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村晚》教案
世界经济论坛-遂宁招生考试网
《村晚》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写出
《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
赏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学。
1.课前搜搜诗人雷震的资料。
雷震,南宋
,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
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
咸淳元年
(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2.指名多个学生背诵古诗《四
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学
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p>
3.指名多个学生背诵古诗《稚子弄冰》,学生自愿举手发言,
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
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稚子金盆脱晓冰,(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铜
盆中的冰块脱下。)
②彩丝穿取当银钲。(把冰穿上彩线提在手中,当作钲。)
③敲成玉磬穿林响,(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
声。)
④忽作玻璃碎地声
。(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
时,却忽然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
声
音。)
4.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村晚》。
【自主展学】
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
1.自由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
典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多个学生读,正音。(读准:漪)
3.采用多种形式读这首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朗读节奏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三、借助注释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古诗大意。
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在文中标出不懂的问
题。
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
(1)陂(bēi):池岸。
(2)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含
住了。
(3)浸:淹没。
(4)寒漪(yī):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的波纹。
(5)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6)腔:曲调。
(7)信口:随口。
(8)归去:回去。
3.老师质疑检测:你从诗句中读懂了作者在什么地方?
看到了
什么?引导交流,感知古诗大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
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
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
倒映在水中,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
牛
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
曲调。)
四、朗读品味古诗,体会诗情,感悟诗境。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聆听,想象古诗句反映的画面。
2.指名学生发言,把所想象
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注意学生表
情的变化,也可以让学生加上相应的动作。
3.教师评议,播放《村晚》的动漫朗读,学生欣赏。
4.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体会诗人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5.小组交流,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人
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
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
p>
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喜欢、而且非常热爱、
向往、羡慕。让我
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词吧!)
6.自由读诗,在朗读中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练习背诵。
【自主练学】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
趣。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情景: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慢慢的朝家而去,拿着短笛
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体会: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纯朴
无邪而快乐。
【自主拓学】
五、课堂总结
歌曲短小精悍,旋律易学,又加入后半部分反复歌词后
的二声部习
唱,容量安排的恰到好处。歌曲的风格近似学堂乐歌,很适合学生
的心理年龄,歌曲
的意境也是质朴有加,体现了田园般的优美自
然。
教学反思
《村
晚》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曲目,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从整
堂课来看学生在老师不断
的引导和提示下,二声部演唱的非常和谐。可见王老师平时
非常注重课堂常规,重视学生的声音,因而学
生的基础特别扎实。每次听王老师的课
总是让我受益匪浅,王老师不但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而且能非常
好的运用到教学中
去。术业有专攻,很敬佩王老师那种刻苦钻研的教学态度,学以致用,让学生真正学<
br>到知识,体会到音乐的美,体会到合唱的魅力。对于刚接触合唱课不久的我来说更需
要王老师那种
“钻”的精神,多听多练,从一点一滴做起。
教学《村晚》时,在实践环节我采用“画中延伸
,体验成功”
这一方法。我让学生动手添画,使画面更加完整。这不仅是给学生
起个示范作用,
而且让他们觉得老师和他们是一起学习的伙伴,拉
近师生的距离。学生们个个都画得非常认真,非常用心
。这样,既
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古诗内容,又让学生在叙述中锻炼了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积累 了语言。
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原因之一:在教学第一步
骤,给学生
自主读诗的时间有点少,集体朗读不能代替个人自读。
读不好,教学第二个环节自然不好深入。原因之二
:引导学生借注
释,明诗意,悟诗境时,教学策略过于简单。用何种策略引导学生
感悟到孩子的
天真可爱,应该下功夫琢磨。“昼出耘田夜绩麻,村
庄儿女各当家”的忙碌景象,距离现在学生的生活也
比较遥远,如
何引导他们感受农村男女夜以继日、辛勤劳作的劳动场面,进入诗
歌描写的意境,
读懂作者的情怀,若适时补充一些人们劳动的画
面,学生应该更容易入境。教学策略的单一,导致这一教
学环节没
有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进入诗歌的意境,因而整节课学生始终游离
于诗歌之外。
改进措施 今后,我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钻研学生,采用学生
易于接受的教学策略,达成教学
目标,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探
索,真正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我今后课堂教学中应该付诸
实践的首要任务。