徐公店》 3.宋 辛弃疾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4.童
年的生活很美好
六、(一)1.铺 逗弄
笛声时断时续和牧童吹笛子时的嬉戏的意味
2.牧童吃完了饭,
已是黄昏后,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色的露天下休息了。 3.牧童晚归休息图
4.对远
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的向往
可编辑
-------------精选文档-----------------
(二)1.锄豆溪东 溪头卧剥莲蓬 2.清平乐 村居 3.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带着微
醉的神态,亲热地在一起悠闲自得地聊天。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
笼。三儿子调
皮地躺卧在溪边剥莲蓬。表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4.
指小儿调皮活泼的样子。表现了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七、ě zhòng 2.耘田
织麻 3.对劳动的热爱 4.提示:从劳动能锻炼身体、提
高人的素质等方面入手来谈。
八
、示例:在广阔无边的原野上,绿茵茵的烟草遍布其上,高低起伏,就像在快乐地舞
蹈。轻柔的晚风吹拂
着野草,发出“刷刷”的声音,那声音是多么悦耳,多么动听,仿佛是
一首优美的钢琴曲。
白
天去放牛的牧童还没有回来,却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牧童那悠扬飘逸的笛声,愈来
愈近,弃去那一整天
的疲劳,使人浑身舒服,心中的烦恼顿时无影无踪。牧笛声时断时续,
隐隐约约地随风飘来,令人回味无
穷。随着轻快的笛声,牧童骑着黄牛回家了。等牧童吃饱
饭后,已是黄昏之后,夕阳就快落山了。牧童也
不脱蓑衣,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在皎洁的月
光下,牧童若有所思的望着明月,明天还能这么惬意吗?想着
想着,便进入了梦乡……
不脱蓑衣的牧童,静静地躺在草地上,与月光融成了一色……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